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大家好!这节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

1、我对教材的理解

生活中,我们在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两种情况是在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教学,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我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本课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了“为班级之星颁奖”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体验新知。其次,就是对教材深挖重组。我认为“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包括两

个层面的教学。第一层次,利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根据这一过程写出有余数的横式和竖式,重点掌握余数的含义。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竖式也只是横式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定商。与第一层次不同,这里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的内容在教材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作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一道计算题“26÷4=□……□”的训练,让学生把操作与计算统一起来,从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余数的产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探究学习发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圆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互动游戏,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名叫“我数你猜”的游戏。方法是这样的(边讲解边示范):大家掰着手指头数数,大拇指为一,食指为二,这样一直数到小指,又从大拇指开始,这样数到你想数的数,请你记下这个数和对应的手指头,待会你们报出你数的数,看看老师能不能猜出这个数对应的手指头。

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师:你们给老师的猜数表现打多少分?你们想学老师的这一本领吗?相信通过今天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你们一定能破解老师猜手指的秘密,和老师变得一样聪明。

二、动手实践,探究问题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展示例3的问题情景:20个圆片,第一种分法每5个分一份,第二种分法每7个分一份。

同桌为一组,两人每人选一种分法,分完后相互交流:各自把20个圆片怎样分的?结果怎样?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演示(第一种分法是20个圆片,第一种分法每5个分一份,分

成了4份;第二种分法是20个圆片,第一种分法每7个分一份,分成了2份;还剩6个。)

师:第二种分法还剩6个,剩下的这么多,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每7个分一份,剩下的6个不够分一份)

师:我们把剩下的但不够分一份的数量叫余数。

(2)师:谁能根据第一种分法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并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师:谁能说出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被除数表示共20个圆片,除数表示每5个分一份,商分成了4份。)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竖式,除了有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以外,还有哪些?这些数表示什么?(还有除数和商的积,表示分好的4份,共用了20个;还有被除数减除数和商的积的差,表示分后,没有剩余。)

(3)分小组讨论完成:根据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义给第二种分法写个除法算式。

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将余数写在商的后面,用6个小圆点隔开,写成20÷7=2(份)……6(个)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个除法算式。

(4)师:会用竖式计算这一题吗?拿出第一张答题纸,在上面试一试。(指名板演)

师:仔细观察这个竖式和原来的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有什么不同?(原来的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除数和商的积与被除数相等,它们的差为0;而当除法有余数是除法竖式中除数和商的积与被除数不相等了,它们的差也不为0了)

师:你能说说除数和商的积是多少,表示什么?被除数减除数和商的积的差是多少,表示什么?(还有除数和商的积是12,表示分好的2份,共用了12个;还有被除数减除数和商的积的差是6,表示分后,还剩余6个。)师:这个被除数减除数和商的积的差6也就是余数。(在板书中标明这个数就是算式中的余数)

(5)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除法在什么时候会出现余数吗?(平均分时,剩下的不够分一份时,剩下的数量就是余数。剩下的够分一份时,一定要继续分。)

(6)课件再次展示例3的问题情景:20个圆片,第一种分法每6个分一份。师:你能按要求再次分一分吗?写出相应的算式和竖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讲评。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师:(课件展示例4的问题情景)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谁能说说这里面藏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景对数学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50÷6)(2)刚才大家通过摆一摆找到商几,余几。这一次我们不摆物品了,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刚才分物品找商几,余几的过程。分小组讨论商几,余几?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商8,余2。因为可以用乘法口诀很快找到50里最多有8个6以及8个6的和是48,50-48=2)

(3)师:同学们根据找商和余数的过程,在第二张答题纸上写出算式和竖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讲评。

3、探究余数和商的关系

(1)课件展示数量为16个、17个、18个……、23个的8筐苹果。任选一筐苹果,把他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几份?如果有剩余的,还剩几个?(2)师: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筐,解决课件中的问题。在答题纸写出算式和竖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讲评。

(3)按被除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把同学们写的算式排列起来。比较每个算式中的余数和商,你发现了什么?(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坡度练习,升华提高

1、改错(见教材101页课堂活动第2题)

2、解决问题(见教材103页练习十四第6题)

3、根据除数,说出余数最大为几?

□÷8=7……○

教学反思

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还是可以根据除法的算式研究计算中出现的新问题,但是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认为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在平均分正好分完时可以用没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而在平均分后有剩余就要运用有余数的出发来解决,这只是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

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例1后的练习做得不够充分,使学生掌握不够牢固。如: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我没有在前边进行演示而是让学生直接摆小棒填题卡,使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虽然后来进行了及时补救,但浪费了一些时间。再如,动手操作后填表的题目太过分散,使一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因此,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地搞好教学工作,让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 案 一、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 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 出示10÷2 ) 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3 ……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3、引导同学通过类推,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草莓图、跟课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猜看”。 (出示气球图,分别有红、黄、绿、紫四种颜色的气球,给他们编好号,然后请学生随便说一个气球的数字,我便说出气球的颜色。)。

大家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可以随机猜出这些和气球的颜色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可以变得和老师一样的聪明!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摆一摆。 6个草莓,每两个装一盘,能装几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同桌两个相互配合,并请一组同桌到黑板上来摆。摆完后说一说,过程该怎样列式?结合图说一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 各部分的名称又是什么?(板书:6÷2=3(盘),摆三盘,正好摆完。) (2)活动二、摆一摆。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还剩几个? 同桌活动,两个人合作摆一摆。请一组同学到黑板上摆。 在分好后让学生观察,两次分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出第一次正好分完了,第二次分了3盘,还剩一个。 (板书:7÷2=3(盘)……1(个),摆三盘,还剩一个。)然后提问:为什么剩下的一个没有摆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题目要求是每两个摆一盘,现在只剩了一个,不够摆一盘。所以就不能摆在盘子里。总结: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咱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 学方案)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方案) 信息窗2 搭帐篷 教学内容:教科书96—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操作尝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教学的重点。掌握试商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秋天到了,明明和小红几个小伙伴去秋游,他们找好宿营的位置后,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瞧,他们都忙了写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出示课件:同学们秋游 看着这美丽的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1、老师先说一个,这位同学在烤鱼,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能列算式计算吗? 学生先用圆圈摆一摆,在列算式 22÷4=()(人)……()(条) 加法、减法、乘法都可以用竖式计算,除法能用竖式计算吗? 小组讨论,推想竖式 教师归纳: 2、指导学生给各部分起名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 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 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 时间5课时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 内容 教科书第1~2页 课型 新课 主备人 李长娥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 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2、 使学生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 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积 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 重点、难点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具 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创新发展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 出示10÷2 1) 请学生口算,师板书。问: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3) 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 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 交流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3 …… …… …… 数学科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多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多篇)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师:同学们都喜欢课外活动对吗?你喜欢什么活动?生:? 师:每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你们快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吗? 生1: 所有的旗子按四面一组,可以 插几组? 生 2 :跳绳的同学四个人一组可以分 几组? 生??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 教学例题 1 利用课件演示例 1 师:光明小学三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搬来15 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 5 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15 个学具

表示15 盆花来摆一摆。指名一生上台来摆。 提问思考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1 :15 盆花,每 5 盆摆一组,可以摆3 组,15 盆刚好摆完。 生 2 :15 里面有3 个 5. 尝试列式师: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5弋=3 明确写法 师:每 5 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现在我们用竖式来计算,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2. 教学例题2 课件演示例2 师:这儿还有23盆花也要搬到会场,还是每 5 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生动手操作 师:请你也用学具来摆一摆。指名一生上台摆。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不能全部摆完,还剩下 3 盆,不够分一组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单元试卷(打印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单元试卷 一、先圈一圈,再填空:(10分) 1、 11棵,每2棵一份,分成了()份,还剩()棵。 11÷2=□(份)……□(棵) 2、 13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块,还剩()块。 13÷4=□(块)……□(块) 二、填空:(30分) 1、16÷5=3······1读作:(),其中商是(),余数是(),除数是()。 2、25里面最多有()个8,38里面最多有()个9。 3、()里最大能填几? ()×7<45 5×( )<28 70>9×( ) 8×( )<50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56 ()÷7=7 36÷5=()......()3×()=24 81÷()=9 25÷5=45÷()40÷9=()......()61÷()=8 (5) 5、看图列算式:

6、□÷☆=□……6☆最小是() □÷9=□……◇◇最大是() 7、六月份有30天,一共有()个星期,还多()天。 8.商店门口挂了一排彩色灯泡,按照红蓝黄白的顺序排列,第18只灯泡是()色,第35只是()色。 三、把下面的算式按要求分类:(8分) 18÷431÷736÷675÷8 28÷548÷849÷953÷7 余数是2的算式() 余数是3的算式() 余数是4的算式() 没有余数的算式()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45÷8=4……13 () 2、☆÷4=3……□,□最大是3。()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一定要大于余数。() 4、15个小朋友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4条船就够了。() 5、从42里面连续减去7个6,结果是0. () 五、用竖式计算:(18分) 23÷3= 50÷6= 67÷9=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引出活动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问题: 1. 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 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四)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问题: 1. 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 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 呢?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64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 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 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随笔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随笔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例外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够。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风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恨。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俭朴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 1/ 1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复习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复习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够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都做过什么游戏?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超级“猜猜猜”的游戏,看看我们班谁猜的最准。 2、仔细观察这几种球的排列顺序,按这样排下去,下一个是什么球?再下一个呢?怎么猜那么准? 如果不一个一个摆,你能猜出第17个是什么球吗? 3、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想法) 4、刚才同学们是利用了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提问:同学们,好好回顾一下,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可以打开书看一看,想一想。 2、谁来说一说? 3、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构建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结构网络。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啊!敢不敢挑战自己?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挑战自己吧! 1、括号里面最大能填几? ()×5<46 ( )×6<34 ( ) ×8<19 ( )×7<37 ( )×4<35 ( )×3<25 2、列竖式计算? 36÷7= 45÷9= 60÷8= 3、我会填 ①在27÷4=6…… 3中,被除数是(),4是(),商是(),余数是()。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要比()小。 ③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④□÷4=6……□,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⑤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5、有44本书,每人6本.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多几本? 6、(1)公园门票每张6元,50元够买几张门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即例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 4。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节课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设计理念: 教学中,首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交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体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接着练习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巩固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一、复习目标: 1、在综合练习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巩固加深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问题。 3、拓展练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1、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利用口诀求商。 2、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复习设计: (一)、导入新课,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或两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读一读,并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根据老师给的4个数写一道除法算式。(出示:55、6、7、8、) 【通过让学生自己写除法算式,并用这些算式来展开复习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更对学生有一种促进作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复习如何判断除法算式是否正确。 1、判断以上(指学生写的算式)是否正确,并说说为什么? 小结: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否正确,至少得符合两个要求,第一,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第二,商乘除数加余数一定要等于被除数) 2、判断练习。

24÷5=3...946÷8=5 (6) 18÷3=5...328÷9=3 (2) 小结:在计算除法时,不仅要使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还要注意余数是不是比除数小。 【设计目的:这部分内容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对除法算式进行自我检验,同时通过判断的形式使学生将检验的两个要求牢记于心。虽然“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不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便在复习期间强调这种检验方法很有必要。】 (三)、复习运用口诀快速求商。 你能很快说出下列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吗?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21÷5=()…()36÷7=()…() 43÷8=()…()51÷6=()…()(四)、复习除法竖式计算: 导入:同学们能够运用口诀来求商,真棒,如果老师想要同学们用竖式来求商和余数,你会吗? 48÷9= 61÷7= 26÷3= 35÷4= (总复习题3)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练习,指名上台板演,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并根据算式说说竖式各部分的含义。 【设计目的:这两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强化学生试商的方法,能够利用口诀快速求出商是几,并能用竖式来表示,明白竖式每部分的含义,进一步熟悉用竖式来求商,并能时刻关注到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会根据除得的情况来判断商的大小。】 (五)、思维拓展。 导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下,那余数可以是几呢?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一道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名称有余数的除法 执教者李忠课时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 法” P51-52页 教材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刚理解除法特 征,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从乘法口诀 中求商,要用竖式计算,但对于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以及具体写法学生较 难理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掌握这样一个知识跨度较大的内容, 是比较困难的。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已学会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要 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 标 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 标 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 点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明1、创设生活情境,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以及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只有“平均分”了,当数不够分时才会出现余数。) 2、学生动手探究,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在试商后,通过竖式计算,出现余数比除数小的情况,说明商是对的。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说明商肯定小了,就应再试商,直到计算后余数比除数小才对。 3、巩固拓展练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学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注明每个 环节预设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材、学情分析:本元是在学生已学表内乘除法的基上 ,学有余数的除法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和有余数除法的式算 ,以及一次践活 .在教学 ,根据知的系性以及二年学生的思特点 ,注意把 算教学和解决教学密合起来:使学生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象抽象有余数除法的程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算方法;学生在取知的程中 ,通累察、操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可以展他的抽象思 . 学生通操作、学 ,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系 ,体会数学的意和作 用 ,一步激学数学的趣 .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并会算有余数的除法 .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解决有关的 . 教学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商的方法. 教学:四 第一有余数除法的 教学内容:本第 1~2 的例、一、想想做做第1~3 教学要求:使学生通平均分的活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教学重点:使学生通平均分的活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 教学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 教具准:小棒、片、三角形 . 教学程: 一.手操作 ,初步感知 1.出示 10÷2 1)学生口算 ,板 .:如果 10 根小棒 ,每 2 根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手分 ,并完整的 10 除以 2 等于 5 的含 . 2.分操作 ,行 . 1)如果把里的 10 根小棒 ,每人分 3 根可以怎分?学 生手操作 ,指名自己分小棒的程、果 . 2)出示表格 ,并填完整 . 每人分几根分几个人剩几根 2 3 ?????? 3) :如果 每人分 3 根,最后把 10 根都分完了?剩下的 1 根什么不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是 10 根小棒 ,如果每人分 2 根或者每人分 3 根,分得果有什么不同? 4)如果是 10 根小棒 ,每人分 4 根、 5 根、 6 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呢?同桌分 ,再将表格填好 .出 示: 每人分几根分几个人剩几根 250 331 4 5 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铅笔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意义。 课前交流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什么?你们喜欢聪明可爱的喜羊羊吗?喜羊羊也非常喜欢大家,他很想和大家交朋友,看,他还给你们带礼物来了呢? 出示课件 师:大家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 生:平均分。 师:什么是平均分? 生:就是每人分得一样多。 师:对,就是分得一样多,咱们看喜羊羊带来了几支笔?

生?10支。 师:咱们用10根小棒来代表这10支笔,如果10支每人分得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谁来分一分? 生:上台演示。 师:同意这种分法吗?他分给了几人? 生:5人 师:10支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谁会说一说怎样列算式?生:说 师:谁上来写一写。 生:板演 二、探索交流就,交流问题 师: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谁会分一分? 生:演示 师:有没有分完? 生:没有 师:还剩下几支: 生:1支 师:这一支怎么不分呀? 生:不够分了 师:说的真好,不够分了,所以不能再分了,10支笔每人3支可以分给几个?你怎么列式呢? 生:10÷3

师:可以分给几人呀? 生:3人 师:剩下的一支可不可以不写呀? 生:不可以 师:那应该怎么写呀?写哪呢? 师:……1(支) 10÷3=3(人)……1(支) 10÷3=3(人)…1(支)谁能说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师:激励语言 如果把10支铅笔每人分4支,每人分5支,每人分6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彩笔分一分吧。 生:生动手分(小组内讨论) 师:10支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支呢? 生:说2人1支 师:怎样列式? 生:10÷4=2(人)……2(支) 师:反馈,评价 10÷4=2(人)……2(支) 师:每人分5支呢? 生:2人 10÷5=2(人) 10÷5=2(人) 师:每人分6支呢? 生: 1人剩4支 师:这4支为什么不分了呢?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 年级三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班共45 人。有5 人数学思维较特别,绝大部分学生勤于动脑可墨守成规,是好学生但不是优秀数学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的中探究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资源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复习导入 看谁能很快说出( )里最大能填几? ( )x 5v 6 ( ) x 3v 20 5X( )v 38 ( )X 4v 22 6X( )< 34 7X( )< 24教学活动2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用谈话导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有没有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去展开过春游或者野炊活动,当中就有很多数学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活动日记,大家请看: 10月18日晴 今天,我们去野炊,老师规定5人分为一个小组,并做好出发准备。我们班这次参加旅游的女同学共有15人…… 想想看,这些女同学能够分为几组? (学生独立解决、检查除法竖式的书写) 教学活动3 三、尝试解决问题、引入主题 1、如果这次参加的女同学不是15人,而是16人,分组的结果又会怎样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结果表示出来。

2、生独立思考或合作解决 (1)怎样列式?(2)用教具摆一摆。 3、师生交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重点理解横竖式的表示方式及每一步的含义。)16人,每组5人,分了3组,还剩1人。这1人还能不能再分?为什么?这里剩下的1表示什么?你能给这个数起个名吗? (板题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这道题的得数怎么写呢?(让学生说一说。)写得数时,要先写商3 ,再在商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1. (板书16-5=3 ()……1 ()) 这里商3表示什么?(3组)(板书单位名称“组”)这里余数1 表示什么?(1人)(板书单位名称“人”)这道题的竖式会写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一写。(指名学生上台板演竖式的写法)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讨论竖式中各步表示的意思,介绍竖式中余数。教学活动4 四、教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提出问题:如果参加的女同学是17、18、19……25人呢,分组的结果又会怎样? 2、观察质疑:那么,(教师板书,连贯成一串对比算式): 16-5=3 (组) (1) (人) 17-5=3(组) (2) (人) 18-5=3 (组) (3) (人) 19-5=3 (组) (4) (人) 20-5=4 (组) 21-5=4(组) (1) (人) 22-5=4(组) (2) (人)…… 学生:(当20-5时,商是4……) 3、发现规律: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生观察、交流) 4、全班反馈,得出规律:余数<除数(为什么?) 五、看书质疑(完成例题内容) 六、巩固练习。 1、教材P51。“做一做”。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6 = 33 - 8 = 3、完成教材P52“做一做”(判断对错) 七、全课小结。 [1]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那些知识? [2] 发现了什么规律? [3] 在计算中要应注意什么?

最新新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0页-61页例1和例2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 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做个数学游戏,它的名字叫“抱组游戏——找朋友比赛”。请大家看屏幕,我们先来看看游戏的规则。 大屏幕显示:[游戏准备]请八个小朋友。[游戏规则]:第一步,每次几人抱成一组;第二步,听清口令,按要求做;第三步,口令是:找呀找,找朋友,()个人,抱一组。获胜方法:谁按要求找到朋友,谁就获胜。 2.活动感知 做游戏,初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2人一组>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活动的过程?(有8人,每2人一组,分成了4组) 师: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8÷2=4(组)) 小结:每组人数相同,平均分成了4组,就是“平均分”,用除法表示。 <3人一组> 师:谁来描述一下这次活动的过程?(指两名生说) 引导生说:有8人,每3人一组,分成了2组,多出了2人。

师:两次游戏,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刚才做游戏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家都找到了朋友,一是部分人找到朋友,还有剩余的人找不到,这里余下的数,我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生说“余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有余数的除数” ①摆小棒 师:请大家将刚才有余数的情况,用小棒摆出来,看看余数在哪? 指一生上台摆 问:余数在图的哪个部分?谁上来指指?(指名一生上台指) 他摆的是什么意思? ②列算式 同桌讨论列除法算式,试列 8÷3=2……2(板书) 余数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它们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③分析算式 师:在这里余数是几?8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商2呢? ④说算式意义 ⑤带单位,齐读算式:8÷3=2(组)……2(人) 巩固练习:书60页做一做第1题 2.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同桌摆,指一对同桌上台摆) 追问:如何列式?(板书:8÷4=2(个)) 4人一组,小组合作讨论:用9、10、11、12根小棒分别摆正方形是什么情况?如何列式?(板书:) 思考:观察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反思、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二) 教学内容:教材P50~~P51上的内容。和P5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除法。 教学重点:1、理解除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5×()< 16 ( ) × 6 < 25 4 × ( ) < 23 13 3 × ( ) 47 > ( ) × 6 ( ) × 8 < 26 2、计算: 8 ÷ 4 = 45 ÷ 5 = 二、新知。 1、教学教材P50例1。 (1)利用情境引出计算问题。 15 ÷ 5 = [ ] (组) (2)利用学过的表内出发教学竖式,通过在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帮助学生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自主探索,汇报结果。(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讨论交流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和竖式的写法。) 2、学P51例2。(有余数的除法) (1)采取例1情境的延续。 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2)横式与竖式对比,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3)注意:[1]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 商和余数的不同单位名称。 三、巩固。 1、教材P51。“做一做”。 (1)先填一填。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订正错误。 2、试一试自己的能力。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 ÷ 6 = 33 ÷ 8 = 小组讨论 通过以上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作业练习。 (1)找病因(并改正) (2)把横式改写成竖式,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60 ÷ 7 = ()…………() 4、完成教材P53第一题。 5、小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错题) 四、全课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又学会了那些本领?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中应该注意些什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苏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1 讲有余数的除法 一、课堂导入 复习导入 1. 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要比()小。 2. ()里最大能填几? ()×9<46 ()×4<21 ()×6<57 ()×8<39 54>()×6 78>9×() 32>4×() 【答案】 1. 余数,除数 2. 5,5,9,4,8,8,7 二、例题精讲 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1.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不能平均分可以用有余数除法表示。 2.有余数除法的写法、读法。 【例题1】 写法:9÷4=2 (1) 读法:9 除以 4 等于 2 余 1. 【参考答案】知道各部分的名称,9 是被除数、4 是除数、2 是商、1 是余数。【例题2】19÷9=2……1 读作:() 19 是(),9 是(),2 是(),1 是()。 【参考答案】19 除以9 等于 2 余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例题3】41÷5=8……1 读作:() 其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参考答案】41 除以 5 等于8 余1,41,5,8,1。 【例题4】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参考答案】9,1.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例题5】如果□÷4=8……3,那么被除数是()。 【参考答案】35 【例题6】在除法算式□÷6=9……□中,余数最大是(),被除数最大是()。【参考答案】5,59。 【例题7】在除法算式□÷□=9……6 中,被除数最小是()。 【参考答案】69 【例题8】写出符合要求的所有除法算式: 41÷□=□......5 20÷□=□ (2)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

整理和复习 --------------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人:张淑芹学校:实验学校使用人: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够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一)、课前准备 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练习?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

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示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有余数的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笔算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方法,并会解决简单问题。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再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于适当的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知识结构网络: 含义: 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表内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口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 注意:计算时余数﹤除数。 解决问题时余数与除数的单位。 3、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以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师:看来大家把这单元的知识能够系统的掌握了,下面请大家用你所学的知识来帮帮裁判员,同时也解决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好吗?大家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注意你的方法,同时考虑问题要全面啊!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内组织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及倾听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复习表内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一、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3、 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 出示102 ) 请学生口算,师板书。 问:如果这里的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每人分几根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根 2 3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