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 CYL-CAD

第五章 CYL-CAD

第五章 CYL-CAD
第五章 CYL-CAD

5.进阶图案制作(一)

【学习提示】上节学习了图层的概念,熟练运用图层可以大大提高图形的清晰度和工作效率,尤其在复杂图形中更为明显。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并灵活运用图层。

【本节重点】图块的定义和插入,线型的调整

【学习命令】B (block 图块) I (insert 插入) Rec (rectangle 矩形) Pl (pline 多段线) Br (break 打断) Cha (chamfer 倒角) F (fillet 圆角) Mi (mirror 镜像)Dt (dtext 单行文字)Sc (scale 比例缩放)St (textstyle 文字样式)

5.1 Rec (rectangle 矩形)命令的应用

利用矩形命令,可以绘制上述的四种图形,方法是执行矩形命令过程中,通过选取子命令来设置矩形的线宽、倒角、圆角等步骤。

(1)命令行输入Rec ,确定,指定第一角点,输入对角点@5000,3000 ,就可以得到图1。

(2)重复执行命令,直接按空格键,不要指定第一角点,而输入W (width ),更改线宽,输入值200,确定,输入对角点坐标@5000,3000 ,就可以得到图2。

【命令步骤】

命令: rec

RECTANG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w

指定矩形的线宽 <0.0000>: 200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

>>输入 ORTHOMODE 的新值 <0>:

正在恢复执行 RECTANG 命令。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 @5000,3000

(3)再按空格键,再次输入W (width ),更改线宽为0,确定,再输入C (chamfer ),确定,指定切角的第一段距离,输入500,确定,指定切角的第二段距离,默认也是500,然后输入对角点坐标@5000,3000 ,就可以得到图3。

【命令步骤】

命令: rec

图5-1 矩形的应用

RECTANG

当前矩形模式: 宽度=200.0000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w

指定矩形的线宽 <200.0000>: 0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c

指定矩形的第一个倒角距离 <0.0000>: 500

指定矩形的第二个倒角距离 <500.0000>:(默认回车)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指定第一角点)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 @5000,3000

(4)再按空格键,输入F (fillet ),确定,执行圆角,指定圆角的半径,输入500,确定,然后输入对角点坐标@5000,3000 ,就可以得到图4。

【命令步骤】

命令: rec

RECTANG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f

指定矩形的圆角半径 <0.0000>: 500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指定第一角点)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 @5000,3000

5.2 Pl (Pline 多段线)的应用

Pl (pline 多段线)的应用较广,可以绘制多种图形,这里列举了五种常用类型,很多图案的绘制要输入子命令,在执行命令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子项目,进行设置后才可以绘制不同样式。

(1)命令行输入Pl ,确定,要求指定图形的点,任意给定几个点就可以得到图中1。

(2)回车,重复执行Pl 命令,任意给定第一点,然后输入W (width ),设置线的宽度。请注意,一条线段有两个点,起点和终点,那么确定线的宽度就会有起点宽度和终点宽度,因而接着给定起点宽度比如100,终点宽度也是100,这样就可以继续给定任意几个点而得到图中2。

【命令步骤】

命令: pl

PLINE

指定起点:(任意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

指定起点宽度 <0.0000>: 100

指定端点宽度 <100.0000>:(回车确定)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任意点)

图5-2 多段线的应用

(3)回车,重复执行pl命令,任意给定第一点a,输入W(width),更改线宽为0,确定,指定下一点b,然后再输入W(width),设置宽度,起点宽度输入0,端点宽度为300,然后向起点方向找到另外一点c,形成图中3的箭头样式,注意此时要保证在正交模式打开的情况下绘制图形

【命令步骤】

命令: pl

PLINE

指定起点:(任意点)

当前线宽为10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

指定起点宽度<100.0000>: 0

指定端点宽度<0.0000>:(回车)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正交开>(左侧任意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

指定起点宽度<0.0000>:(回车)

指定端点宽度<0.0000>: 300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端点左侧一点)

(4)回车,重复执行Pl命令,任意给定第一点,输入W(width),更改线宽为0,确定,指定起点,然后在正交模式打开指定第二点,再输入A(arc),此时Pl线成为圆弧段,指定圆弧的下一点a和另一圆弧的下一点b,然后再输入L(line),继续绘制直线段。得到图中4。

【命令步骤】

命令: pl

PLINE

指定起点:(任意点)

当前线宽为30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

指定起点宽度<300.0000>: 0

指定端点宽度<0.0000>:(回车)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任意点)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任意点)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任意点)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l

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任意点)

(5)回车,重复执行Pl命令,任意给定第一点,输入W,更改线宽为100,确定,指定起点,然后输入A,在正交模式中,给定圆弧终点,然后捕捉起点。这样就可以得到图中的5。

5.3 Dt(dtext单行文字)的书写

在命令行输入Dt,确定,(1)指定文字的起点,点击书写文字的位置,(2)指定文字的高度,(3)指定文字的旋转角度,(4)输入书写的文字内容,中文英文都可以。

【疑问】但是会发现,英文可以正常显示,而中文则会显示为“????”,如图5-3。

这是为何呢?

命令: dt

TEXT

当前文字样式: “Standard ” 文字高度: 2.5000 注释性: 否

指定文字的起点或 [对正(J)/样式(S)]:(任意点)

指定高度 <2.5000>: 500

指定文字的旋转角度 <0>:(回车)

(输入文字:architecture 、建筑设计、desgner )

这是因为,在AutoCAD 中,系统内置的文字样式中的字库基本样式“standard ”为英文字库,不支持中文字库,所以就不会正常显示中文内容,而如果要显示出正常的文字如图5-4的所示,需要执行St (Textstyle 文字样式)命令来更改。

命令行输入St 文字样式,弹出文字样式管理对话框,如图5-5,按以下要求进行设置,图中1区域为字体的名称,点击下拉键头就可以选择需要的中文字库,比如宋体。图中2区域为字体样式和高度,通常不作修改。图中3区域为字体的效果等,通常不作修改,除非特殊文本需要。更改完毕,点击4所指的Apply 应用,然后关闭该对话框。

5.4 B (block )图块的应用

5.4.1 图块的意义

图块,就是把散乱的对象或多个对象整理为一个对象,以便在绘图过程中的使用。 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图块呢?

图5-3 不正常的显示单行文字 图5-4 正确显示的文字

图5-5 文字样式管理对话框

(1)在绘制工程图纸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相同对象或内容,或者绘制的图形和已有的图形相同,这时就把需要重复绘制的内容创建成图块,在需要时直接插入这些图形。

(2)已经存在的图形文件,可以通过图块定义直接插入到现有图形中。

(3)带有文本信息的图形,可以创建带有属性定义的图块,当插入图块时,用户可以重新指定文本信息。

5.4.2 B (block )创建图块

创建图5-6所示的图块,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使用弧线段,绘制花的叶子,命令行输入A 圆弧命令,确定,任意给定三点确定一个圆弧,注意图案要尽量美观,同时要逆时针方向使用圆弧命令。

第二步,使用Pol 多边形命令,确定,绘制一个六边形,尺度控制大小合适,然后以六边形的六个点为圆心,六边形的边长为半径,绘制六个圆,删除多边形并对圆进行剪切得到六个花瓣。

第三步,复制并进行比例缩放。分别使用Co 复制命令复制制作好的花,并使用M 移动命令将其移动到叶子顶部,然后进行Sc 比例缩放,得到不同大小的花。

执行Sc 比例缩放命令,确定,选择花,确定,选择缩放的基准点,注意基准点的选择很关键,通常选择在物体的内部或者物体的边线上,输入缩放的倍数,确定,就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花。如图5-6。

【命令步骤】

命令: sc

SCALE (回车)

选择对象: 指定对角点: 找到 7 个

图5-6 创建图块 图5-7 制作花朵图案

选择对象:(回车)

指定基点:(选择在物体内部或物体边线)

指定比例因子或 [复制(C)/参照(R)] <1.0000>: 1.5(回车)

第四步,创建图块。执行创建图块命令B ,弹出图块定义对话框,如图5-8。定义图块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给定图块名称,比如命名为“花”,第二步选择基准点,点击到图形中拾取,选择的基准点一定要和图形中明确的点相关,不能随意选择,以便插入图块时的引入,第三步,点击

,选择需要做图块的物体,调整好这三步以后,就可以看到如图5-9所示的对话框,此时在方框区域内,可以看到图块的预览图像。第四步,点击确定,就完成了图块的制作。

图5-8 图块的四步骤 图5-9 图块的预览

5.4.3 I (insert )图块的插入

制做好的图块,需要执行I (insert )插入命令来进行引入。输入命令I 插入,确定,就可以得到如图5-11所示的插入图块对话框。第一步,选择插入的图块名称,如果在一个图形中有多个图块,那么需要点击1位置的下拉键头选择插入的图块名称。第二步调整插入图块的比例,X 、Y 、Z 可以分别调整,也可以使用

,统一比例缩放。第三步,可以调整插入时的旋转角度。调整好这三步,选择确定,就可以得到图5-12所示,选择合

适的插入点,就可以放入图形中。 5.5 十字路口平面图的制作

图5-10 插入图块

图5-11 插入图块对话框 图5-12 在图形中寻找插入点 图5-13 十字路口平面图

【思路分析】绘制图示的十字路口,使用图层绘制图形,而绘制图形时,关键就是要找到切入点,第一条线从何处开始绘制?

这个图形是一个对称的十字路口,要绘制道路、人行道、车行线等都要先从绘制辅助线开始,那么就选择从十字路口的中心线开始,先绘制辅助线。

【学习命令】B (block 图块) I (insert 插入图块) Pl (pline 多段线) Br (break 打断) Cha (chamfer 倒角) F (fillet 圆角) Mi (mirror 镜像) Spl (spline 自由曲线)Lt (linetype 线型)等。

【作图步骤】

第一步,在命令行中输入La 图层命令,确定,建立辅助线、道路线、人行道、绿化带、斑马线、车行线、文字等图层,设置好各自图层颜色。

第二步,设置当前图层为辅助线层,绘制辅助线。首先使用L 命令绘制一条50000的水平线和一条50000的垂直线,然后使用M 移动命令,捕捉中点对齐方式将两条线的中心点重合,这样就可以得到十字路口的中心线。再执行O 偏移命令,分别向各自两侧偏移8000,再偏移2000,这样就可以得到图5-14所示的辅助线。

第三步,更改图层,把原本属于辅助线层的部分线段转换到道路线图层。方法很简单,确保命令行中没有命令执行,直接选择所需要转换图层的线段,本图选择除道路中心线以外的其余线段,如图5-15然后点击图层浮动工具条位置的下拉条如图5-16,选择道路线图层,完成转换。这样可以不用再绘制道路线。

第四步,执行Br 打断命令,该命令步骤简洁,容易使用。命令行输入Br ,确定,选择需要打断的线段或弧段,移动鼠标选择第2

点,这样就可以把一条线段打断为两条。如图

图5-15 选择部分辅助线转换图层

图5-16 转换图层下拉菜单

5-17所示。分别对八条道路线段进行打断操作就可以得到图5-18。

【命令步骤】

命令: br BREAK 选择对象 (选择物体)

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或 [第一点(F)]:(选择第二点)

选择1

选择第2点

得到结果

第五步,执行Cha 倒角命令,对两条不平行的线段进行倒角。该命令关键就是设置两段倒角的距离,两段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输入Cha 倒角命令,确定,输入D (distance ),给定第一段倒角距离,比如2000,确定,再给定第二段倒角距离,默认也是2000,确定,然后选择需要倒角的线段。分别倒角后可以看到图5-19的效果。

【命令步骤】

命令: CHAMFER

(“修剪”模式) 当前倒角距离 1 = 0.0000,距离 2 = 0.0000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E)/多个(M)]: d

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 <0.0000>: 2000

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 <2000.0000>:(回车)

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E)/多个(M)]:(选择第一条线) 选择第二条直线,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应用角点的直线:(选择第二条线)

第六步,执行F 圆角命令,对两条不平行的线段进行圆角,该命令关键就是设置圆角的半径。输入F 圆角命令,确定,输入R (radius ),给定圆角半径3000,确定,然后选择图5-17 打断步骤 图5-18 打断后的效果

图5-19 倒角效果 图5-20 圆角效果

需要圆角的线段。分别圆角后可以看到图5-20的效果。

【命令步骤】

命令: f FILLET

当前设置: 模式 = 修剪,半径 = 0.0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 r

指定圆角半径 <0.0000>: 3000

选择第一个对象或 [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 (选择第一条线)

选择第二个对象,或按住 Shift 键选择要应用角点的对象:(选择第二条线)

第七步,绘制一个50000*50000的矩形,使用移动命令将矩形移动到图5-21的位置,然后转换到人行道图层,使用H 命令进行填充,就可以得到图5-21的效果。

第八步,绘制四角的绿化,首先要绘制一棵树的图案,图2.2的做法,绘制一个圆,然后使用Xl 命令绘制构造线,再进行必要的剪切,对于这个图案,因为有多条线段及圆组成,所以最好使用图块命令,将树的图案组合在一起而做成图块。执行B 图块命令,将树的平面做成图块,命名为“树”,然后使用I 插入命令,设置不同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如图5-22所示的图案效果,也可以使用绘制圆的命令和剪切命令做几个简单图案,最终效果如图5-22所示。

第九步,使用Spl 自由曲线命令,来绘制绿化区中间的步行道路,命令行输入Spl ,确定,如同绘制L 线一样,给定曲线的多个点,但是执行Spl 命令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结束命令时,需要在自由曲线的两端设置与曲线相关的切线方向,如果不设置,则按照默认方式,这时候要结束命令就需要三次确定,方可完成。按照图5-23所示的路线,绘制三条Spl 线,注意绘制的时候起点和结束点要比边线长出一些,再剪切掉多余部分,以确保形成封闭的区域。最后进行H 填充命令对小路进行填充。

命令: spl

SPLINE

指定第一个点或 [对象(O)]:(指定第一点)

指定下一点:(指定其他点)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拟合公差(F)] <起点切向>:(指定其他点)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拟合公差(F)] <起点切向>:

。。。。。。(指定其他点)

图5-21 填充效果 图5-22 绘制树并作图块插入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拟合公差(F)] <起点切向>:(指定其他点)

指定起点切向:(指定起点切线方向)

指定端点切向:(指定结束点切线方向)

第十步,执行Mi 镜像命令,以生成其他各角的绿化。为方便选择物体,关闭道路线和人行道图层,然后输入Mi ,确定,选择需要镜像的物体即该角的绿化和小路,确定,指定镜像位置的第一点,再指定第二点,目的是为了产生镜像的位置线,这里使用捕捉选择垂直的辅助线,确定。但是请注意,这是并没有生成镜像的物体,而是在命令行给了提示,问是否删除原有物体?默认为否,确定,那么就可以得到右侧角的绿化,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执行,那么就可以得到上面的绿化,打开道路线和人行道图层,就可以得到图5-24。

【命令步骤】

命令: mi

MIRROR

选择对象: 指定对角点: 找到 22个(选择物体)

选择对象: 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

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 <正交 开>

要删除源对象吗?[是(Y)/否(N)] :(回车)

-

图5-23 绘制Spl 小路线 图5-24 镜像后的效果

图5-25 图形中给定a 、b 两点确定偏移距离 图5-26 偏移后的斑马线

第十一步,转换到斑马线图层,使用Pl 线,绘制粗实线代表斑马线。输入Pl ,确定,指定第一点,输入W (width )设置线的宽度,指定线的起点和结束点宽度都是500。然后指定第二点,得到图形中斑马线,再执行O 偏移命令,确定,给定偏移的距离,而给定偏移距离的方法,这时不输入具体的数值,而是使用在图形中给定a 、b 两点距离来确定偏移距离的方法如图5-25,最后选择线段进行偏移这样就能得到图5-26,再进行镜像命令就可以得到右侧的斑马线。

【重要提示】请思考,如何能够使用镜像命令得到Y 轴方向的路面的斑马线呢?(关键就是合理选择镜像的位置)

第十二步,绘制马路中间的绿化带。马路中间的绿化带样式如图5-27中(1)所示,使用前面所学的命令可以有三种方法进行绘制。

首先绘制好几条辅助线如图5-27(2),执行O 偏移命令,输入偏移距离为500,在道路水平方向线上下各产生一条,再绘制两条垂直线段,形成图5-27中(2)辅助线。然后转换到绿化图层开始绘制中心绿化带。

方法一,使用Rec 矩形命令,在1243区域绘制矩形,再使用C 圆命令在分别以13和24为直径绘制圆,然后执行剪切。完成后执行O 偏移命令,向内偏移距离100即可。

方法二,使用Pl 多段线命令,起点为1,第二点2,输入A ,绘制弧段,选择点4,输入L ,指定点3,再次输入A ,绘制圆弧,捕捉点1,可以得到绿化带的外环,然后执行O (offset )偏移命令,向内偏移距离100即可。

方法三,使用Rec 矩形命令,确定,输入F ,设置矩形的圆角半径为500,捕捉点1和4作为矩形的两个对角点,可完成绿化带的外环,最后使用O 偏移命令,向内偏移距离100即可。

【重要提示】比较本图案的制作,可以看出在具体图形的绘制中,有多种方法绘制,要寻找出最为便捷的方式绘制图形,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

绘制好的绿化带使用H 命令进行填充图案,再执行Mi 镜像命令可以得到右侧的绿化带,继续执行Mi 镜像命令得到垂直到路段的绿化带。

第十三步,绘制简单的车行指示线,转换到斑马线图层,执行Pl 命令,指定起点位置,输入W 设置线的宽度,起点500,终点500,然后指定第二点,再次输入W ,设置宽度,起点1000,终点0,指定第三点得到箭头指示线。分别执行Co 复制命令、Mi 镜像命令和M 移动命令就可以得到各路口的指示线。

命令: pl

图5-27 绿化带及辅助线 (1) (2)

PLINE

指定起点:

当前线宽为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w

指定起点宽度<0.0000>: 500

指定端点宽度<500.0000>:(回车)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第十四步,执行La图层命令,添加车行线图层并设置线型为虚线,如图4.2和4.3所示。转换到车行线图层,使用Pl绘制车行分界线,设置线宽500。长度可超出矩形边界,执行Tr修剪命令进行剪切整齐。

【疑问】但是,此时的车行线并不一定显示出需要的虚线的样式,可能还是实线段,这该如何修改呢?

因为线型的显示比例在当前的绘图区域内不合适,比例过大或者过小(这一点如同填充图案示比例不当图案无法填充一样的),所以需要执行Lt线型命令来进行修改,命令行输入Lt,确定,打开线型管理对话框如图5.28所示,点击,看到图5-29所示,通过修改全局比例因子和当前比例因子来更改显示比例。如果线型不多,直接更改全局比例因子就可以,如果线型较多,则需要选择各个线型设置当前比例因子。而设置的比例值大小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够调整好。

调整好显示比例后,执行Co复制、Mi镜像、Br打断、F圆角等命令,完成最终的图案。

图5.28线型管理对话框图5.29 显示细节调整比例

第十五步,转换到文字图层,执行T或者Dt书写图名“十字路口平面图”。完成这一步骤,整个十字路口平面图的绘制就制作完

化工原理答案-第五章--吸收

第五章 吸收 相组成的换算 【5-1】 空气和2的混合气体中,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 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0251102 y Y y = ==--. 【5-2】 20℃的l00g 水中溶解3,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 解 摩尔分数//117 =0.010*******/18 x = +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3的量为 /3 11017n kmol -=? 溶液的体积 /.3 3101109982 V m -=? 溶液中 3的浓度//.333 11017==0.581/101109982 n c kmol m V --?=? 或 . 39982 00105058218 s s c x kmol m M ρ= = ?=../ 3 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117 0010610018 X = =. 或 ..00105001061100105 x X x = ==--. 【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

12 2 11 1Y Y Y Y Y η-= ==-被吸收的溶质量原料气中溶质量 解 原料气中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 101 01111101 y Y y =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3的摩尔比为 () (2) 1 1109011100111Y Y η=-=-?=() 摩尔分数 (22) 200111 =0010981100111 Y y Y = =++ 气液相平衡 【5-4】 l00g 水中溶解lg 3 NH ,查得20℃时溶液上方3 NH 的平衡 分压为798。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3 kmol m kPa ?]和相平衡常数m 。 总压为100kPa 。 解 液相中3 NH 的摩尔分数/.//117 0010511710018 x = =+ 气相中3NH 的平衡分压 *.0798 P kPa = 亨利系数 *./.0798*******E p x ===/ 液相中3NH 的浓度 /./.333 11017 0581 101109982 n c kmol m V --?===?/ 溶解度系数 /*./../()3 058107980728H c p kmol m kPa ===?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 //117 0010511710018 x = =+./ 气相的平衡摩尔分数 **.0798100y p p ==// 相平衡常数 * (0798) 07610000105 y m x == =? 或 //.76100076m E p === 【5-5】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101325kPa ,温度为10℃时,3 1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多少克氧?已知10℃时氧在水中的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吸收 相组成的换算 【5-1】 空气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 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 0251102 y Y y = ==--. 【5-2】 20℃的l00g 水中溶解lgNH 3, NH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 解 摩尔分数//117 =0.010*******/18 x = +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NH 3的量为 /3 11017n k m o l -=? 溶液的体积 /.33101109982 V m -=? 溶液中NH 3的浓度//.333 11017==0.581/101109982 n c kmol m V --?=? 或 . 39982 00105058218 s s c x kmol m M ρ= = ?=../ NH 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或 ..00105001061100105 x X x = ==--. 【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 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 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101) 01111101 y Y y =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 3的摩尔比为 摩尔分数 (22200111) =0010981100111 Y y Y = =++ 气液相平衡 【5-4】 l00g 水中溶解lg 3 NH ,查得20℃时溶液上方3NH 的平衡分压为798Pa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3kmol m kPa ?]和相平衡常数m 。总压为100kPa 。 解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117 0010511710018 x = =+ 气相中3NH 的平衡分压 *.0798 P k P a =

浅谈课堂瞬间记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课堂瞬间记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 的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部门一直在提倡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减负”,但是,如何减负呢?大多数人认为,少布置作业,不搞题海战术,就很好。这固然是片面的认识,但是,要学习一种语言,那些单词、词组、句子、成语、谚语、习惯用语、语法。。。。。。等等,不发时间去记忆,能行吗?不少学生为此大伤脑筋。为了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联系本人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课堂瞬间记忆是一种科学化的学习方法。 教育心理学者们在研究“痕迹理论”过程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而其中的瞬间记忆是占主要作用的。我曾经作过这样的试验:教完单词、词组、句型以及某些语法规则等后,给定学生时间记忆,然后进行测试。检测的内容全部是课堂原始材料。测试结果是有的学生在80分以上,而有的低于50分。这当然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效果,更说明了学生进行瞬间记忆的差异。不少学生为了快速记忆,自己努力寻找记忆的决窍。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而80分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就不那么吃力,效果却十分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课堂上的瞬间记忆。

那么,如何进行课堂瞬间记忆呢? 一、要有明确目标。课堂瞬间记忆有如干事情一样,目标要明确,记忆才能落到实处。例如,在口语训练课上,给出情景设定以及要求后,让学生分成几人一组进行进行全英语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大讨论,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限学生在几分钟内背诵、记忆。学生为了快速记忆、读、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强烈的欲望会带来有效的记忆效果,同时瞬间记忆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要有适当检测。瞬间记忆由于时间短,内容相对集中,往往效果极佳。英语中的单词、词组、短词、习惯用语、谚语、句型、段落以及语法规则等,都可以进行瞬间记忆训练。学一点,让学生记住一点,这种成功感往往能给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瞬间记忆的能力,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瞬间记忆效果给予适当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检测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个别、集体、分组、全班、书面、口头的等等。 三、要分层要求。 由于各个学生智力存在一定的差另,因此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快慢也有差异,是自然的正常的。正因为这样,为了提高课堂瞬间记忆的效果,同时也了适合层次的学生提高各自的学习效率,分层要求进行课堂瞬间记忆,这样才能全面

李庆扬数值分析第五版习题复习资料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1.设0x >,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ln x 的误差。 解:近似值* x 的相对误差为* **** r e x x e x x δ-= = = 而ln x 的误差为()1 ln *ln *ln ** e x x x e x =-≈ 进而有(ln *)x εδ≈ 2.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解:设()n f x x =,则函数的条件数为'() | |() p xf x C f x = 又1 '()n f x nx -=Q , 1 ||n p x nx C n n -?∴== 又((*))(*)r p r x n C x εε≈?Q 且(*)r e x 为2 ((*))0.02n r x n ε∴≈ 3.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限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 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1 1.1021x =,*20.031x =, *3385.6x =, *456.430x =,* 57 1.0.x =? 解:* 1 1.1021x =是五位有效数字; *20.031x =是二位有效数字; *3385.6x =是四位有效数字; *456.430x =是五位有效数字; *57 1.0.x =?是二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2.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1) ***124x x x ++,(2) ***123x x x ,(3) **24/x x . 其中**** 1234,,,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的数。 解:

*4 1* 3 2* 13* 3 4* 1 51()1021()1021()1021()1021()102 x x x x x εεεεε-----=?=?=?=?=? *** 124***1244333 (1)()()()() 1111010102221.0510x x x x x x εεεε----++=++=?+?+?=? *** 123*********123231132143 (2)() ()()() 111 1.10210.031100.031385.610 1.1021385.610222 0.215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εεεε---=++=???+???+???≈ ** 24**** 24422 *4 33 5 (3)(/) ()() 11 0.0311056.430102256.43056.430 10x x x x x x x εεε---+≈ ??+??= ?= 5计算球体积要使相对误差限为1,问度量半径R 时允许的相对误差限是多少? 解:球体体积为343 V R π= 则何种函数的条件数为 2 3'4343 p R V R R C V R ππ===g g (*)(*)3(*)r p r r V C R R εεε∴≈=g 又(*)1r V ε=Q

化工原理答案第五章吸收

第五章 吸收 相组成的换算 【5-1】 空气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 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0251102 y Y y ===--. 【5-2】 20℃的l00g 水中溶解lgNH 3, NH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 解 摩尔分数//117=0.010*******/18 x =+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NH 3的量为 /311017n kmol -=? 溶液的体积 /.33101109982 V m -=? 溶液中NH 3的浓度//.33311017==0.581/101109982 n c kmol m V --?=? 或 . 3998200105058218 s s c x kmol m M ρ==?=../ NH 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1170010610018 X ==. 或 ..00105001061100105x X x = ==--. 【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 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 12211 1Y Y Y Y Y η-===-被吸收的溶质量原料气中溶质量 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10101111101y Y y =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 3的摩尔比为 ()...211109011100111Y Y η=-=-?=() 摩尔分数 ...22200111=0010981100111 Y y Y ==++ 气液相平衡

案例分享课堂教学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案例分享课堂教学中最难忘的一件 事 在我的教学课堂中发生了好多难以忘怀的事情,今天就给老师讲讲最让我记忆犹新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吧。 那是个很平常的自习课,一切都平静的如水一般,也许只是我这么认为。然而接下来放生了让我至今难忘的糗事。孩子们都在认认真真的写练习册,我看到了班长和她同桌在桌底遮遮掩掩的,不知道在悄悄玩着什么,于是我就点名让班长的同桌起来问话,(出于班长是女孩子)他起来说是在打牌,于是我就没收了他的牌并问他和谁打的。他毫不避讳的说:“和我同桌!”。我接着就想批评班长,但从未批评过她,只是试图问问她:“你打了吗?”。结果却出乎意料,这孩子不仅没有起来回话,也不吭声,甚至觉得脸色没面子有些激动的要哭了,我见此状便呵斥她:“你有没有一点礼貌了,身为班长不做其他同学的榜样,你还想不想做班长了?”也许正是这些话激怒了她,她背起书包径直跑出教室,我赶紧让同学紧跟着生怕出事。然而,并没有追上她。她跑步蛮快的,是女生中的佼佼者。我赶紧回办公

室给门卫处打了电话,生怕她跑出去。然后又给她家长打了电话,并开启了追寻她的远程。为什么说是远程呢,因为她三栋楼到处跑,课间十分钟都没有抓到她,上课的时间到了,我们还在找,在追寻到校长办公室的时候,校长出来了,问了问学生情况,以为他会狠狠的凶我一次,没想到他催促我赶紧去找。带着满怀感激的心情继续奔跑着,终于抓着这个人性的小姑娘了。老师肯定以为此事就结束了。然而并没有,哄了她好久才愿意跟着我,但不愿意进班也不愿意进办公室,就在我看手机的时候,发现几个未接来电,我问是不是她妈妈,她肯定的说:“不是!”我便作罢,没想到我是错误的,的确是她妈妈的电话。待她妈妈上来后,没说她两句,她又一溜烟跑了。我要追过去,她妈妈说,让她静静吧,一会儿就好。我和她妈妈谈了很多,关于她的学习,关于她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在和她妈妈的交谈中,得知这孩子在家里也是这样任性与叛逆。她妈妈说孩子只听她爸爸的,回家就好了,下午请了假让她静静。我也欣然同意了,没想到中午1点多的时候这小姑娘就来办公室找我了,走近我的一瞬间眼泪就掉了下来。我知道她是来道歉的,于是我静静的聆听着,并适时教导安慰她。因为她是来

第五章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 一、判断题 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 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 2、× 3、× 4、× 5、√. 二、单项选择题 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 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 和因果关系 3.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变量 C.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D.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4.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 。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 之间 5.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 6.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定性分析 7.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 8.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A、都是随机变量 B、关系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 D、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9.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r = 0 B.| r | = 1 C.-1

第五章.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料的表面积及空隙 15、填料应具有较_____的__________,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大比表面

如何进行政治课堂瞬间记忆

如何进行政治课堂瞬间记忆 发表时间:2011-09-30T14:17:17.717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1年第29期供稿作者:袁丽娟 [导读] 心理学者们认为知识在人脑中的保存时间最多三天,克服永久性遗忘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重复。 四川省简阳市简阳中学袁丽娟 从事教育事业五年了,我发现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记不住知识点,或者说记了又忘了。我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育心理学者们在研究“痕迹理论”过程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也就是说,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记忆越深刻,记忆就越快越牢固。学习就是要利用课堂瞬间记忆来提高学习效率。 于是,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这样的做法:每堂课只讲20(或25)分钟,用10分钟给学生记忆当堂的内容,剩余的10(或5)分钟马上进行检测。我发现学生学得很有劲,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快速记忆,自己努力寻找记忆的诀窍,将机械记忆转变为理解记忆,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 那么,如何进行政治课堂的瞬间记忆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政治理论本来就是很枯燥的,要让学生听课记忆时不再是如坐针毡般的难受,教学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那就要了解兴趣源于人的内在需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于是每一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先预习,并且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交给我,这样在备课前,我就已经先了解到了学生的需要。除此以外,营造课堂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也非常重要。比如在讲理财方式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每人手里有十万元闲钱,你将选择哪些方式来进行投资,并说明选择这些方式的理由。学生通过这样的设计,亲身经历理财,对于各种理财方式的理解就更深刻,学习起来的兴趣也更浓厚。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 对于复杂、易混淆的知识点,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比较,归纳要简明扼要,比较要切中要害。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尽量启发学生自己做归纳比较,这样效果更好。 比如,在学习商品的价值量时,要区分3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学生对这三组概念经常混淆,更不用说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了。在做题的过程中,涉及这些知识点的题,学生的错误率都比较高。于是,在课堂上,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比较,与学生一起制作出下图和总结规律。 图解:社会与个别相比社会是大范围,价值总量和价值量相比价值总量是大范围,于是在横向比较中,我们得出了这样两句话:“大大小小均无关,大小小大均相连”。学生也戏剧性的把这幅图和这两句话称为“八卦图”和“内功心决”。经过记忆它们,我发现学生再做类似题的时候错误率明显降低了。 又如,货币的五种职能也是学生经常记不住的。有几个学生为了记住它,努力寻找记忆诀窍,最后他们总结出“甲流是只猪”(甲流又叫猪流感)。那么这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仔细观察,它们都是通过货币五种职能的谐音而来: 甲(价值尺度中的价) 流(流通手段中的流) 是(世界货币中的世) 只(支付手段中的支) 猪(贮藏手段中的贮) 这样的记忆不仅有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说,既培养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调节学习方法的能力。 三、知识点要不断重复记忆 心理学者们认为知识在人脑中的保存时间最多三天,克服永久性遗忘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重复。因此,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容易遗忘的知识点就要引导学生不断重复,让学生把瞬间记忆的效果转化为短时记忆甚至长时记忆。 四、要有适当的检测 瞬间记忆由于时间短,内容相对集中,见效快。学一点就让学生记住一点,很容易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越学越有劲。检测的方式也随剩余时间的长短而变化,经常采用的方式有分组、分男女、口头、书面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书面检测中,我对连续三次全对的学生给予“免写一次”的奖励,并将他们的名字醒目的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以刺激学生之间的竞争。 万丈高楼平地起,瞬间记忆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基础。每个人都是修建知识金字塔的建筑师,相信通过加强学生课堂瞬间记忆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政治的效率。

课堂里的记忆作文

课堂里的记忆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课堂里的记忆作文一:我记忆中的语文课从小学到高中我上过无数节语文课,但记忆中印象深刻,至今难忘的当属我来这里————职教中心后所上的语文课。在这里我懂得了如何表现自己,如何炫耀自己,如何充满青春活力。在来职教中心以前我一直不怎么愿意上语文课,因为太枯燥乏味,无聊的很。但张老师的课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职教中心,更庆幸我选择了畜牧23班,有幸有张老师教我们语文。她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她的课堂开放,气氛活跃,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玩中学习,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每一节可都充满朝气和活力,课上老师总能想方设法地为

我们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我们都有自我展现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记得上学期我们有节“诗歌单元的活动课”,在那节课上,同学们尽情的表演:有表情诵读的,有配上现代乐曲翻唱,还有的以小品的形式展现等等不一而足,也就是在那节课上,一向沉默寡言的我被同伴们“扔”上了讲台,但当我犹豫的时候我碰到了老师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别紧张,我相信你能行!”我一下子鼓起了勇气,“我是最棒的,我要证明给大家看,证明给我自己看。”我终于克服了胆怯较流利的朗读了起来。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一节课,我很会念它,它让我懂得了如何表现自己。新学期开学伊始,我们班不知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都死气沉沉的,一点年轻人的朝气也没有,个个都像泄了气的皮球,没精打采的。语文课也受到了影响,由于表现糟糕老师既生气又着急,为了改变我们,老师把表现好的微机24

最新数值分析课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李庆扬等)1

第一章 绪论(12) 1、设0>x ,x 的相对误差为δ,求x ln 的误差。 [解]设0*>x 为x 的近似值,则有相对误差为δε=)(*x r ,绝对误差为**)(x x δε=,从而x ln 的误差为δδεε=='=* ****1)()(ln )(ln x x x x x , 相对误差为* * ** ln ln ) (ln )(ln x x x x r δ εε= = 。 2、设x 的相对误差为2%,求n x 的相对误差。 [解]设*x 为x 的近似值,则有相对误差为%2)(*=x r ε,绝对误差为**%2)(x x =ε,从而n x 的误差为n n x x n x n x x n x x x ** 1 *** %2%2) ()()()(ln * ?=='=-=εε, 相对误差为%2) () (ln )(ln *** n x x x n r == εε。 3、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即误差不超过最后一位的半个单位,试指出它们是几位有效数字: 1021.1*1=x ,031.0*2=x ,6.385*3=x ,430.56*4=x ,0.17*5 ?=x 。 [解]1021.1*1 =x 有5位有效数字;0031.0* 2=x 有2位有效数字;6.385*3=x 有4位有效数字;430.56* 4 =x 有5位有效数字;0.17*5?=x 有2位有效数字。 4、利用公式(3.3)求下列各近似值的误差限,其中* 4*3*2*1,,,x x x x 均为第3题所给 的数。 (1)* 4*2*1x x x ++; [解]3 334* 4*2*11** *4*2*1*1005.1102 1 10211021)()()()()(----=?=?+?+?=++=? ??? ????=++∑x x x x x f x x x e n k k k εεεε; (2)* 3*2 *1x x x ;

课堂瞬间记忆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瞬间记忆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要学习一种语言,那些单词、词组、句子、成语、谚语、习惯用语、语法等等,需要学生们花许多时间去记忆,不少学生为此大伤脑筋。为了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堂瞬间记忆是一种科学化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学生对于老师呈现的单词、词组、句子、习惯用语等,若能当堂理解、运用,并在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就会在第一印象中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好感,甚至对老师也产生好感,从而激发起他们学英语的兴趣、热情。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师没授课之前早就预习好下一课时的词汇和句型,并且好多词汇、句子能背下来。再加上老师在课堂上稍一提示、说明,他们就会很快理解,印象深刻,有可能在脑海中存留一段时间都不会忘记。当然,学生瞬间记忆有差异。不少学生为了快速记忆,自己努力寻找记忆的诀窍,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己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进行课堂瞬间记忆呢? 一、课堂瞬间记忆要有明确目标 目标明确了,记忆才能落到实处。要让课堂瞬间记忆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进行精心设计。一方面,设计好词、词组、习惯用语、句型等的引入,确定好哪些内容在课堂上必须让绝大部分学生理解并记住,达到瞬间记忆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设计好谈论的主题,做到每一堂课都让学生有话题可讲,通过训练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来锻炼他们的瞬间记忆技巧,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学生为了快速记忆,读、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强烈的欲望会带来有效的记忆效果,同时瞬间记忆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时间花得多,学得不开心,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所以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瞬间记忆能力理解并记住词汇及句型,他们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出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且在课后的作业中也会顺利完成,基本上不存在课后的学业负担问题。 二、及时进行适当的检测 瞬间记忆由于时间短,内容相对集中,往往效果极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绩差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很好。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果。英语中的单词、词组、短语、习惯用语、谚语、

机械制图 第5章 轴测图

第5章轴测图 工程上常用的图样是按照正投影法绘制的多面投影图,它能够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形体各个方向的形状和大小,而且作图方便。但在图5-1a所示的三面正投影图中,每个投影图只能反映形体长、宽、高三个向度中的两个,立体感不强,故缺乏投影知识的人不易看懂,因为看图时需运用正投影原理,对照几个投影,才能想象出形体的形状结构。当形体复杂时,其正投影就更难看懂。为了帮助看图,工程上常采用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5-1b所示,来表达空间形体。 a)b) 图5-1 多面正投影图与轴测投影图 轴测图是一种富有立体感的投影图,因此也被称为立体图。它能在一个投影面上同时反映出空间形体三个方向上的形状结构,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达客观存在或构想的三维物体,接近于人们的视觉习惯,一般人都能看懂。但由于它属于单面投影图,有时对形体的表达不够全面,而且其度量性差,作图较为复杂,因而它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常作为工程设计和工业生产中的辅助图样,当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某些行业中应用轴测图的机会逐渐增多。 5.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5.1.1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轴测投影属于平行投影的一种,它是用平行投影法沿某一特定方向(一般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将空间形体连同其上的参考直角坐标系一起投射在选定的一个投影面上而形成的投影,如图5-2所示。这个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S表示投射方向,用这种方法在轴测投影面上得到的图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

轴测投影图 图5-2 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5.1.2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 1.轴测轴 如图5-2所示,表示空间物体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依然记为OX、OY、OZ,称为轴测轴。 2.轴间角 如图5-2所示,相邻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OZ、∠ZOY、∠YOX称为轴间角。三个轴间角之和为360°。 3.轴向伸缩系数 由平行投影法的特性我们知道,一条直线与投影面倾斜,该直线的投影必然缩短。在轴测投影中,空间物体的三个(或一个)坐标轴是与投影面倾斜的,其投影就比原来的长度短。为衡量其缩短的程度,我们把在轴测图中平行于轴测轴OX、OY、OZ 的线段,与对应的空间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OX、OY、OZ的线段的长度之比,即物体上线段的投影长度与其实长之比,称为轴向伸缩系数(或称轴向变形系数)。OX、OY、OZ三个方向上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来表示,但常用p、q、r来表示对应轴的简化的轴向伸缩系数(为简化作图,往往要规定其简化轴向伸缩系数,原来的叫实际轴向伸缩系数)。 在轴测投影中,由于确定空间物体的坐标轴以及投射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尽相同,因此轴测图可以有无限多种,得到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各不相同。所以,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是轴测图绘制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5.1.3轴测轴的设置 画物体的轴测图时,先要确定轴测轴,然后再根据该轴测轴作为基准来画轴测图。轴测图中的三根轴测轴应配置成便于作图的位置,OZ轴表示立体的高度方向,应始终处于铅垂的位置,以便符合人们观察物体的习惯。 轴测轴可以设置在物体之外,但一般常设在物体本身内,与主要棱线、对称中心线或轴线重合。绘图时,轴测轴随轴测图画出,也可省略不画。

瞬间记忆力大考验

瞬间记忆力大考验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课题内容: 根据游戏难度,随机产生一个4*4或4*5或6*6的二维数组,填入不同的符号,测试者通过输入坐标,指定记忆中相同的两个(或三个)符号的位置。正确,则显示符号对应图形,不正确则显示图形后随机关闭(显示时间为1秒)。记录完成猜测的时间并保留成绩,设置排行榜。 要求: 1.图形组合的瞬间停留,利用菜单提供初级(4*4)、中级(4*5)、高级(6*6) 的测试项目。高级中图形为每组3个,共12组图案。 2. 定义用户的结构体,用于记录不同用户的密码、测试成绩,并进行排名。 3.提供相应用户密码的安全测试。 1)如果密码长度小于6 位,则不安全 2)如果组成密码的字符只有一类,则不安全 3)如果组成密码的字符有两类,则为中度安全 4)如果组成密码的字符有三类或以上,则为安全 5)通常,可以认为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和其它符号为四类不同的字符。 4.用户游戏信息以文件形式保存。 二、需求分析 【1】可操作的主菜单:输出主菜单,用于显示以选择游戏中不同的功能选项。根据玩家输入的选项来运行不同的功能,运行不同的函数。 【2】查看游戏排行榜 【3】清空游戏排行榜 【4】注册游戏账号 【5】用游戏账号登陆进行游戏 【6】4*4,4*5,6*6的记忆游戏。可方便的升级到任意大小的记忆游戏。 【7】查看自己所有的游戏记录(按时间顺序)

【8】游戏中有倒计时功能 【9】提示用户密码强度功能 【10】输入密码是关闭回显 【11】保存所有信息到文件。程序关闭后,重新打开,信息不会丢失。 三、概要设计 本程序包含一个主体模块,另包括三个子模块,密码强度检验模块、游戏难度选择模块和菜单模块。 游戏开始后,游戏者需先通过以上两个子模块分别设置密码和选择游戏难度,之后根据游戏者的选择进行不同难度游戏。 游戏随机产生一个4*4或4*5或6*6的二维数组,相应地填入8对或10对或12对不同的符号,测试者通过输入坐标,指定记忆中相同的两个符号的位置。正确,则显示符号对应图形,不正确则显示图形后随机关闭(显示时间为1秒)。最后记录完成猜测的时间,并保留成绩到指定文件夹。 密码强度检验模块

统计学习题集第五章相关与回归分析(0)

所属章节: 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1■在线性相关中,若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另一个变量数值随之减少,或一个变量的数值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增加,则称为()。 答案: 负相关。干扰项: 正相关。干扰项: 完全相关。干扰项: 非线性相关。 提示与解答: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负相关。 2■在线性相关中,若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加,另一个变量数值随之增加,或一个变量的数值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减少,则称为()。 答案: 正相关。干扰项: 负相关。干扰项: 完全相关。干扰项: 非线性相关。 提示与解答: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正相关。 3■下面的xx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 相关系数不会取负值。干扰项: 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干扰项: 相关系数是一个随机变量。干扰项: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不会大于1。 提示与解答: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相关系数不会取负值。 4■下面的xx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 所检验的回归系数的真值不为0。 干扰项: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 总体中两个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 干扰项: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

所检验的回归系数的真值为0。 干扰项: 回归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整体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 自变量前的偏回归系数的真值同时为0。 提示与解答: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 所检验的回归系数的真值不为0。 5■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 1.25。干扰项:-0.86。干扰项: 0.78。干扰项:0。 提示与解答: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1.25。 6■下面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 数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强,数值越小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弱。 干扰项:

短时瞬间三种记忆之间的联系与特点

问题一:三种记忆之间的联系与特点? 答:三种记忆指的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它们的特点如下: 一、感觉记忆的特点 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进入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 感觉记忆具有以下特点:(1)感觉记忆在瞬时间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进入感受器的信息几乎都被储存。(2)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很短。视觉信息约在1秒钟内衰退,听觉信息约在4 秒钟内衰退。(3)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4)感觉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由于模式识别而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并在那里赋予它以意义。 二、短时记忆的特点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短时记忆是唯一对信息进行有意识加工的记忆阶段。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这两种记忆中的信息只有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检测、组织和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短时记忆的编码 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是语音听觉编码。这是根据短时记忆中产生的错误与正确信息间存在着语音听觉上的联系而推测出来的。 2.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的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只是七加减二个组块。 3.短时记忆的加工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主要加工方式是组块化和复述,从而使其有限的容量增加,保持时间延长,并使更多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4.短时记忆的提取快捷 三、长时记忆的特点 1.长时记忆的容量大,保持的时间长,一般被认为是无限的。但记忆并不是对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过程 2.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 (1)语义代码 (2)表象编码 (3)它们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第五章 相关分析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相关分析 一、判断题 二、1.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 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三、2.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四、3.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五、4.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六、5.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1 七、 1. 2. 3. 4. 5. 6. 7. 8. 9. 22. A.r=0 B.|r|=1C.-1

4.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5.C、国内生产总值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 少E、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6.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 7.A、正相关关系B、直线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曲线相关关系 8.E、非线性相关关系 9.直线回归方程y c=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10.A、确定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11.E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12.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c=76-1.85x,这表示() 1 九、 1. 2. 3. 4. 5. 6. 7. 8. 1、1≤r<06、 十、 1. 一种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2、现象相关关系的种类划分主要有哪些? 答:现象相关关系的种类划分主要有:1.按相关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2.按相关的方向,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3.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4.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