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梦意识之我见

梦意识之我见

梦意识之我见
梦意识之我见

意识的整合方式

意识是人对自我的一种监视,是人类大脑活动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大脑活动并不能被自己所意识到。

人类的大脑通过并行的方式来处理信息的的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意识作为大脑的一项活动,既然是被并行处理的,那它的显示模式(即意识如何在人的思维中投射,被人类意识到)是否是线性的(以时间的流逝为序)?意识又是投射到了那里?

一、观看活动的意识

比如说一只青蛙在监视一只飞舞的苍蝇,在青蛙的大脑活动中,它必须明确:1、自己想看什么(一只苍蝇);2、自己是否在看(知道自己眼睛能否看见苍蝇);3、预期与现实是否吻合(看到的是否就是一只苍蝇)。这基本上就是青蛙观看苍蝇时的意识。青蛙观看苍蝇时的意识,包含三种不同的大脑活动状态,一是期望;二是对自我状态的监视;三是预期与现实的比对。在这种观看苍蝇的活动中,“想看苍蝇”的意识激活了“监视眼睛”的活动(自己是否可以看苍蝇),然后通过眼睛回传的图像,与预期进行比对(看到的是否就是一只苍蝇)。因此这种意识是按照时间顺序激活的,也可以说是按照时间顺序整合的。

二、观看内容的意识

假如青蛙能够看见苍蝇,那它是怎么认识苍蝇的,根据眼睛神经的识别模式,眼睛需要将一只苍蝇的图像进行分解:

首先是轮廓(苍蝇是一个类似于椭圆的存在,头部有两个大圆眼睛);其次是颜色(苍蝇是通身黑色的,翅膀透明);最后是状态(苍蝇映射到青蛙眼睛中的时候是不断运动的,即苍蝇投射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可以确定苍蝇是活的)。既然观看活动是将图像进行分解然后再输入大脑,因此苍蝇观看的内容是同时在大脑中进行整合的,因此关于图像的意识是按照空间位置进行整合的。

三、行为活动的意识

假如这只青蛙已经非常确定自己看到的是一只苍蝇,而且它也决定要把这只苍蝇吃掉,那么它同时能够意识到的内容是“一只苍蝇”、“自己能够活动(伸出和缩回舌头)”、“苍蝇的位置和动向”、“苍蝇的味道”,因此关于行为的意识是按照行为进行的时间顺序来整合。

四、回想记忆的意识

当人回忆一段记忆的时候,往往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的,而是天花乱坠的随便想起什么就是什么,因此回忆的意识与时间无关,也与逻辑顺序无关,而是那种关联词拼接式的,有一种游戏叫做成语接龙,即后一个说的成语的第一个字必须和前一个人说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相同。而回忆的模式则是,随便从已经回忆起的内容中挑选一个单位,作为链接的线索,进入下一个情景中,再铺展开来,回忆起更多的内容。因此回忆的展示方式是按照时间进行的,可是回忆的存储方式却是按照那种成语接龙的方式存储的。

五、梦中的意识

假如一段故事,在头脑中缺乏了一个环节,大脑就会自行对其进行补充,比如你在做梦的时候被人打了一耳光,你的脸能够感受到疼痛,但是眼睛是闭着的,无法看见是谁打的。但是梦境中,你会误以为自己能够看见,所以你大脑就要自己给视力做一个补充,所以大脑会在记忆中挑选一个任何,制造一个场景,让你梦到你被人扇了一个耳光。当你清醒的时候,你就会想,自己真是能够预测未来了,因为你在睡觉中,当现实中的耳光还没有扇在脸上的时候,你已经营造好了这个场景,即你即将被扇一耳光,所以当现实中真的被扇了一耳光之后,你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需要注意的是,若单独的疼痛感,没有合适的场景信息来整合成一个图式或故事,就不会被记忆,即睡眠中你被人扇了一耳光,但是那时候你没有做梦,醒来后你只感觉到脸疼,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你可能会想自己是不是牙疼,是不是生病了、或是被人打了一耳光之类的,对原因进行胡乱的猜测。

实际情况是,当你被扇了一个耳光的疼痛刺激进入大脑的时候,大脑就开始搜集补充资料,为什么会有一个耳光的疼痛刺激,但是睡眠中,眼睛已经关闭、耳朵也基本听不见。因此你大脑会在感受到疼痛以后,寻找一些视觉和听觉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图景,然后形成一段被打的记忆。你将手放在心脏上,心里就有了压迫感,所以你会不断的做噩梦,来让梦境产生压迫感,实际上压迫感却是先于梦境而存在的。这个整合速度是非常快的,记忆的播放模式是线性的,播放

速度也是非常快,因此当你意识到被打的时候,你以为自己先看到场景,即某某人因为什么原因将要扇你以耳光,然后才真正的扇了你以耳光,然后就感觉脸很疼。这个完整的故事在你头脑中以快进的方式播放的时候,你以为这个故事走的其实很慢。就像人做梦,一分钟可以做“生活了一整天”的梦,因此梦中的时间节奏和现实中是无法对号入座的,毕竟人一次睡眠中所有的梦中的时间加起来,可能比睡眠时间还要长。

六、愿望的形成

人的愿望其实是被动的植入的。某些动物,一出生就掌握了生活所需的所有技能,而人的各种愿望其实是在生活中,被慢慢地灌输,形成认识和记忆,然后依靠现实的情景激活记忆构,从而引起意识中的愿景,再引发具体的活动。愿望是记忆的隐秘再现。

七、意识的结构

可以看见的是,任何时刻的意识,都是愿景、对现实的认识和对自我的监视组成的,因为人的生活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虽然组成意识的各部分并不完全是按照时间来组织,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演示的。不过意识按照时间来演示并非意识本身的问题,而是受现实生活中,人的活动受时间限制。在睡梦中,因为没有现实活动的干扰,人的梦境中,可能是先出现结果,然后才组织构造原因,但是因为人一直以来的习惯,梦中的故事可能看起来还是按照时间进行的,不过任何人都可以注意到,在睡梦中一般都是越担心什么,什么越

容易出现,这就应验了一个原理,你的担心引起了心理上的紧张,而大脑为了让梦境和紧张的身体反应相契合,就会创造一个类似于现实的让人紧张的情景,因此梦中大部分故事其实是先出现结果而后才出现原因的,即梦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的以倒叙的方式进行的。

因此真正的意识也是断断续续的,从一个故事跳跃到另一个故事,从一个焦点跳跃到另一个焦点,不过应为身体的束缚,人所处的情景是不变的,因此不同的意识活动杂糅在一个相似的情景中,就让人感觉似乎意识是连续的一样。其实如果排除了现实的干扰,人的意识并非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呈现,也是同时展示原因和结果,或者先出现原因,而后才思索结果,意识可以顺叙、也可以倒叙生活的内容,但是生活这场电影永远都是从头到尾的。

期望性控制幻觉

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个人可以控制的。不过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一些期望,期望通过自己的一些行为能够控制那些自己实际上不能够控制的事物,比如说天气、意外事故、别人的远期行为。因为这些不能控制的事情的出现是随意的,结果对人的影响是随机的,当这些事物随机发生的情况正好和个人的期望相吻合的时候,就强化了个人的认识,使得一个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以为自己具有某些超出一般的能力,可以控制一些别人都不能够控制的东西,这就

是期望性控制幻觉。

期望性控制幻觉几乎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特别是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一经产生,它只会被强化,而不会被消除,比如求神拜佛。当个人对未来具有某种美好的期望的时候,它就希望通过“求神”这种方式来控制不能够被控制的未来。而当关于未来的美好期望没被实现的时候,个人就会认为是神佛不灵验,而不是自己的行为是非理想的。即他不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而是一个外在的对象。而当对未来美好的期望正好和实际吻合的时候,就直接强化了这种“求神”的行为,即他认为神灵在真的眷顾他,从而使得一个人更加的虔诚。而再次失败的时候,他又会将失败归结于神灵,或是自己的某种行为惹恼了神灵。

因为关于未来的期望的实现是随机的,所以基于个人的心理特性,每个人都会形成这样那样的非理性行为。将这种行为与对未来的预期相结合,意图通过个人的反常的非理性行为达到一个未来的不可轻易实现的目的。好像做了这种行为,这个目的就有可能达到。个人并不能意识到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反而因为行为的目的性而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从而将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行为幻化成为一种习惯。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非理性幻觉其实是人的社会心理构造(认知归因)的副产品。即基于一个独个理性人组成的社会,他应该自己做自己生活所需的所有事情,比如必须自己建房子,自己做饭,自己种庄稼。但是当一个人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与一种与众不同的纸片“金钱”的获得

相结合的时候,他仅仅需要努力获得金钱,就意味着可以获得美好的生活。基于纯粹的理性,作为金钱的纸片确实什么也代表不了。不过当所有的人都有这种非理性的期望的时候,这种期望就摇身一变,成为最理性、最现实的行为。确实只要获得这种纸片就可以获得美好的生活。不过“金钱”这种非理性期望因有国家做保证,还比较稳定;在股市中对股票价值的非理性期望的变幻无常,就意味着股价的暴涨暴跌。

在认知归因过程中,个人对一种行为或一个事件的认知归因或者预期可以强化对这个事件的认知和记忆,不过当这种认知已经成型之后,反过来会促使一个人更多的做出这种具体的行为或以此类方式对这种事件进行解读,形成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具有心理上的普适性,在形成正确的认知后可以节省人的精力,在形成错误的人之后,会将一个人引向灾难,而他自己却对犯得错误毫无觉察。)

人的这种介于非理性与理性之间的行为现象,按照操作性理念来理解其实就是独立的目的性与独立的行为的随机组合,让一个无目的的行为成为了一个理性的行为。当这种行为体现出一种社会特性的时候,这就是一个社会现象,造成社会的分工和进步。而当这种独立的目的性与独立行为的结合出现特例的时候,比如认为学狗爬就可以吓走小偷,那就被认为是一种怪异的行为。而当小偷也这么想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成为一种理性的行为。而小偷不这么想,而所有的物主都这么想的时候,这就成为一种仪式,至于具体的结果,当然是随机发生的,就如同祈求风调雨顺,不会总能实

现,不过这种祈求的行为还是会坚持下去一样。

不过总的来说,当目的性与行为的结合体针对的是个人或者社会,经过一定时间的筛选,总能养成正确的行为和目的的结合,养成被称为理性的行为,而当个人行为与目的的结合体针对的是一种个人完全不能够控制的自然现象的时候,这就会成为一种非理性的控制性幻觉,被称之为信仰,而到了信仰就不能再称其为非理性了。并非个人意识不到这种非理性,而是基于个人心理愿构造,即使认识到行为的非理性,还是期望自己能够控制身边的一切,明明知道意外的灾难或是收获不可避免,还是愿意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让这种意外变成一种预期,相信控制性幻觉。

不过一个人赋予非理性行为以目的的能力还是受到限制的,即当你把行为与祈求神灵的庇佑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不可能很好的将行为与获得金钱结合起来。当你将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行为与幸福生活这一目的结合起来的时候,种田养花就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消遣,而农民却恰恰相反。

梦的解释一二

耶鲁公开课中的心理学导论,导师讲完弗洛伊德后讲了一些内容令我印象深刻。“潜意识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不过为什么会有潜意识。或许潜意识是大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而令人意识不到。那就问为什么人会有意识,你为何会感受到自己大脑加工的信息的一小部分内容。根据潜意识理论,你

喜欢一个人,你认为是自己看上她的美貌、智慧、勤奋。实际上,可能仅仅因为她跟你以前熟悉的某人长的很像。再说说谎言,最高超的谎言是自己对其也深信不疑的谎言。而动物界充满着欺骗与谎言,人类的进化也不例外。意识不过是人类为了欺骗身边的人,而进化出的欺骗自己的谎言。”将自己都不知道的内心状况以一种连自己也会欺骗的方式表现给别人。一个人真正的目的自己完全不清楚,也意识不到。意识仅仅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呈现出的指引自身身体和语言活动的一种手段。所以一个人的欺骗技巧实际上可能比看上去更加高超,无意识的欺骗是巧夺天工,而有意识的欺骗不过是拙劣的雕虫小技。

意识不止包括大脑对外界的认识,还揉和了自己以前的记忆,不真实的知识,以及一些隐秘的欲望,综合成一种指导自己行动的谎言,而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目的。睡着的时候,因为没有眼镜和耳朵的输入,梦境就纯粹成了自己记忆和欲望的杂合物,梦境的感觉不也很真实吗?可以这样说,意识到的现实不见得比梦境更加真实,在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方面,梦境与现实是一样的,仅仅是现实显得稳定些。

既然意识不过是一场谎言的聚会,哪又何来意识到的现实?现实就是谎言的较量以及对决,谎言的侦探以及反侦探;现实就是错误认识以及无知所形成的一堵没有边界的墙梦是一种易变的意识活动,生活是一种稳定的意识活动。生活中确实有飘忽不定的想法,却被现实中感观的输入所压制,注意力集中到了实际中,那些飘忽不定的想法产生了却

没有延续。梦中,因为没有外界的干扰,意识产生的想法才会自行延续。对现实的感知,是将梦幻中产生的那些想法经过感观的筛选,结合感观的观察,所形成的综合判断。

梦其实是大脑的活动工作方式,梦就是纯粹意识本身,而现实则是意识(梦)和感观输入的混合。当一个人在现实中隔绝感观输入,也会进入梦境似得恍惚状态。梦本身就是显意识,是可以被人认识到的纯粹意识本身。而潜意识,则是那些不经过非常手段就无法探知的意识,正因为梦是纯粹的意识本身,排除了外在环境的干扰,所以才是分析潜意识(人本身的动物性根源)的绝佳材料。而潜意识不过是那些很简单的与动物相同的欲望,吃、喝、保暖等问题,并不神秘,然而到了意识活动中(梦),这些东西完全不见踪影,而成了有外界事物参与的某种仪式性活动,比如:反复追赶永远也追不到的、远去的列车,逃避明知躲不开的被动攻击。更深层一些,大脑对信息的加工活动、神经的冲动(那些大脑活动的大部分内容),都不能被人所意识,统称为潜意识。而意识仅仅占大脑活动的极小部分内容。所以,不是为什么会有潜意识,而是人为什么会有意识,为什么人可以意识到自己大脑小部分的活动?

有一种解释是,这其实是如同语言一样的一种针对自我的输出。一个词说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耳朵,这个监视系统告诉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而意识也是一种内在监视系统,监视自己的总体活动。而梦中人监视到了什么?是自己对自己的欺骗。“意识”这一监视系统,摆在外

在输入与内在无意识输出的交汇点,将从无意识溢出的神经冲动与外在刺激传来的神经冲动相融合,若只有内在无意识的溢出,就叫做梦。说意识中心是大脑的最高司令部应该不新鲜,意识应该是一个“平衡机构”,将不同神经冲动汇总比较计算,然后输出监控数据,既各种不同需求的过度与不足,然后给人一个动向——应该怎么行动才能达到内在的平衡。意识可以用两个字来描述“想、要”,闪现在意识中的内容总是“我想干什么什么;我要什么什么;我想回避什么什么;我要趋近什么什么”。

第二种解释是,意识是一种“手段”,就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刻意做出的某些复杂行为,是一种欺骗自己的“谎言”,就像动物给自己设立的伪装,为了将自己原始的行径进行遮盖,将自己都不知道的内心状况以一种连自己也会欺骗的方式表现出来。一个人真正的目的自己完全不清楚,也意识不到。意识仅仅是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而呈现出的,指引自身身体和语言活动的一种手段。意识中,人可能为了一个高尚的目的在做一件事情,而实际上却另有所图,所以一个人的欺骗技巧实际上可能比看上去更加高超,无意识的欺骗是巧夺天工,而有意识的欺骗不过是拙劣的雕虫小技。

补遗:对梦的另外一种解释,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在运动,将白天学习的,记忆的东西进行整理备份,在备份过程中,会有一些东西随机组合,呈现在意识里,就成了梦境。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3700字-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3700字:读新教育之梦 有感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 人们都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那么如何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呢?在当今的时代,我想我们教师要做的恐怕不仅仅是教好书,更是要教好人。古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教学方法固然值得借鉴,但我们是否只应该停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而不需要再作创新和探索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出版,就是朱永新先生给我们的答案,他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有理想,有追求,才有成功,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好终目标:培养人才、振兴中华! 《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作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从德、智、体、美、劳、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十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也道出了自己对于更高境界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美好追求。纵览《新教育之梦》一书,作者在理想的德育这一章中的阐述给我感触最深。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它是一门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的学科。概括的来说作者认为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实际。以孩子的实际行为与感觉为切入点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条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将道德教育真正贴近孩子们的心灵。 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应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方法,重视对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更多地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他们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他们往往是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认识到道德价值,树立起道德观念。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重在体验,而道德教育重在养成。 那么,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呢?结合作者的看法与我本身的教学经验,我想谈谈自己的确看法: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或许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犯了错,只要训斥几声

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知识和技术的传授,也包括观念、行为和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要潜移默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在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是目前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下面,结合我校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加强宣传,建立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包括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农田锐减、河水变黑等,从而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 1、注重宣传,加强引导 为尽可能让学生了解环保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与环保行动的密切关系。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自觉性。学校每年邀请环保局领导及专家来校作环保讲座,每年开展科普宣传月活动,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通过班、队会,晨会,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活动中来,利用读书、网络搜索、家庭调查等多种方式,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减碳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还在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时宣传各中队典型的环保小卫士,树立典型,让全校队员向他们学习。 学生德育部门还将环保与行为习惯结合在一起,将环保意识提升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在校园里乱扔乱抛杂物。少先队每周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场所与个人卫生意识。如:教室整洁、课堂摆放、卫生责任区、衣着整洁与个人行为等,进行逐项打分,所获成绩列入班级文明评比积分里。这样有效地从德育突破,随机教育,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入手,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环境熏陶,耳濡目染。 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我校在培养环保意识的同时,还加大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2008年底,

读《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

读《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 这个寒假期有幸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一书,书中他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也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有理想,有追求,才有成功,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教育的最好终目标:培养人才、振兴中华!人们都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那么如何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呢?在当今的时代,我想我们教师要做的恐怕不仅仅是教好书,更是要教好人。古人“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教学方法固然值得借鉴,但我们是否只应该停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而不需要再作创新和探索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新教育之梦》一书中作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从德、智、体、美、劳、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十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也道出了自己对于更高境界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美好追求。作者在理想的德育这一章中的阐述给我感触最深。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它是一门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的学科。概括的来说作者认为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使道德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实际。以孩子的实际行为与感觉为切入点的方式,把看似抽象空洞的道德信条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结合起来,将道德教育真正贴近孩子们的心灵。而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应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本方法,重视对少年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更多地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他们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亲身体验,他们往往是在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伴随着自身的成长而认识到道德价值,树立起道德观念。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重在体验,而道德教育重在养成。 那么,怎样进行德育教育呢?结合作者的看法与我本身的教学经验,我想谈谈自己的确看法: 一、用心地去爱学生。 朱老师在书中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

居民环保意识

居民环保意识现状调研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我们小分队2013年4月21日通过抽样对沈阳沈河区大西街道迎新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们的勇气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行动善待地球。” 上面这句话,是我有次路过某个小区看到的标识语,颇有感慨。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环境面貌的改变也随之日益加快了。但是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一一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这个小分队,在2013年4月21日展开沈阳沈河区大西街道迎新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现状调研,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保。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调查目前市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究竟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否协调。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2)家里应该怎样才能节约?从哪些方面来节能?怎样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居民区居民为总体,采用随机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在小区及其周边,向居民及路人问卷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主要询问了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和身体力行。主要有冰箱是否无氟、垃圾是否分类、外出是否使用一次性购物袋、月用电量、 月用水量、废水是否循环利用、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如何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对现在居民环保意识现状的看法、由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自然灾害解决办法、未来环境的发展等问题。 (3)资料整理与分析通过得到的答案,我们进行统计及分析。 二、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有16%的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断的改进。 有73%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52%的人认为与以前相比,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另有47%的人认为并 没有很好的提高。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有88%的人认为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必须加强;另有11%的人认为目前状况还可以,无需加强。看来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 在如何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上有55%的人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有77%的人表示要加强相应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环保教育;另有56%的人认为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惩处力度。在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的问题上有待不断加强与提高。

浅谈培养幼儿环保意识.d,论文

浅谈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废物”变“宝物” 在如今21世纪社会的今天,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也随之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现如今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流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等是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因此,向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很重要,所以我觉得就从尝试“变废为宝”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如何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即要引导幼儿、家长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利用与“改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从而使废品变成为幼儿的玩具,也能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教具,成为幼儿园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我们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家长及教师的环保意识。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何使些幼儿产生环保意识,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的基础教育,从小就培养幼儿的环保好习惯。因此幼儿园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的这个责任,教师因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这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很重要。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中利用“变废为宝”对幼儿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呢?以下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收集废旧材料,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在外面生活中到处可以看见废旧物品,如各种废纸、塑料袋、饮料瓶等。通常,我们习惯将这些废旧物品当成垃圾丢掉。幼儿们年龄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也较差,因此幼儿环保意识培养大多是在成人的提醒或表率下就幼儿产生作用的,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那如何让幼儿切实地感觉到废品并不是废物,懂得“废品不废”的道理呢? 因此,我们专门设立了垃圾、废品回收站,并鼓励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同时也让幼儿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一些废品,就几天的时

2020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

2020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总结 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序言中,朱永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一位叫布罗迪的英国退休教师,在布满尘埃的阁楼上旧物时,发现了一叠发黄了的旧练习册。下面OK的给大家整合了几篇关于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的范文! 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又一次偶然间,我无意中打开了“行知论坛”和“教育在线”,我看到了论坛上很多老师的随笔,我用心的读了几篇,就被老师们精彩、真实的文章打动了,他们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令我佩服,他们对教育的执著与真情令我感动。在和学生的心灵沟通中,我更真切的感受到了将自己融在学生中的快乐,在激情飞扬的文字中,我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在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动,是教育随笔,教会我更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这样的学习与反思中,我常常在想,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师生一起成长,所以,我也一直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教育的平等与民主了吗?在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思并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了吗?教育随笔我坚持写了吗?在这样的感思中,我不敢也不能将自己定下的目标忘却——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这将是我长期而永恒的追求! 感谢《新教育之梦》,她,让我心随激情飞扬,梦随理想共舞,此时我又想起了叶澜教授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绿叶,每一片绿叶下面都是一个绿色的心灵世界。我愿意做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和学生一起成长。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经济高度增长已成为当今时代特征,对环境乌日娜实施有效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我们要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环境宣传教育,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民保护环境知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环保教育工作。 一、扩大环保宣传教育层面,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环境宣传教育在我城区虽已开展多年,但长期以来,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区、乡镇政府驻地和企业,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早就了全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解决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的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农民行动起来环境问题才又望解决,小康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多方位、

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保护环境,宣传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面向乡镇和农村,运用电视、广播、短信、报纸、传单、板报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居民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帮助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提案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生态恶化对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约的生态农业使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群众宣传绿色食品

《新教育之梦》读书笔记

《新教育之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内容简介 《新教育之梦》是文集的第一卷。《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文后收录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朱永新学术活动年表》。 目录 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为新世纪新教育而作(代自序) 第一章理想的德育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四、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第- 1 - 页共8 页,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堆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七、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八、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第二章理想的智育 一、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二、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四、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五、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大情怀,使学生成为人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作为石林中学的一员,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更漂亮,可是,我们发现校园里出现了很多与环境不和谐的因素:已经上课了,水房里的水龙头依然在哗哗地流水;放学了,教室里的灯依然亮着;校园的路上不时的有纸屑映入眼帘;花坛里的花草不时的受到一些马虎同学的践踏,独自伤心的流泪,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去保护他们呢?现在让我们走进爱护环境大讨论吧! 讨论1:怎样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随手关紧水龙头。 讨论2:怎样节约用电? 在我国,火力发电占了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还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我们每天能做的有: 1、随手关闭教室和宿舍内的灯,做到人走灯灭。

2、每天少看一分钟的电视、缩短电脑的使用时间等。 讨论3:怎样预防减少“白色污染”?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被抛弃到大自然中后,会对环境形成“白色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尽量使用垃圾桶盛装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3、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4、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装纸包装生日礼物等。 5、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讨论4:怎样保护我们的身边环境? 保护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除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灰尘的作用。保护花草树木,也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不要随意践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时给花草浇水。 4、爱护身边的公共设施。 5、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 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注重环保,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校园。三、活动总结 通过讨论观看,同学们有的表示要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宣传,使每个人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的表示要勤奋学习,长大以后为保护环境,美化祖国作贡献;还有的表示,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500字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500字 读《新教育之梦》有感1500字 高丽 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备,即使是教师,偶尔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赞赏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珲,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但在现实教育活动中,许多德育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却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评,班会经常开成”批斗会”,批斗某一个同学的不良行为,批斗某一种倾向,把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而很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身卜的闪光点,推动学生内心

中那种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那些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和处分的学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并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的防备状态。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他们还说:”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评论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这对那些只会充当警察角色的教师不是最好的忠告吗。 --- 节选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之《理想的德育》片段 朱永新老师的鼎鼎大名很早前就听说过,甚至也曾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过他的理论名言,但真正认识其人,是从读《新教育之梦》开始。目录中读他教育的理想,他理想的教育,只言片语却已直抵心底,让人不读不快。今天读到

提升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提升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及举措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1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104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可见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光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的强制措施是不行的。环境是由大家维护的,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自发的保护环境,我们的环境治理才能从根本上取得成效。而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应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 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教育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环保教育方面是做的相当出色的日本环保教育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学校环保教育,一个是家庭环保教育,另一个是社会环保教育。学校环保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而且是必修课,教材内容详实,既有理论的又有实践的。小金井市立第四小学校长此村哲夫介绍说:“我们不仅让学生在教室里学习,还从本地区的环境出发让学生注意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环保。譬如每年都组织学生去参观垃圾焚烧场,看看生活垃圾是怎样处理的,通过工人介绍,加深了垃圾要分类处理的印象。每年春游时,各班级之间一定会展开一项竞赛,就是看在风景点里哪个班级离开时比初到时还干净。” 家长联席会除了沟通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外,还配合学校做好环保教育。每月都 进行一次资源回收。在这一天让学生和家长把家里的旧纸、旧报纸、旧杂志、塑料罐、 易拉罐等废弃物都带来回收,一般是免费的。联席会把旧物资送进回收站,所得款项再 给学生添置玩具或学习用品。环境保护是日本整个社会、每个国民终身的自觉行动。为此,在日本社会各公共场所,无论是商店还是公园、停车场、街头、广场……垃圾分类回收箱到处可见,安放有序,生活垃圾的回收有专人负责。 正是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的高强环保教育力度,保证了日本环境的日益 优化。 而相对于日本,不得不说我国的环保教育收效甚微。原因大致包括以下两点: 1.、在应试教育的大流中,学校里虽然也有开展一些关于环保的课程或活动,可不排除有部分学校是为了响应教育部门的号令,表浅的做做样子而已,部分学校自己不重视环保教育,自然也不能很好的将环保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这样不停的循环,环保教育自然得不到传播……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学校不知道如何实施环保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中学化学老师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的途径: 一、以中学教材为载体.培养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包含着许多环保教育的内容,老师要善于挖掘各年级教材中可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讲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养成保护环境的美德…。 二、以实验设计为途径,穿插环保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们会直接接触到有毒的气体、液体、固体,如何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严格控制试剂用量、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实验装置是化学教学中再现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以探究题解为契机,渗透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习题的解题过程中,包含着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的要求。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能有意引导,及时渗透,将能使学生的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意识大大增强。针对温室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一 当我终于手捧泛着墨香的《新教育之梦》时,我如饥似渴,沉醉其中…… 这本书同样秉承着朱永新一贯的文风:论述。抒情并举,理性。激情兼容。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回到久远的画面,孔子和弟子席地而坐,其乐融融;品着这样的语言,你似乎春心涌动,教育竟能演绎这般激情! 记得着名教师—李镇西(朱永新所带博士生)在他的博客文章《班主任X狐狸=爸爸》读后感所言:如果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话,那么教育则可能相反――教育的成功可能各具特色,而教育的弊端则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度都惊人的相似。我想,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共识,所以朱永新教授面对泱泱大国教育存在的弊端,一种责任,一种大爱,使他在问题之中发出了对教育理想的呼唤!试想,如果不是出自一种爱,他怎么会率先自费开通教育在线网站,成了四面八方奋斗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众多网民的朋友。 他在“理想的教师”章节中这样写到: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的追求成功,设计成功,而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只有去撞击每个人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冲动,有这样或那样的撞击,是难能可贵的。当一个教师停止了撞击,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多么经典的语言——“撞击成功”!多么独到的观点——“撞击暗点”……确实,我们习惯发现。并自喜于“亮点”,当“亮点”一闪而过时,我们常躲在黑暗里独自舔窦伤口。可今天,朱教授告诉我们:抓住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不断去撞击,最后将这些零散的碎片串成美丽的服装,终会光彩夺目。作为青年教师,我也有过自己的理想,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激动了一下,兴奋了一下,最后烟消云散…… 如果说读这些文字带给我的都是理性思考的话,那么当我翻到附录一: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时才真正把我带入了新教育理想实践的领地。因为在这里,我第一次走进了教育在线,也第一次鼓起勇气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每天挤出时间更新自己的博客,记录平日的教学行为,倾诉独我的心灵絮语,回复朋友的评论留言…… 轻轻把书合上,生怕惊扰了这位智者的新梦。悄悄把博客点开,灵动的语言仍然在指间流淌……我想,梦——就从这里开始吧!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二 《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以下是我对美育这一章一点浅薄的感想。 1、在注重美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何提高环保意识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如何提高环保意识 毕业生姓名刘金泉 学科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指导教师王贤杰 二0一0年六月

目录 一、国内环境污染 (1) 1.我国环境污染严峻 (1) 1.1水污染普遍 (1) 1.2大气环境污染不容乐观 (1) 1.2.1二氧化硫 (1) 1.2.2烟尘、粉尘 (1) 1.2.3机动车排气污染 (2) 1.3固体废弃物污染 (2) 1.4室内环境污染 (2) 2.国外环境污染现状 (2) 2.1印度的环境污染现状 (2) 2.1.1 河流成“流动垃圾” (2) 2.1.2恒河污染严重 (3) 2.1.3空气污染让泰姬陵“变色” (3) 2.2 全球地区环境污染现状 (3) 2.2.1亚太地区 (3) 2.2.2欧洲地区 (3) 2.2.3北美洲地区 (3) 2.2.4非洲地区 (4) 2.2.5拉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区 (4)

2.2.6南北两极区域 (4) 二、提高环保意识在环境工作中的重要性 (4) 1.什么是环境保护 (4) 2.我国的环境保护历程 (4) 2.1第一阶段 (4) 2.2第二阶段 (5) 2.3第三阶段 (5) 3、提高环保意识对环境工作的重要性 (5) 3.1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5) 3.2认识环境对经济的重要性 (6) 3.3认识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的成效 (6) 三、怎样提高环保意识 (6) 1.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6) 2.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公众社会参与环保事业 (6)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如何提高环保意识 摘要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关键词: 环境污染现状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环境污染 1、我国环境污染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在带来各种利益的同时,也造成的环境的严重污染,近几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相当多的地区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现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1水污染普遍[1] 目前中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未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依然严峻。 1.2大气环境污染不容乐观[2] 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性为主,部分城市以开始转入煤烟性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主要污染SO2、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根据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全国SO2、烟尘排放总量分别为1995万吨和1165万吨,排放总量为世界前列。 1.2.1二氧化硫 中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素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提纲 第一章理想的德育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四、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于是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七、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八、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第二章理想的智育 一、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础。 二、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 三、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乐。 四、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五、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六、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七、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八、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风格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第三章理想的体育 一、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二、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加强环保意识 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为我们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十八大绿色发展环保意识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十八大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为我们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想当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谐优美和谐的乡村自然风光是咱们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给予我们以无限的神奇魅力和大自然的美好享受,无不令人如痴如醉,留恋往返。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极为薄弱、重建设轻环保、重开发轻保护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思想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作祟,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谋求经济一时发展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而导致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河流干涸等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农村生态建设。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大自然其实早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这无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必须正视农村环保问题和生态建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读《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一直以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被固定在一个思维模式里:“我只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老师,我的职责仅仅是勤勤恳恳的备课,勤勤恳恳的上课,勤勤恳恳的批改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单调的工作。书中,作者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描述。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理想”应该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崇高理想,也是使理想变为美好的现实。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一番翻阅之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教育理想”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作。

提高环保意识,创建生态文明

提高环保意识,创建生态文明 摘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我们做为研究生,更是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努力创建生态文明,给较低年级同学起到楷模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环保意识,生态文明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有专家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综合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弄清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常话道:“思想

新教育之梦

新教育之梦 第一章理想的德育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四、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于是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七、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八、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第二章理想的智育 一、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二、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过程。

三、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四、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 五、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六、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七、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八、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风格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第三章理想的体育 一、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二、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歇,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 三、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四、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 形成诚实的品格。 五、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