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一、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论述的学者,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着重大影响。其主要观点是: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强调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性。有利点:分工使生产者的技能得到发展;节约了由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能使专

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二、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认为,工厂是由员工组成的,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相互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效果。他开始了一种新的实验,大力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为职工提供较多的福利设施。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三、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提出了劳动分工,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动力、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工人的工作效率,采用利润分配制以谋求劳资之间的调和。

一、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贡献

其他人的贡献

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

韦伯

巴纳德

一、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其人

2)科学管理的实质

“双方(企业管理当局和工人)都必须不再把盈利的分割作为头等重

要的事,而一齐把注意力转向盈余的扩大。”

“双方都必须认识到,至关重要的是,在所有同企业中所做工作有关

的一切事务中,用科学的精确调查和知识来代替原有的个人判断和

意见(不论是工人的或老板的)。”

2.其他的贡献

1)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1)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2)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工作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

(3)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1)甘特

甘特图

计件奖励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理论

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其人

企业经营的六职能

技术?商业

财务?安全

会计?管理

管理的五要素

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

控制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2.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理想的科层组织: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个人崇拜式权威

传统式权威

理性-合法的权威

科层组织的优点

连续性

明确性

合理性

合法性

3.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1)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

(1)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2)他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3)明确组织的目标。

1)任何社会协作系统的三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协作的意愿

(3)良好的沟通

三、行为管理理论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2.人际关系学说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三、行为管理理论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2.人际关系学说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5)麦格雷戈的X、Y理论

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7)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8)洛什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四、数量管理理论

1.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

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2.主要内容

?运筹学

?系统分析

?决策科学化

3.六要素:人、物资、设备、财、任务、信息

五、系统管理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

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

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权变管理理论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管理变量指的是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

七、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学习型组织

精益思想

业务流程再造

核心能力理论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和”谐统一

●中庸之道

●“仁”政学说

●“不争”善胜

●“无为”而治

●以“法”治人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人们对管理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见解,从而形成了一些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

中国有些管理思想是先于西方几千年提出来的,有些管理思想至今还具有借鉴意义。

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

《孙子兵法》、《老子》等。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根据我们的所学知识可以发现,中国和西方的早期管理实践中大国的形成都是管理思想萌芽的开始,例如在秦国和古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帅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等方面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具体发展的不同,中西管理思想在管理价值观和管理哲学及其由此所决定的管理方法论和手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具体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也同样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也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综观中国古代诸家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外乎是儒、墨、法、农、道之说的反映和体现。中国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农业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分工之后,中国早期的管理活动和行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孙子、管子的管理思想最具有代表性。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侧重于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和法治。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经过五千年的积累与提炼,至今仍在国家和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是缺乏与近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有机联系,二是缺乏与市场经济的紧密联系。同时,它自身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形态。 相比较之下,西方管理思想则是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科学管理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管理理

论,更是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的,因而形成了它自身的优点。这主要是: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严密的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当然西方的管理思想也是有一定弊端的。 中西管理思想各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思想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中西管理思想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习题解答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习题解答 复习题 对早期管理思想做出贡献:亚当斯密查尔斯詹姆斯 1、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答: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代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第二阶段为近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45年之间。 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以后,一直至今。 对管理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很多,在此按时间的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是因为这样划分既简单又便于研究讨论。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间有先后,而不能将这三个阶段的理论截然分开。事实上,后一阶段的理论产生和盛行后,前一阶段的理论并未过时和消失,有的仍然在不断发展。因此,各个阶段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向纵深发展的关系。 2、简述古代的管理思想? 答:古代管理思想是指泰勒科学管理产生之前的管理思想。国外古代管理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王国(该国已不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其古代的建筑、史书和兵书之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埃及金字塔建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规模宏伟、壮丽,建筑技艺精湛,建造技术的难度难以想象;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王国,其统治者曾颁布过一部包含有280多条规定的法典,其内容涵盖的范围很广,对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古希腊其建筑和文化艺术的历史非常辉煌,并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管理思想。如公元前370年,该国学者瑟诺芬(Xenophon)曾对劳动分工有过详细的论述,认为劳动分工所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的最好”。瑟诺芬的这一管理思想与2000年后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及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思想非常接近;在15世纪,意大利的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MachiavelliNiccolo),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自古就有,所以研究管理首先应从管理的历史入手,研究历史上的管理,并从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中去把握管理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对于管理的历史,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所以在这节课,将向大家介绍各种管理思想和世界上公认的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 人类出现以后,面对最原始的来自自然界的各种环境的生存压力时,发现群体联盟要比个人单枪匹马更易于生存,于是,组织便自然而然地产生。而自从有了有组织的活动,就产生了管理活动。通过对一定环境下管理活动的开展,管理经验的积累总结,便形成了早期较零散的一些管理理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是与各国自身的生产力发展和民族文化特点相连的。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也就有了管理问题。《论语》、《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红楼梦》等名著中无处不体现对管理的论述。其对管理实践和理论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只是后人未能作系统的整理与提炼,未能像西方形成系统的理论,从而掩盖了我国早期管理思想对管理学的贡献。 1、关于经济管理的思想: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 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要有明确的分工。 荀子认为需求是无止境的,需要用礼节来调节,人类想要满足群体的欲望,就必须分工;富国首先必须富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关于运筹决策的思想 在生产,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较完整的运筹与决策思想体系。如“知己知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张“三思而行” 3、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管子&形势》)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管子&山国轨》)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管子&形势》)。 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史记&货殖列传》)。“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使“天下之民归心”,“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尧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孟子&离娄上》)《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心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管子&牧民》)。西汉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家的安危存亡兴坏,定之于民;君之威侮、昏明,强弱,系之于民;吏之贵

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

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 ⑴“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其代表作——《国富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观点如下: ①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 ②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③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 ⑵“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 ⑶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查尔斯·巴贝奇 2、科学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 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及主要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②主张一切问题实行科学化。 ③提出了管理职能和作用职能的分离。 根据以上观点,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原则: ①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 ②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自己挑选工作,并尽自己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③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④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过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到了工人们头上。 ⑵“经营管理学之父”法约尔及观点 法约尔于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 ⑶“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3、行为科学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 ⑴梅约及其人群关系理论 通过霍桑实验,梅约得出了如下结论: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如何发挥功能和获取目标方面对人的因素的新的重视,同时也导致家长式管理的增多。 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按其发生的顺序,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类:一是“保健因素”,主要包括金钱、地位、安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安抚工人的情绪,对激励不大起作用。第二类是“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的成就感,事业上的发展等,这类因素的满足能直接提高劳动效率。 ⑷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⑸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⑹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图” 4、现代管理思想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 ⑴西蒙的决策管理思想 作为决策管理学派的创始人,西蒙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组织的决策是组织成员及其群体参与的结果。其贡献主要体现在: ①突出了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学 西方管理学发展史

浅谈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通过长期总结管理经验,人们对早期管理活动加以探索研究,形成了简单的管理思想。没有管理思想,人类的管理活动就会毫无章法,甚至失败。管理思想对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就是西方管理思想。 纵观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史,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从“资本”到“人本”的过程。西方管理思想最初注重“生产硬件”,通过改变工作方法、工作报酬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认为人就是“经济人”。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管理活动的主体-----人。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人的需求、人的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提出“社会人”理论。这种转变,不仅与管理思想本身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有关,与时代、科技的转变也密切相关。 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工厂开始兴起,这不仅需要大量劳动力与管理者,也为管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形成早期管理思想。最早对管理思想进行系统论述的就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斯密提出劳动分工与劳动价值论。在她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她认为劳动价值就是工资与利润的源泉,而生产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劳动价值。而在此经济行为中,人追求的完全就是私人利益,即“经济人”。 斯密之后,英国人查理巴贝奇对报酬制度进行了研究。她

认为分工可以减少工资支付,从而提出“边际熟练”原则。此外,巴贝奇提出工人收入应由固定工资、利润与奖励三部分组成,按生产效率不同分配工资。 以上管理思想的诞生,与当时工厂制度的发展与社会对管理方法的需求密切相关,可以说就是为了适应工业时代而产生的。这些思想比较零散,无法构成体系或学说,但奠定了管理理论的基本模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开始形成。此时的企业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规模,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管理职能与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市场不再就是“一座城的市场”,而就是一个国家的市场,甚至出现了国际市场。市场的扩大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旧的管理思想不再适用,这迫使管理思想发生转变。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思想发展迅速,形成了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就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强调科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最高工作效率,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用科学的手段使一切科学化、制度化。对此,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制度: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对工人进行科学培训、选择与提高;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以文件形式固定以推广;管理与劳动分离。 然而,泰罗制有其局限性。她仅仅研究了如何发展生产力,并未涉及组织结构等方面。法国亨利法约尔,提出有关企业

如何总结中国管理思想演进的规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如何总结中国管理思想演进的规律 篇一: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之总结篇 儒法道墨看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总结篇 众达朴信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杨少杰 从古人的管理思想来看古人对人性的判断,其中有性善论、性恶论、可恶可善论、消灭人性论,这四种似乎也可以看出社会历史的变迁。这四种管理思想各有特点,虽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逻辑严谨,随着历史的发展,最后与其他的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管理文化。 如果说管理思想根据其特征划分成不同流派,诸子百家也就是不同的流派,而指导中国传统管理的思想并不纯粹属于某一派,其中“阳儒阴法”只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主基调,历代专制王朝都会把这两种思想渗透在治国管理政策中,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其表现的侧重不同,甚至于在某个特定时点走向了极端。 儒家、法家建立封闭型管理模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集权控制、等级管理这两方面一直是专制社会

的核心构架。 诸子百家中多数都是给顶层群体提出治国的解决方案,其目标基本一致,只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要么是温情脉脉,要么是赤裸裸,殊途同归。儒家思想对社会约束力较弱,所以没有被主动接纳,但是孔子的个人修养的方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大放异彩,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法家思想就不一样了,与时俱进,时代特点很明显。难怪秦王嬴政见韩非的《孤愤》、《五蠹》之书后,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 与之游,死不恨矣!”都到了这种程度,见不到 韩非能让一代帝王急成这样,可见其对专制体制的贡献之大。推翻“秦暴政”之后,刘邦败项羽建立汉王朝,尝试过改弦更张但效果并不理想,结果让汉武帝借“独尊儒术”之名,披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成就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封闭型组织管理模式曾经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否则不会维持如此长的历史时间,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就证明了这点,在宋朝gDp占世界总额的70%-80%。但是到了公元1500年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拉开了现代文明的序幕,随后资产阶级掀起思想解放运动,而这时中国依然固守原有的传统。 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人们价值需求单一的时代,这种管理模式是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现代文明开始之后,

管理思想史-泰勒之前的外国管理思想

一、泰勒之前的外国管理思想 (二)中世纪西方管理思想 1.“中世纪”是指从罗马帝国的衰亡到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是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时代。从公元6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1500年,是封疆建土的等级社会。中世纪的社会有一套严整的封建等级制度,国王是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土地是维系其统治关系的主要生产资料,(他把一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较小的封建主又把一小部分土地分封给下面的封建主。每一个封建主相当于一个小国君,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并时常为扩大自己的领地与其他封建主甚至领主发生战争,混乱不堪。这个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受到束缚。) 2.尽管如此,隨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贸易的发展、行会的建立和大学的兴办,管理思想也得到了发展。在中世纪初期(中世纪早期关心的主要是领导者的品质和领导的方式问题),尽管没有关于管理思想的专门著作,但是,在一些思想家的论述中还是可以发现许多重要的管理思想。如,格札里对领导者提出必须保有四种品质:(1)公正;(二)智慧;(3)耐心:(4)谦虑; 托马斯·阿奎那的社会管理思想“法律是行为的准则”和提出消费的适可原则,生产上的二因素论——劳动和徒弟;经济活动的干预主义、公平价格论、货币论、利息论、商业论等; 帕西奥利介绍复式簿记,建议要把备忘录、日记账和分类账编上号码并注明日期,所有的交易文件都要详尽完备并长期存档,定期核查,以便及时了解和控制现金和存货的状况。 3.此外,中世纪也出现了十分出色工厂管理实践。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管理水平。兵工厂的管理体现了互相制约和平衡。威尼斯兵工厂在成品部件的编号和储存、安装舰只的装配线、人事管理、部件的标准化、会计控制、存货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型的管理经验。工人按照其工作而分别付给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造船厂某些行业(木工行业),工人要通过考试才能被雇用。实行标准化管理。 4.中世纪后期的管理思想 马基雅维利主义:①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②君主应当大权独揽,注重实力,精通军事。③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虑手段是否有害,诡诈残忍均可兼施。④君主可以和贵族为敌,但不能与人民为敌。⑤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残酷与仁慈、吝啬与慷慨,都要从实际出发。明智之君宁蒙吝啬之讥而不求慷慨之誉。 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①必须依靠群众;②组织要有内聚力;③要有领导技艺; ④领导者要有使组织存在下去的意志。(《君主论》和《讲话集》)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管理思想 1.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出现的一种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价值、自由意志、世俗生活和世俗教育。 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①反对神权对人的侵犯,要求人们把目光从“神”转到“人”。肯定人的价值、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一、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论述的学者,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着重大影响。其主要观点是: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强调了劳动分工对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性。有利点:分工使生产者的技能得到发展;节约了由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能使专 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二、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认为,工厂是由员工组成的,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相互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效果。他开始了一种新的实验,大力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为职工提供较多的福利设施。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三、查尔斯·巴贝奇(1792——1871),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提出了劳动分工,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动力、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工人的工作效率,采用利润分配制以谋求劳资之间的调和。 一、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贡献 其他人的贡献 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 韦伯 巴纳德 一、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其人 2)科学管理的实质 “双方(企业管理当局和工人)都必须不再把盈利的分割作为头等重 要的事,而一齐把注意力转向盈余的扩大。” “双方都必须认识到,至关重要的是,在所有同企业中所做工作有关 的一切事务中,用科学的精确调查和知识来代替原有的个人判断和 意见(不论是工人的或老板的)。” 2.其他的贡献 1)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1)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2)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工作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 (3)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1)甘特 甘特图 计件奖励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理论 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法约尔其人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管子》的管理观《管子》是我国历史上法家的一部重要著作,记载了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尤其是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在管理中的运用使其更具现代价值。《史记》中《管晏列传第二》对管子的执政有这样的评价:“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管子》的人性观出发,对《管子》的管理思想做了一个清理和概括,并从现代管理的视角对此作了一定的分析与评价。相信对《管子》管理思想的挖掘能为当代管理学的发展和我们今天的组织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一、《管子》的人性观 人性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与理性。其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对管理学而言,人性假设是最基础的原理,也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先秦思想家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就是关于这个问题最初的理论表述,并且在以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管子》成书以前,已经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性观,主要包括孔子的“性可塑说”、孟子的“性善说”、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说”以及墨子的一些关于人的思想。孔子重视人的作用,但他的思想中有浓重的天命的成分,人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墨子不讲天命,也重视人的作用,认为“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但他对天、鬼却又极为推崇,人还是附庸。孟子有很浓的天命论思想,认为有意志的天是世界的主宰。同时他又认为人皆有“四心”,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也引出了他在政治管理上的“仁政”思想。而告子则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如同水流无分东西。我们知道一个管理者对人性的观点决定了他基本的管理观。那么,《管子》对人性的看法又是什麽样的呢? 1、人,水也。《管子?水地》篇提出:“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这个观点阐述了相对科学的人的生成程序,撕去了一直罩在人身上的神秘外衣,肯定了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物质世界不断进化的结果。《管子?内业》还说:“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认为气是第一性的,精神现象是第二性的。这些思想从人的本源上提出了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观点,是一个很大的历史进步。 2、人性本恶,但可引导。我们知道,人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二是人的社会属性,三是人的精神属性。《管子》在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应该说还是认为人性本恶。《管子?版法》中有这样的概括:“凡人者莫不欲利而恶害。”认为在人的自然属性上、或者说人的质朴的原始素材上人都是追求利益、趋利避害的。同时,在同一篇中还写到:“凡民者,莫不恶罚而畏罪。凡人主莫不欲其民之用也”,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我们不难看到这很象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这一思想也就导出了《管子》的法治思想。 3、人是有需要的。《管子?牧民》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出了人不仅有自然需要,而且有社会需要。同时,《管子?侈靡》中还写到:“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这就进一步指出了人的自然需要较之社会需要是更基本的东西。《管子?禁藏》中还进一步阐述了两者的关系,“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一方面指出人的情感是以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为转移的;另一方面,情感反过来也会决定需求的强度。而且,人的需要能否满足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也会影响到政治统治的成败。所以,《管子?牧民》篇中明确提出:“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02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史习题解答共10页文档

第二章管理思想发展史习题解答复习题 对早期管理思想做出贡献:亚当斯密查尔斯詹姆斯 1、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答: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代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第二阶段为近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45年之间。 第三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以后,一直至今。 对管理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很多,在此按时间的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是因为这样划分既简单又便于研究讨论。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间有先后,而不能将这三个阶段的理论截然分开。事实上,后一阶段的理论产生和盛行后,前一阶段的理论并未过时和消失,有的仍然在不断发展。因此,各个阶段管理思想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向纵深发展的关系。 2、简述古代的管理思想? 答:古代管理思想是指泰勒科学管理产生之前的管理思想。国外古代管理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王国(该国已不存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其古代的建筑、史书和兵书之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埃及金字塔建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规模宏伟、壮丽,建筑技艺精湛,建造技术的难度难以想象;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王国,其统治者曾颁布过一部包含有280多条规定的法典,其内容涵盖的范围很广,对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古希腊其建筑和文化艺术的历史非常辉煌,并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管理思想。如公元前370年,该国学者瑟诺芬(Xenophon)曾对劳动分工有过详细的论述,认为劳动分工所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的最好”。瑟诺芬的这一管理思想与2000年后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及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思想非常接近;在15世纪,意大利的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Machiavelli Niccolo),在管理思想方面的贡献更是让人瞩目,他对管理的思想的阐述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4项领导原理。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内容可以鲜明的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儒家的管理思想,一类是兵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宏观管理,其核心思想是“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三顾茅庐、汉高祖刘邦任用韩愈等将才夺天下的故事等都是中国古代任人为贤思想的典型反映;《周礼》是写于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一部论述国家政权职能的专著,是封建国家宏观管理体制的理想化设计,是反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一部重要文献。兵家的管理思想侧重于管理的战略和战术,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最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这种思想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管理上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中,日本的企业家们创造性的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应用到商战之中,在日本和美国掀起了学习《孙子兵法》的热潮,一

中外管理思想(最新整理答案)

A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儒家管理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P12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人性观主要有3种:性无善无恶论、性善论以及性恶论; 1、孔子认为人性无善与不善之分,“性相近也,习相近也”。人的性情本是相近,但由于个人所处的习俗不同,经过后天习染,人与人之间便渐渐拉开了距离。基于此,孔子认为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就应主要通过道德教化来进行管理; 2、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这四种本性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由此,孟子认为管理者应实行“仁政”,并演绎出了其“仁政”管理体系; 3、“性恶论”是荀子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由此,荀子提出强调管理者应该自觉地担负起礼仪教化的责任。 2.简述古希腊思想家的管理思想。P186 在古希腊,当时的思想家们对管理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主要是: 1、苏格拉底曾提出管理的普遍性,认为管理技能在公共事务和私人事物之间是相通的; 2、亚里士多德不仅研究了国家制度的问题,还提出了国家制度的各种形式,以及采取各种形式国家制度的原则; 3、色诺芬主要研究家务管理和农业,他对农业分工也有精辟的论述; 4.柏拉图对劳动分工原理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3.简述麦克雷格的X理论Y理论。P269 X理论认为,工人生来就是懒惰的、被动的,必须采取“强硬”的管理方法进行严密地监督、控制和奖惩等外界刺激才能提高其劳动积极性; Y理论认为,人不是天生就厌恶工作的,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会实行自我指挥和控制,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地承担责任,并且大多数人都有解决问题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383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合人类心理发展的组织模式,是一种追求不断创新、持续变化的组织,由学习群体组成,有崇高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在学习型组织中,成员都勇于挑战极限与过去成功的模式,目光长远,会朝着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并从中体会到工作的意义,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周围的世界产生同一感。 5.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具有哪些特征?P245 1、存在明确的职能分工 2、存在明确的等级制度 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 4、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而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 5、职业管理人员 6、遵守规则和纪律 6.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主要阶段?P314 1、收集情报阶段。收集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情报并加以分析,以便为拟订和选择计划提供依据。 2、拟订计划阶段。以组织所需解决的目标,依据第一阶段所搜集的情报,拟订出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 3、选定计划阶段。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适用的方案。 4、对已选的方案进行评价。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对已做出的抉择进行评价。

西方管理思想史读后感

《西方管理思想史》读后感 郭咸纲教授所著《西方管理思想史》是一部对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的研究中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分六篇,从早期的管理思想开始,经过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一直到当代管理思想,对西方管理思想从产生、发展到繁荣的整个过程做了一个科学的梳理和分析。书中也提到了管理理论发展的线索和研究方法,并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前景和领域作了分析与展望。 学了几年的管理,越来越发现管理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组织,管理便出现了。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管理的实践一直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直到近代,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才出现,管理学才作为一门学科正式产生。当然,这是有着其显著的社会经济背景,如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现代公司制度在美国的确立,企业的规模、数量不断扩大等等。 西方管理理论自产生以后,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经济组织的的演变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说,经济组织的演变为管理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而管理研究的进展又为新型组织的巩固提供了支持和保证。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管理思想和理论演进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于企业或行政等组织的经营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从实践中得出管理理论也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甚至繁杂性。所以在管理理论中没有那一个理论一手遮天、独霸天下,它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甚至一度出现管理学的“丛林”现象。管理学的理论流派多彩纷呈,理论也各不相同。管理学从产生到现在有代表性的理论不下几十种,在加上一些不入主流的,就更是不胜枚举了。导致对管理作一概念上的界定都无法产生一致的定义。比如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等等,但我仍然比较推崇孔茨的定义:管理就是在正式的组织化群体中通过别人做事情的艺术,也是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组织化的群体里的人们以个体或协作的方式实现群体目标的艺术,同时也是排除绩效障碍的艺术以及在有效地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保证最优效率的艺术。 尽管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繁杂多样,我们仍然可以抽丝剥茧,探寻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股份制的企业制度促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家们开始把注意力从技术转移到管理上来。“管理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有代表性的就是1910年福特发明流水线的批量生产方式;斯隆创立广泛适应的事业部制;特别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走向成熟并普遍推广,使管理理论成为一门科学,成为管理学产生的标志。 按照时间顺序,下面出场的是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的目的是制定出合理的动作模式,采用合理的工作方法,改善工具和环境,以提高生产效率。接下来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案例 (1)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小故事——猴王与孙子 从前,有个在树荫下卖草帽的人,叫卖得十分疲惫,靠着树干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一堆帽子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而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戴着一顶草帽。 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他就试着举起左手,果然猴子也跟着他举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手,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纷纷将帽子丢到了地上。卖帽子的高高兴兴地捡起帽子。回家以后,他将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年后,他的孙子在卖草帽的途中,也和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帽子也同样地被猴子拿走了。孙子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于是他脱下帽子,丢在地上……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直瞪着他看个不停。不久,猴王出现了,把孙子丢在地上的帽子捡了起来,还用力地对着孙子的后脑勺打了一巴掌,说:“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呀!” 孙子的角度:过去成功的经验极可能成为今天失败的原因 猴子的角度:失败是成功之母,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顺“道”——自然界和社会都有其自身运动规律,社会活动都有轨可循。 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拔苗助长 2、重人——得人之道、用人之道 “三顾茅庐”“皇太极召范文程议事” 曹操的故事 例如官渡之战后,发现许多“许下及军中人”与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提出要查清之后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皆焚之”。 又如陈琳,原是袁绍的部下,曾为其起草讨曹檄文,直骂到曹操祖宗三代。但归附曹操之后,仍然受到重用,并未遭受报复。 再如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但张绣归降后,曹操不计前嫌,仍拜他为扬武将军,并结为儿女亲家。官渡之战中,张绣力战有功,后又击破袁谭,曹操论功行赏,增邑二千户 神偷退兵 《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国,子发率军迎敌。交战三次,楚军三次败北。子发旗下不乏智谋之士、勇悍之将,但在强大的齐军面前,简直无计可施了。 这时神偷请战。他在夜幕的掩护下,将齐军主帅的睡帐偷了回来。第二天,子发派使者将睡帐送还给齐军主帅,并对他说:“我们出去打柴的士兵捡到您的帷帐,特地赶来奉还。”当天晚上,神偷又去将齐军主帅的枕头偷来,再由子发派人送还。第三天晚上,神偷连齐军主帅头上的发簪子都偷来了,子发照样派人送还。齐军上下听说此事,甚为恐惧,主帅惊骇地对幕僚们说:“如果再不撤退,恐怕子发要派人来取我的人头了。”于是,齐军不战而退。 3、人和 –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 –和能兴邦、和能生财 有三个庙,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这是协作的办法,也叫"机制创新". 第二个庙,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要引进竞争机制.三个和尚都去挑水,谁挑得多,晚上吃饭加一道菜;谁水挑得少,吃白饭,没菜.三个和尚拼命去挑,一会儿水就挑满了.这个办法叫"管理创新". 第三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

国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古代管理思想 (一)外国古代管理思想(法律、中央集权、宗教) 1.苏美尔人及古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 ·苏美尔人是最早建立法律体系的文明创造者。他们很早认识到管理控制的必要性,通过庞大的赋税制度搜集并管理大量的财物。为了管理这些财务,他们发明了在泥板上用文字记载账目和文件等,用管理控制制度记录祭司的交易,开创了西方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大体上是苏美尔法典的修订本。 ·古巴比伦人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因为古巴比伦在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及商业和文化中心,从而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以明确责权利关系的法律的产生,进而产生了基于法制的管理思想。同时在经济管理中产生了控制与激励、计件工资制思想。古巴比伦人对管理思想的最出色的贡献莫过于《汉谟拉比法典》,它涉及社会及商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如:出售。契约。借贷租赁努力等,对各种职业、各个层面人员的责、权、利关系给予明确规定。是人类发展历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法典之一。并且古巴比伦人首先认识到责任不能推诿给下级这一原则。古巴比伦人的管理实践:空中花园,巴比伦塔。 2、古埃及人的管理思想 古埃及人建立起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及由分权机制建立的官僚体制,是古埃及早期国家管理的基本特征。法老政权制定了土地制度、税收制度、档案制度,把权力和财富都集中在自己手上。 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安排和解决食物、住房、运输问题,表现了他们已能熟练掌握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并且在工程管理中,每个监工大约管理十名奴仆,反映出他们的管理跨度是“以十为限”。 法律上,严禁手工工人从事他们父母传下来的手艺以外的工作,表明他们认识到了在整个组织中实行专业化的重要性。 3、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 希伯来人建立以祭司宗教权利与贵族政治权利合一的统一的神权政体国家。希伯来人善于利用宗教来控制人和管理国家,大卫王统治时期,为了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将耶和华神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希伯来人注重依法管理,其法典比《汉谟拉比法典》开明进步,在工程和军事管理方面也表现出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其中《圣经》的《旧约全书》中的许多故事反映了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领袖摩西根据他岳父叶忒罗的建议,采用例外原则,建立一种更加有秩序的组织结构。 4、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中充满着知识和思维的力量。·他们崇尚民主管理,发展出一种民主的城市政府——城邦,并提倡进行协商式管理。并在他们还没有产生国家的时候,对氏族部落就实行民主式的管理。采用“一长两会制”。

西方管理思想史发展脉络

西方管理思想史发展脉络-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发展脉络大致有三条主线:第一条是时间线,以时间为轴充分体现其历史性;第二条是理论线,以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为轴,充分反映其发展性;第三条是人性线,以管理思想发展进程中的人性理论的深化为轴,表达了对管理最优境界的追求,充分反映其突破性。从时间上来看西方管理思想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早期的管理思想、时间上大致是从远古时代到公元1543年。在古代管理思想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上。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及古罗马人都在这些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封建主义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严格的风机制度、分封建制都体现着早期的管理思想。另外随着向业的繁荣、日益扩大的市场,家庭手工作坊的产生,出现更细的分工更复杂的过程。接着文艺复兴的产生又推动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2、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及其发展,时间上大致是从1543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等人。此段时间内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革命的不断兴起,新教的伦理、个人自由伦理、市场伦理等产生。工业革命的产生,新的生产组织制度出现,这也对管理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3、古典组织管理思想的出现时间上是1915年到1925年。这段时间管理思想主要旨在提高生产的效率。主要代表人物有法约尔、马克思·韦伯,着重探讨大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且突出的是行政级别组织体系理论。 4、现代行为科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时间上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945年二战结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梅奥的霍桑实验,该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工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并不仅仅为金钱收入等物质利益所驱使,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有社会性的需要。强调人的感情和社会因素,忽视正式组织的职能及理性和经济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5、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时间上为1945年到80年代。代表人物孔茨。历史背景:战后重建、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60年代以后西方管理理论涌现,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体现了管理理论的复杂性、渗透性、交互性和灵活性。 6、当代管理理论,时间上为80年代至今。管理更加注重人性,对人的尊重。从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从产品的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人本管理思想的深入(基本理念),从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初级产品经济与工业经济脱钩。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整个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价值和附加值是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加之受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在竞争的强大压力下,生产要素不断重新分化、组合、凝结、再分化、再组合、再凝结的周期性的变化更加明显。 2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管理思想的几点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管理思想的几点感悟 邵大理 聆听了一个学期的人文精神和管理的课程,学习和了解了很多有关人文类学科的知识。这其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思想的论题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我的长久思考。以下是我结合所学习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问题的思考所写下的几点感悟。主要涉及到儒家学说中的“儒”、“仁”、“信”、“中”、“和”、“道”这几个基本思想。 1关于“儒”的思想 《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术士。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还有他们职业的原初性质,即术士。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首办私学,除了传授弟子五经、六艺之外,同时也传授弟子们丧葬礼仪。后世多有记载,孔子一生非常推崇周礼,也熟悉当时的丧葬礼仪习惯,曾经亲自带领众弟子们为死者操办丧葬礼仪。后人甚至推测孔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此为生,苦苦支撑着他对恢复周礼,教化众生的理想。久而久之,后世就把孔子及其众多弟子、再传弟子所传播的学说称为“儒家”学说,孔子则成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 “儒”字在《论语》中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告诫自己的弟子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可以看出,“儒”这个名称的起源早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并且“儒”的名称本身并没有褒贬之分。而自孔子给“儒”分成了“君子儒”和“小人儒”之后,后世将更多的“君子”的内涵赋予了“儒”,而使“儒”具有了更多的褒义色彩。 我想说一下我对“儒”的理解。“儒”字拆开后是“人”和“需”,儒家学说的中心是人,本质是关于人的学说,讲述的是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学说,按现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