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肛瘘护理常规

肛瘘护理常规

肛瘘护理常规
肛瘘护理常规

富顺群康医院

肛瘘护理常规

肛瘘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瘘道,常与肛门直肠周围肿痛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中医称为“肛漏”。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主要护理问题】

便秘;皮肤完整性受损;潜在并发症 ----- 伤口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

【护理常规】

1.保持大便通畅

(1)饮食:忌辛辣,多饮水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加强肛周的皮肤护理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2)中药坐浴

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定期行直肠指诊,以及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日内可用食指扩肛,每日一次。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日起指导病人进行提肛运动。

【健康指导】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评估病人的一般资料,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解除病人的顾虑,配合医护治疗与护理。

(2)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素菜、瓜果、预防便秘。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手术后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进低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为防止发生腹泻或粪渣堵塞肛窦,忌吃生冷食物及辛辣、油腻之品。(2)教会病人坚持肛门中药坐浴,大便后随时坐浴防止切口感染。冬季坐浴过程注意室内温度,防止受凉。

(3)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4)应穿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3、出院指::生活规律、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会阴部卫生、注意伤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痔护理常规

痔是缸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主要护理问题】

疼痛;便秘;潜在并发症——尿潴留、贫血、肛门狭窄、切口感染等。

【护理常规】

1.按痔瘘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有效缓解疼痛:局部热敷或中药坐浴、遵医嘱用药、及时回纳痔。

3.保持大便通畅:术前应调节饮食结构,定时排便,防便秘,适

当增加运动量,以促进肠蠕动。术后1-2天进半流质,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忌灌肠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尿潴留:可诱导排尿或导尿

(2)切口出血:术后24小时之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以免伤口疼痛及出血

(3)术后切口感染:完善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及时纠正贫血,提高机体抵抗力,加

强术后会阴部护理

(4)肛门狭窄: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及大便变细,以排除肛门狭窄,如发生狭窄应及早扩肛治疗

【健康教育】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消除顾虑,勿紧张。

(2)合理饮食,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素菜、瓜果、预防便秘,定时排便。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手术后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勿久坐、久蹲、久立,以免影响伤口

愈合。

(2)宜进低渣、清淡饮食,防便秘。PPH术后三日内进流质饮食,忌吃生冷食物及辛辣、油腻之品。

(3)术后当日尽量不大便,以后可正常排便。大便后随时中药坐

浴,防止切口感染。冬季坐浴过程注意室内温度,防止受凉。

(4)施行结扎术后,不要拖拉肛门外面留的结扎线残端,以免引起出血。

(5)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6)应穿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术后一周可做提肛肌锻炼,每日2 次,每次2分钟。

肛瘘术后护理

肛瘘术后护理 ①及时认真地执行术后医嘱,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告诉病人手术成功,使其心情愉快,积极地配合恢复期的治疗。 ②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频繁过强的活动,指导患者适当的活动。 ③术后疼痛:手术后,随着麻醉作用的消退,一般都会感到伤口疼痛,使病人紧张不安。护士应当理解病人的心情,关心体贴病人的疼痛程度,应多做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 ④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伤口出血,应通知医生,采取止血措施。有的病人对伤口出血感到惊慌,此时护士应多关心、体贴安慰病人。给予适当的解释和疏导,使病人平静。 ⑤术后尿潴留。护士应努力使病人精神轻松,出手术室后就马上鼓励患者尽量多喝水,用此法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一旦出现尿潴留,护士首先应解除病人心理压力,使病人精神轻松,体位舒适,让病人喝热饮料,听流水声,热敷小腹,轻轻按摩下腹部膀胱膨隆处等方法诱导、促进、协助排尿。上述护理无效时,应采用导尿术。对女病人应告诉排尿的正确姿势,以免尿液污染伤口。 ⑥饮食。病人首先宜进食富有营养的流质食物,然后根据伤口及大便情况进食易消化、无辛辣刺激的半流或普食。有的患者由于害怕大便时伤口疼痛而数日不进食物,以致出现低血糖反应。护士应理解病人的心情,说明进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进食,以利于伤口恢复。 ⑦帮助病人度过大便关,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护士应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使他们心情轻松,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此外,护士还应指导患者便后及时清洗伤口,并用康复新液加温水坐浴,然后及时换药。换药时,应注意操作轻巧,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尽量减轻换药时伤口疼痛。 ⑧当伤口痊愈出院时,护士应告诉患者注意肛门部的清洁卫生,进食适宜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肛瘘手术后护理

肛瘘痊愈的表现:局部创处愈合,无分泌物渗出及疼痛。 考虑痊愈肛瘘术后硬皮症,多注意个人卫生,便后用温水清洗.要坚持. 手术治疗后肛瘘的注意事项: ①调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②清洁肛门:每日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2次。且要勤换内裤。 ③适当用药:可适当使用黄连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口服,以控制炎症。也可适当使用药膏等局部涂抹或中药内服外用。 饮食注意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避免久坐、久蹲、久站,保持肛门卫生。术后最好休息1个月左右,少坐,可以躺并翻身 便后高锰酸钾坐浴可以杀菌加快愈合 大便后高锰酸钾1:5000温水坐浴。加强局部换药!待切除创面逐步愈合,恢复时间大概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根据手术切口的深浅来决定! 术后便后不能用卫生纸擦伤口处及附近,要用水冲洗,和pp粉坐浴(就是用pp粉溶解在开水中,晾到合适温度就可以把伤口坐在里面,

pp粉溶解的颜色问问医生或是在医院时看看和问问医生,一般都是比较淡的颜色,深颜色浓度太高会烧伤皮肤) 肛瘘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早期的肛瘘治疗一般选择保守治疗,晚期的肛瘘的患者要选择肛瘘手术治疗方法,肛瘘手术后护理不当会造成肛瘘反复复发的出现,那么肛瘘手术后怎么更好的护理呢? ①保持心情愉快,积极地配合恢复期的治疗。 ② 患者卧床休息,避免频繁过强的活动,患者适当的活动。有一位混合痔并肛瘘的患者,听说术后要侧卧不动,她就侧睡到肢腿发麻时也不敢动,经仔细询问,才知道是由于害怕翻身活动会引起伤口疼痛、出血。经过耐心解释,说明适当的活动不会影响伤口,患者消除了心理负担,更换正确的睡姿后感到较舒适。 ③ 术后疼痛:肛瘘手术后,随着麻醉作用的消退,一般都会感到伤口疼痛,使病人紧张不安。护士应当理解病人的心情,关心体贴病人的疼痛程度,应多做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 ④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渗血。如伤口出血,应通知医生,采取止血措施。有的病人对伤口出血感到惊慌,此时护士应多关心、体贴安慰病人。给予适当的解释和疏导,使病人平静。

肛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肛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键词】肛瘘;围手术期;护理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1.67%~3.60%,在国外约为8%~25%。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婴幼儿发病亦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5:1[1]。肛瘘多是肛痈溃后或切开引流排脓后,脓腔得以修复,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填充,但由于原发内口的存在,感染物不断由内口进入瘘管,使管腔不能完全闭合而形成的由致密结缔组织包绕的慢性病理性管道,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三个部分组成,多与肛腺感染有关。其典型症状是肛周外口反复有少量脓血性分泌物甚至有气体、粪便排出和皮肤刺痒,有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2],病期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发作时,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关于肛瘘的治疗,多数肛瘘不能自愈,保守疗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必要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同时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患者,男38例,女8例。其中低位瘘16例,高位瘘30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2天,无护理并发症。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家族史、传染病史、慢性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完善各项术前理化检查,明确诊断和手术指征。 2.1.2 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同时可以让同病房的病人诉说自身的手术体会及感受,从而消除焦虑心理,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2.1.3 术前一日嘱患者中晚餐后口服杜密可,以作肠道准备必要时可于术日晨用开塞露。术前一日晚十时通知其禁食、禁水,术日晨进行皮肤准备并遵医嘱行术前用药。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常规护理目前我院肛肠手术均以腰麻为主,所以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6h,禁食6h后予以半流质饮食,术后4~6h不宜松动敷料。根据医嘱予以抗炎止血治疗,术日应避免过多下床活动,预防伤口出血,并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伤口渗血情况。 2.2.2 疼痛护理由于肛瘘手术患者创面较大,随着麻醉作用的消退可感到伤口疼痛,紧张不安。此时,护士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尽量分散其注意力,或予以曲马多口服,对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予强痛定100mg或度冷丁50mg肌注。对于部分疼痛特别敏感者可予以镇痛泵。 2.2.3 术后尿潴留护理为防发生术后尿潴留现象,我院对术后病人采用留置导尿,并于次日拔出。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做好会阴护理,并指导及告知患者每两小时开放导尿管,以保持膀胱收缩功能,这样可避免拔管后出现遗尿。嘱患者在留置导尿及拔管后应多饮水,以冲洗尿道,预防感染发生。

中医护理

13、肝胆管结石中医特色技术不包含下列哪项:( A) 16、扶拐上下台阶是应注意(A ) 18、肛漏患者中药熏洗时那类患者不适宜:(A ) 19、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A ),前正中线上 3、带状疱疹耳穴压豆的禁忌症不包含哪个:(B ) 10、结直肠癌中药保留灌肠卧位:(B ) 11、慢性肾衰湿热证患者的食疗方:( B) 13、肛漏术区结扎线完全脱落后患者行提肛运动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多少次:(B ) 14、喘证患者雾化吸入每日2次( B ) 15、痔病中药外敷的药物不正确的是:(B ) 19、肛漏阴液亏虚证食疗方为:(B ) 12、腹胀、便秘耳穴贴压的穴位有(C ) 10、根据带下证患者的辨证,情志调理可给予:( C) 19、肛痈什么时间适合中药药浴:(C) 20、消渴病肾病痰湿证的饮食指导:(C ) 6、肛痈火毒蕴结证的食疗方:(D )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带下证的证候分型:(D ) 13、骨蚀的主要临床症状(D ) 2、痔病气滞血瘀证的食疗方:(A ) 3、结直肠癌常见症状不正确的是:(A ) 9、痔病腹部按摩时虚证的按摩方向:(A ) 12、肝胆管结石肝胆湿热证舌苔的特点是:(A ) 14、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A ),前正中线上 18、先天不足证的表现(A ) 19、股骨头坏死好发于(A ) 4、属于先天不足证肾阳虚的食疗方子(A ) 5、肛漏阴液亏虚证舌苔的特点是:(A ) 1、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饮食指导:(B )

7、带状疱疹丘疹及水泡时禁忌哪种水:(A ) 9、扶拐上下台阶是应注意(A ) 10、血瘀气滞证的表现(A ) 14、中药泡洗对什么样的慢性肾衰患者禁用:(A ) 15、消渴病肾病皮肤瘙痒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 A) 18、药熨法每次治疗时间:( A) 3、肝胆管结石中医特色技术不包含下列哪项:(A ) 4、属于先天不足证肾阳虚的食疗方子(A ) 9、适合血瘀气滞证的饮食是哪个( A) 10、带下证气滞血瘀证患者的食疗方:(A ) 12、使用电蜡疗的目的包括哪些(A ) 16、结直肠癌瘀毒内结证饮食宜:(A ) 19、结直肠癌常见症状不正确的是:(A ) 20、肛漏患者中药熏洗时那类患者不适宜:(A ) 1、痰瘀蕴结证患者易食用那种食疗方(B ) 9、慢性肾衰患者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中药泡洗足部的温度:(B ) 16、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舌苔的特点是:(A )

19个中医护理方案

附件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

肛肠科疾病护理常规目录 一、痔的护理常规 二、肛瘘的护理常规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护理常规 四、肛裂的护理常规 一、痔的护理常规 (一)痔的概念: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二)痔的评估要点: (1)工作是否经常站立或坐着,饮食习惯,是否经常便秘,有无造成腹内压增高及肛腺及肛周感染等疾病。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排便时有无疼痛及排便困难,大便是否带鲜血或便后滴血、喷血、有无黏液、便血量、发作次数等。 3)有无头晕、眼花、乏力等贫血症状。 4)肛门有无肿块脱出,能否自行回纳或用手推回,有无肿块嵌顿史。5)肛门皮肤有无瘙痒,疼痛。 6)直肠指检,内镜等检查结果。 (3)对痔的认知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三)痔的护理措施 (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措施。 (2)术前护理: 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3)术后护理 1)按椎管内麻醉病人护理要点。 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内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

肛瘘护理查房

肛瘘护理查房 李君:大家好,今天我们进行肛瘘患者的护理查房。首先请主管护士马蒙汇报病史。 马蒙:患者18床,王德清,男,62岁,诊断肛瘘、内痔、外痔。因肛周反复流脓性液体于5月21日10时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红肿痛,疼痛呈持续性刺痛,间断性加剧,在进食大量辛辣刺激食物后尤为明显,无便后出血,无里急后重,无大便性状改变。后形成一脓肿,脓肿破溃后,在外诊所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到整规医疗机构诊治。后肛周出现一小孔,反复出现红肿,并有少量脓性液体流出。一直未引起重视,未治疗。今到我院外科寻求诊治,。查体:T:36.4℃、P:68次/分、R:18次/分、BP:110/70 mmHg。患者膝胸位,肛门未见畸形及肿物脱出,12点位可见一大小3x2cm大小皮肤肿块,皮肤色红,无明显压痛,中央见一大小约0.2cm大小瘘口,有少量白色脓液溢出,3-5点位及7-12点位分别见一大小约2.8x1.2cm及3.5x1.3cm大小暗紫色包块突出于肛门外,基地位于齿状线下,质软,并与肛管内齿状线上暗紫色隆起粘膜相连,表面肿胀、充血,糜烂,渗血,齿状线上见粘膜呈环状突出,尤以3.7. 11点位隆起明显,充血,水肿、出血。于5月23上午11:0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肛瘘挂线术、部分内痔切除术。术后给予抗炎、对症等治疗。现术后第三天,患者大便通畅,便后少许出血。肛周换药见:肛周无红肿,无渗血,未见肿块脱出,更换肛周敷料。 李君:病史汇报的比较全面,肛瘘为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是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请罗丹回答一下肛瘘的发病原因和分类。 罗丹:病因: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发展而来,以化脓性感染多见,少数为特异性感染,如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如直肠肛管外继发感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破溃感染等所致,但比较少见。 分类:⒈根据瘘口与瘘管的数目分为 ⑴单纯性肛瘘:只存在单一瘘管。 ⑵复杂性肛瘘:存在多个瘘口和瘘管,甚至分支。 ⒉根据瘘管所在的位置分为 ⑴低位肛瘘: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包括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 ⑵高位肛瘘: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包括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李君:肛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贾兰:⒈症状:常有肛周脓肿病史,因脓、血性分泌物刺激而引起局部皮肤的瘙痒。较大的高位肛瘘外口可排出粪便或气体。当外口假性愈合暂时封闭时,可再次形成脓肿,出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症状;脓肿破溃脓液排出,症状可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是肛瘘特点。 ⒉体征:肛门周围可见一个或多个外口,排出少量脓、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部分病人可发生湿疹。外口呈红色乳头状隆起,压之可排出少量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可有压痛。 李君:假性愈合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处成为瘘管外口,引流后脓腔逐渐缩小,但原发病灶成为感染源不断进入管道内口,外口皮肤生长较快,形成假性愈合,以致又破溃,反复发作。请谢孟君回答一下肛瘘的辅助检查。 谢孟君:⒈直肠指检:瘘管位置表浅可触及硬结样内口及条索样瘘管,内口处有轻压痛。

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 (二)正虚邪恋证: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 (三)阴液亏虚证: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肛周溃口流脓 1.观察脓液的颜色、性质、量。 2.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肛周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协助患者变换舒适体位。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大肠俞、天枢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交感、神门、皮质下、三焦等穴。 5.遵医嘱中药熏洗。 6.遵医嘱物理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2.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术后疼痛。 (1)可采用移情调志法。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上屏尖、脑、神门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关元等穴。 2.排尿困难。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2)热敷下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2.勿负重、远行,防止过度劳倦。忌久坐、久立或久蹲,坐位时最好选用"O"型软坐垫。 3.术区结扎线完全脱落后指导患者行提肛运动。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20~30次。 (二)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之品,忌生冷、辛辣、刺激、肥甘之品、戒烟酒。 1.湿热下注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菜花、扁豆、冬瓜、粟米等。食疗方:粟米粥。 2.正虚邪恋证:宜食扶正祛邪的食品,如大枣、木耳、藕、豌豆

19个中医护理方案

19个中医护理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附件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痔瘘科护理常规

痔护理常规 痔是缸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主要护理问题】 疼痛;便秘;潜在并发症一一尿潴留、贫血、肛门狭窄、切口感染等。 【护理常规】 1.按痔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有效缓解疼痛:局部热敷或中药坐浴、遵医嘱用药、及时回纳痔。 3?保持大便通畅:术前应调节饮食结构,定时排便,防便秘,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促进肠蠕动。术后1-2天进半流质,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忌灌肠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尿潴留:可诱导排尿或导尿 (2)切口出血:术后24小时之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以免伤口疼痛及出血 (3)术后切口感染:完善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及时纠正贫血,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术后会 阴部护理 (4)肛门狭窄: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及大便变细,以排除肛门狭窄,如发生狭窄应 及早扩肛治疗 【健康教育】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消除顾虑,勿紧张。 (2)合理饮食,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 多食素菜、瓜果、预防便秘,定时排便。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手术后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勿久坐、久蹲、久立,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宜进低渣、清淡饮食,防便秘。PPH术后三日内进流质饮食,忌吃生冷食物及辛辣、 油腻之品。 (3)术后当日尽量不大便,以后可正常排便。大便后随时中药坐浴,防止切口感染。冬季坐浴 过程注意室内温度,防止受凉。 (4)施行结扎术后,不要拖拉肛门外面留的结扎线残端,以免引起出血。 (5)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6)应穿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术后一周可做提肛肌锻炼,每日 2 次,每次2分钟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行全层裂开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好发于青壮年。目前发病 机理不明确,主要与内括约肌痉挛、损伤后感染等有关。表现为肛门排便时和便后周期性局剧烈锐痛,少量便血,色鲜红,可伴有大便秘结,肛门分泌物、瘙痒等。 【主要护理问题】 疼痛;便秘;潜在并发症一一切口出血、尿潴留、大便失禁等 【护理常规】 1.有效缓解疼痛 (1)保持肛门卫生:便后中药坐浴,松弛肌门括约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 解疼痛,促进愈合。

种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肛漏病(肛瘘)中医诊疗方案

漏肛病(肛痿)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要点 1.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 ?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浅部肛痿肛门周围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及其行径。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可大体评估肛门括约功能。 3.辅助检查: (1)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痿道的情况。 (2)肛门直肠镜检查:与双氧水或亚甲蓝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3)痿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痿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4)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痿痿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痿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5)CT或磁共振成像:用于复杂性肛痿的诊断,能较好地显示痿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4.肛痿的分类: (1)低位肛痿 低位单纯性肛痿: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痿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 低位复杂性肛痿:有两个以上内口或外口,肛痿痿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 (2)高位肛痿 高位单纯性肛痿: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痿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痿:有两个以上外口,通过痿管与内口相连或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二、中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保持大便规律、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痿内口的刺激。 (3)保持肛门清洁。 2、内治法:主要用于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辨证分型论治: (1)湿热下注证(肛痿急性期) 证候: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

肿、热、痛明显,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代表方剂:萆薢渗湿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柏、苍术、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萆薢、茯苓、栀子、车前子、白术、茵陈等。 (2)正虚邪恋证(肛痿慢性期) 证候:肛周痿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治法:扶正祛邪。 代表方剂:托里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物:生黄芪、当归、穿山甲、皂刺、川芎、白术、茯苓、白芍、熟地、甘草等。 (3)阴液亏虚证(结核性肛痿) 证候:痿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脓水清稀,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养阴托毒。 代表方剂:青蒿鳖甲汤加减。 常用药物:青蒿、鳖甲、知母、生地、丹皮等。 3、外治法: (1)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缓解症状,用沸水冲泡药品,先熏后洗,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肛痿协作分组协定方: 组成:野菊花20g、蒲公英20g、艾叶20g、苦参15g、黄柏15g、花椒10g、大黄10g、冰片1g。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胜湿止痒。 主治:肛痿症见红肿疼痛,下坠,湿痒等。 用法与用量:每次用1袋,将药袋置于盆中。用沸水1500ml冲泡袋中药品,温度25C?30C,时间5?10分钟,先熏后洗(坐浴),便后或睡前使用,每日1?2次。 (2)外敷法:肛痿急性期局部肿痛者,可选用拔毒膏、金黄膏等,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4、手术治疗:

肛漏病中医诊疗方案

漏肛病(肛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要点 1. 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及其行径。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可大体评估肛门括约功能。 3. 辅助检查: (1)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2)肛门直肠镜检查:与双氧水或亚甲蓝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3)瘘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4)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5)CT或磁共振成像:用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能较好地显示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 4.肛瘘的分类: (1)低位肛瘘 低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 低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内口或外口,肛瘘瘘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 (2)高位肛瘘 高位单纯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走行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通过瘘管与内口相连或并有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二、中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 (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保持大便规律、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3)保持肛门清洁。 2、内治法:主要用于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辨证分型论治: (1)湿热下注证(肛瘘急性期) 证候:肛周有溃口,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肛瘘的护理常规

肛瘘的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辛辣刺激之品,忌醇酒,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2、保持肛门清洁:每日便后用温水或肛肠洗剂坐浴,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3、观察肛门疼痛、瘙痒,流出脓液的色、质、量并记录。 4、清热利湿解毒药宜偏凉服,一般口服药必须按时服,勿遗忘。 5、观察患者的情绪,针对紧张、恐惧、害羞的心理状态,耐心疏导、安慰,消除其思想顾虑,使之配合治疗手术。 二、术前护理 1、每日测休温、脉搏3-4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术前1日嘱病员洗澡,更换清洁内衣,但要保暖不要受凉感冒而延误手术时间,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工作。 3、术晨行清洁灌肠或术前排空大便,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4、术晨督促患者按时按时进食早餐。 5、遵医嘱确定血型、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 6、准备术中用物,如特殊药品、病历等,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因括约肌痉挛,或肛管内敷料填塞过多过紧而另剧伤口疼痛,应适当给予止痛剂,若肛管内敷料填塞过紧,应予以松懈。 2、饮食和排便:术后一天进流质,术后2-3天进半流质,以后逐渐改为普食,手术当天不宜排便,术后48小时即保持大便通畅,但切忌临厕努挣。 3、术后排尿困难者,下腹部热敷,按摩或诱导法促其排尿,经上述方法无效时,应留置导尿。 4、行挂线治疗后嘱患者不要拖拉留在肛管外的橡皮筋,以免引起疼痛和断裂,每天检查结扎橡皮筋是澡松驰,如已松驰应再紧1次。同时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便引流和加速瘘管剖开。在2-3周橡皮筋,脱落时,应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 5、便后需及时用温水或肛肠洗剂清洗后用九华膏换药,换药时保持伤口引流通畅,防止粘连和闭合,注意创面有无渗血,一旦渗血必须立即报告医生,迅速处理。 四、康复期护理 1、平时保持肛门清洁,如发现肛门附近脓肿应及时治疗。 2、避免诱发因素:①生活规律,按照休息,避免过劳;②减少或避免肛门感染;③合理调理饮食,保持排便通畅。

肛瘘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肛瘘病人的护理 一、A1 1、下列哪一项适用于挂线疗法 A、内痔 B、肛裂 C、肛瘘 D、直肠息肉病 E、外痔 二、A2 1、男性,36岁,肛周溢液流脓1周,伴有肛周瘙痒,检查诊断为高位肛瘘,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瘘管切开术 B、切开引流 C、挂线疗法 D、瘘管切出术 E、温水坐浴 2、男,55岁。肛瘘20年,其典型表现是 A、大便干结 B、肛门周围外口流脓,肛门瘙痒 C、肛周剧痛 D、无痛性便血 E、肛门部异物感 3、男,38岁,反复肛门周围肿痛、流脓血。诊断为肛瘘。行瘘管切开术。此肛瘘应是 A、低位肛瘘 B、单纯性肛瘘 C、高位肛瘘 D、复杂性肛瘘 E、外瘘 4、女,25岁。诊断为低位肛瘘,其主要治疗方法是 A、瘘管切开术或瘘管切除术 B、硬化剂注射疗法 C、消炎栓塞肛 D、痔核切除术 E、胶圈套扎法 5、男性,55岁。肛瘘20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肛瘘多数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后果 B、少数肛瘘为结核性 C、瘘管穿过肛管直肠环,不应一次切除 D、肛瘘难以自愈,多须手术治疗 E、挂线疗法后2~3天内不要排便 6、女,45岁。诊断为高位肛瘘,其瘘管位于 A、肛门内括约肌以上

B、肛门外括约肌以上 C、齿状线以上 D、肛管下1/3段 E、肛管上1/3段 7、患者男,27岁,肛瘘切除术后,护士的健康教育不正确的是 A、多饮水 B、保持大便通畅 C、可以适当进食辛辣食物 D、保持肛门清洁 E、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8、男,40岁。诊断为肛瘘。其常继发于下列哪种疾病 A、肛裂 B、内痔 C、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D、血栓性外痔 E、直肠脱垂 9、患者男性,27岁,半年前因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之后局部皮肤反复红肿、破溃,局部有瘙痒。关于其处理,错误的是 A、该患者必须行手术治疗 B、饮食应清淡 C、每天便后予35℃高锰酸钾坐浴 D、口服液体石蜡以促进排便 E、为防肛门狭窄,可于术后5~10天扩肛 10、刘女士,26岁。因肛瘘行瘘管切除术,术后为缓解疼痛给予坐浴,应选择 A、1:5000高锰酸钾 B、1:10000高锰酸钾 C、0.9%温盐水 D、0.5%醋酸 E、1:2000苯扎溴铵溶液 11、男,33岁,因肛周皮下脓肿自行破溃后,局部皮肤反复红肿、破溃,流脓血。此时已形成了 A、肛裂 B、肛瘘 C、前哨痔 D、肛窦炎 E、外痔 12、男,55岁。肛瘘20年,如欲彻底治疗,其唯一的方法是 A、消除便秘 B、局部用药 C、手术 D、肛门坐浴

肛瘘护理常规

富顺群康医院 肛瘘护理常规 肛瘘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瘘道,常与肛门直肠周围肿痛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中医称为“肛漏”。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主要护理问题】 便秘;皮肤完整性受损;潜在并发症 ----- 伤口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 【护理常规】 1.保持大便通畅 (1)饮食:忌辛辣,多饮水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加强肛周的皮肤护理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2)中药坐浴 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定期行直肠指诊,以及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日内可用食指扩肛,每日一次。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日起指导病人进行提肛运动。 【健康指导】 1、手术前健康教育 (1)评估病人的一般资料,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解除病人的顾虑,配合医护治疗与护理。

(2)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忌烟酒,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进营养丰富、清淡、少渣、易消化的饮食。多食素菜、瓜果、预防便秘。 2、手术后健康教育 (1)手术后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进低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为防止发生腹泻或粪渣堵塞肛窦,忌吃生冷食物及辛辣、油腻之品。(2)教会病人坚持肛门中药坐浴,大便后随时坐浴防止切口感染。冬季坐浴过程注意室内温度,防止受凉。 (3)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4)应穿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3、出院指::生活规律、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会阴部卫生、注意伤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痔护理常规 痔是缸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主要护理问题】 疼痛;便秘;潜在并发症——尿潴留、贫血、肛门狭窄、切口感染等。 【护理常规】 1.按痔瘘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有效缓解疼痛:局部热敷或中药坐浴、遵医嘱用药、及时回纳痔。 3.保持大便通畅:术前应调节饮食结构,定时排便,防便秘,适

-肛瘘的中医护理常规

肛漏的中医护理常规 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久不收口,或因虚劳久嗽、脾肺两虚、湿热下注大肠所致,以局部反复流出脓水或粪汁,伴疼痛、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直肠、肛周,涉及肺、脾。 一、常见证型 1.湿热下注: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脉弦或滑。 2.正虚邪恋:肛周瘘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漏口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濡。 3.阴液亏虚:瘘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瘘道潜行,,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口干,食欲不振,舌红,少苔,脉细数。常见于结核性肛漏。 二、常见症状/ 症候施护 (一)坠胀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内分泌、枕等穴。 5.遵医嘱中药熏洗。 6.遵医嘱中药硬膏热贴敷。 7.遵医嘱中药口服 (二)肛周潮湿瘙痒 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防止便秘或腹泻 1.观察排便的频次及大便形状。 2 保持大便规律,通畅,防止便秘或腹泻,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3.饮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之品。

(四)出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五)排尿困难 1.调节心境情志,减轻焦虑,创造良好的排尿环境,先行诱导排 尿。 2.湿毛巾热敷小腹部,保持毛巾温度50C左右。 3.中药穴位贴敷:取神阙、关元、中极及双侧足三里等穴位于术前贴敷。 4.中药封包热敷小腹部。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外用中药:洗剂、栓剂、膏剂等(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2.中药封包(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5.中药硬膏热贴敷(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肛门清洁,便后温水或中药液坐浴。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 3.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裤和粗糙内裤。 4.忌久坐、久立或久蹲,防止过度疲劳,进行适当锻炼。可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5.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运动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 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1 遍,每遍做20?30次。

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肛漏病(肛痿)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下注证:肛周有溃口,经常溢脓,脓质稠厚,色白或黄,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纳呆, 大便不爽,小便短赤,形体困重。舌红、苔黄腻。 (二)正虚邪恋证:肛周痿口经常流脓,脓质稀薄,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时溃时愈,按之较硬,多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薄。 (三)阴液亏虚证:痿管外口凹陷,周围皮肤颜色晦暗,脓水清稀,按之有索状物通向肛内;可伴有潮热盗汗,心烦不寐,口渴,食欲不振。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肛周溃口流脓 1.观察脓液的颜色、性质、量。 2?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肛周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 ”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协助患者变换舒适体位。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大肠俞、天枢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交感、神门、皮质下、三焦等穴。 5.遵医嘱中药熏洗。 6.遵医嘱物理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2.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术后疼痛。 (1)可米用移情调志法。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上屏尖、脑、神门等 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关元等穴。

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临床路径

肛漏病(单纯性高位肛瘘)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瘘的单纯高位肛瘘患者。 一、肛漏病(肛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漏病(TCD 编码:BWG050) 。 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瘘(ICD-10 编码:K60.3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7-94) 。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肛瘘诊治。 指南” 2.疾病分类 低位肛瘘:单纯低位肛瘘、复杂低位肛瘘。 高位肛瘘:单纯高位肛瘘、复杂高位肛瘘。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参照2006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肛瘘诊治指南”。 肛漏病(肛瘘)临床常见证候:湿 热下注证 正虚邪恋证 阴液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漏病(肛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漏病(TCD 编码:BWG050)和肛瘘(ICD-10 编码:K60.301)的患者。 2.单纯高位肛瘘者。 3.无手术禁忌证。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患者同意接受手术。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凝血功能 (3)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肝功能、肾功能 (5)血糖 (6)心电图 (7)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腹部超声、腔内超声、盆腔影像学检查(CT 或M RI)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 (2)正虚邪恋证:扶正祛邪。 (3)阴液亏虚证:养阴托毒。 2.外治法 (1)中药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缓解症状。 (2)中药外敷法:适用于肛瘘急性期局部肿痛者。 3.外用中成药:清热祛湿、理气止痛。 4.手术治疗:肛瘘切开挂线术。 5.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