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

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

8下?2016年?第24期(总第542期)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131Human Resources 【人力资源】

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将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机制,我国虽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无法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将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

一、有关国际化人才的概念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指向国际化就业领域输送人才或者为成为此类人才奠定基础。国际化就业领域包括:随着“走出去”企业去国外工作、为在华国际企业服务、直接到国外企业工作。

二、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高职层次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7种素质: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具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能力。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人的成功商数是由情商、智商、意商三部分构成,其中智商只占20%。在人才培养过程也是从专业素质、基本素质、发展素质三个方面考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评价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基本素质

爱国: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有文化: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接受跨文化差别会语言:沟通能力

敬业:世界通用的职业精神

身心素质过硬:主动开放、认真负责、灵活应变、积极抗压的个性特征

身体好:适用各种饮食、各种气候、会保护自己专业素质

业务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职业资格

懂信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

创新强:具有方法创新和发现开拓新市场的素质发展素质

有目标:目标取向和结果导向会管理:懂得各种国际规则能团队:合作能力

能发展:学习意愿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四、国际化人才评价方式与方法

评价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可用评价体系里的一级指示与二指标来评价,每项一级素质指标满分为100分,三个一级素质项总分为300分。每个二级指标分配不同权重,根据“走出去”企业对不同人才的不同需求,全方位考察是否符合国际化人才标准。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

五、高职如何依据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如何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是现在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有三个坚持,坚持现代化战略,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建设为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坚持信息化战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持续提升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然后,学校应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企业需求而办学。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优质产能走出去,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其次,有效利用一切可用于办学的资源,设计合适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基于国际化的土壤来设计培养体系。最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必须区别于本土人才的评价体系,应依据评价体系达到“走出去”企业的知识能力要求,与世界接轨而设计国际化人才的评价体系,适应国际化人才未来发展要求。

六、结语

只要高职院校始终严格按照评价体系的要求,坚持高水准地培养国际化人才,就可以培养比本科院校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参考文献:

[1]夏玉荣,周桂生.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构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3).

[2]刘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责任编辑:辛美玉)

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

李新良 胡小红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规定要培养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提升国际化人才质量,本文从构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出发,提出了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24-0131-01收稿日期:2016-08-07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课题号:XJK016CZY082)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李新良(1974-),女,湖南娄底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与软件项目开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