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品社上教学计划

品社上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简析

本年级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教材说明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一些光辉史实,了解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2.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3.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5.了解社会组织机构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历史问题。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3.能够初步地认识自我,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树立自信心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4.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等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形成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激发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2.激发学生对。投降卖国行为的憎恨和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仇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落后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3.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4.热爱祖国,热爱中共共产党。

5.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6.养成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热爱集体、公平公正、有责任心的品质。

7.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

8.通过探究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等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4.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5.积极参加各项民主管理活动,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措施: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4.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6.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

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六、业务学习

1.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钻研《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学习教育学习理论,透彻分析教材,保证教育学习的质量。

2.制订细致的教改计划,并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提高教学效率。

3.阅读教学杂志中的有关文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听课,吸取其他教师好的教育学习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学习水平,虚心请教,接受他人的意见,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力求向40分钟要质量。

4.严格要求学生,切实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5.了解各班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差异,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6.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指导他们自觉地学习

七、教材体系结构及课时安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