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范文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范文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范文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范文

第一章

1.什么是霍桑实验?

答: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

2.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答: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3.什么是管理心理学的模型?

答:以个体为分析单元;社会系统为分析单元。

1、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是(梅奥)

2、霍桑实验中的电话线圈装配工实验是为了研究(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3、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概念的是(莉莲·吉尔布里斯)

第二章

1、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有何区别?

答: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区别在于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等),而知觉则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2、什么是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

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白遮百丑”。

3、什么是归因理论?

答: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

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

1、军事上的伪装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

2、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晕轮效应)

3、提出归因理论的第一们学者是(海德)

4、如果把失败归结于努力不够,那么会使人产生(内疚感)

第三章

1、什么是个性?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哪些内容?个性倾向性包括哪些内容?

答: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2、什么是气质?四种典型气质类型是指什么?

答:四种典型气质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3、何谓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答:正是因为人性在预测工作效率、缺勤、离职等个体和组织行为方面的有效性,有关个性、个性与工作、职业、组织、环境之间的匹配问题和理论得到了组织行为学家的关注。

4、平时从报刊杂志上做心理自测题时,你应当注意些什么?

答: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的作用和局限性2、使用标准的心理测验3、由专业人士施测4、慎重解释与使用测验结果。

判断题:

1、性格类型不能够做好坏评价(是)

2、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否)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3、抑郁气质类型的人思想刻板、内向、孤僻,因此是一种不好的气质类型(否)

第四章

1、什么是价值观?

答:价值观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综合态度,能够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价值观如同一个总指挥,支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乃至行为。价值观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决策,影响对个体及组织的成功的看法。

2、简述罗克厅价值观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终极价值观,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注,另一类称为工具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的是偏爱的行业方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道德和能力两方面。

3、什么是态度?

答: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4、什么是工作满意度?

答: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这种态度影响组织行为,甚至身体健康。

5、什么是组织承诺?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答:组织承诺是个体体现出的一种对组织的感情倾向,以及对离开组织造成损失的认知和对组织应负的道德责任。1、严守员工第一的价值观2、明确你的任务并传达任务3、确保组织公正4、营造一种社区感5、支持员工发展。

单项选择题:

1、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

2、在宣传过程中采用恐惧诉求时,何种程度的恐惧性唤起可以取得最佳效果(中)

3、成就感属于罗克厅价值观中的(目的价值观)

第五章:

3

1、什么是双因素激励理论?有时如何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答: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即双因素理论是赫兹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匹兹堡心理研究中心的工作成果。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称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这类因素为激励因素,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因素为保健因素。

2、什么是“工作丰富化”?

答:工作丰富化是指通过“垂直“的工作扩展,工人对更大范围工作的控制,意味着更多的技能、更大的自主性和更重要的意义。

3、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有何特点?

答:1、事业心强,比较实际,敢昌一定程度的风险2、有较高的实际工作绩效,要求及时得到工作的信息反馈3、一旦选定目标,就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直至成功地完成任务4、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成就中得到鼓励超过物质鼓励的作用,把报酬看作是对成就的一种承认。

4、假如你是一个主管,在工作中你会如何去了解下属的需要?

答:略

判断题:

1、根据双因素激励理论,只有将奖金变为“保健因素”才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否)

2、工作扩大化是指增加同一类似任务的数量,实现满负荷工作(是)

3、目标越简单,越容易实现,那么它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越大(否)。

第六章

1、非正式群体有何特点和作用?应当如何对待?

答:非正式群体有如下四个特征1、自发性2、成员的交叉性3、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4、排他性和不稳定性。非正式群体即有积极的作用,要加以利用,又有消极的作用,要加以防范和遏制。积极作用:1、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2、融洽员工的感情3、激励和培训员工4、保障员工的权益。消极作用1、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2、消弱管理者的权力3、控制和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

三种途径1、管理者自觉增强与非正式群体的联系2、运用舆论导向引导。3、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2、什么是群体规范?它有何作用?

答:群体规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或标准。1、维系群体的作用2、认知的标准化作用3、行为的矫正作用4、惰性作用。

3、高绩效团队有何特点?如何建设高绩效团队?

答:有效团队特点:1、目标明确2、非正式的气氛3、参与4、倾听5、建设性冲突6、共识7、公开的沟通8、明确的角色与任务分派9、分享领导权10、对外的关系11、多元化风格12、自我评估。

建设高绩效团队的方法:1、认识成员2、确定团队的目标3、明确角色4、建立标准5、描绘计划6、鼓励提出问题7、维持均衡8、分享荣誉9、强调参与10、庆祝成就11、评估团队的有效程度。

判断题:

1、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是规定成员的具体行动(是)

2、群体的内聚力越高,工作效率越高(否)

3、高士气的群体不一定具有高的生产效率。(是)

第七章

1、什么是小团体思维?

答:小团体思维是指高凝聚力的决策群体为了保持一致性,不惜代价地压制不同意见,或者避免考虑和评估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2、回忆你最近经历的一次人际冲突过程,你和对方分别采用了何种应对策略?有效吗?

答:五种处理冲突的策略即;强制、回避、妥协、克制和解决问题。

单项选择题

1、PAC理论的提出者是(伯恩)

2、根据PAC理论,在一般情况下,(成人)自我状态是解决问题或使对话持续下去的主要途径。

3、工作计划属于(下行沟通)

5

4、每周一的员工例会属于(混合沟通)。

第八章

什么是组织中的五种权力基础?

答:法定权、强制权、奖赏权、专家权、参照权。

判断题:

1、权术是指不择手段获取目的一种方式(否)

2、参照权是权力的类型之一(是)

3、女性在职场上受到性骚扰时应该忍气吞声,以求自保(否)

4、权力的关键是双方之间存在依赖(是)

5、从性格特殊来看,高度自我监督、内控型性格及高度权力需求的人,从事政治行为的可能性要高(是)

多项选择题

1、印象管理技术包括(道歉、吹捧、找借口)

2、滋生政治行为的组织具有如下特征(组织信任度低、以高压手段追求高绩效、高层领导非常自私自利)

第九章

1、什么是领导?领导与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领导指领导者对下属施加影响以完成他们的目标和任务的过程。包括如下方面:1、领导是领导者对下属施加影响的过程2、领导作为一种组织行为,指向组织目标和任务3、领导作为组织导向行为,具备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作用,其中包括制定目标、制定规范和用人方面4、领导是领导者对下属进行激励和鼓舞的一种行为。

领导的功能是推进变革,而管理的功能是维持拎,但对现代组织来说,管理和领导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两者的有效合作。

2、领导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答:特质理论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3、如何看待女性领导?女性领导与男性领导在领导方式上可能存在哪些差异?

答:女性领导者仍然是很少数,这与传统男权文化、妇女家庭负担过重、公司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必须认识到让女性进行领导岗位对组织的发展是有利的,女性领导与男性领导的相似性多于差异性,如有差异的话,女性似乎更喜欢采用民主型的领导风格,而男性而更喜欢采用指导型的领导风格。当然女性领导受传统文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进取心不足,角色固有障碍、恐惧成功、事必躬亲,寻求赞许,追求完美等现象,须加以克服,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成功女性领导。

单项选择题:

1、领导的人格魅力属于哪种影响力(参照权)

2、对经验不足或者能力比较差的下属,下面哪种类型的领导比较合适(指导型)

3、提出领导的生命周期的理论的学者是(科曼)

4、有学者认为,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这种领导的伟人论类似于(领导的特质理论)

第十章

1、组织文化的结构包括哪三个层次?

答:表层文化、中层文化、深层文化(具体介绍略)

2、组织文化包括哪些要素?

答:它由组织的愿景、目标和价值观念、礼仪和仪式、英雄人物、故事、语言等要素构成。

3、什么是组织公民行为?

答:员工必须有创造性和自发性行为,其行为超越角色规范,主动自发地为组织负担一些分外的事情,将这种功能和行为称之为组织公民行为。

单项选择题

1、与组织文化的制度层次相对应的组织形象的层次是(措施识别)

7

2、组织精神、组织哲学属于(深层文化)

3、组织内部的一些特殊典礼、仪式、风俗属于组织文化的(制度层)

4、银行和政府机关常有的组织文化类型是(俱乐部型文化)

5、通常有堡垒型组织文化的组织有(百货公司)

第十一章

什么是员工心理帮助计划(EAP)?如何组织实施?

答:员工帮助计划是由企业组织出资为员工及其家属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是心理卫生服务的一种。

1、建立EAP项目,

2、分析项目需求

3、制定方案

4、项目实施

单项选择题

1、关于工作生活品质的内涵,不包含(超越别人的感觉)

2、人们常常在达不到目标之时,说自己本来就没想达到这个目标,这是一种(酸葡萄心理)

3、EAP的内容不包括(生产技能培训)

第十二章

1.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答: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有同名书籍对职业规划做了一个比较好归纳总结。

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对于个人与组织有何意义?

答:(1)市级企业资源合理分配。(2)实现组织人力资源增值。(3)能够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企业组织目标。(4)提高组织的凝聚离力和员工满意度。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3.如何评价个人的职业生涯成功?

答:自我评价、家庭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四类评价体系。

单选题

1、社会型的人适合从事哪类工作(教师)

2、对能力类型理论看法正确的是(进行职业选择,应选择最能运用其优势能力的职业)

3、追求认可、工作安全、受人尊敬的职业规划方向属于(安全型)

9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考试题型:一,解释与举例;二,简答;三,论述;四,案例分析;五,知识拓展:中国人的沟通、情商EQ与管理心理学结合考查 知识点一:霍桑试验P22-25 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谈话实验 结论:1),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2),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 1993年,梅奥出版《工业文明中的问题》,总结了霍桑试验的结果,得出以下新的理论观点:1,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试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以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试验认为,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传统管理只注意“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而霍桑试验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霍桑试验还提出了新型领导能力问题。他提出领导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时,还需了解人们不合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知识点二:个性心理特征P84-86 个性的定义:人的个性就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质倾向的总和。一般包括两部分: 1。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2。个性品质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等。 ? 个性的特点:独特性(差异性);综合性;稳定性;可塑性

最新应用心理347管理心理学知识要点

管理心理学347考点总结 (刘永芳版)

人性假说: 经济人假设:X理论 X理论的基本观点:1.多数人天生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任,宁愿受人领导3.多数人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目标4.多数人强制、控制或惩罚为主要管理方式。5.大多数员工认为安全感在工作相关因素中最为重要,员工缺乏进取心。、 管理思想:(1)任务管理(2)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3)集权化管理:阶梯原则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 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1.人是社会人2.“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管理3.重视“非正式群体”4.建立新型领导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思想:(1)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的完成(2)关注职工间的人际关系(3)注重集体奖励(4)变为上下级见的联络人(5)参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Y理论 Y假设的主要观点:1.员工是勤奋的。会把工作看作与休息或娱乐一样自然的事情。2.如果员工对工作做出承诺,他们能自我引导,自我控制。3.普通人能学会接受甚至寻求责任。4.人们普遍具有创造性决策能力,而不只是高层管理者。管理思想:(1)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2)激励方式(3)管理方式:参与管理(4)融合原则:兼顾组织要求和个人需要 【对X理论与Y理论的选择:X理论——消极;Y理论——积极。X理论假设低级需要主导个体行为;Y理论假设高级需要决定个体行为,比X更符合实际。X 理论强调各项控制的技术、步骤和方法;Y理论强调要通过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绩效考核、薪资与升迁管理来创造一种环境,激励员工对组织目标的承诺、参与决策过程,提供有责任和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融洽的群体关系等。使职工有机会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 复杂人:超Y理论 超Y理论的主要内容:1.人的需要多种多样2.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3.可以习得新的需要和动机4.无唯一的正确的管理方法 管理思想:1.权变的观点2.不能过于简单和一般化3.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4.注重个体差异性

管理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 1. 负强化:就是取消那些令人厌恶的刺激,从而增强该行为今后发生的频率。 2. 员工成熟度:下属成熟度包括两个可以沿着一条连续线表示的主要部分: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是表现出来的与任务有关的能力、技巧和知识。心理成熟度与信心,自愿和动力方面的感觉有关。 3. 表同: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这往往表现为模仿别人的举止言行。 4. 挫折: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5.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6. 冲突:心理学上把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当某个群体或个体感知到其他群体或个体妨碍了或将妨碍自己的需要、利益或目标的实现时,这个过程就开始了。 7. 群体内聚力:是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 8?期望:就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能力和经验,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9.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10. 近因效应: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较深刻的印象。 11. 激励:指的是通过某些精神或物质的刺激,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人朝着组织所希望的目标和方向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12. 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3. 投射:一个人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于别人身上就是投射作用的表现。 14. 组织:是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或组织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 15.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16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有两种性质的应激,一种是短期或偶然发生的,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应急反应,另一种应激是长期的,是由生活压力所引起的。 17流程再造:哈默博士提出了流程再造概念: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因素: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戏剧化的改善。 18角色确认:指领导者的角色行为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肯定和认同。 19情景模拟:其核心就是编制一套与某职务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测试题目,将被试安排在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被试各方面的能力等做现场考察,用以确定被试的潜能。它主要包括公文处理、与人谈话、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20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到达的目标行为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21角色行为:指一个人按照特定的社会与组织所赋予角色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而进行的行为。角色行为是在综合角色认知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的行为,并受到自己个性的制约。 22?退化:指个人在遭受挫折时,采取一种与自己年龄和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反应形式。 23?工作激励:就是让工作过程本身使人感到有兴趣、有吸引力,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工作有内在意义、有挑战性,工作内容丰富化、扩大化等。 24?组织文化:是由组织成员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共同愿景所构成的认知体系。

范逢春_ 管理心理学_ 重点笔记

四川大学考研重点笔记 管理心理学 范逢春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 1、管理心理学: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个体管理心理(知觉与信息加工;能力、技能、个性和工作价值取向;工作激励的内容理论和过程理论;工作态度) 群体管理心理(群体动态发展;群体间动力学;团队管理;群体沟通和协调) 组织管理心理(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发展和战略管理) 3、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人的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见课件 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区别:研究的侧重点、理论基础、形成背景 联系: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上的联系。 4、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工业心理学—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关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未来趋势:组织变革和发展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 5、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相关研究、试验和发展研究)P19 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测验法(罗夏氏、主题统觉)、问卷法、个案法 第二章个体心理的原理 个体认知原理 个体情绪与感觉原理 个体意志原理 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首先,它是一种直接反映,其次,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的一般规律: 1)感觉的适应性—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觉器官的感受性的变化,表现在感受性的提高和降低。 2)感觉对刺激强度的依赖性:感受性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即感觉灵敏程度。感觉阈值是指能引起感觉的一定限度的刺激量。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E=1/R,E-绝对感受性,R-绝对感觉阈值) 3)感觉的相互作用性—指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技能状态对感受性产生的影响.(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意义: 感觉是我们身体安全的保障系统、是我们心理安定的保障系统、 是我们的认知兴趣和探究行为的最初推进器 2、常见的错觉 错觉是指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歪曲的知觉。如视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运动错觉。

心理学知识点概括

心理学知识点概括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实质:心是脑的机能、是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 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4.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对个体活动 具有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5.诱因是指所有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 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7.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应。 8.知觉可以被看作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特性:只 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9.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 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10.元认知对人的记忆过程的自我体察和自我监控,元认知包括三个主要成分,即元认知知 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11.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12.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 内在联系。 13.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第六类是最为持久的情绪状态, 即心境。 14.情商又称情绪或情感商数,用EQ表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取决于天资如何而取 决于性格和情感因素。 15.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智力与健康水平 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 16.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之一,也是智力开发的最高目标。创造力的内 涵:(一)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看成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二)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17.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18.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 和行为特征。四种类型的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19.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广义的学习 包括人类与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则专指学生的学习。 20.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 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22.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好恶喜 厌、远近亲疏,即心理距离。 23.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提高个体的行为效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概要范文讲课讲稿

第一章 1.什么是霍桑实验? 答: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 2.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答: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3.什么是管理心理学的模型? 答:以个体为分析单元;社会系统为分析单元。 1、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是(梅奥) 2、霍桑实验中的电话线圈装配工实验是为了研究(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3、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概念的是(莉莲·吉尔布里斯) 第二章 1、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有何区别? 答: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区别在于感觉是对于对象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等),而知觉则是对于对象的各种不同属性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2、什么是社会知觉中的晕轮效应? 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如“一白遮百丑”。 3、什么是归因理论? 答: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

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 1、军事上的伪装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 2、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晕轮效应) 3、提出归因理论的第一们学者是(海德) 4、如果把失败归结于努力不够,那么会使人产生(内疚感) 第三章 1、什么是个性?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哪些内容?个性倾向性包括哪些内容? 答: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2、什么是气质?四种典型气质类型是指什么? 答:四种典型气质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3、何谓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答:正是因为人性在预测工作效率、缺勤、离职等个体和组织行为方面的有效性,有关个性、个性与工作、职业、组织、环境之间的匹配问题和理论得到了组织行为学家的关注。 4、平时从报刊杂志上做心理自测题时,你应当注意些什么? 答:1、正确认识心理测验的作用和局限性2、使用标准的心理测验3、由专业人士施测4、慎重解释与使用测验结果。 判断题: 1、性格类型不能够做好坏评价(是) 2、智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否)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 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 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 世纪60 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 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4.管理心理学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个体关怀和宏观关心——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时应表现出个体关怀的特征。 2)是什么或为什么——发挥心理学的优势,不仅回答“是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还要弥补组 织行为学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方面的不足。 3)务实或理论——强调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4)行为或意识——强调提高或改变员工的意识或觉悟水平。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调查法 第二章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1)心理技术学:德国斯腾1903 年提出。最早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1912 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研究人-机关系问题,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一致,但是缺 少社会学、人类学的观点和论据。后来由梅奥领导的霍桑试验增加了工业心理学的广度和深度。 2)人群关系理论:源于霍桑实验,提高工作效率的决定因素是职工与管理人员间融洽的关系和企业内良好的人际氛围。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早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 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 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 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 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 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 )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 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p8 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4.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与异同 组织行为学 厂个体行为 f 能力、知觉、性格 1工柞态度、价值观 激励 如何认识人 组织行为学< 群体行为 r 群体规范 J 群休压力 1 群 体决策 群体眾聚力 群体沟通 J 团队 卜如何协调人 领导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如何让组织更 利于人的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一一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一一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一一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 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一一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一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一一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

管理心理学()

1. (2分)跨国公司有很多特点,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 A. 多元化 ? B. 风险性 ? C. 整合性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2. (2分)领导者本身的(),决定了他们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树立威信,其效果也是大相径庭的。 ? A. 文化水平 ? B. 个性特点 ? C. 素质差异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3. (2分)领导者试图依靠与群众保持一定距离的做法,以抬高自己的身份,保持自己高高在上,叫做()。 ? A. 收买威信 ? B. 职业威信 ? C. 距离威信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4. (2分)解冻是指()个人或群体去改变他们原来的态度或消除对旧态度或行为的支持。 ? A. 号召 ? B. 命令 ? C. 刺激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5. (2分)谁能掌握()管理的这一真谛,谁就能在实践中取得胜利。 ? A. 以人为本 ? B. 效益第一 ? C. 信息第一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6. (2分)在企业中要建立()的管理制度。 ? A. 以质量为中心 ? B. 以人为中心

? C. 以制度为中心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7. (2分)()是领导者权责统一的基础。 ? A. 职位 ? B. 决策 ? C. 服务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8. (2分)生理需要是属于最底层次的人类的()需要。 ? A. 健康 ? B. 发展 ? C. 基本 得分:0 知识点: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9. (2分)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协调两人以上的活动或力量的()。 ? A. 合作体系

Management Psychology 管理心理学核心概念复习整理

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组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科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区别1研究侧重点不同:前者着重研究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活动中,后者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达到预测和控制目的2理论基础不同:前者理论源泉为心理学,后者理论来源多样化,来自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3形成背景不同:前者经历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后者是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的,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形成的分支学科 联系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外在/内隐)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都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与行为规律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揭示揭示相关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实现组织和人的全面发展 观察法:观察法是以感觉器官或者 仪器为工具,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其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和改变研究对象,从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实验室、现场实验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调查对象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从而了解其心理状态的方法 测量法:测量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试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以及各种图表来对有关的心理品质或行为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 投射法:投射法是指给人以一定的刺激,让其自由做出反映,通过对其反映的差异来把握其个性和心理状态的方法。 人性假设 X理论-经纪人:——麦格雷戈 假设:1天生懒惰2胸无大志3必须惩罚4物质利益激励5大多数被管理 对策:1任务管理2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3集权化管理:阶梯原则 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梅奥 假设:1社会人2“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管理3重视非正式群体4新型领导方式必要 对策:1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的完成2关注职工间的人际关系3注重集体奖励4变为上下级见的联络人5参与管理 Y理论-自我实现人(自动人) 假设:1勤奋2自我指导和控制3追求责任4人群中广泛存在高度创造性5智力部分发挥 对策:1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2激励方式3管理方式:参与管理4融合原则:兼顾组织要求和个人需要 超Y理论(权变理论)-复杂人:——雪恩 假设:1人有不同需求2同一时间多种需要3可以习得新需要和动机4无唯一管理方式 对策:1权变的观点2不能过于简单和一般化3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4注重个体差异性 Z理论-文化人 假设:1认识文化产物2同一文化背景共同行为模式3培养价值观、行为方式4效率依赖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考点习题二

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考点习题二 1.勒温用数学中的“拓扑”和力学中的“矢向、强度”研究个人行为在群体中的变化,提出了( ) A.内在心理力场理论 B.外在心理力场理论 C.群体动力理论 D.群体合力理论 【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2.爱德华.霍尔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有四种不同的人际距离。其中0.55-1.25m属于 ( ) A.亲密距离 B.私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答案】A 【知识点】第7章 3.以埃尔顿.梅奥为代表的理论是( ) A.早期古典理论 B.一般管理理论 C.人际关系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 【答案】A 【知识点】第2章 4.韦伯认为理想组织机构模式是( ) A.心理模型 B.任务模型 C.官僚模型 D.人际模型

【答案】C 【知识点】第2章 5.表现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的气质类型是( )www.examw.com A.多血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胆汗质 【答案】 B 【知识点】第3章 6.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身份、地位的认识,这属于( ) A.人际知觉 B.角色知觉 C.对个人的知觉 D.经验知觉 【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7.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属于社会知觉效应中的( ) A.优先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效应 D.第一印象效应 【答案】A 【知识点】第3章 8.把乌鸦的出现看成是不祥的征兆,把喜鹊的出现视为好兆头,这是( ) A.个人喜好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答案】D 【知识点】第3章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 题型:名词解释4\简答4\论述1\案例分析1(有点粗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决策的那题我没整理) 一、掌握人性假设、霍桑实验、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理论知识 1、人性假设人性假设:X理论vs Y理论 管理方式:X理论 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 管理者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监督 管理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 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 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制度 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管理方式:Y理论 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者、支持者、帮助者 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 给与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参与管理和决策 简评 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静止地看人,相应的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一方面靠金钱收买和刺激,一方面严密控制、监督、和惩罚迫使人为组织做出贡献 麦克雷戈发现现实组织的结构、政策、制度均以X理论为依据 Y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因此,X-Y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两个极端 2、霍桑实验(The Hawthorne Studies) 霍桑实验的背景 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 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 霍桑实验的意义 霍桑实验的背景 霍桑:美国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位于芝加哥附近的工厂名. 实验时间:1924-1932年 实验起因:待遇很好,效率很低 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大规模调查、接线实验 A.照明试验(1924—1927)照明强度增加或减少,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量都增加。只有当光线降到月光水平时,试验组的产量才降低。 结论:(1)工场的照明是影响效率微不足道的因素(2)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 B、福利试验(1927—1928) 试验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率的影响 如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时等,在工作时可自由交谈。产量上升。取消这些条件后,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引导案例讲的是福特公司五美元的故事 2.管理心理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人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群体心理、个体心理。 4.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 5.管理心理学高度相似的学科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可以互称姊妹的是(社会心理学) 6.在算理心理学酝酿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以(泰勒)的(科学)管理 7.在管理心理学兴起阶段,行为管理学派的(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对管理心理学的兴起产生了积极影响 8.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58年,(莱维特)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9.(情景模拟法)也称为评价中心法,是研究者把被试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来观察、分析、评价个体心理素质和能力,以便研究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一般适用于选拔、评估高级人才。 10.安排被试同“模拟下级”谈话的测试方式被称作(角色扮演);将被试分成小组,给出讨论题目,要求被试自由讨论的测试是(无领导小组测验) ●各种常用研究方法的特点 1.观察法 ?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测、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心 优点:方便易行 缺点:难于揭示现象的本质或规律 2.访谈法 是指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方式,直接了解被访谈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 ?需要注意:对访谈者要求较高 3.问卷调查法 ?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和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分为:是非式、选择式、等级排列式、开放式 ?优点:短时间大量数据 ?缺点:数据质量不高,真实性存在问题 4.测量法 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的心理品质或行为的研究方法。 分为:能力测验、性格测验、工作价值观测验、组织公民行为测验等

管理心理学答案

一、单选题 1. (2分)投射是一种通过()来达到心理防御目的的方法。 ? A. 以己度人 ? B. 心理设防 ? C. 以心比心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A 解析 2. (2分)领导是指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过程。 ? A. 完成任务 ? B. 实现目标 ? C. 交流合作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B 解析 3. (2分)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 A. 质量

? B. 节奏 ? C. 效率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 4. (2分)管理坐标图的理论认为,最有效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位既关心工作,同时又关心()的人。 ? A. 工作人员 ? B. 上级意图 ? C. 自身发展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A 解析 5. (2分)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的总和。 ? A. 典型 ? B. 隐性特征 ? C. 动力特点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 6. (2分) 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反映出人员的()。 ? A. 道德品质 ? B. 个性特征 ? C. 知识水平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B 解析 7. (2分)领导者试图依靠与群众保持一定距离的做法,以抬高自己的身份,保持自己高高在上,叫做()。 ? A. 收买威信 ? B. 职业威信 ? C. 距离威信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 8.

(2分)组织发展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生产力和企业组织的()。 ? A. 能力 ? B. 声望 ? C. 效果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 9. (2分)企业的管理职能除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之外,还应该包括()。 ? A. 决策 ? B. 领导 ? C. 用人 得分:2知识点:管理心理学作业题 答案C 解析 10. (2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 ). ? A. 情绪状态 ? B. 心理反应

管理心理学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姓名:刘华 学号:20151001344 指导老师:贺敏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对象(被观察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反应,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观察者所处的情境特点: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实验法: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设定一定的情景,以探讨被试的行为规律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问卷法:把问卷交给受测者,让受测者回答,并通过对答卷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访谈法:通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口头交流,借以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等的一种方法。根据访谈有无统一设计要求和一定的结构分为: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根据访谈是否借助于一定的中介物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对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 个案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做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管理心理学发展的三阶段:①1900-1927古典管理心理学②1927-1940行为管理心理学(霍桑实验:照明的改变对生产效率无影响、不管福利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的上升、访谈为员工提供了宣泄的机会,发泄后士气提高,产量上升、为了维护群体内部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③1950-今现代管理心理学 经纪人假设:①人天生懒惰②喜欢依附他人,不愿负责任③喜欢以自我为中心④多数人喜欢安于现状⑤易受骗,常有盲从举动 管理方式:以任务管理为重点、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导,控制和监督、专制型领导、奖惩制度明确 社会人假设:①人是社会人,除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因素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②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士气,士气又取决于人际关系③非正式团体的影响是很重要的④领导要善于和员工沟通 管理方式:以人为中心、不能只注意指挥和控制,应重视职工间的人际关系、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提出参与管理的形式 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①人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②控制与惩罚不是唯一手段③人投身组织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成就感④人可以学会接受职责与谋求职责⑤人们是有想象力与创造性的⑥人的智慧未充分得到利用

管理心理学课程复习要点

《管理心理学》课程复习要点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 适用专业:2016级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业余、函授)、行政管理(业余、函授) 辅导教材:《管理心理学》卢盛忠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复习要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心理科学中的地位 1.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理论、计划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要点 2.最新管理:系统理论、应变理论 3.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概况:研究的主要方面 4.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模型的结构:对三种变量的理解 2.量表:量表的种类及特点 3.变量的处理方式:控制变量的方法 4.研究的具体方法 5.数据处理方法:集中趋势分析与离散趋势分析的主要指标,相关分析 第三章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2.“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霍桑试验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4.“复杂人”假设概念 第四章个性 1.气质类型 2.心理测验的特点与分类 3.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 4.“大五”模型 第五章知觉与归因 1.影响知觉的因素 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晕轮效应 3.归因理论一般概念、归因偏差

4.知觉研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章需要与动机 1.需要与动机的概念 2.需要层次理论 3.双因素理论 4.期望理论 5.强化理论 6.挫折理论 第七章需要与动机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目标管理的主要步骤 2.奖励方式的比较 3.工作特征模型 4.职业生涯的类型与特征 第八章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第九章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3.观众效应与共同活动效应 第十章工作群体特征与对群体成员行为的控制 1.群体结构的概念 2.领导班子结构主要内容 3.角色的概念与特征 4.从众心理及其特点 第十一章有效的工作群体与团队 1.社会惰性的概念、原因及消除方法 2.群体决策的方法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第十二章群体的沟通与冲突 1.沟通的分类 2.沟通的障碍与改进沟通的方法 3.个人心理冲突的类型 4.冲突管理的间接方法与直接方法 第十三章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霍桑效应:工作物理环境、福利、工资等部室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员工的情绪、动机、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则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照明、福利和改善是因为工人受到了尊重、信任,因为“改善工人的工作态度和激发他们发自内心对本工作的热爱”,所以他们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2.社会知觉: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人的更复杂的认知活动。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对人际的、对自我的直知觉 3.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4.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思想、感情、需要、欲望、动机、个性等的认识 5.定势:又叫做心向,是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6.终身员工综合症:在管理中领导者常出现的一种定性效应成为终身员工综合症。由于他们在组织中工作了很长时间,以致于当他们担任领导时,他们不能或者不愿进行改革,并试图将这一理念变成一种组织文化,在任用下属时习惯于任用以前的同事朋友,并且不能将绩效考核同人员任用相关联。 7.决策僵局:领导认为只要细心分析情境就能避免出现错误和避免损失的知觉定势,因此他们会无休止的召开会议,并在会议上进行无休止的争论,陷入了分析麻痹还不自知,但形成有效的结论却很少8.目标管理:是通过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企业目标,使个人从中受到激励,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检验目标实施情况和评价实施结果的管理方法 9.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10.保健性因素: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具备时,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意;即使具备这些条件时,只会使员工没有不满意,而不会使员工更满意,他把这些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与条件成为保健性因素 11.激励因素:赫兹伯格认为这些工作本身的因素的改善,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会经常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如果处理不好,也能引起员工的不满,但是影响并不大,他把这些工作本身的因素称之为激励因素 12.动机:热门常江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导向某一目标(即满族人的某 种需要)的过程称为动机 13.团体:是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往、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达到共同目 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 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 组织的集体状态 14.团体凝聚力:即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 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 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15.士气:其本意指军队作战时的集体战 斗精神,其含义延伸到现代企业和组织中 便是团体的工作精神、服务精神和团队精 神 16.竞争:是指团体中个人与他人之间或 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 相互争胜,力争压倒对方取得优势地位的 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 17.合作:是社会化带动及活动的一种形 式 18.工作设计:组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 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而完善或重新整合 修改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的过程 19.组织改革:指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而对组织的元素所做的调整与修正的过 程,广义的改格式税改革,狭义的改革是 专指组织内部的改革 20.组织发展:简称OD,是根据组织内外 环境的变化,为了提高组织效能,解决本 身的问题,并达到组织目标,运用管理科 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长期的有计划的改 善和更新企业组织的过程 21.CI战略:是一种借助改革与创新企业 的形象,促使企业更能引起内部员工与外 部公众的注意,并取得大家的认同,进而 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一种技法 22.领导:指引和影响个体、团体或组织 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所期望目标的行为过 程 23.情势理论:研究被领导者的特征、环 境因素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影 响领导行为效率的理论 二、简述 1.管理心理学的内容范围:①人性假设与 管理理论②关于个体心理研究③关于团 体心理研究④关于组织心理研究⑤关于 领导行为研究 2.霍桑试验:①照明实验②员工福利措施 实验③访谈实验④群体实验(非正式群 体)。有上述四种实验结果得出了“社会 人”假设 3.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动作研 究:对工人的操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实行 劳动方法标准化,标准化的条件有:方法、 原材料、工具以及机器?时间研究:对工 人的劳动实践进行科学的分析,创造了劳 动定额和工时定额的制度,高标准的规定 的一天的任务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标 准,实行有差别有刺激的计件工资制度, 实行奖励工资制,超额完成多的,增加 30%-60%的工资,没达到标准的减少工资 ?按照操作标准对工人进行科学的训练 ?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实行适当的分 工,把管理从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又强调 两者之间密切经历的合作 4.管理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 论的形成?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人际关 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5.霍桑理论与传统理论相比具有哪些新 观点:?传统理论把人当做“经济人”看 待,而需要理论则认为人是“社会人”, 决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员工积极 性的影响?传统的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 要受到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制约。霍桑试 验证明,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 性?传统的管理只注意了“正式团体”的 问题,霍桑实验证明除了“正式团体”外, 还有“非正式团体”的存在?霍桑实验主 张通过“工人参与管理”“似听员工的意 见”“沟通人际关系”“改善工人对公司的 态度”等来提高管理的效果(新型领导, 民主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6.角色行为规范的建立与认知要进行的 几个不同的心理:?情绪情感方面的角色 标准?冬季方面的角色标准?社会服务 与社会贡献的标准?社会地位方面的角 色标准?个性心理特征的角色标准 7.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的 表情认知与判断主要有:①面部表情②目 光接触③身段动作④言语表情?人际知 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与判断影响主要 有:①人际关系的本身②主体本身的特点 ③认知主体对组织及组织观念的认识? 角色知觉:角色行为规范建立与认知的心 理角度①情绪情感②动机③社会地位④ 社会服务与贡献⑤个性心理特征 8.角色知觉以及角色行为的形成与获得 的影响因素:?社会角色期待的影响?社 会角色冲突的影响?社会刻板印象的影 响?角色负担 9.自我知觉的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 我?精神自我 10.自我知觉的形成途径:?要跳出“自 我”圈子,突破“自我”局限与盲区,“以 人为镜”,认识“自我”,“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扮演角色,以促进自 我知觉的发展?通过社会比较来认识并 评价自己?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 分析来实现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 11.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及社会认知障碍 的克服:因素:?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定势现象?制约现象?其他 影响因素。克服方法:?注意通过社会化 与再社会化途径,在人际交往与人际互动 中,正确认识自我?通过强化方式寻找有 意义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正确类化与 运用图示,分化方式,对比方式及是正方 式等印证鉴别真伪,去伪存真。 12.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①控制 点②马基雅维里定义③自尊④自我监控 ⑤冒险性⑥A型人格 13.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重):①领导 因素的影响②团体同质性的影响③来自 团体外部的压力能增强团体内部的影响 ④团体内部奖励方式的影响⑤团体成员 的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等集体主义的 精神和情感对凝聚力的影响⑥团体的规 模、规范与风气的影响 14.团体对个人心里的影响(不):①团体 能使成员个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②团体 能使成员个人产生认同感③团体对个人 能产生强大的支持力量④团体引入竞争 机制,能促进成员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激 励⑤团体能融洽并协调人际关系⑥团体 还可能满足成员的其他多种心理需要 15.社会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表面从 众,内心也赞同?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表面不从众,内心却接受?表面不从众, 内心也拒绝 16.影响士气的因素(重):?对组织目标 的认同与赞同?公平合理的经济报酬? 团体成员的事业心及对工作的热爱和满 足感?优秀的领导者?团体成员之间纵 向与横向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心理与相容 性?良好的信息与意见沟通?奖励方式 得当?良好的工作与心理环境 17.意见沟通的障碍(不):?语言表达、 交流和理解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团体 成员对人对事的态度、观点和信念不同? 人的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差异引起的意 见沟通障碍?物质与距离障碍,超越与技 能障碍,代码与程序障碍,组织结构与机 制障碍?隐性心理冲突引起的沟通障碍 18.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①空间距离与 交往频率②相似性与同质因素③需要、性 格、气质的互补作用④能力与专长的因素 ⑤仪表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 素⑥真诚(人格品质) 19.组织结构内容(重):?领导系统(中 心)?咨询参谋系统?情报信息系统?执 行系统?监督系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