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届初三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专题复习

2011届初三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专题复习

2011届初三中考历史总复习讲义----专题复习

(目录)

1、中国古代经济史

2、中国古代政治史

3、古代民族关系、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新疆和台湾的联系和管辖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5、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

6、近代化的探索

7、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

8、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改革

9、中国外交的风雨和彩虹

10、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科技革命

11、中外史上的著名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

1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3、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及科技成就

14、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发展变化

15、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6、国际组织类

17、2011年中考中外周年大事

18、中国近现代人物和民族精神

19、和谐世界、和谐中国

20、中考历史启示类问题分篇归类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工具革新

①铁农具: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②牛耕技术:我国最晚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上的一次革命。西汉的耕犁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③耧车: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技术。

④筒车:唐朝创制的灌溉工具-----筒车。

⑤曲辕犁:唐朝改进梨的构造,制成曲辕犁。

二、水利工程

①都江堰:秦国李冰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

②灵渠: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作用: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隋朝大运河:(目的、时间、皇帝、中心、南北起止点、四段名称位置、作用)

④京杭大运河:(目的、皇帝、起止点、与隋运河相比在形状上的变化及原因、作用)

⑤治理黄河:A、西汉汉武帝时期亲临治河工地。

B、东汉明帝时王景主持修黄河,修筑黄河大堤,此后八百多年黄河没有改道。

C、元朝元世祖治理黄河。

三、作物引进

①占城稻:北宋初年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明代从国外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髙产粮食作物,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还引进了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推广种植。

四、农学著作

①《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总结北方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改进生产工具。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②《农政全书》:明末科学家徐光启著,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记载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B、宋代是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江南地区是制瓷业重心。哥窑的冰裂纹瓷器。北宋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C、明代景德镇使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汉代丝织品使用提花机。

B、三国是著名的丝织品是蜀锦。

C、唐代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D、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海南岛兴起棉纺织业,南宋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E、明代棉纺织业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中心;苏州是丝织中心。明代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出现“机

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

、春秋时期冶铸业兴起,战国时得到推广。

B、汉代冶铁业处于当世界先进行列。东汉杜诗发明鼓风设备---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水排的利用比欧

洲早一千多年。

六、重农政策

1、战国时期秦国: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其内容有“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的规定。

2、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负担,注重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

3、唐代: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的政策。

4、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西汉: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陆路为主唐代:海路并重宋代、明代都是海陆为重

西汉:丝绸之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掌握开通的人物、时间、路线地图、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开通,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唐代:掌握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宋代: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秦朝: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西汉:汉武帝时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北宋: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作用: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汉代:统治者担心农业生产受到影响,采取抑商政策。

唐代:唐政府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宋代: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清代: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七下P118)

八、经济重心转移

1、经济中心南移的历程:

第一阶段: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唐朝中晚期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给男方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

3、用史实证明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农业方面:宋朝引进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棉花种植业推广到长江流域。

手工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宋代南方商业尤为发达。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国家财政收入依靠南方。“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1、皇帝制度

①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秦王嬴政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②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

③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2.中央官制

①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②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③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④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3.地方行政制度

①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②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③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④西汉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⑤唐朝时期合并州县。

⑥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⑦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对地方加强管辖制度:

秦国:建立县制(商鞅变法);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清朝: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4.选官制度

①汉武帝时期建立了地方每年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

②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③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④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⑤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答卷不许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⑥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补:(二)、发展过程:

1、政治上:

⑴.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七上P38)

商鞅变法(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就是通过类似变法完成的)内容之一: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体现了中央集权)

⑵.秦朝:(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七上P57)

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⑶.西汉:汉武帝的大一统:(七上P68)

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⑷.元朝:推行行省制度:(七下P68)

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⑸.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七下P88-91)

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

③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④执行削藩政策。

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七下P100)

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2、思想文化上:

⑴.战国: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七上P49)

⑵.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了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七上P58)

⑶.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七上P69)

⑷.隋朝: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七下P17)

⑸.唐朝:完善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七下P18)

⑹.明朝:八股取士(七下P89)

⑺.清朝: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七下P101)

①.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

②.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科举制度:

(一).发展过程

1.诞生:隋朝(七下P17)

①.隋文帝一一分科考试;

②.隋炀帝——设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唐朝(七下P18)

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第一名称为状元;扩充国学规模。

②.武则天——开殿试、设武举;

③.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3.变化:宋朝--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七下P58)

这种做法反映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即重农抑商政策),说明在宋朝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僵化:明朝——八股取士(七下89)

⑴.目的:加强思想专制

⑵.内容:①.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②.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③.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⑶.危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5.废除:清朝(八上117)

1905年,清政府接受张之洞的建议,废除科举制

(二).影响(七下19)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人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土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古代民族关系

一、古代民族关系

二、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新疆和台湾的联系和管辖

三、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

1、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年,荷兰殖民者人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2、第二次分离与回归: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结束后。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3、第三次分离: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自此,台湾再次陷人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一、古代对外关系史实

历史启示:

一个国家闭关自守必然落后于世界。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当前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抓住时代发展自己。

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地点、主力:前期(北京学生)后期(上海工人)

3、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近代化的探索

1、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一个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

2、结论: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不懈探索精神的民族;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1921——2011)

一、党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的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宪章运动。

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核心内容),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失败的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结果: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巴黎公社(今年是巴黎公社诞生140周年)

时间:1871年3月—5月

巴黎公社的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烈

着后人。

(二)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的解放斗争。

4、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之间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思想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中共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

五四运动的基本知识点: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时间、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3000多名学生集会演讲、游行示威。

3、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其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开始。运动主力:青年学生。中心:北京

第二阶段:6月初。运动主力:工人阶级。中心:上海

5、运动的结果: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6、五四运动的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

7、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地位)。

8、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

2、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3、参加人: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也出席了大会。

4、中共一大的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四、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见上)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2)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3)内容:①主要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

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毛泽东思想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中共八大1956年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经济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6、中共“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9、中共“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0、中共“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党的丰功伟绩

1、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胜利,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领导人民经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5、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六、党的艰苦历程

(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3、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并在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会师后的队伍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6、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1、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红军长征过程:

(1)1934年10月党中央、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

(2)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3)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4)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6)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长征中的艰难险阻:(1)人为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2)恶劣的自然环境: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3)生活困难:缺少粮食给养等

5、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抗日战争(略)

(三)解放战争(略)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9 地点:北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成立标志: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五.)西藏和平解放(了解)

1.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六)土地改革

(1)土改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1950年,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0年冬,全国开始进行土改。

(3)结果:到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4)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七、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90周年)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后来,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三大改造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

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0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四)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八、你从中国共产党斗争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领导者。

九、统一战线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启示

大革命时期(1924-1927)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分裂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合作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新。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分裂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启示:

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③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1、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启示:要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改革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改革启示

1、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2、改革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三、我国的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⑴.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⑵.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⑶.我国的城市改革主要针对国有企业进行。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对外开放

⑴.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为经济特区。

⑵.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⑶.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外交的风雨和彩虹

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对外政策。

1.对外关系:

(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交通要道)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

(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玄奘西游天竺,《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的重要典籍。

(3)明朝:①郑和下西洋(印度洋),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③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澳门遭到殖民侵略。

(4)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2. 对外政策:

(1)西汉:开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2)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3)明朝:郑和下西洋。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3.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

中国从古至今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再到对外开放。

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对待国外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

5.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

(1)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的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使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由于落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2)国运的盛衰与不同对外政策的关系: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列举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主要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1)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2)不平等条约及危害:

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3)外国列强从不平等的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及其对列强和中国分别产生了的影响

特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影响:①通过不平等条约,列强掠夺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和财富,输出了大量商品,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中国由于这些条约的签订,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4)中国近代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与今天的对外开放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是中国被迫,便利外国资本输出,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进行经济掠夺,具有强迫性、侵略性;

②后者是中国主动,便于引进外国资金、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具有主动性、主权性。

三、新中国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

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⑵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实行外交孤立政策;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为此进行抗美援朝;阻挠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

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两国的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⑵1954年4月--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⑶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⑴中美建交:

原因: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过程: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1971年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⑶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4、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

⑴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⑵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21世纪初的外交:

⑴2001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⑵2001年,中、俄、哈、吉、塔五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⑶2001年11月,这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⑷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

四、新旧中国的外交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发愤读书,准备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等。

五、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根本原因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日关系

1. 列举古代、近代和当代中日关系发展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1)古代:①特点:友好往来,源远流长。②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

(2)近代:①特点;发动战争,侵略中国,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②事例:(日本学习西方列强后侵略第一个老师的事例)

19世纪的侵华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当代:①特点;既合作又斗争。

②事例:合作--1972年中日建交、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斗争--东海油汽田危机、钓鱼岛危机

2.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如何改善? 1972年,中日建交。

3. 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

近年来日本政界右翼势力抬头,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罪行;首相等参拜靖国神社,为法西斯分子招魂的事件。

4.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为什么产生不同的结局?不同的结局给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两次侵略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影响: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启示: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灾难,亚洲人民应时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势力。

5. 从中日战争中,日本可吸取的历史教训有哪些?

①放弃军国主义,走和平发展之路;②正视中日关系史的那段不幸经历,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国民和青年时代;③警惕和禁止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势力的重新抬头;④要珍惜和维护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要随着时代的前进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6. 近年来日本军国主义和政治大国抬头的表现有哪些?

从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对外侵略的罪行到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从日本对外派遣自卫队参与国际重大军事活动,从日本要求修宪到要求加入联合国。

7. 你认为面对21世纪的中日关系,日本应该做些什么?

遏制军国主义势力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主动承担战争责任,真诚地、公开地向中国人民、亚洲人民道歉;有远见的日本政治家应致力于精心培育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明白中日友好关系是亚太稳定乃至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在国际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取信于世界人民。

8. 中日关系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日本对侵华历史的反省问题;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兴风作浪,否认侵华,美化战争,严重影响了中日的友好关系。

9. 从“日本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事件”到“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影响和我们的态度:①实质:日本政府否认侵略罪行,美化侵略,推卸战争责任,为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②影响: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损害中日关系,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③我们的态度:我们应牢记历史,正视历史,警惕军国主义复活;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居安思危;我们须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共创友好和平未来。

10.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和战争。据史说说中日应如何交往?

①日本应牢记历史,正视历史,汲取历史教训②中国应警惕军国主义复活③两国人民须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共创友好和平未来。

11. 日本应如何正确对待侵华战争?①正视历史,深刻反省战争犯下的罪行;②信守和平承诺;③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④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友好相处。

12. 对新形势下发展中日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加强中日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加大多方谈判与交流。

13.日本发展上的三次飞跃。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二战后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例题】

材料一: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189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学生13名。此后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903年增至1000人,1905年后半年骤增至8000人,是留学日本最盛时期。

(1)材料一中的这种现象对日本政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实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交往与唐朝有什么不同?

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向中国学习;19世纪末20世纪初洋务运动时中国派留学生到日本,向日本学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二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使日本强大起来。

(4)从材料的原因、现象及影响的分析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5)对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两颗原子弹事件的认识:①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②悲剧的元凶是日本军国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应该将日本法西斯与日本人民加以区别;③核技术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但是利用不当,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中美关系:

1. 近代:①八国联军侵华,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② 1922年华盛顿会议,迫使中国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 现代:

①建国前:扶蒋反共的政策;

②建国初:封锁禁运包围威胁、敌视态度、外交孤立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

法席位;

③70年代: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乒乓球)影响大球(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

署《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中美正式建交,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90年代: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首次越过联合国安理会,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发动科

索沃战争,干涉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并轰炸中国南联盟大使馆,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

3.美国的人权问题:

①评价美国的“人权高于主权”(评价美国轰炸南联盟):人权高于主权是指美国的人权高于别国的主权,实质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干涉他国的借口,同时也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实施霸权主义,推行其全球战略目标,最终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的途径。

②美国的人权状况:美国国内仍存在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问题;美国的对外战争,对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破坏;伊拉克战争中的虐待俘虏事件。

③面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反华议案,我们的态度:坚决反对和挫败美国的反华议案,坚决反对将人权与各种援助,甚至互惠性的贸易往来挂钩,不接受把人权作为交往的条件,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尊严。

4.轰炸南联盟:轰炸南联盟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

5.据史说说中美两国应如何交往?

当今世界两种制度将长期共存,既有合作,又有斗争。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谋合作与发展。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和利用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加快发展自己,也要对敌对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

6.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如何?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中美联合公报》和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列举新中国的主要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

2.20世纪50 年代的成就:

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3.20世纪70年代: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6届联合国大会);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

4.20世纪90年代: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5.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科技革命一、主要资产阶级革命

1

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还有俄国的二月革命。(九下P2)

中外史上的著名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1、商鞅变法(七上P3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