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圆道观哲学思想与中医临证方法论

圆道观哲学思想与中医临证方法论

圆道观哲学思想与中医临证方法论

Circumference Philosophical Concept and Methodology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张尚臣Zhang Shangchen

河南中医学院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要:圆道观哲学思想包含了精气一元论;对立统一论;运动、变化、发展思想;相对稳定的中和观;是《内经》中对待事物,认识疾病的思想方法,也是提高中医药高校学生和青年医师临证识病,辨证,遣方用药水平与能力的思想基本方法。

Abstract :Circumference philosophical concept involves unitary theory of vital Qi ,theory of unity of opposites ,thought of motion ,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nd relatively stable concept of middle course.All these conce pts in Internal Classic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and differentiate disease and write out prescriptions ,which is needed for students and physicians in higher institutions of TCM.

关键词:圆道观;哲学;方法论

K ey w ords :Circumference Philosophical Concept ;philosophy ;methodology

中图分类号CLC number :R221.1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 :A 文章编号Article ID :1672-6839(2005)02-0012-03 中医是一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法,研究调和人体内外阴阳,使之平衡和谐的学问。其显著特点是发病多因素与证治专一性的合理取舍。

1 中医道法圆道观哲学

圆道观哲学思想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经验总结,由先秦哲学家、思想家共同建树并以道、儒家思想为主线,把圆道作为理论框架模式,援引物质世界循环往复的圆形运动规律,显著特征是首尾相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形式。逐步形成带有圆周运动,对立统一,互相反馈特征的宏观哲学理论体系。该哲学观以道法自然的思想方法认识物质世界,弥沦天地之道。《老子》:“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反者道之动”,即圆形之道。《周易》:“无平不陂,无反不复”,指圆道运行规律。“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

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

鬼谷子》),是圆道观思想的具体运用。《吕氏春秋?圆道篇》在总

结前人的思想基础上,将天地、万物、上下用圆道构画之,并萌生有动变思想。曰:“……日夜一周,圆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圆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圆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圆道也。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圆道也。……人之窍九,一有所居则八虚,八虚甚久则身毙。故唯而听,唯止;听而视,听止。以言说一,一不欲留,留运为败。圆道也。”

圆道,绝非空壳,初蕴精元之气,动生天地阴阳,化育万千世界。经过长时期探索、总结、升华成宏观理论体系———圆道观哲学思想,该体系饱含了精气一元论;对立统一观;运动、变化、发展思想;广泛联系、相对稳定的中和思想。以及

整体的、恒动的、取类比象的、模糊的思维特征等哲学概念。中国的思想、文化、艺术等不论如何发展变化,均可在此寻得胚胎和萌芽。

精气一元论是圆道观哲学思想的初始概念。精气一元,即一团精气,元气,完形之气。是先于天地万物的混沌体,诚谓精之气,气之精也。精气一元,蕴藏着无限的物质与能量,可肇造天地,造化万物,变生万象,而归于一。也就是说,自然界万物万象都胚胎于一气,都深刻地打着一气的烙印。《老子》云:“统天下一气耳。”精气一元论源于《老子》“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易传》的太极说;《春秋纬?说题词》的太乙说;《管子》的精气说;《列子?天瑞》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说。以上几种思想,归纳起来,目的只有一个,力图穷尽物质世界,为物质世界找到一个端初,探讨物质世界终竟是怎样形成的。精之与气,作为初始的思辨性的物质概念,先于天地万物,化生天地万物,给万物注入了神奇的活力,且主宰之。“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睿明。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

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

)。精气说推演了物质世界广阔、绚丽、壮观的画面,敲定了精气一元论派生对立统一观,运动、变化、发展思想,广泛联系的相对稳定的中和思想的主弦律。之动之化,其义大矣哉。《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此意。归纳起来可探讨出以下几种思想,一是:精气一元论是整体观的理想模式,是天、地、人、物一体论说与万物复归于气的最佳构思。二是:一气静则生阴,动则生阳,于是始分阴阳。一阴一阳形成了鲜明的对立阵势,对立的双方又都是一气化生,双方都具备一气的胎记,规定了对立双方相互制约,相互

?

21?2005年3月第2期No.2 Mar. 2005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OF CHINESE MEDICINE

第20卷总第117期

Vol.20Serial No.117

滋生,互相转化,并且可以统一,于是产生了阴阳对立统一观。三是:动静变生阴阳,造化万物,并由此产生了运动、变化、发展思想。四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彼此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广泛联系,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客观上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中和条件,以确保事物的完善发展。同时,派生出整体的、恒动的、取类比象的、模糊的思维特征。这就是圆道观哲学思想的科学内在,这个理想的科学内在规定并影响着整个物质世界。《黄帝内经》成书在秦汉间,是中医药文化的渊薮。《内经》承继了圆道观哲学思想,并作为编写该书的思想方法,使这部宏篇巨著达到了“可以传世,可以为宝”的光辉境界。中医学者必须谙熟《内经》,通晓圆道观哲学思想,真正做到仰观俯察,“目空一切”。充分认识与把握气象万千的物质世界,掌握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明了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解决好识证、辨证、施治三要素,正确的遣方用药,使药到病除。

2 病生因于一气之虚

《内经》视精气为思辨性物质概念,把精气确立为整体观的最合理内核,孕育产生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整体观。阐明人类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老病死之大要;指出精与气同源一气,如可辨认出精与气的物质形态,它已不再是思辨性的物质概念。只有站在哲学思想的高度谈精气,才能准确理解天人一体,人身一体,天地人三而为一的整体观。才能准确认识疾病发生变化的原因,病邪,病位,及气血阴阳损伤情况,现状与愈后如何等等,作出明确诊断,确立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治疗。临证诊断精确与理念清晰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必须深谙中医药文化之精髓,通晓中医药理念,明辨物生之端倪,物化之源头,物变之因由。掌握自然界的变化影响机体并可产生疾病的规律。明析阳病及阴,阴病及阳;表病及里,里病及表;脏病及腑,腑病及脏;上病下冶,下病上冶等的深层次理念。究其根,在乎精气为人身之本,先于身生,化生形体,支撑着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全过程,无精气则无整体。

健康的机体因一元之伤而发生疾病,无虚则邪不能独伤人。机体内外任何一种原因,内之七情,外之六淫,气血失调,脏腑失和等,大凡有损于精元之气生成、施布的,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故曰“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四气调神篇》)。《内经》首先提出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发病规律。理解与把握这个规律,清楚病必有因,病由因出,凡病必因一气之虚。虚必致病,病必致虚。虚可致实,实可致虚。识证查因,驱除病邪,修复正气,方能康复。

3 虚实寒热证出阴阳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观是《内经》辨析事物的基本原则。因而提出了“阴阳者,天地之

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一泛围天地而不过,弥彰万物而不遗的物质世界运动的总规律。《内经》独悟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辨析事物的两大原则,一是任何事物都有可分的阴阳,而阴阳双方的对立与协调是其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二是不同种属的阴阳可以相互裨益,互相制约。正是运用了这两大原则,《内经》才获得了将人置于天地间进行讨论的无比广阔的空间,讨论自然界万事万物对人影响和产生的利弊,讨论如何适应自然界,趋利避害,完善人生的自然寿数。讨论充分利用自然界不同种属的阴阳来调节、稳定、补益机体的阴阳。强调阴阳的不平衡和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由,亦是表里、虚实、寒热证出之由,故曰:“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致病因素亦是如此,“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左传?昭公元年》)。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性分阴阳,过则伤及阴阳。阴阳一伤,或在表,或在里,或生寒,或生热,或致虚,或致实,由是病证出矣。虚实生寒热,寒热生虚实。表里是病位,机体因阴阳的盛衰,病变部位可因之而动。表病可以入里,里病可以出表,表里可以同病。诚如后人言:“医道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临证辨认不出气血阴阳的虚实,证之寒热,位之表里,就不能有效用药,就会失不中的。故而强调“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素问?脉要精微论》)。

4 辨证施治依乎恒动

《周易》提出: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系辞上》)。《内经》深视物质世界的变化之理,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思想,研究天地人物,深刻揭示出宇宙万物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素问?六微旨大论》)。天地间日月寒暑,星转斗移。生长化收藏,岁中之变。人亦是如此,生长壮老已,幼老显别。天地之动,人为之应。提出了“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素问?天元纪大论》)的气机运动变化的宽阔画面。气机运动变化的显著特点和标志是升降出入,因此提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内经》根据万物一动的原理,提出了脉应四时的特点:“四时之动,脉与之上下”(《素问?脉要精微论》)。刻划出春弦、夏钓、秋浮、冬营的脉应四时之象。顺此则从,反此则逆。提出了“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机体内水津、气血、营卫、阴阳、脏腑都在每时每刻不停地发生运动、变化的模式;提出了“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客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素问?缪刺论》)。“五脏久咳,乃移之于腑。

?

3

1

?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素问?咳论》)。随着时日变化,病情亦发生变化,“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素问?热论》等疾病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由脏及腑,由络至经等变动不居的传变方式。《内经》坚持以恒动观审视事物和处理事物,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第一,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无不是运动着的物体。各个物体内部、外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运动变化。第二,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和统一性,正是他们处于瞬间不停地同步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第三,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又是其赖以存在的方式。第四,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知的。《内经》正是以动的观念、动的思想方法看待物质世界,率先提出辨证施治的不朽创举。站在运动、变化、发展思想的高度认识病势无常,当以活法治之。因人、因时、因地而施以不同的方药。在《内经》思想指导下,后来的《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施治,《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等,都是观动应变的典范。圆道观之运动、变化、发展思想是《内经》辨证施治思维的基础,而辨证施治又是运动、变化、发展思想活的体现。病变过程是邪正交争的过程,邪正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运动变化促使二者由盛转衰或由衰转盛。由于邪正双方性质不同,其盛衰对病情来说,差别大不相同。正盛邪衰病情向善,邪盛正衰病情向恶。在动变中采取积极措施扶正祛邪,使机体恢复健康。

5 中和是治病的手段与目的

广泛联系相对稳定的中和思想是圆道观哲学对待事物的方法。自然界万事万物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和谐。任何事物在适当水平上的平衡和谐,使这一事物处于中和状态,最佳状态。是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客观条件。诚如《易》言:“保合太和乃利贞”。动荡不居易招之事物变异或灭亡。“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列子?天瑞》)。《内经》承继圆道观哲学的相对稳定中和思想,确立了认识人类生死之要,力求保持人的生命过程相对稳定中和,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稳定中和标准,和为保持这一标准在养生、防病、治病中所确立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要主动与天地和,与万物和,主张“处天地之和,从八方之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时刻注意机体与自然界保持和谐,以利于机体的内外调和。要与五味和,指出“谨和五味”,以防过则为害。要与名利和,指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特别重视精神意志在确保机体内外调和过程中调控作用,如《灵枢?本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欲使机体稳定中和,必先神志专直,教诲人们“……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只有神志专直,才能主动的适阴阳和喜怒,做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素问?上古天真论》)。促使机体内阴

阳平衡,促使机体内五脏六腑稳定协调,以达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的目的。

由于受恒动思想的指导,《内经》在承认事物的相对稳定中和时,始终坚持动态的稳定中和,认定任何事物的稳定中和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不生不化,静之期也”(《素问?六微旨大论》)。只有动态的把握机体的稳定中和,才能正确把握整个机体内不同功能活动的平衡协调的必要性与持久性,使机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中和状态之中。如果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干扰或影响,而不能维持其平衡,疾病就要产生。这不难理解不少疾病临床治愈后,迂饮食、劳倦、情志、外邪等而复发,进一步说明稳定是相对的。今言之增加抵抗力或谓提高免疫力,实质是增加或提高机体的中和力。机体动态的稳定、中和由三条途径完成,一则经脉气血的循环往复是稳定中和的主要径路,《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正是经脉这种“营周不休”的作用,机体才有可能实现相对稳定中和。二则五行的生克制化是机体稳定中和的理想模式。“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素问?气交变大论》)。正是因为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机体才能始终保持“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的稳定局面。三则升降出入是完成稳定中和的动力。升降出入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显著标志,同时亦是保证机体相对稳定中和的动力,五行的生克,经脉的循环,必须借助升降出入这种形式和动力来完成。《内经》运用这一原则,在审视与论治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维持机体的平和,进而达到机体气血阴阳的平和。“病之起始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泄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 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及后世医家总结的临证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其目的是促使机体内阴阳气血的平和,促使机体内外阴阳的平和。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言:“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故临证定要恪守“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以致平和”的原则。注重和表里,和气血,和阴阳,和脏腑等方法的运用,以祛病御邪。正如朱丹溪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已有拂郁,诸病生焉”。

编辑:韦大文收稿日期:2004-12-31

作者简介:张尚臣(1949-),男,河南滑县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传统文化及思想方法的研究。//Add:450008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

4

1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