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司2013年6月安全大检查泉州炼油项目检查报告pdf

公司2013年6月安全大检查泉州炼油项目检查报告pdf

公司2013年6月安全大检查泉州炼油项目检查报告pdf
公司2013年6月安全大检查泉州炼油项目检查报告pdf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安全大检查报告(泉州炼油项目)

成员:熊延、李明双、李明明

组长:魏亚斌

报告日期:2013年06月28日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安全大检查报告

(泉州炼油项目)

根据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文件,中寰质安【2013】207号《关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通知》检查要求,安全大检查人员组长魏亚斌,成员熊延、李明双、李明明从06月27日至06月28日在泉州炼油项目实施安全大检查。

本次安全大检查采用了听取寰球辽宁公司项目部、寰球六建公司项目部及寰球EPC项目部的安全工作汇报、交流、检查相关文件和资料,以及现场检查的形式,对项目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抽查。现将本次安全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内容

活动重点围绕“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纪律”五个方面展开,检查内容主要为:

1、查各单位、总部各总承包项目部生产经营风险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2、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与执行情况。

3、查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隐患项目整改的挂牌督办情况。

4、查非法违法和违规生产经营情况。

5、查生产作业受控管理、作业许可的执行情况。

6、查重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危险作业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情况。

7、查环保三级防控设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

8、查承包商“五关”管理措施落实与违法分包、转包情况。

9、查事故资源利用、事故教训吸取、事故责任人查处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0、查应急管理和汛期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

1、寰球公司EPC项目部,《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中,缺

少现场经理的职责。

2、寰球公司EPC项目部所提供的《现场组织机构及职责》是寰球公司的原版程序文件,没有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的程序文件。

3、辽宁公司项目部受限作业许可证开具不规范,不够严谨(如:标注有有害物质,不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

4、六建项目部制定了应急预案(共10项),但应急预案太笼统,不够详细、具体,应根据各类危险因素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5、六建项目部未按应急物资清单配备自供氧式呼吸器。

6、六建项目部只对员工进行了部分应急培训,但没有覆盖到所有的应急预案。

7、六建项目部人员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纸板存档不全,部分记录仅有电子版。

8、加氢装置东侧一处阀门井临边未采取硬性围护,存在人员坠落风险。要求立即增设硬性围护。

9、异构化装置区一处脚手架爬梯踏步间距过大,不符合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2011)中的相关要求(满堂脚手架应设爬梯,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 300mm)。要求按规范要求整改。

10、异构化装置区安全交底记录牌字迹模糊不清。要求更换对公示的交底记录、JSA等文件采取防雨、防水措施。

11、35KV变电所东侧管廊,高处作业一名人员未正确系挂安全带(双钩挂在电缆桥架边缘作业)。当即制止并教育,增设“生命线”。

三、好的做法

1、六建公司项目部作为承担一线作业的主力军,坚信“以规定约束行为,交流作为桥梁;以检查作为监督,在内心深处传递温暖”的安全信则。按照寰球总部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落实本次安全大检查活动工作。项目部高度重视,紧密部署,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针对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全面组织开展安全喊话、宣传、安全知识普及、咨询、专项培训及应急演练等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2、辽宁公司项目部以本次公司安全大检查工作为契机,在深入开展各项自检自查的基础上,加强项目执行力,贯彻“过程重在控制,

结果说明一切”的管理理念。

3、现场各装置区均设立了“项目领导联系责任牌”和“要害部位定点联系牌”,便于及时与相关责任人员沟通。

4、寰球公司EPC项目部HSE部门对各分包单位HSE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分,责任心差、能力达不到要求的人员,建议分包单位项目部更换。

5、业主方对寰球公司项目部HSE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且寰球公司项目部在业主组织的“月度HSE评比活动”中成绩均名列前茅。

检查人员:

时间:

农业发展报告

一、珠海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作为改善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珠海率先推进幸福村居建设三年来,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推动幸福村居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成熟发展;各级财政投入幸福村居建设累计超过10亿元,实现了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三年大变化目标,尤其六大创建工程之核心,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在大力推进珠海幸福村居建设进程中,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现代农业成长迅速。在传统农业支撑下,涉农二、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金湾三板农业、斗门逸丰生态园、十亿人社区电商、高栏绿手指份额农园,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崛起。斗门区实施一村一品、一品多村战略,创新建立园区、镇村、合作社和投资企业“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发展实力,初步形成了灯一等村海鲈生产基地、耕管等村南美白对虾生产基地、莲江等村休闲旅游产业基地、东安等村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及东滘村罗非鱼养殖基地、红星村铁皮石斛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斗门区莲洲镇分别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莲洲镇十里莲江农业观光园被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作为全国首批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珠海台创园建设日新月异,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园区内景观及服务设施逐渐完善,热带兰花(国家)研发中心首期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台创园二、三期建设进展加快,科技创新基地、28000平方米兰花温室大棚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2016年下半年完成建设并投产。台湾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生态观光旅游中心、珠海芊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绿海二期水产品加工等一批有实力、有市场、有技术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此外,广东(珠海)现代种业发展中心成功落户珠海台创园,这将全面提高珠海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有力推动珠海建设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高端种业基地发展。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建设幸福村居进程中,珠海借助外脑,高端谋划完成概念性总体规划,完成园区内土地平整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目前,园区已成为国家食品安全(横琴)创新工程的重要供应基地。同时,珠海市还新注册、引进一批园区企业和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 伴随幸福村居创建的深入,珠海市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新业态,特色农业休闲企业发展成规模、上档次,海岛旅游持续火爆,增长迅猛。其中涌现出一批业界佼佼者。作为珠海12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农庄,十亿人果蔬农庄接待国内外农业部门专家、游客超过4万人次。绿手指农园推行都市农业模式,为50多个社区、5000多名会员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生态养生农业示范企业,逸丰生态园以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带动解决村民就业岗位100多个。发挥水乡资源优势,利用纵横交错的河道开展皮划艇及自行车运动,乐诗农业迅

中科院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版) 共5篇14个专题

中科院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版) 共5篇14个专 题 2017年7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并举行“全面深化中国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高层论坛。 当前农村全面转型面临八大挑战 一、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2005-2015年,中国三种粮食每亩总成本平均每年上涨9.7%,其中人工成本年均上涨11.0%,土地成本年均上涨13.5%,均远高于同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4.4%)和谷物生产者价格指数年均上涨率(4.8%)。高生产成本推高了粮食价格、降低了农业经营收益,损害了农业竞争力。 二、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自2011年以来,大中型农机具数量和机械作业费增速“双回落”,而且近年来小型拖拉机的绝对数量连续减少。这意味着,中国大中型农机具数量正在趋于饱和,农机作业市场竞争日益充分,农业机械化面临转型压力。 三、“谁来种地”难题尚未破解。占农民工总量49.7%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且早已习惯城镇生活,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再加上务农收

益较低和耕地细碎化,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抛荒,在河南南部、湖南西部的山区耕地抛荒比例接近1/4。 四、农业规模经营面临巨大挑战。2015年底,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数量仍然多达2.1亿户,占全部农户的79.6%。2016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为4.7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为35.1%,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远低于2012~2014年4个百分点以上的年均增速,一些农民想出租土地却没人承接。 五、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且农业经营效益进入下行通道,农民增收的务农、务工这两大传统动力有所减弱,加上财产性收入短期难以有明显增加(2016年仅占2.2%),依靠转移净收入来支撑农民收入增长也不太现实,农民增收难度日益加大。 六、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当前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用地面积约多达3000万亩。2000年-2011年,在全国农村人口减少1.33亿人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反而增加了3045万亩。而且,每年因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而新增农村闲置住房5.94亿平方米、折合市场价值约4000亿元。 七、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不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比如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再加上全国每年38亿吨的畜禽粪污产生量,导致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而且,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八、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亟待理顺。乡村治理机制如何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社区化的值得注意。 新时期,加快农村全面转型 必须全面激活要素、市场和主体,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新动能。然而,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加快农村全面转型、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中,目前仍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障碍。具体来看,在思想认识方面: 一是担心农民离农退地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误解,三是误将土地流转等同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有待深化,五是对工商资本下乡的认识存在偏颇。在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各项改革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同学们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他们在思考,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同学们也希望能再有机会与农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问题的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xx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XX 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

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XX 报告提出,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需要深入关注。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XX 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五年即超《规划纲要》2020目标5% XX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国十条”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 报告显示,“入园难”是“十二五”之初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XX年幼儿在园人数只有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到XX年幼儿在园人数猛增到万人,五年增加了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只用五年时间即超过《规划纲要》2020目标任务5%。 全国幼儿园数量由XX年全国仅有幼儿园万所,到XX年增至万所,增幅达%。城区增加了15474所,占%;镇区增加了22883所,占%;乡村增加了18576所,占%。其中,教育部门办普惠性幼儿园城区增加了2953所,占%;镇区增加了8675所,占%;乡村增加了14813所,占%,近九成普惠性幼儿园投放在了乡镇及以下。 全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专任教师数量由XX年

的万人增加到XX年的万人,新增万人;在新增专任教师中,城区占%,镇区占%,乡村占%。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不断享受改革发展红利 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五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各项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迎来利好局面。 主要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呈“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基本格局;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增加且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率较高,留守数量下降;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幅提升,生师比不断下降,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推进,受益学生达3300多万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有序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大幅提升;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不断提高。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超过中上收入国家 报告称,近年来,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增长,由XX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超过了85%的基本普及标准;远超中上收入国家%的水平,普通高中生均教育资源状况不断改进,贫困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农村学生上大学机会显著增加。此外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发布 2020年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该报告包括1个主报告,及综合篇、经济篇、社会篇、生态环境篇等4篇19个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农村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民生短板突出、村庄分化日益加剧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形势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到“十四五”期末,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其中谷物(三大主粮)缺口约为2500万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5省市预计将在2025年前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引领全国农村发展。 《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和善治乡村建设,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此,需通过补短板、调结构、抓改革、强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着眼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二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质量善布局,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全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三是做好承包地延包试点工作,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拓展确权成果应用,着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协同效应。四是通过厘清治理主体职责边界,适应乡村社会变动带来的新型治理需求,优化治理手段,强力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 2020年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该报告包括1个主报告,及综合篇、经济篇、社会篇、生态环境篇等4篇19个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形势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 《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和善治乡村建设,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需通过补短板、调结构、抓改革、强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着眼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二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质量善布局,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全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三是做好承包地延包试点工作,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拓展确权成果应用,着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协同效应。四是通过厘清治理主体职责边界,适应乡村社会变动带来的新型治理需求,优化治理手段,强力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 《中国农村发展指数及中国农村发展指数测评报告》也同期发布,该报告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视角出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体制机制保障与政策性供给四个维度29个指标构成。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农村综合发展指数达到0.677,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0.028。生活水平维度对总指数的增长贡献最大,达到39.3%。而城乡一体化维度的贡献率出现大幅下降,在总指数增长中的贡献率仅为3.6%。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间发展失衡在东北与西部省份更突出,但普遍趋于缓解。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增收进入“多轮驱动”时期,但各项收入的增速均有所放缓,且区域间差异显著。为此,《报告》建议应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制度环境,并形成因地制宜的农户增收长

最新整理中国农村调查报告5篇.docx

2019年精选中国农村调查报告(一)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关心农民疾苦,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在大力建设新农村的今天,让广大农民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双丰收。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故浙江师范大学彩虹实践队的同学们,在浙江,云南,广西,西藏各省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乡镇,进行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 【关键词】:外出务工;新农村;政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很多大城市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在城市建设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建筑工地、各类市场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农民工。为了减少贫富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也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有关数据显示,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看着好多好多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国家政策,我们不禁再想,这些政策在地方到底有没有被落实,有没有切实地市农民受益,有没有它们的不足。带着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富饶的土地孕育了宽厚仁德的民族性格,也留下灿烂的农业文明。一部中国农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史。我们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这一专题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该专题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下部主要介绍近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在讲述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以岳麓版必修二的内容为基础,个别地方,我们将凭借教材中内容让大家仔细的体会。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的田野,看一看在涌动的麦浪下还有多少让人心醉的农业常识。 上篇——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知识题纲。 一、农业耕作方式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也不例外。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已经过向往这笔“逐水草而居”稳定的生活模式,原始农业的出现无疑为这种生活模式的产生奠定的必要的基础。但是最初的时候知识采取了一种落后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关于“刀耕火种”,大概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他和后来出现的石器耕锄区分开。在原始社会,人们对农业的认识极其微薄,他们在田野里用工具将小树砍倒,将和野草一起烧掉,然后用燃烧后的草木灰作肥料,在上面直接耕种,直接耕种就是说没有翻土之类的耕作过程。这种耕种情况,一般是一年换一块土地。长年累月,就形成了一个以人们居住点为中心的,大体呈圆形的耕种区域。由于中国一次的土地就被弃而不种,所以人们每年向背向居住点的方向去更远的地方进行生产劳动,当这段距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太大的消极影响后,人们就会离开自己的居住点,到更远的地方定居。这种“刀耕火种”的农业耕作方式,对于不断追求幸福的人们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最迟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发明了耒、耜这样的农业工具。这种专门用来进行类似松土之类的农业活动的工具充分说明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初步出现了认真细致的生产操作。要说明的是,耒耜一方面是指耒和耜,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那一时期所有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就是说当时对土地的认真细致的操作远远不止翻地松土这么两个内容。 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铁犁牛耕阶段。这个阶段是如此漫长,然而在这漫长的年月里,留给炎黄子孙的回忆和财富有十多么值得我们骄傲!一般来说,人们就是把铁犁牛耕种的铁犁定位为铁质的犁,我认为,就如同石器耕锄阶段的石器并非只是弹出的指石质的工具一样,因为当时的耒耜还有木质的和骨质的等等,所以铁犁牛耕中的“铁”应该泛指经过熔炼而出现的金属。这样的话,奴隶制社会时期青铜农具就应该证明当时已经有了朦胧的铁犁牛耕身形。当然,由于青铜器的昂贵,他很少用来制作生产工具,主要用于制作奢侈品和少量的武器,所以奴隶制社会时期还不是铁犁牛耕的主题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转型时期,铁器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们改造以及利用自然的能力。这种既坚硬又便宜的金属让农业充满的发展的活力,2000多年的日子里,他造就了举世瞩目的辉煌,即使在工业文明的今天,仍然让我们自豪不已。 古代农业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农业经济的特点 土地制度 重农政策 关于土地兼并问题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65.5%;新增农村转移人口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同时,报告中指出,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 对于中国城镇化发展,报告指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程度保持持续提高的态势,但是进展速度呈减缓趋势;各领域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特别是生态环境一体化成效显著;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程度稳步提高,而且区域差距持续缩小。为此,报告提出要稳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城乡一样化内容,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以三产融合发展化解城乡二元经济,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面临着严峻的水污染问题。报告指出,要在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

基础上,限制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并因地制宜地研发和选用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同时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加强监督管理,以及建立与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保障机制。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着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不配套、乡村总体建设规划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乡村建设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村生态环境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投入缺乏等主要问题。为此,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及长效管护机制,以及鼓励村民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年度报告】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年度报告)年中国农村政 策执行报告

2011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方案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11月9日作者: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于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异常复杂的市场形势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形势,为促增长、控通胀、保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对13个省(区、市)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户的问卷调查,2011年各项农村政策的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于着部分领域的农业财政投入弱化、政策执行地区之间不平衡、措施没有到位等问题。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壹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壹是主要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将继续存于;二是农产品价格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三是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挑战;四是我国今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有望实现;五是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要求十分紧迫。 为此,今后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大对农业资金投入;加大非农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政府公共投入导向上缩小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距。 壹、今年以来的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资金为9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际投入规模将首次达到1万亿元。农业农村经济于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经受住了异常复杂的市场形势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今年以来,面对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西南地区持续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发布 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暨“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包括1个主报告,及综合篇、经济篇、社会篇、生态环境篇等4篇19个专题研究报告。 “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形势将呈现新特点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但是,也应看到,目前农村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村民生短板突出、村庄分化日益加剧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形势将呈现出新的特点。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25.3%,约为1.24亿人。到“十四五”期末,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其中谷物(三大主粮)缺口约为2500万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5省市预计将在2025年前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值,引领全国农村发展。 补短板、调结构、抓改革、强治理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智慧乡村和善治乡村建设,为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简而言之,要“巩固一个确保、强化两大动力、贯穿一条主线、聚焦四大重点、建设三个乡村”。 为此,需通过补短板、调结构、抓改革、强治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着眼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人群,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二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提质量善布局,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强化数字乡村建设,全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三是做好承包地延包试点工作,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拓展确权成果应用,着重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协同效应。四是通过厘清

2020年农村社会调研报告3篇

2020年农村社会调研报告3篇 本文是关于2020年农村社会调研报告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通过调研,同学们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他们在思考,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同学们也希望能再有机会与农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问题的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xx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XX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

中国农村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调查报告 以下是我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中国农村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农村调查报告 勤劳致富,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放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农村有些不灵了。由于农民的生产是为市场而生产,他们生产的粮食或肉蛋奶,都是用来交换的商品,且没有定价权,谁老实巴交种地谁就吃亏。 自2005年以来,身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的我,带领一批批研究生一直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蒋家庄进行生态农业实践,承包了约40亩低产田,办了一个生态农场。我们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很多变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这10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中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不但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由于普遍采取了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模式,同时城市垃圾大量进入农村,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在落后农村落地,因此,农村中出现了多种污染。本文章所反应的问题,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的真实现状。 调查之一:令人窒息的臭味 2017年7月,山东几省连遇高温,部分城市达到40度。在这样高温天气下,一些

化工厂、养殖场散发的臭味令人窒息。 在我的生态农场西北角,两年前出现了一个非法养殖场,属于工厂化养鸭,鸭子从蛋壳出来到长大25天即可以出笼。在其上游就有一个规模化的屠鸭厂。屠宰后的鸭子进入到南方城市,被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吃掉了。经济发达的地方,为转移污染,将工厂化养殖场和屠宰厂转移到了经济相对落后的沂蒙山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里恰好位处水源地上游,这里的污水与生产的垃圾食品又回到了他们的餐桌。 臭气来自养鸭场的鸭子粪便,平时气味就很大,再遇到到高温,臭气浓度增加几倍,臭气熏天。尽管政府规定畜禽粪便要干湿分离,不准冲洗,但这些黑心养鸭场不管不顾,照样用水冲,不仅严重污染了周围河流,在冲洗过程中还添加了大量火碱,这样的鸭粪不仅不能肥地,还会烧死庄稼。 之所以25天鸭子就能够出笼,得益于大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各种重金属、抗生素、激素都添加到饲料里面,让鸭子异速增长。不要说这样的鸭肉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就连粪便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在鸭场工作的农民也有健康隐患。 最近临沂市在铁腕治污,希望借此春风,对于存在偏远农村的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养殖场予以清理,早日还沂蒙山人民久违多年的绿水青山。

2005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

2005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 樊平 2005年“三农”问题变化的总趋势是进展大,问题多。进展大在于政府开始用统筹的观点和措施来协调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配套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效果明显。政府几个涉农发展的部门和研究机构在2005年设计组织调研并完成了几个专题报告,研究当前的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有数据有观点,社会反响大。问题多在于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城乡互动新阶段,旧的问题存在,新的问题产生,社会张力显现。村落社会分化继续扩大,快速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开始显现,农村内部阶层关系也出现了新特点。 一农民收入:以统筹破解”三农”问题 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重要标志就是中国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对农业进行反哺,以工支农、以城带乡效果明显。 (一)农民收入增加,支出增长 2005年的突出特点是以统筹破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统筹的特色在于,促进农民增收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农民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 农民收入继续增长。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创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增速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个百分点。 1. 农民收入的增长。中央从2004年起连续两年出台“一号文件”,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多种杠杆和手段,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2004年起,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6亿农民享受了直补政策。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27条惠农政策,农业税减免全面“提速”,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全国有29个省份实施粮食直补,全年安排资金132亿元,比2004年增加16亿元。部分地区农民还得到了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农户投资增长迅速。据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调查统计,2005年上半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5.6%,远高于上年同期6.1%的速度。2005年一些地方新粮上市价格较低,国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农民税费负担大幅度减轻,全国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农业税,河北、山东、云南三省也将农业税税率降低到2%以下。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上半年中国农民农业税人均不足1元,同比下降87.2%。2006年中国将全部取消农业税。取消农民税并不等于农民种地不交税,据初步测算,目前中国农民在购买生产资料等生产过程中交纳的增值税,每年在4000亿~5000亿元之间,农民人均交纳的税款在200元以上。 2. 农民收入的结构。农业部农村司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特点是:(1)出售农产品收入大量增加。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707元,同比增长20.3%。(2)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6.6%。(3)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农民家庭二三产业 *除文中注明引用出处外,本文写作还参考了许多机构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限于篇幅,兹不一一列举。谨此致谢。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权威发布! 2018 年6月26 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定量评估模拟了农业政策变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影响。同时,分别就17 个具体农产品进行专题研究,重点关注2020 年和2035 年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为研判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制度安排与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2017 年谷物产量达到56455 万吨、肉类产量8431 万吨、水果28351 万吨,分别占世界21%、26% 和31%。城乡居民粮菜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肉蛋奶油果以及水产品人均消费量显著增长。中国在全球农产品贸易地位明显提升,进口居世界第一,出口居世界第五。与此同时,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资源环境刚性约束不断加大,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近年来,国际竞争压力导致国内农业支持政策面临困境,大宗农产品出现“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农民收益难以保障,财政负担重,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仍是重点难点。

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下调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均会带来产量和粮农收入双下降。稻谷和小麦是最重要的口粮,建议短期内保留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分阶段、分步骤、分品种深化改革,科学确定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功能定位,加快健全水稻小麦生产者补贴机制;玉米去库存政策有利于调减玉米面积、利好畜牧业发展,但力度应适当,避免过度冲击玉米市场。粮食市场化改革应适度有序。 中国首部“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2018 年1 月1 日中国首部“绿色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正式实施,国家层面明显加强了对畜牧业生产发展迅猛所带来的环境承载压力增大、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治理和管控力度,以促进畜牧业的绿色发展。环保税将涉及约47% 出栏肉牛、58% 的存栏奶牛、50% 的出栏生猪、70% 的出栏肉鸡、75% 的存栏蛋鸡中有污染物排放口的畜禽。 环保税征收模拟结果显示,短期内会增加畜禽养殖成本,对生猪、肉牛和肉鸡的影响相对明显,导致猪肉、牛肉、鸡肉等畜产品产量小幅下降,降幅在 1.98% 以内,但长期将倒逼畜牧业加速绿色转型。建议加快创新探索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支持规模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加快出台有机肥生产与使用的奖励扶持政策机制。 全球化为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进口了大量粮食、油料和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节约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有利于缓解国内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进口农产品增

中国农村调查报告4篇

中国农村调查报告4篇 他们经常想念父母(76.7%)、担心见不到父母(59.2%)、担心父母不爱自己(34.6%)的比例最高,比初三的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留守儿童最需要学习辅导。 3.父母外出对四年级留守儿童的交往行为有较大影响 四年级儿童人际交往状况总体较差,这与他们年龄尚小、社交技能不足有关,四年级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更差。认为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52.1%)、认为同学喜欢自己(68.7%)、愿意和别人说话聊天(80.6%)的四年级留守儿童的比例,分别比四年级非留守儿童低6.4、3.6和1.8个百分点,可见,父母外出对其社交技能和行为影响较大。 调查也发现,四年级留守儿童会更积极地寻求老师支持和参与社会活动,以缓解父母外出后的焦虑感。从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看,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但四年级留守儿童排前三位的是母亲、老师和父亲。在问到“谁监督或帮助你学习?遇到困 难你会向谁求助?”时,四年级留守儿童都把老师排在第一位,而四 年级非留守儿童则把老师排在第三位。在留守群体中,有17.2%的四年级儿童参与很多的学校、社区公益活动,比例最高,也高于四年级非留守儿童(14.8%)。 (七)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1.初二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较差

有37.2%的初二留守儿童每天看电视1小时以上,较初二非留守儿童高2.6个百分点;有38.3%的初二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后更自由了,较四年级留守儿童高13.1个百分点。 2.初二留守儿童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较高 初二留守儿童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完成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的比例高于初二非留守儿童2.3—14.4个百分点。 3.初二留守儿童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初二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较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的比例低于初二非留守儿童4.1和8.7个百分点,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儿童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儿童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43.38%),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重视。 初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变化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这被称为初二现象。对于初二留守儿童来说,青春期的影响与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叠加,放大了种种问题。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农村调查报告(3)全国妇联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

中国农村环境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环境调查报告1 导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这颗绿色星球已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发展,其间遭受千锤百炼, 环境问题已经恶化到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程度。中国人民为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已经做了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几经风雨波折,中国的环境保护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但是,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是很严峻的。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年轻的我们要以身作则,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并尽自己能力所及保护环境,投身建设美好家园的事业。

因为我们——人类只有这一个共同的家园! 身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常识,而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群体优势,努力做好表率,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尽力所及,增砖添瓦。而且2008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使全球经济大萧条,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受到作用,但也受到了冲击。沿海城市的进出口企业 村环境现状的认识,从而更加客观地了解农村环境。而分析造成不同人群观点差距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⒉2调查的对象 在寒假期间,我们分别走访了农村村民、农村学校教师、农村基

层干部等。当然也包括了部分返乡的中、大学生。 ⒉3调查表的总体设计 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均来自各地农村,对农村的现状有清新的了解,深刻的印象。再加上身边可见可闻的环境问题,我们从个人角度到社会角度、政府角度进行问设计问卷调查表。我们觉得,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不是个别人、个别具体组织造成的,而是在我们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导致的。 3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⒊1调查的主要结果 我们的第一问是:您是否愿意配合我们客观地反映农村环境状况?所有接受我们调查的村民都回答会跟我们配合,好好反应农村环境现况。 第二问题是您生活的地区是 否有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现 象?87%的调查表显示,当地存在 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现象。 其中,反映河流污染的人数 占相当大的部分。主要原因是乡 图1—倒在桥下的生活垃圾 镇企业的废水、废渣造成的。目前,相当多的村办企业沿河而建,比如造纸厂、蒜干厂、面粉厂、糖厂、水泥厂等。部分原因是村民们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