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3课《黄帝》导学案

23课《黄帝》导学案

23课《黄帝》导学案
23课《黄帝》导学案

富村镇富村小学五年(上)语文导学案

课题:黄帝课时:第1 课时总第46 课时

主备教师:杜勇审核教师:检查领导: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积累“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活动过程

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1、请同学认读下列词语。

A组,基础、暴虐、毅然、妄动、擒获讨伐、缅怀

B组,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人文始祖、丰功伟绩

二、再读全文,感知内容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1)

2)

3)

4)

5)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什么叫始祖?

2、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1)

2)

3)

4)

5)

6)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篇课文主要价绍了黄帝的()、()、()、()四个方面的情况,使我们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折射着今天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3.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的中华儿女都公认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五、随堂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基础( ) 擒获( ) 毅然( ) 暴虐()

2、在()里写出近义词,在___上写出反义词。

聪慧()拥戴()坚毅()侵凌()

衰落______ 弱小______灿烂______ 悠久______

3、选词填空。

注视凝视重视

1.现在连小学生也开始( )学英语了。

2.警察们( )着周围的动静。

3.小明抬起头,( )着墙上的心爱的小提琴。

4、缩句。

1.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帝联合炎帝族与蚩尤进行的涿鹿之战是远古时代的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难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惑?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意见:

部分答案

一、1)中华文明创始奠基

2)姓氏称号

3)大战蚩尤被称黄帝

4)壮大力量文化摇篮

5)人文始祖公祭缅怀

2、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灿烂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监。

4)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他的后裔。

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导学案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选修三导学案 编号:2008LS008 使用时间:2010年5月10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10课 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导学案 【使用说明】 1、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掌握记忆重点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法西斯国家结盟、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大战的爆发、大战初期阶段战况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一、绥靖政策的含义 一战后,西方大国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侵略采取的一种妥协、纵容的政策。 二、英法美为什么执行绥靖政策?有哪些主要表现?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原因:①英法“一战”后经济军事地位削弱,政治也动荡不安,在法西斯面前难以执行持续的政策 ②一战的残酷性使英法国内盛行“和平主义”思潮,美国国内也盛行“孤立主义”,使大国竭力想避免战争③ 英国国内政治成分复杂,部分人对德国有负罪感④ 资本主义大国对社会主义和弱小国家固有的仇视和篾视⑤ 希特勒“反共”假象的迷惑⑥ 英法美是“凡——华体系”的受益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大国极力维护此秩序 表现:①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英法控制的国联未做任何制裁,而是宣布东北“国际共管”②意大利侵略埃塞,英法迫于压力,制裁意大利,但未把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列入制裁之列,实际上是一种纵容③西班牙内战,德意支持叛军一方,英法宣布“不干涉”实际上是纵容德意④德国侵略捷克,英法德意签定“募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⑤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宣而不战”,是绥靖政策的继续。 教训:大国为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利益,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堂检测】 1、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 ) A 、 法西斯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矛盾 B 、 英法德帝国主义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 、 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2、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最大的特点是( ) A 、 反殖民主义 B 、 反帝国主义 C 、 反霸权主义 D 、 反法西斯侵略 3、1936年,德日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根本意图是 A 、 反对共产主义 B 、 镇压无产阶级革命 C 、欺骗英法等国,准备发动战争 D 、 号召资本主义国家对抗苏联 4、法西斯国家勾结扩张的有利外部环境是( ) A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B 、苏联中立自保 C 、 局部反法西斯失败 D 、 共产国际的策略影响 5、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 A 、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斗争 B 、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 、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斗争 D 、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6、1940、12 罗斯福发表“炉边讲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不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彻底投降才能与纳粹和平”。下面哪一国家的史实证明了这一论断?(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波兰 D 、 苏联 7、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 C 、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 、赢得备战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争 【学后反思】

部编语文精练系列-16《短文两篇》导学案

16《短文两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借助注释、掌握文中的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托物言志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翻译重点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情感节操。 【学习重点与难点】1、借助注释、工具书掌握文中文言常用词语,了解两文的写作方法。 一、学前准备 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刺史等官职,《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 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熟读课文,尝试流畅地翻译全文。把你有疑问的字词或句子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字词】 陋室míng()唯吾德xīng()案dú()可爱者甚fán() yū( )泥 zhuò()清涟而不妖不màn()不枝 xiè( )玩 二、学习新课 【整体感知】 1.读了这两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谈一谈。 2.你能流畅地翻译全文吗?同桌合作,尝试一下!把不会翻译的地方作好标记。 【探究平台】 1、在疏通文意之后再读课文,你觉得作者写《陋室铭》的目的是要突出什么? 2、回答下列问题,思考本文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呢? (1)本文围绕陋室如何具体描写“惟吾德馨”?哪句写景,哪句写交往的人,哪句写做的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3、作者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安于清贫的物质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想借陋室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生活情趣和品质?

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导学案

大流乡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学案编号:21 授课人:罗爱英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小组: 课题:两种命运的决战课型:新授课课时: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掌握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重点),掌握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标志,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情况,掌握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军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重难点) 【知识链接】 一、中国军民的英勇奋战,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A.世界形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力量遭到削弱, 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有了新的发展,这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控制中国, 是美国在战后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B.国内形势 (1)国民党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根本目标就是使战后的中国重新恢复到 战前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而中共及其领 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其主要障碍。 (2)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这样,国内阶级矛盾迅 速上升,中国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中日民族矛盾不 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将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命运。 【学习过程】 一、重庆谈判 1、背景: 【自学】认真阅读课本,105 --106页, 【合作】结合材料,总结出:抗战胜利后,各方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 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 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 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 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答案: A、全国人民: B:美国: C:国民党: D:中共: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电报:

短文两篇导学案

课前预习: 1、积累相关的名言警句及名人读书的事例 2、积累本课的生字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由学生谈)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学生进行交流)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3)名人读书的趣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1)给加粗字注音并识记 怡情博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 狡黠味同嚼蜡滞碍阐证吹毛求疵 (2)、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3)、说说文章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三、合作交流文本探究 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质疑问难 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解放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1、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 ○1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中共力图争取和平。 ○2成果:签署。不足:对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内战爆发: ○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2初期战况: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1947年,解放军又粉碎了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 意义:揭开了的序幕。 (2)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围困长春,攻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2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展开。 ○3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最后胜利 ○1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声明。 ○2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31949年4月,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谈判,达成。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4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役,4月23日占领南京,接着向全国进军。(2)胜利意义 ○1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屈辱的历史,即将诞生。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的胜利。 【史料链接】 1.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到现在可以说是精疲力竭。我们需要和平,需要休息……流亡、穷困使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但这几年来,中国内战的危机,一直没有解除,日寇一投降,内战的空气也即刻震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的一封读者来信 2.(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 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进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课前3分钟】 【二次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短文两篇》导学案答案

第二十七课答案: 1、陶弘景华阳隐居南朝梁山中宰相 2、苏轼子瞻东坡居士文忠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豪放 3、颓竞 yù suì qǐn zǎo xìng bǎi jiěkōng 4 (1)交相辉映(2)四季(3)消散(4)坠落(5)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6)参与,这里指欣赏。(7)想要,正要(8)高兴的样子(9)于是,就(10)原来是(11)共同,一起(12)清澈透明(13)考虑,想到(14)只是 5、(1)对偶(2)借代、对偶 6、(1)yù参与,这里指欣赏(2)yǔ和、跟(3)yǔ共同,一起 7、(1)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2)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3)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4)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5)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便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6)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叉错杂,原来是竹、柏树的影子。 合作探究: (答谢中书书)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 2、写到的景物: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描绘:从仰望高峰到俯视清流,然后有些流水两边的景物,上下左右都写完后,又描绘了崖壁上五彩缤纷的色彩,这是静景描写;然后“乱”、“竞”两字把猿、鸟、鱼在大自然中怡然自乐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是动景描写。 3、结尾一句表达出作者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4、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5、全文可以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人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记承天寺夜游) 1、①“元丰六年……相与步于中庭——叙述 ②“……盖竹柏影也”——描写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学生分组讨论,明确: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黄帝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黄帝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传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黄帝时代一系列灿烂的制作和发明,诸如衣冠、宫室、舟车、蚕桑、文字、音乐、历法、指南车,等等,为古代中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chǔ)。 黄帝本姓公孙,因为出生于轩辕(xuānyuán)之丘,因此号称轩辕氏。黄帝是在姬(j ī)水边长大的,所以又以姬为姓。由于黄帝是有熊国国君,人们又称他为有熊氏。 黄帝生活在五千多年前,是著名的部落首领。据说他一生下来就异常聪慧,青年时敦(d ūn)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当时,发明了农耕和医药的天下共主炎帝族已经衰落,而九黎族的部落首领蚩(chī)尤十分强悍暴虐(nüè),侵凌弱小,兼并其他部落。炎帝族也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向黄帝求援。黄帝毅(yì)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联合炎帝族与蚩尤大战于涿(zhuō)鹿。这是远古时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在后来的传说中也真的加进了鬼神。双方的将士英勇无畏,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了,擒(qín)获蚩尤,并将他处死。战争之后,各部落一致拥戴轩辕氏为天子,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古人认为生长万物的大地土色呈黄,黄色是大地的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是大家所崇尚的颜色,因此,他们称轩辕氏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一面让人画了蚩尤的像送给那些企图妄(wàng)动的部落,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蚩尤败亡的教训,一面用武力讨伐(fá)那些敢于作乱的人。于是,来归附黄帝的部落更多了。后来,炎帝族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和黄帝族发生了冲突。炎帝族战败后,并入了黄帝部落,黄帝族的力量更大了。从此,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的一部分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他们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使这个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相传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他的后裔(yì),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在位时间很长,他带领先民们为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千年来,凡是中华儿女,不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都公认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现在,在陕西省黄陵(líng)县松柏常青的桥山上,还保留着黄帝陵和轩辕庙。每年清明节,各界人士都要前往黄帝陵公祭黄帝,缅(miǎn)怀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两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专题复习八:两次世界大战 一.课标检测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三国同盟:成员国:核心国:相关条约: 三国协约:成员国:核心国:对抗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时间:经过: 认识: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凡尔登战役: 认识: 4.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时间:参与国:条约:内容:影响: 绥靖政策的实质: 影响: 5.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全面爆发:扩大:进一步扩大: 6.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联合国家宣言》:时间: 参与国地点:内容: 意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作用: 雅尔塔会议:时间:与会国及其首脑:目的: 内容: 7.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战场:作用: 诺曼底登陆战役:时间:参与军队:作用: 攻克柏林战役:时间:参与军队:作用: 二.表格比较 1.完成表格 一战二战时间 开始标志 结束标志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双方 性质 新式武器 战后政治 格局 战后国际 组织

三.模拟演练 1.图表题: 图一巴黎和会三巨头图二慕尼黑会议图三雅尔塔三巨头图四丘吉尔 ③图五、图六中情景说明战争的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何看法? ④有人根据图六中的情景认为日本是受害者,你有何看法? 2.判断分析: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得出如下观点,请判断谁的答案正确,并分析其他的错误原因: 甲: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乙:中国都是战胜国,但国际地位低下 丙:经济危机的打击是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丁: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四.中考真题: 1.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 材料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像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材料二: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 材料三: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材料四: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罗斯福材料五: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土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动力是什么?1943年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的言语,意味着战后国际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

《短文两篇》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1.易错字 惟吾德馨(xī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蕃(fán)淤 泥(yū)清涟(lián)濯(zhuó)噫(yī)亵玩(xiè)鲜有闻(xiǎn) 2.古今异义 谈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栽种) 3.一词多义 之 可 远 4.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灵验)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香远益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播)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陋”)

(2)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了介词“于”) (3)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也”,表示判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监 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 中心人物之一。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字 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 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 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文题解说】 《陋室铭》:“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铭文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文辞精练,讲究韵律,在语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陋室”,简陋的屋子,题目简洁,点明写作的内容。 《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 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行 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创作背景】

第17课 干戈不息导学案

第17课干戈不息导学案 课型:新课执笔:九年历史组审核:历史组时间:2013-3-21、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2、掌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科索沃危机和科索沃战争及其影响,。 重点:科索沃战争 【学习流程】: 一、自学与交流: (一)和平路漫漫: 1、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 _____ 民族和______ 民族矛盾尖锐。民族问 题、宗教问题也是阿以矛盾的重要根源。____ 、____ 、____ 等国的干预,使巴以问题更加错综复杂。1948年至1982年,阿以双方进行了五次战争。 2、____ 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________ 的原则基础上举行,1993年,以色列和 巴勒斯坦在美国的_____ 签署了巴勒斯坦首先在部分地区实现自治的原则宣言,然而,不断发生的暴力冲突表明,人们所希望看到了和平出现于中东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二)海湾战争:1991年1月,在安理会的支持下,以_____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 (三)非接触性战争: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对南联盟发动了空中打击。战争爆发了。 (四)伊拉克战争:发生于年,是联合对伊拉克宣战。 二、展示与质疑: 三、点拨与归纳: 和平路漫漫 海湾战争 非接触性战争 伊拉克战争 教学反思: 四、巩固与检测: 1.2003年3月,美国绕过联合国,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发动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争爆发,这件事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C、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D、和平和经济不可兼得 2.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这两段材料说明:() A、世界局势呈现多样化趋势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人类和平 C、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步入全盛时期 D、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新秩序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轰炸,这一次所打出的幌子是() A、种族清洗和人权问题 B、人道主义干涉 C、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 D、清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并未摆脱战争的阴影,特别是中东地区,政局更是动荡不安,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为了争夺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曾经几次将战火在此地区点燃?()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5、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矛盾尖锐、冲突不断,是中东地区长期动荡的根源,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A巴勒斯坦主权问题B民族问题 C 宗教问题D西方大国干预 6\1999年,美国凭借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发动的一场非接触性战争是? 下一节课展示活动: 学习后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导学案及答案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导学案 编写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主预习案】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陋馨儒牍苔甚fán yū泥zhuó清涟xiè玩xiǎn有闻 2.了解周敦颐、刘禹锡,文学常识填空。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以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当朝权贵,被一贬再贬,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 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风的散文。 铭,是古代文体名,刻在器物上,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本文是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又叫“座右铭”。文字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陋室铭》和《爱莲说》,作者分别是__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__和_______哲学字____________体裁分别是铭和___________,其中“铭”本指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都是________的;两位作者在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没有采用直白的方式,而是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见上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黄帝教案2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黄帝教案2语文S版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文白对照,实现语言的感悟与迁移。 3.展开想象,扩写黄帝战蚩尤的过程,训练大胆想象的能力和生动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阅读“黄帝陵官方网”,了解黄帝的身世传说、文德故事、著名战役等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帝入手,导入新课学习 1.中华儿女又被称为?“炎黄子孙”的“炎”“黄”各指谁? 2.板书“黄帝”,引导学生区别“黄帝”与“皇帝”的不同。 黄帝,单指一个人,以土得名,字轩辕。 皇帝,代指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3.介绍黄帝。 (1)通过课前阅读,你了解到有关黄帝的哪些资料? (2)你觉得黄帝是个怎样的人?黄帝战蚩尤是最具代表性的战役。 二、阅读神话故事,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涵 1.小组成员轮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故事,感受故事内容。 3.读后交流: (1)故事的主人公有谁?发生地在哪里?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受蚩尤部落的强悍与凶猛,抓住“铜头铁额”“猛兽身躯”“吃沙石”“凶猛无比”等词语重点感受。 (2)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抓住“侵略”“叫苦连天”(创设情境:可爱的孩子正在玩耍、勤劳的农民正在劳作、善良的老人正在乘凉……这时候蚩尤部落的兵士拿着各式各样的兵器,如猛虎般杀来……),明确正义方与邪恶方。 (3)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再读第三自然段,概括黄帝战蚩尤三回合,分别为:猛兽大战、风雨大战、云雾大战,为想象扩写做好铺垫。 (4)黄帝成为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后采取了哪些施政措施? 补充“仓颉造字的故事”。 三、文白对照,再入故事,感受情节。 1.诵读《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这场战争的文言文内容。 2.文白对照,理解故事。 四、拓展想象,引导表达 教师重点引导想象: 1.战争前双方情形如何?重点想象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等。 2.第一回合:猛兽之战怎样?重点描述猛兽的样子、威力以及交战的激烈场景。 3.第二回合:风雨之战怎样?重点对狂风骤雨进行想象描述。 4、第三回合:云雾之战怎样?重点对“指南车”的外形与作战功用进行形象。 5.战后情景?想象战后双方情形。 教学板书: 23*黄帝 制作和发明 姓氏称号逐鹿之战 传奇经历 巨大贡献阪泉之战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导学案

历史学科导学案

第二步梳理知识,构建体系——归纳建构(独学)。 1.(1)200。(2)沈阳北平徐 州。 2. 1948 9 1949 1。 3.(1)① 1948年9月至11月。②林 彪罗荣桓。③东北解放军。④锦 州关门打狗。⑤ 47。⑥东北全境。 (2)① 1948年11月至1949年1 月。②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 裕谭震林。③中原解放军华东 解放军。④徐州。⑤ 55。⑥长江 以南各省。 (3)① 1948年11月至1949年1 月。②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③傅作义。④ 52。⑤华北。 4. 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 5.(1)1949 4 毛泽东朱德 渡江 23 南京 22 国民党 台湾。 第三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思维训练(独学、对学——组内小展示) 1. 完成“动脑筋”“练一练”和“活动与探究” 第四步交流展示,精讲点拨——释疑解难(群学——班级大展示) ★课件展示本课重点内 第五步达标测评,反馈矫正——反思提升(独学——同桌互查——教师批阅) 一、选择题 1.下列战役中属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是( ) ①辽沈战役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发生在( ) A.东北B.华北C.华东D.西北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4.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战略决战首先从哪个战役开始(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5.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得到解放的有( ) ①沈阳②徐州③北平④长春⑤南京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④ 6.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直捣南京,结束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7.参加淮海战役作战的部队有( ) ①东北解放军②中原解放军③华北解放军④华东解放军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④ 8.你看过电影《大决战》吧!你一定被影片中我军领导人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解放军战士英勇杀 敌的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请你指出其中邓小平同志参与指挥的战役是( )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孟良崮战役 9.参加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是( ) A.东北解放军B.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C.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D.中原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审题和 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 住题干的限制条件“和平方式”。 辽沈战役中,被围困在长春的敌 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平津 战役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 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傅作义率 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 北平和平解放,由此可知本题的 答案为D。 6.C 7.D 8.A 9.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 力。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 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开赴华北 战场,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 津战役。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三 大 战 役 1. 背景:(1)人民解放战争经过两年共歼灭国民党军多万。(2)国 民党主力收缩到、、等战略要地周围。 2. 时间:从年月到年月。 3. 概况:(1)辽沈战役:①时间:。②指挥 员:、。③参战部队:。④简 单经过:首先攻占,“”,决战东北,解放长春、沈 阳和东北全境。⑤歼敌人数:万。⑥意义:解放。 (2)淮海战役:①时间:。②指挥员:、 、、、等。③参战部队: 和。④简单经过:在以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 军队进行主力决战。⑤歼敌人数:万。⑥意义:奠定了解放 的基础。 (3)平津战役:①时间:。②参战部队: 与。③简单经过: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争取北平 接受和平改编。④歼敌人数:万。⑤意义:使全境基本解放。 4. 三大战役的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 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从而大大加速 了在全国的胜利。 第 18 课 战 略 决 战 百万 雄师 过大 江 5. 经过:(1)年月,和向中国人民解 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分三路作战,日,解 放,统治中国的政权垮台了。国民党残余 势力退往。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帝》同步练习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黄帝》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6题;共93分) 1. (3分)“尴”字比画一共是_______画,“幽”字用部首检字,可查_______部或_______部。 2. (17分)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爸爸经常出差_______(chā chāi)。 我比妹妹大一岁,但她跟我差_______(chà chāi)不多高。 ②出现矛盾要先调_______(diào tiáo)查,然后调_______(diào tiáo)解。 ③尽_______(jǐn jìn)管我的英语考到了满分,但我还是要继续努力。 ④过生日时,爸爸送了我一个漂亮的背_______(bèi bēi)包。 ⑤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_______(shān shàn)子,扇_______(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 ⑥我真舍_______(shě shè)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_______(shě shè)。 ⑦教我们音乐_______(yuèlè)的老师很乐_______(yuèlè)于助人。 ⑧教务处_______(chùchǔ)正在处_______(chùchǔ)理这个问题。 ⑨好_______(hào hǎo)逸恶劳的做法不好_______(hǎo hào)。 ⑩蜜蜂飞得很低,几_______(jījǐ)乎要触到地面。 3. (7分)在句子前面横线上写上正确序号 _______那条蛇头尾乱摆,拼命挣扎。

抗日战争复习课导学案

第四单元知识导引 (一)知识梳理 14.《难忘九一八》 ______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__________,致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沦于敌手。东北军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_________,中共派_____组织_________,中国人民的_________开始。日均占领东三省之后,侵略魔爪伸向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民族大义,发动_____________,逼蒋抗日。中共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派_________到西安调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十年内战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____________。 15.《“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全面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_____爆发。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八一三事变后,日军攻陷上海、_________,南京国民政府迁往______作为陪读。日军占领________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__________以上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 16.《血肉筑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的坚固长城的三个典型战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抗战胜利前夕,____________召开,为争取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打击下,______年____月_____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学习目标:复述历史。(可以运用大事年表、可以利用图片、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和知识线索)。 图一:日军占领沈 阳 图三:报道西安事 变的消息 图四:彭德怀在前 线指挥作战 图五:台湾人民欢 庆胜利 (二)合作探究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 事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 名称时间地点结果此后的民族英雄影响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2、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1894—1895年__________________;(2)1900年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语文《短文两篇》导学案及答案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导学案 《行道树》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突出主旨的写作手法。 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3、朗读课文,揣摩并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1、走近作者,搜集资料,组内交流: 2、积累词语,能读会写知意: (1)、堕()落: (2)、点缀(): (3)、深沉:(4)、繁弦急管: (5)、红灯绿酒:(6)、贪婪(): (7)、冉冉(): (8)、烟囱( ) ;(9)、苦熬();(10)、给予( ) ; (11)、牙龈();(12)、雏( ) 形; 3、听范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感知行道树的形象:请以课文为依据,用行道树的口吻说一句话,作一个自我介绍。(提示:可以从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等方面介绍。) 我是的树。 5、自由朗读课文,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用笔圈点、勾画出来,并美美地读一读。 课堂探究 6、找出文中的两组对比:(1)行道树与森林同伴的对比。 (2)行道树与城市之夜中人们生活的对比。 7、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是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8、如果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用生命之绿来点缀社会的人,他们为人类带来了什么?面对他们,你最想说什么? 9、通过学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检测 10、根据拼音写汉字。 这无疑是一种du?lu?________。(2)我们苦áo ________着。 (3)牙yín________咬得酸痛。(4)早已习惯于wūzhu?________了。 (5)只是一种悲凉的点zhuì。 11、语段点将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①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②,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烟囱________________ 给予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你怎样理解“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的含义? 答: 12.类文赏析 煤 很古很古以前,有一棵美丽的树。从来没有谁忍心伤害她。但有一天,浪从很远的地方冲过来,山坡陷下去了,可怜的她被埋在了地底下。好黑,好冷…… 几亿年过去了,她突然感到了一阵温暖。啊,重见天日了。但,当她的双眸看到自己的身体时,她惊呆了,自己成了一块乌黑的煤,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过了些时候,她走了,步子很轻,嘴角挂着微笑。 一盆火在熊熊燃烧。她很安静,不时放出几只黑色的蝴蝶。 那一定是她上亿年的梦想被灼痛的样子,不过,她似乎无悔。 煤,是美丽的树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以“路灯”(或行道树旁边的物体,如花草、白云……)为标题,运用本课所学的表达方法,仿写一篇短文。 参考答案: 张晓风,台湾著名女散文家,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六十年代中期就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人称其文章“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评价甚高。 (1)、堕(du?)落:①(思想、行为)往坏里变;②沦落、流落。堕,落、掉。 (2)、点缀(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3)、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4)、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 (5)、红灯绿酒: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6)、贪婪(lán):①贪得无厌(含贬义);②不知满足。 (7)、冉冉(rǎn):慢慢地。(8)、烟囱(cōng) (9)、苦熬(áo)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