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虽尽而意无穷

课虽尽而意无穷

课虽尽而意无穷
课虽尽而意无穷

课虽尽而意无穷

——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摘要】小学课程正是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初步培养各种能力的关键时刻,尤其是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的学习,更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美的教育,因此讲究结尾艺术必不可少,本论文从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课结尾的要求和方法,最终使课堂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探索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往往将精力重点放在了课堂一开始或者教学中间,而忽略了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结尾,以致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头重脚轻,失去了原本应有的许多趣味。其实,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有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课上活动环节,更需要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这样才能升华课堂内容,画龙点睛,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美感走出课堂,从而达到课虽终,趣无穷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结尾艺术的重要性

明代文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凡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不难理解,说的是写文章的时候要讲究开头一炮打响,同时也不能忽略结尾要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其实如果把这话搬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样适用。好的课堂开头无疑会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样,一个精彩的结尾也至关重要。不夸张的说,不讲究结尾艺术的课堂称不上是一堂完美甚至完整的课。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结束语的运用上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或者虽然知道课堂需要结尾,但是没有精心准备结束语,以致整节课看起来虎头蛇尾。最常见的一种结尾方式就是下课铃一打响,教师以一句“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为结束语,讲到哪里算哪里。在教师备课环节,也从没有将结束语的设计提高到相应的高度。或者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束课堂的方式,就是布置作业。作业确实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好方法,但这并无法代替课堂结束语。经过了一整节45分钟的高密度课堂教学,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等等的限制,最后往往无法有效的在脑海中串联起整

节课的内容。另外,受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期高度集中的影响,教师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适时的穿插引导和总结,不仅会重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为处于迷雾中的学生缕清思路,使其掌握的内容更加条理,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尤其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应该贯穿着对学生审美情趣和联想想象等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的熏陶绝不能只是在一两个环节中体现,优美精当的结束语,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总之,有精心设计的开头,也有完美无缺的收尾,这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完整的有内容的精彩课。

二、小学语文课结尾的要求

1.紧扣学习内容,精炼得当

结尾也是一节完整课堂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课文在结束时,一定要紧扣当节课的所授内容,结束语的设计也要从该节课的重点出发,涵盖整节课的精华,与整节课的内容相联系,万万不能够天马行空,离题万里,牵扯太多不必要的东西,使学生云里雾里,感觉不着边际。另外,因为是收尾,临近下课,所以在内容上还要注意精炼得当,使学生更容易抓住重点和难点。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少老师在准备课堂结束的时候,偏重于自我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将自己放到主体地位,学生沦为整堂课的陪衬,这绝对是要不得的,一旦不能够从小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理解能力、审美水平等出发,必然会导致结束语的效果达不到。一个完美的课堂结束语应该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欣赏审美角度和口味出发进行设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合,让学生接受起来没有难度,能够产生共鸣,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3.形式灵活多变,生动有趣

不能不承认,有些老师是有课堂结束语的,也注意到了课堂结束艺术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依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应有的效果。究其根源,还是在课堂结束的设计环节出现了问题,而最常见的一种毛病就是结尾的形式过于单一枯燥,毫无创新,无法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在课堂结尾的时候,不少老师就针对整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概括,以为这就是结尾了。这样的形式本身无可指摘,但用多了,确实很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课堂结尾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对课堂结尾艺术的探索应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

堂教学中,要从小学生这种难以长时期维持注意力以及容易厌倦的心理出发,让课堂收尾的灵活多变且生动有趣。

三、小学语文课结尾的方法

一堂精彩的课,绝不能虎头蛇尾,必须注意结尾艺术的点睛之用。课堂结尾艺术不仅对完善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要讲究策略。那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出发强化结尾艺术的效果呢?

1.概括式结尾,常规有效

这是比较常规也比较实用的一种课堂收尾的方式。鉴于小学生本身的归纳概括能力相对较低一点,在课堂结束时,由老师来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概括,会帮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整节课的重难点,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甚至可以达到当堂掌握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完《草原》一篇文章后,老师可以这样进行总结:“本文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名作,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草原上那一碧千里的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场景,那淳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无不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非常优美,而且富有画面感和形象感,抒发了作者对于草原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这样的结尾,很好的概括了整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归纳了课文的中心思想,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2.游戏式结尾,激发兴趣

所有教学工作的最终指向都是要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所以在授课时必须注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学习特点。就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往往好动、喜欢游戏,在课堂尾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游戏式的结尾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下册课本中有一篇《画家乡》。每个孩子心中的家乡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课文中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的家乡各有特色。在课堂结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击鼓传花的形式轮流上台,到黑板上描述自己的家乡,并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最后大家一起挑出最美丽的家乡排名。小孩子很容易就被这样的游戏式的方式调动起了学习兴趣,并在游戏的情境中得到放松、表达能力也能随之提高。或者也可以让学生来续编课文故事,这也是游戏的一种,从中学生还可以锻炼想象力,提高写作兴趣。

3.情感式结尾,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等情感的熏陶,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而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不妨抓住课堂结束这短短的几分钟,运用情感式的结尾,来创设情境,升华学生情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状态,在学生‘心欲知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时,不失时机地用问题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情感式结尾的具体形式很多,例如可以播放相关歌曲、画面、视频等,或者进行有感情的反复吟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优美的篇章确实需要多次有感情的朗读,才能慢慢捕捉到其中的美。例如五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再见了,亲人》,在歌曲《志愿军之歌》的旋律中,教师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文章,低沉的语调,深沉的情感,学生自然而然的能够重新走进那段历史,并感受到了那份依依惜别的真挚的情谊。又如《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的学习,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词中的意境,边讲边画,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中深远的意蕴。

4.悬念式结尾,留有空白

在传统评书中,我们总能听到评书演员最后一句颇为神秘的结束语: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留下悬念的一种结束方式,总是能轻易的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所以教师也可以借鉴这种悬念式的结尾方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留下些许空白。例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由于课文是梗概,所以很多鲁滨孙在荒岛上求生的很多细节学生并不掌握。教师可以抓住原著中的某个引人入胜的细节,向学生描述一个开头,在最精彩的地方停下,然后让学生回家自己看原著。学生带着巨大的悬念,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课后自然迫不及待的翻看原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容量一下子就增加了很多。

5.讨论式结尾,积极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一节由教师全权掌控的课绝不是一节优质课。所以应该时刻记得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式收尾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放飞想象的翅膀。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少年闰土》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这样一个讨论:为什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你有这样的朋友

吗?你是如何维持你和你的小伙伴的友谊的?几个讨论问题级涉及到了课文的中心思想,又有所拓展,联系到了小学生自身,这对优化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自然是功不可没。

结语

就一堂优质课来说,好的开头就像是万众瞩目的开幕式,能够在瞬间吸引人的注意力,而精彩的结尾就像是不可缺少的闭幕式,能够给整个活动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结尾艺术的重要性,更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方式来对课堂进行收尾,从而达到课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使整节课趋于完美。

【参考资料】

1、陈桂生.漫话“课堂智慧”[J].教育科学研究,2004(10).

2、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言有尽而意无穷看含蓄的美学思想

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探讨“含蓄”的美学内涵 摘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的一个美学命题,这一命题的实质是含蓄。它的发展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在漫长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一个美学内涵丰富的审美范畴。 关键字: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含蓄》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美学命题。何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无名氏在《诗品注释》说“著,粘著也。言不著一字于纸上,已尽得风流之致也。此二句已尽含蓄之义,以下特推而言之。”意思就是“不著一字”者不粘滞在此人此物上,“尽得风流”者此人此物毕竟如实写照出来。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从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方面说就是含蓄,就是追求一种余韵悠长,含藴不尽的美,往往以有限之笔墨而写出无尽之意味的绝妙境界。含蓄作为艺术创作的审美目标,是中国诗学的审美传统,也是中国人重要的审美崇尚之一。 一、含蓄之美的源流探讨 含蓄之美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历代文艺家和美学家探讨的重要话题。早在《周易?系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意思是说语句要婉转,对所述问题进行评价的时候用词要婉转而符合中道。“肆”是指随意,引申为真实而普遍;隐是指隐蔽,引申为保护,含藏。完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人做的文章意境深远又富、有文采,说的话很婉转却很中立客观,事情说的明白透彻但又比较含蓄。这可以说是对含蓄之美最朦胧的追求。儒家追求“中庸”之道的处世态度,“中庸”的方法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就是要含蓄委婉,不要言辞激烈,不留余地,要迂回曲折,言近而旨远。它还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指快乐而不过分,哀伤不至于悲哀,实际也是一种“中和之美”。儒家这种“温柔敦厚”的诗教,对民族审美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我国人民长期的审美过程中,含蓄成了历代诗论家对诗歌创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读者欣赏诗歌的一个审美要求。道家思想对含蓄美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大意是说信实用的言语不华丽乖巧,乖巧华丽的语言不信实。真正知“道”的人不多说,多说的人根本不知“道”。又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大成若

反义疑问句用法详解

1. 定义 反意疑问句是由陈述句和附在其后的附加疑问句组成。其中附加疑问句是对陈述句所说的事实或观点提出疑问,起证实作用,一般用于证实说话者所说的事实或观点。 (表示说话者对某事有一定看法,但又不完全确定,需要对方加以证实。)翻译为“是吗”2. 反意疑问句的回答 回答时,事实是肯定的用Yes;若事实是否定的则用No。 -You never exercise. - _______. I walk for over an hour every day. A. No, I don't B. Yes, I do C. Yes, I am D. No, I'm not —He’s never late for school,______he? —______,He gets to school on time every day. A. isn’t; No,he isn’t B. is; No,he isn’t C. isn’t; Yes,he isn’t D. is, Yes, he is 3. 反意疑问句的特殊情况 一、反意疑问句中问句部分的动词与陈述部分的动词在语气上成相反的对应关系,即:肯 定+否定?否定+肯定? You can’t do it, can you? 你不能做它,是吗? They are very late for the meeting, aren’t they? 他们开会迟到了,是吗? 二、附加问句的主语应与陈述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且只能用人称代词替代。 You come from Beijing, don't you? 你来自北京,是不是? The students in Grade One won't go to the park, will they? 三.当陈述句中含有be动词,助动词,或是情态动词时,反问句部分由这些词加上主语人称代词构成, Be动词包括:am, is, are, was, were 助动词有:do, does, did, have(用在完成时), has(用在完成时)等 情态动词有: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will, would, shall, should He will go home, won’t he? 他要回家了,是吗? She doesn’t like to eat p opcorn, does she? 她不喜欢吃爆米花,是吗? The baby won’t sleep early, will it? 四.have的不同用法,反义疑问句用不同的动词 (1)have 表“有”时,反义疑问句谓语动词用have/do都行 He has a new car, doesn’t/hasn’t he? (2)have表“吃,喝,玩,度过,举办”等是,反义疑问句谓语动词用do He has supper at home every day, doesn’t he? They had a good time in Beijing, didn’t they? (3)have to表“不得不,必须”时,反义疑问句谓语动词用do Kite has to help her mother, doesn’t she? (4)had better表“最好”时,反义疑问句谓语动词用had We had better go to school at once, hadn't we? (5)have用在完成时中,反义疑问句谓语动词用have They have known the ma tter, haven’t they? 五.(1)反意疑问句的陈述部分带有little, few, never, hardly, seldom,nobody, nothing, no one, none, neither等否定意义的词时,问句部分用肯定式。 She never tells a lie, does she? (不用doesn’t she?) 她从不说谎,是吗?

反义疑问句讲解及练习题

1.祈使句。祈使句后一般加上will you或won't you构成反意疑问句,用will you 多表示“请求”,用won't you 多表示提醒对方注意。例如: Look at the blackboard, will you/ won't you?看黑板,好吗? Let引导的祈使句有两种情况: 1)Let's...,后的反意疑问句用shall we或shan't we。例如: Let's go home, shall we/ shan't we? 回家吧,好吗? 还可以用may I来表示征求对方的同意或许可。 2)Let us/me...后的反意疑问句用will you或won't you。例如: Let me have a try, will you/won't you? 让我试一试,行吗? 2.感叹句。感叹句后加反意疑问句时,其反意疑问句需用be的一般现在时态的否定形式。例如: What fine weather, isn't it? 多好的天气啊,是吧? 3. 当陈述部分谓语动词是need, dare, used to,且这些词被用作实义动词时,其反意疑问句需用do的适当形式。例如: He needs help, doesn't he?他需要帮助,是吗? 4.陈述部分主、谓语是I am...时,反意疑问句用aren't I 或ain't I ,而不是am not I (可用am I not)。例如: I'm working now, ain't I? 我在工作,是吗? 5.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thing, nothing, anything或something 时,反意疑问句的主语应用代词it。例如: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my radio, isn't it? 我的收音机出毛病了,是吧? 6.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body, everyone, anybody, anyone, somebody, someone, nobody, no one, none, neither 时, 其反意疑问句的主语需用复数代词they。例如: Everyone is here, aren't they? 大家都到了,是吗? No one knows about it, do they? 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对吗? 7.陈述部分的主语是指示代词this或that时,反意疑问句的主语用it,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指示代词these或those时,其反意疑问句的主语用they。例如: This is a plane, isn't it? 这是一架飞机,是吗? These are grapes,aren't they? 这些是葡萄,是吗? 8.陈述部分的主语是不定代词one时,反意疑问句的主语可以用one,也可用you(美式英语用he)。例如: One should be ready to help others, shouldn't one? 每个人都应该乐于助人,是吧? 9.当陈述部分含有以下这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时:few, little, seldom,hardly, never, not, no, no one, nobody, nothing, none, neither等,其反意疑问句需用肯定结构。例如:He is never late for school, is he? 他上学从不迟到,是吗?

课虽尽而意无穷——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课虽尽而意无穷——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3-01-14T11:20:09.7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2月总第125期供稿作者:田瑞成[导读] 作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话强调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要精彩。 田瑞成河北省泊头市师芳中学062150 作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话强调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要精彩。不但作文,课堂教学也应如此。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部优秀的戏剧、一场好看的电影,如果结尾设计得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可产生“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停思不停的艺术效果。课堂结尾虽仅占几分钟,却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语文课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 体会。 一、精练归纳,画龙点睛 课堂结尾具有总结归纳功能。许多教师的课上得形象生动,内容具体,蕴含深刻哲理,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感性的认识上,而缺少理性升华,因此,在课堂结尾处,教师可用精练含蓄、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点睛”,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主旨、领悟道理、陶冶情操。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课堂结束前,我设计了一段结束语:“本文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斗志昂扬——是啊,人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应该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将会过去,新生活将迎面而来,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命意义’的片断。”(多媒体展示这片断文字)学生大声齐读“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之后,我顺势点拨:“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要懂得珍爱生命,努力学习,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这一结束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文章主题,还激励学生珍惜生命、立志成才。可见,教学终了时,教师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课文进行精要点化、揭示,可以使课文内容生动有力、由博返约、卒章显志。 二、迁移拓展,冶情励志 语文教材几乎涉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语文教学如不作任何延伸,势必局限于狭小空间。所以语文教师应因文制宜,多利用录音、影像、幻灯等多媒体的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让课堂所学的知识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效。 例如教孙犁的《芦花荡》,教学最后一步,我提出两个问题:1.敌人严密监视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你会有怎么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会唱哪些战斗歌曲?2.你知道哪些英雄的传奇故事?请讲给大家听听。问题一抛出,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唱起了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王二小》、《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等歌曲,讲起了张嘎、刘胡兰、江姐等抗日英雄的故事。这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英雄赞歌》的音乐录像,霎时,那昂扬激越、富有情感的歌声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感情之火——“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学生在这激昂的歌声中联想不断,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他们将带着这种英雄激情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人生。这种结尾方式,对于陶冶情操可谓“水到渠成”。 三、景随情移,品味意境 从教学内涵来说,课堂教学的结尾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中止和教学活动的终结,恰恰相反,它是课堂的继续和学习活动的延伸。所以,创设一种具有诗情的意境,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并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也是一种不错的结尾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时这样小结:“文中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动静结合,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了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把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音频,品味这雪景中的意境。”然后,播放节选于《红楼梦》“宝玉看破红尘,雪中拜别父亲”的一段情节,镜头是宝玉飘然而去,并吟歌:“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同时,伴随《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那如泣断肠的音乐,我再用饱含情感的语气朗诵:“大雪纷扬,天远地荒,宝玉伏地一别,令人荡气回肠。千古红楼梦醒,至今余音绕梁,不知今夕何夕,梦里他乡故乡。”这一结尾,用生动的视频画面和离别哀愁的声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点燃了学生对《红楼梦》的求知欲。同时,学生再回顾课文《湖心亭看雪》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瞬时,一种豁达和理解洋溢于怀,这又何尝不是“一箭双雕”呢? 四、美文配乐,诵读品味 课堂有完美的结尾,能深化认识、启迪智慧。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原有的氛围中巧妙引入音乐,让课堂再起波澜,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从而让学生理性地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例如《爱莲说》一课的教学结尾,我展示了一组各种鲜花的图片,其中特别突出莲花。这些美仑美奂的图片,配上抒情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花的海洋中。这时,让全班学生齐声诵读《爱莲说》全文,在美图美乐中品读美文,品味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情操,学生会有新的感悟,并获得美的享受。 总而言之,课堂结尾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目的来设计不同的结尾。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非是因文而异罢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处理灵活,课内外联系紧密,就能使语文教学低耗高效。

即事即景抒怀诗鉴赏

唐诗宋词之即景即事抒怀诗鉴赏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即景、即事抒怀诗 【学习重难点】: 掌握即景、即事抒怀的鉴赏方法 【预习案】: 一、即景、即事抒怀诗的概念 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 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即事抒怀诗。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二、即景、即事抒怀诗的鉴赏方法 1.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2.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3.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探究案】: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如下问题: 1、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思考】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2、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思考:这首诗作者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中间两句叙事言情,语言质朴、感情强烈 诗歌首尾两句写景,暗淡凄凉、,郁结痛惜、悲愤之情。 “惊坐起”使用细节,体现震惊之巨,如同身受。 艺术特色:情景交融、形神俱肖、含蓄不尽 二.当堂练习 1.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3分) 杜诗: 周诗: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3分) 2、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反义疑问句特殊用法总结

1.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I,而句子又用来征询对方的意见时,附加疑问句中的主语用you。如: I find English very interesting, don’t you? I don’t like that film, do you? 2.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body, everyone, someone, nobody, no one, somebody, anybody, anyone, none, neither等合成代词时,附加疑问句中的主语通常用they。但亦可用he,尤其是nobody, no one等作主语,具有否定概念时。如: Everyone is here, aren’t they? No one knows about it, do they? Somebody phoned while I was out, didn’t they? Everyone enjoyed the party, didn’t they? Nobody wants to go there, does he? 3.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不定代词everything, nothing, anything, something时,反意疑问句中的主语一般用it,不用they。如:Everything seems all right now, doesn’t it? Nothing is kept in good order, is it?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stop pollution, isn’t it?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my radio, isn't it? 4.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指示代词this, that或these, those时,附加疑问句中的主语分别用it和they。如: This is important, isn’t it?

文章结尾讲究:言虽尽而意无穷

文章结尾讲究:言虽尽而意无穷 【摘要】本文从“好的结尾应给人留下思索的余地”和“好的结尾要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达到目的就赶紧画句号”两个方面谈“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问题,使读者明白这样的结尾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文章;结尾;技巧 写文章不能虎头蛇尾,而要虎头豹尾。开头要开得好,结尾要结得更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同样,良好的结尾也离成功不远。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算是成功的结尾呢?语文学家夏丐尊曾经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要文字虽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完,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而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才是好的结尾。”我们无论是演讲、交谈,还是写文章,结尾都应该以此为目标。 首先,好的结尾应给人留下思索的余地。正如作者请读者把饭吃了,要让读者开动胃这个机器,自己去消化,而不能越俎代庖帮助读者消化。话说得太直白了淡如白开水,把该说的不该说的话都说尽了,就索然无味了。要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这样文章才不失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魅力。 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项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主人公马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一心迷恋上流社会的生活。而丈夫带回的一张请柬为马蒂尔德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跻身上流社会的机会。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于是马蒂尔德有了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遭遇。当马蒂尔德耗尽了十年的青春终于还清了累累的负债而到极乐公园去放松时,无意间碰到了借给她项链的朋友,并把自己赔项链的艰辛和盘托出。出人意料的是朋友竟然告诉她借给她的那挂“项链是假的,最多值500法郎”。写到这儿,莫泊桑收束了全文,留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省略号,让读者去想象:马蒂尔德听到这个消息会怎么样?脸上会有什么表情,心里会怎么想,精神受得了这个打击吗,是不是从此一蹶不振,会不会幡然醒悟而一改爱慕虚荣的秉性……诸多的问题都留给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读者盼星星盼月亮,盼着继续读下去的时候戛然而止,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预期目的,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其次,好的结尾要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切忌画蛇添足,达到目的赶紧画句号。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说:“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未尽时戛然而止。” 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国务卿裴特瑞克·亨利在佛吉尼亚州议会上演讲时就是这样做的:……我们的同胞已经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先生们,一切缓和事态的企图都是徒劳的,有些先生们也许仍在一再鼓吹和平——但现在已经没有和平……全能的上帝啊,这事断断不可。我不知他人在这件事上有何高策,但是对我自己来

反义疑问句用法总结

反义疑问句用法总结 一.反意疑问句的定义反意疑问句(The Disjunctive Questions )是疑问句的一种,它对陈述部分的事实提出相反的疑问,形式上是个省略句,附在陈述部分之后,并用逗号与陈述部分隔开(主语一般用相应的代词;有时这种问句并没有反意疑问句的意味,而是提出一个事实上听话人承认的问题。所以,人们统称为附加疑问句(Tag Questions )。 附加疑问句主要是由“陈述句 + 附加疑问”构成,附加疑问部分的动词一般要与陈述部分的动词相对应,附加疑问部分的主语要与陈述部分的主语相对应,如果陈述部分的主语是名词词组,则附加疑问部分用相应的代词表示。 二.附加疑问句的类型附加疑问句的类型为:陈述句 + 反意附加疑问。该类型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阐述: ①当陈述句为肯定式时,附加疑问句用否定形式,即肯定的陈述句+否定的附加疑问句。 It's very hot today, isn't it ? Yes, it is . 今天天气很热,是不是?是的,很热。 That clock is slow ,isn't it? Yes, it is. 这钟是缓慢的,不是吗?是的,它是。 You want to get your TV set back , don't you ? Yes , I do. 你想您的电视机回来,不是吗?是的,我是这样想的。 ②当陈述句用否定式时,附加疑问句用肯定形式,即否定的陈述句+肯定的附加疑问句。 It isn't very hot today, is it ? 今天不是很热,是吗? That clock isn't slow ,is it ? 这钟不是缓慢的,是吗? 注意这一类型的附加疑问句的回答,不管问题的提法如何,若事实是肯定的,就要用yes,事实是否定的,就要用no,这与汉语不一样,应特别注意。 She isn't a teacher , is she? 她不是教师,是吗?Yes , she is. 不,她是。 No, she isn't .是的,她不是。三.附加疑问句的构成 1.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body, everyone ,someone, no one, nobody, somebody 等指人的合成词时,附加疑问部分的主语在正式语体中通常用he,在非正式文体中则往往用they。 Nobody likes to lose money , does he? 没有人愿意赔钱,那么他呢? Everyone enjoyed the party, didn't they /he ? 每个人都很喜欢这个舞会,他们不是吗? 2.当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thing ,anything, something, nothing 等指物的合成词时,附加疑问部分的主语只能用 it。 Nothing is difficult , is it ? 没什么难的事情,不是吗? Everything seems all right , doesn't it ? 所有的事情都好了,不是吗? 3.当陈述部分是there 引起的句时,附加疑问部分的主语也用there。(1)、there be 句型时,疑问部分的主语用there,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table, aren’t there? (2)、当以表示“地点”的there 引导时,要用陈述句真实主语的相应代词形式作疑问部分的主语,常有这两个句型:There live…… There stand…… There stand two trees on the hill, don’t they? There lived a poor old man in the woods, didn’t he? 4.当陈述部分含有seldom , hardly, scarely, no, not,never, rarely,few, little, nothing, nobody , nowhere 等否定词或半否定词,附加疑问部分采用肯定形式。 Nobody phoned while I was out ,did they ? 当我在外面的时候没有人来电话,是吗? Few people know him ,do they ? 几乎没有人认识他,是吗? He has never been to Beijing ,has he? 他从来没有去过北京,是吗? 5.当陈述部分含有un- ,in- ,im-, il-, ir-, dis-等否定前缀或less等否定后缀构成的派生词时,附加疑问则用否定形式。

反义疑问句讲解及答案教学提纲

反义疑问句 一.句型解释 反义疑问句(The Disjunctive Question):即附加疑问句。它表示提问人的看法,没有把握,需要对方证实。 反义疑问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个陈述句,后一部分是一个简短的疑问句,两部分的人称时态应保持一致。 1.陈述部分肯定式+疑问部分否定式 2.陈述部分否定式+疑问部分肯定式 She was ill yesterday, wasn’t she? You didn’t go, did you? 二.特殊的句型 1.祈使句。祈使句后一般加上will you或won't you构成反意疑问句,用will you 多表示“请求”,用won't you 多表示提醒对方注意。例如: Let引导的祈使句有两种情况: 1) Let's...,后的反意疑问句用shall we或shan't we。 例如:Let's go home, shall we/ shan't we? 回家吧,好吗? 2)Let us/me...后的反意疑问句用will you或won't you。 例如:Let me have a try, will you/won't you? 3)祈使句都用will you 或won’t you 2.当陈述部分含I think (believe, suppose...)that... 结构时,其反意疑问句须与从句的主、谓语保持一致,注意主句的主语必须是第一人称。例如:I don't think he will come, will he? 若是非第一人称,则与主句的主语相一致 He thinks that she will come, doesn’t he? 反意疑问句的陈述部分为I(We) don’t think(believe, suppose, consider)+ that从句时,从句为否定意义,问句部分的动词和主语仍与that从句保持一致且用肯定式。如: ①I don’t think that you can do it, can you? (不用do I?) ②We don’t believe that the news is true, is it? (不用do we?) 反意疑问句的陈述部分为主语+said( told, reported, asked……) + that从句时,问句部分的动词和主语与陈述部分的主句动词和主语保持一致。如: ①They said that you had finished your work, didn’t they? (不用hadn’t you) ②Kate told you that she would go there, didn’t she? (不用wouldn’t she?) 3.当反意疑问句的陈述部分为从句时,若主句主语为I ,反意部分的主语为从句主语;若不为I ,反义部分的主语为主句主语。 ①I know your father is a worker, isn't he? ①she knows your father is a worker, doesn’t she? 4.当陈述部分含有以下这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时:few, little, seldom,hardly, never, not, no, no one, nobody, nothing, none, neither等,其反意疑问句需用肯定结构。例如:He is never late for school, is he? 5.当陈述部分所含的否定词是通过加前缀或后缀构成的,其后的反意疑问句依然用否定结构。 例如:It is unfair, isn't it? 这不公平,是吧? 6.陈述部分主、谓语是I am...时,反意疑问句用aren't I ,而不是am not I (可用am I not)。 例如:I'm working now, aren't I? 我在工作,是吗? 7. 陈述部分的主语是everybody, everyone, anybody, anyone, somebody, someone, nobody, no one, none, neither 时, 其反意疑问句的主语需用复数代词they。例如: Everyone is here, aren't they? 大家都到了,是吗?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言有尽而意无穷读韩愈《送董邵南序》

言有尽而意无穷——读韩愈《送董邵南序》 言有尽而意无穷——读韩愈《送董邵南序》 李勇军 在谈到文字的魅力时,值得推崇的有这样一种说法:言有尽而意无穷。 韩愈的《送董邵南序》就是这样的一篇至文。全文一百来字,在此不妨尽抄于此: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滋士,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缰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其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吾恶如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这篇文章,也作《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唐宪宗元和年间,安徽寿县的董邵南到长安应进士举,屡试不弟,准备投靠河北的藩镇。韩愈一直主张全国“大一统”,反对地方分裂主义。董与韩交谊甚厚,知董“怀抱利器”,往投河北,“必有合”然而这对韩来讲,是一种“从贼”;可董又“不得志于有司”,也正由于此,韩提笔写下了这篇有名的赠序。 明是送实则留。既言送也就不好直言留,留在送中显现出来。开头的“古称”中的一个“古”便成留的原因之一。古代多有感慨悲壮之士,今天是不是也有呢?这就需琢磨。其弦外之音就由你左右,尽管你有能力(“怀抱利器”),会不会一定得到同情得到重用呢?这需合计合计。同时这也为下文进一步释“留”作了重要的伏笔。 第二段是重点。主要的意思以及写文章的主要目的在此具体的说明。接着上一段“董生勉乎哉”,一连两个反诘句提醒董生不能不有所犹豫:往投河北是吉是凶?多而进一步考虑是投不是留?投的原因无非是应试屡不第“连不得志于有司”,不遇时,投到河北是不是就会逢时呢?“风俗与化移异”,风气习俗随教化而改变,如今正闹剧分裂的河北之地和“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肯定有所不一样,意即时代不一样了,余音就是你没有必要去你也不应当去那里。 第三段用典。望诸君是战国大将乐毅的封号。屠狗者指荆轲、高渐离之流,此代指那流落不遇、隐于市尘的豪侠之士。这一段意思不仅仅是让董邵南“留”——效忠朝庭,而且还上其劝那些诸如董这样的人效忠朝庭。“留”的意思便扩展了。 该文“意未尽”还有另外的方面。韩愈很希望统治者延揽人才,可就在这点上,统治者常让他失望。“郁郁适兹土”中的“郁郁”、“有所感矣”中的“感”、“明天子在上”中的“明”字,无不透露出其对“有司”也即统治者的不满。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讲,韩愈此文事实上是给当时的唐统治者敲响了一个警钟。 区区百字的文章而内容如此丰富,好文者读此文不能不为之动容。

王炎《江城子·癸酉春社》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炎《江城子·癸酉春社》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此时他七十五岁。②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表达技巧。 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 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 请简要分析人独处,燕双飞使用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 ①叠字: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寂寞情怀。②设问:情绪有谁知一句,作者设疑,而下文人独处巧妙地回答了上文的疑问,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之情。③对比:上片中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④拟人:词的下片结尾处一反平平叙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文势一转,全篇也因之活跃飞动。 景物特点:清幽澹远;表现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反衬:用燕子的双飞衬托人的独处,表现词人的落寞情怀;以动衬静,用燕子的飞舞衬托词人的安静。 词人年事已高,情绪孤寂,懒得像年轻人一样去踏春;词人害怕郊外的寒冷,想着用野蔌山肴、村酿等聊以自我安慰。 ①对比。用燕子的双飞衬托人的独处,表现词人的落寞情怀。②以动衬静。用燕子的飞舞衬托词人的安静。 解析: 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 ①叠字:开篇用渺渺晖晖依依离离,写出阳光明媚、春水悠远、草木泛绿的春日景致。于清幽淡远之景中透出词人的寂寞情怀。②设问:情绪有谁知一句,作者设疑,而下文人独处巧妙地回答了上文的疑问,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之情。③对比:上片中人独处,燕双飞,以燕的双飞与人的独处相对比,无限情绪皆包含在种种形象之中,收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④拟人:词的下片结尾处一反平平叙写,采用拟人的手法,说花不语笑,文势一转,

(完整版)初中英语反义疑问句的用法归纳

反义疑问句 It looks like rain, doesn’t it? He doesn’t need to work so late, does he? This is a dictionary, isn’t it? Those are shelves, aren’t they? There once was a man named Saint Nicholas, wasn’t there?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aren’t I? 4)陈述句的主语是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或从句时,疑问部分的主语多用it来体现。如:Taking care of our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isn’t it? What he said is right, isn’t it? 5)陈述句中含有not, no, hardly, neither, never, few, little, too …to等否定词或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时,疑问 部分常用肯定形式。如: Few people knew the news, did they? Tom has never been to England , has he? She is unhappy, isn’t she? No one knows him, do they? Someone is waiting for you, isn’t he? Nobody says a word about the accident, do they? Everything seems all right, doesn’t it? 7)陈述句是主从复合句时,如果主句的谓语动词是think, believe, expect, feel, guess等词,且主语是第一人称I或we时,反意疑问部分的人称、时态与宾语从句保持一致,同时还要考虑到否定的转移(否定前 移)。如: I believe that the boy can get a ticket for you, can’t he? I don't think he is bright, is he? We believe she can do it better, can't she? 若是第二第三人称的话,反义疑问句应该看主句:She thought it is meaningless,didn't she? 如果是转述的要注意:He said that you were in hospital,weren't you?(这里是对着那个you说的)8)祈使句的反义疑问句中:let's 的要用shall we;let us 的要用will you;其他形式的都用will you。如:Go and get it for me, won't you?去帮我取个东西,好吗? Let's meet at the airport, shall we ? 我们在机场碰头,行不行? Have a little more wine, will you ? 喝点儿酒,好吗? 9)must的反义疑问句:陈述部分有must 的疑问句,疑问部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A.must表示“应该”,其疑问部分用mustn't(不应该),如: You must work hard next term, mustn't you ? 下学期你应该努力学习,对吗? B.must表示“必须”,其疑问部分用needn't(不必),如: They must finish the work today, needn’t they? 他们今天必须要完成这项工作,是吗? C.陈述部分含情态动词mustn't,表示禁止时,疑问部分就可以用must或may,如:You mustn’t stop your car here, must you? (may we?)你不能把车停在这地方,知道吗? D.must表示推测,其疑问部分必须与must 后面的主要动词相呼应。如: ①对现在动作或存在的情况的推测: You must know the answer to the exercise, don't you? 你一定知道这项练习的答案,是不是? That must be your bed, isn't it? 那一定是你的床,是吗? ②对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情况的推测:句中陈述部分没有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这时疑问部分中 的动词就用现在完成时。(haven’t / hasn’t + 主语) You must have told her about it, haven’t you? 你一定把这事告诉她了,是吗? 10)have作为动词的反义疑问句:

初中英语 反义疑问句的用法归纳

初一反义疑问句 【反义疑问句】 (一)概念:反意疑问句是由陈述句和附在其后的附加疑问句组成。其中附加疑问句是对陈述句所说的事实或观点提出疑问,起证实作用,一般用于证实说话者所说的事实或观点。 (二)要点注意: 1、反意疑问句前后两部分谓语应是:“肯定陈述+否定疑问”或“否定陈述+肯定疑问”。 2、简略问句如果是否定式:not应与be,do,will等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缩写。 3、简略问句的主语不用名词,应用人称代词。 4、陈述部分含“too...to”时,是否定句。 (三)用法: 1) 陈述部分I am时,疑问部分要用 aren't I. I'm as tall as your sister,aren't I (我和你姐姐一样高,对吗) 2) 陈述部分用 no, nothing, nobody, never, few, little, seldom, hardly等否定含义的词时,疑问部分用肯定含义。如: The old man made no answer, did he Jim is never late for school, is he 3) 陈述部分有情态动词 have to +v. (had to + v.),疑问部分常用don't +主语(didn't +主语)。 We have to get there at eight tomorrow, don't we used to,疑问部分用didn't +主语或 usedn't +主语。 He used to take pictures there, didn't he / usedn't he had better(最好) + v. 疑问句部分用hadn't you You'd better read it by yourself, hadn't you 4) 陈述部分有would rather(宁可、宁愿) +v.,疑问部分多用 wouldn't +主语。 He would rather read it ten times than recite it, wouldn't he 5 陈述部分有You'd like to +v. 疑问部分用wouldn't +主语。 You'd like to go with me, wouldn't you 6) 陈述部分主语是指示代词或不定代词everything, that, nothing, this, 疑问部分主语用it。 Everything is ready, isn't it 陈述部分主语是不定代词everybody, anyone, somebody, nobody, no one等,疑问部分常用复数they,有时也用单数he. Everyone knows the answer, don't they (doesn’t he) Nobody knows about it, do they (does he) 7) think引导的宾语从句: A.主语是第一人称 I don't think he is bright, is he We believe she can do it better, can't she B. 如果主语不是第一人称则疑问部分与主句相对应构成反意疑问句 He thought they were wrong, didn't he (不能说weren't they) 8) 省去主语的祈使句的反意疑问句,疑问部分用will you。 Don't do that again, will you Go with me, will you / won't you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