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

网络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网络基础

1.1 网络空间

1.1.1互联网时代

网络传播优势

A.信息量大,速度快,传播手法多样

B.传播过程多向互动,传播主题广泛

C. 开放性

1.1.2网络热点技术

1.1.

2.1 云计算

定义

A.由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所需的资源,把“云”作为资料存储以及应用服务的中心

B.是一种将集群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向内外部用户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新业务

分类

A.私有云

B.公共云

C.混合云

特点

A.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B.最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C.方便

D.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

E.归纳: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

1.1.

2.2三网融合

A.定义: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视频、语音和数据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B.包括

a.技术融合(前提)

终端融合:三类业务的终端融合。比如将计算机电话机电视机即成为一个统一的终端设备,一同事支持看电视打电话和上网

网络融合:三种业务网(PSTN/Video/Internet)建立在一个统一的承载网上,这个承载网就是Internet的承载网

b.行业融合(目标)

业务融合:构建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可扩展的横向集成的业务平台,包括统一的业务开放接口认证与计费用户与业务书籍管理等功能

市场融合:在统一的监管政策环境下,同一个运营商可以同时提供三类业务。统一营销

1.1.

2.3移动互联网

1.1.

2.3物联网TOT

A.定义

把物体连结成一个互联网

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

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B.技术架构

感知层: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网络层: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置

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审图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完成行业智能化。

1.2 认识网络

1.2.1网络基本概念

1.2.1.1计算机网络定义

A.互联的计算机都是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B.联网计算机之间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C.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

1.2.1.2网络划分

A.局域网LAN:最常见应用最广的。通常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不存在路径寻址问题,不包括网络层的应用。特点:链接范围窄,用户数好,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LAN网:以太网,令牌环网,光纤分布式接口网络,异步传输模式网,无线局域网

B.城域网MAN:作为城市骨干网,连接城市内不同局域网。

C.广域网WAN(远程网):连接速率一般较低

D.互联网Internet:不定性,信息量大,传播广。互联网实现技术复杂

1.2.2网络组成

1.2.2.1网络架构

A.接入层: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接入层较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接入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交换机

B.汇聚层: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汇聚层交换机十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汇聚层交换机比接入层交换机有更高的性能,更少的借口,更高的交换速率。

C.核心层:网络主干部分。功能: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骨干层设计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拥有更高的可靠性性能和吞吐量

1.2.2.1基本功能(数据处理与通信)

A.资源子网

a.任务: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

b.组成:网络中所有计算机,I/O设备和终端,各种网络协议,网络软件和数据库。

c.在局域网中组成:网络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和其它设备及相关软件组成

d.在广域网中组成:上网的所有主机及其外部设备组成

e.资源子网是:终结节点

B.通信子网

a.任务:数据传输通过通信子网实现

b.是否需要通信子网取决于资源节点和使用资源的用户节点的距离因素和传输媒介因素

c.研究:如何构建通信子网的节点和路径

d.服务对象:资源子网上的两个主机系统的网络接口

e.通信子网物理上有若干个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介质组成。节点:网络适配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传输介质:光线,双绞线,卫星,无线电,微波。

f.通信子网是:中转的设备和中间节点

1.2.3网络主要功能

最根本的目的:实现网络环境中联网计算机之间的分布式进程通信,一时间各种网络服务功能

A.数据交换和通信: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终端之间,可以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

B.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中提供的资源

C.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些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通过计算机网络事先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D.分布式网络处理和负载均衡:对于大型的任务或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闲的计算机分担负荷。

1.3 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1.3.1通信无处不在

1.3.1.2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架

A.信源(发送端)

也称发终端

作用:把带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元是电信号。

信源输出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可分为:数字基带信号和模拟基带信号)

信源可分为:数字信源和模拟信源

B.发送设备(发送端)

功能: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

包含: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等(对传输数字信号来说)

C.信道(受噪声源干扰)

是指信号传输的通道,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甚至还可以包括某些设备。

在无线通信中,信道可以是大气

在有线通信中,信道可以是明显,电缆或光纤

D.噪声源

是通信系统中各种设备所固有的

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从信道引入的)

E.接收设备(接收端)

功能:借条,姨妈,解码等

任务:从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中恢复出相应的原始电信号来

F.信宿(接收端)

也称:收信者,收终端。

功能: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

1.3.2命名与编址

互联网上任意两个用户要通信,要求必须明确的地址有;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端口地址

A. MAC地址

烧录在网卡中,也叫硬件地址

由48位比特组成,16进制数表示

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是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地址

像身份证一样,具有全球唯一性

B. IP地址

32位2进制数地址,优4个8位字段组成

每个IP地址包含两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

每台联网计算机无权自行设定IP地址

在internet上每个设备都依靠唯一的IP地址互相区分和相互联系

C. 端口地址port

硬件端口又称接口

软件的端口一般指网络中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通信协议端口,是一种抽象的软件结构

在internet上各主机间通过TCP/IP协议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各个数据包根据其目的主机的IP地址来进行互联网络中的路由选择。

D. 主机名称

形式多样,通用的是域名

IP地址是主机的门牌号,但IP地址不方便记忆,就引入了层次结构的域名,每个域名都对应一个IP地址,一个IP地址可有对应多个域名。

主机名最多可以有255个字符,可以包含字母和数字符号,连字符和句点。

1.3.3寻址与路由

通信网称为寻址(找到所走的线路)和路由(岔路口的道闸)

支撑internet寻址和路由的关键是IP技术

路由器;互联网主要节点设备。

路由器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

转发策略成为路由选择

路由器构成了机遇TCP/IP协议,国际互联网络的骨架

路由器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网络互联的质量

路由器功能:判断网络地址,选择路径,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改简历灵活的连接

路由器作用:联通不同的网络,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1.4 internet的体系结构与TCP/IP基础

1.4.1网络协议

定义:在通信技术中,如果甲方与乙方通信,它们之间也必须与之共同的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这种语言在网络中被称为网络协议。

A.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

B.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规定信息格式)。语义(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时序(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

1.4.2分层的体系结构

1.4.

2.1 体系结构

A.将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渔歌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B.网络体系结构主要研究计算机网络通信分层级煤层应完成的功能,层间接口与服务以及协议。

C.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D.从信件的分层处理过程,我们了解到以下几个主要概念

a.协议:是一种通信规约,为了保证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通信,也必须制定一套通信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b.层次:“分而治之”可以大大降低问题的处理难度。因此层次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

c.接口与服务:接口就是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服务是右下曾向上层通过层间借口提供的。

d.封装: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更没经过一层会将上层的数据加入本层的控制信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数据从远端发出经过网络传送到目的端,数据没经过一层都必须打包。

1.4.

2.2 OSI参考模型

B.是一个定义一种计算机网络连接标准的框架结构

C.任何两个系统只要遵守参考模型和有关标准,都能够进行互联。

D.OSI参考模型特点

a.每一层利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每一层是用自己的协议。

b.除了在物理媒体上进行的是实通信之外,其余个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都是虚通信。

c.n层的徐通信是通过n与n-1层间接口出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n-1蹭的通信(通常是虚通信)来实现的。

d.OSI最大特点是开放新,定义了网络互联的基本参考模型。不通畅级的网络产品,只要遵照这个参考模型,就可以实现互联,互操作和可移植。

E.层次划分遵循的原则

a.网中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相同的层析具有同样的功能

b.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c.每一层是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d.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F.封装的数据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简称PDU

1.4.3TCP/IP协议模型

1.4.3.1TCP/IP协议栈

A.表格(TCP/IP协议栈)

B.TCP/IP协议特点

a.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

b.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c.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中。

d.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

e.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1.4.3.2 TCP/IP 各层主要功能

A.网络接口层

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网络内部的不同节点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帧

a.物理层

负责二进制数据0和1的实际传送。

特征参数包括:电压、数据传输率、最大传输距离、物理连接介质等。

物理接口的信号线一般为:数据线,控制线,定时线,地线。

数据终端设备DTE,DEC(典型设备:调制解调器)

b.数据链路层

目的:讲一条原始且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定义:两个相邻结点的物理线路(有线或无线)。

特征参数:物理地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警告机制,所传数据帧的排序,流量控制。

对等节点通信经过:数据链路建立,数据传输,数据链路释放。

B.网络互连层

主要涉及逻辑地址和路由选择。

任务:把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分组)从元计算及经过适当的路径发送到目的计算机。

网络层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解决如何使数据分组跨越通信子网的问题,体现了网络应用环境中该资源子网访问通信子网的方式。

目的:实现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同名传送,具体功能包括:路由选择,阻塞控制,网际互联。

提供的服务: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又称为虚电路,具有网络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释放三个阶段,是可靠的报文分组,按顺序传输的方式),无连接网络服务(两实体之间的通信部需要实现建立连接,包括数据报服务)。

主要协议:IP协议(为上层提供互联网络服务,提供主机与主机之间的数据报服务,简单高效,不检验数据正确与否,提供的是不可靠的传输服务),ICMP协议(提供控制和传递消息的功能),ARP地址解析协议(将一直的IP地址映射到相应的MAC地址),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将一直的MAC地址映射到相应的IP地址)。

C.传输层

目的:在使用通信子网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使用传输层协议和增加的功能,是的通信子网对于端-端用户是透明的。

传输层提供两种类型服务: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TCP),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服务(UDP)。

D.应用层

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和协议有:文件服务,目录服务,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电子邮件服务,打印服务,安全服务,网络管理服务,数据库服务等

主要功能:用户接口(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以及应用成语与网络间的直接接口,使得用户能够与网络进行交互时联系。),实现各种服务(该增具有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完成和实现用户请求的各种服务。)

1.4.4 IP协议

1.4.4.1 IP地址格式

1.4.4.2 IP地址的组成

网络ID

主机ID

1.4.4.3 IP地址的类型(ABCDE)

按传播方式分:淡薄,广播,组播

A:用于大型网络。126个网络,每个1700万台主机。最高位是0。十进制第一个数字是1-126,第一个数是网络ID,后三个数是主机ID。127是特殊的网络ID,用来检TCP/IP协议工作状态。

B:用于中到大型网络。最高两位是10,接下来14位是网络ID,剩余16位是主机ID。16384个网络,每个65000台主机。十进制第一个数字是128-191。

C;用于小型网络。最高三位是110,,接下来21为是网络ID,剩余8为是主机ID。大约200万个网络,每个254台主机。是兼职第一个数字是192-223.

D:广播地址,工特殊协议向选定的节点发送信息时用。

E:保留给将来使用

1.4.4.4 特殊用途的IP地址

A.网络地址:全0主机地址不指派给任何主机,用来定义本网络地址。C类

202.114.128.0

B.直接广播地址:主机地址全为1,可以同时向指定网络所有主机发送数据报。C类202.114.128.255

C.受限广播地址:32个全为1,该地址标示在当前玩过重的一个广播地址,可以通过该

地址实现对本网络广播通信。255.255.255.255

D.本网络本主机地址:32位全为0,表示当前网络中的本主机地址。

E.本网络上特定主机地址:网络地址全为0,表示在本网络中的某台特定主机。C类

0.0.0.15

F.环回地址:首字节数值为127,用于网络测试。发送到这种地址的数据报不输出到线路上,二十立即被返回,有当做输入数据报在本机内部进行处理。又称为回送地址。127.0.0.1

G.私有地址:在ABC类中有一部分地址被保留,没有分配给任何用户,这些地址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但是不能直接连接到internet上。A类:10.0.0.0-10.255.255.255,B类:172.16.0.0-172.31.255.255,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1.4.4.5 子网与子网掩码

A.划分子网的理由

a.一个逻辑网络好包含的主机数量是大量的

b.一个单独的物理网络可能没有这样多的主机,这将导致IP地址的浪费。

c.解决IP地址紧张

d.防止罗有信息的无限制增长,因为同一网络不通子网的网络号是一致的,所以Internet路由器到各个子网的路由是一致的。

e.无论该网络的拓扑结构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到Internet的路由,Internet路由器就不用计算更新路由信息。

B.划分方法

一个IP地址看成有三个部分组成: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

C.子网掩码

a.由32位二进制组成,网络号部分和子网号部分全为1,主机号部分全为0。1是通道,0是塞子。

b.路由器收到分组后,会将原著记得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诸位与运算,求出源主机的子网号,同样在讲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诸位与运算,求出目的主机的子网号,然后比较这两个号是否在相同,若想彤表示在一个子网中就丢弃,否则就转发。标准子网掩码:A类255.0.0.0,B类255.255.0.0,C类255.255.255.0

1.4.4.6 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A.产生背景(IPV4的危机)

a.地址枯竭

b.网络号码匮乏

c.路由表急剧膨胀

d.新技术出现对IP协议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e.安全性不足

B.IPV6特点

a.地址容量大大扩展,由32位扩充到128位,支持分层地质结构。

b.能够实现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c.报头格式简化,减少路由器或交换机对包头的处理开销。

d.加强了对货栈报头和选项部分的支持。

e.刘标签的使用可以为数据报所属类型提供个性化的网络服务。

f.认证与私密性

g.在移动网络和实时通信方面有很多改进。

C.IPV6格式

a.128位地址,16位为一分组,每个16位分组携程4个十六进制数,中间用冒号分隔,成为冒号分十六进制格式。

b.例:21DA:00D3:0000;2F3B:02AA:00FF:FE28:9C5A

c.所有类型的IPV6地址都被分配到接口,不是节点。

d.IPV6组成:前缀(相当于IPV4地址中网络ID)+接口标识(IPV4地址中的主机ID),地址前缀长度用/xx来表示。

e.省略规则:没想数字签到的0可以省略,省略后签到数字仍是0则继续。如有连贯的0000出现可以用::代替。

D.IPV6地址分类

a.单播:仅识别一个接口的地址。

b.组播:表示一组接口的地址。

c.任播。

E.IPV4到IPV6的过渡:采用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

1.4.5TCP协议与UDP协议

TCP/IP传输层包括两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IP地址和端口地址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进城之间的通信。IP地址和端口奥德组合也成为Socket。

IP地址:端口号(202.115.29.119:1152)

1.4.5.1面向连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

A.定义:正式通信前要与对方建立起连接。

B.TCP是面向连接的待确认的可靠地协议。

C.目的: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种用不可靠的IP协议发送数据的可靠方法。

D.需经过三次对话

目的: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受同步。简历期连接,确认以及重传的机制。

第一次对话:主机A对B发出链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

第二次对话: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的数据包"可以,什么时候发?"

第三次对话: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报确认主机B要求同步”我现在就发,你接受吧。“

1.4.5.2面向无连接的UDP(用户数据报接受协议)

A.定义:正式通信钱不必与对方先建立连接,不管对方状态如何就直接发送。

B.特点:不具备TCP复杂的可靠性与控制机制,TCP传输更加完整,可靠,可控。UDP 传输性能好,传输时间短,适用于饮品和多媒体应用。

TCP/IP数据通信过程

A.生成数据:例如email中字符和数字转化成能在互联网中传播的数据。

B.打包生成端到端的数据

C.在头部加入网络地址:头部含有网络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D.把物理地址加入到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头部

E.把信息转换成比特。

1.5 应用层协议及服务实例

1.5.1应用层协议概述

应用层:是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中的最高层,是用户应用程序与网络的接口。

应用进程:再为用户解决某一类应用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中相互通信的进程。

应用层协议:规定应用进程在通信是所遵循的协议。

应用层特点:可扩展性

应用层协议包括:远程登录协议,文件传送协议,简单邮件传送协议,域名系统,简单网络管理协议,超文本传送协议。

1.5.2客户/服务器模式

TCP/IP体系采用了客户/服务器模式是两个应用进程能够进行通信。

主叫方是客户,被叫方式服务器。

1.5.3域名服务

1.5.3.1域名系统概念

internet上的主机名:用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域名是一个逻辑概念,用于表示主机,并不反映主机所在的物理地点。

域名系统DNS:负责将主机名转换为IP地址。

域名服务器程序;在专设的节点上运行,运行该程序的计算机称为域名服务器。

1.5.3.2域名结构及有关规定

A.域名采用层次结构

B.域名管理

a.顶级域名(国家顶级域名,国际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由internet有关机构管理。

b.下级域名:各级域名尤其上一级域名管理机构管理

中国有类别域名(科研机构,企业,教育,政府,网络信息中心,非赢利性组织)

行政区域名(生,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的三级域名向edu或是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申请。

1.5.3.3域名与IP的转换

图!!

优化域名查询:域名服务器会存放最近使用过的域名以及从何处获得域名的IP地址映

射信息记录。

1.5.4WWW(万维网)

1.5.4.1什么是WWW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

靠因特网运行的服务

使用超文本组织、查找、表示信息,利用超链接能非常方便的从因特网上的一个站点访问另一个站点,从而主动地按需获取丰富的信息。

1.5.4.2WWW工作原理

WWW由三部分组成:客户机,服务器和协议。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工作的。

客户给予服务器使用HTTP协议(超文本传送协议)传送文本信息。服务器的基本信息单位叫网页,或称web页,由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写成。

用户访问华中科技大学

A.浏览器分析超链接只想页面的URL

B.浏览器想DNS请求解析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6991783.html,的IP地址

C.DNS解析出华中科技大学服务器IP地址

D.浏览器与服务器简历TCP连接

E.浏览器发出去首页文件(index.html)命令

F.服务器给出行营,把主页文件index.html发给浏览器

G.TCP连接释放

H.浏览器现实华科主页文件index.html中所有内容

1.5.4.3URL地址(统一资源定位器或普遍资源定位器)

A.组成(协议,主机名,目录或文件名)

B.例:http(协议)://https://www.wendangku.net/doc/3616991783.html,(主机名)/index.html(目录或文件名)

C.URL地址格式(HTTP,匿名FTP,非匿名FTP,file,mailto)

1.5.5文件传输服务FTP(文件传输协议)

1.5.5.1FTP简介

是客户/服务器系统。用户在本地主机上运行的是FTP客户程序,远程主机上运行的是FTP服务器程序。

普通FTP服务器(可下载和上传)/ 匿名FTP服务器(只能下载)

1.5.5.2FTP基本使用

类型:命令行方式的FTP,图形界面的FTP

1.5.6电子邮件

1.5.6.1电子邮件概述

A.可到ISP网站注册申请邮箱。

B.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邮件传输的标准方法)

MIME(邮件扩充协议,对邮件及附件进行编码)

POP3(邮局协议,处理电子邮件客户如何从邮件服务器中取回等待的邮件)

1.5.6.2电子邮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A.用户代理UA(又称为邮件阅读器,一般为用户进程)

B.消息传输代理MTA(又称为邮件无武器,接受用户邮件,根据地址传输,传送到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并将邮件放在用户邮箱内,一般为系统的后台进程。)

C.用户使用电子邮件服务的步骤

a.用户通过用户代理程序撰写,编辑邮件,并在发送栏填入收件人的邮件地址。

b.撰写完邮件后点击发送俺就,准备将邮件通过SMTP协议传送到发送邮件服务器。

c.发送邮件服务器将邮件放入邮件发送缓存队列中,等待发送。

d.接收邮件服务器将受到的邮件保存到用户的邮箱中,等待收件人提取邮件。

e.收件人在方便的时候使用POP3协议从接收邮件服务器中提取电子邮件,通过用户代理程序进行预览,保存及其他处理。

1.5.7远程登录

定义: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

实现工具:Telnet程序

第二章局域网组建

2.1局域网的组网技术与标准

2.1.1局域网概述

概念:局域网是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单元,是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能够完成基本的内部通信,还可以利用共享的通信媒体与其他局域网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的目的。

2.1.1.1局域网主要性能指标

A.传输媒体

定义:是网络数据信号传输的载体

实例:双绞线(价格便宜,易于敷设,主要的传输媒体),同轴电缆(大多数局域网都支持),光纤(光缆:是传输图像,声音和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理想媒体),无线媒体。

B.拓扑结构

定义:网络的物理敷设方式。(每种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又有其对应的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实例:总线型,星型,环型。

C.媒体访问控制

定义:是局域网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网路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

内容:一是要确定网络的每个节点在特定时刻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传输介质上去。二是如何对公用传输介质进行访问并加以利用和控制。

方法:CSMA/CD,Token-Ring,Token-Bus

分类: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

2.1.1.2局域网的特点

A.是一个通信网络,仅提供通信功能。

B.局域网连接的是数据通信设备,这里的数据通信设备是广义的。

C.局域网具有传输距离有限,网络覆盖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延时小和误码率低等特性。

2.1.2IEEE局域网标准与局域网体系结构

2.1.2.1 IEEE 802标准

A.为以太网,令牌环网个,FDDI等传统局域网技术制定了标准,近几年还开发出一些新的高速局域网标准,入快速以太网,交换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王兆以太网等局域网标准。

B.IEEE802标准仅包含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其他一般会参考使用OSI和其他的相应标准(TCP/IP)。

C.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IEEE802.3,因为该标准是在以太网标准上制定的,所以现在人们也将IEEE802.3局域网统称为以太网。

2.1.2.2 局域网参考模型

A.物理层(作用:确保二进制信号的正确传输,包括为留的正确传送与正确接收)

B.MAC子层(作用:主要制定管理和分配信道的协议规范,就是用来决定广播信道分配的协议属于MAC子层。)(功能:进行合理的洗到分配。管理多链路)

C.LLC子层(作用:在MAC子层提供的介质访问控制盒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服务的基础上,将不可靠的信道处理为可靠地信道,确保数据真的正确传输。)(功能:数据真的组装与拆卸,真的手法,差错控制,数据流控制和发送顺序控制。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服务)

2.1.3以太网技术

2.1.

3.1 以太网的发展

2.1.

3.2 几种常见的以太网

A.标准以太网

定义:基于总线型的广播式网络。

技术特性

a.标准以太网是几代王,采用基带传输技术。

b.标准时IEEE802.3,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对单一信道的访问进行控制分配介质的访问权,以保证同意时间只有一对网络站点使用信道,避免发生冲突。

c.标准以太网是一宗共享性网络,网络上的所有站点共享传输媒体和贷款。

d.标准以太网所支持的传输介质类型有50欧基带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和光纤。拓扑结构主要是总线型和星型。

B.快速以太网

优点: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不限基础是时尚的投资,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设施。

C.交换式以太网

核心设备:以太网交换机,十一数据链路层的帧或更小的数据单元为数据交换单位的以太网。

特点

a,独占传输通道,独占带宽。

b.允许多对站点间同时通信。

c.灵活的接口速度。

d.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网络延伸性。

e.易于管理,便于调整网络负载的分布,可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

f.交换式以太网可以与现有的标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

2.2典型局域网的组建

2.2.1组建局域局域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A.结构:星型拓扑结构

B.对等网络

a.定义:又称工作组,网络上各台计算机都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任意一台计算机都是既可以作为服务器设定共享资源供网络中其他计算机使用,又可作为工作站共享其他资源。

b.作用:各台计算机具有单机的所有资助权限,还共享网络中个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并能进行信息交换,对等网络除了能共享文件外还可以共享打印机等硬件,对等网络上的打印即可被网络上的任意结点使用。对等网络是小型局域网常用的组网方式。

c.优点

一,对等网络相对比较容易组件与操作。

二,组建对等网络成本较低。

三,对等网络可以使用人们所熟悉的操作系统来建立。

四,对等网络具有更大的容错性。(单台机器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运行,维护简单。)

2.2.2组建局域网所需网络设备

2.2.2.1 网卡

A.定义:网卡,也成为网络适配器。是组建局域网的最基本的网络硬件之一。

B.作用:是计算机和传输介质连接的接口,是数据进出计算机的通道。

C.分类:最常用的(PCI总线网卡),专门用于笔记本电脑的(PCMCI总线网卡,USB接口网卡),根据传输介质划分(双绞线网卡,光纤网卡,无线网卡)。

D.MSC地址:所有的网卡都有一个物理地址,成为MAC地址,由48为二进制数组成。签24位是生产厂家的编号,后24位是厂家对网卡的编号。具有全球唯一性。

2.2.2.2 传输介质

A.有线传输介质

a.同轴电缆

定义:由一根空心的外援主导体及其所包围的单根内道线组成。

作用:组建总线型拓扑结构局域网。

b.双绞线

定义: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通道线组成,安一定密度互相搅在一起,在其外部包裹金属层或塑胶外皮。

分类:屏蔽双绞线(在乎套内增加了金属层,可以提高电缆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减少电缆信号传输中的电磁干扰。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但价格高,安装复杂),非屏蔽双绞线(安装简便,较细小,成本低,节省空间。)

c. 光纤(光导纤维)

定义:传输光束的介质,用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光纤一般采用石英玻璃之城,横截面积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电影的光线结构子内向外依次为纤芯,薄层,涂覆层。

优点:传输距离远,传输带宽高,数据安全性高,传输抗干扰能力强。

按传输模式分类:单模光纤(光纤习),多模光纤(纤芯比淡漠的粗,光信号与广州成多个可辨认角度传输,成本高,姓梁号。)。

光缆:光纤传输系统中实用的是光缆。(分类:单芯光缆,双芯光缆,多芯光缆。)

B.无线传输介质

a. 无线电波

b.红外线

2.2.2.3 集线器和交换机

A,集线器

a.定义:多端口中继器,用于局域网设备互联当中,是网络物理层的一种介质连接设备。

b.功能:把从一个端口上收到的信息在其他所有端口上广播发送。

B.交换机

a.定义: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但是在数据链路层工作,实际与地址识别。

b.功能:封装,转发数据包。

c.功能实现:交换机通过MAC地址和端口的映射来实现数据快速交换,交换机可以自动”学习“MAC地址,并把它存放在内部的地址表中,通过再数据帧的发送者和目标接受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是数据帧能够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d.优点:通过支持并行通信,提高了交换机的数据吞吐率。将传统的一个大型局域网

上的用户分成若干个工作组,每个端口连接一台设备或连接一个工作组,有效地解决网络拥塞现象。VLAN技术给交换机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端口密度大,适合构建较大规模局域网。

C.域

a.广播域:一个节点向所有节点发送消息成为广播,网络中鞥能接受任何一节点发出的广播帧的所有结点的集合称为一个广播域,即一个网络中广播帧所能到达的范围。

b.冲突域:网络上可能发生冲突结点的集合,冲突域中的每一个结点都能收到雨中其他节点发送的数据帧。

2.2.2.4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A.层次分类

a.二层交换机:工作于OSI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能识别MAC地址,通过解析数据帧中目的的主机的MAC地址,将数据帧快速从源端口转发至目的的端口。

b.第三层交换机:带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相当于一个多端口的路由器,能够根据IP地址转发数据包。也可以工作在OSI模型第二层。

c.四层交换机:工作于传输层,支持传输层数据交换应用。

B.逻辑组成

a.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结点设备。

b.数据转发逻辑:把数据转发到正确的接口。

一.数据转发逻辑结构(看图!!)

1.端口接口:与交换机物理接口对应的逻辑单元,实现所有的一层和二层功能。

2.过滤/转发逻辑:负责转发接收到的数据帧。

3.学习逻辑:动态维护MAC地址表。

4.MAC地址表:包括两列信息,节点的MAC地址及对应端口。

二,转发数据帧的方式

1.直通转发技术

定义:交换机一旦接督导数据真的目的地址,就开始想目的端口发送数据帧。接收到数据帧前6个字节是就已经知道目的地址。

优点:转发速率快,延时小和整体吞吐率高。

缺点:交换机在没有完全接受并检查数据帧的正确性之前就已经开始转发数据。

适用:网络链路通信质量较好,错误数据帧少的网络环境。

2.存储转发技术

定义:交换机首先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帧,然后再决定如何转发。

优点:可以再转发之前检查数据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不转发残缺的数据帧。

缺点:转发速率比直通转发技术慢。

适用:普通链路质量的网络环境

3.碎片隔离技术

定义:是介于直通转发和存储转发之间的一种交换方式。

优点:避免残帧的转发。

速度:比直通式慢,比存储转发方式快。

C.类似于计算机的组成

a.硬件:CPU,端口(以太网端口,快速以太网端口,吉比特以太网端口,控制台端口),存储介质(ROM,FLASH,NVRAM,DRAM)。

b.软件:IOS操作系统。

2.2.2.5 交换机端口扩展

A.堆叠扩展

B.级联扩展

2.2.3组建局域网的目的

2.2.

3.1 网络资源共享

A.打印机共享设置

B.文件夹共享设置

2.2.

3.2 共享Internet接入

A.代理服务器组网方案

代理服务器功能:代理共享上网。客户端代理权限管理。

优点:具有缓存功能,提高了浏览速度,缓解了网络拥堵。

缺点:代理服务器关机时局域网内的主机就不能获得共享服务,所以代理服务器的主机是不能关机的。

2.3虚拟局域网VLAN

2.3.1虚拟局域网简介

定义:是一种与物理位置无关,根据功能应用等将局域网从逻辑上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一种技术。

划分虚拟局域网的原因

A.基于网络性能的考虑:缩小广播域,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提高网络性能。

B.基于安全性能的考虑:个虚拟网之间不能直接新型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转发,为高级的安全控制提供了可能,增强网络安全性。

C.基于组织结构上的考虑:可以跨越地域讲不同物理地点的主机设在同一虚拟局域网之中,实现数据安全和共享。

优势

A.抑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

B.增加网络安全性

C.集中化管理控制

2.3.2虚拟局域网的划分

实现方式

决定端口所属VLAN时利用的信息在OSI中的层面越高,就越适于构建灵活多变的网络。

A.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

定义:明确指定个物理端口所属的VLAN,通常称为静态VLAN,是基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划分的VLAN。

优点:配置直观简单。

缺点:灵活性不好。

B.基于MAC地址的虚拟局域网

定义:根据交换机端口锁链计算机的MAC地址来决定该端口所属的VLAN,是基于OSI 模型数据链路层中的MAC子层划分VLAN。

优点:突破了低于仙境之,是一种导尿管台的划分方法,方便了用户的移动办公。

缺点:站点入网时,需要对交换机进行比较复杂的手工配置,以确定该站点属于哪一个局域网。

C.基于IP地址的虚拟局域网

定义:根据交换机端口所连接的计算机的IP地址来决定所属的VLAN。

优点:智能化程度最高

缺点:实现起来最复杂。

D.其他(根据IP组播划分VLAN,基于协议划分VLAN等)

三层交换机

A.定义: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

B.运行方式:三层交换机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第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

C.优点:消除了路由器因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的网络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清楚了路由器可能产生的网络瓶颈问题。

2.3.3VLAN的汇聚链接与封装协议

A.汇聚链路或主干链路

a.访问链路端口:用于连接客户的PC,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这种端口指数于某一个VLAN,并且尽享该VLAN发送或接受数据帧。

b.汇聚链路端口:属于所有VLAN公有,承载所有VLAN在交换机间的通信流量。为了标识个数据帧属于哪一个VLAN,需要对刘静汇聚链路的数据帧进行打标(Tag)封装,附加VLAN信息,这样交换机就可通过VLAN标识,将数据帧转发到对应的VLAN中。

2.3.4交换机的配置

2.3.4.1 交换机登录方式

A.通过Console端口配置交换机

B.通过Telnet连接配置交换机

2.3.4.2 交换机的命令模式

2.3.4.3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第三章路由与路由器

3.1转发和选路

3.1.1 选路的概念

一个网络中的主机所发出的IP分组经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传输到另一个网络中的目的主机的过程。

3.1.2 选路的组成

A.分组转发

B.路由数据库的管理

看图!!

3.1.3 转发的概念

在环网环境中,通信电缆由多台工作站共享,分组在达到目的地之前都从一个站到一个站绕环传送。每个站接收一个分组,并检查它的地址,如果地址不是本站的,则站转发分组到下一站。

转发也发生在桥接器或路由器上,分组到达桥接器或路由器后,由桥接器或路由器检查分组地址并将它转发到一个临街的局域网(LAN)上。

3.1.4 转发的分类

A.直接转发: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分组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是在同一个网络或转法师在最后一个路由器与目的主机见时将直接转发。

B.间接转发:不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

3.2路由器工作原理

3.2.1 路由器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定义:路由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把信息从远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

与交换机的区别: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路由发生在第三层(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主要节点设备,路由器通过路由决定数据的转发。转发策略成为路由选择。

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TCP/IP的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 的主题脉络,也可以说路由器构成了Internet的骨架。

3.2.2 路由器的作用

A.连通不同的网络

B.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C.自动过滤网络广播

D: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

3.2.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A.判断网络地址

B.选择路径功能

C.网络流量控制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答案

第一章 按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广播通信信道子网的拓扑与点到点通信子网的拓扑. 一个计算机网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若干个主机,它们向各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专用的结点交换机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是为在主机之间或主机和 子网之间的通信而用的。 第二章 2.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性?如何选择传输介质的特性主要有传输输率(和带宽有关)、传输距离(和衰减有关)、抗干扰能力以及安装的难易和费用的高低等几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综合上述因素进行考虑。如要求传输速率高,可选用电缆;要求价钱便宜,可选用双绞线;要求在不适宜铺设电缆的场合通信,可选用无线传输等。下述的特性比较可以总结出每种传输介质的特点,便于在实际中选择使用。典型的传输速率:光缆100Mbps ,同轴电缆10Mbps ,屏蔽双绞线 16Mbps ,双绞线10Mbps ,无线介质小于10Mbps 。传输距离:光缆几千米,同轴粗缆500 米,同轴细缆185 米,双绞线100 米,无线介质也可达几千米。抗干扰能力:有线介质中光缆抗干扰能力最好,非屏蔽双绞线最差。无线传输介质受外界影响较大,一般抗干扰能力较差。安装:光缆安装最困难,非屏蔽双绞线安装最简单。费用:对有线传输介质,其费用的高低依次为光缆、粗同轴电缆、屏蔽双绞线、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无线传输介质中,卫星传输最昂贵。 4.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2)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的某一电 3)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 平的电压表示何意4 )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试题

. . . 信息工程学院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使用班级:电商、信管、会计、文化09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在Internet与局域网之间,可以架设负责检查网络服务连接的安全性及合法性。 A、防火墙 B、协议 C、杀毒程序服务器 D、局域网终端 2. 在地址结构ftp://192.168.22.224:27中,27代表。 A)IP地址的指定选项参数 B)IP地址的长度 C)FTP服务的端口地址 D)FTP服务指定的文件长度 3.相同功能的网桥及交换机等设备可以实现服务。 A、过滤木马数据 B、防火墙 C、物理端口的数据转发 D、按网络号隔离冲突 4.VLAN技术可以将多台计算机纳入到同一个网段中,但是要求计算机需满足。 A、IP地址设置在同一个网段,并连接在同一台物理交换机下; B、IP地址可任意设定,但必须连接在同一台物理交换机下; C、IP地址设置于同一个网段,可不必连接在同一个物理交换机下; D、IP地址可任意设定,也可不必连接在同一个物理交换机下; 5.O SI参考模型中,直接参与通讯传输的层次是。 A)传输层、链路层、网络层 B)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C)传输层、物理层、网络接口层 D)应用层、传输层 6. SMTP协议主要用于日常的行为,常与之配套使用的协议是。 A)发送电子 POP3 B)文件传输、FTP .. ..

C)计算机管理 SNMP D)浏览指定、HTTPS 7.下面关于Cable Modem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电缆调制解调设备 B、拨号后可用于登陆Internet C、可用于连接有线电视网 D、用于解决接收电视和上网两个功能 8. 对网络数据的数字和模拟信号处理中,“编码”针对,“解调”针对。A.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C.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D.模拟信号、模拟信号。 9.TCP/IP体系中的IP协议功能主要向提供服务。 A、物理层 B、传输层 C、应用层 D、链路层 10. 在FTP服务中,如果学生想要上传作业,需对FTP文件夹目录添加_________权限。 A、Read权限 B、Delete权限 C、Write权限 D、Add权限 11.如果某设备传输的比特率为10Mb/s,那么发送1000位数据,需要时间。 A、100μs B、1μs C、10μs D、1ms 12.为了防止发送方的数据源被假冒,最有效的加密机制是。 A、消息认证 B、对称加密 C、数字签名 D、防火墙保护 13.全双工通信的传输模式是指。 A、数据只能单向传输 B、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一时刻双向传输 C、数据可同时双向传输 D、两个方向的信号交替使用链路带宽 14.使用光纤介质通信时,由于光传输的单向性,接收端需要。 A、输入输出两条光纤 B、增加光电转换器 C、限制光纤使用 D、取消光纤模块

浅谈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浅谈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参考资料: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并且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了解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对我们信息专业的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以及其在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为今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已经飞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人们被其丰富无穷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深深吸引。 如今计算机网络的教育更是早已深入大学校园,尤其是对于我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网络是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的重要媒介,这门课程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和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处理、各种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等各种应用要求都推动计算机技术朝着群体化方向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 网络是计算机的一个群体,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这些计算机是通过一定的通信介质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之间的互连是指它们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 计算机网络属于多机系统的范畴,是计算机和通信这两大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代表着当前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在信息管理系统认识实习课的第一讲上,张老师从网络的定义、基本概念、以及应用等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让我们对它有了最基础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的系统。 其目标就是信息资源共享和互效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又可分为主机、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软件可分为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 所谓主机就是组成网络的各个独立的计算机。 在网络中,主机运行应用程序;连接介质和通信网中的传输线路一样,起到信息的输送和设备的连接作用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介质种类很多,可以是电缆、光缆、双绞线等“有线”的介质,也可以是卫星微波等“无线”介质,这和通信网中所采用的传输介质基本上是一样的;协议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协议,就不可能有计算机网。 网络协议的定义: 为了使网络中的不同设备能进行下沉的数据通信而预先制定一整套通信双方相互了解和共同遵守的格式和约定。 每一种计算机网络,都有一套协议支持着。 由于现在计算机网种类很多,所以现有的网络通信协议的种类也很多。 典型的网络通信协议有开放系统互连(OSI)协议1、X.25协议等。 TCP/IP则是为Internet互联的各种网络之间能互相通信而专门设计的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答案 整理人:夏海生苏磊 一、填空题 1、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通信线路和设备通信资源共享 2、资源与服务控制资源与服务; 3、硬件; 4、通信子网; 5、介质; 6、通信设备传输; 7、C/S 网络; 8、对等网模式; 9、语法语义时序;10、系统软件;11、资源通信;12、局域网广域网;13、C/S;14、星型树型;15、环型;16、中心节点;17、点线;18、双绞线双绞线; 19、网络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20、对等网;21、物理媒体有线网络;22、体系结构;23、7 4;24 2;25、接口;26、网络应用服务;27、数据通信数据通信;28、并行;29、全双工;30、基带传输;31、频带传输调制解调; 32、信号;33、传输速率传输速率;34、多路复用;35、数据传输链路拆除;36、专用的物理链路储存;37、链路不同;38、逻辑链路;39、链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拆除;40、虚电路 二、选择题 1-5、AC B D B D 6-10、D B C B B 11-15、D D C A C 16-20、A ABD ABD B D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等部分,其中网络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主类。 4、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它们的功能是分别是什么? 答: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传输介质)和相关软件的集合,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是面向用户的部分,它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5、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6、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1)以单台机为中心的远程联 机系统,构乘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个主机互联,各主机相互独立,无主从关系的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4)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 3.逻辑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因特网是在原有ARPAnet技术上经过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 对任何计算机开放,只要遵循TCP/IP 的标准并申请到IP地址,就可以通过信道接入Internet。TCP/IP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 5.电话、有线电视和数据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三网合一) 6.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计算能力的 计算机系统经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相互联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通信软件的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的集合。 7.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概念上讲) 8.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 9.分类: a、按传输技术:广播式网络、点一点式网络(星型、树型、网型) b、按分布距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c、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结构 10.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1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 12.带宽:“高数据率”的同义词,单位是“比特每秒“ 13.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米)/信道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 14.误码率=传错位数/传输总位数 15.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 三要素: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做出的响应。3)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6.层次 N层向n+1层提供服务,n+1层使用n层提供的服务。 17.层次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单位:帧 相邻网络节点的信息流动 (3)网络层单位:分组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选择问题 (4)传输层单位:报文 第一个端对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5)会话层(6)表示层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基础知识(复习用)

js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谢雨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第二章 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一年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经验,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粗略地谈及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有关心得体会,包括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的有关要求和课程的有关设置的一些看法。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职业教育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老师均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教材组织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完全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老师也感觉无从下手,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不好。针对这种纯专业理论课,在学生基础差、底子簿、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下,该怎样进行教学的组织呢?为此,结合我校实际,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重视实践,多调查研究 一般的计算机教学采用的是“两点一线”的模式,即教师在教室或者多媒体教室讲授相关课程的理论,学生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完成技能训练或验证理论。条件好的学校,操作性比较强的计算机课程已经不是“两点一线”了,而是只有一点,主要教学过程都是在计算机房或实验室完成的。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专业理论课,机房上机操作的内容非常少,所以这种模式并不适用。 那么,该怎么办呢?既然不能上机操作,而我们职业技术学校重视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那我们只有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多进行调查研究。比如:刚开始学习网络技术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一些单位网络的使用情况,包括其用途、采用的拓扑结构、网络的组织结构、连入因特网的情况等。通过调查,可使学生对网络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到了网络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在每学一部分内容之前做相应的调查,学完之后再进行相关的实践,并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达到学前有一定了解、学后知道其一定应用的效果。 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组织起来却比较困难,得花不少的工夫。然而一旦组织成功,我想一定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意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具有使用网络的初步能力,具有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论学习是过程,实际应用才是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把课本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应用联系起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考试习题

1.1选择题 1、树型拓扑是(B )的一种变体。 A.总线型拓扑 B. 星型拓扑 C. 环型拓扑 D. 以上都不是 2、TCP/IP中的TCP对应于OSI/RM的(C )。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3、在OSI 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A )。 A. N层为N+1层服务。 B. N+1层在从N层接受的信息前增加了一个头 C. N层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 D. 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4、具有中心结点的网络拓扑属于(B )。 A. 总线型拓扑 B. 星型拓扑 C. 环型拓扑 D. 以上都不是 5、OSI参考模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有(C )。 A.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 B.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C.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D. 应用层、会话层、传输层、物理层 6、在(C )结构中,一个电缆故障会终止所有的传输。 A. 总线型拓扑 B. 星型拓扑 C. 环型拓扑 D. 以上都不是 7、OSI参考模型是由(D )组织提出的。 A. IEEE B. ANSI C. EIA/TIA D. ISO 8、OSI代表(D )。 A.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Institute B. Organization for Internet Standards C. Open Standards Institute D.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9、在不划分子网的情况下,IP地址205.140.36.88的(D )表示主机ID。 A. 205 B. 05.140 C. 88 D. 36.88 10、在不划分子网的情况下,IP地址129.66.51.37的(A )表示网络ID。 A.129.66 B.129 C. 192.66.51 D. 37 11、一个B类IP地址最多可以用()来划分子网。 A.8 B. 14 C. 16 D. 22 12、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相与后,所得的是此IP地址的(C )。 A. A类地址 B. 主机ID C. 网络ID D.解析地址 1.2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终端,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互相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3、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 4、试举例4种主要的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中继器。 5、网络互连设备只实现在物理层之间互连称为中继器和集线器,要在数据链路之间互连称为网桥和交换器,要在网络层之间互连称为路由器,网络以上层次之间的互连称为网关。 6、IP地址是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 7、IP地址190.233.27.13是 B 类地址。 8、B类地址的默认掩码是255.255.0.0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英文名称:Technologies &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Network 课程代码0410401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学分3 总学时48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概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以及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网络定义、分类、拓扑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典型计算机网络、网络研究与发展、局域网基本概论、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高速局域网技术、局域网组网设备、组网方法、结构化布线技术、网络互联技术。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原理有全面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Internet 体系和相关的常用协议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掌握。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基础。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分层原理。掌握广播通信技术与点-点通信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路由技术。掌握作为案例学习的Internet 常用协议。掌握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教学内容 第1 章概述讲课4 学时、上机6 学时 内容: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因特网的概述、组成、发展、类别、性能;网络体系结构。 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理解因特网的概述、组成、发展、类别、性能;掌握网络体系结构。 第2 章物理层讲课2 学时 内容:物理层的概念;数据通信;传输媒体;信道复用技术;数字传输系统;宽带接入技术。 要求:了解信道复用技术、数字传输系统;理解数据通信、传输媒体;掌握物理层概念、宽带接入技术。 第3 章数据链路层讲课4 学时 内容: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PPP;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广播信道的以太网;扩展的以太网;高速以太网;其他高速局域网或接口。 要求:了解扩展的以太网、高速以太网、其他高速局域网或接口;理解PPP、广播信道的以太网;掌握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浅谈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及影响

浅谈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及其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逐渐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和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了解网络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对我们信息专业的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用,为今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理论,以及其在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处理、各种计算机资源的共享等各种应用要求都推动计算机技术朝着群体化方向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网络是计算机的一个群体,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这些计算机是通过一定的通信介质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之间的互连是指它们彼此之间能够交换信息。计算机网络属于多机系统的范畴,是计算机和通信这两大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代表着当前计算机体系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的系统。其目标就是信息资源共享和互效通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又可分为主机、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软件可分为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所谓主机就是组成网络的各个独立的计算机。在网络中,主机运行应用程序;连接介质和通信网中的传输线路一样,起到信息的输送和设备的连接作用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介质种类很多,可以是电缆、光缆、双绞线等“有线”的介质,也可以是卫星微波等“无线”介质,这和通信网中所采用的传输介质基本上是一样的;协议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协议,就不可能有计算机网。网络协议的定义:为了使网络中的不同设备能进行下沉的数据通信而预先制定一整套通信双方相互了解和共同遵守的格式和约定。每一种计算机网络,都有一套协议支持着。由于现在计算机网种类很多,所以现有的网络通信协议的种类也很多。典型的网络通信协议有开放系统互连(OSI)协议1、X.25协议等。TCP/IP则是为Internet互联的各种网络之间能互相通信而专门设计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学习它之前,很多人把对网络的认识还仅仅停留于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或游戏等日常生活的使用功能上,其实计算机网络的用途还有:资源共享、提供强大的通信手段、远程信息访问、娱乐、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应有可以归结为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式处理与分布式控制。 通过对计算机的学习,我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从最初接触得感性认识,也上升为现在较为理性的认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互结合和迅速发展,产生和推动了网络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的基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际互连网Internet更是日益发展,并被人们所认识和使用。应用需求始终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高度综合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正是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应用需求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而计算机网络也正是通过各种具体网络应用系统来体现对社会信息化支持的。比如我们专业所涉及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等,因此,基于基本网络系统平台之上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信息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程对我们就是有着举足重轻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规模日益扩展而结构日益复杂。它是一种全球开放的,数字化的综合信息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通过在网络中对数字信息的综合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而在全球范围把人类社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以不可抗拒之势影响和冲击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计算机网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随着网络连接电和接入方式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在应用上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有效传输和共享,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往来,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推广下,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技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 前言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作为非常重要的科技成果,为人们日常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保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在为人们提供良好技术保障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创新,努力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出自身的切实效益,为我国发展做出贡献。 1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依靠于计算机系统,在各种的交流媒介中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和资源沟通,形成能够有效利用的网络系统,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基本的运行条件是需要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硬件设施作为传输支持,根据各种媒介之间的连接点和多个连接链条达到整个网络系统中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当下,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因特网发展中最为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非常重要的便利条件。因特网的形成就是在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之间,通过路由器实现网路数据的传输。从实际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主要可以划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三种,采用分层设计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功能进行设计,达到数据交换的目的。在社会发展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其中虚拟网络技术、虚拟拨号网技术、无线网技术较为凸显,网络传输速度也在不断扩大,实现不同计算机用户间数据的共享和交流,给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更加快速的交流空间[1]。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2.1 虚拟网络的技术运用 目前,我国的因特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运用过程中,逐渐发展到私人网络与共享网络的构建。在网路环境的不断发展下,在很多公共场所已经出现大量的共用网络,由于病毒、信号等原因,很多使用者一直在担心公共场所的网络安全得不到保护,因特网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用户提供专用的安全数据传输通道,确保在公共环境下信息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简答题汇总

1、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以太网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制,任何工作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网络。在发送数据之前,工作站首先需要侦听网络是否空闲,如果网络上没有任何数据传送,工作站就会把所要发送的信息投放到网络当中。否则,工作站只能等待网络下一次出现空闲的时候再进行数据的发送。 2、IP地址分成那几类?简述各分类地址第一个八位的取值范围。 5类地址。A类地址 1.0.0.0—127.255.255.255。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D类地址224.0.0.0—239.255.255.255。E类地址240.0.0.0—255.255.255.255。 3、简述各种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通过交换节点在一对站点之间建立专用通信通道而进行直接通信的方式。 2、分组交换。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通路,只要前方线路空闲,就以分组为单位发送,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分组后,不必等到所有的分组都收到就可以转发。 3、信元交换。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交换技术延迟小和分组交换技术灵活的优点。 4、请简述ISO/OSI参考模型每层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1物理层,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数据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解释和物理设备的差异。2.数据链路层:数数据链路层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和链路控制规程,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送。3.网络层。网络层分组传送,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主要用于实现端到端通信系统中中间结点的路由选择。4传输层:传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同名的传送报文,完成端到端通信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管理。5.会话层:会话层提供一个面向用户的连接服务,他给合作的会话用户之间的对话和活动提供组织和.同步所必需的手段,一边对数据的传送提供控制的管理,主要用于会话的管理和数据传输的同步。6表示层:对源站点内部的数据结构进行编码,形成适合与传输的比特流,到了目的站再进行解码,转成用户要求的格式并保持原意不变,主要用于数据格式转换。7应用层:作为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负责用户信息的予以表示,并在2各通信者之间进行语义匹配,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 5、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发送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如果信道忙,则继续监听,一旦空闲就立即发送;在发送过程中,仍需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然后发送冲突强化信号(Jam);等待一段随机时间(称为退避)以后,再重新尝试。 6、虚拟局域网(VLAN)的主要作用是什么?Vlan的划分的方法都有那些? 划分方法:根据端口划分,根据MAC地址划分vlan,根据网络层定义划分vlan 7、简述PAP认证的过程? PPP完成链路建立阶段后,远程节点通过链路发送用户名-密码对,直到发送节点确认用户名-密码对或终止连接 8、简述路由器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之网络浏览器浅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之网络浏览器浅谈 (上海海事大学交运111专班王兵学号200920611009) 摘要:浏览器是用户硬盘上的一个应用软件,它是把在互联网上找到的文本文档或其它类型的文件翻译成网页,文件类型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用户利用浏览器将自己感兴趣的资源下载到本地。用户通过浏览器认知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浏览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网景的衰败到IE的崛起,再到IE 市场份额的不断被蚕食,整个浏览器市场开始进入战国时代,各大浏览器优缺点共存,同时,随着网页技术标准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浏览器模式出现了瓶颈,未来更人性化、更具划时代意义的浏览器标准开始出现未来前景…… 关键词:计算机;浏览器;网络;发展;云浏览;未来前景 一、前言 如果你上网,那么必然离不开的软件工具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会想到网络浏览器。网络浏览器的出现,不仅使超文本文件格式的优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也使对互联网用户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点。不用任何电脑方面的知识,不用经过任何训练,只要用一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操作。通过浏览器我们可以浏览文字,图片,观看流媒体视频,而随着浏览器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在浏览器上运行一些网页游戏。由此可见,网络浏览器在整个计算机网络应用体系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这个由以pc为重心向以网络为重心转变的计算机领域里,网络浏览器对于整个计算机网络生态系统的整合优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毫无疑问,网络浏览器已经彻底地改变了历史。对个人来说,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言论与交流方式、生活购物方式等等,进而影响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对整体来说,整个地球变小了,资源的查找、共享都变得异常方便。如果说浏览器推动了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推动了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那完全是没有任何夸张的。 浏览器作为网络普及中的核心因素之一,它的发展可以说是网络的发展的写照。浏览器技术的改进与更新,无疑是网络普及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季文博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2011级一班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讲述了一种最新科学的思想方法,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网络的应用、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还有计算科学的特点、发展规律和趋势。以及信息安全对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软件;程序开发;信息安全。 1.引言: 21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计算机应用已进入更高层次,计算机网络成了计算机行业的一部分。新一代的计算机已将网络接口集成到主板上,网络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统之中,智能大楼的兴建已经和计算机网络布线同时、同地、同方案施工。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和同步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飞跃发展。 2.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又称网络构建简称网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网络集成与工程监理、Web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的高级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掌握网络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具有从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以及基于Web的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初步能力。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实训,毕业生能在企业单位从事一线网络技术工作。 20世纪40年代诞生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是20实际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科学与技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半个多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了飞

速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应用越来越广泛。时至今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在诞生初期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的,因此被称位“计算机”。然而,现在的计算机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计算”这个范围,它可以对数字、文字、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它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各式各样,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分类。按处理对象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模拟计算机三类;按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类;从规模可以分为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络计算机七大类。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虽然在规模、用途、性能、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备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存储程序等特点。因为计算机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它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的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用途主要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娱乐和游戏这几个方面。对人类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 计算机产业的高速发展,当然离不开计算机学科教育,现在的大学计算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大专业。其专业的主要课程有C 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接口与通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数字逻辑、线性代数、专业导论、专业英语等;专业选修课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汇编语言、计算方法、人工技能、软件工程、信息检索与利用、JAV A语言、多媒体技术、分布式与并行处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图形学、面向对象技术、模糊逻辑与运用、嵌入式系统、数据挖掘、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分析、通讯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新技术专题等。这些课程几乎涵盖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教案 主讲人:郑兵 一、课题: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二、课时分配:2学时 三、教学目的:(0.5min)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计算机网络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四、教学重点(0.5min) 重点:计算机网络按照拓扑结构的分类 五、授课类型:理论课 六、教学手段、教具:多媒、课件、网络拓朴图。 七、教学方法: 激趣法,对比法,协作法,启发思维法,逻辑推导法 八、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5min) 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那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又是什么呢?计算机网络又是怎么样划分的呢。 2、讲授新课(45min)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5min) 凡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对计算机网络定义的进一步了解(5min)

在上面的定义中讲到了几个重点,同时也得出计算机网络的两个重要的功能。 a.独立的计算机 b.网络中至少要有两台计算机 c.要有通信设备与线路 d.必须有网络软件 功能: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 (3)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5min) 上面讲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那按照这个功能我们计算机网络分为两个子网 a.通信子网 b.资源子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计算机网络通常的分类方法是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按地理位置进行划分。 (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10min) 何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引用拓扑学中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和线特性的方法,把网络单元定义为节点,两节点之间的线路定义为链路,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位置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型和树型结构 1.1总线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a)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A) 一、单选(将每题答案填入下表中,20分) 1.()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A.资源共享 B.数据通信 C.分布式处理 D.集中管理 2.()是被网络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供网络用户使用的各种资源,并负责对这 些资源的管理,协调网络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访问。 A.网络硬件 B.网络工作站 C.网络服务器 D.网络软件 3.路由算法在()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A.点到点 B.有线网 C.无线网络 D.专用网络 4.当数字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中传输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需要() A.调制器和解调器 B.解调器和调制器 C.编码器和解码器 D.解码器和编码 器 5.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从功能上划分为()层。 A. 4 B.5 C.6 D.7 6.()是OSI的最底层,是系统和通信介质的接口。 A.物理层 B.应用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7.不属于网络基本拓扑结构的是() A.总线型 B.线型 C.环型 D.星型 8.Internet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一种()结构。 A.星型 B.环型 C.网型 D.树型 9.DNS服务器通过查询其他服务器获得查询信息,这种查询方式称为()。 A.本地查询 B.递归查询 C.反复查询 D.反向查询 10.WWW浏览程序用()把超链接引入超文本。 A. HTML B.HTTP C.CGI D.URL 11.SNMP代表的协议是()。 A.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B.远程登录协议 C.文件传输协议 D.超文本传输协议 12.域名服务器上存放着Internet主机的()。 A.域名 B.IP地址 C.域名和IP地址 D.域名和IP地址的对照表 13.下面()文件类型代表WWW页面文件。 A. Htm或Html B.gif C.jpeg D.mpeg 14.一个C类网络中最多可以连接()台计算机。 A. 126 B.254 C.255 D.256 15.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 A.字 B.字长 C.二进制位 D.字节 16.一个IPv6地址由()位二进制数组成。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技术与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它可以把在区域上 分散的单个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 和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表现在资源共享、、、、 及等6 个方面。 3 .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和 。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和两部分组成。 5.信号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双向传送,只能交替进行。在任何时刻,通道 中只有在某一方向传输的信号,这种通信方式叫做。 6.OSI 的会话层处于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层提供服务。 7.在TCP/IP 层次模型中与OSI 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 和,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8.在传输一个字符时,有一个起始位,一个停止位,中间由5~8 位组成,这种传输方式称为。 9.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均采用的传送方式。 二、选择题: 1.公用电话网属于()。

A.局域网B.城域网 C.广域网D.因特网 2.Internet 采用的是()拓扑结构。 A.网状B.树型C.星型D.环型3.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B.LAN C.MAN D .WAN 4.一所大学拥有一个跨校园中许多办公楼的网络,其中几座办公楼分布在各个城区,它们组成网络教育中心,这种网络属于()。 A.有线网B.广域网C.校园网D.城域网 5.计算机网络中负责节点间通信任务的那一部份称为()。 A.节点交换网 B .节点通信网 C.用户子网 D .通信子网 6.调制解调器(Modem )的主要功能是()。 A.模拟信号的放大 B .数字信号的整形 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D .数字信号的编码 7.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远程通信中,通常采用的传输技术是()。 A.基带传输C.频带传输B .宽带传输D .信带传输 8. 下列交换方式中实时性最好的是( A.数据报方式) B .虚电路方式 C.电路交换方式 9. 决定使用哪条路经通过子网,应属于下列D .各种方法都一样OSI 的()处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