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士大夫撒旦

士大夫撒旦

士大夫撒旦
士大夫撒旦

〈〈醛〉〉的练习

第一课时

[基础题]

1. 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摩/升CuSO4溶液和0.5摩/升NaOH溶液各1毫升,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毫升40%的乙醛,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导致该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未充分加热

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NaOH溶液的量不够

D.加入CuSO4溶液的量不够

2. 有机物CH3CH(OH)CHO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酯化

B.加成

C.消去

D.水解

3. 用铜作催化剂,使1-丙醇氧化为某有机物,下列物质中,与该有机物互为同

分异构体的是

A. CH3OCH2CH3

B. CH3CH(OH)CH3

C. CH3COCH3

D. CH3COOCH3

4.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和物中,氢元素占质量百分组成为9%,则混和物中氧元素占质量百分组成为

A. 37%

B. 16%

C. 6.6%

D.无法确定

5.饱和一元醛和酮的混和物共0.5摩尔,质量为40.4克,若此混和物发生银镜反应,可析出银43.2克,符合题意的组是

A.乙醛和丙酮

B.丙醛和丙酮

C.乙醛和丁酮

D.丙醛和丁酮

6.关于甲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醛是最简单的一种醛,易溶解于水

B.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甲醛的水溶液被称之为福尔马林(formalin)

D.福尔马林有杀菌、防腐性能,所以市场上可原来浸泡海产品等

7.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氨水B.NaOH溶液C.稀硝酸D.酒精

8.关于乙醛的下列反应中,乙醛被还原的是

A.乙醛的银镜反应B.乙醛制乙醇

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D.乙醛的燃烧反应

9.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的质量分数是

A.16% B.37% C.48% D.无法计算

10.使用哪种试剂,可鉴别在不同试剂瓶内的己烯、甲苯和丙醛

A.银氨溶液和酸性KMnO4的溶液

B.KMnO4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

C.银氨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

D.银氨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

[提高题]

1.2HCHO + NaOH(浓)—→CH3OH + HCOONa 反应中,甲醛发生的反应是

A.仅被氧化B.仅被还原

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2.某饱和一元醛和酮的混合物共3g,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后,可还原出16.2g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有甲醛B.混合物中可能含乙醛

C.醛与酮的质量比为3:5 D.该酮为丙酮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CHO—CHO和H2加成。

⑵C6H5—CHO催化氧化。

⑶CH3CH2CHO和新制Cu(OH)2的反应。

⑷CHO—CHO和银氨溶液反应。

4.一个重91.80g的洁净烧瓶中,加入两种饱和一元醛A和B的混合液4.68g,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经充分反应后,过滤、仔细洗涤、干燥,称得瓶和固体质量共108.00g。已知B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求

(1)A和B各为什么醛

(2)B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拓展题]

1.目前用乙烯制乙醛的过程分三步进行:①CH2=CH2 + PbCl2 + H2O → CH3CHO + 2HCl + Pb;

②Pb + 2CuCl2→ PbCl2 + 2CuCl2;③2CuCl2 + 1/2O2+ 2HCl → 2CuCl2 + 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H2=CH2是还原剂,PbCl2是氧化剂B.CuCl2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

C.乙烯是还原剂,O2是氧化剂D.PbCl2和CuCl2都是氧化剂

2.已知某些醛类之间可以聚合生成羟醛,例如:

羟醛受热很容易脱水生成不饱和的醛,试写出以乙烯为原料(无机试剂可以任选),合成1—丁醇的化学方程式。

3.化合物A(C8H17Br)经NaOH醇溶液处理后生成两种烯烃B1和B2.B2(C8H16)经过:①用臭氧处理;②在Zn存在下水解,只生成一种化合物C.C经催化氢化吸收1 mol氢气生成醇D (C4H10O),用浓硫酸处理D只生成一种无侧链的烯烃E(C4H8).已知:(注:R1、R3可为H 或其他烃基)

试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4.某液态有机物B,在101 kPa、170℃的条件下全部气化,占有体积57.9 mL,在混入同条件下231.6 mL纯氧气,点燃后,恰好使它完全燃烧,生成等体积的CO2和H2O(g).当恢复到反应前状态时,燃烧后混合气体密度比原混合气体减小1/6.计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并指出:当要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时,还要利用什么实验?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基础题 1.AC 2.D 3.C 4.A 5.C 6.D 7. C 8.AC 9.B 10.D 提高题 1.C 2.AC 3.⑴CHO —CHO + 2H 2 HOCH 2—CH 2

OH

⑶ CH 3CH 2CHO + 2Cu (OH )2

CH 3CH 2COOH + Cu 2O↓ + 2H 2O

4.解:(1)因均为饱和一元醛,所以设混合醛的化学式为C n H 2n O 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得 C n H 2n O ~ 2Ag

14n+16 2×108 4.68g 108.00-91.80g

解得n=3.3

又因B 比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即A 、B 是相邻碳数的两醛 故A 为丙醛,B 为丁醛 (2) [n(A)×3+ n(B)×4]/ [n(A)+n(A)]= 3.3 n(A)/n(B)= (4-3.3)/(3.3-3)=7:3 W(B)=(3×72)/[3×72+7×58]= 0.347

答:A 为丙醛,B 为丁醛。B 的质量分数为0.347 拓展题 1.C

2.①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2 CH 3CH 2OH + O 2 2CH 3CHO + 2H 2O

催化剂

一定条件

催化剂

② 2CH 3CHO

CH 3—CHOH —CH 2—CHO

③ CH 3—CHOH —CH 2—CHO CH 3CH=CHCHO + H 2O

④ CH 3CH=CHCHO +2H 2 CH 3CH 2CH 2CH 2OH 3.解析(逆推法):先将题给信息统摄如下:

由D 逆推,可知C 分子中含有4个C 原子(由醇逆推可知C 为醛或酮),由C 逆推,可知B 2分子中C

C 双键居中,由B 2逆推,可知A 分子中的Br 原子处在两个中心C 原子的一个

C 原子上.由于E 无侧链,逐步逆推可知

D 、C 、B 2、A ,乃至B 1都无侧链.

答案:A :

, B 2:

C :CH 3CH 2CH 2CHO E :CH 3CH 2CH =CH 2

4.提示(和量法):B 气化后:V (B )∶V (O 2)=1∶4,则1体积B 与4体积O 2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前有5体积混合气体,则反应后有6体积混合气体,这样才能使燃烧后气体的密度比原来减小1/6.根据生成等体积的CO 2和H 2O (g ),可知B 分子内N (C )=1/2N (H ).所以可设B 的化学式为C x H 2x O y ,则:

可求得:x =3,y =1.

有机物B 分子式为C 3H 6O ,符合饱和一元醛和酮的通式,利用银镜反应等实验可确定其结构. 答案:C 3H 6O

若要确定B 的结构,可将B 与银氨溶液〔或新制Cu (OH )2〕反应,出现银镜(或红色沉淀),说明B 为丙醛,否则为丙酮.

浓H 2SO 4

催化剂

撒旦的造句

撒旦的造句 导读:撒旦拼音 【注音】:sadan 撒旦解释 【意思】:基督教用语,指魔鬼。[希伯来sātān] 撒旦造句: 1、我怎么知道它不是我自己的愿望或者甚至是从撒旦而来的谎言? 2、撒旦用这个秘密装出神秘的样子来编织它的骗术。 3、如果这是定罪,那么它就是来自于上帝;如果是谴责,这就是来自撒旦。 4、撒旦企图仿效这个秘密让我们感觉到特别,如同我们是秘密的一部分,隐藏在他的领域里。 5、上帝的圣灵离开了所有的教堂,就在这时撒旦及时地进入了教堂开始了他的统治。 6、我们要努力赶上耶稣,他知道他拥有至高的权柄,能命令撒旦落荒而逃。 7、地狱的其他空间都充满了黑暗的火焰,在这样的背景下,撒旦可怕而威严地站在那里。 8、有谁比撒旦更适合这个角色呢? 9、在此提到的十种生物都有共同的“恶魔精神”,而魔鬼可以反应所有,从坏心肠的鬼或是堕落的天使到撒旦的傀儡。

10、你焦虑的时候,你就已经打开撒旦的大门。 11、他们想让你、他们的孩子们还有所有处于吼叫半径内的人都知道,撒旦就在他们当中。 12、不仅仅是那些围观木偶的人们,还有一个传道士在出售他组合的一个木偶集团军,(撒旦是最贵的一个)。 13、如果只是一瞬间,撒旦突然看起来又老又脆弱。 14、这是悔改:转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撒旦上帝。 15、“那正是我想要的,”撒旦说。 16、所以撒旦是不是许多这样的力量,或者宇宙的统治者之一,保罗的意思是不是说钉死耶稣的是超人类天使力量,而不是罗马人? 17、所以,当你用的宣言——不存在的撒旦,是不存在的,你是在自相矛盾。 18、这是一个他似乎被迫要讲的史诗般的故事,如同一个满怀激情的年轻牧师可能试图给撒旦立传一样。 19、撒旦在这个地狱里统治了太长时间。 20、撒旦和叛乱天使们被彻底击败了。 21、随着争论进行下去,撒旦越来越狂怒地甩着尾巴,凶猛的黑暗光线从他巨穴般的眼睛里射出。 22、此时这个神学家醒了,他喃喃自语道:“撒旦对梦的控制力实在太可怕了。” 23、“中国得靠你自己,”撒旦不耐烦地说。 24、让我来提醒你们发生什么了吧,撒旦飞出了地狱。

《外国文学》课题论文:简析歌德笔下浮士德和魔鬼的形象

简析歌德笔下浮士德和魔鬼摩菲斯特的形象 摘要:《浮士德》(Faust)是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生活道路的故事。书中有两个核心人物——浮士德和魔鬼摩菲斯特。本文将从人物形象、背景内涵等方面对两个人物形象进行简析,体会《浮士德》中故事构思宏伟、内容复杂、风格多变的特点,作者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的写作方法,感受作品极高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浮士德,摩菲斯特,思考,追求,浪漫主义 诗剧《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借魔鬼靡非斯特的帮助进行人生意义的探索。浮士德发现他所掌握的知识全是死的,他一生困守书斋,无谓地消耗着生命,他希望投身真实生活,但却没有力量独自走出书斋,这时,靡非斯特帮助他恢复了青春,从此以后,浮士德前进的每一步都印上了靡非斯特魔力之助的痕迹。浮士德作为歌德笔下的一个文学形象,其艺术魅力无不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歌德循着文艺复兴时期马洛在其戏剧《浮士德博士》中的方向,在《浮士德》中把靡菲斯特塑造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否定的精灵。 一、简析浮士德的形象 在书中,浮士德是以一位学识渊博、功成名就的老博士的形象出场的。但他却对这种停滞不前生活状态感到失望与痛苦,从而造成了他内心的矛盾与不满足,这个矛盾是人内心对自然外界的渴望以及书斋对人行动的遏制产生的,他一面享受着知识给他带来的欢乐,一面又不满被书斋的抑制。于是就有了浮士德这样的一段独白:“有两个我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想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于

魔鬼代言人影评

《魔鬼代言人》影评 《魔鬼代言人》从分类上来说属于剧情片和惊悚片,带有哲学、宗教和魔幻色彩,看完之后感慨颇深,不失为一部经典电影。 先谈一下我对剧情的理解。 凯文是一个小镇里的律师,年轻英俊,事业有为,并且不断刷新着不败纪录,有一个美貌的妻子和虔诚的母亲。在一次为一个猥亵学生的教师辩护的案子中,凯文发现他辩护的对象原来是有罪的!在洗手间痛苦挣扎之后他做出了选择——为他的当事人辩护,并获得了成功。他不是不分善恶,而是追求连续不败的纪录的虚荣心盖过了一切! 然后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面对如此诱惑,凯文不听母亲的劝告带着妻子玛丽来到了纽约。在纽约凯文先后为一个非法屠杀动物的大客户和一个枪杀妻儿三条人命的房地产大亨辩护,尽管凯文在这过程中发现了他的当事人并非清白,但为了金钱、荣誉、信任,他还是辩护成功,为罪犯洗脱罪名。 同时妻子玛丽虽然有花不完的钞票,但她发现丈夫沉溺于工作已经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夫妻感情逐渐疏远。而且不知何时开始,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她逐步走向精神崩溃。但根本没有人相信她,连凯文都只是以为她精神有问题,对她的求助置之不理。一天,玛丽告诉凯文他的老板米尔顿强奸了她,并使她遍体鳞伤,但凯文压根不信,因为整个下午,米尔顿都和他一起在出庭!走投无路的玛丽终于疯了,在精神病院,她当着凯文的面割断了颈部动脉自杀了。 然后凯文从母亲那里得知他竟然是老板米尔顿的儿子!气愤的凯文去找米尔顿报仇。当他开枪射杀米尔顿的时候,米尔顿却毫发无损。原来米尔顿就是撒旦!米尔顿还有个美貌绝伦的女儿克丽丝塔,她是凯文同父异母的姐姐。米尔顿想让凯文和克丽丝塔为他繁衍家族后代,以此在千禧年的时候对付上帝。在米尔顿以为自己就要成功的时候,凯文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笑了,说,你是对的,自由意志,是时候了。他迅速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以自杀的方式阻止了撒旦。撒旦愤怒地迸发出熊熊火焰,克里斯塔也化为枯骨。撒旦在火焰中幻化为与凯文非常相像的长发披肩、年轻英俊、有着巨大洁白熠熠生辉翅膀的真身——美丽、骄傲的堕天使路西菲尔。 突然凯文回到了最初的十字路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个人认为是撒旦使其回到了过去,重新对其引诱),站在那个洗手间里。凯文这次毅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放弃为那个教师辩护。就在所有人都为凯文的选择讶异或者高兴的时候,一个记者追了出来,要求采访他,说能让他出名。在妻子的怂恿下,凯文终于欣然接受了。当他与妻子相拥离去时,身后记者的脸忽然幻化为米尔顿的脸,他面带笑容地说出他的名言:“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凯文又开始了他的新一轮考验。而这一次考验,胜负尚属未知数…… 然后是我对电影中一些细节的理解。 一、关于律师。律师是维护公平与正义的职业,但如果利用法律来为有罪之人洗脱罪名,那么就变成了“魔鬼的代言人”。作为律师,最重要的就是面对金钱、权势能否坚守底线,捍卫法律正义。影片中的凯文就是开始的时候没能经受得住诱惑,也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沦落为“魔鬼

《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

《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 发表时间:2009-03-25T08:20:13.140Z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杜艳红 [导读] 在这首以圣经为主题的史诗中,那个刻画得最成功、最有生命力的形象——撒旦已成为数百年来争论的焦点。 弥尔顿作为文艺复兴的殿军,启蒙运动的启蒙者,生于伦敦一个信奉新教的家庭。他幼受人文主义的庭训,成年后积极投身革命,用笔为武器,同反动势力进行英勇的斗争。因为辛劳过度,终至双目失明。又值王政复辟,受到迫害。在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变节的情况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生活拮据的恶劣环境中,他以沉痛的心情将一腔孤愤,泻之于诗,以巨人的魄力和悲剧精神写下了辉映百代的不朽之作《失乐园》。这部打动了我们灵魂的艺术瑰宝,由两条线索交叉而成:一条是亚当、夏娃触犯禁忌,偷食禁果,而失去地上乐园的故事。另一条是撒旦携众天使反抗上帝,溃败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在这首以圣经为主题的史诗中,那个刻画得最成功、最有生命力的形象——撒旦已成为数百年来争论的焦点。 本文基于文本,结合17世纪大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及宗教因素,来说明撒旦并非弥尔顿。这个充满矛盾的恶魔形象不过是作者创作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之间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弥尔顿自己身上复杂矛盾的折射。 一、撒旦 在英国十九世纪的一些浪漫主义批评家笔下,就形成了一种唯撒旦论的观点:即弥尔顿是和撒旦一样的反叛者,撒旦是《失乐园》中真正的英雄。正如布莱克所说的:“弥尔顿写起天使和上帝来,仿佛手戴镣铐,但是写起魔鬼和地狱来,却是挥洒自如。这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和魔鬼是一帮的,只是他自己没意识到罢了。”[1] 当然,在浪漫主义批评家眼中,这种强烈的主观印象与当时的时代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英国历史中,当新古典主义对资产阶级理性的梦想破灭以后,浪漫主义诗人就常常以反叛者的身份自居,他们在《失乐园》中一眼瞥见反叛者撒旦的形象,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弥尔顿,并一起引为激进的同道,为之欢呼了。 的确,在《失乐园》第一章中,撒旦的形象是高大,勇武,雄壮,感人的: 打败了又有什么? 并不是一切都完了!不屈的意志, 复仇的决心,不灭的仇恨, 决不低头认输的勇气, 都没有被压倒,还有什么比这更难战胜的呢?[2] (《失乐园》I: 第104-108行) 在这里,撒旦被刻画成了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他那宏伟的气势,坚韧不拔的毅力,宛然一位令人尊敬的革命英雄。然而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撒旦的形象开始逐渐矮小, 首先他做了一段悔恨的独白,认识到地獄其实是在灵魂之中: 人啊,为什么开战?由于我以怨报德,真是对他不起,他把我创造得光辉,卓越,施恩于我,丝毫没有亏待过我。[3] (IV: 第45-48行) 从这里,我们可以涉猎到撒旦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这个恶魔的心灵窝藏着仇恨、妒嫉、渴望报复、傲慢、和恐怖。另一方面,他的心灵又充满了绝望、后悔。这种隐藏在庄严的外貌底下的感情使他变得更加生动而不可捉摸。但是随着他那暴疟而放荡的性子的阵阵发作,这个恶魔逐渐向四周撒布死亡。他要袭击人类始祖居住的乐园,他希望把他们从上帝夺走,使他们屈从于自己的叛逆势力之下。最后当他凯旋归来,向部下宣布他的冒险胜利时,等待他的却是一阵嘶嘶声,原来他们都已变成了蛇。这种变形成了撒旦在《失乐园》中最后的象征。 通观全书,撒旦的地位绝对够不上一个英雄,而弥尔顿也绝不是撒旦。这个充满了矛盾的恶魔形象仅仅是作者创作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之间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弥尔顿自己身上矛盾的折射。 二、弥尔顿 众所周知,《失尔园》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当英国人民在上帝的名义下进行的斗争失败后,作为一名激进的战士, 弥尔顿感到难以接受这个惨痛的事实。然而作为一名虔诚的清教徒,他又觉得必须接受这个沉痛的事实。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目的,就是要“向世人昭示天理的公道”。 永不忘记 我们的创造者,遵守他的 简单的公正的命令。 [4] (V, 第550-552行) 在长诗的构思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权威”的无限威力,叛逆的撒旦和违抗命令的人在这“权威”之下是无力反抗的。于是始终站在时代斗争前列的弥尔顿,把自己的政冶倾向寄寓在撒旦身上,把撒旦对上帝的反抗描写成对专制统冶的正义斗争, 向“独揽大权,肆虐天庭”的上帝——他们的“大敌”,“进行一场永不调和的战争”。[5] 的确,撒旦的演说慷慨激昂,非常精彩,制造出了一派不战不休的气势。可是,最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不过是一个恶魔和一群张牙舞爪的小丑们的演戏罢了。如果我们把它与其创作时的政治历史背景联系起来,撒旦才真正是一个专制、施暴者的化身。“毕竟,即使是罪大恶极的坏蛋,在他们绝望的时刻,为了捍卫自己的恶行,也会装出一付争取自由的面孔,狂叫着反对他们称之为暴君的人来。”[6] 因此,“撒但绝非他心目中的英雄,后世诗人视为美德的叛逆精神并不为弥尔顿所看好。”[7] 在这种看似欣赏的描述之下,隐藏着作者对革命失利的悲哀,以及对暴君们的嘲笑与讽刺。也许正因为这一点,鲁宾斯坦(AnnetteT.Rubinstein)在《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一书中断言,“从感情上讲,弥尔顿不像是一位喜欢违法乱纪的人,相反,他倒很像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共和派艺术家。” [8]因此,弥尔顿对撒旦的刻画,是以英国的社会现实为立足点的。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失乐园》中部分章节中的撒旦成了弥尔顿的一个“代理人”,与上帝进行激烈的争论、抗辨。然而,在这些段落中叛逆、不满色彩的流露,弥尔顿自己并不是完全意识到的。相反,对撒旦野心、嫉妒、阴谋的刻画,则是诗人意识到了的笔墨,体现了作者主观意识和客观效果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作为革命的清教徒弥尔顿内心的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说,撒旦决非弥尔顿。他仅仅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心灵寄托。他所要表达的是对复辟王朝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坚强不屈的高尚品质的赞颂,(“全体官兵扬声呐喊,喊声震裂了地狱的苍穹,并且震惊了天外的浑沌界和夜的古国” [9] I, 第541-543行)对当时腐朽喧嚣社会的嘲讽和对英国人民命运的关注。在他看来,英国人民就象亚当和夏娃一样,上帝给了他们美好的一切,但他们却由于是理性不坚,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的引诱,自由地选择了通向堕落的道路,但是只要他们坚定信仰,以理智来控制冲动,通过漫长而坚辛的历程,最终就可以回到乐园之中。《失乐园》结尾部分兴奋乐观气氛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英国人民和整个人类抱有的基督教人文

魔鬼代言人观后感

魔鬼代言人观后感 学号:1205032011 姓名:桂成 最近看了有关刑事诉讼的一部电影《魔鬼代言人》,对刑事诉讼中的律师,辩护人,以及程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我的观后感: 该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凯文以及他的律师生涯。凯文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律师。他有着连续辩护不败的战绩。但是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他经不住这些诱惑,不听母亲的劝告,带着妻子玛丽,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去到纽约发展。 老板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不断地委以重任,成功继续伴随着凯文,一个又一个案子在他的辩护下得以胜诉。老板米尔顿在工作的同时也带他见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色情,名利各个方面的诱惑,凯文渐渐的迷失在生活中,甚至忽视了妻子精神上的反常。凯文的妻子玛丽跟着丈夫住着豪宅,手上有花不完的钞票。但是,她却渐渐地感到与凯文疏远了,而且生活的并不幸福。到最后,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而且整个人的精神都彻底崩溃了。在强大的压力下,玛丽选择了自杀。直到此时,凯文才猛然意识到了身边的危机。 就在玛丽自杀的当天,凯文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凯文任职的那家律师行的老板米尔顿就是自己的父亲。气愤的凯文去找米尔顿报仇。当他开枪射杀米尔顿的时候,米尔顿却毫发无损。原来米尔顿就是撒旦,他要让整个世界变为已有。米尔顿还有个女儿克丽丝塔,她是凯文同父异母的孩子。米尔顿想让凯文和克丽丝塔为他繁衍家族后代,以此在千禧年的时候对付上帝。凯文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开枪自杀了。这样以来,米尔顿的计划就全盘泡汤了,克丽丝塔也立刻变得枯萎颓废。米尔顿化为了一团火焰 凯文并没有死,他回到了过去,那时他正在为盖提做辩护。因为盖提有罪,所以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凯文没有替他辩护,凯文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部有关法律的电影,也是一部有关于宗教的电影,与其这样说,不如简单的说为这是一部剖析人性的电影。律师,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参与人,其所要履行的就是对为自己的当事人洗脱罪名或者说掩饰罪名,电影中凯文,一直保持不败的诉讼胜利,他利用了一些法律盲点,获得胜利,不管其当事人的好坏,尽力取得胜利;律师,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在西方国家中,一向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更是不计其数。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揭露律师犯罪的《律师行》获得空前票房。本片和《律师行》的主题都是关于律师职业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而该片的寓意人物——魔鬼的出现,则带着更多的世纪末色彩。该片的电影名称也惹人深思和联想,《魔鬼代言人》,片中的用米尔顿来扮演具有神话色彩的凯撒,其寓意可谓深重,而凯文这一为凯撒工作和办事的角色,自然就担负起了魔鬼的代言人这一重任。律师的职业是为人脱罪,还是澄清事实真相。影片对这种一贯奉行的司法辩护制度律师,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在西方国家中,一向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更是不计其数。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揭露律师犯罪的《律师行》获得空前票房。本片和《律师行》的主题都是关于律师职业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而该片的寓意人物——魔鬼的出现,则带着更多的世纪末色彩。该片的电影名称也惹人深思和联想,《魔鬼代言人》,片中的用米尔顿来扮演具有神话色彩的凯撒,其寓意可谓深重,而凯文这一为凯撒工作和办事的角色,自然就担负起了魔鬼的代言人这一重任。律师的职业是为人脱罪,还是澄清事实真相。影片对这种一贯奉行的司法辩护制度律师,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在西方国家中,一向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更是不计其数。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由汤姆·克

《失乐园》中对撒旦人物形象的全面分析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atan in Parasise Lost 张煜婷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省安宁区西北师范大学蓝天公寓1号楼302室 730070 Abstract If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can be compared to the rich soil of western literature, the Bible can definitely be regarded as the rhizome of western literature, which has absolutely influenced the western literature extensively and profoundly. Literary outputs about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stories in the Bible also appear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17th century, among which John Milton's long verse-- Paradise Lost undoubtedly becomes the most holy name. The role of Satan has become a stylish symbol of complex connotation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after Milton’s recreation. This thesis aims to try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ngles. Key words: Paradise Lost Milton Satan character Analysis Foreword:

魔鬼代言人观后感

《魔鬼代言人》观后感 法律与电影通信1132 黄辉龙 201311612207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看电影只是种视听享受和放松的方式,思维也仅局限于故事情节,客串了一下别人的世界。而这次,韩老师说要看一部与法律沾边的电影,我百度了很久,最后看了这部让我非常震撼的电影——《魔鬼代言人》。因为看后需要写观后感,所以观看之前特地查阅了网友们对它的评价,从内容到启发意义上有了一定的了解,做好预习工作后,才开始不紧不慢,有针对性地欣赏剧中精彩桥段,揣摩经典台词。 直到接近尾声,才发现整部影片所描述的,不过是个梦境,是作为律师的Kevin面临社会公德与职业操守的艰难抉择中臆想的一场与膨胀的虚荣心作斗争的噩梦。 佛罗里达州的Kevin是位年轻律师,出道以来连续62场诉讼案件都以胜利收场,使他成为小城里的风云人物。另一重要角色Milton,则是一位拥有多家跨国企业的董事长,其中包括一家位于纽约的、专门为有钱人打官司的律师事务所。Milton非常欣赏Kevin这种没有同情心,一心只想打赢官司的个性,于是利诱Kevin夫妇离开安静祥和的小镇,参与到他的公司。Kevin在老板精心设置的诱惑下,慢慢地在金钱、名声、欲望中迷失自己,变得浮躁、冷漠、自私。他的妻子Mary也因不能适应纽约这个空虚浮躁的城市,加上丈夫的忙碌忽视,使她孤独缺乏关爱而经常感到恐惧压抑,最终在医院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获得救赎。 然而,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事实,真实情况绝非如此简单:片中看起来总在漫不经心微笑的老板,让人以为是惜才、有风度和深度的好老板Milton,竟是魔鬼的化身!而Kevin,是他无数私生子女中的一个,也是他心中最出色的那个——才华横溢而又不具同情心。Milton希望出色的Kevin与同样貌美精干Christabella结合,产生能主宰人世的霸主。于是,他一步步设下陷阱,将自己的儿子引向魔鬼的那一方。 当Milton的真面目被揭穿时,Kevin呵斥他,原来一切都是他设下的圈套,但他却说,没有,在每个地方,我都给你可选择的余地,我甚至还劝你可以不必再这样做了,是你的自由意志让你走到今天的。我竟无言以对,是Kevin自己害

外国文学考研“作品名称”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作品名称名词解释: 1、《工作与时日》:赫西奥德的教诲诗。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首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长诗,共八百多行。诗人在这首长诗中,劝导弟弟走正直劳动的道路,不要走巧取豪夺的邪路。诗中还反映出当时希腊农村的现实。诗人在诗的后部,以一个亲身参加劳动的人的亲切感,描绘出许多农村景色的生动画面,是这首诗的一大艺术特色。 2、《俄狄浦斯王》: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取材于英雄传说,描写忒拜王子俄狄浦斯反抗杀父娶母的神谕,然而又逃不出命运支配的故事。通过俄狄浦斯的遭遇,作者赞颂了悲剧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人民负责的精神,同时又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怀疑,表现了雅典人民在社会灾难面前的斗争精神和悲愤情绪。该作品结构严谨精巧,善用突转,不仅代表着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成就,也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3、《美狄亚》: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伊阿宋窃取金羊毛的英雄传说。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男子的不道德行为,对美狄亚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作品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著称,成功塑造了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美狄亚的形象,详尽刻画了她的爱与恨、被弃与复仇的心理变化,特别是杀子前感情与理智的冲突。结构完整,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合乎逻辑,富有强烈感情色彩。 4、《神曲》:叙事长诗,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全诗14233行,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了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地狱、炼狱,并由贝阿特丽采引导游历天堂的故事。但丁在《神曲》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人怎样从迷惘、错误和罪过中经受苦难和考验,达到至善和幸福的境地。围绕这一主题,《神曲》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的现实生活,鞭挞了教会教皇的罪恶势力,反对蒙昧主义,赞美人的智慧和才能,肯定文化的重要,要求感情的自由。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和平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透露出人文主义的光芒。《神曲》结构宏伟严密、内容广博,首次用意大利语写成,对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统一起了很大作用。 5、《十日谈》:短篇小说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拉开欧洲文艺复兴序幕。采用框型结构,用故事套故事的形式把一百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统一整体。作品虽然是十个男女青年在乡间逃避瘟疫时轮流讲述的故事,但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红线。作品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思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对摆脱宗教和封建道德约束的要求和愿望。注重人物塑造、心理刻画和景物描写,用意大利语写成,语言生动精炼,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6、《巨人传》: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作,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小说分5卷,第1卷写高康大的出生、受教育、抵御外敌侵略和建立特来美修道院的故事;第2卷写庞大固埃的出生、巴黎求学和结识巴奴日的经过;第3卷就巴奴日是否应该结婚的问题引出各种奇谈妙论;第4、5卷描写了为探求婚姻问题的答案,庞大固埃和巴奴日、约翰修士一道外出寻找“神瓶”的经历。小说以神话般的人物形象、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又不免油滑粗俗的独特风格,表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严肃主题,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巨人”般的力量,描绘了人文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7、《堂吉诃德》:长篇小说,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作品模拟骑士小说的写法,主要描写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游侠冒险的故事。堂吉诃德的遭遇对过时的骑士文学是一种尖锐的讽刺,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行迹反映当时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揭露封建贵族骄奢淫逸、腐败残暴的恶行,对人民的困苦表示深切同情。作者运用夸张、对比、讽刺的手法揭露和批判丑恶现实,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世界著名的典型形象。作者戏拟骑士小说,又吸收了流浪汉小说的写实手法,全面描写了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为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8、《哈姆莱特》:位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取材于丹麦史,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为父报仇的重任,因为敌人势力强大,以及他本身思想的局限,不得不推迟报仇的行动,但是,一旦他认定了凶手,就变得勇敢坚决,在杀死凶手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不仅铲除了奸人,还达到了重整乾坤、以正视听的目的。哈姆莱特虽然以自身的毁灭结束了复仇,但戏剧并没表现出悲观情绪,而是赞扬了他的复仇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在道义上的获胜。该剧通过哈姆莱特复仇表达了莎士比亚对当时英国政治形势的冷静思考,以及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

_失乐园_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

2004年9月第11卷第5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ep.,2004V ol.11 N o.5 收稿日期:2003-09-03 作者简介:黄德林(1980- ),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美文学专业2002级硕士研究生。 5失乐园6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 黄 德 林 (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6) 摘要:长时期以来,5失乐园6中的撒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形象的复杂性激发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 阐释。我们认为,对撒旦形象的阐释要基于一个前提条件:撒旦究其本质是/恶棍0形象,这一点在诗中是不曾改 变的;同时又进一步对撒旦形象的复杂性作了心理解读,认为它是个人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是诗 人无意识中倾吐了自己和广大人们的苦闷、渴望和追求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所致。 关键词:弥尔顿;撒旦;恶棍英雄;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4)05-0047-06 弥尔顿(John M ilton,1608-1674)的诗作5失乐园6(Paradise Lost,1667)之所以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堪与荷马的5伊利亚特6、但丁的5神曲6相媲美,显然与作品中对主角撒旦形象的成功刻画是分不开的。撒旦形象多年来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他的形象的复杂性激发人们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诠释。当前西方有三大流派:/撒旦主义派0、正统派和调和派。他们不是片面夸大了撒旦形象的革命性质,就是片面夸大了撒旦形象的宗教性质,实难令人心悦诚服。长期以来,我国有不少人把5失乐园6看作一首披着宗教外衣的革命史诗,至于三卷后撒旦逐渐堕落,他们认为那里撒旦是代表失败了的王党,虽较西方/撒旦主义派0的观点前进了一大步,但关于撒旦形象前后重大转变的原因却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如殷宝书、肖明翰和张伯香等人从情欲、自由意志的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对撒旦形象作了重新定位与评价,为解开撒旦之谜开辟了新的视野。为了进一步再现诗人的创作意图,还撒旦以本来面目,笔者这里想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弥氏笔下的撒旦是/恶棍英雄0(villain )hero)形象,/恶棍0是其本质,其/恶棍0本质不因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二、至于撒旦形象的复杂性,那是因为撒旦与诗人的经历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点,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引起了他心灵的共鸣,同时也无意中触动了悠久的文化积淀)))集体无意识,为诗人倾吐自己和英国广大人们的苦闷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找到了很好的寄托,因而,被罩上了一抹英雄主义的色彩。 一、对撒旦的界定及其缘由 被逐出天堂、打入地狱火湖中的撒旦似乎雄风不减当年,依然高呼:/我们损失了什么?并非什么都丢失:不挠的意志,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的呢?0[1](P8)随后又提出/宁可在地狱为王,也不愿在天上称臣0。[1](P15)这一切足以使无数身陷逆境、为自由而战的人们如遇佳音,深受鼓舞。因而,西方催生了撒旦派;即便在我国,长期以来评论界也往往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倾向于从政治的角度解读5失乐园6,视其为一首革命史诗,甚至还有人误认为弥尔顿对5圣

魔鬼代言人

电影风云话:魔鬼的救赎 ——《魔鬼代言人》影评 姓名:学号:班级: 很喜欢这样的片子,小科幻一把,而生活却是真实的,人性是真实的,人活着到底是不是就是不停追逐名利的过程呢,因为名利,因为自己,即使自己最爱的人也被搁在一边,即使自己最爱的人也不再相信,他自杀了,再一次呢,他还能悬崖勒马吗,还是成为另一个恶魔! 内容简而言之,是说及一个律师遭逢邪恶势力,接受名利考验的故事。Kevin Lomax (Keanu Reeves饰)与妻子 Mary Ann(Charlize Theron饰),夫妻两人原本只是佛罗里达地方性的成功名流而已,在第一个案件里,Kevin为保持不败纪录,违心的为有罪者辩护而使其脱罪,随后,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天赐良机,怎可错过?金钱、荣誉谁能拒绝?于是Kevin带着妻子Mary,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来到纽约发展。这家律师行的老板叫John Milton ,对Kevin非常赏识,交给他一些棘手的案子,他都一一解决。这更使Kevin我感觉良好,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妻子Mary跟随他到纽约后,住上了豪宅,手上有花不完的钞票,但是,她却发现丈夫沉溺于工作已经无暇顾及她的感受,夫妻感情逐渐疏远。不知何时开始,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她逐步走向精神崩溃。但根本没有人相信她,连她深爱的Kevin都只是以为她精神有问题,对她的求助置之不理。一天,玛丽遍体鳞伤地被发现了,她告诉Kevin,是Milton强奸了她,但Kevin压根不信,因为整个下午,Milton都和他一起在出庭。走投无路的玛丽终于疯了,在精神病院,她选择了自杀。然后,就在玛丽自杀的当天,Kevin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可以解答发生在Kevin身上所有的事情。 一、演员介绍 这部影片拍摄于1997年,算是是老片一部了,那时候还没过千禧年,所以

魔鬼代言人影评

《魔鬼代言人》影评 内容摘要:魔鬼代言人讲述一个年轻人来到纽约发迹和堕落,从一个自由的卫士变成撒旦的使者的故事,对于罪孽深重的你我而言,在这部“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经典作品中,野心勃勃的导演试图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灵魂深处的终极惶惑作出哲学和宗教解释。对于我们来说人们总是先拥抱撒旦,然后再去皈依上帝,其实撒旦就是上帝,是我们自己把世界分为上帝和撒旦。善与恶既是不可分割,我们就必然为魔鬼代言。最后,帕西诺居高临下带着骄傲的微笑,用他那特有的沙哑嗓音说出箴言:“虚荣,是我最喜欢的原罪”,然后意味深长地孑孑怪笑过后,真的让人回味无穷。 关键字:虚荣自由意志法律失乐园戏中戏 虚荣 这是撒旦对人类批判的中心词语,说是批判,毋宁说是训诫。凯文从佛罗里达的一个小律师,经过西方不败般的诉讼纪录,变成了纽约亦即美国数一数二的大律师,从此居豪宅阅美女,名满天下,其动力是什么呢?作为律师,按照人类的美好理想,其动力当然是正义。在西方社会,尤其还要加上信仰,即对上帝的忠诚。不过,凯文打赢的这几场官司,却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陶醉于在法庭上以优雅的言辞、得体的举止,雷霆般震撼的打败对方律师的成就感,并傲视那些虽威严却老朽的法官。他的动力是成功。凯文并不爱财,但他的妻子却喜欢。所谓事业,既有成功,亦有金钱,这便是凯文的动力,这就是虚荣。 因此,本片既花了大力气来说教,又竭尽全力的营造恐怖气氛,就是要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劝说加恐吓,从而让人类反省:虚荣二字,就是最重要的原罪。虚荣虽然是原罪,好在人类知道这一点。导演用撒旦的话说出了“Free will”——自由意志,是导致一切悲剧的原因。换句话说,人类的罪恶都是自己选择的,撒旦会时常诱惑人类,但做出选择的是人类自己。苏格拉底从未相信人类会自己走向罪恶,他认为人只有因为缺少关于美德的知识才可能在懵懂中作恶,但苏格拉底的时代还算人类的童年,儿童的善恶分辨是最清楚的,也是能够让成年人惭愧的。所以,苏格拉底不能解决成年之后人类的美德问题,换句话说,撒旦没有错,反而是人类通过自由意志的选择走向罪恶。好在free will意味着,人可以自由选择恶,也可以自由选择善。凯文自由选择了朝自己头颅扣动扳机,血光四溅,霎那间撒旦的地狱崩溃了,撒旦的大小恶魔们枯萎了、焚毁了。撒旦本人则又从恶魔变回天使,从地狱的王者变成上帝的奴仆。这是弥尔顿寓言的终结,也是上帝寓言的回归。而凯文则成功逃离,以上帝忠实信徒的身份救赎了自己的罪恶。记住,拥有自由意志,我们要不怕诱惑,就要面对虚荣做出正义的选择。 法律 对西方世界而言,有上帝之法与人间之法,或者说有自然法和人间法。摩西十诫的律令,都是上帝之法,规定的是普遍的道德原则,譬如不能偷盗之类。我曾经设想,如果只有上帝之法,或者对于东方而言,只有儒家信条,人类社会能够实现正义吗? 理想的社会是不需要人间法的。然而理想的社会并不存在,所以还是需要人间法。人间法规定的是具体的道德判断鞭长莫及的行为。在当代社会,人间法始终在前台,上帝之法是隐退的,然而一切的法律都应该有上帝之法作基础。所以,现代的法律诉讼,应该在保证按照法律条文进行的同时,不能违反上帝之法。而凯文作的,恰恰不是这样。他严格按照了人间法律来进行诉讼,但在明知当事人犯罪的情况下,仍然摒弃道德为其辩护,甚至不惜伪造证据。这种行为,只有上帝知道,也只有上帝才能干涉。然而上帝是隐退的,它不会主动干涉,只有人的内心才能做出选择。所以,这部电影很好的暴露了法制社会的一个弊端。就是一旦法律规定了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就为人类从条文中寻找漏洞提供了机会。人类的思想是无穷无尽的,是所有条文条例不能禁锢的。中国古代没有律师,但是几乎每个衙门附近都有利用自己对法律条文的熟悉来包揽诉讼、强词夺理的人,历代王朝都对这样的人极端鄙视,法律也不允许包揽诉讼。好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比较特殊,审案的法官,一般是熟读圣贤书却未必熟谙法律的,他可以通过圣人的言论来判断是非,而圣人的言论往往代表天理。或者说,中国古代的审案用天理来补充了国法,从而一定程度

西方哲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

通往成功之路---西方哲学史 2009年4月13日 复旦大学2009年西方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飞矢不动: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芝诺的观点。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其哲学思想特点在于他进一步用逻辑论证来说明存在是“一”而不是“多”,存在是“静”而不是“动”,“飞矢不动”就是关于否定动的论证之一。因为飞矢在一定的时间里必存在于与他相等的空间里。因此,如果把飞矢在空中运动的过程分为无数个点,则它在每一点上都存在于与他自身相等的空间里。可见,箭的飞动乃是无数静止的总和而不是运动,说飞矢运动是矛盾的。 2. 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开创者普罗泰戈拉的哲学观点,按照柏拉图的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这就是说,衡量万物的尺度就是个人的感觉,事物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他所感觉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同一事物就可以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的说法,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理论。这一命题表明智者运动具有明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 普罗泰戈拉的这一命题在当时是正对“神意”说的,它提高人的地位,贬低了神的地位;这一命题也有约定论的含义。 3. 唯名论:早期经院哲学内部的斗争主要是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战。这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贡献个是否是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唯名论者认为,真是存在的只有给别;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唯名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唯名论,认为不仅客观上不存在一般,而且人的思想中也没有一般的概念,所谓一般只不过是一个名词,甚至说是一种声音。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罗瑟林,另一种唯名论叫做概念论,认为一般不单是一个词,而且是人心中的一个概念,是人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或共通性的概念,代表人物是阿伯拉尔。 4. 实在论: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这种观点叫做“极端实在论”,实际上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其代表人物是安瑟伦和生于香蒲的威廉。还有一种“温和实在论”,主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它们歪曲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的说法,把一半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或叫隐蔽的质,它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巧妙,最终还是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比个别更实在。 5.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既然现在知识真假难辨,最明智的办法莫过于对所有的知识来一次彻底的怀疑,把稍有疑惑的只是暂时放在一边,可以看能不能找到不正自明无可置疑的东西。 于是,他果断地对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审查。他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完全是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我怎么也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时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说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我在

浅谈魔鬼代言人

浅谈魔鬼代言人 看完魔鬼代言人后,我的内心被电影的内容所震撼了。先说说大致的剧情吧:该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凯文以及他的律师生涯。凯文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律师。他有着连续辩护不败的战绩。但是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他经不住这些诱惑,不听母亲的劝告,带着妻子玛丽,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去到纽约发展。 老板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不断地委以重任,一个又一个案子在他的辩护下得以胜诉。老板米尔顿在工作的同时也带他见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色情,名利各个方面的诱惑,凯文渐渐的迷失在生活中,甚至忽视了妻子精神上的反常。凯文的妻子玛丽跟着丈夫住着豪宅,手上有花不完的钞票。但是,她却渐渐地感到与凯文疏远了,而且生活的并不幸福。到最后,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而且整个人的精神都彻底崩溃了。在强大的压力下,玛丽选择了自杀。直到此时,凯文才猛然意识到了身边的危机。就在玛丽自杀的当天,凯文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凯文任职的那家律师行的老板米尔顿就是自己的父亲。气愤的凯文去找米尔顿报仇。当他开枪射杀米尔顿的时候,米尔顿却毫发无损。原来米尔顿就是撒旦,他要让整个世界变为已有。米尔顿还有个女儿克丽丝塔,她是凯文同父异母的孩子。米尔顿想让凯文和克丽丝塔为他繁衍家族后代,

以此在千禧年的时候对付上帝。凯文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开枪自杀了。这样以来,米尔顿的计划就全盘泡汤了,克丽丝塔也立刻变得枯萎颓废。米尔顿化为了一团火焰 凯文并没有死,他回到了过去,那时他正在为盖提做辩护。因为盖提有罪,所以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凯文没有替他辩护,凯文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律师本是维护公平与正义的职业,但如果利用法律来为有罪之人洗脱罪名,那么就变成了“魔鬼的代言人”。作为律师,最重要的就是面对金钱、权势能否坚守底线,捍卫法律正义。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凯文在最初没能够抵制金钱、权利、色情等各种各样的诱惑,才会导致他越陷越深,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欲望充当了“魔鬼代言人”。 虚荣心导致凯文迷失自我,他为了赚更多钱,变得更有名,为了保持自己不败的记录而帮那些有罪的人辩护,导致法律变得不公平,而他自己的灵魂也变得越来越扭曲。在面对纽约那样的大城市的诱惑,他迷失了自我,追求名利,而面对色情的诱惑,凯文差点就经不起诱惑,好在最后他能醒悟。他在他妻子快要疯了的时候不是陪在妻子的身边陪她而是继续出庭辩护罪人。当凯文的老板米尔顿要求他陪伴生病的妻子那场官司交给别人做时,凯文坚定的拒绝了老板的提议,凯文自己说如果他因为照顾妻子而输了官司,等以后老婆好了他会责备自己的老婆的,所以他毅然决然去打那场官司。当凯文质问地产大亨秘书关于他俩偷情的

形容魔鬼的词语

形容魔鬼的词语 导读: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魔鬼来源于犹太圣经,也就是基督教的旧约。原文的意思是毁谤者,也指撒旦,在圣经中是一个与上帝对抗的大能的灵体,也是当前人类世界的统治者。因此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典中这个词具有单一指代意义。以下是形容魔鬼的词语,欢迎阅读。 魔鬼 宗教或神话传说里指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比喻邪恶的势力。 妖魔鬼怪 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妖魔鬼怪 妖魔鬼怪 妖怪和魔鬼。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妖魔鬼怪 魔鬼 宗教或神话传说里指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比喻邪恶的势力。魔鬼关于魔鬼的词语 毒魔狠怪 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毒魔狠怪 群魔乱舞 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群魔乱舞 百鬼众魅

各种妖魔鬼怪。百鬼众魅 人妖颠倒 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人妖颠倒 召神弄鬼 召唤或迫使精灵或魔鬼等出现或服从自己。召神弄鬼 断怪除妖 指铲除妖魔鬼怪。断怪除妖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火眼金睛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火眼金睛 生风作浪 生、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生风作浪 摄魄钩魂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摄魄钩魂 生妖作怪 原指妖魔鬼怪作崇,危害于人。后比喻坏人暗中活动,进行破坏。生妖作怪 兴波作浪 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兴波作浪 掀风作浪 掀、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掀风作浪 兴风作浪 兴、作:引起。原指神话小说中妖魔鬼怪施展法术掀起风浪。后多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兴风作浪 兴妖作孽 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兴妖作孽 照妖镜 传说能照出妖魔鬼怪原形的宝镜。比喻借以看穿阴谋诡计的事物。照妖镜 跳布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