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 (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 (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 (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 (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40到选择题)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处能源输往日本的主要港口是()

A.天津B.青岛C.秦皇岛D.日照

2.图中省区与鲁尔区相比,较为匮乏的自然资源和相对欠缺的主要社会

因素分别是()

A.铁矿石、市场B.水资源、劳动者素质

C.煤炭、政府支持D.有色金属、便捷交通

3.图中省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A.纺织、食品加工B.旅游、金融业

C.能源、冶金、化工D.电子、航天、石化

“煤”变“油”的这一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炭变

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洁净油品。据此完成4~6题。

4.煤炭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A.放射性污染B.臭氧层空洞C.酸雨、酸雾和粉尘D.重

金属污染

5.我国之所以要启动“煤”变“油”项目,是因为()

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②我国燃油需求量增长迅速

③可以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④我国煤炭资源过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我国的“煤”变“油”项目应布局于()

A.山西、内蒙古、陕西B.北京、天津、上海、广州

C.湖南、四川、贵州D.新疆、青海、西藏

读右图,完成7~8题。

7.据图所示,山西省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①山西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酸雨区

②土地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

③灰霾天数增加④日照时数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造成山东省能源产出平均比重大,但废气排放平均强

度较低的原因是()

①拥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②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③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④高新科技企业的比重较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

趋势。据此完成9~10题。

9.上图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

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10.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

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

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1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

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如图为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丹麦发电量发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哪一因素有关()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

C.风向的季节变化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4.有关丹麦风电叙述正确的是()

A.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缺乏,所以大力发展风电

B.目前丹麦的风力发电总量居世界第一

C.丹麦的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在全世界最高

D.丹麦从美国进口风电设备和技术

右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

量和消费量。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5~16题。

15.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B.美国

C.印度D.日本

16.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

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

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0.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21~22题。

21.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温

C.降水D.植被

22.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资源优势,正确的是()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电力、旅游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山脉南北两侧的河流分别属于________水系。()

A.长江、黄河B.珠江、淮河C.珠江、长江D.闽江、长江

24.图中山地是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点是()

A.水质的保护B.矿产资源的保护C.土地的保护D.植被生态的保护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25~26题。

25.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①河段B.②河段C.③河段D.④湖泊

26.④湖泊对图中哪一河段起天然调节作用()

A.⑤河段B.②河段C.③河段D.③⑤河段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27~29题。

27.下图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1970—1976年B.1977—1984年C.1980—1989年D.1989—2000年

28.该支流流入()

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

29.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建水库和森林

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

读某区域图,据此回答30~31题。

30.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径流量丰富②汛期短③流速缓慢

④落差较大⑤结冰期短⑥含沙量较小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31.图中M地合理的人类活动是()

A.修筑梯田

B.封山育林

C.种植苹果等水果D.修建鱼塘

读下图,回答32~33题。

32.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 A.工程质量低B.设计不准确

C.人为破坏严重D.泥沙淤积严重

33.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读甲、乙两河分布图,回答34~35题。

34.若图中两河同时处于汛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河处于北非②乙河可能位于北美③甲河流域盛行西南风④乙河流域盛行东南风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35.两河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①修建水库②跨流域调水③植树造林④修筑梯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读下表和图,完成36~38题。

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 19.8% 4.9% 15.4% 4.9%

2010年40.2% 44.1% 6.2% 1.3% 8.2%

36.1978—2010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37.关于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38.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高B.成土母质含氮低

C.植被稀疏D.地势起伏大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39~40题。

39.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

流减少

40.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

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

41.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城市哥本哈根(55°43′N,12°34′E)开幕,于19日闭幕,会议期间,当地的天气有哪些特点?

(2)有人预言,图中甲国正日益成为“被风轮驱动的国家”,为什么该国将风能作为能源开发的重要项目?

(3)我国内蒙古、新疆也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与内蒙古、新疆相比,甲国具有哪些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我国“黄河金三角区域”略图

材料二: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1亿吨,占全国的4%;氧化铝产能610万吨,约占全国的35%,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

材料三:铝工业的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矿山、冶炼和加工三大领域,其中尤以电解铝能耗为最。1吨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为14622度,相当于3.2吨标准煤;炼1吨铝综合能耗为9.6吨标准煤。因此,按9.6吨标准煤/吨铝计算,排放二氧化碳21.8吨、碳5.8吨。

(1)“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请提出三条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3分)

(2)试从资源、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简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3分)

(3)根据材料三,说出该区域大力发展炼铝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分)为了解决该类环境问题,该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分)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

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

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

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上图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44.读①②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①中流经Q盆地的河流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图②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最重要方式______。

(2)与黄河相比,两河水文特征有何突出差异?

(3)①②两图中的河流水能开发利用程度有何差异,简析原因。

(4)图②中国界南北河流上水坝数量悬殊,简析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

41.答案(1)阴冷,潮湿,多雾,多大风天气,日照少。

(2)该国石油、煤等矿物能源缺乏;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能源消费量大;与煤、石油相比,风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该国位于西风带,地形平坦,常年风力风向稳定。

(3)经济发达,具有资金、技术的优势;靠近能源消费市场;风力风向常年较稳定;政府的大力支持

42、(10分)答案:

(1)科技创新,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建设坑口电站,将电力输往其它地区;在本地建设耗能工业。(3分)

(2)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证;附近有丰富的铝矿资源;有陇海线等铁路线经过,交通便利。

(3分)

(3)大气污柒(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植树造林;发展新能源或者利用替代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加强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等。(4分)

43.(1)“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2)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3)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44.答案(1)水能资源丰富水能开发

(2)含沙量小,水量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3)图①开发利用很少,因为当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电能需求量小,资金、技术、交通条件差。图②中河流位于美国、加拿大,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

(4)国界南面为美国,位于河流干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美国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更大,对水能开发利用充分,因而水坝多;北面为加拿大,位于支流,水能开发条件较差,且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对能源需求量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二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知识,加强练习很关键,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行伍(hng) 跬步(kuǐ) 锋镝(d) 锲而不舍(qi) B. 逡巡(qūn) 鞭笞(chī) 句读(du) 经传(zhun) C. 氓隶(mng) 劲驽(jn) 瓮牖(yǒu) 参省(xǐng) D. 中规(zhng) 槁暴(p) 遗镞(z) 老聃(dān) 解析:C项,"劲"应读jng。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以致天下之士 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A.①③⑤ B.②⑥⑦ C.③④⑤ D.②④⑧ 解析:①"然而"意为"这样,那么"; ②"肥饶"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以致"意为"用来招纳"。④"逡巡" 与现代汉语相同;⑤"以为"意为"把......设为";⑥"用心"意为"使用心力";⑦"从而"意为"跟随并且";⑧"先后"与现代汉语相同。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解析:A项,①连词,表递进,并且;②连词,表转折,却。B项,①连词,表因果,所以;②形容词,原来的。C项,①代词,它的;②副词,大概。D项,①②都是助词,的。 答案:D

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有答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训练 一、《寡人之于国也》: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孟子则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2.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找出孟子实行“王道”或者说“仁政”的七种措施的句子:初步措施:①,。(农业不违农时方 面的);②,。(渔业方面的);③,。(林业方面的);根本措施: ④ , ,。(纺织方面的);⑤,,。(牧业方面的); ⑥, , ,。(农业生产粮食方面的);⑦, , 。(兴办教育)。 前面的1——6是属于从保民角度提出了六条措施,7是属于从教民角度提出了一条措施。 3.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与“”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二、《劝学》: 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荀子·劝学》中“,。”,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的境界。 8、《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 9、《荀子?劝学》中“,。”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0、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11、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2、《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 是:,;,。 13、《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第 1 页(共 4 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测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 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下面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表中。)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3—5题。 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 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 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D.d——生长积温 5.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7.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 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8.GIS的全称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导航9.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高二地理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第一学期地理必修三中段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68分,每小题2分) 1、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支流 B、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全为平原 C、田纳西河流域虽然降水少,但河床比降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D、流域内有丰富的煤炭、铅锌等矿产 3、田纳西河流域的平原区,是美国农业带中的() A、乳畜带 B、小麦带 C、棉花带 D、畜牧和灌溉混合农业区 4、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发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下面问题5、6题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 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 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5、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7、“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这样的护坡措施是() A、生物措施 B、工程措施 C、农业技术措施 D、生物、工程措施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8、9题 8、梯田田埂的水平延长方向一般与()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9、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10、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 B、地形和气候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11、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 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12、GDP表示:()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工业生产总值 13、工业社会阶段,在石油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工业区() A、鞍山 B、曼彻斯特 C、阿伯丁D匹兹堡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题及答案15

高二区域地理练习题(15)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西北新疆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流域新垦区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D.新垦区完全是按照人们的主观意愿划分的 2.图中新垦区与行政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A.点状与面状 B.线状与面状 C.面状与点状 D.点状与岛状 3.水源的多少决定了新垦区的人口和农田规模。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裸岩 D.土地沙化 4.在2018年入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的球队中,冰岛队是世界杯有史以来人口最少的参赛国,全国人口仅33万人。因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在冰岛队小组赛踢平劲旅阿根廷队之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推测冰岛男性职业分布的段子。由于劳动力少,足球队员都有兼职。下列职业中,冰岛的从业人员可能较多的是() ①石油开采②观测火山③监测地震 ④椰子采摘⑤地热供暖⑥种植水稻 ⑦饲养骆驼⑧种植天然橡胶⑨医生 ⑩捕捞鳕鱼 A.①③⑥ B.②⑤⑩ C.③④⑦ D.④⑧⑨ 5.为了准确地定位地震的震中(北纬27.70°,东经102.08°)位 置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实地考察 B.遥感技术(R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全球定位系统(GPS) 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将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②提供灾区的影像③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④进行短报文通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甘肃省民勤县,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所示)。石羊河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植被大面积死亡。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②旱涝灾害 ③土地荒漠化④水土流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导致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上游拦截河水,过度用水 B.乱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大量的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河道纵横,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 ?昆明一中月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D. 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2?《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了天文学知识,萌生和发展 了古代的天文学。这说明古代中国人掌握天文知识的目的是() A.神话统治阶级 B.服务于小农经济 C.服务于祭祀活动 D.战胜自然灾害 4.1262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天世界 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 说明 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古代很早就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统治者重视天文立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 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③中国 5?“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B. 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C. 是北魏贾思勰所著 D. 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黄帝内经》一一中医奠基之作 B. 《伤寒杂病论》一一“万盛宝典” C.张仲景一一“医圣” D. 《本草纲目》一一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姓名朝代著作 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 郭守敬元朝《授时历》 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者作一脉相承 A.①② B. ③④④农耕经济史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C.②④ D.① () 7. (2013 ?西安高二检测)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楫( yī) 曳兵( yè) 跬步(guǐ) 鸡豚狗彘(tún) B、强谏(qiáng ) 骐骥(jì) 逡巡(qūn ) 金石可镂( lòu) C、屏息(bǐng) 纤腰(xiān ) 爪牙( zhuǎ) 亡矢遗镞(cú) D、鞭笞(chī) 劲弩(nǔ) 藩篱(fān ) 万乘之势(chéng) 答案:1. B(A楫jí跬kuǐC爪zhǎo 镞zúD弩nú乘shèng)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圮修葺脍灸人口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B.寒喧饿俘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C.孝悌犒赏计日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 .赝品挑衅捉襟见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答案:2. D(A脍炙人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寒暄饿殍C计日程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 答案:3.。D(A.“不”通“否”B.“受”通“授”C. “振”通“震”) 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用心一也 ④弃甲曳兵而走⑤古之学者必有师⑥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④⑤⑧ 答案:4 。D (④“走”古义为逃,今义为步行⑤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⑧“博学”古义为广泛学习,今义为学识渊博) 5、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忌不自信 C.大王来何操?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答案:5 。B(均为宾语前置)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且庸人尚羞之 D.非能水也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2010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2009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思考并完成1~3题。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导致①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B.水蚀 C.冰川侵蚀D.海蚀 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增长迅速 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修建水电站 C.增加灌溉面积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6~8题。 6.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7.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修建道路、桥梁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兴建防洪设施 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9~10题。 9.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②流域内降水丰沛③下游河谷较开阔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 ) A.夏秋B.秋冬 C.春夏D.冬春 11.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1~3题。 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D.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GPS和GIS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第3~5题。 3.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③→④→②D.④→①→③ 4.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D.技术水平较高 5.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D.产业升级加快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6~7题。

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XX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8~9 题。 8.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 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9.“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 ..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0~12题。 10.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11.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

高二地理必修三月考试题(理科)

高二地理必修三月考试题(理科) 班级: 姓名: 学号: Ⅰ问卷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干旱地区广,北方湿润地区广 B.南方冬季多雨,北方夏季多雨 C.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 D.南方农作物生长期短于北方 2. 下列各区与其特色优势、功能搭配正确的是: A、矿区-交通优势 B、中心商务区-艺术特色 C、文化区-商业功能 D、旅游区-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特色 3.列属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的是 ①“三北”防护林②引黄济青③晋煤外运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③④ 4.西电东送主要开发下列哪些资源 ①石油②天然气③煤炭④水能资源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③④ 5.“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意味着把西部建成 A.能源资源消费市场 B.农牧产品加工基地 C.能源供应基地 D.原材料供应基地 6.关于美国匹兹堡的发展,错误的是 A.初期是毛皮贸易场所,当地人大多从事畜牧业 B.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 C.有五大湖廉价的水运可以利用 D.由于资源衰减、环境污染严重而出现了衰退 7.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C. 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最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D.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8.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C.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9.23.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B.石油资源丰富C.科技发达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我国某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

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湘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1~4题。 1.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A.库布齐沙漠 B.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A.地质条件稳定 B.年降水量增多 C.灌溉条件改善 D.黄河水量减少 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湿地破坏 B.森林锐减 C.水土流失 D.土壤盐渍化 4.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 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海拔 C.水 D. 热量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 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 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 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5~6 题。 5.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6.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 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 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 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 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 7.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追求生态效益 B.追求经济效益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完善的制度、法规 8.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 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完成9~10题。 9.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减少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11~12题。 11.在资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质量检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质量检测(60分) 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行伍(háng)跬步(kuǐ) 锋镝(dí) 锲而不舍(qiè) B.逡巡(qūn) 鞭笞(chī) 句读(dòu) 经传(zhuàn) C.氓隶(méng) 劲驽(jìn) 瓮牖(yǒu) 参省(xǐng) D.中规(zhòng) 槁暴(pù) 遗镞(zú) 老聃(dān) 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③以致天下之士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A.①③⑤B.②⑥⑦C.③④⑤D.②④⑧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咎,归罪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弱点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5.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①⑤⑧/②/③⑥/④⑦B.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C.①⑤/②/③⑥/④⑦/⑧D.①⑤⑧/②/③/④⑥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高考海南单科)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 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 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 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 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 思想 2.(2009高考海南单科)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 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 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 D.伏尔泰 3.(2009高考四川文综)哥白尼日心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 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4.(2009高考广东单科)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5. (2009高考广东单科)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 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6.(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7.(2009高考江苏单科)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8.(2009福建文综高考)“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 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试卷(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90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 3.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5.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①上海市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东北工业基地⑤亚寒带针叶林⑥鼎湖山旅游 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⑥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6.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8-9题。 8.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A. 搜索营救 B. 灾害预测 C. 环境评估 D. 城市规划 2.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A. 土壤更肥沃 B. 热量更丰富 C. 地形更平坦 D. 水源更充足 (2)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A. 年总蒸发量增加 B. 地下径流减少 C. 年降水量减少 D. 自然灾害增多 3.“东桑西移”是指我国将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东桑西移”的原因主要是() ①东部地区桑园基地面积不断减少②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③带动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④稳定我国蚕丝产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西气东输经过的地形区有:①河西走廊②宁夏平原③黄土高原④渭河平原⑤华北平原()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5.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湖北的白露湖、排湖等因形状像牛轭,因此被称为牛轭湖。面向河流下游,左手一侧为左岸,右手一侧为右岸。关于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牛轭湖分布在河流的右岸 B. 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C. 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 D. 地势较为平坦,水流缓慢 6.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阶段水平测试卷(十七) 考查范围: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图,回答1~3题。 1.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 () A.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全省产煤量的2/3供外调出口 C.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 D.已形成完整配套的采煤体系,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 2.山西省煤炭产量增长快是因为 () A.全国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大 B.重视采煤技术创新,开采速度快 C.交通运输发达,铁路网密布 D.人口多,劳动力多 3.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 A.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B.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 C.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 D.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 [解析]第1题,山西煤炭的开采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58.4%供外调出口,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第2题,煤炭产量增长主要和市场需求、采煤技术有关。第3题,目前山西能源基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 [答案] 1.C 2.B 3.D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能源是煤炭,分布最多的省是山西省 B.②能源在世界上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 C.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的是③能源 D.④能源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 5.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资源特点是 () ①分布范围广②煤种单一③埋藏浅,易开采④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②B.①③④ C.①③D.③④ 6.德国鲁尔区工业的最初兴起靠的是 () A.②B.① C.④D.③ [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图表阅读分析能力。读图知,①应为煤炭,②为石油,④为天然气,③为水电,故第4题A项正确。第5题,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条件。第6题,德国鲁尔区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著名工业区。 [答案] 4.A 5.B 6.B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1.关于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②唐代时草书、行书盛行 ③草书是艺术性最强的书体④雅俗共赏是行书的特征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2.“含毫势若斩蛟蛇,挫管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瞰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材料描述的书法形式是( ) A. A B. B C. C D. D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舞蹈艺术 D.书法艺术 4.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5.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6.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欣赏到() A.小说《封神演义》 B.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 C.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图 D.京剧《空城计》 7.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地理模块3参考样卷(中图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 ? ? B .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 D .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A .①②??? B .②③ ? C.③④?? D.①②④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D .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 河流流向 ?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图2 A.玩具制造 ?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120° 40° 30° 110° 乙 甲 图1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12~13题。 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13.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 D.干旱和大风现象 14.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 m),完成15~17题。 1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18.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 .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图3 乙 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