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地理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对新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入手,确定了新的地理教学方式,最后指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学;教学方式;创新能力;
1.引言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1]。地理作为高中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以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责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 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新的亮点,也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难点。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任务,要把地理课程改革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
2.对改革后新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
在地理教学中要紧扣"新大纲",掌握新教材的特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照搬以前的旧思路进行教学。否则,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转轨就会成为空谈。
辽宁省地理教材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跟旧教材相比,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也减少了,增加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如第一章共有31幅图),甚至许多地方采取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
教材内容重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解释地球运动规律;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

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判断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等。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征;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3.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新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的是"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然后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技能。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完全改变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教学过程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大力实施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等符合课改精神与要求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1设计"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课程标准重点强调的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激发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科学精神, 养成科学态度, 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 尤其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 并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开发智能[2]。"在这些新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将探究活动引入现代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 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借助教师和同学提供的信息, 利用教材和地图册等学习资料, 围绕问题收集、加工、处理信息,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 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 或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 最终得出有效结论, 获得新地理知识。
3.2把握地理学科特色,运用地图教学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填图、记图、读图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将一幅幅地图变成"意境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填图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地学习。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

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凭自己的熟练技巧,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地绘制成简略的黑板图,旨在抓住基本特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起到精讲多练,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教师要讲课不离图,作业布置图,测验多用图,还要常在黑板上画草图,也要求学生笔记上要有图,凡是每接受一个新地名都要在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3]。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画图,添图,分析图的比例增加了,地理课堂应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向学生进行地图教学过程时,更要细微、深入,思路明确。
3.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教会学生触类旁通,形成有创见的思维和创造个性(包括独立性、自信心、好奇心等),落实到地理教学中,则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充分的思维,把学生的视野延展到课本之外,鼓励学生在认识、了解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在怎样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上能够敢于开拓,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4]。因此,我们必须"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地理教师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把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地理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符合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素质性人才的标准。
3.4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地理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Ⅰ"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高度关注、重点培养。
4.新课改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4.1转变地理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俗语说:"学而不教则荒、教而不研则浅"21世纪需要的不仅仅是能教书的教师,更是集教书、科研、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

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地理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要广览博学,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正确的地理教学思路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2积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严而后道尊"在很大程度上将师生对立起来,使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教师成为传授知识的权威,而不是良师益友。课堂教学中只有营建一个宽松的、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发挥其地主体地位[5]。
为此,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用心 爱心 专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