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答案

实验一(第1章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运行C语言程序的全过程。

2.熟悉编译环境Visual C++或者Dev C++或者Turbo C2.0//

3.0。

3.初步熟悉C语言程序的语法规定。

4.了解简单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编程且上机运行:求3个整数的和。

2.编程且上机运行:求2个数的和、差、积和商。

3.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3个数,求最大值。

4.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5.在屏幕上输出:“hello world!”

6.输入并编辑本章中给出的C程序例子,在自己用的环境中形成一个C语言源程序文件;对这个源程序进行加工,得到对应的可执行程序,看一看它的效果。

实验结果:

1.

#include

#include

main( )

{ int i,j,k;

printf("input i,j,k:");//输入整数数据,以半角逗号间隔,比如:1,2,3

scanf("%d,%d,%d",&i,&j,&k);//不能缺少地址符号“&”

printf("%d+%d+%d=%d\n",i,j,k,i+j+k);

system("Pause");

}

2.

#include

#include

main( )

{ int i,j;

printf("input i,j(not 0):");//输入整数数据,以半角逗号间隔,j不为0,因为做除数

scanf("%d,%d,%d",&i,&j);//不能缺少地址符号“&”

printf("%d+%d=%d\n",i,j,i+j);

printf("%d-%d=%d\n",i,j,i-j);

printf("%d*%d=%d\n",i,j,i*j);

printf("%d/%d=%d\n",i,j,i/j);

system("Pause");

}

3. #include

#include

main( )

{ int i,j,k;

printf("input i,j,k:");//输入整数数据,以半角逗号间隔

scanf("%d,%d,%d",&i,&j,&k);//不能缺少地址符号“&”

if(i>j)

{

if(j>k)

printf("max:%d",i);

else if(i>k)

printf("max:%d",i);

else

printf("max:%d",k);

}

else

{

if(j

printf("max:%d",k);

else

printf("max:%d",j);

}

system("Pause");

}

4.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

main( )

{ float r;

printf("input r:");

scanf("%f",&r);//不能缺少地址符号“&”

printf("circle area is:%6.2f",pi*r*r);

system("Pause");

}

5.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

main( )

{

printf("hello world!");

system("Pause");

}

6.略

实验二(第3章实验一)

实验目的:理解C语言的类型系统。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数据-2在类型char,int,unsigned int,long int,unsigned long int 中存储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参见各种类型的存储实现描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 char c='-2';//1

int i=-2;//4

unsigned int ui=-2;//4

long int li=-2;//4

unsigned long int uli=-2;//4

printf("%d\n",sizeof(char));

printf("%d\n",sizeof(int));

printf("%d\n",sizeof(unsigned int));

printf("%d\n",sizeof(long int));

printf("%d\n",sizeof(unsigned long int));

printf("%c,%d,%u,%ld,%lu",i,i,i,i,i);

system("Pause");

}

实验二(第3章实验二)

实验目的:了解混合类型计算中类型的转换规则。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多种类型数据一起运算时类型的转换及表达式结果的类型。注意unsigned int和int数据运算时类型转换的方向。

实验过程:

/*

* 类型转换问题

* 试问下面两个表达式等价吗?

*/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unsigned int ui,uj;

ui = 1;

uj = 2;

if (ui < uj)

printf("\n%u < %u is true !\n", ui, uj);

else

printf("\n%u < %u is false !\n", ui, uj);

if (ui - uj < 0)

printf("\n%u - %u <0 is true !\n", ui, uj);

else

printf("\n%u - %u <0 is false !\n", ui, uj);

system("pause");

return 0;

}

实验结果:不等价。结果如下:

1 <

2 is true !

1 -

2 <0 is false !

原因是1-2=-1,-1在unsigned int 中的表示为

31 23 15 7 0

实验二(第3章实验三)

实验目的:理解数据溢出现象。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数据溢出,注意分别在16环境和32环境中测试。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参见【例3.3】。

实验三(第3章实验四)

实验目的:char的符号问题。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你所用的C语言编译器char符号问题的处理方案。

实验过程:

/*

* 这个程序验证编译器对 char 的解决方案,是有符号,还是无符号

*/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 = -1;

int k;

k = c; /* k = ? */

if (k == 255)

printf("The char is unsigned char.\n");

else

printf("The char is signed char.\n");

printf("k = %d, %x", k, k);

system("pause");

return 0;

}

实验结果:TC2.0和DevC++中char是有符号的

实验三(第3章实验五)

实验目的:自增和自减运算符。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 运算符。

实验过程:

main()

{

int i=3;

printf("i=%d\n",i++);

printf("i=%d\n",i);

printf("i=%d\n",++i);

printf("i=%d\n",i);

}

实验结果:

i=3

i=4

i=5

i=5

实验三(第3章实验六)

实验目的:理解输入输出函数。

1.掌握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

2.掌握格式字符的使用方法。

3.掌握不同数制间使用格式字符转换数据的方法。

实验内容:用getchar、putchar、printf、scanf函数实现各种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例如://用getchar、putchar、printf、scanf函数实现各种数据的输入和输出。#include

#include

main( )

{

printf("input a char c:");

char c=getchar();

putchar(c);

int i;

printf("\ninput a integer:");

scanf("%d",&i);

printf("i=%d\n",i);

printf("c=%c\n",c);

printf("type char's size is %d\n",sizeof(char));//1

printf("type int's size is %d\n",sizeof(int));//4

system("Pause");

}

实验四(第4章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2.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

实验内容:

1.从键盘输入三个整数a,b,c,输出其中最大的数。

2.求方程ax2+bx+c=0的根,其中a,b,c由键盘输入。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a=0,不是二次方程;

② b2-4ac=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③ b2-4ac>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④ b2-4ac<0,有两个共轭复根。

3.有一函数 X (X<1)

Y = 2X-1 (1≤X<10)

3X-11 (X>≥10)

写一程序,输入整数X,输出Y的值。

4.给一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90分以上为‘A’,

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5.企业发放的奖金根据利润提成。利润(B)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奖金可提10%;

利润高于10万元,低于20万元时,低于1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高于10万元

的部分可提成7.5%;200000<B≤400000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按5%提成;400000

<B≤600000时,高于40万元的部分按3%提成;600000<B≤1000000时,高于60

万元的部分按1.5%提成;B>1000000时,高于100万元的部分按1%提成。从键盘

输入当月利润B,求应发放奖金总额。

6.从键盘任意输入一个不多于五位的正整数,

①求它是几位数;

②分别输出每一个数字;

③按逆序输出各位数字,例如原数为135,应输出531。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1. 见第三版第五章作业5.4

2. 见第三版教材108页

3. 见第三版第五章作业5.5

4. 见第三版第五章作业

5.6 5. 见第三版第五章作业5.8

6. 见第三版第五章作业5.7

实验五(第5章实验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循环的概念,学习用循环的思想来思考实际问题。 2. 掌握单循环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计算∑==

100

1

n n s ,输出其结果。

2.使用循环结构输出下列图形。

3.计算下列公式的和,要求最后一项小于10-5

+-+-171101311。提示:通项公式为:1

1

)1(2

1+--n n 。 4.输入30个字符,分别统计其中数字、字母及字符的个数。

5.求出Fibonacci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20项。

Fibonacci (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是:前2项为0和1,其余各项为该项前2项之和,即0,1,1,2,3,5,8,13……。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s=0;//试一下s 不赋初值 int i; //循环变量 for (i=1;i<=100;i++) {

s+=i;

}

printf("1+2+...+100=%d\n",s); system("Pause");

}

2.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i,j,k;

for(i=0;i<=9;i++)

{

for(j=0;j<=9-i;j++)

printf(" "); //画空格

for(k=0;k<2*i+1;k++)

printf("%d",i);//输出2i+1个数字

printf("\n");

}

system("Pause");

}

3.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i=0;

float sum=0.0,t;

int f=1;

t=1.0/(i*i+1);

while(t>=pow(10,-5))

{

sum=sum+f*t;

f=-f; //符号

i++;

t=1.0/(i*i+1);//项

}

printf("sum=%9.6f\n",sum);

system("Pause");

}

4.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num=0;

int alph=0;

int ch=0;

int i;

char c;

for(i=1;i<=10;i++)

{

c=getchar();

if(c>='0'&&c<='9')

num++;

else if(c>='a'&&c<='z'||c>='A'&&c<='Z')

alph++;

else

ch++;

}

printf("number has %d,alph has %d,char has %d",num,alph,ch); system("Pause");

}

5.

#include

#include

main()

{

long fib[20] = {0,1};

int i;

for(i=2;i<20;i++)

{

fib[i] = fib[i-1]+fib[i-2];

}

for(i=0;i<20;i++)

{

printf("F%d==%d\n", i, fib[i]);

}

system("Pause");

}

实验五(第5章实验二)

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习循环的使用方法,用循环解决复杂问题。 2.掌握多重循环的使用方法及其他。 实验内容:

1.分别使用双循环和单循环结构计算∑==

10

1

!n n s ,并输出其结果。

2.编制程序,输出如下所示的九九乘法表。

3.输出下列所示菱形字符图形。

4.古代数学家在编写《算经》时,提出了一个不定方程问题,即著名的“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5.求s=1+(1+2)+(1+2+3)+……,并输出其结果。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参见第三版第6章作业6.4 2.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i,j,k;

for(i=1;i<=9;i++) {

for(j=1;j<=i;j++)

printf("%d*%d=%d ",j,i,i*j);

printf("\n");

}

system("Pause");

}

3.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i,j,k;

for(i=0;i<=9;i++)

{

for(j=0;j<=8-i;j++)

printf(" ");

for(k=0;k<=2*i;k++)

printf("*");

printf("\n");

}

for(i=0;i<=9;i++)

{

for (j=0;j<=i;j++)

printf(" ");

for(k=0;k<=16-2*i;k++)

printf("*");

printf("\n");

}

system("Pause");

}

4.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i,j,k;

for(i=0;i<=14;i+=4)

{ j=(100-7*i)/4;

k=100-i-j;

printf("%d,%d,%d\n",i,j,k);

}

system("Pause");

}

输出结果:

0,25,75

4,18,78

8,11,81

12,4,84

5.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i,j,t,s=0;

for(i=1;i<=5;i++)

{

for(t=1;t<=i;t++)

s=s+t;

}

printf("s=%d",s);

system("Pause");

}

实验六(第6章实验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的定义方法。

2.掌握一维数组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用随机函数产生15个100以内的随机整数存入一维数组,然后分三行输出,每行5个数。

2.求出n个学生一门课程中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及高于平均成绩的人数。

3.使用数组,求出下列数列的前20项。

1,1,2,4,7,13,……

4.将一个一维数组反序放置。

例如: a=(67,89,76,98,66), 反序放置后,a=(66,98,76,89,67)

5.有10个学生一门课程成绩,使用选择排序法将成绩从高向低排序。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 //用随机函数产生15个100以内的随机整数存入一维数组,然后分三行输出,每行5个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time_t t;

int a[15];

srand((unsigned) time(&t));

printf("Ten random numbers from 0 to 99\n\n");

for (i=1; i<=15; i++)

{

a[i]=rand()%100;

printf("%d,",a[i]);

if(i%5==0)

printf("\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2. 求出n个学生一门课程中的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及高于平均成绩的人数。#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 //注意,宏定义define 后不带分号结束符。

main()

{

int a[n] = {60,100,70,67,90,99,89,40,77,56};

int avg=0,num=0,sum=0,max,min;

int i;

for(i=0;i<10;i++)

{

sum+=a[i];

}

avg=sum/n;

min=a[0];

max=a[0];

for(i=0;i<10;i++)

{

if(a[i]

min=a[i];

if(a[i]>max)

max=a[i];

if(a[i]>avg)

num++;

}

printf("average=%d\n",avg);

printf("max=%d,min=%d,number of more than avg =%d\n", max,min,num);

system("Pause");

}

3. //方法1:使用数组,求出下列数列的前20项。1,1,2,4,7,13,……#include

#include

main()

{

long a[20] = {1,1};

long sum=0;

int i;

for(i=3;i<20;i++)

{

a[i] = a[i-1]+a[i-2]+a[i-3];

}

for(i=0;i<20;i++)

{

sum+=a[i];

}

printf("1+1+2+4+7+13+......+ =%d\n", sum);

system("Pause");

}

//方法2:使用数组,求出下列数列的前20项。1,1,2,4,7,13,……#include

#include

main()

{

long a[20] = {1,1};

long sum=2;

int i;

for(i=3;i<20;i++)

{

a[i] = a[i-1]+a[i-2]+a[i-3];

sum+=a[i]

}

printf("1+1+2+4+7+13+......+ =%d\n", sum);

system("Pause");

}

4.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6

main()

{

int i,temp;

int a[n]={0,1,2,3,4,5};

for(i=0;i<=(n-1)/2;i++)

{

temp=a[i];

a[i]=a[n-1-i];

a[n-1-i]=temp;

}

for(i=0;i

printf("%d ",a[i]);

system("Pause");

}

5. //有10个学生一门课程成绩,使用选择排序法将成绩从高向低排序。#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k,t,min;

int a[10]={77,99,69,76,87,90,100,88,66,80};

for(i=0;i<10;++i)

{//选出最小值所在的位置j

min=65535;//可试试此句不在循环内的结果。

for(k=i;k<10;k++)

{

if(a[k]

{

min=a[k];

j=k;

}

}

if(i!=j)

{//交换

t=a[i];

a[i]=a[j];

a[j]=t;

}

}

for(i=0;i<10;i++)

printf("%d ",a[i]);

system("Pause");

return 0;

}

实验六(第6章实验二)

实验目的:

1.掌握二维数组的使用方法。

2.数组的综合应用。

实验内容:

1.将一个一维数组a[9]中各元素值按行的顺序放入二维数组b[3×3]。

2.有一个m×n矩阵,各元素值由随机数产生,将矩阵增加一列,求矩阵每一行的元素值的和,并将每一行的元素值的和放入增加列。

3.有一个m×n矩阵,找出最大元素值及其最大元素值所在的行、列位置。

4.有n个考生,每个考生有考号和一个总分成绩,如果录取m人,确定录取分数线,并输出录取考生的考号和成绩。

5.将矩阵m(n,n)对角线上的元素置为1,其余元素置为0。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1. //将一个一维数组a[9]中各元素值按行的顺序放入二维数组b[3*3]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

int b[3][3];

int a[10]={77,99,69,76,87,90,100,88,66};

for(i=0;i<3;++i)

for(j=0;j<3;j++)

b[i][j]=a[3*i+j];

for(i=0;i<3;i++)

{ for(j=0;j<3;j++)

{

printf("%d ",b[i][j]);

}

printf("\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2. //有一个m×n矩阵,各元素值由随机数产生,将矩阵增加一列,求矩阵每一行的元素值的和,并将每一行的元素值的和放入增加列。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3

#define n 4

int main()

{

int i,j;

int a[m][n];

time_t t;

srand((unsigned) time(&t));

printf("the matrix is:\n");

for (i=0; i

for(j=0;j

{

a[i][j]=rand()%100;

printf("%d,",a[i][j]);

if(j!=0&&j%(n-2)==0)

{

a[i][n-1]=0;

printf("\n");

}

}

printf("after add,the matrix is :\n");

for(i=0;i

for(j=0;j

a[i][n-1]+=a[i][j];

for(i=0;i

{ for(j=0;j

{

printf("%d ",a[i][j]);

}

printf("\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3. //有一个m×n矩阵,找出最大元素值及其最大元素值所在的行、列位置。#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3

#define n 3

int main()

{

int i,j,max=-65536;

int row,col;

int a[m][n]={77,99,69,76,87,90,100,88,66};

for (i=0; i

{

max=-65536;

for(j=0;j

{

if(a[i][j]>max)

{

max=a[i][j];

row=i;col=j;

}

}

}

printf("the max is %d,row=%d,col=%d\n",a[row][col],row,col);

printf("the max is a[%d][%d]=%d\n",row,col,a[row][col]);//另一种输出方式

system("Pause");

return 0;

}

4. //有n个考生,每个考生有考号和一个总分成绩,如果录取m人,确定录取分数线,并输出录取考生的考号和成绩。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4

void SelectSort(int a[n][2])//选择排序

{ int i,j,k,min,t0,t1;

for(i=0;i

{//选出最小值所在的位置j

min=65535;//可试试此句不在循环内的结果。

for(k=i;k

{

if(a[k][1]

{

min=a[k][1];

j=k;

}

}

if(i!=j)

{//交换

t1=a[i][1];

t0=a[i][0];

a[i][1]=a[j][1];

a[i][0]=a[j][0];

a[j][1]=t1;

a[j][0]=t0;

}

}

printf("after selectsort:\n");

for(i=0;i

printf("%d %d\n",a[i][0],a[i][1]);

}

int main()

{

int i,j,m;

int a[n][2]={1,99,2,76,3,90,4,88};

SelectSort(a);//调用选择排序函数,第八章内容

printf("m=?(m

scanf("%d",&m);

printf("enroll:\n") ;

for (i=n-m; i

{

printf("no=%d,score=%d\n",a[i][0],a[i][1]);

}

system("Pause");

return 0;

}

5. //将矩阵m(n,n)对角线上的元素置为1,其余元素置为0。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3

int main()

{

int i,j;

int m[n][n]={1,99,2,76,3,90,4,88,66};

for(i=0;i

for(j=0;j

if(i==j)

m[i][j]=1;

else

m[i][j]=0;

printf("after modify:\n");

for(i=0;i

{

for(j=0;j

printf("%d ",m[i][j]);

printf("\n");

}

system("Pause");

return 0;

}

实验七(第7章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了解参数传递方式。

3.掌握简单的递归算法。

实验内容:

N!

1. 用函数过程计算——————

M!(N-M)!

2.裴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是1、1,以后的每一项都是其相邻前两项之和。编写函数过程求: ⑴数列前n项和FS;⑵前n项的平均值V。并就n=20计算并输出FS与V。

3.编写一个用梯形法求一元函数f(x)在〔a,b〕上积分近似值的函数过程。并就f(x)=sin(2x)+x,当[a,b]=[0,3.14159]、小区间数n=10和n=20时,分别计算并输出积分的近似值s1和s2,保留3位小数。(未实现)

4.编写一个函数程序,其功能是判定一个数是否为素数,若是素数则函数返回值为1, 若不是素数则函数返回值为0。用此函数判定找出 100 以内最大的 3 个素数。

5.编写函数程序,用牛顿迭代法求一元方程 x5+2x3-x2+x+1=0在 0 附近的近似值。

6.编写函数程序,计算正整数 n1~n2 之间所有素数之和。

7.用递归方法求 Fibonacci数列前 20 项及其这20项的和。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 //

#include

#include

float func(int m,int n) {

int i;

long int factorial_n=1,factorial_m=1,factorial_nm=1;

float solut=0.0;

for(i=1;i<=n;i++)

factorial_n*=i;

for(i=1;i<=m;i++)

factorial_m*=i;

for(i=1;i<=n-m;i++)

factorial_nm*=i;

solut= 1.0*factorial_n/(factorial_m*factorial_nm);//注意括号,如果没有,除的意义就变了。return solut;

}

main(){

int m,n;

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万用表原理及应用 实验二电路中电位的研究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 实验四典型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五变压器的原副边识别与同名端测试

实验一万用表原理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万用表的面板结构以及各旋钮各档位的作用。 2、掌握万用表测电阻、电压、电流等电路常用量大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万用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万用表分为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从外观上万用表由万用表表笔及表体组成。从结构上是由转换开关、测量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显示部分组成。指针万用表外观图见后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做表头,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就会有电流指示。但表头不能通过大电流,因此通过在表头上并联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万用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如若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测量不准确且极易损坏。 1)直流电流表:并联一个小电阻 2)直流电压表:串联一个大电阻 3)交流电压表:在直流电压表基础上加入二极管 4)欧姆表

2、万用表的使用 (1)熟悉表盘上的各个符号的意义及各个旋钮和选择开关的主要作用。 (2)使用万用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即在没有被测电量时,使万用表指针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位置上。 (3)选择表笔插孔的位置。 (4)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和大小,选择转换开关的档位和量程,找出对应的刻度线。 (5)测量直流电压 a.测量电压时要选择好量程,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然后逐步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b.将转换开关调至直流电压档合适的量程档位,万用表的两表笔和被测电路与负载并联即可。 c.读数: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6)测直流电流 a.将万用表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合适的量程档位,量程的选择方法与电压测量一样。 b.测量时先要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到“-”的方向,将万用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即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如果将万用表与负载并联,则因表头的内阻很小,会造成短路烧坏仪表。 c.读数: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7)测电阻 a.选择合适的倍率档。万用表欧姆档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所以倍率挡的选择应使指针停留在刻度较稀的部分为宜,且指针接近刻度尺的中间,读数越准确。一般情况下,应使指针指在刻度尺的1/3~2/3之间。

#(16课时)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 (适用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软件工程专业) 热风器4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院 2011年12月 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已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库原理是计算科学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使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的建立和数据的更新;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包括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事务的概念及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简单数据库使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⒊实验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重点包括: ⑴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的建立和数据的更新; ⑵SQL的数据查询; 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 ⑷简单数据库使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4教材的选用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实验1创建数据库(2学时) 实验目的 1.学会数据表的创建; 2.加深对表间关系的理解; 3.理解数据库中数据的简单查询方法和使用。 实验内容 一、给定一个实际问题,实际使用问题的模式设计中至少要包括3个基本表。使用问题是供应商给工程供应零件(课本P74)。 1.按照下面的要求建立数据库: 创建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名称可以自己命名,其包含一个主数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注意主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的逻辑名和操作系统文件名,初始容量大小为5MB,

福建工程学院《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系统原理 实验指导书 (本科)

目录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1) 实验二SQL Sever中的单表查询 (3) 实验三SQL Serve中的连接查询 (4) 实验四SQL Serve的数据更新、视图 (5) 实验五数据控制(完整性与安全性) (7) 实验六语法元素与流程控制 (9) 实验七存储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函数 (11) 实验八触发器 (12)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 2.掌握SQL语言的DDL语言,在SQL Server2000/2005环境下采用Transact-SQL实现表 的定义、删除与修改,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方法。 3.掌握SQL Server2000/2005实现完整性的六种约束。 二、实验内容 1.启动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并连接服务器。 2.创建数据库: (请先在D盘下创建DB文件夹) 1)在SQL Server2000中建立一个StuDB数据库: 有一个数据文件:逻辑名为StuData,文件名为“d:\db\S tuDat.mdf”,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不受限制,文件的增长率为2MB; 有一个日志文件,逻辑名为StuLog,文件名为“d:\db\StuLog.ldf”,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为10MB,文件的增长率为10% 2)刷新管理器查看是否创建成功,右击StuDB查看它的属性。 3.设置StuDB为当前数据库。 4.在StuDB数据库中作如下操作: 设有如下关系表S:S(CLASS,SNO, NAME, SEX, AGE), 其中:CLASS为班号,char(5) ;SNO为座号,char(2);NAME为姓名,char(10),设姓名的取值唯一;SEX为性别,char(2) ;AGE为年龄,int,表中主码为班号+座号。 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QL语句。 (1)创建表S; (2)刷新管理器查看表是否创建成功; (3)右击表S插入3个记录:95031班25号李明,男性,21岁; 95101班10号王丽,女性,20岁; 95031班座号为30,名为郑和的学生记录; (4)将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smallint; (5)向S表添加“入学时间(comedate)”列,其数据类型为日期型(datetime); (6)对表S,按年龄降序建索引(索引名为inxage); (7)删除S表的inxage索引; (8)删除S表; 5.在StuDB数据库中, (1)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P82页的学生-课程数据库创建STUDENT、COURSE 和SC三张表,每一张表都必须有主码约束,合理使用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 并输入相关数据。 (2)将StuDB数据库分离,在D盘下创建DB文件夹下找到StuDB数据库的两个文件,进行备份,后面的实验要用到这个数据库。 6.(课外)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P74页习题5的SPJ数据库。创建SPJ数据 库,并在其中创建S、P、J和SPJ四张表。每一张表都必须有主码约束,合理使用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要作好备份以便后面的实验使用该数据库数据。 三、实验要求:

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 实 验 指 导 书 安徽科技学院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 验 内 容 实验一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线性电阻元件和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2)学习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1)元件的伏安特性。如果把电阻元件的电压取为横坐标(纵坐标),电流取为纵坐标(横坐标),画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曲线,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 (2)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在μ-i(或i-μ)平面上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与元件电压或电流的方向无关,是双向性的元件,如图2.1-1,元件上的电压和元件电流之间的关系服从欧姆定律。元件的电阻值可由下式确定:α=μ= tg m m i R i u ,其中m u 、m i 分别为电压和电流在μ-i平面坐标上的比例尺,α是伏安特性直线与电流轴之间的夹角。我们经常使用的电阻器,如金属膜电阻、绕线电阻等的伏安特性近似为直线,而电灯、电炉等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或多或少都是非线性的。 (3)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元件上电压和元件电流之间不服从欧姆定律,而元件电阻将随电压或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有些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还与电压或电流的方向有关,也就是说,当元件两端施加的电压方向不同时,流过它的电流完全不同,如晶体二极管、发光管等,就是单向元件,见图2.1-2。 根据常见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一般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型: 1)电流控制型电阻元件。如果元件的端电压是流过该元件电流的单值函数,则称为电流控制型电阻元件,如图2.1-3(a )所示。 2)电压控制型电阻元件。如果通过元件的电流是该元件端电压的单值函数,则称为电压控制型电阻元件,如图2.1-3(b)所示。 3)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单调增加或减小的。则该元件既是电流控制型又是电压控制型的电阻元件,如图2.1-3(c )所示。 (4)元件的伏安特性,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伏安特性的方法,叫伏安法。测试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可采用改变元件两端电压测电流的方法得到,或采取改变通过元件的电流而测电压的方法得到。

(完整版)离散数学实验指导书及其答案

实验一命题逻辑公式化简 【实验目的】加深对五个基本联结词(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的理解、掌握利用基本等价公式化简公式的方法。 【实验内容】用化简命题逻辑公式的方法设计一个表决开关电路。 实验用例:用化简命题逻辑公式的方法设计一个 5 人表决开关电路,要求 3 人以上(含 3 人)同意则表决通过(表决开关亮)。 【实验原理和方法】 (1)写出5人表决开关电路真值表,从真值表得出5 人表决开关电路的主合取公式(或主析取公式),将公式化简成尽可能含五个基本联结词最少的等价公式。 (2)上面公式中的每一个联结词是一个开关元件,将它们定义成 C 语言中的函数。 (3)输入5人表决值(0或1),调用上面定义的函数,将5人表决开关电路真值表的等价公式写成一个函数表达式。 (4)输出函数表达式的结果,如果是1,则表明表决通过,否则表决不通过。 参考代码: #include int vote(int a,int b,int c,int d,int e) { // 五人中任取三人的不同的取法有10种。 i f( a&&b&&c || a&&b&&d || a&&b&&e || a&&c&&d || a&&c&&e || a&&d&&e || b&&c&&d || b&&c&&e || b&&d&&e || c&&d&&e)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void main() { i nt a,b,c,d,e; printf(" 请输入第五个人的表决值(0 或1,空格分开):"); scanf ("%d%d%d%d%d",&a,&b,&c,&d,&e); i f(vote(a,b,c,d,e)) printf(" 很好,表决通过!\n"); else printf(" 遗憾,表决没有通过!\n"); } // 注:联结词不定义成函数,否则太繁 实验二命题逻辑推理 【实验目的】加深对命题逻辑推理方法的理解。【实验内容】用命题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逻辑

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及电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 2.学习直读式仪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说明 电阻性元件的特性可用其端电压U与通过它的电源I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表示,这种U与I的关系称为电阻的伏安关系。如果将这种关系表示在U~I平面上,则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1.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斜率的倒数就是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如图1-1所示。由图可知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对称于坐标原点,这种性质称为双向性,所有线性电阻元件都具有 这种特性。 -1 图 半导体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电阻元件,它的阻值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电压、电流不服从欧姆定律。半导体二极管的电路符号用 表示,其伏安特性如图1-2所示。由图可见,半导体二极管的电阻值随着端电压的大小和极性的不同而不同,当直流电源的正极加于二极管的阳极而负极与阴极联接时, 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小,反之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大。 2.电压源 能保持其端电压为恒定值且内部没有能量损失的电压源称为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的符号和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a)所示。 理想电压源实际上是存在的,实际电压源总具有一定的能量损失,这种实际电压源可以用理想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来作为模型(见图1-3b)。其端口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 s s IR U U- = 式中电阻 s R为实际电压源的内阻,上式的关系曲线如图1-3b 所示。显然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越小,其特性越接近理想电压源。 实验箱内直流稳压电源的内阻很小,当通过的电流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可以近似地当作理想电压源来处理。 (a) (b) i s I 1

数据库实训指导书

《数据库》实训计划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一、课程简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面向实际应用的课程,它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可以说数据库技术渗透到了工农业生产、商业、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和国防军事等各行各业。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既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数据库理论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知识和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 实验题目 1.学籍管理系统 2.图书档案管理系统 3.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4.工资管理系统 5.用户和权限管理系统。 6.仓库管理系统。 7.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 8、超市管理系统 10、酒店管理系统 11、旅游管理系统 12、高考成绩信息管理系统

1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14、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 15、 ICU监护系统 16、可自拟题目 任选一题按照下列实验纲要进行设计。 实验纲要 1、实验目标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内容 数据库的模式设计;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的建立与数据的更新;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包括嵌套查询、连接查询等;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事务的概念及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给定一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数据库模式的设计,包括各表的结构(属性名、类型、约束等)及表之间的关系,在选定的DBMS上建立数据库表。用SQL命令和可视化环境分别建立数据库表,体会两种方式的特点。 3、实验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重点包括:⑴数据库的模式设计;⑵SQL的数据查询; ⑶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⑷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实验1:数据库的创建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精)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 一、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科学、测控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电路原理课程间的一门实践性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电工实验技能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三.各实验具体要求 见P2 四、实验流程介绍 学生用户登陆进入实验系统的用户名为:Z+学号(如ZD205003200XX),密码:netlab 详细操作步骤见P7 五、实验报告 请各指导老师登陆该实验系统了解具体实验方法,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结束实验后应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并交给指导老师。其中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记录数据,数据分析与处理等。

实验一 电阻、电容、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源、测量仪表以及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测量电阻、电容、电压和电流的方法。 3、 了解电表量程、分辨率、准确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1、用万用表电阻档测精密可调电阻,测量电阻R1-R4。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表1-1 2、用万用表和数字表分别测量直流电流与电压 (1) 按图1-1接好电路,s U 为稳压电源(上限电压5V ),测量1R =510Ω、2 R =1K Ω时的1R U 、2R U ,自己确定Us 的值,需要测量3组数据。 图1-1 图1-2 (2) 按图1-2接好电路s I 为稳流电源(上限电流0.025A ),用毫安表和微安表 测量1R =2R =1k Ω时的1I 、2I 和s I ,填入下表。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2016

***************************************************** ***************************************************** ***********************************************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电气工程系

目录 实验系统概术 (3) 一、主要技术性能 (3) 二、数字电路实验系统基本组成 (4) 三、使用方法 (12) 四、故障排除 (13) 五、基本实验部分 (14)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14)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18) 实验三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 (43) 实验四触发器(一)R-S,D,J-K (22) 实验五时序电路测试及研究 (28) 实验六集成计数器161(设计) (30) 实验七555时基电路(综合) (33) 实验八四路优先判决电路(综合) (43) 附录一DSG-5B型面板图 (45) 附录二DSG-5D3型面板图 (47) 附录三常用基本逻辑单元国际符号与非国际符号对照表 (48) 附录四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 (51) 附录五集成电路引脚图 (54)

实验系统概述 本实验系统是根据目前我国“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各理工科类大专院校学生学习有关“数字基础课程,而研发的新一代实验装置。”配上Lattice公司ispls1032E可完成对复杂逻辑电路进行设计,编译和下载,即可掌握现代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跨入EDA 设计的大门。 一、主要技术性能 1、电源:采用高性能、高可靠开关型稳压电源、过载保护及自动恢复功能。 输入:AC220V±10% 输出:DC5V/2A DC±12V/0.5A 2、信号源: (1)单脉冲:有两路单脉冲电路采用消抖动的R-S电路,每按一次按钮开关产生正、负脉冲各一个。 (2)连续脉冲:10路固定频率的方波1Hz、10Hz、100Hz、1KHz、10KHz、100KHz、500KHz、1MHz、5MHz、10MHz。 (3)一路连续可调频率的时钟,输出频率从1KHz~100KHz的可调方波信号。 (4)函数信号发生器 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频率范围:分四档室2HZ~20HZ、20HZ~200HZ、200HZ~2KHZ、2KHZ~20HZ。 3、16位逻辑电平开关(K0~K15)可输出“0”、“1”电平同时带有电平指示,当开关置“1”电平时,对应的指示灯亮,开关置“0”电平时,对应的指示灯灭,开关状态一目了然。 4、16位电平指示(L0~L15)由红、绿灯各16只LED及驱动电路组成。当正逻辑“1”电平输入时LED红灯点亮,反之LED绿灯点亮。

2016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信息工程学院 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二零一六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SQL SERVER 2005的安装与启动 (1) 实验二数据库的操作 (11) 实验三SQL SERVER2005查询编辑器 (23) 实验四SQL语言的DDL (31) 实验五SQL语言的DML初步 (34) 实验六DML的数据查询 (36) 实验七数据库综合设计 (40)

实验一SQL Server 2005的安装与启动 一、实验目的 SQL Server 2005是Mircosoft公司推出的关系型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逐步成长起来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次实验了解SQL Server 2005的安装过程,了解SQL Server 2005的启动,熟悉SQL Server 2005软件环境。学会安装SQL Server 2005。 二、实验内容 1.安装SQL Server 2005 (1)将SQL Server 2005(中文开发版)安装盘插入光驱后,SQL Server 2005安装盘将自动启动安装程序;或手动执行光盘根 目录下的Autorun.exe文件,这两种方法都可进行SQL Server 2005的安装。出现如下画面。 (2)选中“运行SQL Server Client 安装向导”进行安装,弹出【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界面。

(3)选中【我接受许可条款和条件】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安装必备组件】界面。 (4)组件安装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欢迎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安装向导】界面。

(5)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系统配置检查】界面。检查完毕将显示检查结果。 (6)检查如果没有错误,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注册信息】界面。

电路分析精品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实验仪器设备及电阻元件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电阻器的种类 2、掌握电阻器阻值的读取方法,以及电阻串联与并联的作用 3、认识万用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方法 4、认识示波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练掌握运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阻,电压,电流 2、使用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调节测试信号 三、实验设备 1、色码电阻若干 2、万用表1台 3、模电试验台 4、示波器1台 四、实验步骤 1、认识万用表,并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阻阻值,并判断被测阻的阻值是否与电阻标称的电阻阻值一致,并做记录。 2、验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阻值,并做记录。 3、熟悉示波器各个旋钮开关及其作用。 4、在模拟电路实验台上,用示波器调节出几组交流信号。 五、实验线路和数据表格 1、利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阻 (1)在测量之前先检查指针式万用表的指针是否指示在电阻刻度的无穷大处。 (2)选择适当的档位,一般以电阻读数的倍数作为测量电阻的档位,选择量程后,进行欧姆调零,使指针指示在电阻刻度的零刻度上。若在无法辨别电阻示数值时,选择从大到小的档位逐个测量,直到找到适当的档位为止。

(3)读取电阻上的标称数值,并将两表笔分别置于电阻两端,读电阻阻值,并做记录。 2、验证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采用多组电阻R1和R2) (2)并联:(采用多组电阻R1和R2) 3、用示波器调节出几组交流信号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其波形 正弦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峰值(波峰与波谷的差)100mV 矩形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值(最大值)100mV 正弦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峰值(波峰与波谷的差)500mV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试用版) 二零零六年三月 目录 引言 1 一、课程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 1 二、主要实验环境 1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1 数据库模式设计和数据库的建立 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步骤 2 四、思考与总结 3 实验2 数据库的简单查询和连接查询 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4 二、实验内容 4 三、实验步骤 4 四、思考与总结 5 实验3 数据库的嵌套查询和组合统计查询 6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6 二、实验内容 6 三、实验步骤 6 四、思考与总结 7 实验4 视图与图表的定义及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8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8 二、实验内容 8 三、实验步骤 8 四、思考与总结 9 实验5 简单应用系统的实现 10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0 二、实验内容 10 三、实验步骤 10 四、思考与总结 10

附录1:数据库实验报告格式 11 附录2:SQL Server 2000使用指南 12 1 SQL Server 2000简介 12 2 SQL Server 2000的版本 12 3 SQL Server 2000实用工具 12 4 创建数据库 15 5 创建和修改数据表 17 6 创建索引 22 7 存储过程 23 8 触发器 25 9 备份和恢复 27 10 用户和安全性管理 28 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紧密相连的技术,上机实验是数据库课程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数据库阶段‖课程教学过程中。 一、课程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 上机实验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学生应在基本掌握各知识点内容的基础上同步进行相关实验,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深理论的理解与巩固的效果。 数据库课程上机实验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使用具体的DBMS,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操作技术。 通过实际题目的上机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在单人单机的环境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上机总学时不少于12学时。 二、主要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2000/XP。 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选择:(1)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标准版或企业版 (2)Microsoft Access2000 (3)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实验主要包括数据库的模式设计,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的建立与数据的更新;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包括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组合查询等;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事务的概念及并发控制、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1 数据库模式设计和数据库的建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根据一个具体应用,独自完成数据库模式的设计。 熟练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 熟练使用SQL语句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对实际应用进行数据库模式设计(至少三个基本表)。

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

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峰-峰值)。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示波器

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学院《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ORACLE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Oracle数据库安装配置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 1.实验的基本内容 实验室中oracle数据库安装后某些服务是关闭的(为了不影响其他课程的使用),所以在进入数据库前需要对oracle进行配置: (1)启动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 和oracleserviceORACLE 两个服务 (2)修改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两个文件的内容 (3)以用户名:system ,口令:11111 以“独立登录”的方式进入oracle 数据库系统 (4)熟悉数据库中可用的工具。 2.实验的基本要求 (1)掌握Oracle11g的配置以及登录过程。 (2)熟悉系统的实验环境。 3.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和耗材 计算机 4.实验步骤 (1) 查看设置的IP地址是否与本机上的IP地址一致。若不一致则修改为本机IP地址。 (2) 启动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 和oracleserviceORACLE 两个服务 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服务/ oracle OraHomeTNSLISTENER(右击/启动)。 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服务/ oracleserviceORACLE(右击/启动) (3) 修改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两个文件的内容 D:\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1.0\db_1\NETWORK\ADMIN (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将HOST=“…..”内容修改为本机的IP地址,保存退出。 D:\app\Administrator\product\11.1.0\db_1\NETWORK\ADMIN (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将HOST=“…..”内容修改为本机的IP地址,保存退出。 (4) 启动oracle 数据库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

数字逻辑电路 实验指导书 师大学计算机系 2017.10 . .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Digital Logic Circuits Experiments 一、实验目的要求: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实验,与数字逻辑电路理论课程同步开设(不单独设课),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目的是通过若干实验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主要容: 教学容分为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型,教学计划分为多个层次,学生根据其专业特点和自己的能力选择实验,1~2人一组。但每个学生必须选做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基础型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按实验课题要求,掌握设计和装接电路,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法,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的能力。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排除故障的能力。综合型实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利用EDA软件的能力,并以可编程器件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初步具有撰写规技术文件能力。设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和EDA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实验的能力,并设计出一些简单的综合型系统,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开设部分研究型实验,其目的是利用先进的EDA软件进行电路仿真,结合具体的题目,采用软、硬件结合 的方式,进行复杂的数字电子系统设计。 . .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实验1 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实验预习 1 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容和步骤。 2 复习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 3 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线位置及各引线用途。 4 熟悉TTL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5 了解数字逻辑综合实验装置的有关功能和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 1 熟悉数字逻辑实验装置的有关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熟悉双踪示波器的有关功能和使用方法。 3 掌握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熟悉其外形和外引线排列。 4 学习门电路的测试方法。 实验仪器 1 综合实验装置一套 2 数字万用表一块 3 双踪示波器一台 4 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1片 74LS86 两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74LS04 六反相器1片 实验原理说明 数字电路主要研究电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是由门电路的组合来实现的。门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门电路的输出有三种类型:图腾柱输出(一般TTL门电路)、集电极开路(OC门)输出和三态(3S)输出。它们的类型、逻辑式、逻辑符号与参考型号见表1-0。门电路的输入与输出量均为1和0两种逻辑状态。我们在实验中可以用乒乓开关的两种位置表示输入1和0两种状态,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相应的输入端处于1位置,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相应的输入端处于0位置。我们也可以用发光二极管的两种状态表示输出1和0两种状态,当输出端为高电平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亮,当输出端为低电平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不亮。我们还可以用数字万用表直接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值,当电压值为3.6V左右时为高电平,表示1状态;当电压值为0.3V以下时为低电平,表示0状态。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试门电路输入与输出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验证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我们实验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主要以TTL集成电路为主。 . .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DOC)

《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王月娥编写 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目录 实验一典型放大器的设计 (5) 实验二精密检波和相敏检波实验 (8) 实验三信号转换电路实验 (12) 实验四细分电路实验 (14)

《测控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根据本校《2011级本科指导性培养计划》和《测控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二、本实验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测控电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任选课。电路实验技能是从事测控行业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本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加强学生对《测控电路》课程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测控电路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训练。 三、本实验课讲授的基本实验理论 1、如何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模拟运算电路、电桥放大器以及仪用放大电路。 2、幅度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原理。 3、信号转换电路原理。 4、电阻链细分电路的原理。 四、本实验课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电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搭接电路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典型电工电子学仪器的技能。 4、培养学生处理测量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五、学时、教学文件 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实验为8学时,占总学时的25%。 六、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做实验的情况及实验报告,由指导教师给出成绩,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分。以15%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七、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注意人身安全,保护设备。 八、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注意事项 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任务,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秀品质。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时,必须注意如下事项: 一、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任务及要求,弄清实验原理,拟定好实验方案,做好分工。 二、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熟悉其性能,预习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准确操作。 三、实验接线要认真检查,确定无误方可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时,应请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使用过程中需要改线时,需先断开电源,才可拆、接线。 四、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及其它现象)。实验记录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才可拆除实验线路。此记录应附在实验报告后,作为原始记录的依据。 五、实验过程中发生任何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元器件冒烟、发烫有气味或仪器设备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不得自行处理。等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教师同意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如发生事故,应自觉填写事故报告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损坏仪器、器材,要服从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对事故的处理。 六、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再拉闸,并将工具、导线、仪器整理好,方可离开实验室。 七、遵守实验室纪律,注意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不做与实验内容无关的事。 八、进行指定内容之外的实验,要经过指导教师的同意。不得乱动其他组的仪器设备、器材和工具。借用器材如有损坏、丢失,要按实验室规定赔偿。 九、实验后,应按要求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教师。 十、每次实验结束,学生轮流协助实验室打扫卫生和整理仪器。以增强参与管理意识。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数据描述、定义实验 一、学时 4学时 二、实验类型 演示、设计 三、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数据库的创建和连接方法; 熟悉和掌握数据表的建立、修改和删除; 加深对表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理解。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创建数据库或连接已建立的数据库 2.在当前数据库上建立新表 3.定义表的结构 用SQL命令形式 4.进一步定义表的主码,外码及在表上建立索引。 5.将以上表的定义以.SQL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6.修改表的结构 7.删除表的定义 五、实验内容 背景材料:在以下实验中,使用学生-课程数据库,它描述了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的基本信息及学生选修课程的信息。 1.创建学生-课程数据库 5.将以上创建表S、C、SC的SQL命令以.SQL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6.在表S上增加“出生日期”属性列。 7.删除表S的“年龄”属性列。 8.在表S上,按“Sno”属性列的唯一值方式建立索引。

9.在表SC上,按“grade”属性列的多值方式建立索引。 10.删除表SC,利用磁盘上保存的.SQL文件重新创建表SC。 11.选做:创建教材P80--习题5、SPJ数据库中的四个关系S,P,J,SPJ。 六、实验思考 1、定义表结构是对数据模型的那个要素进行描述,对主属性有什么要 求? 2、修改表结构时,能否修改已定义属性的参数?新增加的属性列能否 定义为非空?为什么? 3、分别在表S、SC上按“sno”列的唯一值方式建立索引,可能出现 问题吗?情况有什么区别? 4、能否在非主属性列上建立索引?其恰当的方式是什么? 七、问题 1、在表的定义中,如何确定属性是NOT NULL / NULL? ( 主码,关 键字,主属性/主属性) 2、能否将S,C,SC表单独以一个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 3、在表S的“SNO”,“SNAME”属性上分别按唯一值方式建立索引和 在S的“SNO”,“SNAME”上唯一值方式建立联合索引有无区别? 4、要修改主属性的定义,正确的方式是什么? 实验二数据更新实验 一、学时 2学时 二、实验类型 综合、设计 三、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删除操作和命令的使用; 加深理解表的定义对数据更新的作用 五、实验准备 2.连接到学生-课程数据库 3.复习对表中数据的插入、修改和删除的SQL语言命令; 六、实验方法及步骤 1.将数据插入当前数据库的表S、C、SC中;

数据库实验指导书2012

实验一数据库管理实验名称数据库管理实验日期 使用设备硬件:电脑一台 软件:Windows、SQL server 2000 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1、主要使用SQL语言建立、修改与删除数据库。 2、会使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进行建立、修改和删除。 实验内容准备工作:每个学生首先在D盘建立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字的文件夹,今后所有操作均在自己的文件夹中进行。 1、使用CREATE DA TABASE创建一个Student数据库,所有参数均取默认值。create database student 2、创建一个Student1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主文件逻辑名称为student1_data,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1.mdf,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尺寸为无限大,增长速度为10%;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student1_log,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1.ldf,初始大小为1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1MB。 CREATE DATABASE student1 ON ( NAME = student1_data, FILENAME = 'C:\DATA\student1.mdf' , SIZE = 10 MB , MAXSIZE= unlimited , FILEGROWTH = 10% ) LOG ON ( NAME = student1_log , FILENAME = 'D:\DATA\student1_log.LDF', SIZE = 1MB , MAXSIZE = 5MB , FILEGROWTH = 1MB ) 3、创建一个指定多个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名称为students,有1个10MB和20MB的数据和2个10MB的事务日志文件。数据文件逻辑名称为students1和students2,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s1.mdf和students2.ndf,由primary指定,两个数据文件的最大尺寸分别为无限大和100MB,增长速度分别为10%和1MB。事务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studentslog1和studentslog2,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slog1.ldf和studentslog2.ldf,最大尺寸为50MB,增长速度为1MB。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答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 2013年3月

目录 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 1. 实验的基本要求 (2) 2. 实验前的准备 (2) 3. 实验实施 (2) 4. 实验总结 (3) 5.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3) 第二章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4) 实验二三相全控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7) 实验三交直交变频电路实验 (10) 实验四直流斩波电路的性能研究 (13)

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 和安全操作说明 一、实验的基本要求 电力电子技术既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电力电子实验是该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继续,而理论则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学生在实验中应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促进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学生在完成指定的实验后,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主电路、触发电路和驱动电路的构成及调试方法,能初步设计和应用这些 电路。 2.熟悉并掌握基本实验设备、测试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3.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能够综合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编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因此,实验前应做到: 1、复习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阅读本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等。 三、实验实施 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作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 2、指导教师对实验装置作介绍,要求学生熟悉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设备、仪器,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3、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每个人的任务应在实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以便实验参加者能全面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4、按预习报告上的实验系统详细线路图进行接线,一般情况下,接线次序为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串联,后并联。 5、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串联回路从电源的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检查各仪器、设备、负载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并联支路则检查其两端的连接点是否在指定的位置。距离较远的两连接端必须选用长导线直接跨接,不得用两根导线在实验装置上的某接线端进行过渡连接。 6、实验时,应按实验教材所提出的要求及步骤,逐项进行实验和操作。测试记录点的分布应均匀;改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