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商业银行管理学电子课本

商业银行管理学电子课本

商业银行管理学电子课本
商业银行管理学电子课本

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与现状等内容。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

(1)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

(2)在性质上不同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

2.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规律

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除少量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头在外。一般企业管理常用的最优化经济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具有局限性。

(1)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

(2)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

(3)规模经济原理在商业银行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

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比一般工商企业大的多;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考虑的风险比一般企业更为广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有着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经营规律。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中介职能

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等负债业务,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将资金投给向银行借款的单位和个人。

闲散资金T生产经营资金

小额资金T大额资金

短期资金T长期资金

效益低的部门T效益高的部门

2.支付职能

(1)商业银行代表客户支付商品和服务价款。

(2)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成为货币保管者、出纳和支付代理人。

(3)商业银行的支付职能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客户提供了方便。

3.信用创造职能

(1)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2)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受法定存款准备率和现金漏损率的制约。政府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职能

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担保、信托、租赁、保管、咨询、代理融通等多种金融服务,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增加了市场份额,同时也增加了非信贷收入。

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关于商业银行作用的著名论断

邓小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活了全盘皆活”。

列宁:“银行占据整个经济的制高点”。

马丁?迈耶:“要控制整个经济,首先要夺取银行,在所有改革家的改革

方案中,几乎无一不包括银行方面的改革内容”。

约翰?邦丁:银行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决定着谁可以生,谁可以死。

关于商业银行走向灭亡的悲观论断

罗斯(Rose):银行正走向寿终正寝!

比尔.盖茨(Bill Gates):银行是即将灭亡的恐龙!

博迪(Bodie): 我们需要抛弃银行!

米勒(Miller):商业银行的“陈旧过时”已是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所

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语言上如何更加委婉一些,让那些心存梦想的人更容易接受。

黄达:也发表过传统商业银行被抛弃的论断。

宣判“死刑”的缘由

信息技术革命:削弱其信息优势

金融创新:降低其吸收存款的优势

金融管制放松:降低其特许权价值

大量的不良资产:公众信誉度下降

频繁的金融危机:对经济有巨大破坏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金融市场远不是充分有效的,由于市场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必然是低效的,从而将大大地降低社会资源配置及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而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可以大大地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并进而从总体上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一)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在金融市场上,作为资金的供给方,主要包括了居民、企业、政府和外国经济单位四个部分。在资金供给者中,作为储蓄的居民是金融市场资金的供给者,而政府和企业则往往是资金的需求者。直接融资指的是将股票和债券等可流通证券销售给居民。金融市场高昂的交易成本,使得居民无法进行证券投资。

1.交易成本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

①散户投资者的零星资金可能达不到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最低要求而无法购买,或者只能购买数量有限的证券,这样就不能有效的分散投资风险。——鸡蛋只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②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需要支付佣金等各种交易成本,而小额投资者由于其投资规模较小,从而使其在进行金融证券投资时的单位交易成本较高。

③小额投资者要购买金融证券还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去获得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同样由于其投资规模的限制,分摊在单位投资中的信息费用也就较高。

2.商业银行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

①商业银行将大量的散户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大资金量,从而可以大大地降低投资的单位成本——规模经济优势。

②商业银行利用其支付清算职能以及与客户的广泛联系,可以掌握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各个行业和各个企业甚至各种产品的市场信息,具有充分的信息优势。

③商业行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的投资理财专家,可以为投资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④由于商业银行集中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形成巨大的资金量,可以最大限度的分散投资,从而充分的降低投资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即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作出准确决策。

首先,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交易前的逆向选择。

其次,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交易后的道德风险。

1.交易前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逆向选择最初引自于Akerlof(1970)的旧车市场模型。在旧车市场上,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卖方充分了解其旧车的情况,买方一般不能甄别旧车是好车还是坏车,只愿意付出介于柠檬(质量差)车的低价与桃子(质量好)车的高价之间反映旧车平均质量的价格。这样,柠檬车就被高估,其卖主自然乐于成交,而桃子车则被低估,其卖主不愿出售。结果是,旧车市场被那些劣质柠檬车充斥,实际的交易非常有限。

(1)简单的例子

假定卖主出售的车有两种类型:高质量(P=6000)或低质量(P=2000)。当买主不能知道车的质量时,如果两类车进入市场,平均质量为P=4000,买主愿意出的最高价格为4000,6000元的车将退出市场,2000元的车愿意出售。但买主知道,愿意出售的一定是低质量的,P=4000不可能是均衡价格,唯一的均衡是2000。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

旧车市场的买卖如何交易?

买主订阅“消费者报告”杂志,但仍解决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中介经纪人

中介经纪人是鉴别旧车优劣的行家,从而在市场上生产信息。先买后卖,满足了购车者的要求,自己也获得了价差利润。成功的关键在于提供直接担保或以诚实信誉担保,买主相信他们,更愿意购买。

逆向选择的其他应用

与货币史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同理。

小流氓与正派人留光头的问题。

杂志发表论文的问题。

找对象过程中的丑男配美女现象。

(2)金融市场上同样存在“柠檬现象”

以股票为例说明,一般的投资者难以分辨业绩好与不好的上市公司,他们只能付出反映各上市公司平均业绩的股票价格。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管理者掌握的信息多,业绩好的上市公司不愿接受只反映平均业绩的股票价格,只有业绩差的上市公司才愿接受相对自身业绩而言被高估的价格。劣质股票充斥市场,市场交易有限。

(3)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途径

政府管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真实的市场信息,使投资者得以识别公司优劣。

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一些私人机构搜集和生产信息,通过有偿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如标准普尔、穆迪,但存在“搭便车”现象。

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下面详细分析)

(4)商业银行缓解逆向选择的优势

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起着类似于旧车市场经纪人的作用。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生产并把握公司信息的专家,有能力分辨信贷风险,先吸收存款,然后向优良的企业发放贷款。商业银行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的贷款一般不能自由交易,其他投资者不能把贷款的价格拉到银行难以补偿其生产信息的费用的高点上。从而能避免“搭便车问题”,并从信息生产中获得相应的利润。

2.交易后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1)道德风险的产生

当投资者在市场上购入股票或债券之后,作为股票或债券发行者的公司往往存在隐瞒其经营及其盈利方面的信息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强烈动机。投资者关心其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利润,但经营者可能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项目上,投资者承担公司高风险投资可能带来的损失。

(2)道德风险的化解

信息生产:监管——高价鉴审,有搭便车问题。

政府管理——市场监管当局对证券发行者规定较为严格的条件,对欺诈者施以严厉惩罚,但仍然难以监督。

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由于商业银行充分的了解借款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也具备监督债务人履行合约的能力,因此可以有效减少。

结论

只要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证券市场的交易成本依然不可忽视,商业银行的贷款功能就不会消失。

信息不对称解释了为什么至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提供的间接融资在金融市场占的比重远大于证券市场提供的直接融资。

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自身也不能完全消除金融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的走向:传统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公司过渡。许多创新的金融产品具

特定的融资功能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讨论题

如何正确看待“商业银行消亡论”。

第二节 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

一、最终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目标模式可表述如下:

n

i i i

MaxPV )

1()

1(12

2

1

++

+++

+=

π

ππ

=+=n

t t

t

i 1

)

1(π

其中PV 为商业银行的价值,πt 为商业银行在第t 年的利润,i 为适当的折现率。 这一目标模式提出了这样一种经营理念: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时间上可至无穷)形成的。

二、基本目标:“三性”平衡

?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平衡。

?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围绕基本目标开展日常的经营活动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 1.效益性

(1)决策指标上,银行在配置每一笔资金时,都要考虑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选取机会成本最低的资产项目,或者在一定的机会成本水平上,选取收入最高的资产项目,以期取得最大的经济利润。

(2)会计指标上,银行在某一考核期内,表现出较高的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运营净收入率和每股利润等等。

2.安全性

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包含两重意义:一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如期收回,能保持和发展银行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能力;二是银行不会出现因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而影响客户提取存款的情况。

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将资产分散化,降低资金运营中的风险。加强对

客户的资信调查和经营预测,从制度上保证信用资金的及时回笼。资产负债清偿期限合理匹配,时刻保持银行的清偿能力。保持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活期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等。

3.流动性

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时刻满足资金的流动性需求。根据资金流动性变化规律,运用一定的预测分析工具对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和供给做出正确估计并做出适当的资金安排。

三、“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1.“三性”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2.资金的效益性是核心,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实现效益性的基础。离开资金的效益性,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就失去存在的价值;离开了这两个基础,资金的效益性就成了空中楼阁。

3.短期:“三性”在短时期内既相关又矛盾,彼此可能相消又相长。

4.长期:动态的“三性”平衡能保证商业银行取得最大利润。

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基本目标与“三性”之间的关系可见图示如下(1-1):

图1-1 最终目标、基本目标与“三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

一、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

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利用电脑进行联机作业

2.装设自动出纳机(ATM)

3.建立电子资金转帐系统(EFTS)

二、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国际化

1.综合化

德国等欧洲国家实行综合银行制度,商业银行设置内部业务部门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止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允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三者可联合经营。

2.国际化

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是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紧密联系的。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然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商业银行随客户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国际信贷和国际结算业务,为了分散风险、增加利润、逃避国内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积极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寻求发展。

业务包括:供应外汇、套期保值、国际信贷担保、现金管理服务、帮助客户从事国际并购等。

三、政府金融管制松化

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障碍:

(1)利率控制或金融产品的价格限制;

(2)金融产品限制;

(3)组织机构的限制;

(4)地域限制;

(5)征税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及资本金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商业银行放松了管制,鼓励竞争。政府金融管制松化进一步强化了竞争,促进了金融创新。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强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大多数商业银行已把风险管理作为其经营管理的核心。新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第四节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一、历史

?1897年4月,中国通商银行开业,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商业银行业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双重职能:管理国家金融事业和办理信贷业务

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改革成果

二、现状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2004.8.26,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9.15,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

?城市商业银行(112)、城市信用社(723)

?外资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3)、农村信用社(34577)、农村合作银行(1):鄞州合作银行。

?民营银行期盼诞生

第五节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一、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源在分配上的选择——优化分配有限的资源,追求经济效益最佳。商业银行经营同样要面临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题

二、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中介地位,与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关系的企业效益和信用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赢利性。因此,商业银行管理包括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

1.内部管理:银行自身的资本金管理、资产与负债的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外部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客户经济效益跟踪管理、收贷管理、市场营销管理。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银行资本的功能、新旧《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最新进展,而且要能分析我国银行资本现状并提出资本管理的策略。

教学重点:新旧《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与构成

一、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功能

1.营业功能

所谓营业功能,是指商业银行的设立,首先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金,资本金是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2.保护功能

所谓保护功能,是指商业银行资本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客户资金免受损失,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的安全。

3.管理功能

所谓管理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机构通过系列资本指标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加强资本金管理以满足银行管理当局规定的最低资本金要求。

二、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1.普通资本

普通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的基本形式,它包括普通股、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等。

2.优先资本

优先资本是指在股息分配和资产清偿上先于普通资本的那部分资本。它包括优先股、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后三者在巴塞尔协议里被称为次级长期债券。

3.其他资本

商业银行的其他资本主要包括资本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证券损失准备金。

第二节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率的测定

一、巴塞尔协议的产生背景

1.国际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资本与资产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2.随着金融创新的普遍推行,广泛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国际银行业风险加大;

3.金融危机逐渐国际化;

4.国际银行业的规模扩张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格局;

5.巴塞尔委员会的成立为各国协调政策提供了可能。

1975年2月,建立起一个监督国际银行活动的协调委员会,全称是“国际清算银行关于银行管理和监督活动常设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

1987年12月10日,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的巴塞尔召集了12个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专门讨论加强经营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资本及风险资产的监管问题,会议通过了“巴塞尔协议”,并在1988年7月达成最后协议文本,即“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

(二)《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 1、划分资本

(1)核心资本(由股本和从税后留利中提取的公开储备组成)

(2)附属资本(主要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普通呆帐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等)

2、确定资产风险权重

(1)表内资产分五级:0;10%;20%;50%;100%。 (2)表外资产转换系数分四级:0;20%;50%;100%。 3.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

%100?=

风险资产总额

资本总额

全部资本充足率

%100?=

风险资产总额

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

其中:资本总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风险资产总额=表内风险资产总额+表外风险资产总额

=∑表内资产×风险权重+∑表外项目×信用转换系数×相应表内资产的风险权重 全部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得超过全部资本的50%,附属资本内普通贷款呆帐准备金不得高于风险资产的1.25%,次级长期债务的金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4.过渡期安排

1990年底,资本风险资产比率最低标准为7.25%,资本中至少有一半应是核心资本;1992年底以前,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应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三)巴塞尔协议的不足

1.容易导致银行过分强调资本充足的倾向,从而相应忽视银行业的盈利性及其它风险

2.风险权重的大小主要依据债务人所在国是否为经合组织成员国,成员国的主权风险为零,而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主权风险为20%。OECD 与非OECD 的划分标准带有明显的“国别歧视

3.仅涉及信用风险,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非信用风险,或语焉

不详,或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根本没提起;

4.粗线条的风险权重不能精确地把资本与银行面临的风险密切结合在一起,未能从监管上为银行改善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激励;

5.许多已有的监管约束推动了国际银行界的资本套利的现象,这主要包括:通过推进资产的证券化将信用风险转化为市场风险等其它风险来降低对资本金的要求、广泛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来逃避资本金的约束等等。

第三节巴塞尔协议的发展

一、1996年的《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

金融衍生工具及交易迅猛增长,银行业越来越深地介入到这些衍生交易中,因此,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对于银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从国际环境来看,几起震惊全球金融界的大案基本上主要是由于市场风险管理失控引发和导致的。市场风险是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表内外头寸损失的风险,包括交易帐户中受到利率影响的各类工具及股票所涉及的风险、银行的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它们同样需要计提资本金来进行约束。1996年颁布了《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

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1.1997年9月,颁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2.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基本内容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共25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7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银行监管体系和必要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的要求;②对被监管银行入市和股权结构的要求;③审慎管理和要求;④持续性银行监管的方式;⑥信息要求;⑥监管人员的正当权限;⑦关于跨国银行业的监管。

三、新巴塞尔协议

虽然1997年的核心原则在风险管理领域拓展和强调建立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机制方面作出了努力,但由于其只定位于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所以,缺乏可操作性。基于上述情况,巴塞尔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于1999年6月、2001年1月和2003年5月三次发布了新巴塞尔协议征求意见稿,2004年6月颁布最终稿。

1.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1)最低资本规定

新巴塞尔协议关于最低资本规定的方案是建立在1988年协议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继续使用统一的资本定义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比率。新协议在最低资本规定方面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风险加权资产的风险计量以及增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上。(2)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目的是确保银行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程序,借以评估银行在认真分析风险基础上设定的资本充足率。 (3)市场纪律

市场纪律强调市场对银行的约束,即银行必须接受市场监督,及时、准确地对公众披露自己的资本水平、结构及风险变化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市场参与者能更好地评估自己所要面临的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金融行为负责。

三大支柱相辅相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性。 2.新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①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

%8 )

总风险加权资产()总资本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TRWA TCR CA

式中,

总风险加权资产(TRW A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CRWA )+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CRMR ×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CROR )×12.5

因此,银行的资本要求=CRWA ×CA+CRMR ×12.5×CA+CROR ×12.5×CA ②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 a.标准法

b.内部评级法(The 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 ,IRB )。新巴塞尔协议基于内部评级的资本计算方法,将债项按借款人的类型分为:主权、银行、公司、零售、股权、项目融资等六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处理,但计算方法的区别不大。以公司类型债项的风险资本计算方法为例,该方法需要四个输入参数:一是债务人的违约概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 ,PD ),即特定时间段内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二是违约损失率(Loss Give Default ,LGD )即违约发生时风险暴露的损失程度;三是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 at Default ,EAD ),即对某项贷款承诺而言,发生违约时可能被提取的贷款额;四是期限(Maturity ,M )即某一风险暴露的剩余经济到期日。基于内部评级法的资本计算分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在初级法中LGD 、EAD 和M 由监管机构确定,而在高级法中允许采用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结果计算。

3.新协议对银行业的影响 (1)对国际银行业的影响

有助于各国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 有助于银行业风险的控制 有助于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对银行本身的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提出了经济资本的概念,有利于调动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有利影响:

有利于我国银行业与国际银行业接轨

推动我国银行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

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控制风险

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是非OECD成员国,受到歧视,使得我国银行国际融资条件恶化,成本提高。

第四节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策略

一、分子策略

通过增加资本数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达到资本充足率目标的要求。

(一)内源资本策略

商业银行通过自身积累而形成的资本,如未分配利润等。

1.内源资本的优点

?成本低,免发行费

?不会影响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和收益

?风险小,不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

?免交所得税

2.缺点

降低股利分配,有可能导致股价下降,使银行实际资本价值受损。

(二)、外源资本策略

商业银行通过向外发行股票、次级长期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本。

1.发行普通股的利弊

优点:

?可为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本来源

?因收益率高容易被市场接受

?通过扩大股东数量和范围而达到提升银行知名度和扩大客户群的目的?有助于市场树立对银行的信心,增强银行的筹资能力

弊端:

?成本较高

?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权益

2、发行优先股的利弊

优点:

?因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大幅上升时可获得杠杆效应

?因不会稀释原有股东权益从而容易被原有股东接受

?可给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弊端:

?发行成本高

?因股息固定,在银行收益下降时会使普通股收益加速下降

3、发行次级长期债券的利弊

优点:

?成本较低

?可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利息可免税

?不会稀释股东权益

弊端:

?市场接受程度不如普通股

?加大银行的债务风险

?具有财务杠杆风险

二、分母策略

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减少资产规模,降低资产风险数量,达到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1.压缩银行的资产规模

2.调整银行资产结构

3.风险控制

分子策略与分母策略在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银行可以采用其一或同时采用来满足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然而,盈利性往往与安全性和盈利性相悖,因此,无论采用那种,应注意适度。

第三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性质和构成,把握存款管理的目标、存款成本构成和及其如何定价,了解借入款的各种渠道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存款成本管理;存款的定价

第一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与构成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负债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负债是指银行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性质

1.负债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2.银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其资产的规模和结构

3.负债是银行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重要手段

4.负债构成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二、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

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考察。如果从负债的内容来看,可分为各项存款、各种借款及其他负债。如果按负债流动性标准来分类,则可分为流动负债、应付债券和其他长期负债等。

(一)按负债的内容来分

1、各项存款

※中国的存款分类

(1)按存款资金性质及计息范围划分:财政性存款和一般性存款

(2)按存款期限长短划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3)按存款对象不同划分: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

(4)按信用性质划分: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通知存款(介于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间)

通知存款是在存款时不约定存期,与银行约定存款支取时提前通知期限的一种存款品种。其利率高于活期存款,本金一次存入,多存不限,可一次或多次支取。目前人民币通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试卷

商业银行经营学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创造: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信用创造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特点。 2.融资缺口模型:银行根据对利率波动趋势的预测,利用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组合技术,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缺口策略以获取更高收益的一种模型。 3.负债: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其是商业银行重要来源,包括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 4.再贴现:商业银行在需要资金时将自己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交给央行,央行按一定的贴现率扣除一部分资金,然后将剩余资金贷给商业银行的一种行为。 5.头寸调度:在正确预测头寸变化趋势基础上,及时灵活地调节头寸余缺,保证资金短缺时,能以最低成本和最快速度调入所需资金;资金短缺时,能及时调出头寸,获取较高收益。 二.单项选择 (1).下列不属于创立商业银行的程序的是(D )。 A.申请登记 B.招募股份 C.验资营业 D.进行市场调查 (2). 下列属于信用中介的作用的是(A )。 A.将闲散资本得到充分利用 B.节约了流通费用 C.降低银行的筹资成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 D.将长期资金转化为短期资金 (3).下列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目标错误的是( C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创新性 D.盈利性 (4).(D )是资金运用。 A.活期存款 B.发行债券 C.短期借入款 D.贷款 (5).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B )。 A.土地 B.现金C设备 D.营业用房 (6).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D )。 A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B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C负债管理理论D资产管理理论 (7).《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核心资本比率应大于或等于(A )。 A.4% B.1.25% C.8% D.50% (8).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的贷款/存款比率不得超过(B )。 A.100% B.75% C.50% D.25% (9).下列不属于资本外部筹集方法的是(C )。 A.发行普通股 B.发行优先股 C.增加准备金 D.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 (10).应有利于货币供求平衡、生产和消费关系的调整、商品供应和货币购买力矛盾的缓和指的是存款工具创新的(A)原则。 A.社会性 B.规范性 C.连续性 D.效益型 (11). 为获取存款这一资金来源而发生的一切支出属于(D) A.利息成本 B.营业成本 C.可用资金成本 D.资金成本 (12).下列不属于现金资产的构成的是(A)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复习资料 ①管理科学是一门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一门现代运用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㈠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1.是在管理理论丛林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 2.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交叉科学 3.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 4.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是一门边际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理论科学 ㈡管理科学研究方面 1.合理协调和组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产生:【管理是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①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②管理是人类智慧的产物。 ③管理是客观需要的产物。 小知识:ⅰ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公元前5000年,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闪米尔人。 ⅱ中国古代最早的管理活动:商代——指挥作战。 周朝——设立三公六卿五官2、人类活动的特点:①目的性 ②依存性 ③知识性 3管理的必要性(在我国): ①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 ②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和企业建立的基础。 ④实现预期目标都需要全体成员的长期共同努力。

⑤近几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的应用和普及。 4、管理的概念 管理主体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管理客体实施整合,协调以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内涵: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5、管理的基本职能:P13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过程性职能(主干型职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 功能性职能:领导 协调 控制 沟通 创新 【 在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6、管理的特征:①两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见16-18)②普遍性 ③组织性(前提两个人以上的共同劳动,共同目标) 7、管理的要素:人员(核心) 资金 物资 时间 信息(纽带) 环境(空间) 8、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①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③对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任务:①实现本机构的特殊目的与使命。②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③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9、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角色:人际角色—管理者必须扮演组织联络者的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 决策角色—决策者 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吧观念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10、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商业银行管理学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 中的作用、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与现状 等内容。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 (1)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最大化。 (2)在性质上不同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 2.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规律 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除少量自有资金和固定资产,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头在外。一般企业管理常用的最优化经济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具有局限性。 (1)边际分析方法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 (2)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用于商业银行管理的局限性 (3)规模经济原理在商业银行的适应性和不适应性 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比 一般工商企业大的多;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内容之一,考虑的风险比一般 企业更为广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决定其有着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经营规律。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中介职能

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等负债业务,把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将资金投给向银行借款的单位和个人。 闲散资金 T生产经营资金 小额资金 T大额资金 短期资金 T长期资金 效益低的部门 T效益高的部门 2.支付职能 (1)商业银行代表客户支付商品和服务价款。 (2)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成为货币保管者、出纳和支付代理人。 (3)商业银行的支付职能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客户提供了方便。 3.信用创造职能 (1)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2)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受法定存款准备率和现金漏损率的制约。政府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职能 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担保、信托、租赁、保管、咨询、代理融通等多种金融服务,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增加了市场份额,同时也增加了非信贷收入。 三、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关于商业银行作用的著名论断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1)

1. 某人因为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奖金,这对他的同事来说是何种性质的强化?()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除 2. 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 A)专长权 B)个人影响权 C)法定职权 D)信息权 3. ()是和威胁相联系的迫使他人服从的力量 A)支配权 B)强制权 C)奖赏权 D)惩罚权 4. 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是() A)指导计划法 B)滚动计划法 C)网络计划技术 D)战略计划法 5. 目标管理的宗旨在于()

A)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B)用“民主式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C)用“参与式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D)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独裁式的管理” 6. 扁平结构是相对于直式结构而言的,扁平结构相对于直式结构来说,具有如下优点:( ) A)人员少,费用少 B)信息传递速度快 C)有利于下属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D)以上都是 7. “明确而不含糊,能使员工明确组织期望他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做到何种程度。”描述的是:有效目标应该是() A)具体的 B)可衡量的 C)能实现的 D)相关联的 8. 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A)领导者 B)发言人 C)企业家 D)混乱驾驭者 9.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A)事先控制 B)即时控制

C)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10. 计划制定过程通常包括:①预算数字;②评估备选方案;③拟定辅助计划;④确定前提条件;⑤确定目标等。你认为()是正确的计划步骤 A)⑤③①④② B)⑤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⑤①④ 11. 多数人干活都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只有金钱与地位鼓励他们去工作,这种观点源于() A)“复杂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经济人”假设 12. 对于一个生产儿童饮料的企业,下例因素中哪个因素是其具体环境因素?() A)人口数量 B)儿童口味 C)家庭收入 D)计划生育政策 13.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等不同方面 A)材料、产品、工艺、手段 B)销售、研发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商业银行管理学》课后习题及题解 第一章商业银行管理学导论 习题 一、判断题 1.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2. 政府放松金融管制与加强金融监管是相互矛盾的。 3. 商业银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4. 在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起着类似于中介经纪人的角色。 5. 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所以常用于企业管理的最优化原理如边 际分享原理、投入要素最优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也适用于商业银行。 6. 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主体 地 位。 7.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目 标。 8. 商业银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 展开的各种业务及相关的组织管理问题。

9. 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指的是银行投入的信用资金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 能如期收回。 二、简答题 1. 试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2.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管理的目标? 3.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有哪些? 4. 商业银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5. 如何看待“三性”平衡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 论述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是什么,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试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二、略;三、略。 第二章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 习题 一、判断题 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仍为4%。 2.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附属资本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50%。 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提供了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 4. 资本充足率反映了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只能通过财政增资的方式增加资本金。 6. 商业银行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法中的风险权重由监管机关规定。 二、单选题 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 A. 20% B. 50% C. 70% D. 100% 2. 商业银行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是。 A. 一般准备金 B. 专项准备金 C. 特殊准备金 D. 风险准备金

商业银行管理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本

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第一学期函授试卷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管理学 专业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A. 英国 B.美国 C.意大利 D.德 国 2. 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同高利贷作斗争,以满足新生的资产阶级发展工业 和商业的需要,决定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 )。 A. 英格兰银行 B.曼切斯特银行 C. 汇丰银行 D.利物浦银行 3. 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 )。 5.()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清算中介 D.调节经济的功能 6.单一银行制度主要存在于(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中国 7.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 )。 A. 金融资产和负债 B. —般商品 C.商业资本 D.货 币资本 8?银行的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有( )。 A.库存现金 B.托收中的款项 C. 存放同业款项 D.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 9.对于发行普通股,下面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发行成本比较高 B. 对商业银行的股东权益产生稀释作用 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A. 股份制银行 C.高利贷性质银行 4. 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 A. 交通银行 C.中国通商银行 B. 资本主义商业银行 D.封建主义银行 )标志着 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B. 浙江兴业银行 1.近代银行业产生于(

C. 资金成本总要高于优先股和债券 D. 总资本收益率下降时,会产生杠杆作用

10.附属资本不包括()。 A.未公开储备 B.股本 C.重估储备 D.普通准备金11?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本的比率不得低于()。 A.7% B.8% C.9% D.10% 12.年初的资本/资产=8%,各种资产为10亿元,年末的比例仍为8%,年 末的未分配收益为0.2亿元,银行的适度资本为()。 A.12.5 B.10 C.10.2 D.12.7 13.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是( ) A.借款 B.发仃债券 C.各项存款 D.资本 14. 商业银行的()是整个银行体系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资本 15. 某银行通过5%的利率吸收100万新存款,银行估计如果提供利率为 5.5%,可筹资150万存款,若提供6%的利率可筹资200万元存款,若提供 6.5%的利率可筹集250万存款,若提供7%利率可筹300万存款,而银行的贷款收益率为8.5%,贷款利率不随贷款量增加而增加,贷款利率是贷款边际收益率。问存款利率为()时,银行可获最大利润。 A.5% B.6% C.6.5% D.7% 16. 某商业银行共筹集5亿元资金,其中以资金成本率8%可筹集支票存款 1亿元,以12%的资金成本率可筹集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3亿元,资本性 债券1亿元,成本率为16%。如果存款运用于非盈利资产的比重分别为:支票存款为15%,定期与储蓄存款为5%。资本性债券全部用于盈利性资产上。该行的税前平均成本率为()。 A.10% B.12% C.15% D.12.66% 17. 商业银行发行的用于补充资本金的不足的债券是()。 A. 一般性债券 B.资本性债券 C.国际债券 D.政府债券 18. 商业银行发行的用于长期贷款与长期投资的债券是()。 A. 一般性债券 B.资本性债券 C.国际债券 D.政府债券 19. 按照()将贷款分类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A.期限 B.保障程度 C.质量状况 D.偿还方式 20. 一个客户要求银行500万元的信用额度,但按贷款合同,只使用了400万元,利率为10%,银行对未使用的额度收取1%的承诺费用,而且还要求 客户保存实际贷款额度10%、未使用贷款额度5%的补偿余额。计算该行的税前收益率()。 A.11.5% B.12% C.11% D.9%

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管理的核心是( D ) A.决策 B.领导 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 2.霍桑实验的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B )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 A ) A.科学管理理论B 行政组织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4.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B ) 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 5.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D )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 C.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6.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B) A.直线制 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E.矩阵制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权变理论是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来的. (×) 2.需求层次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理论。( √ ) 3.决策最终选择的一般只是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 √ ) 4.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应该适当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 √ ) 5.冲突对组织都是有害的,冲突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冲突. (×) 6.管理的效益原理认为:管理工作都应该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和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 ( √ ) 7.最小后悔值决策方法中的后悔值就是机会损失值. ( √ ) 8.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公平感觉取决于其每次的投入与报酬之间是否对等. (×) 9.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更加倾向于坦率的和直接的交流方式(×) 10. “胡萝卜加大棒”是泰勒制的管理信条。( √ ) 三、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D ) A.自然属性 B.艺术性 C. 科学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 2.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 ABEF )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领导 F.控制 3.管理的主要技能包括( ACD ) A.人际 B.诊断 C.概念 D.技术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答题与论述题 1,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并说明其具有哪些特点? 早期商业银行,早期的商业银行是指以吸收活期存款为主要负债业务,为商品交换的货币结算提供付款机制,并办理基于商业行为的自偿性放款的机构。早期商业银行具有高利贷性质,所以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的工商业需求。 现代商业银行,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三点特征,①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所具有的特点,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追求股本回报的最大化等,其经营目标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是凭借信用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特殊的企业,是以信用方式融通资金并附带其他服务的金融机构。③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随着混业经营发展,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化,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且商业银行是依据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建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2,简述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①首先是超大化发展,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加强,美国银行界流传“大而不到”的观点,及银行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倒闭的困扰,现在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自身积累和业务发展扩大银行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合并和兼并的途径向综合银行发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超大银行,同时也扩大业务范围,②其次是跨国化,在国外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并在海外通过收购和控股商业银行扩张分支机构,③最后是虚拟化,电子机器群甚至是单机所构成的网点越来越多,顾客通过电话、电脑等方式直接可以指示计算机网络终端系统出黎商业银行业务,网上支付网上传递信息方便又灵活,相对于现金支付更加方便。 3,商业银行的职能 ①信用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以其信用为基础,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大量的 闲置资金吸入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将这些资金分配给社会上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需要者之间的中介人。 ②支付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利用其活期存跨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 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③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提供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 款,从事投资业务,从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以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的行为。 信用创造的约束条件:原始存款的规模,存款准备率,提现率,客户对贷款的需求,备付金率。 ④金融服务职能,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 等。 ⑤调节经济职能,具体体现在调整产业结构,刺激消费,压缩投资,调节国际 收支状况。

00054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2014版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识记: (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 (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 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 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 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 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 ①监听者角色。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 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 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技术

2016年管理学试卷与答案汇编

第1页(共8页) 2016年**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 2016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方框内) 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 欧文 B 法约尔 C 泰勒 D 斯密 2、亚当斯密认为工人是( )。 A 社会人 B 经济人 C 理性人 D 复杂人 3、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的是( )。 A 功利观 B 权利观 C 公平观 D 综合观 4、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层次是( )。 A 惯例 B 前惯例 C 后惯例 D 原则 5、企业为了创造价值,通常将其母国所开发出的具有差别化的产品转移到国外市场,这属于( )。 A 多国本土化战略 B 全球化战略 C 国际战略 D 跨国战略 6、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低,当地反应化得压力高时,跨国企业应该采取的战略是( )。 A 国际模式 B 跨国模式 C 多国模式 D 全球模式 7、旨在解决信息的实用性问题的信息加工过程是(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得分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A 激活 B 筛选 C 鉴别 D调研 8、ERP系统的核心所在是()。 A 物流管理模块 B 财务管理模块 C 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D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9、通常用来指导组织战术决策的目标是()。 A长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短期目标 D部门目标 10、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集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解决思路,这种方法属于 ( )。 A 名义小组技术 B 头脑风暴法 C 德尔菲技术 D 定量技术 11、落实最终产品的出产进度的计划是 ( )。 A 资源需求计划 B主生产计划 C 物料需求计划 D 零部件需求计划 12、闭环MRP的组成中,不包括()。 A能力需求计划 B营销计划 C 采购作业计划 D资源需求计划 13、企业增加新的但是与原来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这种战略是()。 A 混合多元化 B 横向多元化 C 后向一体化 D 同心多元化 14、企业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区域市场,这是()。 A 产品开发 B 市场渗透 C 同心多元化 D 市场开发 15、矩阵式组织的主要缺点是()。 A分权不充分 B 对项目经理要求高 C 组织稳定性差 D多头领导16、规模的扩大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包括()。 A分权化 B规范化 C复杂性提高 D集权化加强 17、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中第一步是()。 第2页(共8页)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附件五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综合评价课程综合测验试卷(期中□期末□ 姓名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课程适用_____年___月考期测验时间____年___月 ____日(上午、下午、晚上 测验得分__________ 阅卷人:_______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 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C.职能型 D.事业部制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 C.集体参与 D.商议式 10.管理的核心是(

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功课答案

首页 - 我的作业列表 - 《管理学原理》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沈桂礼(DC1141S1001)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4年06月02日10点55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而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的是:( ) ( C ) A.亚当?斯密 B.萨伊 C.罗伯特?欧文 D.法约尔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整个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此背景下,彼得?圣吉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 ( D ) A.需要层次理论 B.人本主义 C.权变理论 D.学习型组织 3.不属于宏观管理经济手段的方法是:( ) ( B ) A.价格 B.工资 C.税收 D.信贷 4.在计划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由意外事件引起损失的危险越小,这体现了计划的哪 项原则:( ) ( A ) A.灵活性原则 B.承诺原则 C.改变航道原则

D.综合平衡原则 5.侧重于对组织方向的确定和引导,往往与长期计划相关的决策类型是:( ) ( C ) A.常规决策 B.科学决策 C.战略决策 D.战术决策 6.在委以责任的同时,必须委以自主完成任务所必需的权力,这一内容体现了组织设 计的哪项原则:( ) ( D ) A.目标一致原则 B.统一指挥原则 C.分工明晰原则 D.责权一致原则 7.职能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 ( B ) A.形式简单、权力集中、命令统一、责任与权限分明 B.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适应管理分工较细的特点 C.组织的高层领导者摆脱了具体的日常管理事务,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做出战略 决策和长远规划 D.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8.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若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实现组织 目标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这是领导原则中的哪项原则:( ) ( B ) A.指明目标原则 B.协调目标原则 C.命令一致原则 D.直接管理原则 9.“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熊彼特于1912年在哪本书中提出的:( ) ( A ) A.《经济发展理论》 B.《科学管理原理》 C.《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D.《第五项修炼》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文档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含单向选择与多向选择) 1.在证券市场上,股票的收益率一般与市场利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 A、正相关负相关 B、负相关正相关 C、正相关正相关 2.1993年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中所规定的银行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资本(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分别为: A、4%6% B、6%8% C、4%8% 3.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由()构成。 A、普通股、优先股与可转换债券 B、永久性优先股、资本盈余与储备金 C、可赎回优先股、贷款租赁准备金与盈余 4.银行发行优先股票筹措信贷资金相对于吸收定期存款而言的好处是:A.因投资者可享受免税的优惠而易于发行。 B.银行不需要交纳存款准备金,可有效降低筹资成本。 C.可减缓银行普通股股价的下滑。 D.银行不需要购买各种存款保险。 5.金融当局规定的资本充足度比率与银行内源资本可支持的资产增长规模间成()的变动关系。 A.负相关B.正相关C.不相关 6.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从企业在银行帐户上可掌握的不良贷款预警信号有: A、应付票据展期过多。 B、贷款需求的规模和时间变动无常。 C、企业主要财务比率发生异常变化。 D、企业在多家银行开户。 E、企业存款余额持续下降。 7.美国商业银行于1970年代创新的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的主要特点是:

A、可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B、即可提供支票服务,又可支付利息。 C、限制使用支票。 D、必须满足最低存款余额的要求。 8.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与商业银行可用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9、在下列存款总量与成本控制的组合模式中,选出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A.逆向组合模式,即存款总量增加,成本反而下降。 B.同向组合模式,即存款总量增加,成本随之上升。 C.总量单向变化模式,即存款总量增加,成本不变。 D.成本单向变化模式,即存款总量不变,成本增加。 10.银行证券投资避税组合的原则是: A、用绝大部分资金投资避税证券。 B、以应税证券的利息收入抵补融资成本,剩余资金投资于减免税证券。 C、应税证券与减免税证券的投资比例各为50%。 11、存款是立行之本。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看,你认为“存款越多越好”的说法对吗? A.对B、不对C、值得推敲 12、在房地产抵押贷款发放中,通常以()作抵押。 A.房地产商的财产B.借款人已有或将要购买或建造的房地产C.担保人的财产D、借款人所持有的金融资产 13、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的贷款∕存款的比率为 A.65% B.70% C.75% 14.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银行收益。B.有效规避利率风险。 C.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D、使银行资金更多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15.房地产抵押贷款中风险评估的主要指标有: A.借款人的资信记录。B.借款人的贷款与财产价值比。C.借款人的收入开支比。D、借款人的担保条件。

管理学试卷及参考答案13

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5分,共20分) 1.()企业的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出来,就必须不折不扣地加以执行。 2.()如果管理者在把任务分配给下属的同时,也把相应的权力授予其下属,则日后其下属如果在完成任务中出了差错,该管理者可以不负责任,因为他已将权力下放给下属,下属就应该对完成任务负全责。 3.()正式组织的领导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位权力的人。 4.()根据激励理论,消除了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便能使人们体会到满意。 5.()领导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力只能建立在职位权力的基础之上。6.()管理者通过授权而给下属进行的领导,是一种放任式领导。 7.()指挥链赋予了主管人员直接命令和指挥其所有下属人员的权力。 8.()组织中的所有管理人员都毫无例外地对他人的工作好坏负有责任。 二、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宗教领袖所具有的权威通常来自:() A.专长影响力 B.个人影响力 C.惩罚权 D.奖励权 2.管理层次的存在是由于:() A.管理幅度的存在 B.美学上的原因 C.可使组织更加灵活 D.有利于沟通联络 3.在下列各种划分部门的形式中,哪一种最有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管理能 力的主管人员?() A.按人数划分部门 B.按职能划分部门 C.按地区划分部门 D.按时间划分部门 4.“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古训反映了有效的领导始于:() A.上下级之间的友情 B.为下属设定崇高的目标 C.舍己为人 D.了解下属的欲望和要求 5.以下哪项因素最可能是赫兹伯格所认为的激励因素?()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较高的工资水平 D.完备的管理制度 6.商业银行在设计组织结构时,经常设立证券投资部、房地产部、信托 投资部等,这是按什么方式进行部门划分?() A.按职能性质 B.按产品性质

商业银行管理课后重点简答题

1.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有多种,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储蓄所、信用社等等。不同银行的目的、作用、功能、操作、经营范围、经营科目、服务对象、对风险的容忍度等等有很大区别,甚至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商品和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的企业组织,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特殊企业,经营对象是货币和各种金融工具,经营关系是一种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经营风险多体现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以其较少的自有资本,通过吸收存款为资金来源来进行放贷并以利差收入为刘润。 2.商业银行的职能有哪些 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四个基本职 (1)信用中介职能。 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惜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2)支付中介职能。 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创造功能。 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 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转帐和支票流通,商业银行。以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而活期存款是构成贷市供给量的主要剖;分,因玫:商业银行就可以把自己的负债作为货币来流通,具有了信用仓1造功能。 (4)金融服务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企业的业务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银行间的业务竞争也日益剧烈化,银行由于联系面广,信息比较灵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l一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咨询服务,对企业“决策支援”等服务应运而生,工商企业生产和流通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把许多原来的属于企业自身的货币业务转交给银行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其他费用等。个人消费也由原来的单纯钱物交易,发展为转帐结算。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一、创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根据公开实施的法律对面临支付危机或破产银行的存款人给予一定支付保障的制度。创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具有以下几项重大意义: (一)防止市场化改革后的银行业危机 为繁荣市场经济并履行在WTO下的金融市场开放义务,我国的银行业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由所有银行平等地进行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既能提高银行效率,也使金融风险因素的增多和因金融恐慌而产生银行挤兑的可能性加大。明确法定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可以通过办理存款保险业务检查银行经营活动,对问题银行提出警告、加收保险费或必要时撤保等制裁方式加强事前危机防范工作,而且可以在银行破产倒闭时充作事后救助手段,有效地防止对其他良好银行的挤兑所引发的银行业危机。 (二)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 小额存款对众多收入低的存款人保障基本生活、应付不时之需至关重要。这些小额存款人限于财力和技能难以对银行资产质量和复杂财务状况做出正确评价,因此让他们承担银行破产倒闭的损失很不公正且不利于社会稳定。存款保险制度至少保护众多小额存款人利益,免除他们监督和评估银行状况的困难性。 (三)促进各银行间的公平竞争 银行业最具效率的手段就是防止少数银行垄断并促进更多银行参与的公平竞争。存款是银行竞争的主要物质条件。目前不少存款人相信四大国有银行并向其转移存款。存款保险制度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其他银行与四大国有银行竞争的公平性,使我国人民能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 (四)促进金融法制建设 我国缺乏完善的银行产权法、破产法、最后贷款人规则等必要的金融法规,致使我国银行长期普遍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全行业低效,一些腐败分子则更是利用权力劫掠银行财产。没有其他金融法制配套的存

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2010-2011学年(一)《管理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企业的基层领导要成为一个内行 的领导,必须具备下列哪类知识和技能() 。 A 、管理知识和能力; B 、技术知识和能力; C 、战略知识和能力; D 、管理与技术的知识和能力 2、 管理的普遍性意味着()。 A 、所有的管理者采用同样的模式; B 、有最好的管理模式; C 、一切组织都需要管理; D 、管理不重要 3、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 、作业标准化; B 、计件工资制; C 、员工激励; D 、提高劳动生产率 4、 当一决策被认为是足够好而不是最佳决策时,结果是() 。 A 、有限理性; B 、否认决策过程中利用直觉; C 、程序化的决策; D 、令人满意的 5、 企业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应该是() 。 A 、设法消除; B 、严加管制; C 、善加引导; D 、积极鼓励 6、 一家书籍出版公司设立了几个部门,如儿童读物、成人小说和大学教科书等。它采用的是()部门化。 A 、产品;B 、顾客;C 、职能;D 、过程 7、 决策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中的各层管理者都要承担决策的职责。关于决策的解释,下面哪个 更正确()。 A. 越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战略性、风险性的决策 B. 越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常规的、科学的决策 C. 越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战术的、风险性的决策 D. 越是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非常规的、肯定型决策 &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 、生理和自尊的需要; B 、生理、安全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 、生理、安全和社交的需要; D 、安全和自 我实现的需要 9、 刘教授到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去咨询,该企业张总在办公室热情接待了刘教授,并向刘教授介绍企业的 总体情况。张总讲了不到 15分钟,办公室的门就开了一条缝,有人在外面叫张总出去一下。于是张总就 说:对不起,我先出去一下 ”。10分钟后张总回来继续介绍情况。不到 15分钟,办公室的门又开了,又 有人叫张总出去一下,这回张总又出去了 10分钟。整个下午3小时张总共出去了 10次之多,使得企业情 况介绍时断时续,刘教授显得很不耐烦。这说明() 。 A 、张总不重视管理咨询; B 、张总的公司可能这几天正好遇到紧急情况; C 、张总可能过于集权; D 、张总重视民主管理 10、 ()的研究者得出结论,(9,9)型管理者工作效果最佳。 A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B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C 、艾奥瓦大学的研究; D 、管理方格 11、 下列有关领导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管理学中有一套特质理论总是可以把领导者和非领导者区分开来。 B ?艾奥瓦大学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中将领导的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 C .路径一一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授权给下属。 D ?管理方格论从关心生产和关心人两个维度来考察领导方式,其中四种极端的管理方式是:乡村俱乐部 型管理、团队管理、任务型管理、贫乏型管理。 12 ?下列有关激励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激励的本质是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B ?动机就是个体通过艰苦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 体的某些需要。 C .激励的基础是满足劳动者的生理需要。 二 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