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合成新工艺研究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合成新工艺研究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合成新工艺研究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合成新工艺研究

关于如何使用吡唑醚菌酯最全问题解答都在这里

关于如何使用吡唑醚菌酯最全问题解答都在这里 吡唑醚菌酯作为甲氧基丙烯酸类的常用杀菌剂来说,一直广受关注,这是由于它具有杀菌谱广、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特点,根本上说还是在于它优秀的应用表现。但是再好的药,如果不会用,那就是浪费!今天,给小编就跟大家说说关于吡唑醚菌酯的使用问题。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点? 1、杀菌广谱。对几乎所有真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星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2、防治结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3、混配性较好能与多种药剂复配,与苯醚甲环唑、代森联、烯酰吗林等复配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增效作用。

4、植物保健,抗逆增产。提高硝酸盐(硝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作物快速生长阶段对氮的吸收。同时,它能降低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缓作物衰老。 5、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吡唑醚菌酯都治啥病? 吡唑醚菌酯可用于小麦、花生、水稻、蔬菜、果树、烟草、茶树、观赏植物、草坪等各种作物。 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枯病等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吡唑醚菌酯,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总体来说,各有各的不同。 (1)粉剂 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2)乳油 原来是用的甲苯、二甲苯,但是国家现在不提倡登记乳油,就开始用微乳剂、水乳剂,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剂型,但是,有些产品必须得做成乳油。 (3)悬浮剂 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的成本也很高,但是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出现分层。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AEO-3 别名: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 结构:RO(CH2CH2O)3H R=C12H25 分子式:C18H38O4 分子量:318.56 性状: 本品为白色油状物,易溶于油和有机溶剂,可分散到水中,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 指标: 熔点:5,6度 相对密度(25。C):0.925,0.940 HLB值:6,7 PH值6—8 羟基值:140—170 用途: 本品为亲油性乳化剂,能增强某些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可作为制作 W/O型乳液的乳化剂。也可作为合成纤维工业用的油剂的有效成份。在其它工业中可作为增溶剂,水消泡剂使用。 AEO-7 AEO7 化学名称: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质量指标: PH值:5.0—7.0(1%水溶液)浊点:?50? (1%水溶液) 性状: 本品为乳白色膏状物,易溶于水,使用C12-C16的椰子油醇,EO数为7,浅黄色液体。有良好的润湿性、发泡性、去污力和乳化力。有较高的去脂能力一抗硬水力。 用途: 在毛纺织工业中作羊毛净洗剂及脱脂剂,织物的净洗剂,可作为液体洗涤剂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制家庭、工业用洗涤剂,一般工业中乳化剂,配得乳液十分稳定。 AEO-9 化学名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商品名:AEOn 别名:平平加O,9,Neodol 25-9,emulsifier MOA,9 结构式:R-O-(CH2CH2O)nH(R=C12,18,n=15,16) 分子式:C30H62O10 分子量:582.81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二醇等 化学组成:天然脂肪醇与环氧乙烷加成物 化学性质:10,水溶液在25?时澄清透明。10,氯化钙溶液的浊度为75?,对酸、碱溶液和硬水都较稳定。具有良的乳化、分散性能。 质量指标 活性物含量:?99%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白色膏状(25?C) pH 值:6-7 HLB值:12.5 浊点:75-81?C 水份?% 1.0 - 色号? 50 50 生产方法

农药缓释剂研究进展

农药缓释剂研究进展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原药大多数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后才能被应用。因此,农药剂型的研究一直是农药开发应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常规农药剂型利用率只有20%~30%,而且存在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快、药效持效时间短、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对农药剂型提出了更高的科学要求。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农药缓释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药活性制剂释放速度快、有效作用时间短的问题,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不良影响,以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1- 2]。 1 缓释 缓释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农药贮存于农药的加工品种中,然后又使之缓慢地释放出来,该制剂就称为缓释剂。按农药有效成分的释放特性分类,农药缓释剂型可分为自由释放的常规型和控制释放剂型两大类。自由释放包括匀速释放和非匀速“S”曲线释放,匀速释放指的是农药活性成分在相同时间从缓释材料释放到环境中的浓度相同;非匀速“S”曲线释放指的是农药活性成分从缓释材料释放到环境中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到了最大值后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释放呈“S”型。缓释的技术有物理法和化学法,或者二者兼备。缓释和控释的原理是利用渗透、扩散、析出和解聚而实现。 2 农药缓释剂的特点 农药缓释剂主要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特点及环境条件,通过农药加工手段使农药按照需要的剂量、特定的时间持续稳定地释放,以达到经济、安全、有

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2]。其主要优点为:(1)药剂释放量和时间得到了控制,使施药到位、到时,原药的功效得到提高;(2)有效降低了环境中光、空气、水和微生物对原药的分解, 减少了挥发、流失的可能性,从而使残效期延长,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少;(3)同时使高毒农药低毒化,降低了毒性,减少了农药的漂移,减轻了环境污染和对作物的药害;(4)改善了药剂的物理性能,液体农药固型化,贮存、运输、使用和后处理都很简便。 3 农药缓释剂型 缓释剂可以控制原药在适当长的时间内缓杨淑珍:农药缓释剂研究进展慢释放出来,属于发展迅速的新兴领域[3]。缓释剂通常分为物理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物理型缓释剂主要依靠原药与高分子化合物之间的物理作用结合,化学型缓释剂则是利用原药与高分子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结合[4],其中,物理型缓释剂目前发展速度比化学型缓释剂快。 3.1 物理型缓释剂 物理型缓释制剂的形式各不相同,加工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其加工方法,大致分为4 种。 3.1.1 微胶囊缓释剂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包覆所得的微胶囊粒子大小一般在微米至毫米级范围,包在微胶囊内部的物质称为囊心,成膜材料称为壁材,壁材通常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形成[4]。研究表明,药物是通过溶解、渗透、扩散等过程透过胶囊壁而缓慢释放出来,可以使瞬间毒性降低,并延长释放周期。药物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改变囊壁的组成、壁厚、孔径等因素加以控制。1974 年,美国的Pennwalt 公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I 前言 (1) 第1章概述 (2) 1.1 设计依据 (2) 1.2 设计指导思想 (3) 1.3 装置组成 (3) 1.4 设计范围 (4) 1.5 装置规模及产品方案 (5) 1.6 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产品去向 (5) 1.7 生产方法论述 (6) 1.8 工程总定员 (8) 第2章技术分析 (9) 2.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9) 2.2 建设投资 (9) 2.3 醇醚装置技术综合经济指标表 (9) 2.4 年总成本表 (10) 2.5 利润率及利税率 (10) 2.6 盈亏平衡分析 (11) 第3章总图运输 (12) 3.1 设计依据 (12) 3.2 装置布置 (12) 3.3 总平面布置 (13) 3.3.1总平面布置的确定 (13) 3.3.2 界区明确,工艺流程通畅,安全合理 (13) 3.3.3执行规范标准 (13) 3.4运输及运输量 (14) 3.4.1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14) 3.4.2铁路运输 (14) 3.4.3道路运输 (15) 第4章工艺 (16) 4.1 生产制度 (16) 4.2 原料和产品的主要规格 (16) 4.2.1原料规格 (16) 4.2.2产品规格 (17) 4.3 工艺流程叙述 (18) 第5章自动控制 (20) 5.1 设计依据 (20) 5.2 采用的标准规范 (20) 5.3 控制原则 (20) 5.4 仪表选型 (20)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 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 吡唑醚菌酯自从投放市场以来,杀菌谱广、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等这类杀菌剂的功能都能得到验证,并且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目前已广泛用于100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的预防和防治。那么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吡唑醚菌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优势1、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2、防治结合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3、混配性较好 能与多种药剂复配,与苯醚甲环唑、代森联、烯酰吗林等复配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增效作用。 4、植物保健,抗逆增产 吡唑醚菌酯除了对病原菌的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导许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变化,如它能增强硝酸盐(硝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作物快速生长阶段对氮的吸收。

同时,它能降低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缓作物衰老。当作物受到病毒袭击时,它能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与作物自身水杨酸合成物对抗逆蛋白的合成作用相同。 即使是在植物不发病的情况下,吡唑醚菌酯也可以通过控制继发病和减轻来自非生物因子的压力来提高作物产量。 吡唑醚菌酯使用注意事项1、注意使用时机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在于抑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最终“饿死”病原真菌。正因如此,病菌死得很慢,药效当然也相对迟缓。 所以,这一类杀菌剂的使用时机一定要提前,要以保护剂的身份预防病害,或是在播种前、出苗后或定植的时候等病害发生初期用药更能发挥出药剂的优势。 2、注意配合使用 吡唑醚菌酯是以防效和持效见长,速效和其他针对性的杀菌剂相比还是稍显不足,最好是配合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用复配剂。 3、注意使用次数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位点比较单一,所以抗性起的比较快。在使用时一定要控制使用次数,以免加速抗性的产生。 4、注意发生药害 强大的渗透性让吡唑醚菌酯能很好地与叶片表面亲和,大大提升防止效果和持效期,但要注意药害的产生。尤其在作物幼苗苗圃期,作物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 目录 目 录 ..................................................................... ........................................................................ ...... I 前 言 ..................................................................... ........................................................................ .. (1) 第1章概 述 ..................................................................... . (2) 1.1 设计依 据 ..................................................................... (2) 1.2 设计指导思 想 ..................................................................... . (2) 1.3 装置组 成 ..................................................................... (2)

1.4 设计范 围 ..................................................................... (3) 1.5 装置规模及产品方 案 ..................................................................... . (3) 1.6 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产品去 向 ..................................................................... . (3) 1.7 生产方法论 述 ..................................................................... . (4) 1.8 工程总定 员 ..................................................................... ............................................... 5 第2章技术分 析 ..................................................................... .. (6) 2.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 案 ..................................................................... . (6) 2.2 建设投 资 ..................................................................... (6)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I 前言. (1) 第1章概述 (2) 1.1 设计依据 (2) 1.2 设计指导思想 (2) 1.3 装置组成 (2) 1.4 设计围 (3) 1.5 装置规模及产品方案 (3) 1.6 主要原材料来源及产品去向 (3) 1.7 生产方法论述 (4) 1.8 工程总定员 (5) 第2章技术分析 (6) 2.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6) 2.2 建设投资 (6) 2.3 醇醚装置技术综合经济指标表 (6) 2.4 年总成本表 (7) 2.5 利润率及利税率 (7) 2.6 盈亏平衡分析 (8) 第3章总图运输 (9) 3.1 设计依据 (9) 3.2 装置布置 (9) 3.3 总平面布置 (9) 3.3.1总平面布置的确定 (9) 3.3.2 界区明确,工艺流程通畅,安全合理 (9) 3.3.3执行规标准 (10) 3.4运输及运输量 (10) 3.4.1运输方式及运输量 (10) 3.4.2铁路运输 (10) 3.4.3道路运输 (11) 第4章工艺 (12) 4.1 生产制度 (12) 4.2 原料和产品的主要规格 (12) 4.2.1原料规格 (12) 4.2.2产品规格 (13) 4.3 工艺流程叙述 (14) 第5章自动控制 (15) 5.1 设计依据 (15) 5.2 采用的标准规 (15) 5.3 控制原则 (15) 5.4 仪表选型 (15)

5.5 动力供应 (15) 5.5.1仪表用电源 (15) 5.5.2仪表用气源 (16) 5.6 存在的问题 (16) 第6章土建 (17) 6.1 设计依据 (17) 6.2 气象条件 (17) 6.3 主要建筑材料 (17) 6.4 采用标准图 (17) 6.5 结构设计 (17) 6.6 建筑设计 (18) 第7章给排水 (19) 7.1 给水 (19) 7.2 排水 (19) 第8章供电 (20) 8.1 设计围 (20) 8.2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20) 8.3 供电电压 (20) 8.4 电源状况及供电方案 (20) 8.5 功率因数补偿 (20) 8.6 动力配电 (20) 8.7 照明 (20) 8.8 供电外线和道路照明 (21) 第9章采暖通风 (22) 9.1 设计数据 (22) 9.2 通风设计方案 (22) 第10章环境保护 (23) 10.1 编制依据 (23) 10.2 设计采用的环保批准 (23) 10.3 设计中采取的环保措施 (23) 10.4 环保投资 (23) 第11章安全与防火 (24) 11.1 设计依据 (24) 11.2 火灭危险区域划分 (24) 11.3 生产性质及消防措施 (24) 11.3.1工艺 (24) 11.3.2建筑物 (24) 11.3.3采暖通风 (24) 11.3.4电气 (25) 11.3.5自控 (25) 11.3.6化学消防 (25) 11.3.7水消防 (25) 11.4 其它安全防火措施 (25) 11.5 消防设施费用 (26)

化保农药新剂型-缓释剂的研究进展

农药新剂型-缓释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农药缓释技术及农药缓释剂相对于传统制剂的优点,综述了农药 缓释剂的剂型,并详细论述了物理型和化学型农药缓释剂的原理、制备技术,同时指出缓释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农药;缓释;控释;剂型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Pesticide Release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d slow-release pesticides comparative superiority to traditional formulation types.Its status in technology of slow-release and controlled- was reviewed.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type8 of slow-release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were pointed out. Key words:pesticide;slow-release;controlled-release;formulation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原药大多数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后才能被应用。因此,农药剂型的研究一直是农药开发应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常规农药剂型利用率只有20%-30%,而且存在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快、药效持效时间短、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对农药剂型提出了更高的科学要求。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农药缓释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药活性制剂释放速度快、有效作用时间短的问题,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不良影响,以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 1.缓释技术. 缓释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农药贮存于农药的加工品种中,然后又使之缓慢地释放出来,该制剂就称为缓释剂。按农药有效成分的释放特性分类,农药缓释剂型可分为自由释放的常规型和控制释放剂型两大类。自由释放包括匀速释放和非匀速“s”曲线释放,匀速释放指的是农药活性成分在相同时间从缓释材料释放到环境中的浓度相同;非匀速“S”曲线释放指的是农药活性成分从缓释材料释放到环境中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到了最大值后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释放呈“S”型。缓释的技术有物理法和化学法,或者二者兼备。缓释和控释的原理是利用渗透、扩散、析出和解聚而实现。 2 .农药缓释剂的特点 农药缓释剂主要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特点及环境条件,通过农药加工手段使农药按照需要的剂量、特定的时间持续稳定地释放,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121。其主要优点为:(1)药剂释放量和时间得到了控制,使施药到位、到时,原药的功效得到提高;(2)有效降低了环境中光、空气、水

吡唑醚菌酯使用手册大全(随时更新)

做为重要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之一,吡唑醚菌酯自从投放市场以来,杀菌谱广、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等这类杀菌剂的功能都能得到验证,并且得到大多数农户的认可。 1 吡唑醚菌酯,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1)粉剂 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 (2)乳油 原来是用的甲苯、二甲苯,但是国家现在不提倡登记乳油,就开始用微乳剂、水乳剂,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剂型,但是,有些产品必须得做成乳油。 (3)悬浮剂

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的成本也很高,但是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出现分层。 2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有啥关系? 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称为杀菌剂中的三兄弟,它们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 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1)独特的作用机理。 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4)具有高度选择性 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区别: (1)嘧菌酯 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都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地一类新型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有个品种商品化,还有至少个化合物正在开发中.它们地化学结构上都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或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衍变而得.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独特地作用机理.它们都是病原真菌地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和.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地呼吸,干扰细胞能量供给,使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杀菌作用.作用于线粒体呼吸地杀菌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地部位(细胞色素)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地菌株有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杀菌广谱.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地活性,如麦类地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地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地活性,对疫病地防治更显重要.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地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本类化合物除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昆虫和植物也具有电子传递抑制作用.因此有可能从苯氧基丙烯酸酯类中开发出杀虫剂和除草剂,并已有这方面地专利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本类化合物是天然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地仿生杀菌剂,具有植物健康作用,使用后叶片增绿,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延缓衰老,延长作物采收期,从而达到增产效果.文档来自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车间工艺设计

目录 第1章物料及热量衡算 (1) 1.1 物料衡算基准 (1) 1.2 管道物料衡算及有关反应时间计算 (2) 1.3 预反应、反应及熟化阶段的物料衡算 (6) 1.4 阶段数据表格 (7) 第2章设备计算 (7) 2.1 反应回路换热器E0101的选型计算 (7) 2.2 反应回路换热器E0102的选型计算 (12) 2.3 反应回路换热器E0104的选型计算 (18) 2.4 导热油加热器E0103的选型计算 (23) 第3章泵的选择 (27) 3.1 PC-0101反应回路循环泵扬程计算 (27) 3.2 PC-0101反应回路循环泵的选型 (29) 第4章中和釜体积及搅拌器功率计算 (30) 4.1 中和釜体积计算 (30) 4.2 搅拌器的功率计算 (30) 附表 (31) 第1章物料及热量衡算 1.1 物料衡算基准 说明: 硬脂酸(C15H24O)+10EO,年产量60000吨,日产量(按300天计)200吨, 每批10吨=10000kg,每天20批 链起始剂分子量284.48 Mst

最终产品分子量284.481044.05724.98Mfp =+?= 每批起始剂的量:284.48 10000100003923.97724.98 Mst Wst kg Mfp = ?=?= 环氧乙烷EO 的量: 44/3923.971044/284.486076.03Wox Wst n Mst kg =??=?? 故:3923.97+6076.03=10000.00kg 催化剂的量:NaOH kg 81.23%42/%1.010000=? 中和剂:CH 3COOH kg 31.15%)9840/(60%1.010000)M /(M %1.010000NaOH HAC =???=?? 1.2 管道物料衡算及有关反应时间计算 1.2.1 管线(2) 由附录已知EO 液体流速G=10000kg.h -1 EO 最快加料时间: /6076.03/1000036.5min Wox G τ=== 实际操作中管道内流体流速不能达到最大值 对加料时间进行取整:40min τ= 此时管线内质量流速:'/3923.97/300007.85min G Wox τ=== 1.2.2 管线(3) 已知 链起始剂的流速 G=30000kg.h -1 起始剂最快加料时间:3923.97/300007.85min τ== 对加料时间取整为:min 10'=τ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简介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又称为聚乙氧基化脂肪醇,具有的良好的去污力、润湿、乳化、抗硬水性、较低的刺激性和生物降解功能,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发展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这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是用脂肪醇与环氧 乙烷通过加成反应而制得的,用以下通式表示:R-O-(CH 2CH 2 O) n -H。 结构 R一般为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 12~18 的烃基,可以是直链烃基,也可以是带支链的烃基。n是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也就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氧乙烯基的数目。n越大,分子亲水基上的氧越多,与水就能形成更多的氢键,水溶性就越好。n=1~5时,产物能溶于油而不溶于水,常做为制备硫酸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n=6~8时,能溶于水,常用作纺织品的洗涤剂和油脂乳化剂。 n=10~20时,在工业上用作乳化剂和匀染剂。 当碳链R为C 7~9 ,n=5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渗透剂 JFC(Penetrating agent JFC)。当碳链R为C 12~18 ,n=15~20时,生成的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在工业上称作平平加O(Peregal O)。当碳链R为C 12 时,生成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则俗称AEO。 制备合成 用氢氧化钠做催化剂,长链脂肪醇在无水和无氧气存在的情况下与环氧乙烷发生开环聚合反应,就生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特性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中乙氧基数目可在合成的过程中人为调整,故可制得一系列不同性能和用途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最重要的一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醚键不易被酸、碱破坏,所以稳定性较高,水溶性较好,耐电解质,易于生物降解,泡沫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无色液体或蜡状物,其碳链长度、环氧乙烷加成数及分布都对产品的物化性能和应用性能有很大影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浊点、相对密度、黏度等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其表面活性如去污能力、起泡性、润湿和分散力则是开始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大而增大,到最大值后,继续增加环氧乙烷加成数,其表面活性又开始下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好,对硬水不敏感,低温洗涤性能好,但随着水温的升高,其溶解度会逐渐降低。在pH为3~11的范围内,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解稳定。然而,它们也会在空气中缓慢氧化,产生一些氧化产物,比如乙醛和氢过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比那些尚未发生类似情况的表面活性剂对皮肤毒性更大。 应用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英文名称:Sodium Alcohol Ether Sulphate(简称AES) CAS RN 9004-82-4 EINECS号 分子式C12H25NaO3S 分子量272.3798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质量标准:GB/T 13529-2003 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 理化性质:25℃时,为白色或浅黄色液体至凝胶状膏体。易溶于水 天然醇生成AEO为原料AES质量标准参考:在25℃时 质量参数技术要求单位 外观白色或浅黄色凝胶状膏体/ 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含量70.0±2.0 % PH(1%水溶液) 7.5~10.5 / 未硫化物含量(相对于100%AES)≦2.0 % 色泽(5%水溶液)≦10 % 硫酸钠含量(相对于100%AES)≦1.5 % 生物降解度≧90 %急性暴露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适量浓度低于时,本品的危害并不明显,浓度过高,会使皮肤变干燥。洗涤剂中本品添加量过高,会破坏保护皮肤表面的自然油脂,然后破坏皮肤的蛋白质,包括胶原蛋白,造成皮肤敏感。也许将通过皮肤被身体吸收,进入肝脏,而且并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可能模仿雌激素荷尔蒙,造成男性精子成活率和活动力的下降,进而生育能力下降,提高女性子宫和乳腺癌症的机会;牙膏添加本品过高会提高口腔溃疡病发的机率,可能出现口腔内有膜状物的现象,机理破坏了皮肤的保护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在高温(摄氏50度以上)或在酸性(pH5)的环境中,烷基醚硫酸盐可能产生分解作用,分解的原因是由于烷基醚硫酸盐发生了水解。鉴于烷基醚硫酸盐在高温下很容易水解,此产品应避免贮存在摄氏50度以上的环境。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吡丙醚知识学习

吡丙醚知识学习 化合物2010-02-01 08:54:59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CAS号:95737-68-1 分子式:C20H19NO3 化学性质:熔点 : 45-47°C,密度 : 1.32,储存条件 : 0-6°C,纯品为结晶。m.p.45~47℃,蒸气压0.29×10-3Pa (20℃),相对密度1.23 (20℃)。 溶解度为:二甲苯50 g、己烷40 g、甲醇20g 产业背景:在1989年由日本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在公共卫生事业上登记使用,1995年开始在日本登记在农业上使用。在国外的应用非常普遍,包括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等众多外国公司各种剂型的产品在全世 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获得登记。 用途:苯醚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保幼激素类型的壳多糖合成抑制剂。具有高效、用药量少、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可用于防治同翅目、缨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害虫。它对昆虫的抑制作用表面在影 响昆虫的蜕皮和繁殖。对蚊蝇类卫生害虫,后期的4龄幼虫用低剂量本品即导致 化蛹阶段死亡,抑制成虫形成。使用时将颗粒剂直接施于污水塘中或撒布于蚊蝇滋生地表面。还可防治甘薯粉虱及介壳虫。蚊蝇醚还具有内吸转移活性,可影响 隐藏在叶片背面的幼虫。 生产方法:对羟基二苯醚的制备以4-溴二苯醚为原料,加入氢氧化钾、铜粉和水,于245~250℃加压反应16h,再经酸化、过滤、干燥、减压蒸馏制得对羟基二苯醚,收率81%对羟基二苯醚也可采用下列方法制得。1-甲基-2-(4-苯氧基苯氧基)乙醇的制备以对羟基二苯醚为原料,加入1-氯丙基-2-醇、无水碳酸钾、DMF及相转移催化剂,于75℃左右反应24h制得。蚊蝇醚的合成以DMF为溶剂,在氢化钠存在下,于室温使1-甲基-2-(4-苯氧基苯氧基)乙醇 与2-氯吡啶作用,反应24h得蚊蝇醚。 农药中毒急救措施:中毒症状:一般不产生全身毒性。急救治疗:无解毒药,对 症治疗。

吡唑醚菌酯研究进展

吡唑醚菌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摘要:综述了吡唑醚菌酯的理化性质、作用方式、毒理学、环境归趋与残留分析,介绍了该杀菌剂的合成化学、应用研究及其开发进展。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杀菌剂;综述 Abstract: A review on pyraclostrobin summarized its physical & chemical properties, mode of action, toxicology andenvironmental fate, and introduced its synthetic chemistr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Key words: pyraclostrobin; fungicide; review 前言 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1993年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继肟菌酯后又开发的此类杀菌剂,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001年登记并上市,目前已用于100 多种作物上[1]。2009年,其销售额达到7.35 亿美元,仅次于嘧菌酯,成为全球第二大杀菌剂[2]。吡唑醚菌酯广谱、高效、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是strobilurin 类杀菌剂中市场前景较好、专利即将过期的重要产品。 1理化性质 吡唑醚菌酯的分子式Ci9Hi8ClN304,分子量387.1。化学名称为N- (2- (1- (4-氯苯基)-IH-吡唾-3-基氧甲基〕苯基} (N-甲氧基)氨基酸甲酯。纯品为白色或灰白色体,熔点为(63.7?65.2)°C;蒸汽压2.6*10Pa (201)、6.4*10Pa (25°C); Henry常数25.3*10Pam3/mol (20°C);分配系数logP=3.99(22C);水中溶解度为1.9nig/L(2(rC),甲醇溶解度为lOOg/L;异丙醇中溶解度是37g/L;正辛醇(24g/L)【2】。稳定性:纯品在水溶液中光解半衰期0.06d(1.44h);制剂常温贮存:2摄氏度时2年稳定。比较适合制作乳油剂型【3】。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吡唑醚菌酯,有着良好的杀菌性能,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农户们的认可。那么你知道吡唑醚菌酯如何使用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 各种作物使用吡唑醚菌酯的用量用法①葡萄:可用于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穗轴褐枯等病症的防治,正常情况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 ②柑橘:可用于炭疽病、沙皮、疮痂病等病症,用量15毫升兑水30斤。对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果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③梨树:一亩地用20~30g,兑水60斤均匀喷雾,预防梨树黑星病,也可复配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④苹果:主要防治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早期落叶病,叶斑病等。但是需要注意,对噶拉的一些品种敏感。 ⑤草莓:主要预防为主,主防白粉,霜霉,叶斑等。前期在没有发病的时候用吡唑预防,后期再使用的时候搭配一下,比如霜霉病的,可以搭配烯酰吗啉、多菌灵之类的或者交替使用。有实验证明,在25毫升一壶水以下对花期蜜蜂都安全,但也要注意避免高温和低温时施用,否则有药害,不能与铜制剂等混用。 ⑥葱:吡唑醚菌酯对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预防效果不错。

⑦西瓜:前期就可以用,预防蔓枯,中后期的炭疽病、蔓枯病等,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前期预防的时候可以用一到两遍,后期治疗的时候可以复配一下,治疗霜霉病、疫病等。 ⑧黄瓜:用在黄瓜上效果很好,预防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斑点类病害,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降低植物呼吸作用,提高作物抗逆性。 吡唑醚菌酯能用在哪些作物上谷类作物 吡唑醚菌酯对谷类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 (1)对谷类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并且增产效果显著。 用其单剂作治疗试验能有效防治小麦叶枯病,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 即使在发病较严重时,吡唑醚菌酯仍能有效地防止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吡唑醚菌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害:如小麦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麦云纹病。 (2)做套餐在小麦上,一亩10g量小不小 如果是复配的话,不小的,单用的话就有点小了。第一次用的话可以用到一亩地10-20克,第二次用的话建议复配点东西。 豆类作物 (1)吡唑醚菌酯对豆类主要病害如菜豆叶斑病、锈病和炭疽病均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

化工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 实验人员:赵莎同组人:潘政宜蒋少鸿祁灵会 实验地点:天大化工技术实验中心606 室 实验时间:2013/4/1 年级2012级;专业工业催化;组号 3 ;学号2012207336 指导教师:朱伟 实验成绩: 天津大学化工技术实验中心印制

实验十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原理和反应机理。 2. 了解不锈钢釜式反应器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1. 仪器:电炉、釜式反应器、电子天平、烧杯、移液管、钥匙、滤纸 2. 药品:高级脂肪醇、分析纯 NaOH 、环氧乙烷 三、实验原理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又名醇醚、醇乙氧基化物,俗称平平加(Peregal)。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大类。由于羟基上的氢原子是一个活性氢,环氧乙烷又是极易取代氢原子的活泼比合物,因此很容易聚合成醚。氧乙烯化工艺,多用间歇法,以利于控制反应、调换品种和安全操作。反应产品用醋酐、磷酸或二氧化碳进行和,所得产品进行脱水、脱催化剂、脱盐和脱色处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可根据不同要求,接上 1~30摩尔环氧乙烷,即可广泛用于乳化、 润湿、助染、扩散、洗涤等方面。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低温性能,不受水硬度的影响,更 适于洗涤合成纤维,即可用于粉状配方,又适用于液体洗涤剂配方。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 已部分取代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家用洗涤剂的主要活性物,是工业用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品种。 在甲醇钠、乙醇钠、氢氧化钠等碱性催化剂存在下,由环氧乙烷经氧乙烯化反应而制得。 本实验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由高级脂肪醇(C12~C18 脂肪醇)和环氧乙烷(简称 EO )在 150℃,以 NaOH 为催化剂,在 0.2MPa 反应得到。反应是一个连续反应过程,脂肪醇首先和一个环氧乙烷分子反应,环氧乙烷分子插入到脂肪醇的OH 键之间,同时环氧乙烷也发生开环,生成脂肪醇氧乙烯醚,该步反应为慢速反应,是反应的控制步骤,并有反应诱导期。反应生成的加成一分子的脂肪醇,继续和环氧乙烷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环氧乙烷加成摩尔数的产物,该步反应为快速反应。因此,反应最后得到的产物是环氧乙烷加成摩尔数不同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混合物,称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成的环氧乙烷越多,产物的亲水性越强,不同的加成产物可以用来作为润湿剂、洗涤剂、乳化剂、发泡剂等不同的用途。 反应式如下: 快速反应 快速反应(慢速反应H -)(n )())()(2n 22+-=+----=+----=+EO RO EO H EO RO H EO RO EO H EO RO H EO RO EO ROH 最终,反应产物是一系列 EO 加成摩尔数不同的脂肪醇氧乙烯醚混合物。 本次实验采用十二脂肪醇的混合物和环氧乙烷(简称EO )在 150℃,以NaOH 为催化剂,催化剂重量含量为 0.2-0.5%(按脂肪醇重量计),在 0.2MPa 下反应得到。产物的EO 平均加成数用反应掉的环氧乙烷摩尔数与混合醇的摩尔数之比计算得出。 环氧乙烷消耗量: 44 4 /ρρ2h d M V M m π===环氧乙烷消耗量 EO 平均加成数求法:

年产6万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可行性报告

项目题目年产6万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可行性报告 学生姓名郭夏 学生学号20140140441 指导老师尹笃林、孟勇、毛丽秋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完成时间 2012年1月

目录 一、项目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性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产品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产品性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产品特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的市场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AEO在洗涤上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AEO在纺织上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AEO在纺织上的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的生产原理及路线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的生产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的生产路线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的工艺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主要原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反应过程中影响的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项目的效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