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语法训练)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语法训练)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语法训练)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语法训练)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

定语从句专项讲解与训练

定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定语的作用,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词称为先行词。引导定语从句连接词有关系代词that, who, whom, whose, which等和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 how等。

一. 定语从句的构成

引导定语从句的词叫关系词,关系词一般紧跟在先行词之后,关系词既要引出一个定语从句,同时指代先行词,并在从句中担任一定的成份,判断定语从句是否正确,二者缺一不可。This is the girlwho is from Taiwan.

先行词关系代词

定语从句

This is the housewhere I lived last year.

先行词关系副词

定语从句

二. 定语从句各种引导词的用法

●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

that引导定语从句时,可以指人,代替who或whom;也可以指物代替which,并在句中作主语或作谓语动词的宾语。

She is the singer that(whom) I met last week.

下面三种场合,要用that引导定语从句,不用which或who。

1. 先行词被序数词(如the first, the last, the next等),形容词最高级(如the best, the most,

the highest等)或被the only, the very, the same等修饰时,其后的定语从句要用that

引导,不用which或who。

She was the only person that saw the accident.

This is the best film(that) I have ever seen.

2. 先行词为nothing, all, little, much, something, everything和anything等不定代词,或先

行词被all, every, few, any, no, some, little等修饰时,其后的定语从句要用that引导,不用which。

You can borrow any book(that) you want to read.

3. 主句中已有who或which时,为避免重复定语从句用that,不用who, whom或which。

Who is the boy that just spoke to you?

●who, whom和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

who, whom和whose引导定语从句时用于指人(whose也可以指物)。who在从句中作主语,whom作从句中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whose作定语。

He is the student who knows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作主语)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表示物的名词。which在定语从句中可以作主语或宾语,作宾语时可以省略。which在定语从句中还可以作介词的宾语,介词可以放在which的前面,也可以放在相关动词的后面。

The story(which) we heard yesterday is very moving.

●由when, where,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

when, where和why是关系副词,分别指代时间、地点和原因。在句中作状语。

We don’t know the reason why he didn’t come in time.

Ⅰ. 用适当的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填空

1. The house _______ we live in is very big.

2. The boy ______ is wearing the black jacket is very clever.

3. This is the present _____ he gave me for my birthday.

4. The man _______ talked to you just now is an engineer.

5. He talked about the teachers and schools _______ he had visited.

6.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world _______ can frighten him.

7. She wears a gold ring, _______ is very uncommon in our class.

8. We visited a factory _______ makes toys for children.

9. Is this the place _______ your father once lived?

10.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_______ I joined the League.

Ⅱ. 单项填空

( ) 1.—Who is the man _______ was talking to our English teacher?

—Oh! It’s Mr. Baker, our math teacher.

A. he

B. that

C. whom

D. which

( ) 2. I hate the people ________ don’t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A. who

B. which

C. they

D. where

( ) 3. The foreigner _________ visited our school is from Canada.

A. which

B. when

C. who

D. whom

( ) 4. George was an English school teacher _______ loved climbing.

A. who

B. whom

C. he

D. which

( ) 5. This is the place _____I have ever visited.

A. there

B. when

C. where

D. which

( ) 6.—Is the girl _________ is interviewing the manager of that company your friend? —Yes, she is a journalist from CCTV.

A. whom

B. which

C. who

D. whose

( ) 7. My sister Rose likes music ________ is quiet and gentle.

A. when

B. that

C. where

D. how

( ) 8. The student ______ mother is a nursedoes well in dancing and skating.

A. whose

B. that

C. who

D. whom

( ) 9. The book _______ Mike bought yesterday is very interesting.

A. what

B. why

C. when

D. /

( ) 10. Her ring is not the only thing _________ is missing.

A. that

B. whom

C. which

D. who

( ) 11. Nobody knows the reason ______ she didn’t come to the meeting.

A. that

B. which

C. why

D. when

( ) 12. The moon is a world ______ there is no life.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y

( ) 13. He has forgotten the day _______ he arrived.

A. when

B. where

C. that

D. which

( ) 14. He still remembers the days ______ he spent with your family.

A. when

B. where

C. that

D. on which

( ) 15. Mr. White, ______ car had been stolen, came to the policeman.

A. who

B. that

C. whose

D. which

( ) 16. Many old people go to Kunming _______ it’s not cold in winter.

A. that

B. where

C. which

D. what

( ) 17. —Have you fou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famous people _____ you can use for the report?

— Not yet. I’ll search some on the Internet.

A. which

B. who

C. what

D. whom

( ) 18. This is the first shirt ________ I bought last year.

A. which

B. whose

C. why

D. that

( ) 19. He told us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and persons ______ we had never heard.

A. that

B. which

C. whom

D. who

( ) 20. China is no longer the country ________ it used to be.

A. where

B. which

C. that

D. whose

( ) 21. He got to the village _______ his family once lived before liberation.

A. that

B. which

C. when

D. where

( ) 22. This is the house _______ I want to buy.

A. in which

B. that

C. whose

D. where

( ) 23. This is the house _______ my father once lived and worked.

A. which

B. that

C. when

D. where

( ) 24. He didn’t tell me the place _______ he was born.

A. that

B. which

C. when

D. where

( ) 25. He lived in a small village, ______ was a long way from the railway station.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en

( ) 26. Mrs. Smith has a daughter, ______ works in a hospital.

A. who

B. that

C. which

D. whom

( ) 27. Let’s discuss the question, _____ we are interested in.

A. that

B. which

C. where

D. whose

( ) 28. The clock is that ______ tells the time.

A. that

B. when

C. where

D. which

( ) 29. The doctor _______ is leaving for Canada next week.

A. the nurse is talking to him

B. whom the nurse is talking

C. the nurse is talking to

D. who the nurse is talking

( ) 30. The woman ______ son works on the farm is Mrs White.

A. whose

B. whom

C. which

D. who

Ⅲ. 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下列每对句子连成一个复合句

1. The boy is my younger brother. He was here a minute ago.

2. The old man is a professor. He teaches chemistry in a college.

3. Beijing Hotel is near Tian An Men Square. The foreign visitors live there.

4. The woman is here now. You were talking about her.

5. This is the hall. We listened to the report in it the other day.

6. The car was going 90 miles an hour. The car just passed us.

7. The man waved to us. The man was my uncle.

8. I enjoyed reading the book. You gave me a book last week.

9. I prefer the subject. The subject is science.

10. I spoke to the man. The man is a professor.

Ⅰ. 1.that/ which 2.who/ that 3.that/ which 4.who/ that 5.that 6.that 7.which 8.which/ that

9.where 10.when

Ⅱ. 1-5 BACAD 6-10 CBADA 11-15 CCAAC 16-20 BADAC

21-25 DBDDB 26-30 ABDCA

Ⅲ. 1.The boy who was here a minute ago is my younger brother.

2. The old man who teaches chemistry in a college is a professor.

3. Beijing Hotel where the foreign visitors live is near Tian An Men Square.

4. The woman whom you were talking about is here now.

5. This is the hall where we listened to the report the other day.

6. The car which just passed us was going 90 miles an hour.

7. The man who waved us was my uncle.

8. I enjoyed reading the book you gave me last week.

9. The subject I prefer is science.

10.The man I spoke to is a professor.

李凭箜篌引教学反思

李凭箜篌引教学反思 与《琵琶行》有着同等音乐造诣的唐诗,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由于地域、家庭条件等的限制,孩子们很少有音乐方面的熏陶及培养,就更不用说学习了。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先从直观的图片入手,介绍箜篌这一古老的乐器,接着让学生欣赏了一段箜篌演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有了视听享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李凭箜篌引》属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课本的第三单元,教学重点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要求学生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一、天马行空的朗诵。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这描摹音乐诗歌的声律美和情韵美更需要通过朗读来感知品味,但是仅仅朗读感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意象繁密跳脱,奇异怪诞,有现实的,有幻觉的,有神话的。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感知诗歌营造的意象,学生在讨论、争论、达到共识的过程中,理解了四个乐段的情感表达。 二、奇特怪诞的想象。江娥、素女的哀愁,玉碎的激昂,凰叫得凄厉,芙蓉泣露香兰笑的画面美,女娲炼石、老鱼跳波,月宫的的遐想。让学生在一片辽阔的天地之中尽己之遐想,在音乐的王国中感受作者如何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所感所想。学生受到了感染,有部分学生提笔而书。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学生是高

二、四班的刘哲同学,对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歌曲中鱼儿游于水中的描写,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了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学习,效果显著。 不足之处依然存在:整个教学设计容量较大,使得课堂效果上感觉有些赶时间。学生的交流可以更充分一些。在调动所有的学生上作出一系列尝试,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尤其是语文素养相对较低的学生增加更多的自信方面,还有很多的探索空间。 作文二:李凭箜篌引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训练学生朗读和赏析诗歌的能力。亮点:本课时教学设计以读促教,读中品悟、赏析,体现古诗文教学的特点。一读采用各种形式,读通、读顺、读出情感,初步走进诗文。二读,读出美感、诗韵。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出表现箜篌美妙的诗句,并能小组内讨论赏析诗句,积极活跃。三读,试着赏析比较《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的异同,这是本堂课的难点,大家小组内讨论争议,多数仅仅在找修辞方法的不同。教师需要提示学生,分析侧面描写的效果,两首诗文中比喻句的作用及效果。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发现,九年级学生的比较能力、鉴赏诗歌的能力需要积极训练。 作文三:李凭箜篌引教学反思 利用自主学习平台指导学生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听到的知识不如自己搜索到的来得深刻,更何况,一首诗歌(词),它最美之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应该会在未来的学习模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尽管我们这节课超

教案比较阅读《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资料

浅议音乐诗歌的阅读方法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二单元出现了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两首音乐诗歌,于是我就这两首诗歌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了音乐诗歌鉴赏模式探究。 教学目标立体化。 知识与技能层面通过比较二首诗在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异同进行学法建模,归纳音乐诗歌的比较阅读方法;过程与方法层面则以诵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进行深入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则是从复杂多变的乐声中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作者经历为先导。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此以作者生活经历为先导能使学生更容易把握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 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次皆不中,直到第四次,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三次皆不中。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 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元和十一年,47岁,屡次上书剖析政事,希望革除弊端,结果屡遭贬斥,一不小心由中书舍人降为太子右庶子,此时创作《听颖师弹琴》。 李贺(790~816),字长吉,号四明狂客。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虽家道没落,但勤奋苦学,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最终李贺遭馋落第。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文本探究为基础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比较两首诗歌在内容

九年级《李凭箜篌引》(1课时)陈娟教学内容

九年级《李凭箜篌引》(1课时)陈娟

课题:《李凭箜篌引》课型:新授 时间:2012年9月24日姓名:陈娟 单位:舜耕中学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探究:李凭箜篌引 课前预习: 1、熟读全诗,理清字词障碍。 2、了解作者及其他基本常识。 3、完成《助学》预习积累。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诗歌。”“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诗歌内容,体味和推敲描摹声音的特点。”“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通过理清字词障碍、熟读全诗,了解作者及其他基本常识。进而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会比较阅读《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 【学法指导】 自主情境感悟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对照比较品评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ppt出示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助读资料一作者简介及题解: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远支。早有诗才,遭竞争者毁谤,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仅担任过奉礼郎,于27岁病逝。怀才不遇,一生潦倒。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的这首诗就采取了乐府诗中“引”的这种体裁,比较自由地抒写了他对音乐的感受。 助读资料二 “引”,乐府诗体的一种,与“歌”“行”“吟”一样,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箜篌”,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它一般有二十三(一说二十二)根弦。 新授 一、字词检测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啼竹()箜篌()()神妪()蛟舞 () 二、读诗 1.教师范读 .2.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

《琵琶行》的教学反思 《琵琶行》教学反思有哪些内容呢?一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一位曾艺压群芳,名满京城的琵琶女在浔阳江畔相遇了,从而有了著名的佳作《琵琶行》。下面是分享的《琵琶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以此来带动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

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积极互动。在课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习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正如文中所述,在提高学习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目标支配下,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及技巧,虽理性解读了诗歌,但毕竟破坏了诗意。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片面强调感悟,淡化理解分析,事实上也会使学生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强调感悟,但不能废弃分析;需要理解,但需要结合运用。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

李凭箜篌引正式教案

课题:李凭箜篌引 上课时间:月日星期: 节次: 第一课时 【课前读】背诵《阁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赏析诗歌内容,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描写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班班通 【明确目标】 【导语设计】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课文,大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音韵节奏。 二、借助课文注解,阅看《学法大视野》,了解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三、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朗读思考: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四、反复吟咏诗歌,赏析诗歌 1、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2、“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这两句是怎样写乐声的? 3、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交流讨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小组内综合形成较完善的答案。教师巡堂指导。

【展示点评】 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发言人,回答问题,阐述观点。 2、教师指导和点评。 明确:全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大意如何概括? 1(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2(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3(7—14句)描写音响效果,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空山凝云颓不流。湘娥啼竹素女愁”这两句是怎样写乐声的? 这两句从侧面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写出了音乐声的神奇美妙,感人肺腑,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3、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诗人故意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另作精心安排, 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前句以声写声,后句以形写声。有密有疏,有悲有欢。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背诵课文】 1、小组内背诵比赛 2、小组优秀代表背诵展示 3、全部齐背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反思】

高中:《琵琶行》教学反思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琵琶行》教学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Pipa X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琵琶行》教学反思 篇一 一、本节课反思如下: 1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 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 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

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 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

李凭箜篌引公开课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课标新理念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比较法,感悟法,阐发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声音的艺术描写,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重点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材分析:这事以后秒学音乐的诗歌,比起情景交融的诗歌来说,更加的抽象,更加的深奥。学生在接受的时候,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新课准备 1.作者简介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解题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3、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4、引,曲调的开头部分。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 三.内容赏析 (一)第一段: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翻译: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赏析: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李凭箜篌引》说课稿

《李凭箜篌引》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李凭箜篌引》是一篇描写音乐的诗作,用诗歌来写音乐,难处在于诗人需要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既要描摹出音乐声的美妙动听,又要写出听音乐人的感受。在这一点上,李贺能扬长避短,另辟蹊径,以丰富的想象力,用更多的笔墨来写听音乐的感受,而且还不是一般人的感受,是写出了想象中的神话里人物的感受。 二、说学情分析: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积累了相当的文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文学修养,但对诗歌鉴赏方法并不能系统的掌握。本诗作为选修内容,重在让学生通过积累诗歌鉴赏的经验方法,所以教学过程要注重学法指导。要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想象和大胆质疑。 三、说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可见,教学的艺术并不在于传授、讲解,而在于引导、激励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实践、去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合作讨论交流互动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于以上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理念的阐述,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赏析诗歌,掌握本诗写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反复诵读诗歌,充分感受诗歌创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界,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五、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阐述的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 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1、教学重点:赏析诗歌内容,掌握本诗写作特点。 2、教学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六、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据此,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 1、诵读教学法。诗歌是朗读的艺术,鉴赏过程中,以读带赏,不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雁门太守行教案教学反思设计

《雁门太守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贺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朗读并背诵全诗。 2、反复诵读,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其艺术魅力,体味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代将士英勇杀敌的雄心壮志,学习他们报效祖国、不畏牺牲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后人多用题面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雁门,郡名,在现在山西省。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 3、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也称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福昌人。唐代著名诗人。他仅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郁郁不得志,而致力于诗歌创作。后来因贫困和疾病折磨,在27岁的盛年死去。诗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4、背景资料:选自《李贺诗集》。在李贺生活的年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李光颜身先士卒,突出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李贺《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分析,诗作是在平定藩镇叛乱战争这一背景下写的。 5、学生默读,背诵这首诗。

三、细读品味: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的伤亡,守成将士依然处于不利地位,为下面驰军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前四句写边关将士顽强守城的情景。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驰援部队悄然行军,登临易水,与敌军作战的场面。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写出将士们报效国家的豪情。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同时也反映出刚届青年的作者立志报效国家的决心。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 明确:首句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用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得手段。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1)、熔铸词采,驰骋想象。(2)、富有浓艳色彩的词语的运用。 这首诗描绘的是将士们在靠近北方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5.诗词五首》(含教学反思)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2.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创风格。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诗词背景,背诵五首诗词。 2.了解诗词朗读的技巧,并反复咏读五首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和韵律美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诗词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饮酒》(其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昭明太子萧统曾经这样评论过一位他非常崇拜的诗人;文章不群,独超众类。他说这个人文章写得特别好。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多媒体展示陶渊明的画像)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饮酒》(其五)。 二、自学释疑 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背景知识:《饮酒》诗共20首,本诗为第5首,大约写于作者归隐后的

第二年(约417年),是酒后所作。为陶渊明诗的代表作之一。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悟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 ①名家配乐朗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②学生自由朗读,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层次分析:全诗可以分为几层? 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3.研习第一层:第一层怎么理解? 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 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4.研习第二层 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

高中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试题知识含量增加,这种增加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举例说一下。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

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已沦落为弱势科目。现实中,高考几乎是高中的唯一动力——令人惋叹,令人不满,甚至令人愤怒,但这是现实,我们不能不充分顾及的现实。 二、《合欢树》阅读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05年北京高考阅读题《合欢树》在文学鉴赏的要求上可说是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大步迈得考生们极不适应,本来已经让学生最为头痛的大阅读,这次更应是答得惨不忍睹。 1、首先,看阅读文本的选择。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教学反思 第一篇:琵琶行教学反思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

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第二篇: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

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通过意象分析,感受诗歌的内容。 2通过鉴赏诗歌的美掌握正.侧面描写的方法。 3链接高考试题,对同题材文学作品比较阅读。 4.运用多种描写的手法,片段写作。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鉴赏诗歌的美掌握正.侧面描写的方法。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片段写作。 设计理念: 一课一得:正侧面描写方法认知,理解,运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感知: 自读,读准字音-------听读,感知韵味-------意读,读懂内容 二合作探究: 《李凭箜篌引》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音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设计目的:让学生感受正侧面描写音乐的方法,重点是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夸张通感) 侧面描写:想象(夸张) 三链接高考: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②,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③,余响④入霜钟⑤。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2004年高 考天津卷] (设计目的:感知同类题材,手法相同) 四写作实践: 听《凤穿牡丹琵琶曲》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听这段音乐的感受描写出来。 (设计目的:尝试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李凭箜篌引》在设计的时候本着“一课一得”的教育理念,主要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认识,理解并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对抽象事物的描写要充分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但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对学情分析不够充分,学生一方面录播中显得紧张不敢大胆发

高三复习课教学反思

高三复习课教学反思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review course in senior three

高三复习课教学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 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 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语文教学反思 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 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试题知识含量增加,这种增加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举例说一下。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 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 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 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 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 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 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 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 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 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

《琵琶行》教学反思.doc

《琵琶行》教学反思 篇一 一、本节课反思如下: 1 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 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 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 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

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 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 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 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

《李凭箜篌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张娅玲 《李凭箜篌引》是一篇与《琵琶行》有着同等音乐造诣的唐诗,对于我们90后的孩子来说有着很大的难度。由于时代、年龄的限制,他们更多的喜欢流行乐,古典乐曲距离他们已经越来越远,更不要说学习描写古典箜篌曲的诗歌了。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先从直观的图片入手,介绍箜篌这一古老的乐器,接着说了基本的箜篌的弹奏技法,并附着一幅美轮美奂的与他们同时代的神仙姐姐刘亦菲弹奏箜篌的图片,充分的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在于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也比较抽象,难以捉摸。现而今的90后们都已经或多或少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偶像,成为了某一些影视歌等明星的超级粉丝。那么我就从此入手,一瞬间就调动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欲望,来了两点假设。 假设一:你是现而今箜篌演奏大师李凭团队的宣传部长,那么结合诗歌你该如何为他设计一幅足够引人入目的海报,使得演奏会现场座无虚席? 假设二:你是李凭的超级粉丝李贺,正坐在后台调控全场,那么你给了场下的哪些粉丝特写镜头? 本诗的意象繁密跳脱,奇异怪诞,有现实的,有幻觉的,有神话的,而学生在找寻“粉丝”的过程中也更好的理解了诗歌中的意象,给了他们以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兴趣,并从此诗中明白何谓侧面烘托与正面描摹。 最后为了加深印象,我又给他们播放了视频《孔雀泪》加深了他们对于箜篌乐器及其乐音的理解,并从中明白导演是如何运用侧面烘托,把诗歌与我们学生所喜欢的电视电影相结合,让他们懂得我们在平常精神放松的同时未尝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只要我们善于思考,那么“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不足之处依然存在:整个教学设计容量较大,使得课堂教学上时间有点赶,语速有点快,且学生们讨论交流的也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李贺为何写作这首诗歌我并没有太多的涉及到。对于以后的教学,如何调动所有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展示自己,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仍还有许多的探索空间。不过我相信,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只要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那么人生必将一片坦途!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view Courses in Senior Thre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北京市2002年开始自主命题,2003年开始有独自的《考试说明》。四年来,北京卷试题从全国卷的基础上出发,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作为地方自主命题,所受束缚相对较少,命题组的个性特渐露峥嵘。这些个性特征体现着命题组对语文考试,乃至对语文教学深层次的思考。今天,我们尝试认识这些特色,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 一、2005年北京试题知识含量增加,这种增加带给我们哪些思考?举例说一下。 第13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由过去的4分增加到6分。这是一道纯知识题,考查内容为《贾谊·过秦论》、《孔雀东南飞》、《李贺·李凭箜篌引》、《姜夔·扬州慢》,涉及到古文、诗词,两汉、唐宋,范围更宽,难度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失分也应比较多;当然我们可以预期,题目的区分度也会比较好。知识因素含量高的题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题目,一般来说,区分度都会比较好。这也反映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我们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导向性,权衡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第13题要求默写的八句,基本都不属

于一流名句,不是中华文化中最精粹的内容。学生即使在备考前强化成诵,也难以成为持久记忆,除了专业人士,大概谁也不会凝定为持久记忆。背诵默写,是需要理解,需要兴趣的,是需要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有机结合的。名句在流传过程中能成为一流,不是谁册封的,正因为这些名句易于理解,富含兴趣,相当程度地活跃在现代人的思维、语言中。不错,第13题的确在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默写的范围之内。可是,如果能够把《考试说明》划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尤其在单纯为了默写分数,完全脱离理解、兴趣和鲜活的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语文老师往往会圈定一些重点,一流名句会被囊括在圈定的重点范围之内。语文老师为什么要圈定重点呢?一是考虑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实际,二是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以此充实、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这第三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识和实践。而且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应用,娴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论证的力量。但他们的默写成绩并不乐观。 固然,语文老师的目的是分数,但学生也会在分数的驱策下不自觉地丰富语文积淀。现在试题突破“一流名句”的范围,突破了老师圈定的重点线。在这种导向下,一部分同学要占用大量时间完成《考试说明》的要求,而并无多大语言积淀的意义;一部分同学,或时间,或精力,或兴趣不逮,索性放弃。毕竟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