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二第4章第2节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二第4章第2节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二第4章第2节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学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二第4章第2节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学案

第2节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一、向心力及其方向

阅读教材第71~73页“向心力”部分,知道向心力的概念及方向。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始终指向圆心的效果力。 2.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总是与运动方向垂直。

3.作用效果: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因此向心力不做功。

4.来源:可能是弹力、重力、摩擦力或是它们的合力或分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 二、向心力的大小

阅读教材第

72~73页“向心力的大小”部分,知道向心力的表达式,并会简单应用。 1.实验探究

2.公式:F =mω2

r 或F =m v r 。

思考判断

(1)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线速度越大,所需向心力越大。( )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半径越大,所需向心力越大。()

答案(1)√(2)×(3)×

三、向心加速度

阅读教材第70页“向心加速度”部分,知道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向心加速度方向的变化特点。了解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角速度及半径的几个关系表达式。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存在一个由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

2.大小:a=v2

r或a=ω

2r。

3.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一致,始终指向圆心。

4.匀速圆周运动的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思维拓展

(1)有人说:根据a=v2

r可知,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根据a=ω

2r可知,向

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这是矛盾的。你认为呢?

(2)试分析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是否指向圆心。

答案(1)不矛盾。说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是在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说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是在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2)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并不指向圆心。

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理解与应用

[要点归纳]

1.向心力的特点

(1)方向:方向时刻在变化,始终指向圆心,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

(2)大小:F=m v2

r=mrω

2=mωv=m

4π2

T2r。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大小不变;

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其大小随速率v的变化而变化。

2.向心力的作用效果:由于向心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故向心力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3.向心力的来源

常见几个实例分析:

[精典示例]

[例1]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还受到一个向心力

B.向心力可以是任何性质的力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恒力

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为有向心力物体才做圆周运动,而不是因为做圆周运动才产生向心力,也不能说物体还受一个向心力,故A错误;向心力是效果力,可以是任何一种性质的力,故B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方向永远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故C错误;只有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提供向心力,而非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并非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是合外力指向圆心的分力提供向心力,故D错误。

答案 B

[例2]如图1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连接物体和转轴的绳子长为r,物体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其压力的μ倍,转盘的角

速度由零逐渐增大,求:

图1

(1)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零时的最大角速度; (2)当角速度为

3μg

2r 时,绳子对物体拉力的大小。

解析 (1)当绳子拉力为零,恰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时,即转速达到最大,设此时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0,由μmg =mω2

0r

得ω0=

μg r 。

(2)当ω=

3μg

2r 时,ω>ω0,所以由绳子的拉力F 和最大静摩擦力共同提供向心

力,此时,F +μmg =mω2r

即F +μmg =m ·3μg 2r ·r ,得F =1

2μmg 。 答案 (1)

μg r (2)1

2μmg

“一、二、三、四”求解圆周运动问题

[针对训练1] (2018·株洲高一检测)如图2所示,有一质量为m 1的小球A 与质量为m 2的物块B 通过轻绳相连,轻绳穿过光滑水平板中央的小孔O 。当小球A 在水平板上绕O 点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时,物块B 刚好保持静止。求:

图2

(1)轻绳的拉力;

(2)小球A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解析(1)物块B受力平衡,故轻绳拉力T=m2g

(2)小球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轻绳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2g

=m1v2 r

解得v=m2gr m1

答案(1)m2g(2)m2gr

m1

向心加速度的理解

[要点归纳]

1.物理意义:描述线速度改变的快慢,只表示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不表示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2.方向:不论向心加速度a n的大小是否变化,a n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时刻改变的,所以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时刻发生改变,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曲线运动。

3.无论是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周运动都有向心加速度,且方向都指向圆心。[精典示例]

[例3] (多选)关于向心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解析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速度方向则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所以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选项A、B正确;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只具有向心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选项D 正确;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的合加速度的方向不指向圆心,选项C错误。

答案ABD

[针对训练2] 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表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率改变的快慢 B.向心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C.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解析 匀速圆周运动中速率不变,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显然A 项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不变的,所以B 项错误;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只表现为速度方向的变化,加速度作为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只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所以C 项正确;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是时刻变化的,所以D 项错误。 答案 C

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要点归纳]

1.向心加速度的几种表达式

2.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1)若ω一定,根据a =ω2r 可知,向心加速度与r 成正比,如图甲所示。 (2)若v 一定,根据a =v 2

r 可知,向心加速度与r 成反比,如图乙所示。

(3)若无特定条件,则不能说向心加速度与r 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 [精典示例]

[例4] (多选)一个小球以大小为a =4 m/s 2的向心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 =1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为2 rad/s B.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π s

C.小球在t=π

4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π

20m

D.小球在π s内通过的路程为零

解析由a=ω2r得角速度ω=a

r=2 rad/s,A对;周期T=

ω=π s,B对;小

球在t=π

4s内通过

1

4圆周,位移大小为2r= 2 m,C错;小球在π s内通过的

路程为一个圆周的长度2πr=2π m,D错。

答案AB

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应用技巧

(1)先确定各点是线速度大小相等,还是角速度相同。

(2)在线速度大小相等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在角速度相同时,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3)向心加速度公式a=v2

r和a=ω

2r不仅适用于匀速圆周运动,也适用于变速圆

周运动。

[针对训练3](2018·徐州高一检测)如图3所示,一球体绕轴O1O2以角速度ω旋转,A、B为球体上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

A.A、B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B.A、B两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

C.A、B两点具有相同的向心加速度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

解析A、B都随球体一起绕轴O1O2旋转,转一周所用时间相等,故角速度相等,有ωA=ωB=ω,A正确;A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与轴垂直,交点为圆心,设球半径为R,故A的轨道半径r A=R sin 60°,B的轨道半径r B=R sin 30°,所以两者

的线速度v A=r Aω=

3

2Rω,v B=r Bω=

1

2Rω,显然,v A>v B,B错误;两者的向

心加速度a A=r Aω2=

3

2Rω

2,a

B

=r Bω2=

1

2Rω

2,显然,两者的向心加速度也不相

等,C错误;又两者的向心加速度指向各自的圆心,并不指向球心,所以D错误。

答案 A

1.(对向心力的理解)(2018·泰州高一检测)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向心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除受其他的力外还要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

B.物体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C.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D.向心力是根据性质命名的一种力

答案 B

2.(对向心加速度的理解)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率变化越快

B.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转动得越快

C.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

答案 C

3.(向心力的来源分析)如图4所示,一圆盘可绕过圆盘的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小木块A,它随圆盘一起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木块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木块A 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

C.木块A 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D.木块A 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同 解析 由于圆盘上的木块A 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加速度,所以,它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而平衡。而木块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圆心O 。 答案 C

4.(向心加速度公式的应用)(2018·广州高一检测)(多选)如图5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与从动轮的半径之比R 1∶R 2=2∶1,A 、B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假定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A 、B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v A ∶v B =1∶2

B.A 、B 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v A ∶v B =1∶1

C.A 、B 两点的加速度之比为a A ∶a B =1∶2

D.A 、B 两点的加速度之比为a A ∶a B =2∶1

解析 皮带不打滑,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A 错误,B 正确;由a =v 2r 知两轮上A 、B 点的向心加速度跟两轮的半径成反比,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 BC

5.(向心力的分析)如图6所示,天车下吊着两个质量都是m 的工件A 和B ,系A 的吊绳较短,系B 的吊绳较长。若天车运动到P 处突然停止,则两吊绳所受的拉力F A 和F B 的大小关系为( )

图6

A.F A >F B

B.F A <F B

C.F A =F B =mg

D.F A =F B >mg

解析 设天车原来的速度大小为v ,天车突然停止运动,A 、B 工件都处于圆周运动的最低点,线速度均为v 。由于F -mg =m v 2r ,故拉力F =mg +m v 2

r ,又由于r A <r B ,所以F A >F B ,A 正确。 答案 A

6.(向心力的计算)如图7所示,一位链球运动员在水平面内旋转质量为4 kg 的链球,链球每1 s 转一圈,转动半径为1.5 m ,求:

图7

(1)链球的线速度大小;

(2)链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大小。 解析 (1)v =ωr =2πr

T =2×3.14×1.51

m/s ≈9.42 m/s 。

(2)根据向心力公式F =m v 2

r

可得F =4×9.422

1.5 N =236.6 N 。 答案 (1)9.42 m/s (2)236.6 N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

A.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始终与初速度垂直的恒力作用

B.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的作用

C.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的力的作用

D.有一定的初速度,且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和速度垂直的合力作用

解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须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的向心力的作用,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故只有D正确。

答案 D

2.在水平冰面上,狗拉着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O点为圆心。能正确表示雪橇受

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的图是()

解析由于雪橇在冰面上滑动,其滑动摩擦力方向必与运动方向相反,即沿圆的切线方向;因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一定指向圆心。由此可知C正确。

答案 C

3.如图1所示,一只老鹰在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老鹰受力的说

法正确的是( )

图1

A.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老鹰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C.老鹰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老鹰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解析 老鹰在空中做圆周运动,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两个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合力充当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但不能说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三个力的作用。选项B 正确。 答案 B

4. (2018·徐州高一检测)链球运动员在将链球抛掷出去之前,总要双手抓住链条,加速转动几圈,如图2所示,这样可以使链球的速度尽量增大,抛出去后飞行更远,在运动员加速转动的过程中,能发现他手中与链球相连的链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将随链球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则以下几个图象中能描述ω与θ的关系的是( )

图2

解析 设链条长为L ,链球质量为m ,则链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L sin θ,向心力F =mg tan θ,而F =mω2r 。由以上三式得ω2=g L ·1cos θ,即ω2∝1cos θ,D 正确。

答案 D

5.如图3所示,O 1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轮半径为r 1,O 2为从动轮的轴

心,轮半径为r2,r3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已知r2=2r1,r3=1.5r1,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上的点,则质点A、B、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假设皮带不打滑)()

图3

A.1∶2∶3

B.2∶4∶3

C.8∶4∶3

D.3∶6∶2

解析因为皮带不打滑,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都等于皮带运动的速率,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v2

r,可得a A∶a B=r2∶r1=2∶1。由于B、C是固定在同

一轮上的两点,所以它们的角速度相同。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rω2,可得a B∶a C =r2∶r3=2∶1.5。由此得a A∶a B∶a C=8∶4∶3,故选C。

答案 C

6.如图4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若圆筒和物体以更大的角速度做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物体所受弹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解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G与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N,根据向心力公式,可知N=mω2r,当ω增大时,N增大,所以应选D。答案 D

7. (2018·武汉高一检测) (多选)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绳(不可伸长,质

量不计)固定于O 点,在O 点正下方L

2处钉有一颗钉子。如图5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度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则( )

图5

A.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B.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减小到零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解析 由于悬线与钉子接触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小球的线速度不能发生突变,由于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由v =ωr 知,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A 正确,B 错误;由a =v 2

r 知,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C 正确,D 错误。 答案 AC

8. (多选)如图6所示,一圆环以直径AB 为轴做匀速转动,P 、Q 、R 是环上的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P =a Q =a R

B.任意时刻P 、Q 、R 三点向心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C.线速度v P >v Q >v R

D.任意时刻P 、Q 、R 三点的线速度方向均不同

解析 R 、Q 、P 三点的轨道圆心都在轴AB 上,且它们的轨道平面互相平行,因此三点的角速度相同,由于向心加速度方向也相同且指向轴AB ,由a =rω2可知:a P >a Q >a R ,又由v =ωr 可知v P >v Q >v R ,选项A 错误,B 、C 正确;三点的线速度方向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它们的线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 错误。

答案 BC

能力提升

9.(2018·济南高一检测)如图7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坐椅A 、B 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A 的速度比B 的大

B.A 与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悬挂A 、B 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

D.悬挂A 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 的小

解析 在转动过程中,A 、B 两座椅的角速度相等,但由于B 座椅的半径比较大,故B 座椅的速度比较大,向心加速度也比较大,选项A 、B 错误;A 、B 两座椅所需向心力不等,而重力相同,故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等,选项C 错误;根据F =mω2r 判断A 座椅的向心力较小,所受拉力也较小,选项D 正确。 答案 D

10.如图8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 、B ,用长L =0.8 m 的细绳悬于以v =4 m/s 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小车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此时悬线中张力之比F A ∶F B 为(g =10 m/s 2)( )

图8

A.1∶1

B.1∶2

C.1∶3

D.1∶4

解析 小车突然停止,B 球将做圆周运动,所以F B =m v 2

L +mg =30m ;A 球做水平方向上的减速运动,F A =mg =10m ,故此时悬线中张力之比为F A ∶F B =1∶3,

选项C 正确。 答案 C

11.一轿车以30 m/s 的速率沿半径为60 m 的圆形跑道行驶,当轿车从A 运动到B 时,轿车与圆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为90°,求: (1)轿车的周期多大?

(2)此过程中轿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轿车运动过程中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

解析 (1)由v =2πr T 得轿车的周期T =2πr v =2π×60

30 s =4π s

(2)轿车通过的路程即轿车通过的弧长,轿车与圆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为90°,即经过的时间t =1

4T =π s 所以s =v t =30×π m =30π m

(3)向心加速度a =v 2r =302

60 m/s 2=15 m/s 2 答案 (1)4π s (2)30π m (3)15 m/s 2

12.如图9所示,AB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1

4光滑圆弧轨道,轨道的B 点与水平地面相切,其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小球由A 点静止释放,试求:

图9

(1)小球滑到最低点B 时,小球速度v 的大小;

(2)小球刚到达最低点B 时,轨道对小球支持力N 的大小。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mgR =1

2m v 2,则v =2gR ,即小球滑到最低点B 时,小球速度v 的大小为v =2gR 。

(2)在B 处,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mg =m v 2

R ,则N =3mg ,即小球刚到达最低点B 时,轨道对小球支持力N 的大小为3mg 。 答案 (1)2gR (2)3mg

高中物理必修二向心力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向心力》精品教案

[课外训练] 1.如图6.7—5所示,一圆盘可以绕一个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木块,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随圆盘一起运动,那么…( ) A.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盘中心 B.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 C.因为木块与圆盘一起做匀速转动,所以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 D.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所以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

2.一个2.0kg的物体在半径是1.6 m的圆周上以4 m/s的速率运动,向心加速度为多大?所需向心力为多大? 3.太阳的质量是1.98X1030kg,它离开银河系中心大约3万光年(1光年:9.46X1012km),它以250km/s的速率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动.计算太阳绕银河系中心转动的向心力.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线速度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小B.若角速度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小 C.若半径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大D.若向心加速度越大,则周期一定越大 5.线的一端系一个重物,手执线的另一端使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转速相同时.线长易断,还是线短易断?为什么?如果重物运动时系线被桌上的一个钉子挡住,随后重物以不变的速率在系线的牵引下绕钉子做圆周运动,系线碰钉子时钉子离重物越远线易断?还是离重物越近线易断?为什么? 6.如图6.7-6所示,线段OA=2AB.A、B两球质量相等.当它们绕O点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两线段的拉力之比为多少? 作业:新学案22页训练2,23页8题 学习札记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检测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虽然放热,但浓硫酸是液体,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适宜给食品加热;而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溶于水,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多,氯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不明显。 答案:B 2.人造卫星常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解析:原电池就是把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部分,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使电子经外电路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答案:B 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铁与盐酸反应 B . C 与CO 2共热 C .碳酸钙的分解 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反应 解析:Fe +2HCl===FeCl 2+H 2↑,放热反应;C +CO 2===== 高温2CO ,吸热反应;CaCO 3=====高温CaO +CO 2↑,吸热反应;Ba(OH)2·8H 2 O +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吸热反应。 答案:A 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 反应前 反应后 A .A 2+3 B 2 2AB 3 B .2AB 2+B 22AB 3 C .2A 2B +5B 2===4AB 3 D .2AB 2+B 2===2AB 3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用AB 2、B 2表示,生成物用AB 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B 2+B 22AB 3。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高中物理5.7向心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节向心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3、能够应用向心力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即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 2、通过锥摆实验粗略验证向必力的表达式。 3、讨论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做实验,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 向心力公式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还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或(和)方向。所以,沿着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力一定不为零,那么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向心力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去而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那是因为它受到了力的作用。用手抡着一个被绳系着的物体,使它做圆周运动,是绳子的力在拉着它。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是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在“拉”着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加速度一定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即: (1)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必力。 ①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始终与线速度垂直,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大小。 ②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可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合力,还可以是某个力的分力。 ③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如果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 力。 如图,在线的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牵在手里,将 手举过头顶,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感受球运动 时对手的拉力;改变小球转动的快慢、线的长度或小球的质量,感受向心力的变化跟那些因素有关。 随着小球质量变大、角速度变大、转动半径变大,小球对手的拉力也变大,说明小球受的向心力变大。那么它们的定量关系怎样呢? 把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向心力的大小 F = r =m(=mr r v m 222T 2)πω=2ωmr 2、向心力大小的粗略验证 分析课本实验,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 (1)、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周的时间,再通过纸上的圆测出 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算出线速度。 (2)、用天平测出钢球的质量。 (3)、用公式计算钢球所受的向心力。 (4)、利用F=mgtan θ算出向心力的大小。 (5)、比较两种方法得到的力,并对实验可靠性做评估。 3、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0 ,此时把F 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跟圆相切的F t 和指向圆心的F n ,如图所示,其中F t 只改变v 的大小,F n 只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 子 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 (Z)+中子数(N)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 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 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 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 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 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 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 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鲁科版化学必修2知识点 高三化学笔记

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核 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带电特点: 微粒 质子 中子 电子 带电特点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5)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 Z X 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具体的X 原子。 二、核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 本质 质子数(核电 荷数)相同的 一类原子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 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 核素的互称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范畴 同类原子,存 在游离态、化 合态两种形式 原子 原子 单质 特性 只有种类,没 有个数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 同 由一种元素组成,可独立存在 决定因素 质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组成元素、结构 原子A Z X 原子核 质子 Z 个 中子 N 个=(A -Z )个 核外电子 Z 个

举例H、C、N三种 元素 1 1 H、2 1 H、3 1 H三种核素 234 92 U、235 92 U、238 92 U互为同位 素 O2与O3 2.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联系 三、原子或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原子或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电荷数 (5)除1 1 H外,其它元素的原子中,中子数≥质子数 2.原子的质量数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区别原子的质量数是该原 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 数的代数和,都是正整 数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原 子的真实质量与12 6 C质量的 12 1 的比值,一般不是正整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天 然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 占原子个数的百分比的积的 加和得来的。Ar=Ar l*a1% +Ar2*a2%+ 联系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的质量数相等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依据:电子能量高低、运动区域离核远近。 2.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 最多容纳电子数 2 4 8 2n2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能量低高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3.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高一物理必修二向心力

向心力 一、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是它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2.方向:始终沿着半径指向圆心. 3.表达式:(1)F n =m v 2 r (2)F n =mω2r (3)F n =m ()2πT 2 r (4)F n =ma n 4.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凡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不管属于哪种性质,都是向心力.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1.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产生两个方向的效果,如图所示 . (1)跟圆周相切的分力F t :产生切向加速度,此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2)指向圆心的分力F n :产生向心加速度,此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 2.一般的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1)一般的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 (2)处理方法: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很短的小段,每一小段可看做一小段圆弧.研究质点在这一小段的运动时,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恒力.( × ) (2)向心力和重力、弹力一样,都是根据性质命名的.( × ) (3)向心力可以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也可以是物体受到的合力.( √ ) (4)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并不指向圆心.( × ) (5)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改变.( √ ) (6)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 ) 2.(多选)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一小球在光滑桌面上绕一铁钉(系一绳套)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A.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 B.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和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向心力 D.绳子拉力充当向心力 三、匀速圆周运动问题分析 1.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 圆周运动问题仍属于一般的动力学问题,无非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或者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解答有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轨迹圆周(含圆心、半径和轨道平面). (2)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的大小(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等). (3)根据向心力公式列方程,必要时列出其他相关方程. (4)统一单位,代入数据计算,求出结果或进行讨论. 2.几种常见的匀速圆周运动实例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 (Z)+中子数(N) 1.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是2n 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加上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ⅦA 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目标导航]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认识物质和制备物质的一门科学。2.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科学的含义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化学科学的创造性 (1)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2)创造性的体现 ①发现并提取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②制造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③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 3.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1)农业——合成氨的化工技术解决了人类面临饥饿的问题。 (2)医药——新药物的成功研制,使人类能对抗多种疾病。 (3)信息——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请完成下列表格。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古代的化学实践活动 主要有: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炼制“仙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3.现代化学的发展 (1)现代化学科学的重大成就 例如: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 (2)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例如:X射线、原子吸收光谱、紫外线和红外线、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 4.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请完成下列表格 (1)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大全,推荐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反应: 1、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 Na 2O 2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4Na + O 2 == 2Na 2O 2、Na 与H 2O 反应:2Na +2H 2O == 2NaOH +H 2↑ 3、Na 2O 2与H 2O 反应: 2Na 2O 2+2H 2O == 4NaOH +O 2↑ 4、Na 2O 2与CO 2反应: 2Na 2O 2+2CO 2 == 2Na 2CO 3+O 2 氯气的相关反应:1、实验室制Cl 2 : 4HCl(浓)+MnO 2 == Cl 2↑+MnCl 2+2H 2O 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 2 == 2FeCl 3 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 2 == CuCl 2 4、钠与氯气反应:2Na + Cl 2 == 2NaCl 5、氯气与氢气反应:Cl 2 + H 2 == 2HCl 6、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 == HCl +HClO 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 8、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 2HCl + O 2↑ 9、工业制漂白粉: 2Cl 2+2Ca(OH)2 == CaCl 2+Ca(ClO)2+2H 2O 10、漂白粉漂白原理: Ca(ClO)2+H 2O + CO 2 == 2HClO +CaCO 3↓ 11、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 2O + CO 2 == CaCO 3↓ + 2HClO 2HClO == 2HCl +O 2↑离子检验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 2++ SO 4 2— == BaSO 4↓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 2+ + CO 32— == CaCO 3↓ 3、银离子的检验: Cl — + Ag + == AgCl ↓铁的相关方程式 1、铁和稀盐酸Fe +2HCl == FeCl 2+H 2↑ 铁和稀硫酸Fe +H 2SO 4 == FeSO 4+H 2↑ 2、铁置换金属铜Fe +CuCl 2 == FeCl 2+Cu 铁置换金属银Fe +2AgNO 3 == Fe(NO 3)2+2Ag 3、铁和非金属反应:3Fe +2O 2 == Fe 3O 4 Fe +S == FeS 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氧化亚铁与稀盐酸:FeO +2HCl == FeCl 2+H 2O 磁性氧化铁和稀盐酸:Fe 3O 4+8HCl == FeCl 2+2FeCl 3+4H 2O 5、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 2 + Cl 2 == 2FeCl 3 点燃 光照△△点燃点燃光照点燃点燃加热

鲁科版必修二高中化学(全册)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A Z 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鲁科版必修二高中化学(全册)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A Z 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_doc

Z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电子排布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1 +2 +3 +4 -4 +5 -3 +6 -2 +7 -1 — (4)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 易 冷水 剧烈 热水 与酸快 与酸反 应慢 ——— (6)氢化物的化学式——SiH4PH3H2S HCl — (7)与H2化合的难易——由难到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增强—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 式 Na2O MgO Al2O3SiO2 P2O5 SO3 Cl2O7 — 最高价 氧化物 对应水 化物 (10)化学式NaOH Mg(OH)2 Al(OH)3 H2SiO3H3PO4 H2SO4 HClO4 — (11)酸碱性强碱中强碱两性氢 氧化物 弱酸中强 酸 强酸很强 的酸 — (12)变化规律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 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 子 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 (Z)+中子数(N) 1.X ) 原 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 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 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 期 2 8种元素 第三周 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 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 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D1]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D2

05高一物理必修二《向心力·课后练习》

05高一物理必修二《向心力·课后练习》 1.下列关于向心力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因为做圆周运动才受到向心力 B.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向心力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提供 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 A 2.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向心力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C.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的合力,也可以是其中某个力的分力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线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改变物体线速度的大小 答案 A 3.(多选)下列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故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因向心力指向圆心,且与线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它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D.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是不变的 答案BC 4.在水平面上转弯的摩托车,如图所示,向心力是: A.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B.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 答案 B

5.如图,洗衣机脱水筒在转动时,衣服贴靠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而不掉下来,则衣服: A .受到重力、弹力、静摩擦力和离心力四个力的作用 B .所需的向心力由重力提供 C .所需的向心力由弹力提供 D .转速越快,弹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答案 C 6.游客乘坐过山车,在圆弧轨道最低点处获得的向心加速度达到20 2/s m ,g 取10 2 /s m 。那么此位置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相当于游客重力的: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答案 C 7.一辆载重卡车,在丘陵地上以不变的速率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已旧,途中爆了胎。你认为在图中A 、B 、C 、D 四处中,爆胎的可能性最大的一处是: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答案 B 8.有一个惊险的杂技节目叫“飞车走壁”,杂技演员骑摩托车先在如图所示的大型圆筒底部做速度较小、半径较小的圆周运动,通过逐步加速,圆周运动的半径逐步增大,最后能以较大的速度在竖直筒壁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使车和人整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 A .圆筒壁对车的静摩擦力 B .筒壁对车的弹力 C .摩托车本身的动力 D .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答案 B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检测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第一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5·上海卷)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关于293116Lv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 C.核外电子数116 D.相对原子质量293 解析:A.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6,正确。B.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是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就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是293-116=177,正确。C.对于元素的原子来说,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16,正确。D.293只表示该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由于不知道该元素有几种原子,各种原子的含量是多少,因此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 答案:D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PH3、H2S、H2O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D.HClO4、H2SO4、H3PO4、H2CO3的酸性依次增强 解析:稳定性H2O>H2S,H2S>PH3,A正确;P、S、Cl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是+5、+6、+7,依次升高,B正确;依Li、Na、K、Rb顺序,其金属性依次增强,C正确;HClO4、H2SO4、H3PO4、H2CO3的酸性依次减弱,D错误。 答案:D 3.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中子数、质子数 B.质量数、核电荷数 C.最高正化合价数、负化合价数 D.核外电子数、其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解析:H没有中子,则中子数小于质子数,故A错误;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若为普通氢原子,质量数等于核电荷数,故B错误;O、F没有正化合价,则没有最高正化合价,且第Ⅳ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故C错误;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故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小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D正确。 答案:D 4.在原子的第n电子层中,当n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n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多10,则n层是() A.N层B.M层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 ④2Na+S==== Na 2S (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 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 (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 Na 2CO 3 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 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 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 2O+H 2O====2NaOH (2)与酸反应:Na 2O+2HCl====2NaCl+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 2O+CO 2====Na 2CO 3 3、Na 2O 的用途:制NaOH ,Na 2CO 3 (三)Na 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3、Na 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 3+H 2O+O 2↑ → 2NaHCO 3加热Na 2CO 3+H 2O+CO 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 淀和气体。 Ca(OH)2+CO 2====CaCO 3↓+H 2O → CaCO 3+H 2O+CO 2===Ca(HCO 3)2 → Ca(HCO 3)2加热CaCO 3↓+H 2O+C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