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真正陆生的变温的羊膜动物—— 爬行纲(Reptilia)

真正陆生的变温的羊膜动物—— 爬行纲(Reptilia)

真正陆生的变温的羊膜动物—— 爬行纲(Reptilia)
真正陆生的变温的羊膜动物—— 爬行纲(Reptilia)

真正陆生的变温的羊膜动物——爬行纲(Reptilia)

§1 主要特征

※爬行类对陆生的完善适应:

1. 解决了陆地上的存活问题;

2. 解决了在陆地上繁殖的问题。

※爬行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1. 出现了羊膜卵,这是脊椎动物征服陆地的关键结构;

2. 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新脑皮,为高级神经中枢集中于大脑的开始。

一、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1. 羊膜卵的卵外包有卵膜(蛋白膜、壳膜及硬壳),卵壳是石灰质的硬壳或不透水的纤维质厚膜,能防止卵变形、损伤和水分蒸发。卵壳具透气性,保证胚胎气体代谢正常进行。卵内具卵黄囊,储存大量营养物质,使胚胎可以不经变态直接发育。

羊膜卵最大的特点是受精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羊膜,羊膜围成羊膜腔,腔中充满羊水,使胚胎在相对稳定、特殊的水域环境中发育,加上其他一些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构造(绒毛膜、尿囊等),以及坚韧的卵壳,以致羊膜卵可以产在干燥的陆上,并孵出小动物。

2.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飞跃,它的出现,解除了脊椎动物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使脊椎动物完全陆生成为可能。爬行动物最早具有羊膜卵,鸟类和哺乳类的胚胎也都具有羊膜结构,因此统称羊膜动物。

二、爬行类的器官、系统结构主要特征

1. 外形

1.1 体表被覆角质鳞片或真皮骨板(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以利保水),指(趾)端具爪;

爬行动物指(趾)端具角质的爪,适于在陆地上爬行。

1.2 体分头、颈、躯干、尾、四肢五部分。颈部外观明显,尾部细长。

1.3 基本体型: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2. 皮肤

2.1 表皮高度角质化,外被角质鳞,构成完整的鳞被,干燥并缺少皮肤腺。——保持水分。

棱鳞:树栖或善于攀爬的种类。

骨板、腹膜肋(真皮发生):鳄类。

角质盾(表皮)、骨板(真皮)愈合成龟甲。

股腺

臭腺

2.2 蜕皮现象

2.3 真皮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色素细胞。

3. 骨骼系统

骨骼的骨化程度高,保留的软骨很少;骨骼的各部发育良好,区分明显,这对陆上生活的支持身体、保护内部器官和保证强大的活动能力等,都有决定性的意义。

3.1 中轴骨骼

3.1.1 头骨几乎全为硬骨,且膜骨成分比两栖类显著增加。

3.1.2 高颅型:颅骨较高而隆起,颅腔扩展,脑容量增大。

3.1.3 单枚枕髁:

头骨的枕部由四块枕骨围绕着枕骨大孔,其中基枕骨、侧枕骨共同形成单个的枕髁。

3.1.4 次生腭——羊膜动物所共有。

3.1.5 颞孔(颞窝)

爬行动物头骨两侧在眼眶后部出现的孔,是由于原来附生咬肌的颞部向内低陷所形成的孔洞,当咬肌等收缩时,可使膨大的肌腹部向颞孔凸出而纳入其间。

根据头骨上颞孔的有无及孔的位置,可将爬行动物分为:

无颞孔类:古爬行类;现存海龟类(次生性)

上颞孔类:鱼龙类

合颞孔类:兽齿类

双颞孔类:鳄、蜥蜴、蛇

3.1.6 眶间隔:狭窄

3.1.7 下颌由关节骨和膜骨组成

3.1.8 脊柱:

颈椎环椎(寰椎)头部的活动性大为增强

枢椎

胸椎:有发达的肋骨,肋骨与胸骨相连,共同组成胸廓,肺的呼吸机能大为增强,对内脏器官的保护也更趋完善。

腰椎:有发达的肋骨

荐椎:2枚,以发达的横突与腰带相连,支持、运动能力增强

尾椎:数目随种而异,外形由大渐次变细

自残部位:尾椎椎体的中部未骨化的盘状部分。

3.2 附肢骨骼

3.2.1 肩带的膜性硬骨和软骨性硬骨骨化良好,骨块数目多。

软骨性硬骨:肩胛骨、乌喙骨、前乌喙骨

膜性硬骨:锁骨、间锁骨

3.2.2 腰带

髂骨:与荐椎联结

坐骨:左右坐、耻骨在腹中线联合,形成闭锁式骨盆,成为支持后肢的坚强的支架。

耻骨:

3.2.3 指(趾)端具爪,是对陆栖爬行运动的适应。

3.2.4 肩带和腰带分别通过肱骨和股骨与躯干的长轴成直角相关节,当动物在停息和爬动时,腹面贴地。

4. 肌肉系统

4.1 皮肤肌和肋间肌是陆生脊椎动物所特有的肌肉。

4.1.1 皮肌节制鳞片活动,在蛇类尤其发达,调节腹鳞起伏而改变与地表的接触面,蛇蜿蜒爬行前进。

4.1.2 肋间肌调节肋骨升降,协同腹壁肌肉完成呼吸运动。

4.2 躯干肌因四肢发达而渐趋萎缩,四肢上部的肌肉粗大。

5. 消化系统

5.1口腔腺发达,可浸润食物,有利于吞咽,毒蛇和毒蜥的口腔腺转化为毒腺;

唇腺、舌腺、腭腺、舌下腺;

毒腺是某些口腔腺的变形,毒腺与特化的毒牙相通连,借肌肉运动压迫毒腺,可将毒液注入捕获物体内。

5.2 肌肉质的舌发达,除完成吞咽的基本功能外,还特化为示警器、感觉器、捕食器。

5.3 牙齿有各种型式:端生齿、侧生齿、槽生齿

①端生齿:牙齿附生在颌骨咬合面的顶端表面。如:低等种类;

侧生齿:牙齿附生在颌骨内侧缘的小突起上或稍凹部分。如:蜥蜴;

槽生齿:齿根着生在颌骨的齿槽内。如:鳄。

端生齿和侧生齿容易脱落,槽生齿则比较牢固。

②同型齿:大小形态相似。如:大部分爬行类。

异型齿:牙齿有了分化,初步可区分为:门齿、犬齿、臼齿。如:灭绝的古爬行类——兽形类;鳄。

③毒牙:沟牙、管牙

沟牙:着生在平置的上颌骨上;

管牙:着生在短而能竖立的上颌骨上。

①龟鳖类无齿而代入以角质鞘。

5.4 大肠开口于泄殖腔,大肠与泄殖腔均有重吸收水分的作用。减少体内水分丢失,维持盐水平衡。

5.5 大、小肠交界处为盲肠,与消化植物纤维有关。从爬行类开始出现。

6. 呼吸系统

6.1 气管分支复杂,肺的内壁有复杂的间隔,呼吸表面增大。

气管的管壁有软骨环支持;

左、右肺通常不对称,右肺发达;

有些种类有气囊(贮藏气体而无气体交换的作用)。

6.2 水生爬行类的咽壁和泄殖腔壁富有毛细血管,可以辅助呼吸。

6.3 呼吸方式:

口咽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

7. 循环系统

7.1 心脏:三室:左、右心房和心室。

静脉窦不发达,动脉圆锥已退化消失;心室内出现不完全的分隔(鳄为完全分隔)。

7.2 不完全的双循环:心室中开始出现左右分隔,但不完全;

不完全的双循环:爬行类的心房具完全的分隔,心室也出现了不完全的室间隔,富氧血和缺氧血进一步分开,但仍属不完全的双循环,如龟鳖、蜥蜴等。

爬行类中的高级种类,如鳄,心室已分为左右两部,仅留一孔相通,其血液循环已接近于完全的双循环。

8. 排泄系统

8.1 滤尿器官:后肾(从爬行类开始,全部羊膜动物的肾都是后肾)。

后肾以后肾管为输尿管,质地比两栖类的肾脏结实,基本结构和功能与两栖类无本质区别,但肾单位数目增多,泌尿能力增强。肾小管比两栖类的肾小管从血液中排除水分要少得多。肾小管的其它部分还有重吸收水分的机能。

8.2 泄殖腔腹面有膀胱(尿囊膀胱),含氮废物主要是尿酸和尿酸盐(比尿素难溶于水,常在尿液中沉淀成白色半固态物质)。

8.3 某些种类具特殊的排盐器官——盐腺。

9. 神经系统

9.1 大脑半球显著,但主要仍为纹状体增厚;大脑表层的新脑皮聚集成神经细胞层。

9.2 中脑视叶仍为高级神经中枢,但有少数神经纤维自丘脑达于大脑。

9.3 间脑的颅顶体发达,发展成顶眼(利用日光热能)。

9.4 具12对脑神经:

10. 感觉器官

嗅觉、视觉、听觉等陆生感官发达,有些蛇类还形成红外线感受器官——颊窝;

10.1 嗅觉:鼻甲骨、犁鼻器

10.2 视觉:

①有能活动的上、下眼睑和瞬膜;

②借改变晶体的位置来调节视力,以横纹肌构成的睫状肌来完成水晶体的调节;

③锥状突(营养眼球)、巩膜骨(保护眼球);

④顶眼:感光,可利用日光热能。

10.3 听觉:

①出现了雏形的外耳道和正圆窗。

②内耳司听觉的瓶状体明显扩大,瓶状体基部的基乳突是爬行动物的重要听觉区。鳄类的瓶状体延长成卷曲的耳蜗,内有螺旋器。

10.4 红外线感受器:特殊的热能感受器。

颊窝、唇窝

11. 生殖系统

体内受精,雄体具外生殖器(交配器);多以卵生方式繁殖,有些种类营卵胎生。

§2 分类

1. 龟鳖目(Testudinata)

2. 喙头目(Rhynchocephalia)

3. 有鳞目(Spuamata)

4. 鳄目(Crocodylia)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两栖纲AMPHIBIA 无尾目SALIENTIA 蛙科Ranidae 1.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Ⅲ 2. 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Ⅲ 3. 蟾蜍科Bufonidae 3. 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Ⅱ 爬行纲REPTILIA 有鳞目SQUAMATA 蜥蜴亚目LACERTILIA 壁虎科Gekkonidae 1. 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石龙子科Scincidae 2. 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Ⅲ 3. 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Ⅲ 4.北滑蜥Leiolopism septentrionalis 蜥蜴科Lacertidae 4.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Ⅲ 5. 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Ⅲ蛇亚目SERPENTES 游蛇科Colubridae 6. 黄脊遊蛇Coluber spinalisⅢ 7. 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Ⅲ 8. 双斑锦蛇Elaphe bimaculataⅢ 9.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Ⅲ

10. 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Ⅲ 11. 团花锦蛇Elaphe advidiⅢ 12. 白条锦蛇Elaphe dioneⅢ 13. 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Ⅲ 蝰科Viperidae 14. 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Ⅲ 鸟纲A VE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Ardeidae 1. 苍鹭Ardea cinerea Ⅲ夏 2. 黄苇鳽Ixobrychus sinensis Ⅲ夏 3. 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Ⅲ夏 鹳科Ciconiidae 4. 黑鹳Ciconia nigra Ⅰ夏雁形目ANSERIFORMES 鸭科Anatidae 5. 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 Ⅱ旅隼形目FALCONIFORMES 鹰科Accipitridae 6. 鳶Milvus migrans Ⅱ夏 7. 苍鹰Accipiter gentilisⅡ旅 8. 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 Ⅱ夏 9. 雀鹰Accipiter nisus Ⅱ旅 10. 大鵟Buteo hemilasiusⅡ旅 11. 普通鵟Buteo buteoⅡ旅 12. 金鵰Aquila chrysaetos Ⅰ留 13. 白尾鹞Circus eyaneusⅡ旅 隼科Falconidae 14. 红隼Falco tinnunculus Ⅱ留

脊椎动物试题

1.具有脊椎柱的一类动物是( ) A.鱿鱼、鲤鱼、章鱼、鲸 B.鲫鱼、章鱼、鲸、龟 C.海蜇、海葵、带鱼、鱿鱼 D.鸡、鲫鱼、龟、鲸鱼 2.以下几种提法不正确的是( ) A.脊柱是头骨、躯干骨和尾骨的主轴。 B.脊柱有支持作用,也是运动的支架。 C.脊柱有保护脊髓和内脏的作用。 D.脊柱为身体长得比较高大准备了条件 3.我国淡水的四大家鱼是( ) A.鳙鱼、草鱼、鲫鱼、鲤鱼 B.鳙鱼、鲢鱼、青鱼、草鱼 C.鲢鱼、草鱼、青鱼、鲫鱼 D.草鱼、青鱼、鲤鱼、鲫鱼 4.鳕鱼在春季向北方游,深秋向南方游,这叫( ) A.生殖洄游 B.索饵洄游 C.季节洄游 5.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A.身体的体壁 B.鳃 C.鳃裂 D.外鳃 6.鲫鱼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食道 C.肠 D.肝胰脏 7.鲫鱼体内形成尿的器官是( ) A.脾脏 B.肝脏 C.肠 D.肾脏 8.混合放养的科学道理是( ) A.便于管理 B.经济效益高 C.不同鱼种放养在一起互不干扰 D.各种鱼种栖息的水层和食性不同 9.冬眠状态的青蛙呼吸器官是( ) A.靠鳃呼吸 B.靠肺呼吸 C.靠皮肤呼吸 D.停止呼吸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栖纲动物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两栖纲动物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一般用肺呼吸。 C.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D.心脏有二心房二心室,体温恒定。 11.青蛙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 )排出体外。 A.肛门 B.胞肛 C.尿道开口 D.泄殖腔孔 12.雄蛙体内输送精子的结构是( )

A.精巢 B.输精管 C.脂肪体 D.输尿管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蛙和鱼的眼相同,都有眼脸。 B.蛙眼对静止的目标视而不见。 C.蛙眼对活动物体有反应,所以能捕捉运动的昆虫。 D.蛙的感觉器官比鱼复杂、发达、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14.完成变态发育的一组动物有( ) A.蝗虫、密蜂、蝴蝶、蟾蜍 B.蟾蜍、青蛙、蚊子、苍蝇 C.青蛙、蚂蚁、蟋蟀、晴蜒 D.蟾蜍、青蛙、大鲵、蝾螈 15.下列除哪项处,其余都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相适应( )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B.全身被有羽毛(除喙和足)。 C.躯干呈缍形。 D.前肢转化为翼,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16.家鸽的胸廊是由( ) A.脊柱、肋骨 B.脊柱、肋骨和胸骨。 C.肋骨和胸骨 D.胸部的脊椎骨、肋骨和胸骨。 17.家鸽飞翔时,完成呼吸作用主要依靠( ) A.两翼的煽动 B.气囊的扩大和缩小 C.胸骨和肋骨的运动 D.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18.鸟的卵细胞的结构是( ) A.卵壳、卵白和卵黄 B.卵黄、卵黄膜和胚盘 C.卵黄、胚盘和卵带 D.卵黄、卵白和卵壳膜 19.啄木鸟与啄食害虫相适应的特点是( ) A.足有三趾、趾端有钩爪 B.啄长而且坚硬 C.舌细长,前端有短钩,舌上有粘液。 D.尾羽羽干刚硬有弹性,末端尖如针棘。 20.猫头鹰和大山雀啄的特点分别是( ) A.直而坚硬;坚而钩曲 B.短而直;扁而阔,边缘有锯齿 C.坚而钩曲;直而坚硬 D.坚而钩曲,短而直 21.下列哪一组是恒温动物( ) A.野鸭、杨子鳄、青蛙、蛇 B.家鸽、野鸭、田鼠、鲸鱼 C.蟾蜍、蜥蜴、家鸽、家兔 D.大鲵、龟、野鸭、黑猩猩

3中国六大濒危珍惜爬行动物

大壁虎,俗称蛤蚧、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除中国有分布,亦分布于越南、泰国和老挝。大壁虎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太,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2。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大壁虎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大壁虎是药用动物的一种,由于长期捕捉,野生资源日渐减少。 生物形态 大壁虎是最大的一种壁虎,体长大约12~16厘米,尾长10~14厘米,体重大壁虎 50~100克。它的外貌与一般壁虎相似,背腹面略扁,头较大,呈扁平的三角形,象蛤蟆的头,眼大而突出,位于头部的两侧;口也大,上下颌有很多细小的牙齿。颈部短而粗。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背部有明显的颗粒状疣粒分布在鳞片之间。体色变异较大,基色就有黑色、黑褐色、灰褐色、深灰色、灰蓝色、绣灰色、青黑色、青蓝色等,头部、背部有黑色、褐色、深灰色、蓝褐色、青灰色等颜色的横条纹,身体上散布有6~7行横行排列的白色、灰白色或灰色的斑点,还有砖红色、紫灰色或棕灰色,密布桔黄色及蓝灰色小圆斑点,以及不规则的宽横斑。背部疣粒状的小鳞片之间还杂有均匀散布的粗大疣鳞。尾巴较圆而长,但长度不及体长,有6~7条白色环纹,基部较粗,容易折断,能再生,但再生的尾没有白色环。四肢不很发达,仅能爬行。指(趾)膨大,底部有单行褶皱皮瓣,能吸附墙壁。雄性后肢的股部腹面有一列鳞,具有圆形的股孔,叫做股窝,数目为14~22个,雌性没有或者不明显。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福建及云南。台湾省有记录。据在广西8个地区调查,除桂林地区外,其大壁虎 余7个地区所辖48个县(市)内的228个乡(镇)或村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西起孟加拉,向东到印度支那各国,南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简介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是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写的,其采用的物种濒危等级分为:野生绝迹、绝迹、濒危、渐危、稀有、易危等。为确定我国的濒危物种受威胁程度起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共分4卷: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兽类。详细、全面地论述了中国濒危动物的濒危状况、致危因素、保护措施等,旨在使政府部门、科学界和公众较为清楚地了解中国的动物物种现状,提高政府官员及公众对中国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并针对现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为中国物种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数据库收集了中国592个濒危动物物种的详细描述,包括了濒危的鱼类、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的动物。 关于鸟类卷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卷。论述了中国鸟类濒危物种的分类地位、濒危等级、种群现状、致危因素、现有保护措施、饲养繁殖状况等。本书可供政府官员,从事濒危物种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农、林、环保、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全书中英文对照序前言编者的话中国濒危鸟类分种记述 1·短尾信天翁2·白鹈鹕3·红脚鲣鸟4·褐鲣鸟5·斑头鸬鹚6·黑颈鸬鹚7·白腹军舰鸟8·黄嘴白鹭9·岩鹭10·海南鳽 11·黑冠鳽12·白头鹮鹳13·东方白鹳14·黑鹳15·白鹮16·黑鹮17·朱鹮18·白琵鹭19·黑脸琵鹭20·大天鹅 21·小天鹅22·疣鼻天鹅23·树鸭24·鸳鸯25·棉凫26·白头硬尾鸭27·中华秋沙鸭2 8·黑翅鸢29·褐冠鹃隼30·凤头蜂鹰 31·栗鸢32·褐耳鹰33·凤头鹰34·棕尾鵟35·灰脸鵟鹰36·棕翅鵟鹰37·金雕38·白肩雕39·草原雕40·乌雕 41·白腹隼雕42·棕腹隼雕43·林雕44·白腹海雕45·玉带海雕46·白尾海雕47·虎头海雕48·黑兀鹫49·秃鹫50·高山兀鹫

浙教版科学七上2.4 常见的动物(第3课时: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含答案)

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2.下列昆虫中全部对人类有益的一组是( ) A. 螳螂、蜜蜂、家蚕、苍蝇 B. 蝗虫、蜻蜓、蝴蝶、蚊子 C. 天牛、蚜虫、蝗虫、蝉 D. 七星瓢虫、螳螂、家蚕、蜜蜂 3.在一个夏日的夜晚,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大会组委会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 ) A. 蟋蟀 B. 蜈蚣 C. 蝴蝶 D. 苍蝇 4.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血蛤、海蜇、对虾、石斑鱼等,它们分别属于( ) A. 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 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 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5.下图是《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邮票。下列关于图中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邮票中动物均用鳃呼吸 B. 邮票中动物均属于恒温动物 C. 邮票中虾、蟹属于软体动物 D. 邮票中的鱼、乌龟、青蛙属于脊椎动物 6.河蚌虽然身体柔软,但它的外表面有贝壳保护,因此它属于( ) A. 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扁形动物 D. 鱼类 7.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 扔进垃圾桶 B. 放回阴暗潮湿的自然环境中 C. 随手扔掉 D. 用作鱼饵 8.蚯蚓一般营穴居生活,但夏季雨后蚯蚓在地面上活动,原因是() A. 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 B. 蚯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 C. 喜欢雨后晒太阳 D. 承受不了土壤的压力 9.如图是一张二分叉检索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的是丙 B. 以受精方式不同进行分类的是乙 C. 以有无脊椎骨进行分类的是甲 D. 以有无飞行能力进行分类的是丁 第9题图 第10题表 10.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 动物名录(第一 批) 中兽纲食肉目犬科狼灵猫科椰子狸红颊獴食蟹獴猫科豹猫啮齿目鼯鼠科棕鼯鼠豪猪科豪猪偶蹄目鹿科毛冠鹿鸟纲潜鸟目潜鸟科红喉潜鸟鸊鷉目鸊鷉科凤头鸊鷉鹱形目海燕科黑叉尾海燕鹳形目 名学名 MAMMALIA CARNIVORA Canidae Canis lupus Viverridae 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 Herpestes javanicus Herpestes urva Felidae Felis bengalensis RODENTIA Petauristidae Petaurista petaurista Hystricidae Hystrix hodgsoni ARTIODACTYLA Cervidae Elaphodus cephalophus AVES GAVIIFORMES Gaviidae Gavia stellata PODICIPEDIFORMES Podicipedidae Podiceps cristatus PROCELLARIIFORMES Hydrobatidae Oceanodroma monorhis CICONIIFORMES 鹭科(所有种) Ardeidae 雁形目鸭科鸿雁 ANSERIFORMES Anatidae Anser cygnoides

豆雁 灰雁 小白额雁 斑头秋沙鸭 中 红胸秋沙鸭 普通秋沙鸭 鸡形目 雉科 fabalis anser erythropus albellus serrator 白眉山鹧鸪 Arborophila gingica GRUIFORMES Rallidae Porphyrio porphyrio Gallicrex cinerea Gallinula chloropus CHARADRIIFORMES Haematopodidae Haematopus ostralegus Scolopacidae Numenius phaeopus Recurvirostridae 黑翅长脚鹬 Himantopus himantopus 反嘴鹬 Recurvirostra avosetta 鸥形目 (所有种 ) LARIFORMES 鹃形目 CUCULIFORMES 杜鹃科 Cuculidae 棕腹杜鹃 Cuculus fugax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鶲科 Muscicapidae 紫寿带 Terpsiphone atrocaudata 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 lutea 银耳相思鸟 Leiothrix argentauris 雀科 Fringillidae 黑头蜡嘴雀 Eophona personata 黑尾蜡嘴雀 Eophona migratoria 黄胸鹀 Emberiza aureola 爬行纲 REPTILIA 龟鳖目 TESTUDOFORMES 平胸龟科 Platysternidae 平胸龟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淡水龟科 Bataguridae 黄缘盒龟 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 黄额盒龟 Cistoclemmys galbinifrons 锯缘摄龟 Pyxidea mouhotii Anser Anser Anser Mergus 名学 Mergus Mergus merganser GALLIFORMES Phasianidae 鹤形目 秧鸡科 紫水鸡 董鸡 黑水鸡 鴴形目 蛎鹬科 蛎鹬 鹬科 中杓鹬 反嘴鹬科

脊椎动物简答题讲解

2011复习题 一、简答(26分) 1.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7分) (1)体披骨质鳞片或骨板,皮肤干燥,缺乏皮肤腺;(1分) (2)具真正的牙齿。 具次生颚,内鼻孔后移,口腔与鼻腔分开;(1分) (3)胸椎、肋骨与胸骨形成胸廓,可保护内脏和加强呼吸作用;(1分) (4)大、小肠交界处开始出现盲肠,可消化纤维;(1分) (5)具有羊膜动物式的排泄器官后肾;(1分) (6)大脑明显分为两半球,纹状体,表层出现神经细胞集中的新脑皮;(1分) (7)完全脱离水的束缚,在陆地繁殖, 体内受精。(1分) 2.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6分) (1)陆生的初步适应: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1分)、呼吸空气(1分),同时发展了适于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1分)。 (2)不完善性:肺呼吸的功能不够强,尚需皮肤呼吸和鳃呼吸加以辅助(1分);皮肤裸露,保持体内水分的问题没有解决(1分);不能在陆地上繁殖,卵受精、卵发育、幼体发育均在水中进行(1分)。 3.举例说明鸟类是如何完成双重呼吸的。(8分) (1)肺: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吻合的密网状管道系统。 当气管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支气管,即初级支气管, 然后再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再分支出许多微支气管。(2分) (2)气囊:鸟类特有。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1分) 后气囊:腹气囊一对和后胸气囊一对(1分) 前气囊:锁间气囊一个、颈气囊一对、前胸气囊一对(1分) (3)“dpv”系统、单向流、双重呼吸概念(3分) 4.学习行为及其类型?(5分) (1)学习行为是动物由经验得来的发生适应性改变的行为。(2分) (2)主要类型: 习惯化、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模仿、印记学习、推理学习。(3分) 六、简述(25分) 1、你对鱼的鳞、鳍、尾有何知识?(10分) 要点:(1)具几种鳞、特点、鳞式;(3分) (2)几种鳍、功能、鳍式;(4分) (3)几种尾、形状功能。(3分) 2、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有几大进步事件,随机举出两个进步事件的意义?(15分) 要点:(1)五大进步事件:具上下颌、五指型附肢、羊膜卵、恒温、胎生哺乳。(5分)(2)进步意义。每个意义5分 A五指型附肢的进步意义 (1)适应陆生的五趾型附肢,这是动物演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2)作为鱼类运动器官之一的偶鳍结构比较简单,肩带直接附在头骨后缘,活动的方式和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它与鱼鳍之间只有一个单支点,以此作为杠杆,完成单一的转动动作。两栖动物的五趾型附肢与鱼鳍不同,肩带游离,前肢在摆脱头骨的制约后,不但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而且也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腰带一方面直接与脊柱牢固地联结,另一方面又与后肢骨相关节,构成支持体重和运动的主要工具,使登陆的目标得以实现。 B羊膜卵出现的进步意义:

中国十大濒危动物资料

我国十大濒危动物 1.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被动物学家称为“活化石”。与它同一时期的动物如剑齿虎等,早已灭绝并成为化石。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现在分布在我国四川北部、陕西和甘肃南部,是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 大熊猫也叫…猫熊?,是哺乳动物,身体肥胖,形状像熊但要略小一些,尾巴短,眼睛周围、耳朵、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余都是白色。毛密而有光泽,耐寒。喜欢吃竹叶、竹笋。目前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大熊猫居住地带的竹子,曾大面积开花、枯死,威胁着大熊猫的生存。全世界都极其关注珍稀动物大熊猫的抢救和转移工作。 2. 金丝猴 金丝猴是地球上稀有的珍贵动物之一,世界上的金丝猴仅有4种,它们是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前三种都产于我国,因此金丝猴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特有种类,同时金丝猴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除我国外,这些稀世珍宝在世界上仅有法国、英国等极少数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有若干标本。金丝猴的珍贵程度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它们毛色艳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 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仰。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的毛为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的毛为褐黄色,毛质十分柔软。因其鼻孔极度退化,即俗称“没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别称。 金丝猴共四种,仅我国分布的三种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主要的区别是:川金丝猴(r.roxellanae)脸上的毛为天蓝色,故又称“蓝面猴”。两侧、胸及后腿的毛为金黄色,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 滇金丝猴(r.bieti)的脸两侧为白色,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东部; 黔金丝猴(r.brelichi)的两肩之间有1块卵圆白毛区,分布于贵州与四川之间。 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找东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 母金丝猴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总是把小猴紧紧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丝毫不给它玩耍的自由。在这期间,朝夕相处的丈夫尽管向“夫人”献尽了殷勤:又是为她理毛、又是为她检痂皮、但是也别想

常见的动物练习

第二章第二节常见的动物 一、常见的动物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为识别和研究它们,因此对它们进行分类。 二、动物的分类标准: 动物的分类标准多种多样,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常见的分类是根据有无脊椎,又可以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大约有4.7万种,无脊椎动物大约有120万种,其中昆虫纲大约有100万种) 1、脊椎动物的五大类: a.鱼类的特征:大约出现在4.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2.4万种。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大都有鳞片,有侧线可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心脏一心房一心室,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如: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黄鱼、鲨鱼等。 b.两栖类的特征: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潮湿陆地或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心脏两心房一心室,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体外受精,变温,卵生。如:蛙科、大鲵(娃娃鱼)、蟾蜍、蝾螈等。 c.爬行动物的特征:大约出现在3亿年前。体外被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变温,心脏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一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卵外有壳保护,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脊椎动物中,从爬行动物开始真正适应陆地生活,幼体摆脱水的束缚。如:蛇、乌龟、鳄鱼、壁虎等。 d:鸟类的特征: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喙无齿,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合飞。翔卵生,体温恒定。气囊和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大肠很短。(如家鸽、鸡、鸭、鹅、鹦鹉、猫头鹰等)e:哺乳类的特征: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体表被毛,牙齿有分化,体腔内有隔,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如鲸、蝙蝠、袋鼠、海豚、熊猫、猴等) 注意: * 从鱼类到哺乳类,一个比一个高等: 水生→ 陆生;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卵生→ 胎生; 体温不恒定→ 体温恒定;用鳃呼吸→ 用肺呼吸。

七年级科学

走进科学知识点 1、_______和_______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_______ 能使人们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_______可使自然现象在的条件下再 现。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 3、长度的测量工具为_______;决定长度测量准确程度的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_______,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 微米()、纳米()。1m= mm= μm= nm。 4、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①"看"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看清刻度尺的 和。 ② "放" 刻度尺上有_______的一边应_______被测物体,并_______尺的位置。不用磨损的 零刻度线。 ③"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④"记" 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末一位是值。 ⑤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 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5、误差与错误:_______与_______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_______, 减小误差的常见方法是。一般情况下平均值所取位数必须与 相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能够的,所以误差不是错 误。 6、实验报告是实验探究_______和_______的记录。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日 期、、器材与装置、、现象与数据及讨论与结论等。实验报告中的记 录应力求及时、准确和。 7、测量体重的工具是_______,使用前应将指针调至_______处,还要注意它的_______和 _______。 8、温度表示物体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科学上1℃的规 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定为0度, _____ _ 定为100度。将 0度至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9、使用温度计的规则: 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使用前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 和。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_________要在被测液体中,跟被测物体_________,不能接触 _______ , ③待温度计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 相平。俯视读数会使得测量值真实值,仰视读数会使得测量值真实值

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南部的印度洋里,渔民们偶然捕捞到一条怪鱼。它身长1.5米,重57公斤,体覆蓝鳞,胸鳍和腹鳍好像带短柄的船桨,看上去有如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经过专家研究,发现它是七千万年前已在地球上“绝种”的总鳍鱼类,并定名为拉蒂迈鱼(Latimeria,茅尾鱼)。 科学家对这种“活化石”的发现非常感兴趣。总鳍鱼是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前,人们只能通过总鳍鱼的化石来研究它们的进化过程。拉蒂迈鱼是古代总鳍鱼类残存到今天的唯一后代,它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地球上最初的两栖动物由鱼进化而来提供了宝 贵资料,因而受到科学家的珍视。 并不是所有的总鳍鱼都能进化成两栖动物,拉蒂迈鱼就是这样一种未能进化成两栖动物的总鳍鱼。那么总鳍鱼类的哪一类在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弃水登陆成功,从而进化成两栖动物了呢?三亿七千万年前,生活在水中的真掌鳍鱼(Eusthenopteron),开始了向陆地的迈进。真掌鳍鱼属于总鳍鱼类,它生活在淡水湖泊和河流中。它的头部有多片骨片。胸鳍和腹鳍极为发达,其根部富有肉质,并覆盖着鳞片,鳍内骨骼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四肢很相似。它的胸鳍和腹鳍强壮

有力,甚至能够象两栖动物的四肢一样爬行,因而被人们叫做“步行的鱼”。最早登陆的动物--鱼石螈(Ichthyostega),就是由它进化而来的。 有的人会感到惊讶,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竟会是鱼类!常识告诉我们,鱼儿是离不开水的,因为它没有肺和四肢。没有肺就无法在陆地上呼吸,没有四肢就难在岸上爬行。这是鱼类上岸的两大难关。但是总鳍鱼与众不同,它有肺。在水中用腮呼吸,露出水面用肺呼吸,这特有的两种呼吸法对其后来演化成两栖动物非常有利。它的胸鳍和腹鳍也已具有低等四足动物四肢的雏形。因此,当三亿五千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突然变得炎热,湖沼经常干涸时,别的水族因为无法适应而逐渐灭亡,而总鳍鱼却活下来了。通过自然选择,其中一支弃水登陆后逐渐适应了陆地环境而生存下来,并最终进化成原始的两栖动物--鱼石螈。其中的另一支继续生活在水中,就进化成真掌鳍鱼。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总鳍鱼类推动了晚于鱼类的全部各类脊椎动物的起源,如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包括人类)。因此,总鳍鱼类是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在脊椎动物的演化系统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

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 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 (2001年5月9日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及其他有关规定,现将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一、森林公安机关管辖在其辖区内发生的刑法规定的下列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 (一)盗伐林木案件(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一款); (二)滥伐林木案件(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 (三)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案件(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三款); (四)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案件(第三百四十四条); (五)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案件(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 (六)放火案件中,故意放火烧毁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案件(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 (七)失火案件中,过失烧毁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案件(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 (八)聚众哄抢案件中,哄抢林木的案件(第二百六十八条); (九)破坏生产经营案件中,故意毁坏用于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的机械设备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林业生产经营的案件(第二百七十六条); (十)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案件(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 (十一)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制品案件(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 (十二)非法狩猎案件(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 (十三)走私珍贵陆生野生动物、珍贵陆生野生动物制品案件(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 (十四)非法经营案件中,买卖《允许进口证明书》《允许出口证明书》《允许再出口证明书》、进出口原产地证明及国家机关批准的其他关于林业和陆生野生动物的经营许可证明文件的案件(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项); (十五)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案件中,伪造、变造、买卖林木和陆生野生动物允许进出口证明书、进出口原产地证明、狩猎证、特许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明、森林、林木、林地权属证书、征用或者占用林地审核同意书、育林基金等缴费收据以及由国家机关批准的其他关于林业和陆生野生动物公文、证件的案件(第二百八十条第一、二款); (十六)盗窃案件中,盗窃国家、集体、他人所有并已经伐倒的树木、偷砍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的零星树木、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非法实施采种、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等以及盗窃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制品的案件(第二百六十四条); (十七)抢劫案件中,抢劫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制品的案件(第二百六十三条); (十八)抢夺案件中,抢夺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制品的案件(第二百六十七

中国10大濒危野生动物

中国10大濒危野生动物 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 1、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2、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

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Rhinpitheius roxellanae。 3、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4、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

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5、朱鹮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6、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

陆生动物

陆生食草动物 体型:亚洲象的体型较小,背部圆、微凸;非洲草原象体型较大,背部微凹。亚洲象的头部位置最高;非洲草原象的肩部、臀部位置最高。 额头:亚洲象的额头有两个凸起的包,俗称智慧瘤,中间则凹下;非洲草原象的额头是平的。 耳朵:亚洲象的耳朵较小;非洲草原象的耳朵较大。 长牙:亚洲象只有雄象有长牙外露;非洲草原象都有长牙外露。 鼻子:亚洲象的鼻子较为光滑,鼻端只有一根指状物;非洲草原象的鼻子上下有环裂的皱纹,又多又深,鼻端有两根指状物。 脚趾:亚洲象的前肢有5个脚趾,后肢有4个脚趾;非洲草原象的前肢有4个脚趾,后肢有3个脚趾。 【生活习性】亚洲象喜欢人烟稀少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和草原,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亚洲象每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为了生存,象群每天要奔走18到20个小时,只睡2小时到4小时寿命50--60岁。 【分布】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 蒙古野驴 【形态特征】外形似骡,体长可达260厘米。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 【生活习性】属典型荒漠动物,生活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高原开阔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带。营游荡生活,耐干渴,冬季主要吃积雪解渴。叫声像家驴,但短促而嘶哑。 【分布】甘肃、新疆、内蒙古。 西藏野驴 【形态特征】大型有蹄类。外形与蒙古野驴相似,下体白色有别于蒙古野驴。 【生活习性】生活于高寒荒漠地带,夏季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好集群生活,善长奔跑,警惕性高。 【分布】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和四川 野马 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只马群,营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喜食芨芨草、梭梭、芦苇等,冬天能刨开积雪觅食枯草。 【生活习性】栖息于缓坡上的山地草原、荒漠及水草条件略好的沙漠、戈壁。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动物》教案8 浙教版

课题:第2章第2节常见的动物(1)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于分类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生活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分类的经验;事实上分类也只能根据事物的特征。动物分类知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动物种类繁多,特征千变万化,以它来学习分类方法有所不妥,不利于动物分类体系的建立。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简单进行分类。无助于分类思想的强化,因此这里教学目标可设计为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要求学生分组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同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分有什么好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辨析生物学分类中经常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这种分类方法有什么道理,这样分的好处是什么?为了说明这种分类方法的意义,就不得不补充脊椎骨和脊柱出现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支持体重,使躯体可以长得大;可以保护脊髓、内脏;可以附着肌肉使得运动快速,增强适应能力。)。最后应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分类,分类需要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是有目的的; 2、了解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了解分类的依据是脊椎骨形成的脊柱; 3、了解常见动物的分类。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习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展合作、实践和创新能力。 3、利用分类学知识解决动物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 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动物要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怎样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动物的重要特征上。 教学方法: 教师参与的分组讨论式学习

媒体形式: 动物图片和实物模型教学过程:

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

一、呼吸的进化 1、呼吸方式 脊椎动物的呼吸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即水栖种类用鳃呼吸,在水与鳃上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鳃分内鳃及外鳃二种类型,内鳃在园口类,鱼类终生存在,外鳃存在于所有两栖类的幼体及部分有尾两栖类的成体。 陆生种类用肺呼吸,在空气与肺上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此外一些种类尚有辅助呼吸器官,如蛙的皮肤,乌鳢的口壁粘膜,泥鳅的消化管等。 2、呼吸特点 a、鱼类: 鱼类的鳃位于咽部两侧,由鳃弓支持着,每一鳃弓上有两列鳃丝(软骨鱼类第五对鳃弓只有1个鳃瓣,硬骨鱼类第五对鳃弓多特化为 咽骨,其上无鳃丝)。软骨鱼有鳃间隔自鳃弓伸到体表下,鳃瓣(软骨 鱼的鳃瓣多不为丝状)附在鳃间两侧。硬骨鱼鳃间隔退化,鳃丝附于 鳃弓上,鳃裂被鳃盖骨所覆盖,以鳃孔通于体外。水流从口进入以后 流经鳃,水中的氧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氧进入血液中,而 二氧化碳则随水流排出体外。 b、两栖类: 幼体用腮呼吸,变态后,内腮消失,用肺呼吸。鳃是由外胚层发育来的,而肺则是由原肠管突出的盲囊形成的。因此,鳃与肺不是同 源器官(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 的器官),而是同功器官(形态和功能相似,起源和构造不同的器官)。 鳔和肺才是同源器官。虽然有些鱼类的鳔已执行肺的功能,但专门作 为呼吸器官的肺则是起源于两栖类。两栖动物的肺构造简单,仅为1 对薄壁的囊(如蝾螈)或囊内稍有些隔膜(如蟾蜍)而已。其表面积比较 小,不足以满足两栖类对氧的需求。因此,两栖类还需借助于皮肤呼 吸来摄取更多的氧。 c、爬行类: 爬行类的肺较两栖类进步,肺的内表面积相对比较大,这是由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 收容救护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规范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家林业局颁布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是指受法律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制品)。收容救护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是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或者擅自处理。 禁止以收容救护为名买卖或非法收容(藏)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第四条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应当遵循及时、科学、就近和防病防疫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全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并负责组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工

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包括县级,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的组织、监督和管理工作,并成立相应的救护机构,组织开展辖区内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实施。 第六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为法定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单位,从事野生动物科学研究、人工繁育等活动的组织和单位(包括动物园),经自行提出申请,报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并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参与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 收容救护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救护的相关设施、落实人员和编制预算经费,依法履行收容救护职责。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开展收容救护工作,需要跨行政区域的或者需要其他行政区域予以协助的,双方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协商、相互支持和配合。必要时,可以由共同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协调。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因受伤、受困、患病等野生动物需要收容救护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或野生动物疫病监测机构。

【精品】动物学-脊椎动物复习资料

脊椎动物复习资料 专题一:脊索动物 始祖脊索动物分化为原索动物及脊椎动物,原索动物没有出现脊椎这一结构,其分为尾索动物及头索动物,无上下颔是其主要特征。由于我们主要学习脊椎动物这一类群,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在了解脊椎动物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脊索动物。 这是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 脊索 nothchord 背神经管 dorsal tubular 鳃裂 gill slits 脊索: 位于动物背部,位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 是一条由中胚层产生的棒状结缔组织 坚韧而具有弹性,在低等脊索动物中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终生保留。 在所有脊索动物的胚胎期都具有脊索,但是与低等脊索动物不同,高等的成体脊索动物(即脊椎动物亚门)中或部分保留,或退化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所取代。 背神经管: 位于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高等的脊椎动物中,背神经管将分化成为前端膨大的脑和脑后的脊髓。 鳃裂: 咽部(消化管前端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 其间接或直接与外界相通 低等脊索动物中的鳃裂为呼吸器官,在低等向高等进化的过程中,鳃裂消失或是演变为其他结构。 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及低等脊椎动物亚门中的圆口纲、鱼纲的鳃裂终生存在,其他脊椎动物的鳃裂仅在胚胎期存在。 除上述三大特征(脊索、背神经管、鳃裂)之外,脊索动物仍然具有:“尾在肛门之后、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心脏位于腹面”等次要特征

脊索动物在自然界中约占百分之五,经典常见的脊索类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专题二:圆口纲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类群--圆口纲,其因有一个圆形的口盘而得名。 口吸盘中有发达的角质齿,吸附于寄主体表或钻入寄主体内,营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圆口纲生活在海域或淡水中,外形像鱼类,皮肤具有发达的黏液腺。 圆口纲动物有七鳃鳗和盲鳗两大类。 与鱼类相比,圆口动物并没有出现主动捕食的可供咬合的上下颔 没有偶鳍(成对的附肢),仅有奇鳍 背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 脑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延脑、小脑、延髓五部分 心脏进一步分化为一心房、一心室、一静脉窦 圆口纲出现不完整的头骨,头部有集中的嗅视听等感觉器官 注: 圆口纲的脊索终生存在,但是具有已有雏形的脊椎骨(即在脊索的背面,每一个体节出现了两对小的软骨弧片,表明雏形脊椎骨的出现) 七鳃鳗的幼体具有许多与文昌鱼相似的原始特征和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这表明了圆口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特殊地位。 专题三:鱼类 鱼类是身体呈流线型,具鳞片,用鳃呼吸,出现上下颔的水生脊椎动物。 鱼类可以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两大类。 鱼类最重要的进化特征是:出现能咬合的上下颔 上下颔出现的意义在于:其不仅能主动摄食,还可以用于攻击、防御、求偶和营巢等活动。(鱼类以后的脊椎动物都保留了上下颔) 鱼类除了具有能咬合的上下颔及成对的附肢(偶鳍),骨骼由软骨或硬骨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