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发展简史 (7)

化学发展简史 (7)

化学发展简史 (7)
化学发展简史 (7)

??

一、师生之间的关系概述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师生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渊博,功底深厚,但不善于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的成见而不愿意学他所授的那门学科。相反,有的教师不仅注意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善于同学生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学生往往因为对这位教师的喜欢而特别爱学他所教的学科。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往往为博取教师的喜爱和好感,为获取与教师交往的满足而努力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便是这个道理。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更加致力于教育工作。

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提高教学信息传输的效率和速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二)师生关系的社会学考察

江苏省无锡市教科所唐迅老师研究指出:班级社会中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多因素和多维结构的关系体系。就其指向的社会目标而言,有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就发生关系的社会形式而言,有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制度化关系,也有以认知和情感行业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按照在何种组织中发生的关系来看,又可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变量都可能引起师生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班级社会师生关系的性质首先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在班级体制中的地位、身份和角色行为模式。

教师是接受社会的正式委托,以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职责的人。社会学家西尔伯曼扩大了教师范畴的外延,不仅仅指学校背景中直接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还包括国家教育目的、方针的制定者,教科书、教材的编定者,教育组织的管理者,以及家长、社区、校外教育机构、文化及新闻界工作者等等。这样,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代表了社会的年长一代,成了一定时代社会意志的代理人。社会期望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社会有意把保存历史传统和传递文化遗产的任务交给教师,教师应该反映社会过去和现在最好的东西。从教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教师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他的社会职责是促使青年一代的思想行为符合本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习俗,保持社会的延续性。由教育方针、教学计划和社会文化规范组合而成的社会意志和价值标准贯穿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教

师是班级社会教学和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人。这就是教师在班级社会中所占有的地位、职权和担当的社会角色。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这是学生质的规定。在班级社会中,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班级社会关系结构中占据的地位,赋予他们认真地接受教育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权利。在班级制度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师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定所决定了的。因此,作为学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和规范不仅要受到社会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等的影响,而且还要为确定的制度所规定。师生之间存在着制度化的,各自都负有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甚至负有法律上的责任。前苏联有一个教育家怀着同情心、富有幽默感地对学生这个社会解色做了这样的描述和评论:“学生这种职业是人世间一切职业中最艰苦的职业,唯独这种职业的工作者——学生,是不可能按个人意愿去改换职业的。他至少得在八年内坚守学生职业的岗位,不能另谋出路。”可见,学生这个社会角色需要成人社会的理解。几乎在一切社会制度和一切时代中,师生之间的组织制度关系中,教师总是施教者,学生总是受教育者;教师总是领导者,学生总是被领导者;教师总是具有控制学生的威望和权利,学生总是要服从教师要求,听从教师领导。这是宏观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结构在班级关系模式中的独特反映和折射。班级的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课程的选择直到教学方法,从社会意义上说,就是教师与学生这种制度化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首先,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为了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相一致的个性,并使之符合特定的价值标准,把教学内容以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形式从外部灌输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是强加于学生的。这就必然在师生的社会关系上刻上权力主义、强制和不民主的烙印。同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和交互作用又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教师的职责是教、控制和训导,学生则只能学、服从和被塑造。如果学生不就范,教师拥有迫使、强制其服从社会意志的种种手段:规章制度、惩罚措施及分数等等。这样教学过程就成了两个对立面的统一物:一方面拥有社会给予的权力和负有社会责任的教师强制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丧失选择自由、被迫从事学习的学生则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对他们人格及真正需要的侵犯,他们厌学、懒惰和抄袭作业,扭曲地反抗教师的“教育侵略”。

从社会意义上说,学校的班级社会担负着文化传递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社会职能。当绝大多数国家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层差别时,占有统治地位的上层阶级与社会集团,为了确保本阶级的地位和权力,使贵族和特权阶层永远存在下去,必然要在班级社会形成与成人社会和历史传统相继承的社会关系结构。权力主义和强制的师生关系,能够训练学生养成服从专制的习惯和性格。这样,儿童进入成年生活,加入社会关系时,就不会感到痛苦而自然习惯地把自己的领导替代原来的教师。美国一个社会学家把这种师生关系称之为压迫教育学,这恐怕就是权力主义的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师生关系,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变革而淡化。而且学校、班级的师生关系往往成为社会关系变革最敏感的晴雨表。从中国春秋时期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都把矛头指向教师专制。本世纪以来,被人们称之为划时代的两次教育革命,

一次是斯金纳的“教育工业革命’——程序教育;一是罗杰斯的“教学关系革命”——不指导的教育。1956年,斯金纳的教学技术派与罗杰斯的教学关系派开展了一场教育大争论从1966年罗杰斯在法国巴黎讲学后,关系派开始占上风。到1976年,西欧、北美和日本,谈教育改革的几乎没有一个学派不讲“关系”,“不指导”的教育理论成为人们批判权力教育学、教师专制和倡导教育民主化的新思潮。近几年来,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异峰突起,把师生关系的改革作为社会改革的一个超前领域,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合作教育学关于师生关系民主化的理论和方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拓了教育社会学的一个新领域。尤其可贵的是,一批前苏联教育革新家所从事的改革班级师生关系的教育实验,是置于社会改革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的,他们把班级师生关系的改革作为前苏联社会关系改革的一个超前领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社会学课题:“怎样做才能使学校不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时超前于社会的发展?”针对当时流行的专制教学和教育制度,鲜明地提出了以人道主义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思想:改革师生关系的教育实验原则。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革新家阿莫那什维列在《论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教育学》一文中,阐述了他在实验教学体制中建立人道主义师生关系的原则和做法。其主要思想和宗旨是以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社会理想立论,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个性民主化。这里,合作与民主化——从本质上说是一回事。只有在学校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才能培养出与大家分享权力、考虑共同意志的人,培养出在真正民主的社会中工作和生活的人。

纵观人类社会教育史,在师生的社会关系结构上,贯穿着专制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对立和斗争。专制主义以人性“恶”的社会历史观立论,视学生为犯人、病人和敌人,把教师视为社会权力的代表,对学生进行强制教学和社会控制。从封建社会的师道尊严到班级制度的教师中心论,直到当代学校的制度化的师生关系,教师专制主义教育的不同社会历史形态;自由主义则以人性“善”的社会历史观立论,视学生为自然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天使,主张让儿童各行其是,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教师做儿童的帮手。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罗杰斯的不指导教育均属比例。尽管两者各执一端,但是他们共同的谬主在于对教育均属此列。尽管两者各执一端,但是他们共同的谬误在于对师生共同体的割裂。合作教育家既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强制,也反对儿童对教师的抽象独立和背离,把教师和学生作为班级教学过程中平等合作的教育集体,使师生从对立和冲突中解放,教师和学生平等,享有尊重、信任和相互要求的权利。这样,严格要求,纪律、秩序、责任感和负责的独立性,就不是教师运用权力压制儿童的结果,而是师生平等合作、民主和创造性自治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作教育学在师生关系这个独特领域,为人们提供了富有创造性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三)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上的协调一致。

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的建立,主要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

平。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充分协调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努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个品德高尚和学识渊博的教师必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不仅如此,学生还会把对教师的喜爱和尊重反映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付诸于极大的学习热情。同样,学生的积极情绪又强烈地感染着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对教育工作投以更大的努力。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将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四)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交往关系。它不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它的目标是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交往的需要是作为人的一种独立的和主观的需要而客观存在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强烈的交际需要: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信任;学生希望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博得教师的喜爱、关心和重视。这种需要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思想和业务水平,力图在交往中以自己的高尚的品质、渊博的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推动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力求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更接近教师的期望。因此,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作为一种推动力,推动教育活动的进行。

然而,师生的交往需要并不是轻易可以得到满足的,它要具备一系列的条件,这就给教育过程中交往的双方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和约束。对于教师来说,要求教师一方面应具有高尚的品德,公平、无私、正直、坚定、积极向上,这是品德要求;另一方面要钻研业务,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教师赢得学生信任的前提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学生有基本的文明水准和道德修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有对学科知识及教师的热爱,这是学生博得教师喜爱的关键之一。在对师生双方的要求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准则,即“爱”。教师爱学生、爱事业;学生爱教师、爱知识。因此,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标志是:师生之间的互尊互爱,这是师生人际关系建立的思想基础。

(五)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几乎在一切社会制度和一切时代的、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中,教师总是施教者,学生总是受教者;教师总是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和权力,学生总是要听教师的教导,服从教师的要求。这已成为师生之间组织关系的一般模式。

但是,这种组织制度化的模式,在不同的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点的指导下,乃至在教师不同的教育修养和个性特点影响下,其性质也不大相同。如封建社会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单方面服从,学生的精神是受压抑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强调开放自由,主张个性解放,而竭力限制教师的权力,有的教师搞开放教室,学生上课可自由

行动,不受管束。在这种关系下的学生,纪律涣散,教师存在着雇佣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组织关系,强调教育民主,在学校集体中,师生是相互平等的成员,既重视发扬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个性的特殊性。

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实验证明,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对教育过程及效果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民主型的师生组织关系,彼此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效率也高;专制型的师生组织关系,由于强调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和有组织的行动为主,学生对教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放任型的师生组织关系,由于有组织的行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少,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也低。

教师民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我们既反对师道尊严,也反对放任自流;既反对“教师中心主义”,又反对“儿童中心主义”。由于我国受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较深,更要特别反对专制式的教育,要增强民主意识,平等待生。

(六)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和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认知关系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基本,师生之间的正确感知和相互理解是心理关系建立的前提。情感关系是心理关系的重要内容。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

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的认识和一般认识一样,也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认识时,不要停留在表面浮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有的学生好心办错事,如不做分析调查,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同样,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年幼缺乏经验,也易凭一时的印象,对教师做出武断的结论。如对性格内向的教师错认为待人冷漠、难以接近,故敬而远之。有鉴于此,教师在认识一个学生时,要深入分析、了解问题实质,消除心理误会,加强彼此认识。

师生之间的感知和理想,和其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识一样,还要受社会心理学规律的制约,这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因素的参与。比如,教师对自己赏识的学生的优点,感知强烈、评价偏高,而对自己厌恶的学生的错误缺点则不能容忍和谅解,容易小题大作、借题发挥。同样,从学生方面来看,对他喜欢崇拜的教师“爱屋及乌”,相反,对有成见的教师,哪怕他发出的是善意的信号,也会被学生认定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因此,教师要注意“成见效应”,重视“首次印象”,加强思想接触,增进彼此了解。

师生之间的认识,又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这种特点的信息,既可以形成师生认识上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和客观的认识,换取了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理解,赢得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满意。学生这一认识反过来又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相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上带偏见和误解,必将引起学生对教师的错误认识。师生相互认识中的良性循环,可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而恶性循环则会导致师生关系破裂。

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进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现代心理学指出,人的活动是受人的需要驱使的,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动力。学生都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平时表现,也迫切希望能得到教师和组织的认可和赞扬。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和称赞,或学生取得某一进步而受到鼓励和表扬时,学生便会意识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重视和承认,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这对有归属感的学生来说,比得到物质奖励还会高兴得多。这时,学生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从而有助于师生之间良好认知关系的建立。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作为心理关系的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指出: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动力作用。这一功能运用到教育中,就能起到直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喜爱以及暗含于教育中的期待会使学生体会到都是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起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育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对教师学生爱的效应。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学生便会感受到教师的爱护和鼓励。他们常常以积极的态度来尊敬教师,对待自己的行为,因而更加自信和自强,诱发出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激情。不久后,学生便会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相反,如果都是嫌弃或厌恶学生,对他们的期待较低或不抱期望,学生便从教师的冷漠或歧视的表情态度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因而也以消极的态度对抗教师,拒绝教师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产生自卑心理、敌视态度和消极情绪。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任何一个人总是为他热爱的对象所控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激发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任何一个人也总是为他所喜欢的对象所吸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缩短其与学生之间的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同样一句话,同一教师用不同的情感可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一句批评语,由与学生建立了不同感情的教师来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同样,学生的积极热情对教师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师,总会伴着某种信赖感,这种信赖感赋予教师的教导以一种魅力,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七)师生之间的私人关系

师生之间在学校组织中所产生的关系是一种正式关系,但师生之间也会发生正式关系之外的非正式关系,即私人关系。它是一种非外加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中难于达到的师生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如师生之间出于琴棋书画的共同爱好,出于感情、友谊和认识上的共同需要而可能建立起私人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在年龄较长的学生间形成。

师生之间私人关系的形成,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影响学生和控制教育过程有着师生间其它关系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

教师对他的更细微、更具体的要求,从而自觉自愿地改进学习,教师则可以从中得到学生对教学和教育工作比较客观和起初的信息反馈,从而主动加以调整和完善。师生间的私人关系可以改变在正式关系中较多使用的面向集体的沟通方式,缩短信息沟通流程与层次,实现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和增强双向沟通的渠道。

但是,师生之间的私人关系要把握好方寸,要使私人关系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相反。师生间的私人关系如果交往过于亲昵,关系过于特殊,甚至超越界限,引起了其他师生的非议,这种私人关系应立即“降温”或停止,否则,不仅无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反而会使教师无法工作下去。同时,教师与学生间的私人关系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区分在不同场合下、不同关系中师生充当的不同角色或所应遵循的不同行为准则。不能因与学生关系的密切而在正式关系中出现过于随便和放肆无拘的行为。另外,师生间的私人关系要有助于其他学生的正常交际关系,不能在正式关系中亲近一些学生、疏远另外一些学生,出现对学生的偏爱和不公正的待遇。学生一般对教师的偏心表示反感,偏袒某些学生必然会招致其他学生的怨恨。

二、师生之间的交往

(一)师生交往的特性

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是师生在教学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关系,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没有人对世界的热爱和追求。”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特征、功能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具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特性,具体地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交往特点和学生对教师的交往特点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主要是由教育工作性质决定的。在师生人际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交往具有三个特征:(1)教育性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当然地受到社会要求和需要原则的制约,但更受到教育职业的影响。教师同学生的交往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同,这种交往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的情感不是基于个人的好恶,不是基于学生形象和行为举止是否合乎心愿,而是基于教师对下一代的责任,基于教学任务完成对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教师对学生的交往及其情感的形成,必须以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目标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

(2)普遍性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使所有受教育者身心都是得到健康及和谐的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因此,教师对全体教育对象都负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的心中必须装着所有的学生,与所有的学生交往,爱所有的学生,信任、理解和关怀所有的学生。那种凭个人好恶,偏听、偏信、偏爱的行为,不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所应有的情感反应。

(3)稳定性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与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相比,不是偶然的、一时的需要,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教育工作的神圣要求。教师对学生应有始终如一的热爱与关怀。

应当指出,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也要受到教师自身认识和学生反馈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上述因素,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具有个体差异性,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在个体交往层次上,教师对学生的交往及情感一般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几个阶段。热爱作为一种教育职业要求,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定势,并贯穿于师生交往过程的始终。

学生对教师的人际关系同样有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由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年龄阶段决定的。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及其对教师的情感具有两个特征:

(1)信任

这是由受教育者知识、经验和角色意识所决定的。对教师的信任,既是受教育者的自然倾向,也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必我在要求。对教师的怀疑和不信任,既不符合受教育者的自然倾向,也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大忌。

(2)敬爱

如果说信任是受教育者理智的结果,那么,敬爱则是爱教育者情感的自然倾向。一般说来,信任是敬爱的基础,而敬爱则进一步深化了受教育者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师只有可敬,才能使学生感到可亲、可爱。

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也受到自身的认识和教师方面反馈的制约。从学生对教师交往发展的本质来看,年龄较小的学生对教师的交往表现出强烈的被动性,在情感上则表现为对教师的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学生对教师的交往从仅仅满足于交往本身,转变为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教师的知识、经验及人格是他们产生信任和敬爱教师倾向的主要标准。以个体来说,学生对教师的交往和情感发展。一般经历接受——亲近——信赖——敬爱等几个阶段。向师性是学生与教师交往中的一般具有的基本心理定势。

(二)师生交往中的两种主要倾向

教育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涉及师生关系问题。因此,师生关系是教育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研究国外关于师生关系的各种理论与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师生关系理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代师生关系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倾向,即科学主义倾向与人道主义倾向。科学主义力图运用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来揭示师生影响的客观规律,使师生关系尽力客观化、科学化;人道主义力图确立师生关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价值和个性全面发展,强调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张采用情感教育。这两种倾向曾经有过争论,各执己见、互相攻短。虽然近年来两种倾向的论争有所缓和,有渐趋融合的态势,但仍然属于师生关系理论中的两股潮流。教育学的科学化包含或主要体现在师生相互影响的科学化上。关系的科学化是随着心理学的科学化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而前进的,心理学的科学化则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加速。行为主义心理产生于本世纪初,产生的动因之一对盛行的冯特结构主义心理学内省法的批判。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内省法是主观的,用于心理学是不可能的,只有外显行为是有案可查的和客观的。因此,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而行为是外界刺激的结果,可以通过行为推知刺激物,也可通过刺激物推知行为,这样,人成了环境的产物,是被动物。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使教育研究逐渐客观化和科学化了。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扮演着刺激物的角色,学生则扮演着被刺激物的角色。通过刺激与反应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教师刺激学生,学生做出反应的一些规律,再把这些规律广泛运用于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这里,教师是主体,是权威;学生是客体,是被动物。但它也确实能使师生关系科学化和程序化。

人道主义倾向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进入本世纪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促使人道主义倾向逐渐进入历史进程的前台。60年代以来,人道主义倾向日趋发展,大有压倒科学主义之势。它反对流行的行为主义及“所谓”的科学主义,反对把人当成被动物或被刺激物,反对科学化把人变成无血无肉无情感的冷血动物,主张教育学、心理学要从自身入手,以人为研究出发点,强调人的需要、价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倾向中,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人道主义

倾向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并非教师机械的影响物,他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有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应让学生有自立、自主和自强的自由。教师对于学生只是一个咨询者和辅导者,不是决定者,这种倾向在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非常盛行。在前苏联,凯洛夫时代之后,教育学家曾强烈呼吁纠正“教学中无儿童”的现象。实际上是强调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坚持民主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这种教育思潮的发展到近年来产生了合作教育学。合作教育学以反对传统的教师决定论或中心论为起点,强调实行人道主义原则,强调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反对强制性教学,提倡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全面发展。合作教育学在前苏联和其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本质上说,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不相对立的,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但由于产生的背景和动因不同、观点的针对性不同,所以二者发生了分歧,乃至争执。到了 70年代末和 80年代,这两种倾向有融合的动向,科学主义日益重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因材施教和个性全面发展问题。人道主义日益代用科学主义的方法和成果,以便努力使自己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看到人际关系、师生关相互影响有其客观的规律,必须遵循有关的科学法则。所以,以发展趋势来看,国外师生关系的理论越来越坚持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三)师生交往的模型

师生交往的各个侧面和层面不是孤立的和分散的,而是在一个交往的整体结构中展开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交往的心理学模型。从现有的材料看,这个新被研究的模型是一个三层三侧面的三棱柱。如果把它形象地图示出来,这个柱体的底层是师生个性交往层面,中层是角色交往层面,顶层是群体交往层面。这个柱体的侧面是师生的相互影响侧面、相互知觉侧面和信息交流侧面。见下图:

三个侧面都可以分析出许多交往因子,而每个侧面的每个因子又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开展交往,并产生不同的交往矛盾。每一交往因子在每个交往层面上产生的矛盾可视为师生交往的一个矛盾。这样,运用这一心理模型,既要从总体上和系统上把握师生交往的矛盾,又可以揭示出某一具体矛盾并对之进行心理学分析。这个模型各侧面的交往因子及其在各层面产生的

具体矛盾,目前我们并非全部知道。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有义务去寻找它们、发现它们,并在具体分析其矛盾性质的基础上,探讨师生矛盾的途径,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交往的最优化。

师生交往的侧面当然还有,师生交往的矛盾也必会在其它侧面产生,不过是主要以上三个侧面。这三个侧面的师生交往及其矛盾都可以在各个层面展开。浙江台州师专陈枚老师揭示了以下主要的三个层面:

(1)教师和学生在个性基础上的相互交往的层面

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交往,在这个层面上,师生的交往是在双方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才能和性格特点上展开的。师生三个主要交往侧面上的矛盾可能来自师生个性的相悖,其中,教师个性处于主导方面。徐特立说:“师生的相互关系,首先就要谈教师的人格问题,因为教师是领导者,所以不能不谈教师的人格。”因此,教育中的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个性为基础,教师个性是教育力量的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教科书以及设置的机构,不管设想得多么美好,都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个性。

(2)角色交往层面

师生各自都在社会生活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具体一点说,就是一种职能,是人们对于处在这一位置的个人所期待的、符合其职能规范的行为模式。教师和学生一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明白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他们都能程度不同地按教师或学生的角色要求来表现自己。这便使他们在交往中的个性带有角色性行为特征。这种在行为上、举止上的角色特点有可能掩盖他们各自的本来面貌,使双方不时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不能自由自在表现个性。这样,师生双方各自在个性层面和角色层面的交往表现便产生区别或矛盾。更为复杂的是,师生都不只扮演单一角色。教育心理学家明确指出,教师除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外,还扮演着家长代理人、纪律执行者、模范公民、心理卫生专家、学生的知己朋友、团体的领导者和替罪羊等社会角色。这些角色间本身存在着的矛盾,使师生在角色层面上的交往矛盾变得更为复杂。例如,当学生把教师看做家长的代理人时,他来到学校就把对父母的感情转移到教师身上。会像在父母面前一样,对教师撒娇,因而触犯校规或课堂纪律。教师此时如只记得自己是纪律执行者角色或处在家长角色,他就会表现出不适当的斥责或无原则的爱。又如,教师的人格修养没有达到模范公民角色的标准(实际上这是很难达到的),社会和学生对他就产生失望,并不予尊重,并把学生主观原因造成的学业失败也归因于教师,进而攻击教师,使教师不得不扮演一个替罪羊的角色。

(3)师生都以自己所属群体的成员的资格发生着交往层面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加入了多种正式或非正式的集体,师生对此都不得不遵照执行,于是使他们的行为反映着各自群体的要求,这种要求往往和师生的个性特点和角色特点不完全一致。例如,教师集体要求每个教师“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马卡连柯)。如有些教师因其个性特点只想扮演学生的知己朋友这一角色,单纯追求和学生的个人友谊,甚至不惜为此在学生面前损害其他教师或校长的威望,那就超越了教师团体规范所容许的限度,因而遭到教师集体的指责。教师还可能是某些党派、学术团体和自发性的团体的成员,这些群体也对师生交往发生着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同样,学

生也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而限制着自己和教师个人的匀往性质和范围。因此,在群体层面上进行的师生三个侧面的交往,也产生着师生交往的矛盾或障碍。

师生交往还可能在其它中间的或更高的层面进行,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师生交往层面每增加一个,就会给交往的协调带来新的可能性,也给交往矛盾变得更加复杂。

(四)师生交往的三层次

单凭直观,谁也不会知道,师生关系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联系。问题在于师生关系按其互相联系的性质与活动内容来说,不属于孤立的个人之间的联系,它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受到整个社会中带有根本性质的社会关系的制约,故或多或少带有一般社会关系的烙印;但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而属于一定教育结构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除此以外,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较长,教育活动一般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客观上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较多交往的机会,从而可能形成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这是最易被忽视的、又易于被滥用的师生关系。所以,华东师大陈桂生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三重关系,即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以及自然的人际关系。忽视其中任何一种关系都是以一定教育结构为背景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由教与学的活动联结起来的工作关系。

第一,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承担执“教”的社会角色,学生承担求“学”的社会角色。个人一旦成为这种或那种社会角色,就不能不受到一定角色的限制,暂时不再有选择的余地,除非他脱离教育过程。因为这种不同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个人与社会之间一定的契约关系决定的。教师在同学生的交往中,虽不免产生个人感情上的联系,但教师怎样对待学生,学生怎样对待教师,个人虽有选择的余地,而个人的选择是否得当大抵取决于是否同个人承担的角色地位相宜。

第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某个教师怎样对待学生,或某个学生怎样对待教师,在一定限度内有选择的自由,在一定时代、一定国情、一定国度范围内,师生关系普遍形态又不免受到一定社会形态带有根本性质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任何一种带有根本性质的社会关系又是在一定物质技术上、一定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

不同社会形态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文化传统不同、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同、教育目的有别,因而师生关系的普遍形态、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的内涵也就不尽相同。封建制度下的师生关系,一般带有教师独断、学生盲从的特征,它同家长制的家庭内部关系一样,带有半人身依附的性质;以近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为背景的师生关系,趋向于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半人身依附关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谋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是这种师生关系或多或少带有商品交换关系的气息,师生之间的感情色彩趋于淡化,加上教育系统本身种种条件的限制,师生关系中仍不免具有某种必要的或非必要的强制性。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与人民民主的政治关系,客观上要求师生关系具有民主、平等的性质,方兴未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同残存的封建关系不相容;不过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封建、半封建统治之下,

小生产的狭隘与散漫性及带有某种封建色彩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兴的市场经济既有促进个人自主、瓦解旧的封建关系的积极意义,也可能使人际关系沾染铜臭。加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尚不完善,尤其是教育活动赖以展开的种种条件尚未充分具备,故现有师生关系并不尽人意。

第三,师生关系虽不能不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与教育活动的限制,但由于教育活动不同于其它精神生产活动,而带有结构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医生与病员、编辑与读者、演员与观众、律师与诉讼当事人等社会关系相比,是一种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较为稳定的关系,客观上提供了教师与学生较为充分的交往的机会,从这种交往中能够形成某种个人之间感情上的联系;这种交往就基础教育来说,属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教育劳动凝结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的变化之中,而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又为教师职责所系。所以,即使在以往那种不合理或不尽合理的社会形态下,在有限的范围内,亦存在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它又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态世代相传。

综上所述,师生关系具有三重性质,从这三重性质中历史地形成了师生关系的三原则:

①作为教育工作关系的师生关系的原则:教学相长;

②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缩影的师生关系原则:民主、平等;

③作为一般人除自然关系的师生关系原则:尊师重教。

三、师生之间的关系行为

(一)师生教学关系的四种类型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来展开和实现的。由于知识、经验,尤其是角色的不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人际交往中各自的地位是不同的。正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一样,教师在师生人际关系中也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人格与教学态度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性质和基本倾向。师生人际关系的调适首先要注意这一特点。

安徽师范大学吴玲和郭孝文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大体存在四种类型:

(1)紧张型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人际关系表现为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主要依靠强制手段,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学生对教师心怀不满,行为多抗拒或不合作;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教学气氛沉闷压抑,学生厌学。

(2)冷漠型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人际关系表现为教师无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学缺乏热情,只管教,不管学,对学生不冷不热,不闻不问,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也是漠然处之;学生对教师则不亲、不热、不恨,“敬’而远之,教学气氛平淡无奇,教学效果平常。

(3)庸俗型的师生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都是过分迁就,该严不严、该管不管,甚至拉拉扯扯、吃吃喝喝,着意迎合学生(如故意漏题、评卷多给高分);学生对教师则曲意奉迎、刻意讨好,从而使纯洁的师生关系变为庸俗的物质、利害关系。这种关系短期内似乎亲密和谐,但时间一长,则教师威信扫地,令不行、禁不止,教学如一团散沙。

(4)和谐型的师生关系

这种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既热情尊重、信任、敬重和爱戴;教学气氛生活活泼,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二)师生相互作用关系模式

相互作用模式主要是依据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而建立的。团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是人们发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分正式的与非正式的两种。团体动力学主要研究非正式团体,重视非正式团体中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最早系统地运用团体动力学研究师生关系的是美国的H.H.安德森。他认为师生的交互作用分两类:控制型和统合型。前者以命令、威胁、责罚为特征;后者以鼓励、协助为特征。前者培养适应性、纪律性,后者培养民主意识、合作能力。继安德森之后许多专家和研究者具体研究了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提出了以下各种模式:

(l)小团体的沟通模式

李威特(H.J.leawtt)把师生的相互作用称为“沟通”,经过研究,他提出四种沟通模式:

①圆圈式;

②链状式;

③丫字式;

④轮状式。李威特认为,第一种模式的优点是沟通活跃,虽没有明显的领导人物,缺乏有力组织,但成员间平等沟通,民主性强。第二、三种沟通模式时常可见,其缺点是形式单调,不活跃,效率不高。第四种模式有一个中心领导人物,沟通限于成员与领导人物之间,缺乏成员间的沟通,虽然稳定,但不民主,效率也不高。李威特强调,在师生相沟通的实践中。应该提供使用第一种模式。

(2)师生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贝尔斯(R.F.Bales)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两个领域,即社会情绪领域与任务领域。两个领域又各分为二,表现为不同的四种相互作用:A.积极的社会情绪反映领域,表现在和谐、友好、消除紧张、表示赞同等方面;B.情绪中立的任务领域(应答部分),表现在提供建议、意见、提出方向等方面;C.情绪中立的任务领域(询问部分),表现给予建议等方面;D.消极的社会情绪反映领域,表现在不同意、关系紧张,甚至敌对等方面。这四种相互作用中的不同表现方面又构成六个不同的环节:

①指出方向是评价环节;

②提供意见与要求提供意识是评价环节;

③提供建议与要求是控制环节;

④同意与不同意是决定环节;

⑤关系紧张与解除是处理环节;

⑥和谐与敌意是统调环节。贝尔斯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互相积极配合,并且涉及了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强调影响过程中的及时反馈调节。因此,这一模式体现和反映的是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

(3)弗兰德斯师生交互作用模式

该模式分析了师生相互作用中的语言,给予模式化,并把师生的语言交流分为十类,其中七类是教师的语言,两类是学生的语言,一类是安静的或不易分类的语言,根据所观察记录的师生交流语言,推断师生相互作用的性质。弗兰德斯把师生影响的过程分为:

①提出问题;

②了解问题的主要因素;

③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④开始工作,如搜集资料,应用公式,设法解答等;

⑤评价或测量进步情况;

⑥应用新知识于新情境中。

在六个阶段上,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交流重现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就教师语言来说,分直接影响语言与间接影响语言两种,前者包括讲解,如讲述事实、解释原因;指令,如提出任务或要求;批评或维护权威等。后者包括接受,如接受学生的建议或要求;赞赏,如表扬学生的行为;采用,如采用学生的教学设计或设想。学生的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反应性语言,主要由教师的刺激所引起,或是是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是复述教过的知识;一种是自发性语言,由学生主动说出,例如演算数学题时伴随的语言、追随教师讲述的语言等;此外,还有一类无实质性内容的不易分类的语言,例如沉默语、混杂语等等。在语言交流分类的模式中,弗兰德斯发现,直接的语言影响,

容易增加学生的依赖性,学业进步慢。因此,他提出三条规律:

①在相互作用的较前阶段,如果限制学生参与的自由,会增加学生的依赖性,降低学业成绩;

②在相互作用的较后阶段,如果限制学生参与的自由,不会增加学生的依赖性,提高学业成绩;

③在相互作用的较前阶段,如果扩大学生参与的自由,将减少学生的依赖性,而且提高学业成绩。

弗兰德斯师生相互作用模式根据语言交流的性质揭示了师生相互作用的性质及其同人格(是否依赖)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了在不同阶段给予学生自由的不同结果。这就启示人们,在师生关系上,不能笼统地说扩大学生的自由,而应视相互作用的阶段而定。

(三)师生社会体系关系模式

社会体系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处在大社会体系之中,因此,师生之间的影响,除涉及师生自身的因素外,还涉及其它社会因素,应把师生关系放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考虑。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研究者们创立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模式:

(1)盖茨尔与塞伦的班级师生社会体系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本理论内涵是:在社会体系中,社会行为通常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制度方面的因素;二是个人方面的因素。前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待等,后者包括个人的人格特质与需要等。基于这一认识,盖茨尔与塞伦提出了一般社会体系模式。这种社会体系模式强调了社会群体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个人表现的社会行为,除受自己身、心的因素影响外,还受社会制度、文化思潮、社会角色、习俗以及社会期望与价值观的影响。依据这一模式分析班级师生社会关系,其模式的特点是:

①强调每一个体基于生理因素,有独特的人格需要和个人认同制度上的目标;

②强调制度上的要求应具有合理性,这样才容易被个人接受,也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③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社会体系气氛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发生相互作用,结成班级社会体系;

④师生的相互影响或作用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一种和谐统一;

⑤师生之间相互影响除顾及个人的心理需要等因素外,还应该顾及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

(2)阿什勒等人的班级师生相互作用模式

阿什勒等人认为,任何社会体系师生关系模式都具有四种功能:

①模式的维持,即维持模式本身的价值,使其有存在的必要;

②模式的调整,即模式的各部分协调一致,构成整体;

③目标的达成,即模式具有达成既定目标的功能;

④适应性,即模式可以适应新的情况或条件,具有灵活性。

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阿什勒等归纳出三种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第一种是教师中心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强制的、监护式的,所达成的目标是基本的社会目标;第二种是教材中心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实用的和学术性的,所达

成的目标是实用的生活准备目标;第三种是学生中心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咨询的、传教式的,所达成的目标是发展个性。阿什勒等认为,在英国小学、欧洲学术性中学和欧美现代新式学校中正分别实行着上述三种模式。相互作用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其划分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例如,社会体系模式中师生也是相互作用的,而相互作用模式也是承认社会影响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①相互作用模式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实验法,而社会体系模式属于社会范畴,研究方法为理论分析;

②相互作用模式为微观研究,而社会体系模式则属于宏观研究;

③就研究对象而言,相互作用模式侧重于师生的的外在影响行为,而社会体系模式侧重于行为构成的因素。

从师生关系研究发展的趋势来看,上述两种模式的区别越来越小,在研究方法、性质和角度等方面呈现相互借鉴、补充的态势,也即两种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渐趋综合。

(四)师生的民主关系行为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对于学生倒一向讲求“师道尊严”。人们往往在家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似乎把“师”与“天、地、君、亲”并列,其实把“师”作为值得学生尊敬的最低等级,但它毕竟比“农、工、商”的地位高。它也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半隶属的关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强令儿童像隶属于父母那样隶属于教师。西方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古训,韩愈亦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之说,都以重道为尊师的条件,而事实上对学生来说,尊师是无条件的。韩愈有感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才愤而文《师说》之论。其实,就学生历来的处境而论,那个时代师道尊严已经泛滥成灾了,实属古代狭窄的社会关系使然。古人尊师重道有他们的理由,依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师固然不可不尊,但像古人那样尊法,学生实在吃不消。在现代,公民之间尚且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可谓理所当然。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字面上看来是师生双方相互平等对待,不过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迥然有别,除了少数纨绔子弟、顽劣儿童或许执弟子之礼不恭,甚至间或侮辱教师之外,一般不存在学生歧视教师问题,问题主要在于教师是否平等地对待学生。

教师是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只是教师与某些学生之间的个人关系问题,它牵涉到把学生训练成顺民还是国家与社会未来的主人问题。不管学校中的民主教育、法制教育如何进行,师生之间长年累月相处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它或者是一种看不见的民主生活训练,或者是一种捉摸不定的顺民训练。

进一步说,师生关系是否民主是否平等,不单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抉择,实际上不同的教育所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结构注定了一种师生关系的格局,而在“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结构中,师生关系又呈现出另一种风貌。所以,从根本上说,师生关系的改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结构的改革。

尽管现今民主制度尚有待完善,在公民中至少法律上平等的权利基本上得到保障;相比之下,在制度化教育中,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由于教师对未成年人拥有过多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以至学校很可能是社会上保留半人身依附关系最多的工作部门。整个说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尚属应然状态,而未达到实体状态。

“爱生”是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尊师”则是学生守则中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传统教育中,“尊师”不以“爱生”为前提,即不管教师是否爱生,也不管教师是否值得尊重,学生总得尊师。因为“尊师”是为了“重道”,反之,“爱生”常以“尊师”为条件,不爱不傅师的学生,那是一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过即使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也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尊师”、“爱生”的感情。不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规范如何,事实上教师的权威与爱总是基于师生正式或非正式的交往中而自然产生(或不产生)的。

教师权威的来源,一是一定教育结构赋予教师的权力;一是教师基于个人的素养与表现在学生中获得的威信。前者是外在的权威,是每个教师都可能有的权威;后者是内在权威,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得到的权威;前者是社会赋予的,后者是学生认同的。外在权威不以内在权威为支柱,对学生就缺乏足够的影响力量;内在权威若游离于外在权威之外,往往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效应。

教师的爱也有两个来源,或源于对于社会的使命感;或从与学生的交往中自然地产生,或兼而有之。这种两种来源不同的对学生的爱,同样是所有教师都可能有而不见得每个教师都会有的感情。

在不同的教育历史形态中,教师的权威与爱产生的条件不同。古代那种个别教学的教育情境中,“师严而道尊”、“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足以表明教师权威的重要;然而由于教育活动是在教师与各个学生个人之间进行的,教师感情虽然淡薄,倒是比较专一。自然,那时的教师不免受到狭窄的观念局限,即使爱学生,所爱对学生本人也未必是幸事,何况那种爱又很容易转化为恨。

在集体教学的情境中,教师通常以学生集体为教育对象,如果同各个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松驰了,而每个学生又接受许多教师的教诲,师生关系失去专一性,师生情感就会趋于淡化。不仅如此,集体教学制度产生了管理职能,驾驭学生集体比驾驭个别学生又需要诉诸教师的权威,惟现代教师权威以不损害学生独立人格为限度,毕竟是师生关系的进步。不管在什么社会形态下,不管教育结构如何,教师内在的权威与内在的爱是在同学生交往中形成的。如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格局已一去不复返了。多数师生关系将随着教育阶段的结束而消亡;以后只有那些自然产生的师生感情才绵延不绝。

(五)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是指师生在教学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产生于师生教学交往活动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反映师生教与学不同任务的角色关系;二是反映师生间相互态度的情感关系。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相

互依存,又相互区别。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是其情感关系的基础,而情感关系则是角色关系的深化。在教学交往过程中,师生角色关系与师生情感关系实际上是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的,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整体。有人认为师生关系是师生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形成的,这是搬用社会互动理论的结果,而放弃了对具体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这不符合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实际。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人们早就注意并有所认识了。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学记》中明确指出:“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存在主义教育家布贝尔则强调:“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

在教学论研究领域中,著名的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弗德斯提出了“师生相互作用分析范畴”,以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行为;莫里诺提出了“社交测量术”,以研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交往行为对教学成效的影响;西尔曼提出了“教师态度分类”,以研究教师态度在师生人际关系中的影响;罗杰斯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学人际关系理论”。

与此同时,前苏联及东欧国家也注意了这方面的研究。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把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看成实现“教学与发展”的重要基本;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应当重视教学氛围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著名的“暗示教学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师生之间的友好、亲切和善意的关系经常和谐,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儿童对自己的信任,应该成为儿童所爱戴的、聪明的保护人。”80年代以来,前苏联教育学家阿莫拉什维利和沙塔洛夫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出发,又提出了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合作为核心的“合作教育法”思想。可见,主张师生平等、实行教学合作、建立新型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学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改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六)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角色

①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的。因此,教师乃是知识、原理、技术的传授者,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辅导者。

②教师又充当着父母的形象。在学校,学生往往把对父母的依附性转移到教师身上,他们希望教师像父母那样对他们做出反应,教师扮演父母温暖、热情、期望和关怀的角色。

③教师是建立良好课堂秩序的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纪律。

④教师是心理治疗专家。研究学校情境、教学与教的基本的心理规律,是教师必须探讨的一门教育心理科学。教师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是,擅长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

⑤教师必须是学生的榜样、朋友和知己。

⑥教师还必须是处理教育情境中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师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同事、师生及学生中正式团体与非正式团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正常的、有效的沟通与交往。

化学发展简史大事记汇总

化学发展简史(1)

化学发展简史(2) 道尔顿的原子论用原子整数比解释了定组成定律和倍比定律,这属于原子间量的关系。但为什么原子会互相结合和分解?它们结合时遵循什么规律?这些问题似乎应该是无机化学来解决,但处于统治地位的贝采里乌斯的电化二元论过于笼统、不及实质而又十分强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有机化学的研究中,许多现象使人们突破了电化二元论,勇敢地探索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这一讲我们将认识维勒、李比希、凯库勒和范霍夫,这些先行者用他们的无畏和智慧,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通过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建立、发展了原子间相互结合的价键理论,并使人们看清了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情况。 维勒初涉“莽林” 1800年7月31日维勒出生于德国梅因河畔法兰克福附近的埃希海姆村。他的祖父是黑森选帝侯的马舍长,他的父亲在马尔堡大学学习兽医和农业,毕业后也曾在选帝侯的王子处任马舍长,1806年在法兰克福附近经营起自己的庄园,1812年迁入法兰克福担任宫廷职务,由于学识渊博能力突出,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久成了当地名流。他的母亲是哈瑙一位中学校长的女儿,对幼年维勒施以良好的教育。维勒七八岁时由父亲启蒙教他读写、绘画,不久入普通小学,又自学了拉丁文、法文、音乐。1814年入法兰克福的中学受到良师的教导。农学家的父亲影响他自幼热爱自然,特别是从事理化研究的布赫医生指引这位热心化学试验与采集矿物标本的中学生跟踪前人的工作进行科学的探索:例如他们曾查知一种制硫酸用的矿石中含有硒(这项工作1821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是维勒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从锌中制得少量镉,以伏打电堆进行电化学试验,以碳还原法制得金属钾,等等,显示出少年维勒对化学的偏爱与才华。 1819年,维勒入马尔堡大学学医,次年转入海得尔堡大学在格曼林教授指导下学习,1823年9月获医学(外科学及产科学)博士学位。格曼林教授发现维勒的化学实验技能很强,就建议他赴瑞典化学大事贝采里乌斯处进修,专攻化学。 1823年11月,维勒赴瑞典贝采里乌斯处进修,按贝采里乌斯制定的方法从事沸石、黑柱石的分析,制备当时还较为少见的硒、锂、氧化铈、钨,研究氰酸及氰的反应,还担当贝采里乌斯的助手,很快接触到近代化学的前沿。在实验室,每当维勒操作得过快时,贝采里乌斯就对他说:“快是快,但工作可不大好!”真是高徒严师。 实验室工作结束后,维勒随贝采里乌斯穿越瑞典和挪威做野外地质考察:参观著名的矿山胜迹,考察典型的地质现象,会晤知名学者,采集岩矿标本。1824年9月17日,维勒辞别恩师贝采里乌斯,经丹麦做短期访问后,于1824年10月回到法兰克福。在瑞典的学习,不但奠定了维勒与贝采里乌斯的终生友谊,也确定了维勒一生的学术方向。 1825年3月维勒应柏林工业学校之聘,任化学与矿物学教职。1828年维勒晋升为教授。1830年6月维勒教授与他的一个族妹结婚。1831年柏林霍乱流行,维勒教授偕眷至卡塞尔岳父处避疫,同年9月受新建的卡塞尔工业技术学校的聘任而离开柏林。

化学发展史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一、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 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 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 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 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 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 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 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 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 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 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 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 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 的文化遗迹了。

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 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四、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 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化学发展史简介

化学发展史简介 概述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看越来越大的作用。化学史大致分为: 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藉,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了逐步的解决。 古代和近代化学史大事记 §我国有了青铜器;春秋晚期能炼铁;战国晚期能炼钢;唐代有了火药。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法国学家锡最早用天平和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并推翻了燃素学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雷利等陆续从空气中发现了惰性气体。 §1748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第一次证明有机物可用普通的无机物制得。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888年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1890年德国化学家凯库蔓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式。 §十九世纪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首先研究了分子间作用力。 §十九世纪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和植物学家布朗分别提出了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与

药学发展简史

药学发展简史 作者:张钰麟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日

药学发展简史 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 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一)中国药学发展简史包括我国固有的中药学(传统药学)和由西方传入的西药学(现代药学) 1中药学:中药起源于人类的出现和医疗活动的产生过程。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便有了医事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当些现象反复出现时,痛苦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影响。于是便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意识的开发利用,从而变害为利,使其为人类除病痛、恢复健康服务。所以说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药

富起来的。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二)中药学的形成: 1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前人经验,于治代写成的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药剂学发展有较大贡献。书中记述了除当代注射

中国化学发展史

浅谈中国化学发展史 武瞳 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化学。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等。当时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而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萌芽炼丹燃素定量化学化学史化学家侯德榜张青莲侯氏制碱法 化学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 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

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发展简史 学院(系) 中药系 班级11级药材班 学号11406016 姓名王鹏 指导老师于海食 完成时间2013年10月2日

摘要: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这门学科经历了药物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两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才形成一门现代科学。而中国在药理学的发展付出巨大的贡献,本文将重点论述中国在世界药理学发展历史所起到的作用和中国药理学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药理学发展历史药物学现代药理学中国

前言 药理学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科学是药理学发展的支柱,相关历史事件众多。已有文献根据认识规律对药理学的发展进行过简要阐释,但未提出合理的发展阶段。现行的药理学教科书中在绪论中对药理学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但多以时间为线索罗列药理学甚至生物医学的主要历史事件,未能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有线索地归纳,也未提出合理的发展阶段,甚至将药理学事件和基础科学发展事件不加区分地列在一起。因此,笔者将药理学发展归为两个阶段,药物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 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1]它阐明了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规律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其中本学科的发展分为药物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两个阶段,中国在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中都付出了巨大贡献。 一.最初发展阶段:药物学 众所周知,药理学是基于古代的药物学或者称本草学的基础上发展开来的[2]。最早的药理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在此阶段,古人们主要采用试错法来进行药物防病治病的探索。因此,这种“临床试验”导致此阶段的药理学发展充满了风险,中毒死亡时有发生。尽管这种“临床试验”有悖于现代伦理学要求,但这种大胆尝试还在积累防病治病的经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推动着药理学的发展。 [3]而古人将这些治病经验逐一汇总,同时结合本土文化所含有的哲学理论,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而在中国,从宋至金元,随着人类用药实践的不断丰富,药物品种不断增多,药物治疗范围也不断扩大,同时受到宋代理学格物穷理的影响,探讨药性理论成为本草学家的研究主题,在此阶段相关药理学著述颇多。以易水学派为主的气味厚薄、法象药理学说成为当时药学理论之主流,这种潮流促使了中医从经验用药走向理论用药。及至明末,《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部分药理研究的动物实验,尤其是毒理实验似与当今无异,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甚为初步,不是本草学术研究的主流,与近代欧洲兴起的实验药理学也有着本质区别。明末清初以来,为了扭转中医用药简单平庸、不明原本的颓风,使药物的运用更紧密地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一批医药学家以尊经为旗号,对《神农本草经》以及后世常用药物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深化了药性功治的认识。因此,古代本草学术三大主题(基原、药理、药效)终于取得了比较圆满的进展。[4]而记载这些药物知识的书籍称为“药物学”(materia medica)。 二.现代发展阶段:现代药理学 随着西方现代科学的逐渐兴起,19世纪德国Buchheim建立起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随后又写出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这标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

有机化学发展简史i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利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19世纪初,许多化学家相信,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维勒的实验结果给予“生命力”学说第一次冲击。此后,乙酸等有机化合物相继由碳、氢等元素合成,“生命力”学说才逐渐被人们抛弃。 由于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与生物体内迥然不同的条件下台成出来的。“生命力”学说渐渐被抛弃了,“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从19世纪初到1858年提出价键概念之前是有机化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已经分离出许多有机化合物,制备了一些衍生物,并对它们作了定性描述。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有机化合物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他的研究工作为有机化合物元素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1833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建立了氮的分析法。这些有机定量分析法的建立使化学家能够求得一个化合物的实验式。 当时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是如何排列和结合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最初,有机化学用二元说来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二元说认为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可分为带正电荷的部分和带负电荷的部分,二者靠静电力结合在一起。早期的化学家根据某些化学反应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由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基团和在反应中起变化的基团按异性电荷的静电力结合。但这个学说本身有很大的矛盾。 类型说由法国化学家热拉尔和洛朗建立。此说否认有机化合物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基团组成,而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些可以发生取代的母体化合物衍生的,因而可以按这些母体化合物来分类。类型说把众多有机化合物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有机化合物按不同类型分类,根据它们的类型不仅可以解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而且能够预言一些新化合物。但类型说未能回答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 从1858年价键学说的建立,到1916年价键的电子理论的引入,是经典有机化学时期。 1858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和英国化学家库珀等提出价键的概念,并第一次用短划“-”表示“键”。他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分子是由其组成的原子通过键结合而成的。由于在所有已知的化合物中,一个氢原子只

药物化学史 - 论文

药物化学史 摘要:阐明了药物化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以及一些重大发现与成就的事例。 关键词:药物化学/历史/药物发现 一、汤剂、草药及炼丹的时代 古代外国文明都是将植物提取物作为药用,主要依赖于偶然的发现和仔细的观察,如: 1.美国印第安(Andcan) 山区的信使和锻矿工人咀嚼可可叶作为兴奋荆和欣快剂,在宗教仪式上人们也服用各种含有拟精神病和致幻化合物的蘑菇,南美印第安人用毒藤做成箭毒树脂来馀抹在弓箭及武器上。 2.罂粟汁在公元前三世纪就用作镇痛药,对它的了解或许更早些.瑞士炼丹术士菲利普斯·帕拉塞尔瑟斯(Philippus Paracelsus)制出鸦片酊,得到纯度较高的鸦片提取物。吸鸦片终于在十八世纪形成潮流,这或许是药物滥用之先端。 3.十三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杜撰出点金石,人们希望得到万应灵药和长生不老药,这对对植物提取物的热情有所下降,后来一些人信奉无机药物三大“素”—盐、硫黄和汞。后者以甘汞丸剂形式流传下去,主要用于利尿[1]。又如秋水仙-缓解关节疼痛、古柯叶-增加耐力和抵御饥饿、金鸡纳树树皮-高烧和疟疾等等 中国古代主要是本草的药物化学的发展。中国古代著名的《本草》,有《神农本草经》(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后265年)、《神农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公元502~536 年)、《新修本草》(唐本草,公元659年)、《开宝本草》(公元968-975年)、《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公元1108年)、《本草纲目》(1596年)等。特别是李时珍(1518~1593年)所著的《本草纲目》,从1596年明万历52卷金陵原捌印本问世至1912年,已有14种版本《本草纲目》的各国译本或专部译本,自1735-1941年有法文本、日文本、德文本、英文本,共计14种之多。《本草纲目》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各民族的繁衍昌盛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各国医药发展亦有巨大影响。 下面阐述下中国古代药物化学的主要成就: 1.冶金与金属化学药物的实践、发现和发明 “金”自古用为定神、强壮药物。“银”也是定神镇惊药,《唐本草》中已有记载。“砒石”为砷矿,首载于《开宝本草》,为治疟、催吐、疗疮药,有大毒。葛洪在《拖朴子·仙药》中记述硝石、雄黄合炼,其升华物飞之如烟云(布)“白如冰”。 2.炼丹与无机台成化学药物的实践、发现和发明 古代炼丹盛行以求长生不老药。晋朝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281~341年)《抱朴子》中,详述了炼丹方法和一些化学的实践知识。“红升丹”(红粉)由水银、硝石、白矾等炼制,赤者为红升丹,黄者为黄升丹,系不同晶形的氧化汞(HgO)。古文献《周礼·天官》(公元前256年前)中已有炼丹的文字,《本经》及《别录》记述“水银熔化还复为丹”。3.升华制备药暂的实践、发现和发明 中国古代炼丹米的实践发展了升华法制备药物砒霜、灵砂、银朱、轻粉亚铅华等化学药物的制备,都与升华法有关《本草纲目》炼樟脑法的记载甚详。这种精制方法,可以说明升华法已广泛应用“樟脑。最早见于洪道的《集验方》(1170年)一书,由马可渡罗带到西方《本草品汇精要》(1506年)中也有收载欧洲19世纪初(1832年)才提制到樟脑。 4.汞齐合金技术与本草化学药物制备 公元前221年前出土文物中,有镀金器皿,汉末献帝(公元190年)时有“黄金涂身”的记

中药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中药学发展简史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l.《山海经》载药数为 A.360余种B.240余种C.730余种D.100余种E.850余种 2.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的药物数为 A.100余种B.300余种C.240余种D.840余种E.700余种 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纲目》5.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的本草是 A.《唐本草》B.《证类本草》C.《本经》D.《本草经集注》E.《开宝本草》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经》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证类本草》E.《海药本草》 7.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雷公炮炙论》B.《炮炙大法》C.《珍珠囊》D.《修事指南》E.以上皆非 8.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经》B.《本草纲目》C.《开宝本草》D.《新修本草》E.《本草品汇精要》9.《唐本草》的载药数是 A.1746种B.1892种C.730种D.844种E.365种 10.最早提出按十剂类分药物的本草著作是 A.《唐本草》B.《本经》C.《本草经集注》D.《药性论》E.《本草拾遗》 11.宋代第一部官修本草著作是。 A.《嘉祐本草》B.《开宝本草》C.《证类本草》D.《图经本草》E.《大观本草》12.宋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证类本草》B.《政和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别说》E.《本草图经》、13.宋代最著名的私人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B.《大观本草》C.《开宝本草》D.《本草衍义》E.《本草折衷》 14.忽思慧所著的食疗专著是。 A.《饮膳正要》B.《食疗本草》C.《救荒本草》D.《食治篇》E.《汤液本草》15.《珍珠囊》的作者是。 A.刘完素B.张元素C.王好古D。朱震亨E.忽思慧 16.明代的官修本草是 A.《本草纲目》B.《本草品汇精要》C.《滇南本草》D.《本草汇言》E.以上皆非17.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草原始》B.《本草纲目》C.《本草蒙签》D.《本草汇言》E.《本草品汇精要》18.《本草纲目》的载药效为 A.1815种B.1892种C.1746种D.1082种E.1558种 19.朱棣撰写的本草著作是 A.《救荒本草》B.《本草原始》C.《本草汇言》D.《本草蒙签》E.《本草经疏》20.清代的本草代表作是 A.《本草纲目拾遗》B.《本草求真》C.《本草备要》D.《本草从新》E.《本经逢原》21.《本草求真》的作者是 A.黄宫绣B.赵学敏C.吴仪洛D.江昂E.张璐 22.《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物种数是。 A.921种B.716种C.844种D.183种E.245种 (三)X型题 1.成书于隋唐五代的本草著作有。 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药性论》D.《食疗本草》E.《海药本草》 2.成书于唐至五代的本草著作有_。 A.《食疗本草》B.《日华子本草》C.《药性论》D.《蜀本草》E.《海药本草》 3.成书于宋代的本草著作有_。 A.《本草衍义》B.《嘉祐本草》C.《本草图经》D.《本草折衷》E.《证类本草》 4.宋代的官修本草有。 A.《开宝本草》B.《本草图经》C.《大观本草》D.《政和本草》E.《绍兴本草》 5.明代由私人撰写的本草著作是_。 A.《本草蒙筌》B.《本草原始》C.《炮炙大法》D.《滇南本草》E.《本草纲目》 6.金元时期的本草著作有_。 A.《素问药注》B.《珍珠囊》C .《用药心法》D.《汤液本草》E.《本草行义补遗》二、填空题 1.《山海经》载药余种。

化学发展史大全

1、化学发展简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国博览会金奖);(6)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7)C l2的发现者——舍(8)勒(瑞典); (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 (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1)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 (12)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1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 (1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15)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2、俗名3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 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药物发展史

药物发展史 l9世纪末,化学工业的兴起,Ehrlich化学治疗概念的建立,为20世纪初化学药物的合成和进展奠定了基础。例如早期的含锑、砷的有机药物用于治疗锥虫病、阿米巴病和梅毒等。在此基础上发展用于治疗疟疾和寄生虫病的化学药物。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现百浪多息和磺胺后,合成了一系列磺胺类药物。1940年青霉素疗效得到肯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得到飞速发展。化学治疗的范围日益扩大,已不根于细茵感染的疾病。随着1940年woods和FildeS抗代谢学说的建立,不仅阐明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也为寻找新药开拓了新的途径。例如根据抗代谢学说发现抗肿搐药·利尿药和抗疟药等。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也随之开展,为创制新药和先导物提供了重要依据。30比~40年代发现的化学药物最多,此时期是药物化学发展史上的丰收时代。 进人50年代后,新药数量不及初阶段,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理和代谢变化逐步得到阐明,导致联系生理、生化效应和针对病因寻找新药·改进了单纯从药物的显效基团或基本结构寻找新药的方法。例如利用潜效(Latentiation)和前药(Prodrug)概念,设计能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选择性的新化合物。1952年发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氯丙嗪后·精神神经疾病的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非甾体抗炎药是6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活跃领域,一系列抗炎新药先后上市。 60年代以后构效关系研究发展很快,已由定性转向定量方面。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将化合物的结构信息、理化参数与生物活性进行分析计算,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研究构-效之间的量变规律,为药物设计、指导先导化合物结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QSAR常用方法有Hansch线性多元回归模型,Free-WilSon加合模型和Kier分子连接性等。所用的参数大多是由化合物二维结构测得,称为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50~60年代是药物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70年代迄今,对药物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结构、功能逐步了解。另外,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与药学科学的渗透,X衍射、生物核磁共振、数据库、分子图形学的应用,为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药效构象以及二者作用模式,探索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进手段,现认为SD-QSAR与基于结构的设计方法相结合,将使药物设计更趋于合理化。 对受体的深入研究·尤其许多受体亚型的发现,促进了受体激动剂和秸抗剂的发展,寻找特异性地仅作用某一受体亚型的药物,可提高其选择性。如β和α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阻滞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组胺H2受体阻滞剂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内源性脑啡酞类对阿片受体有激动作用,因而呈现镇痛活性,目前阿片受体有多种亚型(如δεγηκ等)为设计特异性镇痛药开拓了途径。 酶是高度特异性的蛋白质,生命活动许多是由酶催化的生化反应,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活性。随着对酶的三维结构、活性部位的深入研究,以酶为记点进行的酶抑制剂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例如通过干扰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醛固醇(Aldosterone)系统调节而达到降压效用的血管紧张汞转化酶(ACE)抑制剂,是7O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降压药。一系列的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已是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3羟基-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噻氯匹定可抑制血栓素合成酶·用于防治血栓形成。 离子通道类似于活化酶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7O年代末发现的一系列钙拮抗剂(Calcium Antagonists)是重要的心脑血管药,其中二氢砒锭啶类研究较为深入·品种也较多,各具药理特点。近年发现的钾通通调控剂为寻找抗高血压、抗心纹痛和I类抗心律失常药开辟了新的途径。

化学发展史答案

一:化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化学萌芽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的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开始最早的化学实验,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化学发展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速度哦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二:开设化学发展史课程的目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和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通过学习化学发展史,我们不仅能够明白历史中各位前辈们为了化学的发展而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能感悟化学的魅力多彩,争取为现代化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微博之力。 三:中国古代自然观有哪些 (1)阴阳五行说:阳字本是指日光,阴字本是指没有日光。到后来,阴、阳发展成为指两种宇宙势力或原理,也就是阴阳之道。阳代表阳性,主动、热、明、干、刚等等;阴代表阴性,被动、冷、暗、湿、柔等等。阴阳二道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2)八卦说:早在殷周时期的著作《周易》之中的八卦说,《周易》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看作是宇宙的生产过程。“太极”是宇宙的总根源,也就是指元气,古人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作为构成万物的本原。八卦中对立的卦象以刚柔相济表示事物的相互转化,蕴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 (3)天人合一: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采用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人认为,人是天(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的根据,一定要在天的行为中寻找。无论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 (4)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学派的人不相信鬼神之说,摒弃所谓的“天人感应。四:燃素说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燃素学说是三百年前的化学家们对燃烧的解释,他们认为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既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能以游离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便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就是“燃素”。燃素说形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它是一个解释燃烧现象甚至整个化学的学说。燃素说认为,可燃的要素是一种气态的物质,存在于一切可燃物质中,这种要素就是燃素。燃素说认为,燃烧和锻烧的过程牵涉到化合物分解为组成部分的过程,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就是分解为硫质的“油土”和固定的“石土”。理论上,简单的物体不能发生燃烧,因为含有“油土”和另一种土的物质必然是化合物。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发展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 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3.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药理学发展简史 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生论文题目:药理学发展简史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于海食老师 学院:东方学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 2013年10月15日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科论文(设计)题目药理学的发展史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题目来源课堂作业题 本科论文(设计)时间从2013年9月5日至2013年10月17日 指导教师评语: 建议成绩指导教师: ______年___月___日

目录 摘要 引言 (1) 一、药物学(本草学)阶段 (2) (一)先秦至汉代:奠定药性理论基础 (2) 1、《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 (3) 2、《黄帝内经》十三方对中医药理学的应用 (3) 3、《神农本草经》的药理阐释雏形 (3) (二)唐和五代时期对法象的探索 (4) (三)宋金元时期:法象药理和归经理论的提出 (4) 1、沈括《梦溪笔谈》对中医药理的探索 (4) 2、寇宗奭《本草衍义》分四性、明四气、辨五味、释药性 (5) 3、赵佶《圣济经》的法象药理 (5) 4、金元医家的药理学实践 (5) (四)明清时期:对中药药理的深入研究 (5) 1、李时珍《本草纲目》夹释药理 (5) 2、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及其影响 (6) 3、刘若金《本草述》及其影响 (6) 4、清代诸家对中医药理学的发展 (6) 5、近代中西医学汇通对中医药理的影响 (7) 二、现代药理学阶段 (7)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摘要: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药理学是由希腊字Pharmakon和Lo-gia两字合并而成;前者之意义是指药物或毒物,而后者之意是研究。所以药理学狭义的定义,是指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理或生化之变化的一门科学。 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由于没有医学和药学理论,人们凭着本能或经验使用身边可以获得的物质用于防治疾病,故只称之为药物。后来,随着医学理论的诞生,用之来指导药物的使用,就形成了药学理论,所以每种药学理论;实际上都是其相应医学理论中的组成部分。中药的认识和使用就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如今药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学科,主要为基础药理学,也称临床前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根据不同系统,药理学又分为神经精神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免疫药理学、生殖药理学、内分泌药理学和化学治疗学等。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由原来的经典药理学,逐步向生化药理学、细胞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和量子药理学等现代药理学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使得更多边缘学科迅猛发展。 药理学是在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药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采用天然动植物及矿物等为药物的古代本草学或药物学和现代建立在化学、生理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现代药理学两个阶段。 关键词:疾病医学药学研究实验发展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现代生物化学始于18、19世纪: 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从无机化合物氰化铵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 1833年,法国化学家安塞姆·佩恩发现第一个酶——淀粉酶 1869年,瑞典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希·米歇尔发现遗传物质——核素 1877年,霍佩-赛勒首次提出名词Biochemie,即英语中的Biochemistry 20世纪生物化学快速发展: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欧内斯特. 斯塔林首次提出“hormone”来表示激素 1912年,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发现食物辅助因子——维生素 1926年,德国科学家奥图·瓦伯格发现呼吸作用关键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1926年,美国科学家J.B.萨姆纳(美国)首次分离提纯了脲酶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欧内斯特. 斯塔林首次提出“hormone”来表示激素 1912年,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发现食物辅助因子——维生素 1926年,德国科学家奥图·瓦伯格发现呼吸作用关键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1926年,美国科学家J.B.萨姆纳(美国)首次分离提纯了脲酶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欧内斯特. 斯塔林首次提出“hormone”来表示激素 1912年,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发现食物辅助因子——维生素 1926年,德国科学家奥图·瓦伯格发现呼吸作用关键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1926年,美国科学家J.B.萨姆纳(美国)首次分离提纯了脲酶 1940年代,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重要生理生化途径被陆续阐明 20世纪50年代后生物化学标志性成就: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Sanger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 1960年代,Arber等发现限制性内切酶 1961年,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 1966年,Nirenberg和Khorana破译遗传密码 1970年代,Termin和Baltimore发现反转录酶;Berg等成功进行了DNA体外重组;Coben 建立分子克隆体系 1980年,Sanger 确定DNA序列测定方法 1985年,Mulis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1995年,Fire和Mello阐明RNA干扰(RNAi)机制 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 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 我国科学家对生物化学的贡献 1930年代,吴宪教授首次提出蛋白变性理论、血液生化 1965年,中科院生化所与有机化学所人工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牛胰岛素 1973年,X-射线分析出猪胰岛素空间结构 1983年,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tRNAAla ) 2002年,水稻基因组

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发展简史 学号:1048013 姓名:赵丽伟 班级:10制药1班

关键词:药理学发展史本草学现代药理学 摘要: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本草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

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它阐明了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规律性,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药理学是在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药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本草学阶段和现代药理学阶段。 一、本草学阶段 药学的发展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从公元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通过口尝身受、实际体验的方法,用朴素的唯物论解释药物的作用,并对药物进行分类,对其形态、性状、功能等进行记载,在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公元659年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欧洲最早的《佛罗伦药典》和《纽约堡药典》分别早839年和883年。明代的《本草纲目》受到国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分别被译成英、日、德、法等国文字,对药物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二、现代药理学阶段 十四世纪开始,人们的思维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认为事各有因,只要客观观察都可以认识。瑞士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批判了古希腊医生Galen的恶液质学说,结束了医学史上1500余年的黑暗时代。 英国解剖学家W.Harvey(1578-1657)发现了血液循环,开创 了实验药理学新纪元。 十九世纪是药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开始。1804年德国的Serturner 用狗做实验提出吗啡并证明它有镇痛作用。1856,德国Bernald用青蛙证明筒箭毒箭作用于神经肌接头,阐明了它们的药理特点,为药理学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1820-1879 德国的Buchhei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创立了实验药理学。1832-1921Schmiedberg用动物做实验,进一步发展了实验药理学,被称为器官药理学。 二十世纪初,德国Ehrlich发现砷凡纳明能治疗梅毒,从而开始用合成药物治疗传染病。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1935德国的Domagk 发现磺胺类药物可治疗细菌感染。1940英国的Florey在研究基础上,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分离出青霉素,并开始将抗生素应用与临床,开辟了抗寄生虫病和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促进了化学治疗学的发展。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迅猛发展,新技术在药理学中的应用有了很大打发展。随着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出现了一系列药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如临床药理学、精神药理学、免疫药理学等。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