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业建管分离

物业建管分离

物业建管分离
物业建管分离

浅谈物业建管分离

一、自建自管的形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自建自管是房产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的产物,这种开发企业自管物业的模式在物业管理市场化成熟之前的一段时期内有其合理性。

在房地产市场刚刚启动时,物业管理未被广大业主所认识和接受。为避免开发的楼盘卖出后由于产权分散而无人管理,政府制定了“谁开发,谁管理”的政策。1994 年3 月颁布的《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33 号)中明确规定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出售住宅小区房屋前,应当选聘物业管理公司承担住宅小区的管理,并与其签订物业管理合同。住宅小区在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前,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管理。由于当时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上罕见市场化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开发商自建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所开发的物业项目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国内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 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就是深房集团为了解决其开发的第一个高档别墅项目怡景花园的后期管理问题而在1981 年成立的。“谁开发,谁管理”的政策有效避免了房地产开发迅猛发展可能导致的后期管理真空,实现了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

除了政策要求之外,开发企业成立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也有企业品牌战略方面的考虑。随着房地产业市场竞争的加剧,物业管理的水

准高低成为影响开发企业市场份额的因素之一。一些大的开发商为了维护自身品牌的信誉和影响力,为了项目的持续性发展,刻意压低物业管理费收取标准,以滚动开发形成的利润贴补物业管理,通过专业的管理和严谨的运作带给业主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以保证开发商的良好声誉。

而对某些开发商而言,自行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则有利于协调发展商与业主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开发商所建的每个楼盘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有些开发商希望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接管后,扮演售后服务的角色去掩盖房屋质量问题或解决建筑前期遗留问题,至少能把这类问题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从自建自管到建管分离是物业管理市场化的要求

1. 自建自管因物业纠纷不断而遭受质疑。

尽管自建自管中出现了诸如万科这样口碑良好的品牌企业,但是建管不分仍然成为近年来物业纠纷矛盾的焦点。北京市政协在200 6 年7 月发布了《关于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指出现有商品房小区发生的物业纠纷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开发建设遗留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变更导致业主利益受损,房屋建筑和附属设备质量差,配套项目缺项甩项,建筑权属不清,产权不明等方面。开发遗留问题大部分是在物业管理阶段暴露出来的。由于法律关系不清,主体责任不明,问题往往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业主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个别开发企业对遗留问题采取能拖就拖的策略,工程完工撤走后,把问题甩给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夹在开发商和

业主之间,在开发商和业主发生纠纷的时候,常常难以公平处理,成为矛盾的焦点。部分业主也因为物业管理企业和开发商是“一家人”而将对于开发商的种种不满以拒绝交费等方式迁怒于物业管理公司,从而造成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诸多纠纷。

2005 年8 月,北京“美然动力街区”业主与开发商下属物业管理公司矛盾不断,直至诉讼,小区一度陷入物业管理真空状态,成为自建自管物业纠纷的典型案例,成为我国目前物业管理纠纷和现状的缩影。

2. 自建自管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

由于长期奉行“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所以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派生出来。这种建管不分的父子关系,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必然依附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站在中立的立场上真正对业主负责。物业管理公司在接管母公司开发的楼盘时,降低验收标准或者完全省略了验收程序,很难有效地监督、制约开发商,使得许多隐性问题得以遗留下来,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同时,开发商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机制也因为“父子关系”而大打折扣。

3. 自建自管延缓了物业管理市场化的进程。

首先,自建自管不利于物业管理企业真正走向市场,获得自主发展。由于项目的取得不是来自市场竞争,企业没有生存压力,也没有竞争动力,不愿走向市场;长期依靠开发企业的经济支持,自身造血能力有限,成本居高不下,没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自建自管形式对物业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自建自管形式占据了主流地位,市场化运作的专业物业管理企业通过投标取得项目管理权的机会并不多,物业管理市场化发展进程受到了限制。部分物业项目依靠开发商的贴补维持了较高的服务标准,这种“物超所值”的服务不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不能使物业管理企业实现管理资金的良性循环,不利于社会大众对质价相等的物业服务标准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贴补式物业管理也潜伏着开发商在其滚动开发完成,取消对物业的贴补后,服务档次下降所可能引发纠纷的隐患。

4. 建管分离是物业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大趋势

建管分离是房地产业社会分工和物业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房地产业内部分工的逐步细化,一大批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发展起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凭借高素质的人才及丰富的经验、优良的服务态度获得开发商及业主的信赖,承担了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这意味着物业的开发建设权与管理权可以分离,物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也可分离,这种分离是一种进步。

1999 年9 月12 日,北京美林花园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管理公司,开创了北京通过物业管理招投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先河。物业管理行业中引进竞争机制,促使物业管理公司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了物业管理行业的整体水平。

2003 年9 月1 日起施行的《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提倡建设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

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明确了建管分离的基本原则。

三、建管分离对物业管理市场的影响

第一,建管分离会使物业管理行业内部市场竞争加剧。建管分离将大量开发商下属物业管理企业推向市场,通过竞争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规模。企业间竞争带来的结果一是能促进全行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二是通过优胜劣汰改善物业管理行业结构,三是通过竞争形成市场化的合理价格体系,四是迫使物业管理企业规范运作,减少物业纠纷的出现。

第二,建管分离将改变开发商品牌战略的实施方式。建管分离的确会影响开发商品牌战略在物业管理和售后服务中的延伸,部分开发商将会组建独立的物业管理企业,继续其在品牌战略和集团化发展方面的努力。部分开发商可能不再将已出售的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权当作不舍得嫁出的女儿,而是尊重业主在物业管理方面的自治权,缩短品牌战略的战线,转而集中精力打造精品项目。

最新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物业管理职能分离移交框架协议资料

职工家属区物业管理职能分离移交 框架协议 甲方:××××××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实业有限公司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4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财政厅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6〕135号)等文件精神,甲、乙双方就甲方将×××××五个职工家属区的物业管理职能移交给乙方等相关事宜,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框架)协议: 第一条、移交范围及职能 (一)移交范围:×××××共五个职工家属区,共计住宅×幢(住宅2280户),另外还有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俱乐部、篮球馆、单车棚、公厕、车库、配电室、值班室、物管大楼、商铺等公共用房,五个小区共计占地面积128521.95平方米、建筑面积196208.4平方米。(详见附件《××××××职工家属区房屋信息一览表》) (二)业务职能:在甲乙双方协商所确定的移交区域内,对房屋共用部位及公共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区域内环境卫

生和相关秩序。 第二条、物业管理职能移交 根据国家政策“先移交、后改造”的原则,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双方开始启动物业管理职能移交。 经“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后的物业公共设施,凡涉及甲方产权和固定资产的,乙方只负责接收相应设施的物业管理职能,甲方将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处理有关资产。 第三条、物管用房、设施移交 (一)物业管理用房:原各职工家属区物业管理用房继续供乙方使用,由乙方负责维护管理。 (二)原各职工家属区文体设施、设备等,由乙方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四条、物业资料管理 原物业管理收费台帐、产权资料、土建、水暖、电气、供水、燃气等内业资料、档案等,继续由乙方保存和管理。 第五条、供水、供电分离移交配合 乙方有义务配合甲方落实供水、供电分离移交。在分离移交完成前,乙方按原水电运行管理方式,继续提供管理范围内供水供电设备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及费用收缴(含代收代缴);在供水、供电设施维修改造中,乙方给予必要的协助、配合;供水、供电完成分离移交后,由专业机构或企业负责该部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乙方提供必要的方便和支持。 第六条、物业分离移交改造标准 甲方根据国家政策和当地有关物业分离移交维修改造标准落实物业公共设

工程管养分离方案

## 水工程“管养分离”实施方案(草案) ‘‘、境内重要堤防总长123.91km,沿堤中型涵闸4座,小型涵闸3座。淮北大堤为32.77km,淮右堤(黑李上段)6.08 km,淝左堤39.84 km,淝右堤13.86km,茨淮新河右堤31.36 km。目前我局所辖堤防已全部取消群管运行模式,实行的管理模式为基层职工即是管理者、创收者又是养护劳动者,即管理、养护、经营三者融为一体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人兼数职,即要把工程管理好,养护好,还要把工程维护好,任务重且繁琐,管理模式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精等问题。根据省淮河局安排,按照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水利工程管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机构、人员的分离势在必行。按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因地而异、因单位而定,在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工程管理标准不降低的基础上逐步分阶段分批先行试点水工程“管养分离”,现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规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安全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工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水工程实行“管养分离”,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工程运行管理运行机制势在必行。把工程养护任务推向市场,,择优选择队伍,精细管养,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就是举措之一。2014年上半年我局把淮北大堤草皮养护推向市场,

内部试点管养分离,如果试行成功,2015年内部推行沿淮涵闸、堤防、河道管养分离,2018年所辖工程内部全面实行管养分离。再经过3至5年运行,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工程养护市场化、专业化,把工程养护工作交由市场运作。 二、实施步骤 1、成立管养分离实施领导小组; 2、经费测算; 3、制定管理、考核办法; 4、落实实施方案; 5、一年后总结经验。 三、2014年任务 利用第二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机会,在原局河道工程公司的基础上组建养护公司,把淮北大堤草皮护坡日常养护任务以合同制管理方式交于养护公司,年底总结经验,研究是否继续推行。草皮维护内容:药物人工除杂、药物封闭、白色垃圾清除、草皮控高及清理割后附属杂草等。土石方修补另行安排。 四、运行模式 由于省淮河系统未有实行工程“管养分离”的经验可借鉴,试行时参考长江局及江、浙地区管养分离的办法,结合我局人员超编较多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调研,拟内部暂时实行“管养分离”,待养护队伍培养成型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再推向市场。 1、遵照水利部"剥离辅助、精干主体"的原则,按照水利工程管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文书:某国有企业物业移交协议

**总公司家属区物业管理移交协议书 甲方:**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相关政策规定,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指导和监督下,甲方经**集团同意,甲、乙双方就甲方自有生活区物业管理职能移交给乙方等相关事宜,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移交范围及相关业务 (一)移交范围:总计有职工住宅83栋,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户数7790户。分别坐落在**市**区(原动力区)的六个街区: A.“A家园”位于**路*侧; B.“B家园”位于**路东段南侧; C.“C家园”位于**路西段南侧; D.“D小区”位于**路北段东侧; E.“职工村老三栋”位于**路南段西侧; F.“科技楼”两栋,分别坐落在“**小区”和“**广场”区域内。 (见附件一:物业移交范围示意图及明细表) (二)业务职能:在甲乙双方协商所确定的移交区域内,对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区域内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物业费收取及按规定管理使用。 (见附件二:移交物业小区物业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 第二条、移交人员及分离费用 (一)人员:依据市国资委相关文件精神,甲方向乙方移交XX名职工。 (二)分离费用:经甲乙双方共同测算并报市国资委专家组审定,甲方应付给乙方物业分离费用总额人民币X仟X佰X拾X万元(¥00,000,000.00元)。 (三)分离费用支付:本协议签订后十日内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分离费用的10%,四个月之内支付分离费用的80%,余款在移交基准日后一年内付清。 第三条、物业管理职能交接基准日 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双方开始启动移交,2012年9月30日为完成职能移交工作基准

公立医院 管办分离 管理体制 管办合一

公立医院论文:以管办分离为契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中文摘要】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是当前我国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迫切任务,党和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明确办医的公益性,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方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文件,为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以管办分离为抓手,打破源始于计划经济条件的管办合 一管理体制,调整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因此,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医疗服务产品属性和公立医院及其公益性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分析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现状和弊端,提出公立医院实施管办分离改革的必要性;并总结国内各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做法,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以管办分离为契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六条政策建议。 【英文摘要】Improve the public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solve“medical treatment is difficult and expensive”problem,

is the urgent task to improve the live-hood and people’s well-being.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problem. In 2007,the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pointed out that“we should explicit the welfare of the medical treatment, separate politics affairs, separate management from operation, separate medical from drug, separate the profit from the nonprofit”; In 2...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管理体制管办合一 【英文关键词】Public hospital Sepa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ingle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以管办分离为契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摘要 4-5ABSTRACT5 1 导论9-16 1.1 研究的背景与 意义9-10 1.1.1 研究背景9 1.1.2 研究的意义 9-10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10-11 1.2.1 研究内容 10-11 1.2.2 研究目标11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可能 创新之处11-12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11-12 1.3.2 本文可能创新点12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2-16 1.4.1 国内研究综述12-14 1.4.2 国外研究综 述14-16 2 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16-19 2.1 公共产品 理论16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16-17 2.3 两权分离理论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

职工家属区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 甲方: 乙方:德阳市元安物业有限公司 根据国家(国发〔2016〕19号、国办发〔2016〕45号)、四川省(川办发〔2016〕86号)有关“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政策规定和(德办发〔2017〕27号)关于印发《德阳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及社区管理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甲乙双方就甲方将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职能移交给乙方等相关事宜,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移交范围及职能 (一)移交范围:位于。共个职工家属区、栋楼、套房,建筑面积共计约万平方米。(详见附表)

(二)业务职能:在甲乙双方协商所确定的移交区域内,对房屋共用部位及公共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区域内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 第二条物业管理职能移交 (一)根据国家政策“先移交、后改造”的原则,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双方开始启动物业管理职能移交。 (二)在“三供一业”维修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后,双方再签订正式分离移交协议,完成资产和职能交接。 第三条物业服务人员 乙方在确保满足所承诺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权自行确定管理服务人员数量。 第四条物管用房、设施移交 (一)物业管理用房:原职工家属区物业管理用房继续供乙方使用,由乙方负责维护管理。 (二)原职工家属区文体设施、设备等,由乙方负责运行、维护和管理。 第五条物业资料管理 原物业管理收费台帐、产权资料、土建、供水、电气、燃气等资料、档案等、维修基金,移交给乙方保存和管理。 第六条供水、供电、供气分离移交配合 乙方有义务配合甲方落实“三供”(供水、供电、供气)分离移交。在分离移交完成前,乙方按原水电气运行管理方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管办分离的理解和把握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管办分离的理解和把握管办分离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对于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来说,落实管办分离要求,应当在不同层次上进理解和把握。 就市场整体而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3月23日),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于建设工程市场,政府的功能既要举办有形市场,提供公共服务,也要实施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两者应当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分别由不同的单位分别承担职责。承担有形市场服务公共功能部门,应当是事业单位,其职责是提供场所和公共服务。承担建设工程市场的行政管理职能应当是行政机关,一级政府只能有一个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其它有管理职责的行政部门,可以作为专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专业的行政管理。 就建设项目而言。今年3月1日,《上海市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0号)颁布实施,标志着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行政管理工作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对社会项目采取事后备案制,正常情况下不再监管。《办法》的实施,深刻影响全市对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思路。在业务办理上50号令赋予了建设工程的发包人(也称为建设单位)更大自由和权利,发包人可以自主启动招标工作,可以提前开始设计招标,可以自主选择代理机构,对投标人资

格的审查和筛选,也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对管理来说,事中事后监管明显提高了管理的难度,由于事前不能介入,管理人员对事中的处置和事后的发现、查处都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较高业务素质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因此,对于具体建设项目的管办分离,应当剥离行政管理部门的项目建设职能,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管理职能,明确执法权限,提高执法能力。 就建设工程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而言。根据《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区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划内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按照管办分离要求,区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实施宏观管理和行业监管,区级部门层面应当有科室承担建设工程承发包领域的政策法规、行政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建设工程的报建、承发包、许可、安全、质量、验收等6个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可以由区级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具体承担,下属的不同事业单位相互之间应当形成制衡的机制。

管办分离资料整理

政策: “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是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方向。具体讲,政事分开就是指政府行政职能与公共事业运作功能的分开。“管办分开”是监管与举办职能的分开。 含义: 所谓公历医院“管办分离”就是指在医院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医院经营管理权交由另一个由政府设置的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之外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医院管理法人 概括: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创办公立医院,实行“管办合一”模式,政府承担管理和举办的双重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此种模式日益暴露出许多影响公立医院进一步发展和群众就医的问题,比如医院缺乏经营自主权、医疗服务水平低下、政府财政拨款不足、管理人员不具备管理学理论知识等等。近年来,国内各典型城市纷纷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和尝试“管办分离”模式,为此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在我国成为医院改革的热点和关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案例1: 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改革模式简介及分析 1、申康改革模式简介:2005年9月,上海市成立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作为政府办医主体和公立医院资产运营的主体,负责公立医院的规划、管理、资产监管和绩效考核申康改革模式纵向上行:隶属国资委,通过国资委向政府负责下行:向公立医院下放部分经营权横向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之外且与其平行;通过理事会的形式将其他相关部门的权力整合在一起,实行统一协商的制度 2、申康模式分析与国资委的隶属关系保证了其与卫生行政部门的独立和平行地位,从而避免造成内部人监管,重走之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老路;以理事会的形式作为所有权整合的过度,理顺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使得申康与相关政府部门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契约形式下放部分经营自主权,同时加强对医院的绩效考核,实现管理手段向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而卫生局则重点进行全行业的政策制定和监管。 案例2: 20l0年8月 31日,中共潍坊市委【2010ll7号文件《潍坊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令潍坊市的公立医院改革再次启航,此次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则集中在“管办分离”上。文件中 提出,“市政府设立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任副主任,卫生、编制、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

物业管理的起源

博轩园供稿 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工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高涨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大,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原有各方面的房屋及设施已远远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房屋的空前紧张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一些开发商相继修建一批简易住宅以低廉租金租给贫民和工人家庭居住。由于住宅设施极为简陋,环境条件又脏又差,不仅承租人拖欠租金严重,而且人为破坏房屋设施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业主的经济收益。当时有一位名叫奥克维娅·希尔(OctaviaHill)女士为在其名下出租的物业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要求承租人严格遵守,出人意料地取得了成功,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居住环境,而且还使业主与承租人的关系由原来的对立变得友善起来,首开物业管理之先河。从那之后,物业管理工作逐渐被业主和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被普遍推广于世界各国,并不断发展成熟。迄今为止,物业管理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十分流行并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型的物业管理已成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 物业管理的性质 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它要为业主、租住户以及居民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物业管理的性质主要是“服务性”的,寓管理、经营于服务之中。其经营方针是“保本微利、服务社会”,不以牟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其经营对象是物业,其服务对象是物业产权人和物业使用人(含租住户)。物业管理是顺应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为完善市场机制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经营服务方式。物业管理将分散的社会分工汇集起来统一办理,如清洁、保安、水电、绿化等,每个产权人或租住人只需面对物业管理企业一家,就能将所有关于房屋和居住环境的日常事宜办妥,而不必分别面对各个不同部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渐趋于专业化,物业公司可将各种专业管理以经济合同方式交予各类专业经营服务企业。例如,环境卫生承包给专业清洁公司;环境绿化承包给专业绿化企业;机电设备维修承包给专业工程维修企业;向专业保安公司雇聘保安人员等。这里,物业公司充当“大管家”的角色,在“大管家”的管理下,业主或租住户只需根据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按时交付管理费或租金,就可以获得周到的服务,既方便产权人和租住人,也便于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物业的各种效益。 物业管理的特点 物业管理具有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型的特点。 1.物业管理的社会化。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是指物业管理将分散的社会分工汇集起来统一管理,诸如房屋、水电、清洁、保安、绿化等等。每位业主只需面对物业管理企业一家,就能将所有关于房屋和居住(工作)环境的日常事宜办妥,而不必分别面对各个不同部门,犹如为各个业主找到了一个“总管家”;而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说,则犹如找到了一个“总经理”。业主只需根据物业管理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按时缴纳管理费和服务费,就可以获得周到的服务。既方便业主,也便于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城市管理的社会化程度,以充分发挥各类物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功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心理效益的统一和综合改善。

浅议公立医院的管办分离

“管办分离”对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影响_以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为例 【摘要】:本文论述了“管办分离”的内涵,从“管办分离”的角度提出解决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的改革措施,最后以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为例解释“管办分离”对其管理体制的影响。 【关键字】:公立医院、管办分离 【作者】: 一、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内涵 公立医院“管办分离”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 1、监管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监管权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其对医院具有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的职责;所有权的主体指政府出资部门。其职责可类比企业股东,主要有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等。这里的分离是指明确举办者和监管者的主体与职责,避免主体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 2、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政府出资部门拥有所有权。在公立医院的管理方面,出资部门倾向于制定有关公立医院发展的战略性决策,具有全局性、指引性、长远性等特点;经营权的落实必须以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为前提,医院的管理层对公立医院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具体表现在资源配置、人事制度、价格制定等方面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为了更容易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把政府出资部门类比为公司股东,医院管理层类比为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的各种决策需要对公司股东负责,即医院管理层的做出的各种决策需要为出资人负责。这三者的明确分离可以使得监管权、所有权、经营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使得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二、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医疗需求。

然而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问题不断突出且亟待解决。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公立医院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人冲动导致公立医院逐利化倾向明显,其公益属性逐渐淡化。看病难、看病贵成了其公益性下降的最主要表现; 2、公立医院现有产权不明晰,医政职能不分,运行效率低下。行政管理机构对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直接干预,随意性大,经常出现管理错位、越位行为,依法行政力度欠缺 3、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存在监管不公的问题,难以做到对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一视同仁,监管公平。 我认为对公立医院实施管办分开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管办分开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目的在于追求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运行效率和对整个医疗行业监管的公平性。 三、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基于“管办分离”的思想提出的措施 1、公立医院公益性下降是由于我国政府部门作为公立医院出资人的现状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权力分散。公立医院出资人职责分散在卫生、财政、发展改革、组织、人事等部门。部门之间管制权利分散难以形成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统一体; 1.2、出资人虚位。公立医院的融资渠道单一,补偿机制不健全。补偿渠道按比重大小排序分别为:药品差价收入、医疗服务和政府财政补助制度。政府财政补助相对不足。目前,公立医院自负盈亏,政府相关部门已经不构成主要出资人,其筹资比例在卫生总费用中比例急剧下降,已从1983 年的24%,降到了2012 年的5. 7%。这种现象导致公立医院过度依赖药品差价和大型设备检查收入取得补偿,助长了过度医疗等不正之风。同时,国家政府的出资人角色缺位使得其对公立医院所有权逐渐淡化,必然导致政府出资人对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缺乏监督。基于管办分离思想提出的改革措施如下: (1)另设办医机构,明确出资人主体,对原来分散的权力和资源进行整合;

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3月深圳市国内第一家物业公司成立至1994年3月,以房管所向物业公司转型为主题的发展,是我国物业管理的起步、探索阶段,其特点是房管所式的管理。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1999年,这是我国物业管理开始进入规范化大发展阶段。其特点:一是物业管理立法明显加快;二是物业管理队伍迅速壮大,到1998年底全国物业管理企业1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万。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是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化和市场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全国性的标志是物业管理条例出台,国际着名物业公司进入国内,国内品牌物业公司的出现,物业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融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覆盖全社会的经济行业。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市场化运作的不断成熟,物业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企业品牌的经营,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国外知名物业品牌的抢滩,物业行业将出现更为深刻、深远的变化。其结果,将使中国的物业行业趋于专业化、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集团化。专业服务和专业管理、职业经理人、服务理念、高科技的应用、招投标将成为发展的五大要 素。 一、新世纪物业服务的需求决定五大要素的形成 物业服务的发展是由社会的需求决定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社会对物业服务的需求将趋于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休闲化、个性化、国际化,而高科技的应用、个性化服务以及市场化发展是需求的核心。 1、高科技应用的需求 由于现代建筑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建筑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各种新技术,为建设更适合人们需要的物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这种物业本身决定了物业不能由其使用人或单个物业管理者来完成其维修保养,需要更广泛地社会分工配合,才能保证物业各个功能的正常使用,同时高科技的智能建筑必须由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去维护才能发挥其 应有作用。 由于物业行业的现状难以适应高科技的需求,必须通过改进和提升。一方面,行业自身需进行整合,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随着行业自身不能适应所有高科技的服务需求,必须由社会共同来承担。所以行业必须走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其前提取决于物业行业能不能将管理和服务分离开来,能不能建立一个让社会的专业服务参与其中的组织(平台)。专 业服务公司、职业经理人呼之欲出。 2、个性化服务的需求 消费者对物业管理的需求呈现广泛的多样性,其核心是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同的消费者(物业使用人)对物业管理和服务的需要是不同的,而同一物业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每个物业使用人的全部需要。所以,现代物业管理就是要从更深更宽的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社会结构中的多种功能就渗透到了物业管理中,由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把这些功能发挥出来,为物业使用人提供更加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物业使用人也可通过物业管理更多地使用物业的功能。这就是个性化服务的必然。先进国家的物业管理发展已经证明,个性化服

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改革探索中的北京模式

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改革探索中的北京模式 2012年12月26日14:52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4期作者:黄强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8 【内容提要】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事业单位改革重点 之一。北京市自2004年起,先后在海淀区和市民政、园林绿化、医疗卫生领域,围绕解决政事合一、管办一体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管办分离”的北京模式。本文指出了北京模式的实质是体制内机构监管模式,分析了北京在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改革探索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办分离北京模式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但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的事业单位,其改革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上相对滞后,其管理和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同经济领域的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相类似,社会事业领域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不仅包揽社会公共事务,而且主要采取直接举办事业单位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形成了政事合一、管办一体的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为政府全面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带来体制性障碍,造成社会事业发展活力不足。 北京市自2004年起,先后在海淀区和市民政、园林绿化、医疗卫生领域,围绕解决政事合一、管办一体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管办分离”的北京模式,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在本文中,“管办分离”的“管”,是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办”,就是“行业主管部门具体举办事业单位的职能”。“管办分离”是指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与举办事业单位职能的相互分离。 一、北京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改革探索实践 (一)海淀:设立区政府直属特设行政机构 2004年3月,海淀区被确定为北京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2005年5月18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海淀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方案明确,要以理顺政府部门职能为重点,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为两翼,解决政府部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问题,解决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分割的问题,解决事业单位人财物事的管理问题,建立新型的管理制度。 一是政府部门重新定位。取消政府部门举办事业单位的职能,加强其社会管理的工作力量;将原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代表,与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主体建立契约式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由部门内配置向全社会配置转变。

项目竣工验收和物业移交作业指引

项目竣工验收及物业移交作业指引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一、指引概述 1.1 目的 规定竣工验收和物业移交各项责任,明确验收移交的要求,保证验收全面、合法。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廊分公司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和物业移交的管理和控制。 1.3 定义 1)竣工专项验收:需要政府相关管部门参与的验收,如水、电、气、消防、电梯、环保、档案、 规划、人防等。 2)竣工验收:指由政府质检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甲方参加的综合验收。 3)物业移交:指开发商取得竣工备案表后,与物业公司就项目公用设备、配套设施、房屋质量、 图文资料等进行交底验收,并将小区移交物业公司管理的过程。 二、工作程序 2.1竣工专项验收 1)规划验收 a)成本合约部组织外部测绘机构进行竣工测量。 b)当庭院园林及消防道路(路基)施工完成后,由项目开发部主办、项目部配合规划局的规划 验收,并由项目开发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 2)市政工程验收:工程管理部负责要求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向政府部门申报验收及取得相关验收证 书并办理开通手续。 a)燃气、雨污水、上水、有线、电力、热力等专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工程施工单位应向监理 单位申请初验。 b)工程监理单位经审核,确认现场已达到初验标准,则负责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 政府机构到现场进行工程初验。 c)验收中的整改意见,由项目部督促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监理单位负责验证。 d)监理单位经审核,确认现场已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工程管理部负责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设计单位、相关政府机构到现场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办理相关验收手续。 3)电梯工程验收:工程管理部负责要求电梯工程施工单位向政府部门申报验收及取得《电梯(扶 梯)验收结果通知单》。 a)由项目部完成电梯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要求强电完成送电,电缆竖井的二次结构完成, 以便敷设桥架,屋顶电梯机房二次结构,包括门窗封闭完成和公共部位装修完成; b)电梯工程施工完毕后,电梯工程施工单位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初验。

推进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的思考

推进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的思考-社会科学论文 推进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的思考 何颖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管办分开,是推进公立医院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难点问题。既涉及多部门、多层次、多领域,又涉及机构如何设置、职能如何定位、权力如何配置等一系列问题。作为管办分开协作组第二牵头城市,我们在总结前段工作实践,参照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统一明确”的建议。 一、统一明确“管办分开”的机构设置 科学设置办医机构,是实现“管办分开”的前提与基础。从各地改革试点实践看,在大卫生体制下,从国家到省市县设置对应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履行办医职能,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这种形式有利于建立统一、高效、权责一致的政府办医体制,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公立医院资源调整布局;有利于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运行成本控制及人财物的管理考核;有利于实施全行业监管,加强医疗行业要素的准入管理;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管评价,对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应急处置。 具体机构设置:可在各级政府设置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作为高层议事决策机构;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医管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同时,组建隶属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局(处、科),其机构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可视各地公立医院规模确定。 二、统一明确“管办分开”的职能布置

界定管医与办医的职能,是推进管办分开的关键。实行管医与办医职能分离,必须坚持在大卫生体制内,体现“宏观统一、微观分开”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履行“管医”职能,从宏观上对公立医院“管规划、管规模、管规矩”;公立医院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履行“办医”职能,从微观上对公立医院“管人事、管运行、管资产”。 “管医者”的职能可界定为:管规划。立足全局、立足实情,科学规划公立医院区域布局,整合优化公立医院区域资源;适时调控公立医院技术水准;有效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性。管规模。依照区域卫生规划,从宏观上制定和调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规模,技术设施发展规模,严控机构准入,严控规模扩张,有效避免公立医院之间拼规模、拼设备等恶性竞争行为,引导公立医院从冲动型扩张向理性化扩张转变,从重规模建设向重内涵建设转变。管规矩。依照国家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权,从宏观上对公立医院遵守卫生法规、落实政府规划、执行相关政策、完成各项公共卫生任务、公立医院等级评审、综合评价等进行监督管理。 “办医者”的职能可界定为:管人事。负责公立医院人才引进、培训、职称晋升、医德医风建设、院领导班子成员绩效工资考核等工作。管运行。指导督促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委派、总额预算、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控制、运行成本控制、药品、耗材、设备集中招标、医患纠纷处置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引导公立医院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管资产。代表政府履行对公立医院各项收支预算审批、各种基本建设项目、医疗设备添置、医疗设施改善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效。 三、统一明确“管办分开”的权限配置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文书 公司关于物业人员移交的实施方案

**公司职工大会决议与《关于**公司物业从业人员移交方案》 **公司第**次职工大会决议 (二〇**年**月**日) 一、**公司第**次职工大会于**年**月**日在**店**会议室召开,会议认真的听取了**同志代表总公司“三供一业”移交办公室,就此次物业管理职能移交的必然性必要性、接收单位的相关情况、职工所关心的生存问题,所做的报告,并系统的回答了一个时期来,职工提出的各类具体问题。 二、**物业公司经理**同志对《关于**物业人员移交的实施方案》做了具体说明。会议对《关于**物业人员移交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议,会议以举手表决方式,通过了这个方案。 会议认为,国有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移交“三供一业”,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和必须,是改革的大趋势,势在必行。 会议号召全体职工,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理性的认识和把握形势,克服指责埋怨情绪,积极的对待和支持这场改革,在对企业对自己高度负责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选择。 会议对即将报名奔赴新单位工作的**名同志表示致敬,并期待着他们今后能够把**家属区服务、管理的更好。同时,会议也寄希望**物业留下来的干部与职工,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不回避、不逃避、不等、不靠,切实以我们**物业人的聪明才智,在二次创业中,积极探索,准确定位,以坚定的步伐,乐观的态度,精心的组织,艰辛的付出,开辟一片**物业人自食其力的新天地。 会议由总公司副总经理**同志主持。 **公司关于**物业人员移交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关于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相关政策,在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下,**两公司经**集团同意,依据哈囯资发[2008]37号文件要求,将正式与哈尔滨市属接收方签订《**家属区物业管理移交协议》。依此协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将有22名正式职工,随业务移交,调转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 为使移交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本方案。 人员移交必须遵循的原则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严跃森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自主权。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

小区物业移交程序及规定

山西样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山西样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金域阅山项目物业接管验收标准》 (QB/SXCT-WY01-2014) 山西样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山西样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目录 一、金域阅山项目接管验收标准 (2) 二、各类验收表格及流程表图 (5) 三、项目接管验收成员架构图 (15) 四、公共设施设备及户内分项验收标准 (16) 五、金域阅山项目写字楼、住宅、精装房交房标准 (19) 六、各类接管的图纸明细 (23)

山西样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金域阅山项目物业接管验收标准 第一条目的 根据建设部《房屋接管验收标准》办法,由开发商、施工单位和物业公司三方共同组成联合交接小组,制定验收方案,统一验收标准,商定交接注意事项和交接日期。为规范金域阅山工程竣工内部移交承接、接管验收流程,落实项目《房屋建筑工程交房标准》,保证交房质量,确保向业主顺利交房,特制订本办法(后附商业、住宅交房标准及商品房合同)。第二条术语与解释 (一)工程竣工内部验收:指工程确保达到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及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而进行的验收,是总包单位向房地产移交、交工而进行的内部验收,是物业公司向业主交房前进行的内部验收。 (二)专用部分;指房屋建筑工程业主专属产权以内部分。 (三)公用部位:指公用楼梯间、共用大堂、大堂门、户外墙面、共用上下水管等。 (四)共用设备设施:指建设费用已摊入房屋销售价格的共用的给排水管道、落水管、水箱、加压水泵、供热管道、供气管道、电梯、天线、照明、锅炉、供电线路、路灯、消防设施、绿地、道路、沟、池、渠、井、非经营性停车场(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

2 管办分离:认知、内涵与机制创新

①2010年4—5月以青岛为中心进行,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455份,调查地区包括青岛、重庆、武汉和黑龙江。 收稿日期:2014-02-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机制创新与绩效评估研究”(11BZZ03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战略研究”(12JZD024) 作者简介:朱艳鑫(1979—),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政策模拟、公共管理研究;赵立波(1962—),男,河北馆陶人,主任,二级教授,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管办分离最初源于20世纪90年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其所办市场的“管办分离”改革,其后延伸到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并成为与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并列的事业单位改革三大原则之一。但迄今为止,人们对管办分离及其作用认知程度有限,对管办分离内涵依然未形成共识。虽然不少地方、行业在改革探索中形成一些做法,但制度化、普适性的机制尚在探索过程中。为此,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进行了调查(简称2012年调 查),同时参考2010年进行的调查(简称2010年调查)①,以 期对以上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调查以2012年5月为起点的原因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3月制定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是2012年4月16日由新华社授权公开发布的,此后媒体进行高密度报道,政策制定部门及学者进行较系统解读,因而社会各方对事业单位改革有更完整、深入的认识。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9份(调查对象地区等基本情况见表1)。调查对象分为10类,10类人员基本包括社会各类从业人员: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公立卫生机构、其他事业单位、国企、非国有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农业劳动者及其他。上述10类人员可归并为事业单位改革关系密切的三大利益相关群体: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举办者———政府、事业单位 的服务对象。在调查中,为保持三大利益相关群体适当比例,各地样本选择时要求事业单位人员不低于40%、政府机关公务员不超过40%以及必要数量的服务对象。这样要求的原因是:既然是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与职工自然是最优先考虑的群体;政府是事业单位举办者、社会事业管理者,再加上管办分离改革的关键是理顺政府如何管、如何办的关系,政府机关公务员是与改革密切相关的群体;政府及其所办事业单位提供的公益服务能否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社会公众如何看待事业单位改革,是观察、分析事业单位及其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 此,服务对象应有一定比重。 管办分离:认知、内涵与机制创新 ◎朱艳鑫a ◎赵立波b 摘要:迄今人们对管办分离的内涵未形成共识,认知程度有限,制度化、普适性的机制尚在探索过程中。管办分离是作为公益服务供给者、事业单位举办者的政府,将其监管者与举办者职能相互分离。在明确内涵基础上以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解决好“谁管、谁办;怎么管、怎么办”问题,理顺权力人与所有人、公共行政权与国家所有权职能关系,形成机制化的管办分离有效实现方式。关键词:政府;事业单位;管办分离;公共服务;公共行政权;国家所有权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460X (2014)04-0038-05 (青岛行政学院a.管理教研部;b.基础教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