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自测题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自测题

数学第四单元自测题

一、填空。21分

1、路程=()×()时间=()÷()

速度=()÷()

2、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可以写成()。

3、一个农场今年收获稻谷78965千克,大约是()万千克。

4、15的102倍是(),43个30是()。

5、根据35×50=1750,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350×50= 70×25= 350×500= 35×()=175000 7×(50×□)=1750

6、计算650×400时,可以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

7、6□8×39~28000,□里可填()。

8、在自然数的末尾添三个0,就是把这个数()。

二、判断题。8分

1、笔算27×35时,3乘27的积末尾要与35中的“3”对齐。()

2、估算384×92时,可以看成400×90进行口算。()

3、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大。()

4、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德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

三、选择题。8分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A.不变

B.扩大10倍

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德末尾有()个零。

A. 2

B. 3

C. 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 四位数

B. 五位数

C. 四位数或者五位数

4、美圆小区有五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户人家。

A. 600

B. 500

C. 125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230×4= 5×4×65= 280×3= 580-410=

0×34= 480+30= 25×8= 60×16=

305×49~ 252×62= 32×61= 701×289=

2、列竖式计算。15分

406×23= 387×56= 307×80= 136×35=

220×40= 425×16= 128×98= 150×99=

3、列式

计算。6分

1、比37的150倍还多678的数是多少?

2、34个25比8425少多少?

五、解决问题。30分

1、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80千米,找这样计算,4小时能赶到乙地吗?

2、张叔叔要为公司员工买25套工作服,每件上衣175元,每条裤子58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3、新华书店位庆祝六一儿童节,买4套儿童百科送一套,每套60元,一次买4套,每套便宜多少钱?

4、商店运回冰箱216台,洗衣机13台,再运回多少台冰箱,冰箱的台数是洗衣机的17倍?

5、光明电影院有1400个座位,希望小学有31个班,平均每班43人,这些同学都去看电影,电影院里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6、如图所示,小红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1)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走到少年宫要多少分钟?

(2)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用了23分钟,学校到电影院有多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知识要点】 1. 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 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3.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书:练习一第3、4题;) 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书:习二第2题。) 5、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和p9的做一做)(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6. 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7. 并能看懂地图。(p4例2: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8. 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 生活中的方向常识:(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C.不会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C.东北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A.东 B.南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B.西 C.北 二、填空。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 )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知识点教案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一系列的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不仅要在引入比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比”。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认识到比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根据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3.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 在应用比的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先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经验,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包括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不同策略有了切身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比的意义…………………………………………………………………………………1课时2比的基本性质……………………………………………………………………………1课时3比的应用…………………………………………………………………………………1课时 15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附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仔细审题,正确填空.(共36分,每空3分.) 1.( ):24=8 5= 10÷( )=20:( ) 2.小李6分钟走480米,小明5分钟走250米,小李速度与小明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六(1)班有男同学24人,女同学18名,男同学与女同学人数的比是( ),女同学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4.一个小礼盒内装有皮蛋、盐蛋和鲜蛋.三种蛋的个数比是3:2:7.由此可知,这个礼盒内皮蛋的个数是盐蛋的,鲜蛋的个数是三种蛋的. 5.幼儿园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用消毒液与水按1:200的比配成消毒水给小朋友洗手,如果配置消毒水10.05千克,那么需要消毒液( )千克;现有80千克水,要配置这种消毒水,需要消毒液( )千克. 6.研究表明,8岁以上的儿童按5:3安排一天的活动时间与睡眠时间是最合理的.今年上6年级的小明一天的睡眠时间应是( )小时才是合理的.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共8分,每题2分.) 1.在某届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中,日本队与韩国队的比赛结果是0:3,这也是一比.( )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3.淘气和笑笑今年的年龄比是6:7,明年两人的年龄比一定是7:8. ( ) 4.六年级订阅《学习方法报》和《学习报》共30份,它们的份数比不可能是1:3. (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共12分,每题3分.) 1.一个比的比值是3,比的后项是4 1,比的前项是( ). A.21 B.4 3 C.12 2.在8:9中,如果前项加上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上16 B.乘2 C.乘3 3.园林处有9吨黏土和24吨沙土,现要把黏土和沙土按1:3的比配制成新土,最多可配制( )吨新土. A.32 B.33 C.36 4.小刚把一包糖果分给军军和亮亮,按3:5与按7:9来分,结果( ). A.按3:5来分军军分得多 B.按7:9来分军军分得多 C.两种分法军军分得同样多 四、化简下列各比,并求比值.(共12分) 32:5 4 43:0. 5 0.52m:13cm 五、灵活运用,解决问题.(共32分,每题8分.)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六(1)班48名学生在人民广场举行了主题为“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环保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5.六(1)班参加本次活动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2.妈妈在本月的收入中支出的钱数和储蓄的钱数的比是3:5,月底结算时发现,支出的钱数比储蓄的钱数少1200元.妈妈本月的收入是多少元? 3.小红家后院有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用篱笆将菜地四周围起来,则篱笆的长度是40米.如果菜地长与宽的比是3: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4.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运来200棵树苗,老师栽种了 10 1,剩下的按3:4:5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哪个年级分到的树苗最多,是多少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口算。(10分) 2.51×10= 2.63×10= 0.645×1000= 0.03×100= 4.03÷10= 7÷100= 63.5÷1000= 5.63×10÷100= 0.1÷100= 1.02×10= 2.1÷1000= 0.56÷10×1000= 二、我会填。(20) 1、一个小数由()、()和()三部分组成。 2、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四位是()位, 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2.05读作(),2表示(),5表示()。 4、3个1,5个0.1和1个0.01写成小数是()。 5、8.02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25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大于8而小于9的一位小数有()个。 7、把168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把995000000元改写成以“亿元”为单位的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8、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向左移两位,原数就() 9、把1.5扩大()倍是15,缩小()倍是0.015。 把0.73缩小为原数的十分之一是()。 10、在○里填上“>”、“<”或“=”。 0.18○0.179 0.50○0.5 0.1○0.0999 4.954○4.96 6.8公顷○6公顷8平方米 108厘米○10.1分米 三、我来当法官。(6分) 1、小数都比1小. ( ) 2、小林身高是11.4米. ( ) 3、0.14读作:零点十四( ) 4、0.1是1的十分之一, 是0.01的10 倍. ( ) 5、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0.06. ( ) 6、小数点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我会选。(5分) 1、下列各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 A、400 B、 4.04 C、4.400 2、0.5和0.6之间有()小数。 A、0个 B、1 个 C、无数个 3、与6最接近的是() A、5.899 B、 6.01 C、6.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全册

三上第一单元 一、填空 1、7000千克=()吨 6米=()分米 5千米=()米 10厘米=()分米 43毫米=()厘米()毫米 2分米5厘米=()厘米 1米-4分米=()分米 15厘米+25厘米=()分米 5200千克-200千克=()吨 8千米-2000米=()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分米。 4、1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5、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元。 、“>”或“=” 600米千米 5吨千克 4分米厘米 400千克+600千克吨 8000米-2千米千米 23厘米+27厘米分米 20厘米+90厘米米 三、选择合适的数量,把它圈起来。 一只足球重( 1吨 15千克 500克)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 2克 2毫米 2厘米) 一辆大货车的载重量( 3000克 300千克 3吨) 四、实践操作: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75千米 800千米 18千米 5千米 三上第二单元 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 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 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 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 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教案

第四单元:比 教学内容: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 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情境导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1.():10==18÷30=()%=()折。 2.有3,5,6三个数,再添上一个数()可以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则甲数乙数=() ()。 4.如果,那么m=(),n=()。 5.如果x=6y,那么x和y成()比例。 6.一部电视剧的总集数一定,每天播放的集数和播放的天数成()比例。 7.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3.6 cm,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km。 8.比例尺100:1,表示把实际距离()后画在图纸上。有一个机器零件长1.5 mm,画在图纸上的长是30 cm,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一个三角形的底是9 cm,高是6 cm,把它按1:3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10.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才能使该比例成立。

11.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主动轮有80个齿,每分钟转60圈,从动轮有30个齿,每分钟转()圈。 12.右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处填(); 如果x和y成反比例,“?”处填()。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 1.两个比不一定能组成比例。() 2. ,a:b=3:2。() 3.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 4.按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图形,图形的形状不变。() 5.在一幅平面图上,图上距离3 cm表示实际距离60 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 6.如果x=6y,那么x和y成反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6 分) 1.六(1)班有56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A.2:3B.3:4 C.4:5D.5:6 2.下面的比中,不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A.0.9:2.4 .12:32 C.43:12 D.1:2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A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27分 1、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常见的四边形有()。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5、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8、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个梯形。 二、判断:8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 (3)62=6×2=12。……………………………………… ( ) (4)40公顷<4平方千米。…………………………………( )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错误的是()。 ①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②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④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3600 。 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 形的周长()。 ①大②小③一样大④无法比较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长。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垂直线段 4、下面四边形中()不是对称图形。 ①③ 5、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①梯形②平行四边形③三角形 三、“实践操作”显身手:41分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10分 2、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高、并测量底和高的长度。10分 底()厘米;高()厘米 3、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5分 4、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16分 ⑴分成两个梯形。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口算。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 1. 常见的长度单位 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 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四单元比例 1、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

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9、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10、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1、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2、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3、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与比例尺的关系: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5、应用比例尺画图 (1)写出图的名称、 (2)确定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 (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 (6)标出比例尺 1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相似图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的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比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 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是零。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化简后比的前项和后项没有公因数,化简后要检查)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 再进行化简:例如:61:92=(61 ×18):(9 2×18)=3:4 也可以用:4:34329619261==?=÷ 15:815 8 385183:2.0==?= 可以转为除法的运算 4、 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甲∶乙=5∶6,乙∶丙=4∶3,因为[6,4]=12,所以5∶ 6=10∶ 12, 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5、() 210 3615()24()()43:2+=+=÷=÷=

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而化简比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要写成比的形式 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4 6=2 3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6:4=6÷4=4 6 =2 3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②两个因数的积是140,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5

路程135千米120千米 五.计算。(30分) 1.用竖式计算。(18分) 304×50= 450×30= 289×14= 123×32= 504×18= 109×26= 2. 脱式计算。(12分) 400+156×10 170×7-230 480÷6×2-100 134-100÷5 六.解决问题。(第1题3分,第2~6每题4分,共23分) 1.太阳光从太阳到达地球大约需要498秒。光速为每秒30万千米。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千米。

2.某动车组列车从A站到B站的全程票价是二等座136元/张,一等座258元/张。买两张二等座和一张一等座一共需要多少钱? 3. 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去时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用了5小时,接着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 有一条宽9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720平方米。现在将人行道的宽度增加到18米,长不变。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 5. 一条裤子原价60元,“十一”期间商场举行优惠活动,买2条送1条。爸爸用原来买2条裤子的钱买了3条裤子,每条裤子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6.徐老师带了300元去买篮球。若买甲品牌篮球恰好能买5个,若买乙品牌篮球则会多买一个,每个甲品牌篮球比乙品牌篮球贵多少钱?

六.

1. 498×30=14940(万千米) 答: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4940万千米。 2. 136×2+258=530(元) 答:买两张二等座和一张一等座一共需要530元。 3. 60×5÷4=75(千米/小时) 答: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小时。 4. 人行道的长:720÷9=80(米) 扩宽后面积:80×18=1440(平方米) 答: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1440平方米。5.60×2=120(元) 120÷3=40(元) 60-40=20(元) 答:每条裤子比原来便宜20元。 6.300÷5=60(元) 300÷(5+1)=50(元) 60-50=10(元) 答:每个甲品牌篮球比乙品牌篮球贵10元。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 位置与方向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 ; (1)小刚出门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走()米,再向()走()米,最后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走()米,再向()走()米就到学校了。 3、帮小动物找家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小鸭的家小猪的家 '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在()方落下。 A.东B、西C、南D、北 ·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B、西C、南D、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B、西C、南D、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B、东南C、东北D、西南 5、西南与()相对。 A.东北B、东南C、西北 , 三、一起去逛街 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地到公园,再向()方向坐()站地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

口算除法练习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00÷5 = 120÷6 = 2400÷6= 100÷5= 3×200= 350÷7= 500÷5= 100×6 = 2000÷2= 1200÷4= 700÷7= 2000÷5= 160÷4= 120÷3= 1500÷3= 】 800÷8= 630÷9= 400÷4= 4900÷7= 540÷6= 2、填一填,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0x( )=240 8x( )=32 6x( )=4200 90x( )=490 6x( )=3600 2x( )=1400 30x( )=2700 8x( )=6400 7x( )=5600 3、估算 82÷9≈241÷4≈235÷4≈162÷2≈ 330÷8≈121÷6≈159÷8≈260÷4≈ | 194÷6≈297÷5≈425÷7≈138÷7≈ 267÷9≈440÷9≈410÷7≈360÷5≈ 178÷6≈181÷3≈460÷9≈435÷7≈ 4、买一个西瓜要5元,李老师带150元一共能买几个西瓜 5、买五件上衣要300元,平均一件共要多少元 6、三年级的同学去野外活动。女同学有39人,男同学有42人。4个同学分成一组,大约可 以分成几个小组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练习题 960÷3= 108÷4= 505÷5= 723÷6= # 408÷4= 763÷7=327÷3= 637÷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测试题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填空:(30分) 1、两个数的( )又叫两个数的比 2、路程与时间的比表示( ),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的比表示( )。 3、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5 3=( ):15=()18 =6÷( )=( )(填小数)。 5、一个三个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一个( )三角形。 6、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乙数与甲数的比值是( ), 甲数是乙数的( )倍。 7、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 ),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 8、已知甲数的16 相当于乙数的15 (甲乙两数均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30的重量配制而成的。其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水与盐水 的比是( ). 10、一个比是4:5,如果前项扩大到原来的5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变为( );如果前项加 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 11、一本书,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16 ,未看的与已看的页数比是( ),已看的占总页数的( ), 未看的与总页数的比值是( )。 12、学校买回280册图书,按4:3的册数比例分给高年级和低年级,高年级分( )册,低年级 分( )册。 13、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甲数是( ) 二、判断题:(10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2、比的后项不能为0。 ( ) 3、如果a :6 7=b ,则a >b ( ) 4、小明和他哥哥去年的年龄比是5;8,今年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 ) 5、21∶7不论是化简还是求比值,它的结果都是等于3。 ( ) 三、选择题:(10分)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 2. 6的4个因数组成的比例是( )。 3. 3:4=6:8,如果第一个比的后项加3,那么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 )才能使等式成立。 4.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5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如果b 6a 2=,则) ()(a b ,)()(b a ==。 6. 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成( )比例。 7. 把6 1 41、、12、18组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 )。 8. )(12)(24)(83=÷==(填小数)=(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时间和速度成比例。( ) 2. 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1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00 1。( ) 3.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 4. 2千克:5吨的比值是 5 2千克。( ) 5. 一个等式的左边是20和a 相乘,右边是20,则a 等于1。( ) 6. b 5a 4=,所以5 4b a =。( ) 7. 1.2:0.4和0.75:0.25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8. A :B=311时,那么3A=4B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每公顷小麦产量一定,种小麦的面积和总产量(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2. 每平方米种植玉米的棵数一定,土地的面积和种植玉米的总棵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 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5000 1,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 A. 1:50000000 B. 1:5000 C. 5000:1 4. 会议室的面积一定,里面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5. 在等式c b a =?(a 、b 、c 均不等于0)中,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6. 从甲地到乙地,客车和货车所用的时间比是4:5,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5:4 B. 41:51 C. 4:5 四、解比例。 x 5.72.1 6.3= 21:x :4131= 5.0:47:x = 2:91x :43= 2.4:5.3x :2.1= x :812: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1、 (1)刺猬在小狗的()面; (2)梅花鹿在小狗的()面; (3)小猫在小狗的()面; (4)小猴在小狗的()面; (5)小狗在小猴的()面; (6)小猴在梅花鹿的()面。 2、街心公园周围有什么?完成下面的示意图,并说说这些建筑物的位置。

3、说一说,建筑物分别在十字路口的什么位置? 4、小华从家向()面走,又向()方向走,能到便民超市。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图) 班级:姓名:评分: 一、请你填一填。(每题1分,共19分)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7.0除以6等于()。 8.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9.69708÷92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10.4800÷1200=()÷12 1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12.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或(). 1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24×()<250147×()<850 35×()<235 283×()<1590 14.甲数除以己数的商是12,甲数乘以2,和乙数除以2后的商是(). 15. 6除120的算式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还可以表示()是()的()倍。 16.2130除以7,商是(),余数是()。 17.8个()是248,()个8是768。 18.706÷7的商末尾有()个0。 19.4 6÷4,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可填()。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4分) 1.0×8=0÷8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4.任何不是0的除数除以0,都得0。()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6、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7、45的9倍是多少?列式是45÷9。()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知识点

比例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反同),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那么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那么就成反比例。 4、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按表现形式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按用途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方法:○1确定比例尺○2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3画图并标出名称和比例尺。 5、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一看、二算、三画。 6、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试卷(新版教材)

第1课时正比例 一、填空。 y,y与x是成()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1.k x 关系。 2.A:B=C,如果()一定,A与B成正比例。 3.a×b=c,当a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b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二、判断。 1.正方体的棱长和它的体积成正比例。 ( ) 2.a是b的40%,a和b成正比例。()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cm,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4.在同圆或等圆里,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2x A.x—y=4 B.y×x=100 C.x+y=24 D.y= 5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量是()。 A.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B.男工人数一定,女工人数和全车间人数 C.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 D.日产量一定,生产总量和剩下的天数 3.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 A.成正比例 B.不成比例 四、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出理由。 1.大米的单价一定,购买大米的数量和总价。 2.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3.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 4.比的后项一定,比值和前项。

参考答案 一、填空。 y,y与x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1.k x 关系。 2.A:B=C,如果( C )一定,A与B成正比例。 3.a×b=c,当a一定时,(c)和( b )成正比例,当b 一定时,(c)和( a )成正比例。 二、判断。 1.正方体的棱长和它的体积成正比例。 ( × ) 2.a是b的40%,a和b成正比例。(√)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cm,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4.在同圆或等圆里,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D)。 2x A.x—y=4 B.y×x=100 C.x+y=24 D.y= 5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量是(C)。 A.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B.工人数一定,女工人数和全车间人数 C. 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 D.日产量一定,生产总量和剩下的天数 3.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A)。 A.成正比例 B.不成比例 四、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出理由。 1.大米的单价一定,购买大米的数量和总价。 成正比例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2.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成正比例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一定) 3.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 不成正比例 4.比的后项一定,比值和前项。 成正比例前项÷比值=后项(一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