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学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学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学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2018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教学导学案(全套含答案)

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考点清单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基础检测

1.妈妈用电动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 )

A.电动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2.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 B )

A.3m/s

B.30m/s

C.300m/s

D.3000m/s

3.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B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2 D.从30m 高出竖直下落到地面的物体用了2.5s

4. 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 .车窗 B .铁轨 C .路边的树 D .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5.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B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6.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D ) A.以地面我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B.以机场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以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7.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 、速度v 与时间t 的图像,正确的是( B )

8.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D ) A.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更换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D.测量数据不合适时,可做适当的修改

9.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 C ) A.河岸上的树 B.迎面驶来的船 C.船舱 D.河水 10.空中加油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水平方向以相

同的速度飞行,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运动的。

11.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15m/s ;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12.如图3所示,量筒的直径d 为 1.20 cm 。

13.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

1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4甲、乙所示,其中甲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乙是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15.“五·一”

志牌时,汽车行驶速度如图5—乙所示,若汽车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 0.5 h才能到达钦州;一路上他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这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16.如图6

0.02s曝

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

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

0.1s

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4m/s。

17.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

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

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v=s/t=50m/s≈7.14m/s

(2)由v=s/t 得 t声=s声/v声=50m/340m/s≈0.15s

备考满分挑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A )

A.米 B.秒 C.摄氏度 D.安培

2.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车窗B.铁轨 C.路边的树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3.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A )

A. 教室里的黑板

B. 教室地面上滚动的篮球

C. 教室外走过的同学

D. 教室外飞过的小鸟

4.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图l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A )

5.如图2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

6.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 D )

A.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B.测量工具的种类

C.测量工具的量程

D.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7.如图3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钦州驶向南宁,若钦州至南宁的路程约为1.2×105m,则( D )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1.5小时就可到达南宁

8.夜晚,我们观察到乌云穿月。如果说月亮是运动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C )

A.太阳

B.月亮

C.乌云

D.观察者

9.张大爷说:“昨晚的那阵大风可厉害了,把我家院子里的一棵大树吹到篱笆墙外了。”张大爷说这句话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篱笆墙

B.大树

C.房子

D.围墙

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B.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测量操作规则所引起的

C.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难以避免

11.如图4—甲所示,物体长度为2.50cm。如图

4—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337.5s。

1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公路上沿着风的方向骑自行车,

丙感到逆风,则甲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

乙运动的速度等于风速,丙运动的速度大于风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

折合5.4×10Km ),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Km/h。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K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7个筋斗云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K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1260h。

14.如图5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铅笔的长度为5.20cm。

15.如图6所示,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相同时间(路程)比较路程(时间)的方法。

16.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此桥,火车完全通过此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解:S=S桥+S车 t=s/v=(1600m+200m)/15m/s=120s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难点: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复习过程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即:V固>V液>V气。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音。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四声的利用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3.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

基础检测

1.在敲响大钟时,我们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D)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 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琴声,产生这种声音的振动物体是(B)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C)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

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

4.人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传播这个声音的是(D)

A. 空气

B. 水

C. 说话的人

D. 空气和水

5.“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B)

A. 音调

B.音色

C. 响度

D. 振幅

6.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A)

A. 增大声音的响度

B. 增大声音的音调

C. 改善声音的音色

D. 减小噪声

7.对于一般人来说,有利于学习、休息的理想环境是(B)

A.0dB完全没有噪声的环境

B. 30~40dB的较安静的环境

C. 80~90dB的环境

D. 100dB以上的环境

8.下列措施中,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D)

A.在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在嘈杂的车间里,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机动车辆都安装有消声器

D.现代城市住宅安装双层中空玻璃窗

9.下列事例中, 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B)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仪器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10.在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水传来的;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11.把手表用牙齿咬起来,两只手捂紧耳朵,你会听到滴答声加强了许多倍,这说明了:固体能够传声,而且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1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

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1)和(3);“高”字指响度的是(2)和(4)。

备考满分挑战

1.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C)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2.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1所示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边设置隔音墙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4.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C)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

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6.如图2所示,主要体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B)

7.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叫喊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和是指声音的(C)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8.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B)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选项D是回声加强了原声的结果)

9.为了减少噪声污染,人们进行多方努力,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D)

A.把高噪声的工厂迁移往远郊区

B.给噪声大的机器装上隔音罩

C.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绿化

D.关闭所有声源,彻底消灭噪声

10.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钓鱼时,鱼会被岸上的叫喊声吓跑,说明水(或液体)能传声。

12.声音是物体_振动_产生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

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大于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

或“等于”)。

13. 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船上发出信号6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解:h=s=vt/2=1500m/s×6s÷2=4500m

14.海面上有一只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竖直向下发射一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已知此处海底深2000m,则超声波在此海水中的速度是多大?

解:V=s/t=2000m×2÷4s=1000m/s

15.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 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 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解:根据题意可知:t车=t声,

t声=s/v=(700 m×2—40 m)÷340 m/s=4s

V车=S车/ t车=40 m/4s=10 m/s

16.反坦克炮瞄准一敌人的坦克,开炮后0.6 s看到炮弹在敌坦克上爆炸,再经2.1 s才听到爆

声,若当时的声速为340 m/s,则此反坦克炮距离敌坦克有多远?炮弹飞行的速度为多大?

解:根据题意可知:0.6 s是炮弹用的时间,2.1 s是声用的时间。

S=v声t声=340 m/s×(2.1 s-0.6 s) =510m

V炮=S/t炮=510m÷0.6 s=850m/s

☆复习目标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3.掌握物态变化的条件以及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重点: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影响物态变化的一些因素。

☆难点: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复习过程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②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1.汽化

(1)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大大地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或二者兼用。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等。如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就是由于灯丝升华的缘故。

2.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自然界中的霜的形成,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基础检测

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B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2.如图1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C )

图2 图

3

3.图2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B ) A 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4.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 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 鼓起;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D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5.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D )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6.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C )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比热大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D )

A .雾的形成

B .露的形成

C .冰的形成

D .霜的形成 8C ) A .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 C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D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 .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10.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B )

A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 .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1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液化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汽化(蒸发)__的缘故。

13.霜是由水蒸气凝华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放出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备考满分挑战

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C )

A .30℃

B .33℃

C .37℃

D .39℃

2.如图1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C )

图2 图3

4

3. 在加油站常看到一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这一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事故,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很容易(B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4. 如图2所示是表示某一物质熔化时温度(T )随时间(t )变化

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B )

A .A

B 段物质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物质的熔点不断升高

B .B

C 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C .BC 段物质的温度不变,说明该段时间内物质不吸热

D .物质熔化过程的时间为30min 5.我们烧水,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C ) A.先熔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升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6.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汽化(蒸发); (2)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液化; (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升华; (4)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华。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白炽灯用久了会变黑,是由于灯丝钨先升华后凝华(选填“升化”或“凝华”)的结果。

8.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3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由水的沸点,可判 断出当 时的大气压 低于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4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B )

(4)在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6(a)、(b)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a )

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目标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及其运用等基础知识的复习。

☆难点:

☆复习过程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为3×108 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4.用光的直线传播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等。

考点二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等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类型

(1)镜面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

(2)漫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虚实:成的像为虚像。(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考点四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定律

(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角不相等

①定性:空气其他透明介质。

②变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五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

1.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的三基色是红、蓝、绿;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图1

图2 图3 图4

考点六看不见的光

1.光谱:把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人眼看不见的光: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

基础检测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C)

A.汽车上的反光镜

B.月亮

C.蜡烛的火焰

D. 钻石

2.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3.下列不能

..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C)

A.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B.夏日浓密的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

C.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D.日食、月食

4.《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B)

6.图1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C)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

A. 雨后天空的彩虹

B. 水中的月亮

C. 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8.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 甚至会引起皮肤癌, 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几种光线造成的(B)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X射线

D. γ(加玛)射线

9.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竖直立一长杆AB ,图中带箭头的线是一条照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请你作出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

10.画出图3中放置平面镜的位置。

11.如图4所示,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角,要用一平面镜将太阳光垂直反射倒井底,

12.红领巾只能反射红色光, 绿叶只能反射绿色光, 所有色光都不能反射的物体是黑色的

备考满分挑战

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 )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2.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C)

A.激光准直挖掘隧道

B.夏日浓密的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

C.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D.日食、月食

3.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以下发光体通常为人造光源的是( D )

A.太阳

B.闪电

C.水母

D.蜡焰

4.通常所说颜料呈绿色,是指观察该颜料时所用的照射光源是( A )

A.白色光

B.红色光

C.绿色光

D.蓝色光

5.生活中与光有关的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B )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湖面倒影

D.潭清水浅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x108m/s 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8.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C )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9.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D)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

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10.生活中常用的与平面镜类似的光学工具是(A)

A.穿衣镜

B.放大镜

C.后视镜

D.哈哈镜

11.人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原因是不发光的物体能(B)

A.吸收照射的光线

B.反射光进入人眼

C.使人的眼睛发光

D.物体发出红外线

1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__3__m,人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__1___m/s。

13.如图1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玻璃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的情况。试从图中判断A、B、C三束光线中,入射光线是_BO__,反

射光线是 __OA__ ,折射光线是__OC__。

14.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水中月,摘

不到的镜中花”这是描述光的___光的反射___现象。

15.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度角照射。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

图2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的传播路径。

16.如图3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A,请作出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7.小明做“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4所

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

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

(1)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从玻璃板的前面进

观察,B始终不能与A的像重合,原因是 __玻璃板与平面镜不

垂直______ 。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_ 距离____ 的关系。

(3)两段相同的蜡烛用于比较物与像 __大小____ 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能_____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5)实验表明,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8.小豪用如图5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选填“较明亮的”或“较黑暗的”)

(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较厚造成的。

(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目标

1.能通过实例或实验,认识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2.会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重点: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复 习 过 程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透镜及透镜作图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 主光轴,光心,焦点(F ),焦距(f ),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所示,比较两透镜的异同)

(1)凸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焦点;

B.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

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虚焦点;

B.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2

考点三 眼睛和眼镜 1.构造

人眼的主要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视物原理

光线由所观看的物体发出,外界的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经过角膜及晶状体的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通过视神经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人就看到了物体。

3.近视眼、远视眼的比较

基础检测

1.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C )

A .a 为物距

B .b 为焦距

C .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 .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20cm 处,可得到一个(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3.图2是物体A 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C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图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故像距小于物距应放置于C 点。 4. 晶状体本身就是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它的形状是通过什么来改变的(B ) A.角膜 B.睫(jie )状体 C. 瞳孔 D. 虹膜

5.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非常类似于(C )

4

6.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C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 7.如图3所描述的是 远视(或老化) 眼的形成情况,请在方.框内..

画出可以矫正视力的透镜。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 ,物距为25cm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照相机

9.如图4所示是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 缩小 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的 一倍焦距以内 位置,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放大。

10.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

成的像落在 视网膜前,这眼就是近视 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眼。近视患者需佩戴

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是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备考满分挑战

1.如图1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 A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2.下列光学仪器中,成放大实像的是( C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平面镜

3.如图2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 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 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B )

A .照相机 B.投影仪 C .放大镜 D.近视跟镜 4.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这个凸透镜25cm 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

B )

A.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光路图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小强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眼睛正常,无需配戴眼镜 6.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 处的光屏上出现 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B )

A.3cm

B.5cm

C.7cm

D.9cm 7.一些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不幸患上了近视眼。他们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8.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图4中的焦点(或F 点)位置。若将一物体放在d 点,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9.如图5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 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

图6 图

7 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10.请在图6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1..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 的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7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 换为凸透镜B 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如图7乙所示。

(1)请根据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断:凸透镜A 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 的焦距(选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 。

(2)图7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选填 “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 。

(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

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大(选填 “大” 或“小” ) 。

(4)若小磊将物距调整为20cm ,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8cm 的凸透镜。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完整版)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第一篇: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与社会怎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本学期初二物理的教学力争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其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因为新教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理解物理并应用物理。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学生只需理解了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理解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班级情况分析 初二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初二

(1)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 (二)、基础知识教学 1、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不多,所以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讲解更着重于将知识用于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当中。 2、将各知识点归纳、总结和分析,每讲完一章书都进行测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的内容。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验

2018年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期末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初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初中物理个人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从上期末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优生人数少,差生面广。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优生率和及格率。 1、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优化教学管理,真正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

双向交流法,使得受教育的学生:逐步做到独学、对学、组学、群学。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做到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模拟考试,及时讲评,及时反思,及时查漏补缺 新的学期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为此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多元化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计划.docx

1 三上 单 名 教学目标 (各学科课程目 元 称 标进行设定) 1.认识本单元“坝、汉、艳”等 28 个生字,学会“晨、绒、球”等 26 个生字,理解“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 诵古诗《所见》,形成古诗文化的积累。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民族团结、 第 学 欢乐的祥和气氛,体会大自然事物的美好 一 校 与奇妙,同时能够从小培养不懂就要问的 单 生 活 良好学习品质。 元 4.通过与同学分享暑假生活的快乐, 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5.能够在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物时, 抓住其最主要的特点,初步培养习作的兴趣。 6.培养摘录好词好句的良好耳朵习惯, 不断丰富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1、认识本单元“径、斜、赠”等 37 个生 字,会写“寒、径、斜”等 39 个生字,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背诵三首古诗、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以及 积累关于秋天景物特点的词语, 同时能够 默写古诗。 第 金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 二 好意境以及文章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赞 秋 单 时 美之情,能够在想象秋天画面的过程中激 元 节 发热爱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 读中体会文本情感, 并能表达出来。能把 秋天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5、让学生学会写日记,培养学生坚持写 日记的习惯。 6、配合秋天的风景让学生能在诗意的季 节里学习诗意的语言, 并让他们学会将美 丽的景色写下来。 各单元分析一览表 重点、难点 突破的策略 课时 分配 重点: 《大青 树下的 1、认识本单元“坝、汉、艳”等 28 个 小学》、 生字,学会“晨、绒、球”等 26 个生字, 1.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 《花的 理解“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指导范写、 形近字比较形 学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声字形旁加声旁等方式识 《园地 够背诵古诗《所见》,形成古诗文化的积 记生字词; 一》2 课 累。 2.借助教师领读、指导读, 时;《不 难点: 结合图画等形式达到正 懂就要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民族团结、 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问》、 欢乐的祥和气氛,体会大自然事物的美 朗读课文; 《口语 好与奇妙,同时能够从小培养不懂就要 .3.借助抓住重点词句的方 交际 问的良好学习品质。 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 我的暑 2.通过与同学分享暑假生活的快乐, 提升 文的主要内容;4.通过形式 假生 口语表达能力。 的朗读,引导学生充分发 活》、 3..能够在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物时,抓住 挥想象,不断积累语言文 .《习作 其最主要的特点,初步培养习作的兴趣。 字。 猜猜他 4.培养摘录好词好句的良好耳朵习惯, 不 是谁》 1 断丰富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课时。 古诗两 首 3 课 时 1. 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 铺满金 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熟读课文,背 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 色巴掌 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刻地感 的水泥 诵古诗及相关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 体 悟意境。学生大体上能把 道 2 课 会情感。学生第一次用借助注释的方法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 时 来理解诗歌。本单元的古诗在理解方面 中可以提问题检查学生的 秋天的 比以前学过的都要难。在初步理解的基 读书情况。 2. 要充分利用 雨 2 课 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 课本里优美的插图和学生 时 大概意思。 自己的生活切身感受,结 听听, 难点:1.体会古诗的意境。 2.学会写日记。 合图意理解诗中或文章中 秋的声 的关键词、句,从而把握 音 1 课 诗意或文章意境。 时 语文园 地 1 课 时

【复习必备】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名著导读 新人教版

积累与运用篇:名著导读综合练习 (答题时间:60分钟)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 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上面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他”的身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2. 走近名著。 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作者是。 (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 3.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联系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2)请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4. 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答题。 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________,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___________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__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___________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5.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6. 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 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C. 祥子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D. 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 7.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中描写鲁达的两个经典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一个故事。 8. ⑴《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导学案

目录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1)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3) 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5) 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7)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9)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2) 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4) 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6)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18) 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20) 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1) 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序号:13 (23)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序号:14 (25) 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序号:15 (27)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29) 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1) 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3) 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5) 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37) 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21 (39) 课题:平面镜成像(二) 序号:22 (41)

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3) 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5) 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47) 课题:透镜序号:26 (49)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2)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4) 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6)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58)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0)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2) 课题:质量(一) 序号:33 (64) 课题:质量(二) 序号:34 (66) 课题密度序号:35 (68)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0) 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4)

最新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30条

最新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30条 一、教学准备与设计 第1条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了解物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结构,理解课程目标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领会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通读整套教材,了解教材体系,了解相邻年级段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高中物理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高中物理教师也需要了解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 第3条熟悉所教年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结构、重点章节。理清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实验探究”“迷你实验室”“讨论与交流”“信息窗”“实践与总结”及“作业”等栏目所起的作用,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高中物理还应该关心每一章的章首语、图片、“科学足迹”“问题与练习”“说一说”“做一做”“思考与讨论”“科学漫步”“STS”演示和实验等等。 第4条从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要求,合理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通过物理课学习逐步形成“重要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第5条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了解学生前一堂课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方法基础,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课堂教学的起

点。 第6条主动参与集体备课,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按课时为单位编写教学设计,每个教学设计内容详实、结构完整、要求恰当,提倡适当超前备课。 第7条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师生活动,包括探究的指导、提问内容与次数、媒体的使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第8条设计科学的教法、学法,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体现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准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应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注重提升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问题解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第9条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联系“科学·技术·社会”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四个维度及其划分的水平,结合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所培养学生的学业目标而确定的。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标准分五级水平,其中水平二是针对高中毕业的水平要求,水平四是针对进入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应达到的水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握学业质量标准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通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序号:01 课题:科学之旅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序号:02 课题: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7、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初二物理教师工作计划4篇

篇一:初二物理教师工作计划(754字)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精神,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有效、有序进行课改教学,我们在总结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基础上,特订下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期获得教学利益最大化。一、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课程目标 1. 每两周集体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交流各自的看法,提高对新课程理解运用的水平。 2. 选用学习的理论书籍有:《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学物理》、《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学生心理指导》等,以较高专业水平驾驽教学工作。 3. 明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的根据与意义,紧紧抓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探究为根本”的两条教学主线。 二、发挥集备作用,理清教学思路 1.定期进行学情分析。随着新学期教学进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集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作为教学工作与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时予以解决。 2.理清教学思路。教学的“大思路”是指理解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理念、编写的风格、编写的内容以及编排的体系。教学的“中思路”是指确定每章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如何让学生有能力自主构建知识。教学的“小思路”是指较准确定位每节的教学目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思路理清,教与学才会轻松;避免以其昏昏,示其昭昭。 三、开发利用教材,拓展教学资源 1. 开发利用教材。我们不能把教材教条化,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可以作适当调整。对新教材必须有个性的解读,逐步形成目标明确、情景切入、感悟方法、过程理解与应用迁移教学套路。 2. 拓展教学资源。教材作为教与学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可以猎取不同教材版本、网上资源与相关资源,尤其创设情景引入概念方面,,进行比较取舍。

最新部编人教版2018年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吹拂.(fúf?)堤.岸(tīdī)丝绦.(tiáo tāo) 茁.壮(chūzhu?)一堆.(duītuī)填.土(tiān tián) 二、读拼音,写字词。 三、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卯—( )—( )( ) 直—( )—( )( ) 土—( )—( )( ) 永—( )—( )( ) 四、修饰词语我来填。 ( )的鲜花( )的礼物 ( )的日子( )的笑容 五、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A.五颜( )( ) B.碧空( )( ) C.引人( )( ) D.兴致( )( ) 1.像A组词语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还有、。 2.像B组词语这样描写天气的词语还有、。 3.像D组词语这样ABCC式结构的词语还有、。 六、按要求写句子。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诗意。 不知细叶谁裁出, 。 诗意:

2.发挥想象,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她在小草嫩绿的叶片上微笑;我们听到了她, 她;我们闻到了她,她;我们触到了她,她。 3.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仿写感叹句) 多么啊! 4.邓爷爷精心地挑选 ....几 ..树坑,又挥锹填了 ..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 锹土。(仿写句子,连续运用至少三个动词) 七、结合本单元课文知识填空。 1.古诗回放。 (1)《村居》的作者是,前两句是: , 。 (2)默写《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 草, 。, 。 2.《找春天》一文中的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发现她在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 3.《开满鲜花的小路》中,鼹鼠先生收到邮寄来的包裹,里面是。 4.《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邓小平爷爷在亲手栽种了一棵柏树。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课内阅读。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细心)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露出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八年级期中考语文测试卷[附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考 语文测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 26个小题,共4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归省.(sh ěn ɡ) 絮.叨(x ù) 孕.育(y ùn) 缄.默(ji ān) B .家醅.(p ēi) 酿.酒(li àn ɡ) 萌.发(m én ɡ) 咀嚼.(ju é) C .撺掇.(du ō) 炮.制(p áo) 两栖.(q ī) 瑕疵.(ch ī) D .凫.水(f ú) 冗.杂(r ǒn ɡ) 迁徙.(x ǐ) 觅.食(m 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一马当先 天衣无缝 难以致信 大彻大悟 B .顾名思义 草长莺飞 诸如此类 周而复始 C .如法炮制 销声匿迹 哺乳动物 花香鸟语 D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 .《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 B .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 .《傅雷家书》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 5.下列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最近网络上举办“我给航母来取名”的活动,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②国产001A 型航母名字仍未定:定名山东舰可能性最大。③而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艇将会以省(区、直辖市)或词组来命名。④说起国产航母的名字,不得不说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名字由来,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命名规律 ,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补给舰以湖泊命名。⑤其次是“山东”号,一些网友从历史角度说要叫“郑成功号”,还有一些网友给了一些比较萌的名字选择,比如皮皮虾号,齐天大圣号等。 A .⑤②④③① B .①②④⑤③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⑤②④③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 .阿西莫夫是德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 C .《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 .《回延安》是贺敬之以“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抒情诗。 7.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 ,左右流之。 (2) ,白露未晞。 (3)溯洄从之, 。 (5)海内存知己, 。 (6) , ,参差披拂。 (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生活安定的句子是: , 。 二、综合性学习(8-9题,共6分) “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普洱市一直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为了响应普洱市的创建活动,磨中八年级(235)班组织了“文明先锋小队进社区”的活动。作为成员之一的你,请完成如下任务: 8.【活动一】调查文明现状。(2分) 为了解某社区的文明现状,“文明先锋小队”从社区获取了以下统计数据,请你写出阅读下面两份统计表后得出的结论: 我的结论: 。 9.【活动二】设计文明板报。(2分) 社区请你协办一期以“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板报,请你根据这一主题设置两个栏目,栏目名称不超过5个字。 10.【活动三】协助文明劝导。(2分) 从今年5月1日起,卫生部颁布的“禁烟令”已经正式施行。为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这种不文明行为,社区专门配备了“禁烟劝导员”。假如你是“禁烟劝导员”,你会用怎样得体的语言劝导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请写一段不超过50个字的禁烟文明劝导语。 我的劝导语: 三、阅读与理解(11-24题,共44分) 年级: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锁定目标 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 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 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 mm= n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 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 2 3 1 ㎝ 2 3 1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 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 (二)、误差: 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2018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全部知识点整理汇总【精品推荐】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七年级(上)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u惑喧.xuān腾 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 幻想 (shùn) 瞬间 (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泣纳罕.hǎn 峭.qìao壁目眩.xuàn 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a) 诫瘦骨(lín xún) 嶙峋 小心(yìyì) 翼翼 (sǒng) 耸立 3.解词。 (1) 纳罕:惊奇,诧异。 (2)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 ..zāo tà庸碌.lù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 骚扰 (gū) 辜负 3.解词。 (1) 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 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4) 应许:答应。 二、重点句子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三、文学常识 《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第4课紫藤萝瀑布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瀑.pù布迸.bang溅忍俊不禁.jīn 盘虬.qiú卧龙伶仃 ..líng dīng 绽.zhàn放 穗.suì伫.zhù立仙露琼.浆qi?ng 沉浸.jìn 2.解词。 (1)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二、重点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文学常识 1.《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 (时代)女作家宗璞。2.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第5课童趣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童稚.zhì拟.nǐ作藐.miǎ小鹤唳.lì怡.yí然土砾.lì壑.ha癞.lài虾蟆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