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断魂枪》教学资料 长春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断魂枪》教学资料 长春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断魂枪》教学资料 长春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断魂枪》教学资料 长春版

一五断魂枪

作家与作品

老舍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抚养长大。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还经常去听说书、大鼓,和朋友一起唱京戏。这对他后来从事通俗文艺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毕业后,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在许地山的鼓励下开始写小说。在英国六年,共发表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这期间,老舍写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创作经验谈《老牛破车》及《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7年,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主人公祥子是个壮实勤劳的人力车夫,他幻想以个人奋斗来扭转自己的命运,靠辛勤劳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结果只能是“痛苦地活着、冤屈地死去”。小说深刻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鞭挞了人吃人的制度。小说没有给祥子和劳动人民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但却寄予深切的同情,为他们发出了控诉,喊出了怨恨。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抗战爆发以后,老舍辞去教职,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为团结和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活动做了不少工作。1939年老舍以“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文艺界代表的身份,赴西北战地慰问抗敌将士。在抗战活动中,老舍的革命热情更为高涨,创作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不仅有长篇小说《火葬》,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还有剧本《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等。此外,还写了不少诗歌、杂文、鼓词和京剧剧本。

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同志要曹禺写信请他回国。日夜思念祖国的老舍得知后,激动非凡,立即动身,历尽艰难,于1949年底返回北京。老舍努力吸取新的思想,热情参加各项工作,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由于亲眼看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创作也更加丰富多彩,从1950年至1965年,光剧本就写了十多个,其中有:《方珍珠》(1950年)、《龙须沟》(1951)、《春华秋实》(1953年)、《西望长安》(1956年)、《茶馆》(1957年)、《红大院》

(1959年)、《女店员》、《全家福》(1960年)、《宝船》(1962年)、《神拳》(1963年)。此外,还写了不少报告文学、杂文、短评和通俗文学作品。1953年10月,老舍去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指战员一起生活了五个月,写成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歌颂我军“老秃山”战斗的英雄业绩。1955年老舍翻译了肖伯纳的著名戏剧《苹果车》,改编昆曲《十五贯》为京剧。

这中间,数《龙须沟》一剧影响最大,该剧以龙须沟今昔巨变为背景,反映了劳动人民解放前后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揭露旧社会,热情赞美新中国。剧中的程疯子是非常成功的艺术典型,他善良而又懦弱,被黑暗旧社会逼成疯子,受尽了凌辱和摧残。解放后,他获得了新生,疯病好了,为大家管自来水,还编数来宝,歌唱穷人大翻身,歌唱龙须沟大变样。在程疯子这个人物身上,集中反映了新旧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剧本上演以后,博得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为此,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5年,老舍以六十六岁的高龄,撑着多病的身躯到北京郊区人民公社深入生活,进行创作。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老舍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童年习冻饿,壮岁备酸辛”,深感“倘无共产党,荒野鬼为邻”,所以,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勉励自己“诗吟新事物,笔扫旧风流”,把一生献给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他写作勤奋,作品众多,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他的作品语言朴实简练,通俗风趣,有口语的韵味,特别是人物对话,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愧为杰出的语言大师。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老舍剧作选》和《骆驼祥子》,老舍夫人胡絜青同志为《老舍剧作选》写了《再版后记》。

(《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思考与讨论

一、本课题为《断魂枪》,可沙子龙的绝活是“五虎断魂枪”,以《五虎断魂枪》为题好不好?怎样理解“断魂”的内涵?

以“五虎断魂枪”为题不如以“断魂枪”为题好。“五虎断魂枪”只是沙子龙的一套枪法,一套枪法失传无关紧要。“断魂枪”却不仅仅是“五虎断魂枪”,妙就妙在“断魂”二字,在这样一个翻天覆地、新旧交接的乱世,整个民族根本就是魂飞魄散,无怪乎沙子龙要“断魂”了。而这短短三个字让你乍一看就会产生一种悲凉的预感,而后又经得起一番良久的咀嚼与深思。腐朽的晚清被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大门后,变了另一副样子,走镖已经无法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了。正如老舍在小说中写到的一样,“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

一个时代的支离破碎,留给人的不仅是一声的叹息。沙子龙在这个时代的变迁中变得“颓废”了。他将镖局改成了客栈,不再走镖护院了,不再使他的“断魂枪”了,“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一位拥有高超武艺和品德的武师,在国将破家即亡之时,灵深处发生如此大的震撼,这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连皇帝的头都能被杀,整个国家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昨夜星辰昨夜梦,沙子龙的武术、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沙子龙为什么只有在夜间才独自拿起枪来练,而白天却不谈武术和往事呢,他的世界真被风吹走了吗?没有,时事的变迁让沙子龙变得不再豪情万丈。原本的大好河山现在一片狼藉,谁还有心思舞枪弄棒。

看看小说的写作年代,1935年,那是一个什么年代啊!1935年,我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才是一个真正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所以,“断魂”的,是主人公沙子龙,是沙子龙的同类人物,是沙子龙们对所处时代的失望,也是作者对所处时代的迷茫。

二、沙子龙为什么不传授自己的枪法?如果传给王三胜或者孙老者不是很好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思考问题。这是一个坚船利炮轰醒东方大梦,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有被提倡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让沙子龙“传”,又能“传”给谁?如果传给王三胜,不过是给他土地庙前的场子添一个让人叫好儿的节目而已。威慑西北的五虎断魂枪从此变成花拳绣腿的卖艺行当,岂不是白白糟蹋?若传给孙老者,他虽是真心学艺,也无非是一个爱好者,武术迷,学去了也没什么实际价值,不过是带到棺材里的东西。五虎断魂枪的生命之花只能开在野店长河大漠荒林马队驼铃的世界当中,它的神奇是不能描写的,它的精髓也不是常人能学到的。

三、有人认为《断魂枪》旨在批判主人公沙子龙不肯授人技艺的保守偏执;有人认为旨在探讨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如何以现实的态度确定武侠在社会转型期的处境、地位与存在价值;还有人认为旨在通过通俗的形式揭示民族精神和民族命运这一深刻主题。你对本文主旨有怎样的看法?

我们认为,小说主旨并非批评沙子龙“不传”的保守,而是可惜他生不逢时,表现生命个体对人类现代历史进程的无可奈何和对已逝历史记忆无尽叹惋。正是有了这种感慨,才构成了扑面而来的苍凉悲壮的气氛,“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走了”……这些如梦般的人生,瞬间变成过眼云烟,刚好印证了题记中“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的偈语,这两句话是对沙子龙命运的概括,还是老舍的内心更真切的独白,是值得思考的。

四、《断魂枪》写了一个老镖头沙子龙保镖事业的没落和心境的悲凉,小说最成功处在于将这种悲凉心境渲染得恰到好处又十分到家。这位老镖头心如明镜:保镖业不行了,这碗饭不能吃了,自己已经到了英雄末路,自己的绝活儿“五虎断魂枪”已无用武之地而只能收起了小说只用了一个细节:他坚决不教慕名前来学艺的孙老者学“五虎断魂枪”,但在夜深人静时,他却“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通过这个细节描写能看出沙子龙怎样的性格?

《断魂枪》联系着中国武侠及其艺术表现的两千多年历史,它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以现实的态度确定武侠在社会转型期的处境、地位与存在价值。沙子龙不是那种“轻财,轻生,重意,重交”的战国游侠,不是权门所养的“私剑”,不是济人困厄的“超人”,而是明清以后商贾雇用的镖客。作者让沙子龙随时代变化而变动着地位与心态,把世俗眼中的“超人”变成了无所作为的凡人。在《断魂枪》中,随传统意识的落潮,沙子龙这样的人物一下子水落石出,被晾在了严峻的现实土地上:一个外表超脱的大侠,内心痛苦空虚,生命价值无所寄托。这是残酷的,但确是真实的,因为随着交通发达与武器进步,沙子龙必然要经受它的价值失落,而妙就妙在沙子龙以清醒的难得的坦然态度,任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一切由大势所趋,听其自然,不争不怨,成为人类历史上一切悲壮离开历史舞台的英雄们的一个象征。

有关资料

1.关于老舍

他自己较满意的作品——《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微神》《月牙儿》《龙须沟》《正红旗下》。

作品中反复关注的问题——中国背上的沉重的文化病。

运用过的文体类别——小说(长、中、短篇)、戏剧(话剧、歌剧、京剧、曲剧)、诗歌(旧诗、新诗、歌词、儿歌)、散文、曲艺(大鼓、单弦、相声、快板、河南坠子)、童话、理论和评论文章。

写作习惯——安静、热茶、香烟在手、桌上一枝小花,上午不可侵犯、按时吃饭、天天动笔、没有假日、当众朗诵、反复修改、一经发表不再改动,少不了再写一篇《我怎么写》剖析自己。

剖析自己时最显著的特点——自己打倒自己。

喜欢用的自我称呼——写家(不说作家)、文牛、痴人。

自认最大的长处——勤快和认真。

最大的本事——用最少的字,最通俗、最生动的话描写复杂的心态、事物、风景。

最喜欢的作家——但丁、康拉德。

最喜欢的诗人——杜甫、陆游和晏殊。

最经常的休息方式——养花、看画、玩骨牌、逗猫、念英文、写字。

最喜欢的娱乐——听戏。

经常锻炼身体的方式——剑术、拳术、棍术、气功。

最怕的事——没有朋友。

最喜欢干的事——打扫房间,请人下小馆。

最擅长的事——说笑话,自己绝对不乐。

最怕看见的事——摧残儿童的天真,把小孩打扮成老头儿。

最同情的——穷人、女人、孩子。

对他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出身贫苦、生长在北京、满族人、在英美先后呆过十年。

给他影响最大的人——不识字的给了他生命教育的母亲。

最崇敬的品格——谦虚,关心他人。

最讨厌的品格——狂妄自大、自私。

生死观——为正义而活,宁死不屈。

教育观——自学能成才,认认真真吸收一切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但不必门门都得一百。

恋爱观——纯洁的、高尚的、心心相印的爱情。

家庭生活原则——勤俭持家、健康是福。

喜欢的格言——“四世传经是为通德,一门训善惟以养年。”(崇尚行善,宽厚待人)人生准则——“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我们似乎很愚傻,但是世界上最良最善的事差不多都是傻人干出来的啊!”

生前最后的话——对三岁的孙女说:“和爷爷说再——见——……”

(舒乙《我的父亲老舍》)

2.舒乙谈父亲的作品与北京地名

从分布上看,父亲作品中的北京地名大多集中于北京的西北角。

西北角对老城来说是指阜成门——西四——西安门大街——景山——后门——鼓楼——北城根——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这么个范围。约占北京城的六分之一。城外则应包括阜成门以北,德胜门以西的西北郊外。父亲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这里。

《老张的哲学》以德胜门外、护国寺街两地为主要地点。

《赵子曰》以旧鼓楼大街为主要地点。

《离婚》以砖塔胡同为主要地点。

《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要地点。

《四世同堂》以护国寺小羊圈胡同、土城、西直门外护城河为主要地点。

《正红旗下》以护国寺小羊圈胡同、新街口、积水潭为主要地点。

在清朝的时候,北京的最西北角属于正红旗,北部偏西属于镶红旗。祖父是正红旗的护军,父亲熟悉北京的西北角是和他的族籍有直接关系的。祖母是德胜门土城一带的旗人。土城是父亲的姥姥家所在地。父亲家的祖坟也在离姥姥家不远的地方。到姥姥家要出德胜门。到祖坟要出西直门。父亲的诞生地在护国寺院附近的小羊圈胡同,他的童年是在小羊圈度过的,直到14岁。

他的第一个小学在西直门大街上,高井胡同对面。

他的第二个小学在南草厂街。

他的第一个中学在祖家街。

他的第二个中学即北京师范学校在端王府夹道。从上北师开始,父亲开始离家住校。

以上几处都在护国寺和西直门之间。

师范毕业之后,父亲任第十七小学校长,学校地点在东城方家胡同,他既在学校办公,也住在学校。以后他升任北郊劝学员,他的办公地点在德胜门外关厢北边华严寺附近。此时他住在北京师范学校附近的翊教寺公寓。

父亲1921年时大病过一场,曾到西山卧佛寺养病。病好之后辞去北郊劝学员职务。以后父亲先后在西直门大街儿童图书馆、北京市缸瓦市伦敦会基督教堂工作。这两个地方分别也是他居住的地方。

1922年底至1923年夏父亲在天津南开中学教书。

回京后,父亲曾先后在北长街教育会和灯市口北京公理会地方服务团工作。北长街教育会所在地以前叫雷神庙,它的东北角有一间小北房,是父亲的宿舍。罗常培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这间小房子,当时父亲的生活很贫寒。父亲在地方服务团工作时曾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并曾到一中兼教语文课。此时他住在西城机织卫烟通胡同白涤洲先生家。

由于有这些经历,一、在童年时代父亲熟悉了护国寺、西直门、新街口、土城;二、在北郊劝学员时期他熟悉了德胜门内外、积水潭;三、在养病时期他熟悉了西山一带;四、在缸瓦市教堂时期他熟悉了砖塔胡同、西安门大街、西四;五、在教育会时期他熟悉了南北长街;六、在地方服务团、一中时期他熟悉了旧鼓楼大街。这些地方日后几乎全都成了父亲作

品的主要地理背景,被写进《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正红旗下》。

北京西北角是父亲的摇篮,北京西北角也成了父亲作品主人公们的故乡。

(舒乙《我的父亲老舍》)

3.关于《断魂枪》的写作

1930年初,老舍在结束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教职后,乘船返国。想先在家乡北京寻找一个职位,但因没有过硬的毕业文凭而没能如意,并就此产生了做职业写家的念头。与朋友们一说,朋友们纷纷解劝,你刚刚挣得的名气,还无法保证你可以靠稿酬生活,弄不好可能坏了你的创作之路。到了7月,老舍接受了济南齐鲁大学的聘书,任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文学教授,算是有了一份相当不错的职业。从此,老舍在济南度过了四载时光,直到1934年秋天离开。可是,在老舍刚踏入齐大校门的时候,曾遭到一些国学派老先生们的白眼和非议。首先遭诟病的是老舍的文凭,老舍只是师范毕业,在英国也只是教外国人学中文,怎么有资格当教授?再有,他不过是写些白话小说,并不研究国学,怎么能在国学研究所任职?就是由老舍主编的《齐大月刊》,也不见容于一班反对者,未出满两卷即改版为《齐大学刊》,老舍也由主编降职为普通编委。公平而言,老舍的专长并不在国学,而在新文学和文艺理论。当年,他在国学研究所曾申报过“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研究”的课题,因迟迟未能完成,也成为老先生们诘难的口实。不过,他主编的教材《文学概论讲义》和主讲的新文学课程都得到了校方和学生的好评。

对于别人的批评,老舍不去反驳,若如此正好露出自己的破绽。还是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多下些功夫,捣腾出些响动来。在那一段时间里,老舍完成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长篇小说,以及收在《赶集》里的十几个短篇小说,其中就有短篇武侠小说《断魂枪》。在这里,之所以单独提出《断魂枪》,是因为这篇小说在老舍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它本是老舍计划的长篇武侠“二拳师”的一块。可一方面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老舍不得不快速出炉;另一方面,老舍不能接受一边写一边连载的方式,他捧给人家的都是成品,只好把为长篇准备的材料,选出主旨更集中的部分,写成短篇救急。到后来,“二拳师”居然再没成篇。和《断魂枪》一样,《月牙儿》《阳光》《新时代的旧悲剧》等均源自长篇材料。其中名篇《月牙儿》还是长篇《大明湖》交《小说月报》未出而遭“一·二八”战火焚毁之后,老舍重新写的短篇。

《断魂枪》的写作,与老舍的一段经历以及老舍的爱好不无关系。老舍出身寒苦,22

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差点丢了性命。闯过这个关口之后,老舍开始注意锻炼身体。早晨起

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拳,有时还练练剑术。即使遇上雨雪,也从不间断,就在屋子里练练小拳。有朋友回忆,老舍当年在伦敦讲学时,每天早上都要练拳。在齐鲁大学工作期间的1933年,老舍曾结交了一位著名拳师,不仅了解这位拳师的经历,而且认真跟从学习,并为此购置了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所谓十八般兵器,摆在家里一进门很醒目的地方,就如一位真行家一般。老舍时不时在孩子们面前搬演兵器,像极威风凛凛的武士。不过,老舍坚持下来的还是打拳。主要是打拳不需多大的地方,自己活动开了就成。在抗战时期的重庆,甚至去美国讲学老舍都练拳不辍。1949年,老舍在美国打拳时,一招不慎,导致坐骨神经受伤。美国人不知按摩、推拿,只有开刀一途,却没有治好而落下残疾,老舍开始拄杖而行。

可以说打拳的爱好,成就了老舍这篇相当独特的《断魂枪》。《断魂枪》里的镖师沙子龙眼见着火车、快枪夺走了他的生意,不得已将镖局改成了客栈。他的绝活“五虎断魂枪”虽然没了用武之地,但一些尚武之人还是慕名而来想拜师学艺,他却借口已经放肉了——练家的行话,放弃功夫不练了——一概回绝。毕竟“神枪沙子龙”的威名难以忘怀,因此,沙子龙常在夜间,关好后院门,温习温习“五虎断魂枪”的枪法。一日,沙子龙的大徒弟王三胜在土地庙的场子上,被河间的孙老者打败了。王三胜丢不下面子,遂向人家吹嘘起师父的厉害,那孙老者以胜利者的姿态找到沙子龙门上,想见识见识“五虎断魂枪”的威风。王三胜更是乐得此举能激起师父的雄心,就此学到独门功夫。哪想到,沙子龙不以为怪,反叫徒弟到一家饭庄订了酒席,要请孙老者吃饭。

孙老者见这阵势,忙抱了抱拳:我不和你比武,只求你教给我那趟枪!

沙子龙也回礼抱拳: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不传?”

“不传!”

孙老者听后,即告辞而去。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全部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至此,《断魂枪》戛然而止,这“不传”二字留给读者去回味。

(《中华读书报》)

4.《断魂枪》是武侠小说吗?

这是学者袁良骏对严家炎的质疑。

《断魂枪》写了一个老镖头沙子龙保镖事业的没落和心境的悲凉,小说最成功处在于将这种悲凉心境渲染得恰到好处又十分到家。这位老镖头心如明镜:保镖业不行了,这碗饭不能吃了,自己已经到了英雄末路,自己的绝活儿“五虎断魂枪”已无用武之地而只能收起了。

小说只用了一个细节:他坚决不教慕名前来学艺的孙老者“五虎断魂枪”,但在夜深人静时,他却“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

很明显,小说写的是老镖师对当年保镖威风的“回想”,而不是这种保镖事业本身。如果老舍不是写这种“回想”,而是写那种事业,《断魂枪》则肯定是武侠小说无疑矣!《十二金钱镖》《七剑十三侠》《三侠剑》……不都是以保镖为题材的武侠小说吗?无奈老舍感兴趣的不是那种事业,而是老镖师英雄末路时的心境!这种悲凉心境,并不限于老镖师,它可以适用于一切末路英雄,只不过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这样一来,篇中的老镖头,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保镖侠客,而变成了一位生不逢时的、洗手不干的、充满悲凉的、英雄末路的普通老者,他的保镖生涯早已结束了。他的冒牌弟子王三胜等想学他的“五虎断魂枪”,想让他重振雄风,重上江湖,然而他不干;孙老者登门学艺,想学他的“五虎断魂枪”,他更是断然拒绝。对于这样明明白白的艺术描写,严先生竟然视而不见,非要老镖头重上江湖不可。严先生对武侠事业的执着,远远超过了王三胜和孙老者!严先生实在太强人所难了!

不错,老舍先生说过:“(《断魂枪》)它本是我所要写的《二拳师》中的一小块。《二拳师》是个——假如能写出来——武侠小说。我久想写它,可是谁知道写出来是什么样呢?”(见《我怎样写短篇小说》一文,收入《老舍文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对这段话,严先生如获至宝,大做文章,一下子便把《断魂枪》归入了武侠小说。可是,“求胜心切”的严先生却露出了太多的破绽。第一,我们要问严先生:“武侠小说”《二拳师》为什么没有写出来?严先生不会不知道,《断魂枪》收入《蛤藻集》,出版于1936年11月,编成于1936年10月。其时与抗战爆发尚有约一年之久。以老舍的才华与多产,他在抗战爆发前完全可以写成或基本写成《二拳师》。然而,除了《断魂枪》这“一小块”之外,老舍一个字也没有写。何以至此?严先生没有回答,不知是没有想到还是有意回避?

其实,回避也回避不了。老舍没法写!在东北沦亡、华北危急、日本帝国主义即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际,老舍还有心思去写打拳卖艺、保镖行侠?老舍虽然不愿过问政治,但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对民族大义看得尤为重要。《二拳师》胎死腹中这恐怕是个最重要的原因。第二,即使《二拳师》写出了,会是什么样的武侠小说?老舍会拾人牙慧,走《十二金钱镖》《七剑十三侠》《三侠剑》……之类的路子吗?就《断魂枪》这“一小块”看,绝不

可能。要写,也一定会独辟蹊径,把武侠小说生活化、写实化、性格化,而不再是打打杀杀,血染江湖那一套。也就是说,旧瓶装新酒。然而,谈何容易!有鉴于此,才高八斗如老舍者也

只好畏难却步了。“可是谁知道写出来是什么样呢?”不正是一语破的,活画了老舍的创困惑吗?严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为什么不多问两个为什么?尤其是,既然《二拳师》没写成,为什么还非要把《断魂枪》说成为武侠小说不可?为什么闭眼不看《断魂枪》的创作实际?“一小块”是什么样的“一小块”?“一小块”等于胎死腹中的《二拳师》吗?至于说老舍小说中“经常活跃着一两个侠客影子”;话剧《五虎断魂枪》的主人公依然;连《猫城记》中的大鹰也属这类人物……,更都属严先生明显的误读,根本不能成立。

(《中华读书报》)

5.知名学者评点《断魂枪》

大师开篇之初,往往即能把握主人公精神的发展趋向,以一句话,笼罩全部叙事。

《断魂枪》第一句道:“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简单十一字,集约住全部内容,充满张力,交代了主人公是谁,他过去所干行当,以及时代变迁后,大势不可逆,镖局吃不开了,不得不改客栈。镖局既无用,主人的枪更成落伍的、过气的东西,一身技艺,施不能施,传不能传,人家打上门来,要与他较量,比一高下,他淡然处之,坚决不应,也不外授。送走了肇事的,一切平静了,故事本该结束,主人的内心却再难平复,毕竟多少年风餐露宿,辛勤学得的本事,曾经二十年从无敌手,创下盛名的“五虎断魂枪”,能说丢就丢了?只能夜静人稀的时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月下练枪,一颗失落了自我的灵魂,是不甘的,还想苦苦挣扎。所以,外在的情节故事及其冲突,渐渐弱减,最终都化成了结尾处的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作者的笔,也从传统性的情节叙事,转到了现代性的非情节叙事。一段尴尬的转折期,读者顿有“生不逢时”之叹。“在我小时候发财的行当与事情,许多许多都忽然走到绝处”,是《我这一辈子》里的主人公丢了裱糊业,改做巡警的原因。热兵器时代来到后,沙子龙的枪再厉害,在乱世中,能抵过子弹或大炮?

因此,从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笼罩着壮烈凄凉色彩的生命。“镖局”和“客栈”之间,连接着沙子龙已经走过的漫长生活道路,其处境被整体性提示出来。这都是表层的意思,老舍写作时的意思,许多评论家能读到的意思。其实,意思还更深、更多。

比如,现代教育也存在类似误区。

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研究生,我们学了多少东西,可究竟哪些真是有用的呢?

毕业之后,多少人改了行,学得的丢了多少!

好不容易有了一份事业,做出一番作为,中途却碰到失业、“下岗”、淘汰,人到中年,要再去寻找新的职业……

其心理,也该与沙子龙一样吧?

再者,很年轻的时候,老舍自己就学过拳棒,也买过刀枪剑戟。在青岛教书时,他房前院子里还专辟出一块场子来,架子上插有十八般兵器,用于习练、健身。现代许多人,动不动也有买刀剑的,晨间舞练一回,强身健体。甚至女子也有学防身拳脚的。

太平世道,谁还能出门就带枪跑?武艺却什么时候都能带,不定什么时候就发挥用场,最不抵可以用来强身。沙子龙要能再世,开个武馆子,谁说英雄就无了用武之地?在“现代化”取代“传统”的过程中,有多少宝贵的遗产,许多的好技术,不传了,就这样葬送。因此,与其说沙子龙是清醒的,不如说他很不开通。不是时代抛弃了他,而是他抛弃了时代。

作者未必意识到了这点,只在批其落后、荒唐之后,没忘了人物身上叫我们敬佩的东西。

台湾散文家董桥曾说:一个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是沉闷、堕落的。而没有文化乡愁的心井,也注定是干枯的。传统里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支柱,是宝贵遗产,很难说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有用无用,多半是急功近利的人们硬性指派的,“唯物”使我们不再具备了长远的目光,不再具备目标理想,而丧失精神、灵魂层次的追求后,“人”离着“非人”,已没有几步远了。

(蒋泥《老舍》)

6.另调赏析

老舍的《断魂枪》发表于一九三五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且不说它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展开的起伏跌宕引人入胜,也不谈它人物塑造的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光是小说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就非常耐人寻味。谈到小说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有人引用作者的话说:“‘一个文化的生存,必赖它有自我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号自夸自傲,固执地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由于个人的自私保守,祖国有多少宝贵的遗产都被埋葬掉了。’老舍痛感这种‘把生命闹着玩’的国民劣根性已经构成了我们民族潜在的危机的基因,故而借沙子龙断魂枪的泯灭,发出呼啸,以期唤醒那些仍徜徉在‘东方的大梦’中的国民的灵魂。”此种看法虽有作者的话作注脚,但笔者仍然不能赞同。依据这种思路,有人认为沙子龙纯粹是个负面人物形象,说他“在时代的狂涛巨浪面前驻足

不前,抱残守缺,自甘沦落……(这种性格心态)像一贴精神的腐蚀剂,使沙子龙昔日的智慧机敏,蜕换为愚钝麻木,江湖上的豪侠义气演化为狭隘自私,传世的绝技,无端地变成了时代的殉葬品”(冉忆桥)。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极不公允的。但这种看法又是极其流行的。自前苏联模式的文学理论传入当代中国以来,完全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历程的角度分析评价文学、文学中的人物与事件,已成定式;并美其名曰:历史唯物主义。其实,不管从1935年老舍写《断魂枪》时的初衷,还是从这篇小说客观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来看,都远不同于鲁迅与他的《阿Q 正传》。而分析文学,也并不是唯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这一个角度可行。笔者打算从人文精神这一角度切入作品的分析。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从社会物质功利角度看,国术不如洋枪;从人文精神角度看,洋枪远不如国术;从科技含量角度看,国术不如洋枪;从文化含量角度看,洋枪远不如国术。中国武术是几千年东方传统文化精神结出的硕果。国术不仅有外在的功夫,更有内在的精神境界。国术到底有什么内在的精神境界呢?借助两联古诗,或许可以让我们揣摸到国术的内在精神境界。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龚自珍)

这一联诗本是描述参禅悟道的境界,说是参禅者一旦彻悟真谛,便觉石破天惊,但见美人如玉,剑刃如虹。这是一种参禅悟道的境界,也可说是一种中国武术的境界。因为中国的各种道术是相通的。古人云,诗道如禅道。其实剑道亦如禅道,达到出神入化之妙境时,其内在精神一般无二,其外在性亦极为相似。此诗以美人喻禅,以剑道喻禅。所谓“美人如玉”,意指其润若凝脂,柔若无骨,圆融熟化,了无隔碍;虽然柔润之极,却又至坚至刚。喻示禅理真谛,无所不包,无柔无刚,无坚无润,一切的一切,尽在其中。所谓“剑如虹”,意指其锋刃雪亮如幻彩之光,剑气逼人如贯天之虹,异彩纷呈,变幻莫测。貌若虚幻之光,实则锋利之极;看似浮光掠影,实则剑锋无所不在,杀人无痕。喻示禅理真谛,看似虚幻无物,实则真实无比,无坚不摧,无往不胜。仔细体味之,与其说是在谈禅道,不如说是在谈剑道,在谈国术的内在精神境界:至坚至刚,却以至柔至润之性相出之;至真至实,却以至虚至幻之性相显之。

“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明极禅师)

此联本是禅僧偈子,可以说是以禅喻剑,亦可以说是以剑喻禅。禅道剑道本来无别。

所谓“两头俱截断”,意谓断绝世俗分别智,将成败得失生死荣辱一概置之度外;由此便回归了物我两忘浑然归一的原初本真状态,这也就是“一剑倚天寒”的境界,也就是人与天同运,与道合一的彻悟真谛的境界。

这是禅道的境界,也是剑道的境界。剑道达至化境,剑客必然将成败得失生死荣辱一并超越,由此物我两忘,人与剑与天浑然合一:剑气化为净天之光,人体化为混元之气,顺天而动,与道同运,剑光冥明,与天俱寒!漫天寒光,似虚还实,无处不是刀光剑影;变幻莫测,似幻还真,寒光闪处物无一存。静而圣,无物能伤其皮毛;动而王,攻敌而无往不胜。

《断魂枪》中似没有细写什么国术的精神境界,但却写了三个人——王三胜、孙老者和沙子龙——不同的武术表现。其实这也就是绝不相同的三种武术境界。王三胜靠着两只牛眼,一身横肉,几把死力气,只能以力胜人,唬唬外行,全无内功,更无内在的精神涵养。孙老者有绝佳内功,脑门亮,眼眶深,眸子黑得像两口深井,森森地闪着黑光。与王三胜比武,紧盯着王的枪尖儿,神威内蕴,眼珠子似乎要把枪尖儿吸进去。兵刃未接,王三胜心里先就虚了。交起手来,孙老者小试手段,便将王三胜打得落花流水。

但比起沙子龙来,孙老者只能是望尘莫及。其实,小说并无一处实写沙子龙展露武功。只是开头写了一句:平生创出“神枪沙子龙”五个字,在西北走镖,二十年没遇着对手;结尾处写了一句“沙子龙关好了院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也就是说,作者对沙子龙的武术功夫,几乎全是虚写。其实,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所谓“真人不露相”,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中国道术(包括武术),达到至高绝佳的境界,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但沙子龙的武术确实是达到了至高绝佳之境界的。

中国的几千年不断的传统人文精神血脉,无外乎儒道两家(禅学是儒道释合流的产物)。东方至高的道术境界,其精神内涵,无外乎儒道互补。外儒内道,达到圆融浑一完美统一的境界,道术也就修成了正果。沙子龙可以说是修成了正果的高人。

过去二十年,沙子龙可以说是“达则叱咤风云,兼济天下”;如今,沙子龙可以说是“穷则敛气守节,独善其身”。沙子龙是有信仰有崇尚的。国术不仅是他的武艺,国术内在的人文精神更是他的灵魂信仰、精神支柱。时运不济时,他怎忍任它沦为街头杂耍,他怎能丧失气节,与污浊同流!细察沙子龙其人,白昼黑夜,判若两人。白日里其所作所为如道隐之士,随缘任运,和光同尘,自然无为,与世无争。夜深人静的时候,则关起门来,回想当年纵横天下的威风,演练他的五虎断魂枪。这分明是个铁骨铮铮的武士,有一种不屈抗争的儒家精神。这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境界,恰如前述古诗所示的国术至高境界:至坚至刚,却以至柔至

润之性相出之;至真至实,却以至虚至幻之性相显之;似虚还实,无处不是刀光剑影;似幻还真,寒光闪处物无一存;静而圣,无物能伤其皮毛;动而王,攻敌而无往不胜。

谈到他的不传枪法,论者多有贬抑,众口一词说他自私保守,抱残守缺。你让他传给谁?传给王三胜,任他至尊至爱的国术绝技,沦为王三胜之流唬人混世的玩意儿?传给孙老者又如何?这个不识时务的倔老头儿便是得了这枪法,哪里又经得起洋枪一个弹丸儿?败在洋枪之下不也是亵渎了国术绝招?所以沙子龙叹一口气说:“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入棺材!”字里行间听得到楚霸王项羽的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哪里放得下他的至爱虞姬?沙子龙哪里放得下他的至爱五虎断魂枪?时运不济啊,时运不济奈若何!都说他的不传枪法是由于心灰意懒,我想读者应该从“不传,不传”的叹息中听出弦外之音:“要传!要传!”只待时来运转,国术重登大雅之堂,为光大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大显身手的时机来临时,沙子龙必然会传,当然要传!否则他一夜夜演练那五虎断魂枪干什么?

说老舍写《断魂枪》与鲁迅写《阿Q正传》一样,是为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说老舍对沙子龙与鲁迅对阿Q一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鲁迅对阿Q,是嬉笑怒骂,极尽讽刺鄙薄之能事。老舍对沙子龙,却是极为同情,尊崇赞赏有加。比之王三胜、孙老者,谁都看得出,作者的至爱在沙子龙。老舍同情沙子龙的生不逢时,满腔热情地将他写成了一个时代悲剧的英雄角色。他尊崇他的恪守气节,不与污浊同流;赞赏他的静待时机和不屈的抗争精神。阿Q身上体现的纯属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沙子龙身上体现的基本上属于传统文化的正面性。阿Q是个负面形象,沙子龙基本上属于正面形象。

科技是全人类公用共有的武器,是每个民族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而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不绝的人文精神,是民族的个性所在,是民族的灵魂依托。不能将科技和人文精神放在一个社会物质功利平面上作比较。更不能把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与国民劣根性混为一谈。老舍写作《断魂枪》的初衷,肯定不是批判沙子龙身上的所谓国民劣根性。但前面所引话语确为老舍所言,却不是1935年写作《断魂枪》时所言,而是后来在某种意识形态压力下对作品主题意蕴的追认。

(李满《名作欣赏》2004.8)

教学建议

1.教学程序的建议

(1)老舍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2)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

(3)《断魂枪》赏析;

(4)老舍的语言艺术。

2.课外阅读的建议

老舍的短篇小说有着精美的构思,可阅读《月牙儿》《微神》等作品。另外,阅读《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

3.课外作业的建议

老舍对北京市民世界比较熟悉,他的小说不像有的主流作家,以阶级意识为尺度臧否人物,而是把笔触深入到文化层面,揭示更深层的内容,避免了简单化、脸谱化的缺陷。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分析老舍小说的文化批判意义。

4.教师备课的建议

对一些老作家的研究,容易陷入僵化。在教学中,注意介绍最新研究成果,以求和当前学术研究对接。近年有研究者跳出以往研究框框,关注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教师可以查阅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在教学中向学生略做介绍。

5.课堂教学目标的建议

基本目标:

(1)理解《断魂枪》的对话艺术;

(2)孙老者和王三胜对塑造主要人物沙子龙形象的意义。

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通过学习,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课外阅读,达到高一级目标:

(1)老舍的语言艺术:通俗、幽默等特点及其表现;

(2)老舍作品的文化批判意义。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6篇)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6篇)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1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54人,优生6人,合格30人,低分2人。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他们能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20**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三、教学的总要求: 目标20**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教改措施: 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完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紧扣初三语文学科特点和课本单元重点进行教学。体现学校教研思想,积极改进并实施“四助五步六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立足教情、学情,和其他学科通力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学科“培优推中补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全书共六个单元,二十三篇课文,两部名

著推荐,六个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单元的读书方法指导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本期尽可能早点讲完新课,可以的话,及早进入全面复习,复习分三个阶段:分册复习、专题复习及套题训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题的审题答题技巧,学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掌握一般记叙文和议论文、散文的写作思路及创新构思模式,学习从不同角度变换写法;学会读书,懂得鉴赏文学作品方法。(3)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的感情,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学情分析 本期我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后进生人数多,基础较差,提高成绩难度非常大。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在期末考出来的成绩及格率有上升,但还不够理想。再加上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二是部分学生会还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完成学校制定的目标。

长春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需背诵内容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 蒹葭苍苍(1),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3),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4),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白露未晞(6)。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7)。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8)。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9)。蒹葭采采,白露未已(11)。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为人民服务》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4、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 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学期,学生即将面临着严峻的中考,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拔考试,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一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本期教学时间约18周,用五周时间完成新课,一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两周)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 1、课文的字、词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九年级语文教学建议

九年级语文教学建议 郑州市教研室王燕 一、九年级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从语文学科思维品质的培养角度看,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概括性亟须提高。 在2014年中招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中,学生认知的五级能力层级中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两级最弱,具体表现在那些突出整体性、概括性题目的得分率大都达不到60%,更有低至40%的。而且2011、2012、2014连续多年,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一直较弱。 其实,整体性、概括性较弱的问题,在2014年的全市一测、二测中就已凸显。如对丰子恺《东京某晚的事》所运用的最突出写作手法的分析,以及《谁是你的重要他人》题目作用的分析,得分率仅有12%和54%。这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常识和重点,但认知能力层级较高,进行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整体性、概括性等思维品质方能是顺利答题。整体性、概括性是语文学科思维品质的基础,是进行深度理解的前提;同时形象性、清晰性、敏捷性和创新性等思维品质的形成都有赖于前两者。 所以,如何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思维品质的整体性、概括性,是九年级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2.从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看,存在简化、弱化必要的教学程序现象。 2014年中招得分率极其不正常的是古诗鉴赏题,得分较往年低许多。许多老师坦言主要原因竟然是没有指导学生背到王勃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是课标要求必背篇目,却因放在课后必背部分,而被忽略。学生面对这首“陌生”的诗歌,完全乱了阵脚。这件事折射出我们的诗歌教学被某些老师简化,甚至弱化为一个“背”字。 这种教师简化教学程序,甚至单一化地让学生背教参、背答案的现象,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最突出。我市的一测、二测数据也显示了这个问题。一测评析范仲淹的《渔家傲》“霜满地”语句作用,难度0.43;二测翻译《曹刿论战》原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难度0.51;分析“何以战”作用,难度0.35;分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情感,难度0.45。这些考点都是课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包含着学生必备的知识和基本应对技能。得分率如此低,只能说明要么学生没好好学,要么老师没有真正落实文言课程学习应有的价值。 那么,从教师教的情况来看,简化教学程序的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令人担忧的一个综合性问题,简化的实质是弱化关键教学程序的大问题。2014年1月--5月、9月的听课调研中,发现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许多老师的一些共性:在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上,时间分配不足;学生诵读、思考、讨论不足;教师的点拨不足,甚至没有;对重要形象的把握几乎没有理性的分析,正面形象几乎全是“高大全”等。 深究这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教师的专业技能薄弱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进行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有效实施的策略”课题研究,正印证了这一点。在省级课题研究的前一阶段,即确定教学内容部分,推进较顺利;而第二阶段的有效实施研究,则遇到重重困境:如何提升教师解读文本能力?如何丰富教师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如何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和选择教学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我们开展了郑州市达标评优测试活动,对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的考查显示,整体上青年教师的语文素养值得肯定,专业知识较扎实;但是,专业能力明显不足,一些语文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非常薄弱。 综合中招、一测二测、市级达标评优活动、省课题研究、听课调研等等方面,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升语文教学的专业技能。 二、对今后九年级语文教学的建议 (一)九年级语文教学规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我所任教的2 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材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三、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6、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8、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

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1等我也长了胡子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加强与文本对话。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加强与文本对 话。

教学准备: 把新学期的美好愿望写在自己设计的“心语卡片”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学期开始了,你们都有哪些心愿?在你幸福的童年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二、交流感受,提示主题这节课,我们一同进入第一板块《童年的愿望》的学习。请同学们大致翻一翻这一板块的课文,了解一下都讲述了小作者的哪些愿望? 三、引入新课,学生质疑教师板书《等我也长了胡子》,请学生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四、了解课文,自主识字 1、请学生带着问题出声读课文,小组讨论上述几个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及不明白的问题,尝试着自主解决。学习生字,重点区别“蜘蛛”“蚂蚁”“蝌蚪”的类别及生活习性。 五、再读课文,质疑讨论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通过多种方式读熟课文。2、先分小节朗读课文,然后选择喜欢的内容读出感情。 二、讨论学习,读中理解 1、引导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小节内容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2、思考讨

论:(1)读了这首诗歌你想到了什么?(2)最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3)想对他的爸爸说些什么? 三、品读课文,表演体验 1、再自由读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感受。 2、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等我也长了胡子陪孩子玩做个这样的爸爸:{给孩子讲故事说话算话 1-2播种希望的日子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用“兴致勃勃”“流连忘返” 等词语练习说话。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在 与文本对话和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愿望。 教学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为帮助学生顺利迎接中考,系统地复习好初中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应联系生活,扎根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把课堂内外的知识加以整合,取得应有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九年级3班一个班级,本班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 四、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进行全面的复习。对三年来所学语文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认真备课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能够驾驭教材。初三下半学期就要进入综合复习阶段,所以要认真钻研每一册教材,结合考试考点对每册教材都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对知识点做好分类、归纳和总结,不上无准备的课,带领学生扎实系统的做好复习。 2、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三后阶段学生往往会出现浮躁心理,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上采用朗读、讲练结合、小组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力争使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当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懒懒散散,或旁若无人的说笑,或毫无顾忌的睡觉等违纪行为时,要以平和的心态调控课堂教学,尽量不使课堂受到冲击,最大限度地提高授课质量。 3、研究学情,有的放矢。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较低、家长因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或过分溺爱等给孩子造成的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学生的不断劣化等诸多棘手问题,学期初就准备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计划 王艳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大部分男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增强,如丁伟志同学,头脑非常活跃,数理化解题能力很强,但对语文学习一直提不起劲儿。经过半年时间的引导、辅导,他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了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测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我班学生偏科较严重,在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时应多关注他们,给他们以信心,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与复习方法,针对他们薄弱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一一攻破,即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课文分教读和自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理)、综合性学习(含口语交际和写作)、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性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全册内容仍分为六大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及课文后面的“补白”。全册共24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1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10首,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名篇为主,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其中的名句。 名著导读:本册推荐三部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及泰戈尔的诗歌。 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三、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培优辅后,力争整体提高。

2014—2015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在籍学生70 人,其中男生36 人,女生人,上学期语文人平分;优生人;低分人.。 二、知识现状分析:本届九(1)班是九年级打乱后重新分得一个班.仅从期末考试成绩看,参差不齐:高分有上百分的,低分则二三十分,不及格者达20余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少部分人较懒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 三、教学任务: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德育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贯彻热爱祖国的教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养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以及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语文知能: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3、阅读: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习惯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4.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5、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作品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6、综合性学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 六、教材重点:语文的文化内涵,感情表达;语文的语言特色;文章的书写思路。 七、教材难点:把感悟,理解,欣赏统一起来;辨析作品浓厚的文化底蕴;反复品位,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正确而流畅的背诵,理解文言文中的精彩语段。 八、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学习“洋思经验”,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现代文字词注音

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现代文字词注音 1簇拥2迸出3怯懦4瞭望5睿智6尥蹶子7召唤8抡圆9弥补 10俘虏11仆役12龇牙13嘶鸣14颠簸15脖颈16歉疚17鬃毛18笨拙19牝马20穹庐21兀立22喑哑23高亢24苍凉25披头散发26裹挟27悲怆28苍劲29骐骥30散漫31不假雕饰32叱咤风云33憩息34旋转35肩荷36虚枉37桂冠38塑造39暴虐40篆41琳琅满目42隽秀43庶几44瑰丽45撇捺46纵横驰骤47遒劲48匾额49精湛50深邃51泽被四邻52璀璨53凋零54历久弥新55赋予56尘嚣57墓冢58荫庇59栅栏60禁锢61飒飒62扣人心弦63一爿店64簇新65模糊66羞怯67鬈曲68沁人脾胃69趿拉70狭窄71皱褶72掂斤播两73吝啬74啜泣75抽噎76甬道77相形见绌78忌妒79踌躇80飞掠81杂凑82陶醉83铁钳84苛刻85瘦削86鹌鹑87晦涩88玳瑁89馈赠90拙笔91滑稽92顷刻93埋怨94前合后偃95亲眷96罪愆97尸骸98苌弘化碧99无稽100自怨自叹101嗟悼102迥异103粗蠢104瞬息105踮脚106镌上107簪缨108琐事109不可胜数110鬟婢111穿凿112胡牵乱扯113思忖114半晌115指奸责佞116贬恶诛邪117增删118纂成119甄士隐120贤淑121酌酒吟诗122少憩123冤孽124绛珠草125粉妆玉琢126玩耍127癞头跣脚128跛足蓬头129疯疯癫癫130挥霍131踪影132自忖133饱经沧桑134郁结135卓越136锦衣纨袴137饫甘餍肥 138蓬牗茅椽139绳床瓦灶

一、本文选自。《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末年鲁国史官所撰。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生动简洁,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 二、(12 (345)何 678) 910 (111213) 1415 属也(1617 (18)19)20)

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九年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激发创造火花,展示创新魅力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案例分析背景介绍: 传统教学习惯于教师传授,学生接受,这就使学生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成了定势,对于文本不会质疑,即使老师在启发引导,他们也往往会猜老师的思路,猜老师的答案,考虑自己的回答是不是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 思维的空间本来是无限广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可我们老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强加给他们以标准的答案,这样做限制了多少才子的思维,把学生变成了一批僵化而不会灵活变通的“机器”。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状况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读书求知单元的第一篇议论文。本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生1、同一篇课文可以有多种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2、同一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条条大道通罗马。 生3、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认识——横看成岭侧成峰。 …… 听到学生们的精彩发言,我不禁为他们的深刻认识、精辟的见解叫好。可是以前的做法又如何? 教学片断一: 在组织学生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当我将“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堪,为岩”中的“为”照本译为“成为”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一语惊满堂。 学生:老师,我认为你说的不对。 我一时脸红脖子粗,尴尬片刻强作镇定地问:有什么不对呢? 学生:这个“为”不能理解成“成为”。 老师:这可是课下的注解,可是绝对的权威呀! 学生:课本上的注解就不能出错?你不是教育我们要有怀疑精神,不能迷信于课本吗? 老师:那你是如何怀疑书中的错误呢? 学生:小潭既然小,潭里卷起来的石头又怎能成为高地和岛屿呢?地理常识也告诉我们小潭中根本容纳不下岛屿吗!老师,你还认为“为”是成为吗? 老师:…… 学生纷纷发言随声附和,呈现出混乱局面,老师只好以师道尊严来压制。 反思: 本节课闪烁着学生创造的火花,遗憾的是我用固定的模式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这些可贵的独立思维的火花就被我以“异端”轻易地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好奇、质疑是学生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越是能大胆质疑,怀着好奇心去积极思考、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越多,探究能力才会越来越高,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我以后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对他们异乎寻常的见解要鼓励,让他们大胆说,放开说,不要怕错,怕受人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陈杰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根据数据看出,10个班语文水平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7班、8班有一部分同学阅读能力较强,但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今后一定要从减少低分层入手。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三、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口语交际,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严格遵守教学的的基本环节,努力创设具有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改理念、新教育理念自觉运用于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为教学提供服务。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目标

编号:_____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目标 学校: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6 页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取得明年中考优异成绩及个人教学教研的质量和水平为目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根据平时对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品质特点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及暑假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还不是很理想,总觉得他们学习浮躁、被动,懒于记笔记、忽视书写、作文能力较差。111班两极分化严重,而且“尾巴”较大,而 112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比原来有所提高,相对同年级组的其他班级而言,两个班级的优秀率偏低,今后应设法减少低分人数,提高优秀人数。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要学完九年级上册和下册部分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5课。主要以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白话小说)和议论性文章为主,仍以专题、文体为内容安排,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并另有文言文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上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 第 2 页共 6 页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30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课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在语言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

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三、四组教材是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六、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20.8.29 九年级是学校的窗口,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为了让学生毕业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九年级教师面前的课题。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之获得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注意语感培养,发展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之成为四有新人。 二、目的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三、教学现状: 1、时间方面:九年级教学时间短,上学期要尽量结束一学年(上下两册)的新课任务。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本班整体水平不是很好,基础也存在严重问题。语文视野狭窄,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等等现象还是存在的。偏科的学生较多,且多为男生,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不够努力。 四、教材分析: 1、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全册书分六个单元,包括三个现代文单元和一个文言文单元、一个诗词单元及古典名著单元,它们构成了“学会读书”系列,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综合性学习和诵读欣赏三部分。 2、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五、教学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