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玻璃环评报告书

水玻璃环评报告书

水玻璃加工生产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单位:

建设单位:

二O一三年四月

目录

1总则 (1)

1.1评价任务的由来及评价目的 (1)

1.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2)

1.3编制依据 (2)

1.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

1.5评价标准 (4)

1.6评价工作等级 (6)

1.7评价范围 (6)

1.8污染控制目标 (7)

1.9环境因子识别与筛选 (7)

1.10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9)

2建设区域环境概况 (10)

2.1自然环境概况 (10)

2.2社会环境状况 (11)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2)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2)

3.2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3)

4建设项目概况 (16)

4.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16)

4.2建设规模与投资 (16)

4.3产品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给排水、供电、采暖 (17)

4.5劳动定员及工作时数 (17)

4.6项目实施进度 (18)

4.7项目所在地概况 (18)

5工程分析 (19)

5.1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19)

5.3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20)

5.4废水排放情况 (21)

5.5废气排放情况 (21)

5.6噪声产生情况 (22)

5.7固体废物 (23)

5.8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24)

6建设项目施工期工程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25)

6.1施工期工程污染分析 (25)

6.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28)

6.3施工期生态影响减缓与生态补偿措施 (30)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 (31)

7.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1)

7.2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3)

7.3生态影响分析 (45)

8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46)

8.1环境风险识别 (46)

8.2源项分析与后果计算 (48)

8.3风险防范措施 (49)

9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50)

9.1废气 (50)

9.2噪声 (51)

9.3固体废弃物 (52)

10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 (53)

10.1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53)

10.2总量控制 (54)

1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5)

11.1社会效益分析 (55)

11.2经济效益分析 (56)

12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57)

12.1环境管理 (57)

12.2施工期环境监理 (59)

12.3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 (60)

12.4项目“三同时”验收表 (62)

13公众参与 (63)

13.1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 (63)

13.2公众参与的过程 (64)

13.3公众参与的方法 (64)

13.4本项目的公众参与 (65)

14选址可行性分析 (67)

14.1规划一致性 (67)

14.2政策符合性 (67)

14.3选址合理性 (68)

15结论 (69)

15.1建设内容 (69)

15.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70)

15.3工程分析结论 (70)

15.4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71)

15.5污染防治措施结论 (71)

15.6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结论 (72)

15.7公众参与结论 (72)

15.8选址分析结论 (73)

15.9评价综合结论 (73)

附件

附件1:建设项目批文

附件2: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件3:监测报告

附件4:污泥处理协议

附件5:污水委托处理协议

1总则

1.1评价任务的由来及评价目的

硅酸钠分两种,化学式Na2SiO3,式量122.00,为偏硅酸钠。化学式Na4SiO4,式量184.04,是正硅酸钠。硅酸钠是无色固体,密度2.4g/cm3,熔点1321K(1088℃)。溶于水成粘稠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是一种无机粘合剂。固体硅酸钠南方多称水玻璃,北方多称泡花碱,硅酸钠的水溶液通称水玻璃。

水玻璃的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化工系统被用来制造硅胶、白炭黑、沸石分子筛、五水偏硅酸钠、硅溶胶、层硅及速溶粉状硅酸钠、硅酸钾钠等各种硅酸盐类产品,是硅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在经济发达国家,以硅酸钠为原料的深加工系列产品已发展到50余种,有些已应用于高、精、尖科技领域;在轻工业中是洗衣粉、肥皂等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水质软化剂、助沉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于助染、漂白和浆纱;在机械行业中广泛用于铸造、砂轮制造和金属防腐剂等;在建筑行业中用于制造快干水泥、耐酸水泥防水油、土壤固化剂、耐火材料等;在农业方面可制造硅素肥料;另外用作石油催化裂化的硅铝催化剂、肥皂的填料、瓦楞纸的胶粘剂、金属防腐剂、水软化剂、洗涤剂助剂、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纺织品的漂、染和浆料、矿山选矿、防水、堵漏、木材防火、食品防腐以及制胶粘剂等。

包头市汇丰盈化工有限公司拟投资2076万元建一条水玻璃生产项目,每年可新增产值785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216万元。可安置就业人员15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包头市汇丰盈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包头市鑫艳环保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接到委托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建设地区环境初步调查,通过对建设地区环境状况的调查和该项目有关资料的深入分析,在结合该项目的污染特征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出本项目环评报告书。

1.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但水玻璃不得用来涂刷或浸渍石膏制品。因为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在制品孔隙内结晶膨胀,导致石膏制品开裂破坏。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用于堵漏、填缝等局部抢修。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一般为几分钟,其中四矾防水剂不超过1min,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改性水玻璃耐酸泥是耐酸腐蚀重要材料,主要特性是耐酸、耐温、密实抗渗、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拌和成耐酸胶泥、耐酸沙浆和耐酸混凝土,适用于化工、冶金、电力、煤炭、纺织等部门各种结构的防腐蚀工程,是纺酸建筑结构贮酸池、耐酸地坪、以及耐酸表面砌筑的理想材料。

通过水玻璃主要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水玻璃用途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市场方面,高档水玻璃国内销售情况良好,仅上海、江浙、东北等地,每地区年需求量均在30万吨以上,售价为每吨950元左右。而速溶水玻璃,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市场需求量大增,据悉,仅上海白猫集团重庆分公司一家,年需求便可达6000-7000吨。

综上,公司所生产的水玻璃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3编制依据

1、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

2、《市城市总体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

1.5评价标准

1.5.1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如下:

常规污染物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中的一级标准;

硫化氢评价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民区大气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各污染物标准值见表1-。

表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值表

·噪声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即: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1.5.2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排放

锅炉燃煤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Ⅱ时段一类区燃煤锅炉排放标准,标准值详见表1-;

硫化氢排放应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标准值详见表1-3。

表 1-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相应标准值表

表 1-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相应标准值表

· 废水排放

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 · 噪声

厂界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ш类标准,即: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 其它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6 评价工作等级

1.6.1 空气环境

对于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来确定。

本项目环境空气污染物评价等级采取等标排放量P i 来定量划分,定义为:

9010?=

i

i

i C Q P

式中:P i —— 等标排放量,m 3/h ;

Q i —— 单位时间排放量,t/h ;

C 0i —— 大气环境质量一次值标准,mg/m 3。

本项目地处城市的郊区,属平原地形。排放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有烟尘、粉尘、SO 2、NO 2等。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见表 1-4,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及等标排放量见表 1-5。

表 1-4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表 1-5污染物排放量及等标排放量表

根据计算出的各污染物等标排放量,按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的规定,本项目环境空气污染物等标排放量低于2.5×108,因此,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6.2声环境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的规定,噪声评价等级是根据项目噪声辐射值对附近居民区和各敏感点的噪声增加值情况,以及附近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变化情况来定。

本项目为小型建设项目,地处噪声功能区3类区,因此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1.6.3水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对水环境评价等级的标准是依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污水排放量、受纳污水的水域规模以及对它的水质的要求来确定。

本项目排放废水水质简单。因此本次评价对水体环境评价定为三级,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评价重点落在防治措施上。

评价等级汇总见表1-。

表 1-6评价工作等级汇总表

1.7评价范围

1.7.1大气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中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项目的环境空气污染影响特点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特征,本次评价的大气评价范围确定为:以工厂为中心,南北延伸4 km,东西延伸4 km。

1.7.2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项目污水经收集后尽可能回用,剩余部分排放。因此,本次评价的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污水处理站。

1.7.3声环境评价范围

企业的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一般以厂界为标准。因此,本次评价的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厂界外1 m。

1.8污染控制目标

本项目建成后,评价范围内的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应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

(1)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有效控制主要大气污染物烟尘、SO2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2)努力实现清洁生产。

1.9环境因子识别与筛选

1.9.1主要环境问题的识别

对本项目可能影响到的环境因子进行识别,通过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判断。根据项目开发的性质,把每项开发活动分成两个活动时段,即施工期和运营期,分析识别各项开发活动可能对周围区域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制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详见表1-7。矩阵的横向列出一系列开发活动,纵向列出环境影响因素,使横轴的每项与竖轴各项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影响。

对于每项活动,如果存在着对环境的影响,在它与特定影响因素的对应处,根据影响程度可分为:无影响为0,轻微影响为1,中等程度影响为2,严重影响为3。根据影响性质分为:有利影响为+,不利影响为–;短期影响为S,长期影响为L。

表 1-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矩阵

注:3—重大影响,2—中等影响,1—轻微影响,0—无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S—短期影响,L —长期影响

由表1-12可见,除“绿化”环节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外,其余开发活动均为负面影响,尤以“项目运行”为最强。本次评价主要是对中等程度和严重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其中重点是严重影响因子。

1.9.2环境空气评价因子筛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共计3项。

(2)工程分析与评价因子:SO2、NO2、PM10,共计3项。

(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SO2、NO2、PM10。

(4)总量控制分析的评价因子:SO2。

1.9.3水环境评价因子筛选

(1)工程分析评价因子:COD、SS,共计2种。

(2)总量控制分析的评价因子:COD。

1.10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1.10.1评价内容

建设项目的评价内容应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来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由此确定的评价内容见表1-。

表 1-8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表

1.10.2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如下内容为评价重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

●对本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确定各主要污染源的特征、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产生量;

●预测本项目对主要环境要素的整体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统计分析本项目整治对区域污染物总量的削减;

●进行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并汇总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

2建设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地质道东,交通便利,附近探明无矿床和珍稀动植物资源,没有古迹和园林,建设区内水、电、气配套设施齐全,符合项目选址的要求。

2.1.2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蒙古高原南部,东南距市城区212公里,南距市城区149公里,北距中蒙边境95公里。蕴藏着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41%以上的稀土矿物及铁、铌、锰、磷、萤石等175种矿产资源,是享誉世界的“稀土之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包头市的工业重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辖区面积328.64平方公里,人口近3万。

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铁矿石储量约14亿吨,铌储量660万吨,稀土储量约1亿吨。白云鄂博矿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建设城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矿区开发以来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朱德、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曾莅临矿山指导工作,加快了矿区的发展步伐。

2.1.3气象气候

矿区地处中纬度亚洲内陆地带,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高纬度的地理位置和中低山丘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春季干燥少雨、多风沙,夏季短暂而降雨集中,秋季霜早易冻,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5℃~-2.5℃,由南向北逆减。1月气温最低,平均-15.4℃,极端最低-36.1℃,出现在1967年1月。7月气温最高,平均20.8℃,极端最高36.6℃。日夜温差较大,4月份日夜温差16.3℃,7月份13.8℃。晴天多,阴天少,大气透光度强,太阳幅射强度大,光资源较丰富,全年日照时数在2872.6~3306.4小时之间,日照率为71%,平均无霜期109天。年降水量在225~375毫米之间,降水集中于6~8月,平均降水203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67%。春季降水量平均34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11%,降水最多的年份是1958年,达534.5毫米;最少年份是1987年,仅175.8毫米。

2.2社会经济情况

2011年,在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在大事多、任务重的情况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005.4亿元,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0.6亿元,增长21.5%;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95.5亿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2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059元,分别增长14.6%和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7.5亿元,增长17.6%。

2011年区生产总值完成26.19亿元,年均增长18.1%;财政收入完成44657万元,年均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8830元,年均增长1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8亿元,年增长16.1%。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1监测点位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区域气象特征及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在评价区域范围内,设1个常规因子监测点位(地理坐标详见表3-1),3个特征因子监测点位(地理坐标详见表3-2)。

表3-1 大气环境质量常规项目现状监测点位经纬度

表3-2 大气环境质量特征污染物项目现状监测点位经纬度

3.1.2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和频率

常规污染物:监测项目包括SO2、NO2、PM10;监测时间为4月19日15:00~4月24日9:00;每天监测24 h;每小时监测一次,共监测114次。

同步观测气象参数,包括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五项。

3.1.3分析方法

监测及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环保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进行,具体分析方法见表3-3。

表3-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及检出限

3.1.4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常规污染物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中的一级标准;

3.1.5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对各项污染因子的一次值波动范围、日均值波动范围、超标次数、最大超标倍数、超标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如下:

检出率=检出个数/样品总数× 100%

超标率=超标个数/样品总数× 100%

超标倍数=某污染因子统计值/该污染因子标准值–1

常规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表见表3-4。

表3-4 常规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表

SO2监测结果分析:一次值检出率为100%,波动范围为0.004 ~ 0.022mg/m3,占相应标准的2.7 ~ 14.7 %,无超标现象;日均值波动范围为0.009 ~ 0.013 mg/m3,占相应标准的18 ~ 26 %,无超标现象。

NO2监测结果分析:一次值检出率为100 %,波动范围为0.010 ~ 0.057mg/m3,占相应标准的8.3 ~ 47.5 %,无超标现象;日均值波动范围为0.014 ~ 0.026 mg/m3,占相应标准的17.5 ~ 32.5 %,无超标现象。

PM10监测结果分析:一次值检出率为100 %,波动范围为0.026 ~ 0.162 mg/m3;日均值波动范围为0.056 ~ 0.125mg/m3,占相应标准的112~ 250 %,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1.5倍。超标原因:由于受大风天气的影响,评价区域内PM10出现了超标现象。

3.2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2.1监测点位

根据建设项目位置和周围环境敏感点情况,在评价区内共选择4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布设见表3-6。

表3-6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经纬度

3.2.2监测时间和频次

监测时间为4月22日6:00~4月23日5:00,连续监测24小时,每小时读取1组数据。

3.2.3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及评价标准

监测项目为L10、L50、L90、L eq,测量仪器选用AWA6218B型噪声测试仪;

测量时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执行;

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即:昼间65 dB(A)、夜间55 dB(A)。

3.2.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噪声监测数据,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噪声环境现状做出评价,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7。

表3–7 噪声监测等效声级结果统计表

从统计结果看:项目选址区域声环境未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