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常规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常规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常规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常规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常规体弱儿管理工作常规

一、目的

通过对体弱儿患病情况的了解,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治疗及特别护理,使其尽早康复,促进健康成长。

二、管理范围

体弱儿指患有下列疾病的儿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却发性佝偻病、中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等。

三、管理方法

对所有体弱儿进行登记,实行体弱儿登记制度管理。

1、专案管理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应进行体弱儿管理登记,实行专案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儿童进行登记并分转至儿童心脏外科和儿童康复科进一步治疗。

2、管理措施详见各类体弱儿管理范围内各管理方法。

3、护理措施在保健医生指导下,家长应对体弱儿进行正确护理,详见各类体弱儿管

理范围内各管理方法。

4、结案体弱儿治愈后应结案转入健康儿童常规管理。

体弱儿单病种管理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一、目的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存能力较差,通过系统的护理及科学喂养可使婴儿获得良好的营养支持,对于发现的问题早期干预,促进婴儿健康。

二、管理对象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三、诊断标准

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的足月新生儿。

四、管理方法及内容

1、登记管理对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立即建立登记。

2、专案管理对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早产儿及出生体重低于2500g

的足月新生儿建立专案进行管理,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满月后每月访视一次,直至三个月。

3、护理和喂养指导(1)每次访视测量体温,低于36度要进行保暖(2)每次访视测量

体重观察增长速度,体重不曾应找原因并采取措施(3)指导皮肤护理(4)指导喂养,强调母乳喂养,吸吮能力差的可用小勺或滴管喂养,母乳不足的要指导喂养方法。预防给药(1)生后半个月补充维生素D,每天500个单位(2)生后两个月补充铁剂,铁元素2mg/kg.d。

4、转诊生活能力差、体温持续不升或体重小于2000g的早产儿,有条件转新生儿病房。

如出现明显皮肤黄疸转诊。

5、结案(1)满三个月后转入正常保健门诊,每月复查一次(2)酌情进行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以及定期的智能筛查,并针对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专案管理卡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住址:开始管理时间:

检查日期:年龄:既往病史:

体格检查身长(cm)体重(kg)化验检查:HB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治疗与处理意见:

医生签字:

喂养(饮食)情况:

患病情况:

转归:治愈好转转医院未愈

结案日期:

g/dl

体弱儿单病种管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综合性的防治,有效控制佝偻病的发生发展,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

3岁以下婴幼儿,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是防治重点。

三、佝偻病的简易诊断标准

婴幼儿佝偻病简易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其中以体征为主要诊断指标,并按指标的主次、多少和严重程度进行综合判定。

(一)主要依据

1、病史、出生及发病季节,有无缺乏日照和口服维生素D史。

2、明显诱因早产、低出生体重、人工喂养、体弱多病、偏食、生长过快等。

3、症状夜惊、多汗、、烦躁不安。

4、体征主要体征颅骨软化(三个月以上婴儿)、方颅、肋骨串珠、肋软沟、鸡胸、

漏斗胸、手镯、X型腿、O型腿。次要体征枕秃、肋外翻、囟门晚闭、出牙迟

缓、肌肉韧带松弛等。

(二)诊断标准

1、佝偻病活动期

凡年龄在2岁以下儿童,有维生素D缺乏史及明显症状,并伴有下列任何一条者(1)具有2项主要体征;

(2)具有1项主要体征及1项次要体征;

(3)具有2项次要体征,并有明显诱因者;

再以体征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度

轻度(I度)表现为轻度骨骼改变。

中度(II度)表现为明显骨骼改变。

重度(III度)有严重骨骼畸形或功能障碍或表现病理性骨折等。

1、佝偻病恢复期

(1)曾有活动性佝偻病病史,经晒太阳、vitD治疗后,症状好转或消失、体征减轻、病情稳定者。

(2)初诊时仅有两项主要骨骼改变,无症状、无贫血、运动功能正常者。

2、佝偻病后遗症

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既往有佝偻病史现无症状,仅有明显骨骼改变者。

3、可疑佝偻病

有症状、体征和诱因,但不具备上诉条件者。

四、管理方法及内容

(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对3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经济、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阳光、多

晒太阳,每天晒太阳不得少于2小时,尽可能暴露皮肤,夏季避免日光直晒,

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合理喂养提倡生后6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6个月及时添加辅食,补充富有维

生素D、钙、磷及蛋白等营养物质,如蛋黄(100克含vitD250IU)肝类、鱼类、鱼子等。确实无母乳者,尽量食用配方奶或维生素AD强化奶。

3、婴幼儿预防

(1)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摄入vitD400IU/日至2岁,vit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vitD强化食品中的vitD含量。

(2)如婴儿每日摄入500ml配方奶,可摄取vitD约200IU/日,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夏季户外活动较多时),可不必另外补充vitD制剂。

(3)高危人群补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补充vitD800—1000IU/日,3个月后改为400IU/日。

(4)补充钙剂时应注意儿童每日膳食中摄入的钙量,以确定儿童每日钙元素的适宜摄入量。

6个月以下300mg;6个月—1岁400mg;

1岁—4岁以下600mg;4岁—11岁以下800mg。

(一)佝偻病的登记管理

对在体检中发现的佝偻病中、重度患儿均进行体弱儿登记。

1、可疑佝偻病试用vitD5万IU/月,1个月后复查。如确实为活动期佝偻病按专案

管理执行。若用药后症状、体征消失即可结案。

2、佝偻病恢复期可服用vitD5万IU/月,3个月后结案。

(二)佝偻病的专案管理

凡确诊为佝偻病活动期者应进行体弱儿专案管理,填写专案管理卡片。

治疗

1、I度佝偻病vitD15—20万IU/月

2、II度—III度佝偻病vitD30—40万IU/月

服药一个月后复查,显著者(神经系统症状消失、体征减轻),再服3个月维持量(vitD5万IU/月)以巩固疗效,3个月可酌情结案。

1、对长期消化不良,口服vitD效果不佳者,可改用肌肉注射,剂量同上。在生化

和X光片辅助检查下,最多不得超过2次。若2次注射仍无好转,应转儿童内

分泌门诊。

2、补充vitD的同时,口服钙剂。

体弱儿单病种管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管理

一、目的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危害儿童健康,通过治疗和对该病及时有效的管理,可促进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得到尽快纠正,保护儿童健康。

二、管理对象

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

三、诊断标准

诊断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二项,但必须含有第一项。

1、年龄在6岁以下(新生儿-除外)血红蛋白低于11g/dl。

轻度9—11g/dl

中度6----9g/dl

重度小于6g/dl

2、有明确的缺铁原因

(1)饮食习惯不良如挑食、偏食、吃零食等。

(2)食欲不好,入量不足,食物种类单调。

(3)长期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3、典型的贫血临床表现

苍白、无力、毛发干枯、厌食、烦躁不安。

四、管理方法及内容

1、登记管理对轻度贫血患儿建立登记,要有初诊、复查日期与血红蛋白测查结

果记录。

2、专案管理对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的患儿建立专案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应在

3个月内结案。

3、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药物及饮食治疗。一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

4、转诊经药物治疗3个月血红蛋白仍不恢复正常者,应转诊。

5、结案患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给药4—6周方可结案。

五、预防措施

1、合理膳食供给足够的动物蛋白、豆制品、绿色蔬菜和水果达到平衡膳食。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纠正挑食、偏食等不

良习惯。

3、疾病预防预防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虫病,如钩虫感染。

4、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贫血患儿,给予治疗。

六、治疗方法

(一)饮食治疗

1、调整饮食食物内容力求多样化、补充含铁、蛋白质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如猪肝、

动物血、瘦肉等。

2、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如挑食、偏食、吃零食等。

(二)药物治疗

1、血红蛋白在11g/dl以下者,可用铁剂治疗。

2、选用铁剂治疗按元素铁1-2mg/日,餐间服用最为恰当。

3、为促进铁的吸收,补铁同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

4、对贫血合并锌缺乏症的儿童,先补铁纠正贫血,之后再补锌纠正锌缺乏症。

体弱儿单病种管理---

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营养不良儿童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及时对患营养不良的儿童进行治疗,以期在最短时间内使儿童生长发育恢复正常。

二、管理对象

儿童体检及定期体检中发现的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

三、营养不良的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营养不良评价目前所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推荐的评价

指标,即安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的三个指标进行全面评价。

1、评价标准

采用的参考标准值是国际标准或称WHO标准。以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2SD)为营养不良的判定标准。

2、营养不良分类

(1)低体重(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急性或近期营养不良者;

(2)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低于评价标准),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慢性长期营养不良者;

(3)消瘦((年龄别身高低于评价标准),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4)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年龄别身高低于评价标准),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远期均有营养不良。

3、评价方法

(1)测量与记录准确测量身高、体重,并记录测量值。

(2)计算儿童年龄准确计算儿童实足年龄(岁,月)。

(3)与评价标准对照按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与WHO标准进行对照。

(4)进行三等级评价根据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和身高别体重数值所处的位置,按上、中、下进行评价。评价“下”时,为营养不良。

上数值大于或等于均值加2个标准差的范围;

中数值大于或等于均值减2个标准差至小于均值加2个标准差之间的范围;

下数值小于均值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

(5)分析评价结果结合评价结果与体检检查、疾病情况、喂养、生活环境等进行分析,对体格发育状况作出合理、切合实际的评价,并给予恰当指导。

四、管理方法

1、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档案。

2、对每个营养不良儿童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

法。

3、定期监测营养不良儿童

(1)低出生体重每月测量体重1次;

(2)发育迟缓每三个月测量体重、身高1次;

(3)消瘦与严重营养不良每月测量体重1次,每三个月测量身高1次;并把情况及时通知家长,配合治疗。

4、转诊对需要进行临床治疗及半年内连续3次体重不增或连续2次身高不增者,可转诊至医疗或保健机构。

5、结案直至该儿童营养不良得以纠正为止。

五、对营养不良的营养指导原则

1、对于存在现阶段营养不良问题的患儿,包括消瘦、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和绝大多数低体重患儿

(1)应认真查找病因,例如是否患有急慢性感染或其他疾病,喂养方法是否得当,食物选择调配是否合理,有无不良饮食习惯等。

(2)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指导,如进食量、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评估与指导。

(3)对单纯性地营养不良原则上不用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患儿,如病情严重,或合并其他疾病时,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2、发育迟缓的患儿目前营养尚可,其身材低矮主要是过去喂养不当,或反复患病

引起的,因此指导重点应该是合理喂养、预防疾病、加强体格锻炼等,使其以后的生长发育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体弱儿单病种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管理

一、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影响儿童发育,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照顾及护理,有利于控制并发症,改善健康状况。

二、管理对象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实施手术根治前均作为管理对象。

三、管理方法

1、建立体弱儿登记。

2、加强生活各环节的护理适当参加活动,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活动

量、活动强度及时间。天气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减少呼吸道感染。

3、根据卫生部规定按时接受预防接种。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制度转诊制度

高危儿童筛查、转诊和管理工作常规 一、高危(体弱)儿童管理对象: 1.早产(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2500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3.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惊厥,持续性低血糖。 4.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5.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 6.母亲患有中度以上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严重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7.妊娠、分娩、新生儿期的异常 ①多胎。②臀产位。③新生儿窒息。④异常黄疸(血清胆红素值15~20mg/dl以上)。⑤呼吸困难,特别是呼吸暂停发作。 ⑥痉挛。⑦哺乳力不足。⑧拥抱反射缺如。对有以上高危因素的婴儿,要严格观察其发育过程和临床症状的变化。这些也是早期诊断脑性瘫痪的重要依据。 8.发育迟滞 乳幼儿的发育落后于相应月龄的水平,如3个月不能肘支撑,不能竖颈,对周围漠不关心,逗引反应迟钝,5个月不伸手抓物等,应注意到异常的可能性。

9.姿势与运动的异常 当乳幼儿与正常同龄儿相比,身体与四肢发软或发硬,活动笨拙,可疑异常时,要及时进行神经学及发育学检查,必要时进行头部CT与脑电图检查。 二、对辖区内高危儿童进行登记管理,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并进行定期追访,记录诊断和干预结果。 三、高危儿童连续两次评估正常并满一周岁可结案。 四、对高危儿常规指导视听训练,触觉刺激(游泳、抚触),四肢操等早期家庭干预措施。 五、做好高危儿保健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喂养、护理及防病知识,提高家庭自我监测能力。 六、高危儿童管理记录完整,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城门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随着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具体实际,特建立本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 各个年级、班级要全面落实“代理家长”制,全体任课教师要积极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几”管护对子,全面关心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状况,要求做到:“三知”,即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到知情;“三多”:即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建立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确保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代理家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各代理家长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托管人或监护人联系一次,保持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经常性沟通,力争做到半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做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幼儿健康检查: 1、幼儿初次入园须经街道妇幼保健站进行健康检查,填写健康检查表和保健卡。 2、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校。 3、在园幼儿离校1个月以上者,返校时须重新体检。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要进行检疫,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 4、定期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在园群体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治疗。 5、定期体检,全园幼儿每年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率达95%,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健康分析、评价,常见病统计及缺点矫治。每年普查龋齿、氟透、驱蛔,测听力一次。3周以下学生执行生长监测,一年四次测身高、体重并做好分析评价。 6、体检中发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异常者均应转入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7、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或问题儿童如沙眼、龋齿、等要建立档案,及时予以矫治,矫治与转归情况详细记入缺点矫治登记或档案中。 8、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教师健康检查: 1、教师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它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市县(区)以上医疗保健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2、皮肤病期间及患精神病者不得从事保教和炊事员工作。 三、食堂管理员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管理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1、食堂管理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2、食堂管理员由学校一年一聘,学年初,学校与伙食团从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 3、食堂管理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县疾病控制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4、食堂管理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伙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5、食堂管理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食堂管理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 7、每天早上上岗前由学校行政领导或食堂负责同志对从业人员进

关爱留守儿童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能和正常的未成年人一样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

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政府、家庭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7、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普略 职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副组长:张民辉李晓飞 职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个部门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员:强建林张清泉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学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规定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 管理规定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一、幼儿健康检查: (一)幼儿初次入园须经妇幼保健科进行健康检查,填写健康检查表和保健卡。 (二)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园。 (三)在园幼儿离园5个月以上者,返校时须重新体检。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要进行检疫,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 (四)定期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在园群体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治疗。 (五)定期体检,全园幼儿每年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率达100%,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健康分析、评价,常见病统计及缺点矫治。每年普查龋齿、氟透、驱蛔,测听力一次。 (六)体检中发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异常者均应转入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七)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或问题儿童如沙眼、龋齿、等要建立档案,及时予以矫治,矫治与转归情况详细记入缺点矫治登记或档案中。 (八)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教师健康检查:

(一)教师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有携带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市(区)以上医疗保健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二)患有皮肤病及患精神病者不得从事保教和炊事员工作。 三、食堂管理员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管理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二)食堂管理员由幼儿园一年一聘,学年初,幼儿园与后勤部门从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 (三)食堂管理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四)食堂管理员一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食堂食品加工和销售工作。 (五)食堂管理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食堂操作员及管理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工作期间穿戴好工作服及工作帽,戴好口罩,按要求规范操作。 (七)每天早上上岗前由幼儿园行政领导或食堂负责同志对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岗。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 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 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 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 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 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 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 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 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 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 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威远县连界镇中新小学 一、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各班主任对本班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二、“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政教处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三、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1、谈话便于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位儿童. 2、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的找每一位儿童,每学期要谈话两次. 3、谈话要重视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4、找优生谈话,要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学习风气树立起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5、代理家长和儿童的谈话面,须100%. 6、学期中,代理家长应及时把握,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现象的儿童,进行个别谈话. 7、谈话后要求谈话教师做好谈话记录,关注重要信息. 8、谈话记录要求每学期开学后上交教导处,情况分析后存档 四、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1、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

幼儿园儿童疾病管理制度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儿童疾病管理制度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幼儿园儿童疾病管理制度 1、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肥胖症等,应列为多发病防治内容。建立专门档案、加强管理。 2、保健人员及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的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如适当地进行营养上的干预,按体弱儿管理要求认真做好个案记录,按病种做好小结。 3、向家长宣传体弱儿护理保健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必要时及时就医。 (十)体格锻炼 1、开展活动量适宜的各种体育锻炼,随季节变化安排好户内外活动,每日有记录。体格锻炼应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锻炼强度。 2、结合年龄、季节变化,安排内容多样化的体格锻炼,创造条件开展日光浴、水浴、空气浴锻炼,开展各年龄组的体操锻炼。 3、正常气候条件下,应保证儿童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4、按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体质安排锻炼内容,掌握适当的运动量,不强求一律。锻炼前应做好活动场地、器械、儿童穿着等准备工作。锻炼过程中注意保护儿童的安全、做好保育工作、观察儿童的反应,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锻炼及时处理。锻炼结束后应观察幼儿的精神、食欲、睡眠等情况,保证水的供给。 5、注意锻炼与保健、营养、护理的结合。对体弱的儿童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儿童有病时暂停锻炼。 第 2 页共 5 页

幼儿园儿童节活动邀请函范文 亲爱的家长: 如果说五月是温馨的,那么六月就是灿烂的:阳光、笑脸、礼物所有的一切都将聚拢在一起,只为了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为我们的孩子送上所有的祝福与爱,诚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陪伴孩子一起度过这个专属于他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园外的家长如有兴趣,欢迎您携带孩子参加六一当天下午在珍珠湾小区内举行的跳蚤市场与美食分享,咨询电话:596080950,肖老师。 当日活动流程: 一、 6月日上午 9:00~:00,地点:青葵园内; 儿童节节日庆典,届时将有看我七十二变及偶戏表演。 二、6月日下午 6:00~8:00,地点:珍珠湾小区内,海边或草地; 跳蚤市场及美食分享。 自备物品: .上午的庆典,请爸爸妈妈为孩子大变身,他们可以是公主、王子;可以是魔法师、花仙子;也可以是闪电麦坤、怪物扮演角色不限,请尽情发挥,可参考绘本或近期孩子感兴趣的人物形象。道具服装请家长事先准备好,当日入园时交与老师。 用于下午跳蚤市场交易和交换的物品,须是孩子们自己的书画作品、手工作品或孩子用过的物品。请注意:一定是孩子的,而不是成人的;是旧货,而不是新采购的商品。这是一次处理家中孩子的闲置资 第 3 页共 5 页

体弱儿管理制度

体弱儿管理制度 通过对本园体弱儿的了解,加强保教配合,重点加强对体弱儿的特殊照顾及个别护理,使他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体质,促进其健康成长。体弱儿的管理范围主要包括: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呼吸道、肠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等。 (一)对贫血儿童的管理 1.诊断标准(必备的):年龄在6岁以下(新生儿除外)血红蛋白低于11g/dl。 轻度:9—<11g/dl 中度:6—<9g/dl 重度:<6g/dl 2.发现贫血患儿,及时与家长联系,家园配合,查找贫血的原因,共同进行管理,对患儿全面加强一日生活中的照顾。 3.对轻度贫血的幼儿进行登记管理,要有初诊、复查日期与血红蛋白测查结果记录。 4.对中、重度贫血的患儿进行专案管理,一般情况下应在3个月内结案。 5.治疗:根据病情,可采用药物(中、重度)及饮食治疗(轻度),1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 6.转诊:经药物治疗3个月血红蛋白仍不恢复者,应转诊。若在园儿童患中、重度贫血一般建议患儿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7.结案:患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给药(中、重度)或饮食治疗(轻度)4—6周方可结案。

(二)营养不良儿童的管理 1.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的幼儿进行登记并建立专案,及时与家长联系,分析病因,要求班内保教人员在患儿的进餐、活动等一日生活中多照顾,纠正其不良习惯。 2.定期监测:以大体检时间为准 (1)低体重:每月测量体重一次; (2)发育迟缓:每3个月测量身高、体重1次; (3)消瘦与严重慢性营养不良:每月测量体重一次,每3个月测量身高1次; (4)将结果及时通知家长,并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 (5)结案:直至患儿营养不良得以完全纠正为止。 3.根据儿童营养不良分类及病因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指导与干预,如进食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等;依据患病情况的不同为患儿提供饮食护理。 (三)对反复感染儿童的管理 1.诊断标准:(以儿童考勤为准) (1)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天数累积5天及以上者。(2)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带药(抗感染性药物)累积7天及以上者。 (3)因患病连续在3个月内每月缺勤及带药累积10天及以上者2.方法及内容: (1)定期进行统计,筛出反复感染儿童。

高危儿追踪管理制度

高危儿追踪管理制度 一、对所有高危儿专册登记存档,并进行定期追访,记录诊断和干预结果。对曾在新生儿期进行急救的高危儿可以增加随访次数。 二、随访中给予全面体检、神经行为发育检查等。 三、对高危儿常规指导视听训练,触觉刺激(游泳、抚触),四肢操等早期家庭干预措施。针对随访婴儿利用耳声发射方法进行听力筛查,凡3次听力筛查异常者转上级医院,以确保出生后6个月内对听力筛查障碍患儿给予明确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对言语智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四、1岁内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神经运动发育检查或高危儿脑损伤筛查,及时发现运动发育迟缓或早期脑瘫健康训练指导。 五、做好高危儿保健的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喂养、护理及防病知识,做好高危儿家庭监测的宣传工作,提高家庭自我监测能力。 六、如随访中发现有生长发育迟缓、智能发育迟缓、脑瘫言语障碍问题应及时经行干预治疗,对于不能治疗的患者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七、高危儿管理程序 筛查→登记→管理→结案

附:高危(体弱)儿童管理对象: (一)高危胎儿:(孕期高危因素) 1、有脑瘫家族史、家族遗传、代谢病史。 2、高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35岁。低龄产妇:分娩时母亲年龄<16岁。 3、孕期子痫、外伤、晕厥。 4、孕期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5、孕期感染:发热、腹泻、病毒性感染及其他。 6、本次妊娠有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等,母婴血型不合。 7、自然流产≥3次。妊娠次数≥4次。 8、孕期疾病:高血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糖尿病、中重度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甲状腺肿大、心脏病、癫痫、肾炎、结缔组织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9、孕期接触有害理化因素:放射线、有毒化学物品、高压线、造纸厂、水污染及其他。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 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童星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汇编

李家河中心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学校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一、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二、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三、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四、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 五、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一、谈话便于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位儿童. 二、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的找每一位儿童,每学期要谈话两次. 三、谈话要重视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四、找优生谈话,要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学习风气树立起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五、代理家长和儿童的谈话面,须100%. 六、学期中,代理家长应及时把握,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现象的儿童,进行个别谈话. 七、谈话后要求谈话教师做好谈话记录,关注重要信息.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流程汇总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流程 汇总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儿童保健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熟练掌握儿童保健科门诊的各项服务内容,如:生长发育的咨询以及发育儿科学涉及的各个领域的内容,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二、服务态度要热忱,详细询问病史,做好保健手册建档及登记工作。 三、认真完成生长发育、营养评估指导,早期发展水平评估及神经系统测评等检查的指导解释工作。 四、耐心与家长沟通,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缓慢儿以及有发育及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及时转到儿童保健科专家门诊。 五、按时上下班,搞好室内环境卫生。 六、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新生儿访视工作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居住在辖区内新生儿的访视工作,及时掌握新生儿出生情况、出院时间,及时访视。 二、新生儿访视用品齐全,功能完好,符合卫生消毒要求。 三、访视内容完整,认真做好新生儿体检,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四、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转诊。 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增加访视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 六、访视后,规范填写“新生儿访视记录”,做好信息统计、上报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一、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明确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职责,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二、健康教育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规范。 三、利用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刊出疾病预防与保健健康知识,每二个月至少更换一次;为居民举办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知识讲座,每月至少一次。 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向居民发放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处方及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五、利用病人就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健康教育咨询、孕妇学校等各种时机,开展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服务。 六、不断加强健康教育业务学习,认真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七、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一、按照0岁4次、1岁2次、2岁2次、3-6岁每年体检一次的体检原则,对每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6个月以上儿童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常规,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登记管理和治疗。 三、8-12月龄儿童建议到县级以上保健院进行一次智力测查,对具有智力高危因素的儿童全部进行智力监测。对智力可疑、异常儿童进行登记、转诊和追踪。 四、对0-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听力筛查,4岁以上儿童建议到县级以上保健院进行视力测查,发现听力、视力异常和患龋的儿童都要及时登记、转诊和治疗。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她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与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与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与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与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与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与思想上的关怀与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与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儿童保健管理规定完整版

儿童保健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儿童保健管理制度 一、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 1.对新生儿、婴幼儿、体弱儿(佝偻病、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按常规管理,建立系统管理卡(册)。 2.对7岁以下儿童根据年龄特点进行定期体检(一岁内每三个月一次,一至三岁每半年一次,三岁以上每年一次)。 3.做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 4.指导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督促检查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条例》。 5.普及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儿童营养、心理、母乳喂养和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6.有计划地培训下级妇幼保健院的儿童保健人员。 7.掌握儿童健康状况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应有基本情况、系统管理情况、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资料,要及时、准确地统计分析。

8.开展儿童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儿童营养、心理、体格锻炼、早期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二、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方法 1.政府领导参与和全社会支持。 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工作目标。落实《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须依靠各级政府的参与和领导、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2.家长是儿童保健有力的支撑点,须重视家长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3.分析现状,确定工作重点。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规监测资料,分析儿童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工作内容。 4.防治结合。 儿童保健着眼于人群,通过个体的防治及群体防治而达到目的。 5.平等、有效。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进一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我院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高危妊娠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一、高危孕妇筛查制度 1、所有孕妇应在辖区卫生所或乡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建册(卡),首次建册(卡)时特别强调要询问既往难产史、生育史、、外、妇产科病史,医疗机构产前检查时必须做心、肝、肾、血液等病史的采集和检查,按规范认真预约产前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江口县母子保健手册》相应之处,做到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2、产前检查要按照《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进行高危因素筛查。 评分在10—30分以上的孕妇应到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诊治和分娩,并在《江口县母子保健手册》左上角作特殊标记(△或▲)。 二、高危孕妇首诊负责制度 产科门诊医生对高危妇要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高危孕妇要建档管理(专案管理),专人负责,做到早期干预,及时转诊,避免诊治延误。 三、高危孕妇逐级报告制度

村级(街道)发现高危孕妇及时报告辖区医院妇保医生,妇保医生负责全乡(镇)街高危孕妇动态管理,并将高危孕妇每月10日前报告市级保健院妇保科进行动态管理。 四、高危孕产妇追踪随访制度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将收到的高危产妇信息卡及时反馈到孕产妇所在地医院防保科,妇保医生定期下村(委)跟踪随访高危孕产妇,并做好追访笔录。 五、高危孕产妇护送转诊制度 负责转送的医护人员应在转送途中有初步急救能力,转出单位要使用《高危孕产妇转诊及反馈通知单》。乡镇卫生院一旦识别出高危孕产妇后应立即与上级产科急救中心联系,及时转诊。上级产科急救中心要及时向下级单位反馈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处理、结局等信息,评价转诊是否及时和延误,并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不断提高转诊的效率。 六、宣传工作 做好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宣传,使孕妇和家属明白高危妊娠对母亲和婴儿的危害,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江口县妇幼保健院 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

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汇编

培蕾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辍学率在1%以下,完成率达98%。 7、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幼儿园全部管理制度汇编

晨检制度 为防止传染病患儿进入幼儿园及幼儿把不安全的物品带入园,我园应坚持每天进行晨检工作,要求为:一摸、二看、三问、四查: 一摸:摸摸幼儿额头看有无发热。 二看:看幼儿精神状态好不好,有无疲倦或不适面容,看皮肤有无皮疹、肿块,这是发现并隔离水痘、腮腺炎患儿非常关键的步骤。 三问:问问幼儿在家中的健康情况,有无不适以便在园中观察,如发现问题可细问其有无发执、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在家的睡眠、饮食、大小便情况。 四查:对疑似患病的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协助诊断。检查有无携带易造成外伤的物品、器械入园,最好不要让幼儿自带食品入园。 晨检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注意亲自把关,对普通的感冒、消化不良、皮炎等带药入园的幼儿要进行登记并管理。注意发现幼儿的问题,及时请保健医生复检,应正确对待晨检工作。 全日观察制度 教师应对入园幼儿进行全日观察,处理在园幼儿的健康相关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具体工作如下: 1、对带药入园的患儿,应检查其服药情况、在园活动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以便离园时知道家长,并做好观察记录。 2、对在园幼儿应观察其有无健康问题。 (1)看幼儿的精神状态、面容,必要时测量体温。 (2)观察幼儿的情绪、食欲、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异常情况。

(3)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是否正常。 (4)注意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在园中如果发生摔、碰、划破皮肤等事故应及时处理,离园时必须告知家长,并做记录。 3、离园时应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并进行必要的卫生、安全宣传。对全日观察中有发现问题的幼儿,或带药入园者,离园时教师应告及时告知家长幼儿在园中的表现、病情的变化情况,提出合理的卫生保健指导和建议。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定

幼儿园体弱儿童管理规 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体弱儿童对象: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10克/L(〈克/L均登记在册, 落实管理措施:≤100克/L应建立个案〉 2、佝偻病活动起: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3、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P10 身高测体重〈P10 中度:年龄测体重 P97。 三、管理要求: 1、专册登记: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 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 查,不能任意销毁。

2、活动室、卧室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整洁便于开展 户外活动。 3、园所长、保健应全面关心体弱儿的生活、保健、护理、治 疗等,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保教人员按要求执行任务。 4、针对体弱儿童的病种和病情,向家长宣传保健护理知识, 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并主动反映儿童在家情况。 5、有计划、有食谱、有进食量及时间,与正常儿童食谱同步 编制,并护理针对不同病种进行食疗。 6、户外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体弱儿童仍为必需,有促进代 谢,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每天都应进行1-2小 时户外活动,加强护理。 四、体弱儿童需做好随访及结案工作。 对于体弱儿童还需做好个案记录与小结分析。 体弱儿童管理制度 一、体弱儿童的范围 1、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100g/L幼儿 列入体弱儿童的管理对象,建立个 案。血红蛋白<110g/L幼儿应登记 在册,落实管理措施。 2、营养不良:轻度:年龄测体重或身高测体重

高危儿筛查,管理方案

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高危儿是指在出生前、产时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社会及环境危险因素),或在常规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如某个能区的发育落后)的特殊儿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危儿各种发育障碍如脑瘫、学习困难、视听障碍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为降低高危儿的伤残发生率或减轻伤残程度,改善预后,提高存活高危儿的生命质量。依据《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徐州市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实施方案》 一、要高度重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纳入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指标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将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纳入妇幼卫生年度工作指标及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切实推进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进程。 二、建立健全高危儿筛查与管理网络,做到广覆盖,早筛查。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辖区内高危儿筛查网络,各妇幼保健机构指定专人负责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各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具体涉及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科等学科。 (二)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及各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要设立高危儿干预专科门诊,按照《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常规》(见附件三)、《高

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附件六),开展辖区内相应类别的高危新生儿、发育偏移儿童的管理工作。 三、明确职责,规范开展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 各相关人员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要按照《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各级人员职责》(见附件五)《高危儿筛查及转诊流程》(见附件四)、《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见附件六)要求履行职责,开展高危儿筛查及管理工作。 四、要成立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多学科联动机制,协调开展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 各地要依托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机构,成立由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及康复科人员构成的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辖区内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及相关业务培训、指导、考核工作。 五、强化高危儿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对高危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各有关医疗保健机构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同时,要加强高危孕产妇、高危儿潜在风险及早期干预的知识宣传,提升服务对象的保健意识、以及接受高危儿筛查筛查及管理的依从性。力求做到对每一个高危儿都能够的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切实提升高危儿的生命质量,减少脑瘫和智力低下的发生。 四、高危儿筛查与管理工作要求 高危新生儿漏筛率≤5%;高危新生儿转诊率≥95%;高危新生儿规范管理率≥80%。 附件一、市级高危儿筛查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精)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 1.学校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盒联系卡。档案资料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 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3.每一项全校性的工作(活动结束后要求档案管理员及时收集原始资料整理归档,学期结束前及时集中各帮扶志愿者和各班级(班主任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原始资料整理归档。离校前所有入档资料按要求分类整理装订,完成建档任务,并及时上交学校负责人审核后由学校统一保管备查。 4.案卷要求整洁、清晰,不得丢失。 5.班主任要及时做好平时的帮扶关爱记录和学期结束的“留守儿童成长评价记录”,学期结束前及时将等资料上交档案管理员归档。 6.班主任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学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记载情况,并进行有效指导;根据学校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关爱活动,学期结束前及时将有关记录表、活动资料上交档案管理员归档。 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帮扶活动,每一名教师结对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帮扶制度: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名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 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8、帮扶教师每月要通过电话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构建“务工地和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尤其要多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