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数学7-6人教版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数学7-6人教版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数学7-6人教版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数学7-6人教版

第7模块 第6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给出以下向量表达式: ①(A 1D 1→-A 1A →)-AB →; ②(BC →+BB 1→)-D 1C 1→; ③(AD →-AB →)-2DD 1→; ④(B 1D 1→+A 1A →)+DD 1→. 其中能够化简为向量BD 1→

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①(A 1D 1→-A 1A →)-AB →=AD 1→-AB →=BD 1→

; ②(BC →+BB 1→)-D 1C 1→=BC 1→-D 1C 1→=BD 1→; ③(AD →-AB →)-2DD 1→=BD →-2DD 1→≠BD 1→;

④中(B 1D 1→+A 1A →)+DD 1→=B 1D →+DD 1→=B 1D 1→≠BD 1→, 所以选A. 答案:A

2.如右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 到A 、B 、C 、D 的距离都等于2,给出以下结论:

①SA →+SB →+SC →+SD →

=0; ②SA →+SB →-SC →-SD →

=0; ③SA →-SB →+SC →-SD →

=0; ④SA →·SB →=SC →·SD →; ⑤SA →·SC →=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解析:容易推出:SA →-SB →+SC →-SD →=BA →+DC →

=0, 所以③正确;

又因为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SA =SB =SC =SD =2, 所以SA →·SB →=2·2·cos ∠ASB ,

SC →·SD →=2·2·cos ∠CSD ,而∠ASB =∠CSD ,

于是SA →·SB →=SC →·SD →,因此④正确;其余三个都不正确,故选B. 答案:B

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a ,点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则AE →·AF →的值为

( )

A .a 2 B.12a 2 C.1

4

a 2

D.34

a 2 解析:AE →·AF →=12(AB →+AC →)·12AD →=14(AB →·AD →+AC →·AD →)=14(a 2

cos60°+a 2cos60°)=14a 2.

答案:C

4.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点M 在AC 1→上且AM →=12MC 1→

,N 为B 1B 的中点,

则|MN →|为

( )

A.216a

B.66a

C.

156

a

D.153

a 解析:以D 为原点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则A (a,0,0),C 1(0,a ,a ), N (a ,a ,a

2).

设M (x ,y ,z )

∵点M 在AC 1→上且AM →=12MC 1→

∴(x -a ,y ,z )=1

2(-x ,a -y ,a -z )

∴x =23a ,y =a 3,z =a 3

得M (2a 3,a 3,a 3),

∴|MN →|=(a -23a )2+(a -a 3)2+(a 2-a 3

)2

216

a . 答案:A 二、填空题

5.下列命题中不.

正确的所有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①若A 、B 、C 、D 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AB →+BC →+CD →+DA →

=0; ②|a |-|b |=|a +b |是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 ③若a 、b 共线,则a 与b 所在直线平行;

④对空间任意点O 与不共线的三点A 、B 、C ,若OP →=xOA →+yOB →+zOC →

(其中x 、y 、z ∈R ),则P 、A 、B 、C 四点共面.

解析:①正确;②不正确,因为a ,b 共线,不一定有|a |-

|b |=|a +b |成立;③不正确,因为a 、b 共线,也可得a 与b 所在直线重合;④不正确;若O ?平面ABC ,则OA →、OB →、OC →

不共面,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知,P 可为空间任一点,所以P 、A 、B 、C 四点不一定共面.

答案:②③④

6.已知三点A (1,0,0),B (3,1,1),C (2,0,1),则 (1)CB →与CA →

的夹角等于________; (2)CB →在CA →

方向上的投影等于________. 解析:CB →=(1,1,0),CA →

=(-1,0,-1). (1)cos 〈CB →,CA →

〉=CB →·CA →|CB →||CA →|

=-1+0+02·2=-12,

∴〈CB →,CA →

〉=2π3

(2)CB →在CA →

方向上的投影=CB →·CA →|CA →|=-1+0+02=-22.

答案:(1)2π3 (2)-2

2

三、解答题

7.已知向量a =(1,-3,2),b =(-2,1,1),O 为原点,点A (-3,-1,4),B (-2,-2,2). (1)求|2a +b |;

(2)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OE →

⊥b? 解:(1)2a +b =(2,-6,4)+(-2,1,1)=(0,-5,5), 故|2a +b |=02+(-5)2+52=5 2. (2)假设存在一点E 满足题意

OE →=OA →+AE →=OA →+tAB →

=(-3,-1,4)+t (1,-1,-2) =(-3+t ,-1-t,4-2t ), 若OE →⊥b ,则OE →·b =0,

所以-2(-3+t )+(-1-t )+(4-2t )=0,解得t =95,

因此存在点E ,使得OE →

⊥b , 此时点E 的坐标为(-65,-145,2

5

).

8.如右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OABC -O 1A 1B 1C 1中,E 、F 分别是棱AB 、BC 上的动点,且AE =BF =x ,其中0≤x ≤a ,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

(1)写出点E 、F 的坐标; (2)求证:A 1F →⊥C 1E →

(3)若A 1、E 、F 、C 1四点共面,求证:A 1F →=12A 1C 1→+A 1E →

.

解:(1)E (a ,x,0),F (a -x ,a,0). (2)证明:∵A 1(a,0,a )、C 1(0,a ,a ),

∴A 1F →=(-x ,a ,-a ),C 1E →

=(a ,x -a ,-a ). ∴A 1F →·C 1E →=-ax +a (x -a )+a 2=0. ∴A 1F →⊥C 1E →.

(3)证明:∵A 1、E 、F 、C 1四点共面, ∴A 1E →、A 1C 1→、A 1F →

共面.

视A 1E →与A 1C 1→为一组基向量,则存在唯一实数对λ1、λ2,使A 1F →=λ1A 1C 1→+λ2A 1E →, 即(-x ,a ,-a )=λ1(-a ,a,0)+λ2(0,x ,-a )=(-aλ1,aλ1+xλ2,-aλ2), ∴????

?

-x =-aλ1,a =aλ1+xλ2,-a =-aλ2,

解得λ1=1

2

,λ2=1.

于是A 1F →=12

A 1C 1→+A 1E →.

[高考·模拟·预测]

1.如右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C 与BD 的交点,若A 1B 1→

=a ,A 1D 1→=b ,A 1A →=c ,则下列向量中与B 1M →

相等的向量是

( )

A .-12a +1

2b +c

B.12a +1

2b +c C.12a -1

2

b +c

D .-12a -1

2

b +c

解法一:B 1M →=B 1B →+BM →=A 1A →+12(BA →+BC →

)=c +12(-a +b )=-12a +12b +c ,∴选A.

解法二:∵B 1M →=B 1A 1→+A 1A →+AM →

=(-a )+c +a +b 2=-12a +12b +c .

答案:A

2.已知直线AB 、CD 是异面直线,AC ⊥CD ,BD ⊥CD ,且AB =2,CD =1,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

( )

A .30°

B .45°

C .60°

D .75°

解析:∵AB →·CD →

|AB →|·|CD →|=(AC →+CD →+DB →)·

CD →2×1

=CD →22=12.∴AB →与CD →所成角为60°.

答案:C

3.在四面体O -ABC 中,OA →=a ,OB →=b ,OC →

=c ,D 为BC 的中点,E 为AD 的中点,则OE →

=________(用a ,b ,c 表示).

解析:OE →=12(OD →+OA →)=12[12(OC →+OB →)+OA →]=1

2a +14b +14c .

答案:12a +12b +1

4

c

4.如右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A 1B 1和BB 1的中点,那么直线AM 和C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解析:以D 为原点,DA 、DC 、DD 1为x 、y 、z 轴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1,0,0),A 1(1,0,1), B 1(1,1,1),B (1,1,0),C (0,1,0), ∴M (1,12,1),N (1,1,12),∴AM →=(0,12,1),CN →

=(1,0,12),

∴cos 〈AM →,CN →

〉=AM →·CN →

|AM →|·|CN →|=

1

2

(1

2

)2+12×12

+(12

)

2=25. 答案:2

5

5.在?ABCD 中,AB =AC =CD =a ,∠ACD =90°,现将它沿对角线AC 折成60°的二面角.

(1)求B 、D 两点间的距离;

(2)求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 解:(1)∵AB =AC =CD =a , ∴|AB →|=|AC →|=|CD →

|=a . ∵AB ∥CD ,∠ACD =90°. ∴∠BAC =90°, ∴AB ⊥AC ,AC ⊥CD .

由于二面角B -AC -D 的度数为60°,

∴〈AB →,CD →

〉=60°. ∴AB →·AC →=0,AC →·CD →=0, BA →·CD →=a ·a ·cos120°=-12a 2.

∵BD →=BA →+AC →+CD →,

∴|BD →|2=(BA →+AC →+CD →)2=|BA →|2+|AC →|2+ |CD →|2+2(BA →·AC →+AC →·CD →+CD →·BA →) =a 2+a 2+a 2+2(0+0-1

2a 2)=2a 2.

∴|BD →

|=2a .故B 、D 两点间的距离为2a . (2)设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为θ, 则cos θ=|cos 〈AC →,BD →

〉|=|AC →·BD →|AC →||BD →||.

由于AC →·BD →=AC →·(BA →+AC →+CD →) =AC →·BA →+AC →2+AC →·CD →=0+a 2+0=a 2, ∴cos θ=|AC →·BD →

|AC →||BD →

||=|a 2a ·2a |=2

2.

由于0°<θ≤90°,∴θ=45°.

故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的大小为45°.

[备选精题]

6.如右图所示,在五面体ABCDEF 中,F A ⊥平面ABCD ,AD ∥BC ∥FE ,AB ⊥AD ,M 为EC 的中点,AF =AB =BC =FE =12

AD .

(1)求异面直线BF 与DE 所成的角的大小; (2)证明平面AMD ⊥平面CDE ; (3)求二面角A -CD -E 的余弦值.

解:如题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A 为坐标原点.设AB =1,依题意得B (1,0,0),C (1,1,0),D (0,2,0),E (0,1,1),F (0,0,1),M (12,1,12

).

(1)解:BF →=(-1,0,1),DE →

=(0,-1,1), 于是cos 〈BF →,DE →

〉=BF →·DE →|BF →||DE →|=0+0+12·2=12.

所以异面直线BF 与D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0°.

(2)证明:由AM →=(12,1,12),CE →=(-1,0,1),AD →=(0,2,0),可得CE →·AM →=0,CE →·AD →

=0.

因此,CE ⊥AM ,CE ⊥AD .又AM ∩AD =A ,故CE ⊥平面AMD .

而CE ?平面CDE ,所以平面AMD ⊥平面CDE .

(3)解: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u =(x ,y ,z ),则?????

u ·

CE →=0,u ·

DE →=0.

于是?

????

-x +z =0,

-y +z =0.令x =1,可得u =(1,1,1).

又由题设,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为v =(0,0,1). 所以,cos 〈u ,v 〉=u ·v |u ||v |=0+0+13·1=33.

因为二面角A -CD -E 为锐角,所以其余弦值为3

3

.

高考数学大题练习

高考数学大题 1.(12分)已知向量a =(sin θ,cos θ-2sin θ),b =(1,2) (1)若a ⊥b ,求tan θ的值; (2)若a ∥b ,且θ为第Ⅲ象限角,求sin θ和cos θ的值。 2.(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 ⊥平面ABC ,AC ⊥BC ,且AC=BC=BD=2AE ,M 是AB 的中点. (I)求证:CM ⊥EM: (Ⅱ)求DE 与平面EMC 所成角的正切值. 3.(13分)某地区为下岗人员免费提供财会和计算机培训,以提高 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每名下岗人员可以选择参加一项培训、参加 两项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已知参加过财会培训的有60%,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 有75%.假设每个人对培训项目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任选1名下岗人员,求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Ⅱ)任选3名下岗人员,求这3人中至少有2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4.(12分) 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若B A cos cos =a b 且sinC=cosA (1)求角A .B .C 的大小; (2)设函数f(x)=sin (2x+A )+cos (2x- 2C ),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并指出它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 5.(13分)已知函数f(x)=x+x a 的定义域为(0,+∞)且f(2)=2+22,设点P 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直线y=x 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1)求a 的值; (2)问:|PM|·|PN|是否为定值?若是,则求出该定值, 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3)设O 为坐标原点,求四边形OMPN 面积的最小值。 6.(13分)设函数f(x)=p(x-x 1)-2lnx,g(x)=x e 2(p 是实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f(x)在其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求p 的取值范围; (2)若直线l 与函数f(x),g(x)的图象都相切,且与函数f(x)的图象相切于点(1,0),求p 的值; (3)若在[1,e]上至少存在一点x 0,使得f(x 0)>g(x 0)成立,求p 的取值范围.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1-3. 数学 数学doc人教版

第1模块第3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若命题“p或q”是假命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命题“綈p”与“綈q”的真假不同 B.命题“綈p”与“綈q”至多有一个是真命题 C.命题“綈p”与“綈q”都是假命题 D.命题“綈p”且“綈q”是真命题 解析:由于“p或q”是假命题,所以p和q都是假命题,于是綈p和綈q都是真命题,因此“綈p”且“綈q”是真命题. 答案:D 2.设p、q是简单命题,则“p且q为假”是“p或q为假”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p且q为假,即p和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p或q为假,即p和q都为假,故选A. 答案:A 3.下列全称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x,y∈{锐角},sin(x+y)>sin x+sin y B.?x,y∈{锐角},sin(x+y)>cos x+cos y C.?x,y∈{锐角},cos(x+y)x2;綈p:?x∈N,x3≤x2 D.p: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綈p:2不是偶数或不是质数 解析:綈p应为:有些负数的平方不是正数. 答案:A 二、填空题 5.命题p:{2}∈{1,2,3},q:{2}?{1,2,3},则对下列命题的判断: ①p或q为真;②p或q为假; ③p且q为真;④p且q为假; ⑤非p为真;⑥非q为假.

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整理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3)德摩根定律: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义域是_____________。[] - a a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14.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

15. 如何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值是() A. 0 B. 1 C. 2 D. 3 ∴a的最大值为3) 16. 函数f(x)具有奇偶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什么? (f(x)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注意如下结论: (1)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梳理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常见结论详解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lg(,,{xy xy x A =,}|,|,0{y x B ,求A ;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用符号∈,?表示。 (3)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 ;整数集 ;有 理数集 、实数集 。 (4)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 韦恩图 。 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 } 12|{2++==x x y x A ;}12|{2++==x x y y B ;}12|),{(2++==x x y y x C ; }12|{2++==x x x x D ;},,12|),{(2Z y Z x x x y y x E ∈∈++==; }12|)',{(2++==x x y y x F ;},12|{2x y z x x y z G =++==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φ和}{φ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注意: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如:}012|{2 =--=x ax x A ,如果φ=+ R A I ,求a 的取值。 二、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点与直线(面)的关系 ; 符号“??,”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面与直线(面)的关系 。 (2)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Y ; _}__________{_________=A C U (3)对于任意集合B A ,,则: ①A B B A Y Y ___;A B B A I I ___;B A B A Y I ___;

高三数学基础训练题集1-10套

高三数学基础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复数,则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则 A.16 B.16或-16 C.32 D.32或-32 3.已知向量a =(x,1),b =(3,6),ab ,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D. 4.经过圆的圆心且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D. 5.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A.B.C. D. 6.图1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 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A.62 B.63 C.64 D.65 7.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不为π的是 A.B.g(x)=tan() C. D. 8.命题“”的否命题是 A. B.若,则 C. D. 9.图2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矩形,俯视 图为正三角形,尺寸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6 B.24 C.12 D.32

10.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过点和点的直线与抛物线没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二.填空题: 11.函数的定义域为. 12.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输出S的值为. 13.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 14.已知,若时,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______ 三.解答题: 已知R.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的值.

高三数学基础训练二 一.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中, ,则其前9项的和S9等于 ( ) A.18 B.27 C.36 D.9 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 ) A. B. C. D. 3.已知命题p: ,命题q :,且p是q的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1,6) B.[-1,6] C. D. 4.用系统抽样法从16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160名学生从1~160编号,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20组(1~8号,9~16号,。。。,153~160号)。若第16组应抽出的号码为126,则第一组中用抽签方法确定的号码是 ( ) A.4 B.5 C.6 D.7 5.已知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相切,若这个球的体积是,则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 ) A. B. C.24 D.48 6.在右图的程序框图中,改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是28,则序号①应填入的条件是 ( ) A. K>2 B. K>3 C.K>4 D.K>5 7.已知直线l与圆C:相切于第二象限,并且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等于,则直线l与两坐标轴所围城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B.C.1或3D. 8.设是两个平面,.m是两条直线,下列命题中,可以判断的是( )A.B. C.D..

高考大纲正式理科数学

理科数学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 2 和系列 4 的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 和系列4 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 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 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抽象概括能力是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经过分析提炼,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做出新的判断. 1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数学(3) 第二章 统计(续) 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估试题 第二章 统计 测试卷 (本卷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5分,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几项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 (A )调查全省食品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是否超标 (B )调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收视率 (C )调查你所住单元各家庭订阅报刊杂志情况 (D )调查本市小学生每人每天的零花钱 2、刘翔在出征雅典奥运会前刻苦进行110米栏训练,教练对他某段时间的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教练需要知道这些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中位数 (D )众数 3、为了了解某地5000名学生的语文测试水平,从中抽取了200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5000名学生成绩的全体是总体 (B )每个学生的成绩是个体 (C )抽取200学生成绩的集体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样本的容量是5000 4、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分成若干组,已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80和0.125,则n 的值为( ) (A )800 (B )1250 (C )1000 (D )640 5、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2 s ,将每个数据都乘以2,所得新数据的方差是 ( ) (A )2 5.0s (B )2 4s (C )2 2s (D )2 s 6、为了保证分层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则要求( ) (A )每层等可能抽样 (B )每层抽取同样的样本容量 (C )每层用同一抽样方法等可能抽样 (D )不同的层用不同的方法抽样 7、若b a ,是常数,下列有关连加符号 ∑ =n k 1 的运算 ① ∑==n k na a 1 ,②∑∑===n k n k k f b k bf 1 1 )()(,③[]∑∑∑===+=+n k n k n k k g k f k g k f 1 1 1 )()()()( 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8、下列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不是函数关系( )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基础训练系列卷(及答案)

45分钟滚动基础训练卷(十) [考查范围:第32讲~第35讲 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不等式|x -2|(x -1)<2的解集是________. 2.已知x 是1,2,x,4,5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又知-1,5,-1 x ,y 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 为3,则x +y 最小值为________. 3.已知函数f (x )=? ???? 2x 2+1(x ≤0), -2x (x >0),则不等式f (x )-x ≤2的解集是________. 4.已知集合A ={x |y =lg(2x -x 2)},B ={y |y =2x ,x >0},R 是实数集,则(?R B )∩A =________. 5.设实数x ,y 满足????? x -y -2≤0,x +2y -5≥0,y -2≤0, 则u =y x -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2011·广州调研] 在实数的原有运算法则中,定义新运算a b =a -2b ,则|x (1- x )|+|(1-x )x |>3的解集为________. 7.已知函数f (x )=x 2-cos x ,对于??? ?-π2,π 2上的任意x 1,x 2,有如下条件:①x 1>x 2;②x 21>x 22;③|x 1|>x 2.其中能使f (x 1)>f (x 2)恒成立的条件序号是________. 8.已知函数f (x )=2x +a ln x (a <0),则f (x 1)+f (x 2)2________f ???? x 1+x 22(用不等号填写大小关系).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9.设集合A 为函数y =ln(-x 2-2x +8)的定义域,集合B 为函数y =x +1 x +1 的值域,集合C 为不等式? ???ax -1 a (x +4)≤0的解集. (1)求A ∩B ; (2)若C ??R A ,求a 的取值范围. 10.已知二次函数y =f (x )图象的顶点是(-1,3),又f (0)=4,一次函数y =g (x )的图象过(-2,0)和(0,2). (1)求函数y =f (x )和函数y =g (x )的解析式; (2)当x >0时,试求函数y =f (x ) g (x )-2 的最小值.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数学8-7人教版

第8模块 第7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已知M (-2,0)、N (2,0),|PM |-|PN |=3,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左边一支 C .双曲线右边一支 D .一条射线 解析:∵|PM |-|PN |=3<4,由双曲线定义知,其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又∵|PM |>|PN |, ∴动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 答案:C 2.已知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为F 1(-10,0)、F 2(10,0),M 是此双曲线上的一点,且满足MF 1→·MF 2→=0,|MF 1→|·|MF 2→|=2,则该双曲线的方程是 ( ) A.x 29-y 2 =1 B .x 2 -y 2 9 =1 C.x 23-y 2 7 =1 D.x 27-y 2 3 =1 解析:由MF 1→·MF 2→=0,可知MF 1→⊥MF 2→.可设|MF 1→|=t 1,|MF 2→ |=t 2,则t 1t 2=2. 在△MF 1F 2中,t 21+t 22=40, ∴|t 1-t 2|=t 21+t 22-2t 1t 2=40-4=6=2a . ∴a =3.∴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 29-y 2 =1. 答案:A 3.已知双曲线x 2m -y 2 n =1(mn ≠0)的离心率为2,有一个焦点恰好是抛物线y 2=4x 的焦点, 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 A.3x ±y =0 B .x ±3y =0

C .3x ±y =0 D .x ±3y =0 解析: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1,0). ∴m +n =1. 又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1 m =2. ∴m =14,n =34 . ∴双曲线的方程为4x 2 -4y 2 3 =1. ∴其渐近线方程为3x ±y =0.故选A. 答案:A 4.双曲线x 2a 2-y 2 b 2=1(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 .(1,3) B .(1,3] C .(3,+∞) D .[3,+∞) 解析:如右图,设|PF 2|=m ,∠F 1PF 2=θ(0<θ≤π), 当P 在右顶点处,θ=π, e =2c 2a = m 2+(2m )2-4m 2cos θ m =5-4cos θ. ∵-1

高考理科数学考纲

从网上下载的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在此分享 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考纲——新课标版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 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1.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2.难度控制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

30分钟熟记高中数学基础知识

根据高分考生笔记整理,助你30分钟熟记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快速提高高考成绩 高分考生的经验: 对于以下知识点不必死记硬背,打印出来夹在笔记本中就可以。在练习中遇上不懂,先不要看答案,看看以下知识点,尝试解题,这样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思考过程最重要。往往是每道题到牵涉其中几个考点,一道题就巩固几个考点,一直坚持练习做题,可以快速提高成绩。一般在几天左右就可以见效果,明显感觉到思路通畅,速度明显提高。另外,题海战术不可取,泛泛做100道题,不如认认真真理解好1道典型例题。 一、集合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 ,真子集数为2n -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 -2; (2);B B A A B A B A =?=??Y I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3));()()();()()(B C A C B A C B C A C B A C I I I I I I Y I I Y == 二、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2 22 2b a b a ab +≤ +≤;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x a 、x sin 、x cos 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g(x)≤b 解出; 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 ∈[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x g f y =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x g u =与外函数

安徽高考数学基础训练试题(一)

2017年安徽高考数学基础训练试题(一) (时量:120分钟 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等式(1+x )(1-|x |)>0的解集是 A .{x |0≤x <1} B .{x |x <0且x ≠-1} C .{x |-1<x <1} D .{x |x <1且x ≠-1} 2.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2,内切圆半径为r ,则r 的最大值是 A . 2 B .1 C .22 D .2-1 3.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1->≥b a ,则 b b a a +≥ +11 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n m ≤,则2 )(n m n m ≤ - ③设),(11y x P 为圆9:2 2 1=+y x O 上任一点,圆2O 以),(b a Q 为圆心且半径为1. 当1)()(2 12 1=-+-y b x a 时,圆1O 与圆2O 相切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4.不等式|2x -log 2x |<2x +|log 2x |的解集为 A .(1,2) B .(0,1) C .(1,+∞) D .(2,+∞) 5.如果x ,y 是实数,那么“xy <0”是“|x -y |=|x |+|y |”的 A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条件非必要条件 6.若a =ln22,b =ln33,c =ln5 5,则 A .a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数学检测4.人教版

单元质量检测(四) 一、选择题 1.若复数(a 2-4a +3)+(a -1)i 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是 ( ) A .1 B .3 C .1或3 D .-1 解析:由题意知? ???? a 2-4a +3=0 a -1≠0,解得a =3. 答案:B 2.复数1-2+i +1 1-2i 的虚部是 ( ) A.1 5i B.15 C .-15 i D .-15 解析:∵1-2+i +1 1-2i =-2-i (-2+i )(-2-i )+1+2i (1-2i )(1+2i ) = -2-i 5+1+2i 5=-15+1 5 i , ∴虚部为15. 答案:B 3.平面向量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 A .a ,b 方向相同 B .a ,b 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 C .?λ∈R ,b =λa D .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1,λ2,λ1a +λ2b =0 解析:A 中,a ,b 同向则a ,b 共线;但a ,b 共线则a ,b 不一定同向,因此A 不是充要条件. 若a ,b 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则a ,b 共线;但a ,b 共线时,a ,b 不一定是零向量,如a =(1,2),b =(2,4),从而B 不是充要条件. 当b =λa 时,a ,b 一定共线;但a ,b 共线时,若b ≠0,a =0,则b =λa 就不成立,从而C 也不是充要条件.

对于D ,假设λ1≠0,则a =-λ2 λ1b ,因此a ,b 共线; 反之,若a ,b 共线,则a =n m b ,即m a -n b =0. 令λ1=m ,λ2=-n ,则λ1a +λ2b =0. 答案:D 4.如下图所示,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且AB =3CD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设AB →=e 1,AD →=e 2,MN → 可表示为 ( ) A .e 2+1 6e 1 B .e 2-1 2e 1 C .e 2-1 3 e 1 D .e 2+1 3 e 1 解析:MN →=12(MD →+MC →)=12 (MD →+MD →+DC → ) =12[2(MA →+AD →)+DC → ]=12[2(-12e 1+e 2)+13e 1]=-12e 1+e 2+16e 1=e 2-13e 1. 答案:C 5.向量a ,b 满足|a |=1,|b |=2,(a +b )⊥(2a -b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 A .45° B .60° C .90° D .120° 解析:由(a +b )⊥(2a -b )得(a +b )·(2a -b )=0, 即2|a |2+|a |·|b |cos α-|b |2=0,把|a |=1, |b |=2代入得cos α=0,∴α=90°(其中α为两向量的夹角). 答案:C 6.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且DC →=2BD →,CE →=2EA →,AF →=2FB →,则AD →+BE →+CF →与BC → ( ) A .反向平行 B .同向平行 C .互相垂直 D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解析:∵DC →=2BD →,∴BC →-BD →=2BD → ,

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及考点分布表

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 及考点分布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2018年高考数学(理科)考点解析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数学科高考注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所谓三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五种能力、两种意识)。具体考试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确定。 关于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的说明如下: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了解(A):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认识它。 “了解”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B):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的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断、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理解”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 (3)掌握(C):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掌握”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上海市届高三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上海市吴淞中学2009届高三数学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一、 填空题 1、已知函数1 22)(1 +=+x x x f ,则()=-11 f ________ 2、设平面α与向量{}4,2,1--=→ a 垂直,平面β与向量{}1,3,2=→ b 垂直,则平面α与β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3、已知32cos 2,cos sin ,4 3sin π π x x -依次成等比数列,则x 在区间[)π2,0内的解集 为 . 4、椭圆19 252 2=+y x 上到两个焦点距离之积最小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5、 若函数)24lg(x a y ?-=的定义域为}1|{≤x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6、设4 3,)1(112161211=?+++++= +n n n S S n n S 且 ,则n 的值为 . 7、设1F 、2F 为曲线1C :1262 2=+y x 的焦点,P 是曲线2C :13 22=-y x 与1C 的一个交点, 21的值为 . 8、从-3,-2,-1,1,2,3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作为椭圆方程022=++c by ax 中的系数,则确定不同椭圆的个数为 . 9、 一张报纸,其厚度为a ,面积为b ,现将报纸对折(即沿对边中点连线折叠)7次,这 时报纸的厚度和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10、 已知矩形ABCD 的边⊥==PA BC a AB ,2,平面,2,=PA ABCD 现有以下五个数据: ,4)5(;2)4(;3)3(;1)2(;2 1 )1(===== a a a a a 当在BC 边上存在点Q ,使QD PQ ⊥时,则a 可以取________ _____。(填上一个正确的数据序号即可) 11、某人要买房,随着楼层的升高,上下楼耗费的精力增多,因此不满意度升高,当住在第n 层楼时,上下楼造成的不满意度为n ,但高处空气清新,噪音较小,因此随楼层升高, 环境不满意程度降低,设住在第n 层楼时,环境不满意程度为 n 8 ,则此人应选____楼。 12、对于任意实数x ,符号[x ]表示x 的整数部分,即[x ]是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在实数 轴R (箭头向右)上[x ]是在点x 左侧的第一个整数点,当x 是整数时[x ]就是x 。这个函数[x ]叫做“取整函数”,它在数学本身和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那么 ]1024[log ]4[log ]3[log ]2[log ]1[log 22222+++++ =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3、已知二面角βα--l ,直线α?a ,β?b ,且a 与l 不垂直,b 与l 不垂直,那么( ) (A )a 与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 (B )a 与b 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 (C )a 与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 (D )a 与b 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 14、由方程1||||=+y y x x 确定的函数)(x f y =在),(∞+-∞上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增函数 (D) 减函数

基础知识天天练 数学10-1

第10模块第1节 [知能演练] 一、选择题 1.春节前夕,质检部门检查一箱装有2500件包装食品的质量,抽查总量的2%,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是指这箱2500件包装食品 B.个体是一件包装食品 C.样本是按2%抽取的50件包装食品 D.样本容量是50 解析:由2500×2%=50,所以样本的容量是50.A、B、C都应是包装食品的质量.答案:D 2.在简单的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中的可能性是 () A.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B.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被抽中的可能性都相等 C.与第几次抽样有关,最后一次抽中的可能性大一些 D.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次都是等可能抽取,但各次抽取的可能性不一样 解析:由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可知,每次抽取时总体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与第几次抽样无关. 答案:B 3.某商场有四类食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10种、30种、20种,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抽取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 () A.4 B.5 C.6 D.7 解析:因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所以植物油类与果 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 10+20 40+10+30+20 ×20=6. 答案:C 4.为了调查某产品的销售情况,销售部门从下属的92家销售连锁店中抽取30家了解情况.若用系统抽样法,则抽样间隔和随机剔除的个体数分别为 () A.3,2 B.2,3 C.2,30 D.30,2 解析:因为92÷30不是整数,因此必须先剔除部分个体数,因为92÷30=3……2,故剔除2个即可,而间隔为3. 答案:A 二、填空题 5.某学校共有教师490人,其中不到40岁的有350人,40岁及以上的有140人,为了检查普通话在该校教师中的推广普及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70的样本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中在不到40岁的教师中应抽取的人数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70 490×350=50(人). 答案:50 6.用系统抽样法从16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160名学生随机地从1~160编号,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20组(1~8号,9~16号,…,153~160号),若第16组抽出的号码为126,则第1组中用抽签的方法确定的号码是________.

高考理科数学必考考点大全

高考数学(理)必考考点自查清单 核心考点(必考+高频):根据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的精神及近3—5年全国高考考试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试题 公众号: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

公众号: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

公众号: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 备注:掌握程度I 、II ——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为I 和II 两个层次。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圆锥曲线 3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与性质 36、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I III 1)曲线标准方程和性质的求解 2)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弦长、参数 范围、最值、定点定值、向量等) 概率 统计 计数原理 37、两个原理、排列组合 38、二项式定理 II I 1)两个原理与排列组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二项式定理解决二项展开式 概率 39、概型及事件 40、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 41、期望与方差性质 42、正态分布 II III 1) 区别古典概型、几何概型、条件概型、独立、 重复试验等概型 2)区别互斥、对立、独立事件 3)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计算均值、方差 4)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及性质 统计 43、三种抽样 44、用样本估计总体 45、变量的相关性与独立性检验 I 1)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过程 2)频率分布直方图及数字特征 3)回归分析和独立性检验 算法 归纳推理 46、程序框图,数学归纳法, 归纳推理 I 1)程序框图的逻辑结构 2)用归纳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历年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及常见考点详解汇总

历年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及常见考点详解汇总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理解集合中的有关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如:)}lg(,,{xy xy x A =,}|,|,0{y x B ,求A ;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用符号∈,?表示。 (3)常用数集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 ;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 (4)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 韦恩图 。 注意: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 }12|{2++==x x y x A ;}12|{2++==x x y y B ;}12|),{(2++==x x y y x C ; }12|{2++==x x x x D ;},,12|),{(2Z y Z x x x y y x E ∈∈++==; }12|)',{(2++==x x y y x F ;},12|{2x y z x x y z G =++== (5)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0{、φ和}{φ的区别;0与三者间的关系)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注意: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如:}012|{2=--=x ax x A ,如果φ=+R A ,求a 的取值。 二、集合间的关系及其运算 (1)符号“?∈,”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点

与直线(面)的关系 ; 符号“??,”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立体几何中的体现 面与直线(面)的关系 。 (2)_}__________{_________=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 _}__________{_________=A C U (3)对于任意集合B A ,,则: ①A B B A ___;A B B A ___;B A B A ___; ②?=A B A ;?=A B A ; ?=U B A C U ;?=φB A C U ; ③=B C A C U U ; )(B A C U =; (4)①若n 为偶数,则=n ;若n 为奇数,则=n ; ②若n 被3除余0,则=n ;若n 被3除余1,则 =n ;若n 被3除余2,则=n ; 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1)若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2)B A 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公式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