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量与地图学课后答案

测量与地图学课后答案

测量与地图学课后答案

【篇一:测量与地图学作业二-参考答案】

t>一、选择题

1水准面的铅直距离称为( b)。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假定高程

d、指定高程 2、普通水准

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a、5 b、3 c、2 d、4

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

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

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4、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d)。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6、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

1.987米,则高差改正为( a )m。 a、-0.016 b、0.016 c、-0.032

d、1.987 ( -h/2s)

7、用一把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25m的钢尺量得某段

距离为221.756m,则该距离的尺长改正为( a)。( 1-(30.0025/30))* 221.756m a、0.0185 b、-0.0185 c、0.5544 d、-0.5544

8、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

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 )m。

a、粗平 -- 照准 -- 精平 -- 读数;

b、安置 -- 精平 -- 照准 -- 读数;

c、粗平 -- 精平 -- 照准 -- 读数;

d、安置 -- 照准 -- 精平 -- 读数。

12、a、b的往测为213.41m,返测为213.35m ,其相对误差为

(b )。 a、1/3000 b、1/3500 c、1/4000 d、1/5000 13、在距离

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

闭合差 d、中误差

14、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

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c)m 。 2

15、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坐标为:xa=100.01m,

ya=200.04m;xb =150.01m,yb=150.04m,则ab距离为(b )。a、

50.00b 70.70 c、100.00 d、141.42 16、相对高程的起算面为( c ).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任一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 17、j6

型光学经纬仪一测回的方向中误差是( a ).

a 、三角高程

b 、水准测量

c 、气压高程

d 、绝对高程

21、三四等水准测量中,使用双面尺进行读数,若后视尺尺常数为

4.687米,当后视黑尺读

数为1.478米,前视黑尺读数为1.234米,则正确的前视红尺面读数应

为( d )。 a 、6.265米b 、6.6165米 c 、0.244米d 、6.021米

22、已知A、B两点间的实地距离为100米,其在1:500的

地形图上的距离是

( d )。

A、0.2mmB、2mm

C、20mm D、200mm

二、填空题

1、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

2、距离丈量通常使用的主要工具有钢尺、皮尺、测绳、经纬仪;辅助工具有花杆、插钎、和垂球等。

3、各种dj6级光学经纬仪

的构造大致相同,它主要由____照准部、_水平度盘___和_基座 ___三部分组成。

4、角度测量包括__水平__角测量和__竖直__角测量。

5、采用精

确密方法测设已知长度的水平距离时,需进行尺长 __改正, 温度改

正和高差改正。

6、经纬仪各轴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十字丝的竖丝垂直于横轴、视准轴垂直于水平轴、水平轴垂直于竖轴。

7、视距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8、观测水平角时,当需要观测几个

测回时,规定要将水平盘的起始读数改为0数)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度

盘分划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9、视距测量中,视线水平时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公式是倾斜时计

算水平距离和高差的公式是 d=kncos210、已知某导线的坐标增量

闭合差fx=-72mm;fy=+32mm;导线全长为351m,则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为1/2103 。

11、四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是:水准仪等级为视线长度为、前后

视距差为≤ 5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5

mm 。

二、名词解释 1.视差: 2.直线定线: 3.转点: 4.方位角: 5.

直线定向: 6.高差闭合差: 7.水平角: 8.测站: 9.对中(经纬仪) 19.

整平 11.竖直角 12.竖盘指标差 13.2c值 14.测回法 15.坐标正算 16.

坐标反算

三、简答题

1、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些?

2、.水准路线形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3、微倾式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什么?其中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是什么?测量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安置经纬仪时,要求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对中、整平?

6、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在距离测量及高程测量中的限度是多少?

7、水准测量由后视转为前视时,能否再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8、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如何表示的?

9、钢尺精密量距的三项改正数是什么?如何计算? 10、高差闭合

差与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有什么不同?

11、如已知经纬仪竖盘存在指标差,你能否测出正确的竖直角?其角

值如何计算? 12、丈量ab边长往测为106.962米,返测为106.932米,试求丈量相对精度?

四、计算题

1.请将图中的水准测量观测数据填入表中,计算出各点的高差及b

点的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10分)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

b

2.钢尺丈量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375.31m,返测为375.43m;丈量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63.37m,返测为263.47m,最后得

距离dab、dcd及它们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 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

精确?

4.下图所示附合水准路线,已知水准点a、b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试求1、2、3点高程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

1. 用j6经纬仪按测回法测水平角,观测数据如图所示,试计算

∠aob的角值。

1650 3151(注意半测回限差≤36’’ )

(620,707.84) (注意方位角的起始点是真北)

【篇二:测量与地图学期末复习题型】

p class=txt>一、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 参考椭球体面是一个____a__ _____的曲面。

a、规则

b、不规则

c、部分规则

d、无法确定

2.大地水准面是一个____ __b_____ 的曲面。

a、规则

b、不规则

c、部分规则

d、无法确定

4.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是____a__ ______。

a、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b、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c、自由高程系统

d、国家没有确定

5.“1956年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为_____b_____m。

a 、0b、72.289c、72.260d、100

6.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

______ _a_____

a、顺时针旋转

b、逆时针旋转

c、任意方向旋转

d、不旋转

7.如果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负,则a点高程比b点高程 a 。

a、高

b、低

c、相等

d、不确定

8.某地形图的编号是i49d001002,它的比例尺是b。

a、1:5万

b、1:10万

c、1:2.5万

d、1:1万

a、17

b、18

c、19

d、20

10. 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体是 b。

a、克拉克1866

b、克拉索夫斯基1940

c、海福特椭球体

d、1975国际椭球

二、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dlg

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缩写dlg) 现有地形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地描述地表目标。

2、磁方位角

磁方位角:指从过某点p的磁子午线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目标m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am)。

3、地形图

4、大地水准面

5、地图投影

答:

在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对应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实质就是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

则转移到平面上,建立球面上点(?,?)与平面上对应点(x,y)之间的

函数关系,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三、简答题(25分,每题5分)

1、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特点是什么?

答:

(1)中央经线和赤道的投影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2)投影后无角度变形,即同一地点的各方向上长度比不变;

(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2、在角度测量时,如果在一个测站只测两个方向,一般采用何种

测角方法,简述这种测角方法的观测顺序?

x?f1(?,?)??y?f2(?,?)?

3、等高线的种类有哪些,等高线具有什么特性?

4、gps有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gps单点定位,什么是相对定位?

5、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有哪些?

四、作图题(20分,每题5分)

1、画图表示磁偏角、磁坐偏角、坐标纵线偏角之间的关系。

2、画图表示正轴等角方位、圆锥、圆柱投影的经纬线形状。

3、画图表示在专题制图中的定位图表法。

4、画图表示山顶的等高线形状。

五、应用题(30分,每题10分)

1、对照黑、红水准尺读数、经纬仪(精度6″)读数回答后面的问题。

1)左面黑尺读数是:mm 右面红尺读数是:mm

【篇三:测量与地图学】

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2d)或多维形式(3d)与

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earth)(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

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

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

关系。

现阶段地图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数学(math)法则(即模式化)、符

号化、抽象化反映客观实际的形象符号模型或者称为图形数学模型。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

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

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

的发展变化。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map projection.把地球表面的任意点,利用一

定数学法则,转换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

书面概念化定义: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或其他星球表面

或天球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即地图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

关系的方法。即建立之间的数学转换公式。它将作为一个不可展平

的曲面即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的基本方法,保证了空间信息在

区域上的联系与完整。这个投影过程将产生投影变形,而且不同的

投影方法具有不同性质和大小的投影变形。

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曲面,而地图通常是二维平面,因此在地图制

图时首先要考虑把曲面转化成平面。然而,从几何意义上来说,球

面是不可展平的曲面。要把它展成平面,势必会产生破裂与褶皱。

这种不连续的、破裂的平面是不适合制作地图的,所以必须采用特

殊的方法来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化。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general map)是综合、全面地反映一定制图

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该地图内包含

有地形、水系、土壤、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内容。广

泛用于经济、国防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并可作为编制各种专题

地图的基础。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研究普通地图的

设计和编绘、普通地图的整饰和

分析研究等,已成为普通地图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变形椭圆: 指为显示变形的几何图形。这是用来概括和直观地表达变形特征的几何图形。假设考虑地面是一个微小的无穷小圆(称微分圆),在投影中发生变形后,往往不能保持为圆形,而是一个椭圆,称为变形椭圆。根据变形椭圆的形状和大小,能反映出投影中变形

的质和量的差别,同时具有直观的明晰形。如在等角投影中,变形

椭圆保持正圆形,但在不同的位置上,面积差异很大,而在等积投

影中,则变形椭圆形状变化很大,但面积大小相等。

地图的认识功能:地图功能指地图发挥的效能与作用。地图的基本功能:地图信息传输功能

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是信息传输工具之一。编图者须

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图对象,结合用图要求,合理使用地图

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用图者须熟悉地图语言,深入

阅读分析地图信息,形成对制图对象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地图信息载负功能

地图是信息的载体,可容纳大量信息。

地图模拟功能

地图作为再现客观世界的形象符号模型,不仅能反映制图对象空间

结构特征,还可反映时间系列的变化,并可根据需要,通过建立数

学模式、图形数字化与数字模型,经计算机处理完成各种评价、预测、规划与决策。

地图认识功能

包括通过图解分析可获取制图对象空间结构与时间过程变化的认识;通过地图量算分析可获得制图对象的

各种数量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可获得制图对象的各种变量及其

变化规律;通过地图上相应要素的对比分析可认识各现象之间的相

互联系;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分析,可认识制图对象的演变和

发展。发挥地图认识功能,就要充分发挥地图在分析规律、综合评价、预测预报、决策对策、规划设计、指挥管理中的作用。

模拟功能

由于地图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并采用符号系统和经过制图综合,

按比例缩制而成;地图上所表示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以公式化、符号

化和抽象化对地理环境中地理实体的一种模拟,用符号和注记描述

地理实体某些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种模拟模型,如等高

线图形就是对实际地形的模拟,从而使整个地图就成为再现或预示

地理环境的一种形象符号式的空间模型,与地理实体间保持着相似性。

我们把地图看成是地面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模型,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地图,特别是用来表示各种基本地理要素(例如水文、地形、

交通网、居民点等)的普通地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是制图区域的

一种实体模型。作为物质模型的地图还可以代替实地调查与测量,

可以用来做各种模拟量的测定或分析。那地图可以看作是一种“虚拟

的模型”么?当然可以,“虚拟模型”称作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对于

实体的一种抽象和概括,又可以分为形象模型与符号模型。形象模

型是运用思维能力对客观存在进行的简化和概括;符号模型是运用

符号和图

型对客观存在进行简化和抽象的过程。地图兼具这两个方面的特点,被看作一种“形象——符号模型”。地图所具有的模拟功能,能够在

众多特征中,对所需要表示的对象抽取内在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

即经过地图概括,制作成地图。因此,地图所具有的概念模型的特性,使得它在表示各种专题现象的分布规律、时空差异和变化特征时,是任何文字和语言描述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可以把专题

地图都作为概念模型的一种实例。作为一种时空模型,地图还可以

在科学预测中发挥强大的作用,比如气象预报、灾害性要素的变迁

以及过程预测等等。

信息载负

地图既然具有模拟功能,则必然能贮存空间信息,成为空间信息的

载体,无疑亦具有载负信息的功能。这种载负功能是通过应用地图

语言——符号与注记系统,将制图区域内有关空间信息贮存于纸或

其它介质平面上而实现的。

地图作为信息的载体,有不同的载负手段,通常是载于纸平面上,

但是这仅能让人们凭直接感受读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

发展到地图信息可以载于纸带、磁带、磁盘、缩微胶卷等介质上,

这将有可能使人们从直接感受读取信息,发展到将来能由计算机读

取信息;若此设想能实现,地图作为空间信息载体的功能将会得到

更加充分的发展。

实际上,信息是一个含义相当深刻、使用相当广泛的概念,但是迄

今为止还没有被人们充分理解和掌握。信息代表着某一个抽象的,

有待传递、交换、贮存和提取的内容,是可以测度的。然而,信息

并不能脱离物质和能量而独立存在,它必须依托于载体,但信息和

载体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地图信息可以看作由直接信息(所谓第一信息)和间接信息(第二

信息)两个部分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

理信息(在地图的模拟功能中已经提及),比如道路、河流、居民

点等等;而间接信息则是经过分析解释而获得有关现象或物体规律

的信息,比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剖面图的绘制等获得与坡度、切割密度、通视程度的数据。在存储媒质方面,磁介质相比纸介质

能贮存数量更为巨大的地理信息。

信息传输

地图的信息载负功能为地图具备信息传输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信

息论是现代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技术领域使用的概念和理论;地图

信息论。就地图的功能而言,地图成为空间信息图形传输的一种形式,成为信息传输的工具之一。

为什么地图能够成为空间信息的传递工具呢?众所周知,信息的一

个重要特点是可传递性。信息是客观于人的认识之间的中间媒介,

其作用再传递过程中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客观存在将大量的信息用

一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图形符号载负于地图上,然后“流向”人类,使人们从中获益。而在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方式上,语言、电信号等

常以线性方式进行,而地图则具有不同的方式与特点——我们阅读

地图时,通常是总览全图,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按一定区域或某

个要素分析、研究。换句话说,地图在传递信息时,在传输方式上

是具有层次性(所谓平行)的,甚至是空间形式的,这一点相比线

性传递方式具有更宽的传输通道以及更高的传输效率。

认识功能

地图的认识功能是由地图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地图用符号和注记

系统这种图像语言,按比例塑造出再现的地理环境中各个地理实体,给人一种形象直观和一目了然的感受效果,而且几乎不受自然语言

文字和行业知识的限制,易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识别,因此地图不仅

具有突出的认识功能,成为人类认识空间的工具,而且在很多方面

优于传递空间信息的其它形式。

地图不仅能直观地表示任何范围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数量差异和

动态变化,而且还能反映各种现象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所以地

图不仅是区域性学科调查研究成果的很好的表达形式,而且也是科

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地理学研究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正如世

界著名地理学家李特尔所说:地理学家的工作是从地图开始到地图

结束。因此地图亦被称为“地理学第二语言”。运用地图所具备的认

识功能,把地图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优秀地图作品: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谭其骧主编。自原始社会至清末,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20个图组,共304

幅地图(插图未计在内)。地图全部采用古今对照。本图集从20世

纪50年代起开始编纂,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严重干扰,1975年出

版了内部版更是错误百出。1982年起陆续出版了1-8册是研究我国

历代行政区划不可多得的资料!

底图

图集采用高精度的今地图为底图,以19世纪40年代前的清朝版图

为基本范围,历史时期的各个政权均编绘上图;总图和分幅图都确

定其标准年代或标准时期,尽可能地反映同一个年代或时期的疆域

和政区;大量吸收国内外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果。

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

作者简介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历史地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

作品:《中国历史地图集(合装8册)》《第四册: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中国历史

地图集(精装本)》《第七册:元、明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原始社会夏商时期》《中国历史

地图集(全8册)精》《中国历史地图集全八册(精装本)》《简

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总编例

概述

原始社会遗址图三幅,一幅显示全国所有已发表的原始社会时期的

遗址,另二幅用扩大比例尺分布显示遗址比较稠密的东部地区的旧

石器时代遗址和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夏、商、周三代各有全图一幅,商,周二代各加一幅用扩大比例尺显示地名

比较稠密的中心区域图。周代另加一幅王畿附近地区图。

若干幅

自春秋战国至明清各重要历史时期都制成分幅图若干幅,尽量容纳

见于各该时期记载的各种地名,这是本图集的主体图幅,比例尺小

或六、七、八、九百万分之一,大至二、三百万分之一。一幅若有

部分地区地名过密难以容纳,则另制放大比例尺的插图附见图幅四角。每一图组另制全图一至四幅,用以显示每个时期某一年代或前

后几个年代的全国概貌,内容从简,比例尺为二千一百万分之一。

分幅图

春秋、战国二图组的分幅图,凡见于这两个时期的地名,不分先后,一概入图。秦以后各图组的分幅图,其疆域和政区建制各选取该时

期中某一年代为准,根据该时期的总志、地理志和其他有关记载,

排出这一年代的政区建制表,据以画出各级政区。凡此年已废或始

建于此年以后的郡县,一般只选画前后朝所没有的,采用聚邑注记

符号予以表示;如其驻地当时已有别的地名,则在该地名旁括注郡

县名称。聚邑除确知为后起者外,凡见于各该时期记载的,一律入图。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辖境难以详考,全图、分幅图都不画国界;惟战

国中叶公元前350年左右可大致钩勒,另制诸侯形势图一幅,画出

国界。

断代年代

秦以后各图组的政权疆界和政区建制的断代年代,其选择的条件是:一、该时疆域政区相对比较稳定,并具有代表性。二、有比较详确

明细的文献依据。若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一般采用这一时期后期的

某一年。同时期并存几个大政权,尽可能采用同一年代编绘,但有

时为资料所限,或为了要显示边区政权强盛时期的情况,亦得另选

不同年代。同一政权的直辖地区,一律按同一年代编绘,惟羁縻地

区间或另选不同年代。一个图组的分幅图如年代相同,全图亦即采

用这个年代,径以各分幅删节缩拼成图。如分幅图年代不同,全图

采用多数分幅的年代加以缩绘,对其不同年代分幅的地区,则依所

定年代的情况改绘。一个图组或需要二至四幅全图用以显示这一时

期前后疆域政区的变化,则各全图自选一有代表性的年代编绘。所

选择的年代只有一部分地区与分幅图的年代相同,其余不属于这一

年代的地区都按这个年代另编。全图年代不要求与分幅图完全取得

一致。

秦以后各时期的分幅图都画出县级以上政区的治所,郡级(秦至隋

的郡、唐至宋金的府州、元代的路和直隶府州,明清的府和直隶州厅)以上政区的辖境。县治以下的聚邑、关津、堡寨等,隋以前凡

见于记载的基本商都画出,唐以后则画出其一部分。各时期只画出

见于当代记载的地名,凡只见于后代记载而不见于当代记载的地名

一律不画。府州郡县治所无确址可考而大致方位可指者,不画符号,作无定点注记于适当方位;凡大致方位无也可指者,列名于图框外

或图幅背后。列目于《地理志》的名称因断限年代不同而不见于图的,均列表附于图后。

东晋十六国图、南北朝时期,或因前后朝变化不大,或资料不足,

故只取南齐、北魏画分幅图,画全州、郡、县三级,以窥一斑。其

余各朝皆画简图,或只画一级政区界,或只画政权界,各级政区只

选画一部分;五代十国也同样处理。各时期边区政权,也因资料不足,或只在全图中表示,或一个、几个政权合一幅简图。除渤海、

南诏、大理画出一级政区界线外,其他政权内部皆不画界线。

结语

各级政区治所一般根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等唐宋至明清的总志所载故址考定入图,一部分查对了地方志和其他专著,一部分采用了近代考古学者的调查和发掘报告。边区部分主要根据各史“四夷”传和有关边陲资料。政区界线除有明确记载者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