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学号 班级 姓名

1.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 .100 g 干冰完全气化成100 g 气体

C .10 g NaCl 溶解在90 g 水中,形成100 g NaCl 溶液

D .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 如图所示。

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__遵守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生成了氧气,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__。

3.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 A )

A .化学变化

B .物理变化

C .能量变化

D .自然界中所有变化

4.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B ) A .分子的种类 B .原子的种类 C .物质的种类 D .分子的个数

5.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D ) A .只有碳 B .只有碳、氢 C .只有氢、氧 D .碳、氢、氧

6.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管两端,分别绕上40 cm 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冷却后,他们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1)__左端(或被加热端)铜丝表面变黑__; (2)__玻璃棒向左边(或被加热端)倾斜__。

7.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 .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

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8.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B )

A.N2 B.NO2 C.NH3 D.SO2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 )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原子质量④元素种类⑤物质总质量⑥分子种类⑦分子总数⑧物质种类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⑧

9.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气的质量

D.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

10.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1.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1)表中x的值为__35__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C__,生成物是__A、B、D__。

(3)该反应属于__分解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12.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13.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14.镁带在耐高温的密封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如图所示能正确地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曲线是( B )

10.小方同学和小飞同学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

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__相等__。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方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略去天平装置)如图中A所示。

小飞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略去天平装置)如图中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现象]

(1)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锥形瓶中有__气泡__产生;

②天平__不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2)小飞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锥形瓶中有__蓝色沉淀__产生;

②天平__平衡__(填“平衡”或“不平衡”)。

[实验结论]

小方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飞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你认为__小飞__(填“小方”或“小飞”)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小方的实验中有气体产生,生成的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使得天平不平衡__。

15.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C__(填字母)。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 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P +5O 2=====点燃

2P 2O 5__。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8.0__g 。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案 鲁河中学陶维素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⑴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⑵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没有增减,种类没有改变,质量也没有改变。 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现象。 ⑷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元素守恒角度对相关反应进行分析。 2.过程和方法: ⑴会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⑵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用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m(P)+ m(O2)== m (P2O5) 铁+ 硫酸铜——→硫酸亚铁 + 铜 m(Fe)+ m(CuSO4)== m(Fe SO4)+ m(Cu)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其原因的微观解释 1.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原因的微观解释: 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没有增减,种类没有改变,质量也没有改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五个一定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质量总和原子种类 五个一定不变:宏观微观原子数目 元素种类原子质量 物质种类 两个一定改变 分子种类 物质状态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个数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实验)

杜郎口中学理化生学科教师备课活页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题库 基础题: 1、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 ,读作碳酸钙)成金(符号为Au),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2、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24g镁与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g。 (2). 6g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有______g氧气参加了反应。 中等题: 1、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元素?可能会有元素?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质量 B、物质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3、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质量不变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高档题: 1、“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3、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2NH4ClO4 = N2↑ + 4H2O + 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A、HCl B、ClO2 C、Cl2 D、HClO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2.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Cu、O B.Cu、O、H C.O、H D.Cu、H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 2 =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 2 B.X 2 Y 2 C.X 2 Y 4 D.X 2 Y 4.在化学反应:M+N = P+Q中,a g M和b g N完全反应,生成c 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 A.(b+c-a) g B.(a-c+b) g C.(a+c-b) g D.(c-a+b) 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8 g B.11 g C.8 g D.5.5 g 6.4 g A物质与5 g 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 g C物质,剩余3 g B。若将7 g A与3 g 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9 g B.10 g C.8 g D.3 g 7.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8.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9.将A、B、C各10 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l:4 C.4:l D.5:l 10.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 g B.(m+2-n) g C.(m+2+n) g D.(n-2) g 11.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 B.RO 2 C.R 2 O D.R 2 O 5 12.在化学反应A+B = C+D中,80 g A和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 g。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15.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根据这个定律,3 g碳在10 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16.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中的关键词是认识和说明,分别指向的核心概念是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包括内容和实质,也就是要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和实质;能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准确的找出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较深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微粒观;对化学反应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能判断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知道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发生变化的,但是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没有把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是不发生变化的与物质的质量守恒联系起来。因此,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变的知识,引导学生做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推测是本节课的教学的切入点,然后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得出结论。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即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总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作为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定律之一,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也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核心知识和学习基石。该定律的探究实验是中学化学学科的第一个定量分析的实验,它揭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育价值,一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这一基本的、普遍的自然规律;二是通过从微观和定量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变化观和元素观;三是使学生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四是使学生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探究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理解并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发生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 3、通过实验探究,巩固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4、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九年级学生 2.学科:化学 3.课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复习白磷、铁丝、木炭等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三、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位于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化学变化主要有了一定的认识,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和反应后生成什么新的物质。本单元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引导学生从质的认识向量的认识过渡。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为开展化学计算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

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即原子守恒是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通过讲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从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活跃课堂氛围,发挥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得作用。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探究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五彩缤纷的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这化学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典型的化学变化。我们通过几个实验视频来复习一下实验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重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课前预习】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泪”哪去了呢,消失了吗? 二、自主探究: (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 【阅读】课本P90、91实验。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3.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猜想】。 92

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体系中进行。 【交流讨论】课本P93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93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复习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复习一、配平下列方程式 (1)FeS2 + O2高温 Fe2O3 + SO2 (2)Cu2(OH)2CO3? CuO + H2O + CO2↑ (3)WO3 + H2? W + H2O (4)CH4 + O2点燃 H2O+ CO2 (5)C2H5OH+ O2点燃 CO2 + H2O 二、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 (1)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N2O4)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和水蒸气组成。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常用接触法制硫酸(H2SO4),所使用的原料是硫铁矿(主要含FeS)。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可生成硫酸。试写出硫铁矿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个反应中铁由+2价升到+3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 三、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化学反应后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种类D.质量总和 2.下列叙述中,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g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5g氧化镁 B.10g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10g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铁丝的大 D.10g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10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a g氢气在b g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a+b)g水 C.还原8gCuO共用掉2gH2,所以生成的Cu和水的质量共10g D.酒精燃烧后只产生了光和热,再没其他物质生成了 4. 在4NH3+5O2=4X+6H2O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A.NO D.NO2C.N2O4D.N2 5. 10 g甲与足量的乙反应,生成8g丙和15g丁,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A.13g B.23g C.18g D.25g 6.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R和M 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A.23:9 B.16:9 C.32:9 D.46:9 7.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 C.大于(a+b)g D.小于或等于(a+b)g 8.电解水:2H2O通电2H2↑+O2↑该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 ) A.2:2:1 B.18:2:36 C.9:1:8 D.18:4:16 9.2g氢气和2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能生成水( ) A.18 g B.4.5 g C.2.25 g D.36 g 10.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48 D.92 1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该物质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D.该物质一定不含氧元素 12.3.2g化合物R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实验现象: 。天平 。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 问题引领 1、阅读课本 P102 活动天地 5-1 思考: 问题: 你选择甲、乙、丙中的 ,因为 。 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2、如何用实验来验证这一推测是否正确?阅读课本 P103 实验探究 5-1 思考: 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二、实验探究( 5-1) [提出问题]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有位变化? [作出假设] [进行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观看视频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 ,放出大量的 ,天平 。 实验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变或不变) 反思评价:如果没有气球结果会怎样? 实验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变或不变)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有大量 产生。天平 。 实验结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变或不变) 反思评价:反应是有大量的 逸出,如果把气体收集起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应该 。(变或不变)因此,有气体参与会生成的反应要选择 反应装置进行实验。 三、总结提升——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2)定义解读: ① “参加反应”的含义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是指参与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而不能简单理解 成反应物,因为化学反应中会存在反应物剩余的问题。剩余的反应物不计算在内。 ②“质量总和”的含义 一些反应可能有气体参加,也有可能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 各状态的物质都要包括,不能遗漏。

③““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不一定守恒。 ④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从微观角度分析,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为什么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一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 元素种类各元素质量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种类各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 物质种类 分子的种类分子的个数 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例1:“镁带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比原镁带的质量增加了”、怎样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这些现象。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2、电解36 克水得到4 克氢气,那么生成多少氧气?() A.18g B.4g C. 32g D. 9g (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例3:某物质燃烧以后只产生CO2 和H2O,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元素,可能含元素X + O2 → CO2 + H2O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X2 + 3Y2 =2Z 中,Z 的化学式用X、Y 表示应是() A. XY2 B. XY3 C.X2Y3 D. X3Y2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2、表示生成物是; 3、表示反应条件是;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2.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一、填空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 可能含元素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3、将36 g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 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4.把6.1 g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 g,根据定律,可知制得氧气g。二氧化锰反应中起作 用。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____________,不适用于_____________;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的原因 ①、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________为_______,原子___________新物质的分子。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也没有变化,因些质量守恒是。 ②、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元素物质,分子原子角度) a. “五个不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改变 b. :“两个一定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改变 c. “两个可能改变”:,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提高 1、下列说法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5g食盐和25g水混合得到30g食盐溶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与红磷的质量相等 C.12g碳在32g氧气中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 D.氢气和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1L 芝麻与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C.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本节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也将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少部分化学知识,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现象,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象,明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实验设计要求为密闭 ,深入认识理解定律,在此基础上严谨叙述质量守恒定律 2. 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敏锐地抓住实验细节,并进行深入分析,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捕捉问题、对问题拆解、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概念辨析以及严谨表述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⑴通过化学史及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⑵用“疑问”“冲突”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四、重点及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①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②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五.教学策略: 采用1.实验探究法使学生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学生动手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强化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多种感官协同法,就是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并用,把耳听、眼看、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节课中学生要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因此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开通。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 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 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 2CO 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 2、表示生成物是 ; 3、表示反应条件是 ;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 2.微观: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 2+O 2 2H 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一、填空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一定改变的是 ; 可能改变的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 2→CO 2+H 2O ,则A 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 元素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 2=6CO 2+6H 2O ,则A 的化学式为 。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物质A 分解成56 g B 和44 g C ,则反应了的A 的质量为 g 。 3、将36 g 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 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 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 4.把6.1 g 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 g ,根据 定律,可知制得氧气 g 。二氧化锰反应中起 作用。 5、现有一反应A+B=C ,有10克A 和5克B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 ,B 没有剩余,则生成C 的质量为 克。 6、化学方程式是指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选择题: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第四课时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2. 理解微观粒子真实存在,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学习重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交流探究】 一、利用关系式计算 【例题回顾】22g 二氧化碳中含有 多少克碳元素? 〖解答〗设:碳元素的质量为x 〖建立关系式〗C CO ?2 〖列比例式〗x g 122244= g x 6= 〖答〗 答:碳元素质量为6g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守恒定律中6个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下:氧气淀粉水二氧化碳光照 叶绿体+→--+ ,则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_元素 【例1】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该化合物中只含碳、氢元素 C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经计算,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 〖解答〗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可知: O H CO O 222+→+化合物 反应前 反应后 物质 氧气、该化合物 水、二氧化碳 所含元素 氧 氢、氧、碳 44 12 22g x 仿照例题解答 1. 在9g 水中含有多少氧元素?多少氢元素?

由此,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而氧元素不能确定,所以为可能含有。 根据关系式可算出, 碳元素质量为1.2g 氢元素质量为0.4g 故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例2】已知1.6g 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该化合物中只含碳、氢元素 C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经计算,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 〖解答〗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可知: O H CO O 222+→+化合物 由此,根据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而氧元素不能确定。 为了确定是否含氧,必须算出碳、氢元素的质量,若碳、氢元素质量之和与化合物质量相等,则化合物中不含有氧元素;若碳、氢元素质量之和小于化合物质量,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利用关系式可算出碳元素质量为1.2g 氢元素质量为0.4g 故碳、氢元素质量之和为1.6g ,与化合物质量相等。所以,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 【交流反思】当题目中出现两种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则______(填 “能”或“不能”)确定氧元素的存在;当题目中出现三种物质的质量(或质量比)则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元素的存在。 【整理收获】 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反馈矫正】 1.实验室里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 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 水,则该有机物中( ) A .一定含有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B .一定含有 C 、H 、O 元素 C .一定含有C 、O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 元素 D .只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2. 将3g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产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据此可判断该物质中( ) A .一定含有C 、H 、O 元素 B .只含有 C 、H 元素 C. 一定含有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 D .氢元素质量分数为20% 3.将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产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据此可判断其化学式可能为( ) A .CH 4 B .C 2H 6 C .C 2H 4 D .C 2H 5OH 反应前 反应后 物质 氧气、该化合物 水、二氧化碳 所含元素 氧 氢、氧、碳 1.6g 4.4g 3.6g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重点化学方程式)

新世纪教育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817409970.html,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八年级科学上化学方程式汇总 1、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 O 2 2 P 2O 5 2、硫在氧气里燃烧 S + O 2 SO 2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 O 2 Fe 3O 4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 2 CO 2 5、铝在氧气中燃烧 4Al + 3O 2 2Al 2O 3 6、镁在氧气中燃烧 2Mg + O 2 2 MgO 7、钠在氯气中燃烧 2Na +Cl 2 2NaCl 8、甲烷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H 4 +2O 2 C O 2 + 2H 2O 9、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H 2 + O 2 2 H 2O 10、水的电解 2H 2O 通直流电 2H 2↑ + O 2↑ 1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 4 K 2MnO 4 +MnO 2 +O 2↑ 12、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 3 2KCl +3O 2↑ 1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H 2O 2 2H 2O +O 2↑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 a C O 3 +2 H C l == C aC l 2 +H 2O +C O 2↑ 15、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检验) CO 2 + C a(O H )2 == Ca CO 3↓ + H 2O 16、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 2 + H 2O == H 2CO 3 加热该溶液,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回紫色 H 2CO 3 CO 2 + H 2O 17、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有机物+氧气 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18、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光 有机物+氧气 MnO 2 △ MnO 2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共6课时)

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共6课时) 第5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一、设计思想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唯一的定律,也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概括,透过定律折射出的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定律内容不复杂,如果要学生记忆也不会有太多困难。问题是不通过实验,让事实来说话,学生无法透彻理解定律的含义。因为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表面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来获得定律的结论上。为了让事实更具说服力,设想让学生进行二次实验探究,以涵盖固体、液体、气体各种物质状态,认识定律确实具有普遍意义。 关于定律产生的原因,借助认识化学反应实质时的学习方法。有了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认识,学生不难理解,定律产生的必然性。 对于定律的运用,应贯穿学生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本节课的关注点是定律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角度来理解产生的原因。 (2)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现象,并在化学计算方面进行初步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通过比较、研讨获得知识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设计及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用品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镁带、铁丝、白磷、XX石、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澄清石灰水。 仪器:锥形瓶、胶头滴管、橡皮塞(双孔、单孔或无孔)、酒精灯、火柴、托盘天平、橡皮泡、玻璃导管、镊子、分液漏斗、坩埚钳、石棉网。 辅助材料:黄沙。 媒体: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化学)示范教案(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小测验:用符号表达出下列化学反应(由两名学生板演,为讲课作准备).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氧气中燃烧 (3)电解水 (4)过氧化氢分解 (5)加热高锰酸钾 2.口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回答] 1.(1)C+O 2?? →?点燃CO 2 (2)P+O 2?? →?点燃P 2O 5 (3)H 2O ?? →?通电H 2+O 2 (4)H 2O2??→?2MmO H 2O+O 2 (5)KMnO 4?? →?加热 K 2MnO 4+MnO 2+O 2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存在三个不变,即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刚才同学们上黑板表示的5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回答]①遵守.(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②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③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④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⑤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设问]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回答]有. [追问]这种式子叫什么? [回答]化学方程式.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又知道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又具有哪些 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 [设问]什么叫化学方程式?请大家阅读课本P92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学生阅读] [回答]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总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可表示为:C+O 2点燃CO 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4P+5O 2点燃2P 2O 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4.学会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重难点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P+O2P2O5 Fe+CuSO4-→ Cu+FeSO4 【实验1】质量守恒定律——白磷的燃烧【实验2】质量守恒定律——硫酸铜与铁反应 1.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 g水加热后变成1 g水蒸气,该变化前后虽然质量不变,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训练】 1.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A.10 g水变成10 g冰B.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C.9 g水完全电解成1 g氢气和8 g氧气D.5 g糖放入25 g水得到30 g糖水 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m g水受热变为m g的水蒸气B.62 g磷和80 g的氧反应生成142 g五氧化二磷C.20 g食盐溶于80 g水得到100 g的食盐水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探究活动中,陆红同学在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下列叙述错点燃

误的是() A.部分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B.天平不平衡 C.此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锥形瓶的瓶塞会被冲出来 ②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如体积或分子个数的 守恒等 【同步训练】 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 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2.判断下列语句的正误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氢气和1 L氧气反应生成2 L水() (2)10 g食盐溶解在100 g水中,形成110 g食盐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每2体积的CO和1体积的O2发生反应时只能生成2体积的CO2,其体积在反应前后并 不相等。说明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不是指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加了反应的那一 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对于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 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如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实验中,空气 中的氮气并没有参加反应,因此既不属于反应物,也不属于生成物;同理,实验室用KClO3 或H2O2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当中的MnO2是反应中的催化剂,仅起改变反应速率的作用,既不 属于反应物,也不属于生成物,不是定律中质量总和的一部分 【同步训练】 1.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称得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42.5 g,加入1 g 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41.1 g。则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A.43.5 g B.0.4 g C.1.4 g D.2.4 g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15.5 g,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10 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