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寒食节对联

寒食节对联

寒食节对联
寒食节对联

寒食节对联

篇一:有关于寒食节对联

杏村沽酒,柳苑飞花。桐花吐艳,榆火分新。桃花作粥,荠菜悬灯。芳名垂青史,勋业昭国光。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淘井黄州俗,分烟汉殿春。烟景催槐叶,风期数楝花。翠竹标亮节,红梅颂高风。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先烈功垂千古,英名留传万年。英雄万民尊敬,烈士百世流芳。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秀野踏青晨行早,芳草拾翠暮忘归。姓在名在人不在,思亲相亲不见亲。英雄功绩昭百世,烈士芳名耿千秋。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

继往开来追壮志,光前裕后慰英灵。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国运昌隆,英雄胆壮,金瓯无恙,烈士心安。到处探幽,午桥最胜,逢时行乐,卯饮亦佳。逢盛世,更加感谢前辈;遇佳节,愈益思念亲人。绿水悠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红旗猎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篇二:清明节对联

清明节、寒食节对联

(一)

上联:三月光阴槐火换;

下联:二分消息杏花知。

赏析:清明为三月节,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相传春秋时晋国介之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仕,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介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能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至清明时才另起“新火”。槐火,即用槐木取火。古时随季节变化,燃烧不同的木柴以防时疫。据汉代大学者郑玄研究,槐火为冬天所用。故而此联说“槐火换”。二分,一般指春分与秋分,此处指春分。春分乃清明前一个节气。杏花开时,约在春分前后,此联赋予杏花思想感情,以为它知晓春分的音讯。数目对数目,词组对词组,且平仄相调,对仗工稳。

(二)

上联:年年祭扫先人墓;

下联:处处犹存长者风。

赏析:又到清明时节,山中花和乡间雨,似乎都承载着对故人的思念。清明节追忆先祖,先人训言犹在耳旁,子孙们用心感恩,用行动传承,不忘祖辈殷殷期许。这个节日将中华民族重视孝道、心念感恩、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联系了起来。上联的“年年”对下联的“处处”,表明不仅是血脉的相传,更是祖辈德风的承袭。

(三)

上联:桃花作粥;

下联:荠菜悬灯。

赏析:此联取清明节前后的岁时食品作对子。上联桃花粥是旧俗寒食节的食品。唐冯贽《云仙杂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三月

三刘郎到了,携手儿妆楼,桃花粥吃个饱。”寒食节前后,以新鲜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犹存。下联荠菜籽能榨油,可供油灯照明之用。且荠菜繁茂之时,恰在清明前后。是以“荠菜灯”对“桃花粥”,别有风趣。

(四)

上联:相逢马上纷桃雨;

下联:喜见树前闹杏花。

赏析:此联出自德明先生的《清明赋》。四月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洁齐,气清景明,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联语采用唐人岑参《逢入京使》诗句“相逢马上无纸笔,凭君一语报平安”,又用宋人宋祁《玉楼春》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形容春意盎然如此之妙。王国维评“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五)

上联:冷节传榆火;

下联:前村闹杏花。

赏析:这是一副寒食节所用对联。此联开头先点出冷节,冷节即寒食节(清明前一天),这日须寒食禁火,至清明时方另起“新火”。古代钻木取火,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木: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上联的“榆火”,指从榆木所取之火。古人冬天用槐檀取火,春天则改用榆柳,传榆火比喻时节改易。下联则选取另一幅春季画面“前村闹杏花”,一个“闹”字,传神地写出了活泼泼的春意,充满生趣。“榆”“杏”之对,十分工稳。此联用词简洁,由于涵括了寒食前后的变化,意思较为丰富,同时对仗工整,也算难得。

篇三:经典五月五端午节对联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上联:艾人驱瘴千

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用英语介绍寒食节

用英语介绍寒食节 【篇一:清明节中英文简介】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节中英文介绍) the qingming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is one of the 24 seasonal division points in china, falling on april 4-6 each year. after the festival, the temperature will rise up and rainfall increases. it is the high time for spring plowing and sowing. but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not only a seasonal point to guide farm work, it is more a festival of commemoration. the qingming festival sees a combination of sadness and happiness.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为每年的4月4日到6日。清 明节之后,气温上升,雨水增多,是春耕和播种的大好时间。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不仅是指导农耕的节气,更是一个纪念的节日。 (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 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 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of sacrifice. both the han and minority ethnic groups at this tim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and sweep the tombs of the diseased. also, they will not cook on this day and only cold food is served. the hanshi (cold food) festival was usually one day before the qingming festival. as our ancestors often extended the day to the qingming, they were later combined. 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奠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这个时候会他 们祖先献上祭品以及把坟墓外面打扫干净。同时,他们在这一天不 动烟火,而是只吃凉的食物。寒食节一般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 的祖先们一般把这一天延长到清明节,最后干脆合二为一了。 on each qingming festival, all cemeteries are crowded with people who came to sweep tombs and offer sacrifices. traffic on the way to the cemeteries becomes extremely jammed. the customs have been greatly simplified today. after slightly sweeping the tombs, people offer food, flowers and favorites of the dead, then burn incense and paper money and bow before the memorial tablet. 每一个清明节,所有的墓地挤满了前 来扫墓和献祭品的人。前往公墓的道路因而变得异常拥挤。现在的

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寒食节由来】 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将绵山改为介山,并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之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新论·卷十一·离事》,后陆续载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后汉书·周举传》、曹操《明罚令》、《晋书·石勒传》、郦道元《水经注·汾水》、北魏《齐民要术·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等典籍。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关于由来的其它说法 寒食节,是山西民间春季一个重要节日。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清明节英文介绍

清明节英文介绍 A well-known poem by Tang Dynasty writer Du Mu tells of a sad scene in early April: "rains fall heavily as Qingming comes, and passers-by with lowered spirits go." Qingming Day, the traditional tomb-sweeping day, falls on April 4-6 each year. It is a time for remembering loved ones who have departed. People visit their ancestors' graves to sweep away the dirt.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诗,描述了四月初令人伤感的一幕场景:“清 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4月4-6日左右的清明节是传统的扫 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祭吊去世的亲人,到先人的坟头上扫墓。 Its origin dates back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Jin prince Chong'er ran away from the country with his supporters due to persecution. They were homeless for 19 years and things got so bad that Chong'er began to starve to death. One of the prince's faithful followers, Jie Zitui, cut a piece of muscle from his own leg and served it to his master. Chong'er was saved and, in 636 BC, he took back the throne. 清明节可以追溯 到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因受到迫害,率其支持者出逃。19年间,他们居无 定所,漂泊四方。一次,他们的处境相当窘迫,重耳饿得快不行了。这时,忠 心耿耿的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献给了重耳,公子重耳得救了。公元 前636年,他夺回了王位。 He rewarded the officials who had stayed loyal to him but he forgot about Jie Zitui. By the time Chong'er remembered him, a heartbroken Jie Zitui had traveled deep into the mountains. Chong'er wanted to persuade Jie to come home, so he had the hills set on fire. But Jie was later found beside a large tree, with his old mother on his back. Both were dead. 即位之后,重耳对支持者大加封赏,却忘记了介子退。等到想起这位忠臣时, 伤心的介子推早已遁入山林深处。重耳想逼他回来,所以就大火焚山。后来, 在一棵大树旁边发现了背着老母的介子推。两人都被烧死了。 Saddened by the tragedy, Chong'er ordered that fires could not be lit on the day of Jie Zitui's death. From this comes Hanshi Day, or Cold Food Day. People visited Jie Zitui's tomb the next day to pay their respects. Over time, Hanshi Day was replaced with tomb-sweeping day. 重耳悲 痛欲绝。他下令,在介子推的忌日不准生火。寒食节即来源于此。寒食节的次 日,人们到介子推的坟头上致敬。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

关于寒食节的诗歌赏析

1.《寒食》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注释 ①寒食,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不得封赏,负母逃进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竟被烧死。为纪念他,就规定这一天不得升火煮饭,只能吃冷的食物,故称之为寒食节。②撰碑钱,为别人写碑文、墓志铭的稿费。 简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是唐朝诗人韩翃写的京城寒食节的美好景象的名句。唐宋两朝,清明、寒食期间是游玩、宴会的好日子,故有人间佳节唯寒食这样的诗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也是汴京清明、寒食期间的盛况,这便是明证。 首联写自己被贬官的心情,忆昔西都看牡丹,稍无颜色便心阑。而今寂寞山城里,鼓子花开亦喜欢。作者这几句诗就是最妙的解说词。今昔的强烈对比,怎不惹起诗人无限的惆怅呢? 颔联的句法是套用杜甫《江村》中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句式;颈联写的是草树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烟两种境界。中间两联对仗是山里寒食风光的具体描绘,写得很有特色,笔法也很老到。尤其是颈联,比起草树沐新雨和依依墟里烟这两句更有韵味,更富诗家语。诗人偏偏不说草树,而说绿;不说墟里烟,而说乍禁烟,既含蓄,又使形象显得更为突出。用这样的语言去写才叫做写诗,懂得这样去鉴赏才算是会读诗。 尾联是反语,是牢骚语,虽然嘴里说莫惆怅,心里早已是因思世事悲心事,更听风声杂雨声。靠替人写碑文,写墓志铭得来的钱买酒喝,要不然酒债寻常行处有,这过的是什么日子!犹有,看似旷达,实为愤激,里面藏有多少潜台词呵。 2.《和子由寒食》苏轼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古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翻译赏析

古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翻译赏析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韩翎。古诗全文如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前言】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注释】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斜:读,与“花”“家”押韵。 ⑤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⑥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⑦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翻译】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

古诗原文寒食

小学必备80首古诗知识要点及相关达标测试 古诗原文:《寒食》____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注释: 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③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④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作者简介: 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韩翃阳市)人。天宝十三载(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766—779)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780—783)初,德宗赏识其“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仅存诗三卷。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创作背景: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达标测试: 1、默写古诗: 寒食 作者:_____

清明节的活动英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清明节的活动英文 篇一:清明节文化中英对照 1、QingmingJie(AllsoulsDay) Qingmingisatimetorememberthedeadandthedearlydeparte d.moreimportant,itisaperiodtohonourandtopayrespectt oonesdeceasedancestorsandfamilymembers.becauseitrei nforcestheethicoffilialpiety,Qingmingisamajorchines efestival. Literallymeaning"clear"(Qing)and"bright"(ming),this chinesefestivalfallsinearlyspring,onthe106thdayafte rthewintersolstice.Itisa"spring"festival,anditisano ccasionforthewholefamilytoleavethehomeandtosweepthe gravesoftheirforebears.chinesebeingpracticalpeoplet hissweepingofthegravesisgivenanextendedperiod,thati s,10daysbeforeandafterQingmingday.Amongsomedialectg

roupsawholemonthisallocated.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郭亲睦邻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清明节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域的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oRIgIn(起源) QingmingispopularlyassociatedwithJieZiZhui,wholived inshanxiprovincein600b.c.LegendhasitthatJiesavedhis starvinglordslifebyservingapieceofhisownleg.whenthe lordsucceededinbecomingtherulerofasmallprincipality ,heinvitedhisfaithfulfollowertojoinhim.however,Jied eclinedhisinvitation,preferringtoleadahermitslifewi thhismotherinthemountains. believingthathecouldforceJieoutbyburningthemountain ,thelordorderedhismentosettheforestonfire.Tohiscons ternation,Jiechosetoremainwherehewasandwasburnttode ath.TocommemorateJie,thelordorderedallfiresineveryh ometobeputoutontheanniversaryofJiesdeath.Thusbegant he"coldfoodfeast",adaywhennofoodcouldbecookedsincen

寒食诗集赏析

寒食 [xx]xx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作者背景: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注词xx: 春城: 暮春时的xx。 寒食: 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 皇城中的xx。 斜: 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xi。 xx:

这里指唐朝皇官。 传: 赐给。 五xx: 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古诗xx: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 “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

寒食节的传统食物

寒食节谈寒食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祀死者,好像并无什么特别的节日食品,但被清明节取代的寒食节却是中国古代最重视饮食的节日,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的俗语。 寒食节在冬至之后的105日,故又称“百五日”,相传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焚死绵山的介子推而来的,晋文公严令不准生火做饭,只准吃提前准备好的冷食,故称“寒食”。 唐代以前,寒食节仅局限于晋地,魏晋时期山西一带的寒食禁火颇严,时间长达一个月。唐代时,晋地作为李唐皇室的龙兴之地,寒食节也由山西一地逐渐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宋代时,寒食节开始衰落。宋代以后,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 在寒食节最为兴盛的唐宋时期,寒食的时间一般为三天。家家户户提前准备大量节食,寒食一到,随意取食,令人大快朵颐,故有“寒食十八顿”等俗语。寒食节最著名的节日食品是“寒具”,后世的焦圈、馓子等均是“寒具”发展而来的。 宋代的苏东坡还专门写过一首《寒具诗》:“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寒食节还流行“镂鸡子”,“鸡子”即鸡蛋,是将鸡蛋煮熟后精心雕镂装饰。“镂鸡子”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唐代时风行

全国。初唐诗人骆宾王《镂鸡子》云:“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刻花争脸态,写月竞眉新。晕罢空余月,诗成并道春。练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诗人把善为镂鸡子的人称为“练人”,以示其熟练技能。元稹《寒食夜》也有“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从这些诗中可以得知,当时的人们把鸡蛋雕成人脸形状,并在腮上染上红晕,光彩照人。人们还要把镂刻成形的鸡蛋拿出来相互比试,争巧斗艺,这种习俗当时称为“斗鸡子”。 寒食节的节日食品还有“子推燕”、糯米藕、乌饭、陵糕等。其中,“子推燕”又名“飞燕枣錮”“子推蒸饼”等,即北方人春节常蒸的枣糕(又称“枣花馍”)。糯米藕和乌饭流行于江南苏州一带,糯米藕是将糯米灌入藕孔中蒸熟,食用时切片浇上糖稀或撒上白糖食用。乌饭又称“青粳饭”,是将乌桕树叶榨汁和粳米一起蒸制的饭。最有意思的是“陵糕”,它实际上就是剩稀饭。

寒食节诗歌

[ 宋] 曾巩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眼前了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成家傥已嫁诸妹,有立不忧吾弟孺。攘攘天地间,万类歹好恶。欢合无一非,睽穷有百牾。吾独安能逐毛发,饮泉食力从所慕。 韩愈集(唐) 寒食日出游(古诗三)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 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映。 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 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 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 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念君又署南荒吏,路指鬼门幽且夐。 三公尽是知音人,曷不荐贤陛下圣。 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并。 自然忧气损天和,安得康强保天性。 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今朝寒食行野外,绿杨匝岸蒲生迸。 宋玉庭边不见人,轻浪参差鱼动镜。 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 饮酒宁嫌盏底深,题诗尚倚笔锋劲。 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当火令。 寒食清明二首其二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寒食直归遇雨 寒食时看度,春游事已违。 风光连日直,阴雨半朝归。 不见红球上,那论彩索飞。 惟将新赐火,向曙着朝衣。 其他诗人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寒食节

寒食节 漫话寒食节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和清明,本是我国古代的两个节日,大致在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这两个节日时间相近(中间仅隔一天),习俗相连,故逐渐合二为一,时至今日,很多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 寒食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周礼》云"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荆楚岁时记》则有 "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是寒食禁火导源于介之推,《邺中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这是指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出亡的十九年中,介之推始终伴随,曾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复国执政,史称晋文公,据史书记载"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说:"天末绝晋,必将有主,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遂与其母楷隐绵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县,又称介山)。晋文公得知后亲往求之,之推避而不见。文公火焚绵山,介之推守志不移,终不下山,母子双双抱木而死。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这天不举烟火,并把这天定为"寒食节"。 以上说法始于晋宋,此前未见记载。据《周礼·秋官·司煊氏》称:"……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汉代郑玄注:"为季春将出火也。"所谓"火",指"心宿二",即行星中的"大火"(火星)。古人迷信,认为春季见于东方的"苍龙七宿"属木,而季春三月黄昏时火星(大火)从东方升起,"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其实,这才是寒食节的真正起因。 《赵书》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赵王石勒不准老百姓发怀古之幽情,下令禁止群众过寒食节。这天突然狂风大作,劈雷闪电,暴雨夹带冰雹,一时间平地水深三尺。石勒大惊,只得收回成命,让老百姓象过去一样过寒食节。从这个记载来看,石勒的禁令与狂风

古人写寒食节的诗词集锦

古人写寒食节的诗词集锦 古人在寒食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寒食节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朝代:元朝|作者: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词牌名:菩萨蛮|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寒食月夜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唐朝|作者: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毬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途中寒食 朝代:唐朝|作者: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城东即事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寒食野望吟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有关清明节的英语单词.doc

有关清明节的英语单词 Ching Ming Festival/Grave-Sweeping Day 清明节Cold Food Festival 寒食节day of sacrifice 祭祀节日offer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祖/上供online tomb-sweeping 网上祭扫Internet memorial 网络纪念馆condolence 哀悼之情hell note/joss paper 纸钱funeral supplies/products 殡葬用品funeral services 殡葬服务业mortician 殡仪业者burn incense 焚香tomb-sweeping 扫墓tomb sweeper 扫墓的人kite flying 放风筝spring outing 踏青god's lantern 神灯memorial tablet 纪念碑willow branches inserted on each gate 门旁插柳online funeral 网上葬礼online tribute 网上悼念cremation urn 骨灰盒mourning ceremony 哀悼仪式inhumation 土葬cremation 火葬sea-burial 海葬boat-coffin burial 船棺葬tree burial 树葬celestial burial 天葬flower burials 花葬national mourning 全国哀悼national mourning day 全国哀悼日filial piety 孝顺孝心Day of the Dead(亡灵节,墨西哥传统节日,人们通过守灵、上供等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

寒食节的诗歌精选

寒食节的诗歌精选 寒食节是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寒食节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书事 [宋] 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寒食夜 [唐] 韩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浣溪沙

[唐] 韦庄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指点牡丹初绽朵, 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浣溪沙 [宋]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念奴娇·萧条庭院 [宋]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螟。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正宫·醉太平 [元] 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 生叫破韶华。 夜深微雨润堤沙, 香风万家。 画楼洗净鸳鸯瓦, 彩绳半湿秋千架。 觉来红日上窗纱, 听街头卖杏花。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唐] 白居易

寒食节有什么习俗

寒食节有什么习俗 寒食节习俗,你知道哪些呢?寒食节也被称为“冷节”、“禁烟节”等等。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那么,寒食节习俗有哪些?下面就跟来了解。 寒食节的习俗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 寒食节的特点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

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 寒食节的饮食文化寒食节吃冷食 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大好时光,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把个清明节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因时间上和清明节接近,并受其影响,因此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清明节和寒食节区别1、功能不同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混为一谈,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

中国古典诗词中寒食节的历史文化价值

[转载]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寒食节(历史文化)我要推荐 2008-9-12 8:56:38 丨分类:景点介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寒食节(历史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着人们的民族意识和凝聚力。而寒食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两千多年来绵延不绝,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是中华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载体。 寒食节,亦称禁火节,按照我国的很多文献解释,它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贤臣介子推被火焚骸而设的。笔者由于生长在介子推的故里,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习俗颇有所闻,故借此机会谈一点浅见,谬误之处尚望阅者指正。 笔者自幼酷爱中国古典文学,在浩瀚的古诗词中,看到了诸多有关寒食节的佳作,它从不同的层面反映了寒食节的渊源和习俗。因而我们可以透过这馨香的笔墨、窥见古人是怎样度过这个不平凡的节日的。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赋得何处难忘酒》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风花发后,寒食日明前,小院回罗绫,深房理管弦。此时无一盏,争过艳阳天。”今天,诗人的心情是偷悦的,春暖花开,惠风和畅,明月在天,他不能忘怀的是美酒,没有美酒不就辜负了这大好春光吗?山西太原人王昌龄《寒食即事》云:“晋阳寒食也,风俗旧来传。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西见子推庙,空为人所怜。”这是一篇吊古伤情的诗作。诗人在寒食节这一天,来到介推的祠庙,遥想介公当年跟随晋文公流亡异国他乡,饱受屈辱,曾割股啖君,功不言禄,抱木而亡。因之,触景伤情,潸然泪下。反映了诗人在节日期间,缅怀先贤的思想感情。唐大历五年,寒食节,诗圣杜甫漂泊在江湖上,乘坐一只小船,度过了寒食节。他即兴写出了《寒食舟中作》。其中有句道:“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青山白云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恬淡的笔调抒发了老年飘零四海的悲哀和寄希望于国家强盛的无限深情。寒食节,作为天下第一祭日,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到祖坟祭祀先人,寄托哀思。宋人范成大也上坟祭祖一了,他在《寒食》诗中写道:“野店垂杨外,荒祠苦竹业,鹭窥芦泊水,鸟啄纸钱飞。媪引浓妆女,儿挟烂醉翁,深村好时节,应为去年丰。”这首诗,就象一幅“清明上坟图”的风俗画,画上荒庙野庙,垂杨苦竹,白鹭在凫水,鸟儿衔着纸钱飞,士女踏青,老翁醉酒,活泼泼的一片寒食节的景象。 北宋诗人周邦彦,是在京郊度过寒食节的寒食节的,他在《寒食》词中写道:“条风布暖,霏霏弄晴,池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暗寒食……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空犹自相识。”周邦彦是宫廷词臣,官至太学正,掌大晟府,今天他走出京城,沐浴着和熙的春风,欣赏着沿途的烟景,柳色新新,乳燕低飞,花气袭人。恰如朱熹诗说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杨柳满皇都。” 旷代才女李清照作《浣溪沙·寒食》抒怀:“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走出深闺,享受着大好春光,斗草玩花,十分开心,不过黄昏的几点小雨把她的秋千给淋湿了。 我们在寒食诗中,还能看到古人在寒食节期间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赏花、斗鸡之类,元代诗人刘炳有句云:“今年寒食容秦淮,杏花李花无数开。”明代僧人明秀诗云“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是描写寒食节赏花的。杜淹有《斗鸡》诗云:“寒食东郊道,阳沟竟草茂,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风,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云百战胜,会自不论功。”可谓一幅绘声绘色的斗鸡图。元代文学家戴表元《林村寒食》诗云:“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鸦衔祭肉飞,闻说旧诗春赛里,家家鼓笛醉成围。”寒食节就像国外的狂欢节,乡民们,相互嬉戏,如醉如痴,欢度节日。总之,这个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和精神,增进民族认同有着不可估量的伟大意义。综上所述,寒食这一民俗活动、文化内涵深邃,流布之广,影响之大为其它节俗所不及,插柳演变为植树,蹴鞠演变为足球,踏青演变淡春游等不乏列举。因此,

清明节的英语介绍

清明节的英语介绍 【篇一:清明节及其起源英文介绍 qing ming festival and its origin】 origin(起源)qing ming is popularly associated with jie zi zhui, who lived in shanxi province in 600 b.c. legend has it that jie saved his starving lords life by serving a piece of his own leg. when the lord succeeded in becoming the ruler of a small principality, he invited his faithful follower to join him. however, jie declined his invitation, preferring to lead a hermits life with his mother in the mountains.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 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椎。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椎不惜从自 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作了国君 (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椎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believing that he could force jie out by burning the mountain, the lord ordered his men to set the forest on fire. to his consternation, jie chose to remain where he was and was burnt to death. to commemorate jie, the lord ordered all fires in every home to be put out on the anniversary of jies death. thus began the cold food feast, a day when no food could be cooked since no fire could be lit.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椎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椎母子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椎,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 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the cold food festival occurs on the eve of qing ming and is oft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the qing ming festival. as time passes, the qing ming festival replaced the cold food festival. whatever practice is observed,the basic observation of qing ming is to remember ones elders by making a special effort to visit their graves, ashes or ancestral tablets. to make the visit even more meaningful, some time should be spent to remind the younger members of the family of the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ir ancestors, and the story of jie zi zhui who choose death over capitulation.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 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椎的习俗也变成了清明扫墓的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