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美国海岸工程手册Part_I-Chap_4

美国海岸工程手册Part_I-Chap_4

美国海岸工程手册Part_I-Chap_4
美国海岸工程手册Part_I-Chap_4

Chapter 4EM 1110-2-1100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Part I)

1 August 2008 (Change 2)

Table of Contents

Page I-4-1. Background..............................................................I-4-1

a. Shore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TR 4...................................I-4-1

b. Shore Protection Manual, SPM..............................................I-4-1

c. 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 CEM..........................................I-4-2 I-4-2. Structure................................................................I-4-2

a. Part II.................................................................I-4-2

b. Part III.................................................................I-4-2

c. Part IV.................................................................I-4-2

d. Part V..................................................................I-4-3

e. Part VI.................................................................I-4-3

f. Appendix A.............................................................I-4-3

g. Updates................................................................I-4-3 I-4-3. References...............................................................I-4-3 I-4-4. Acknowledgments........................................................I-4-4

EM 1110-2-1100 (Part I)

1 Aug 08 (Change 2) Chapter I-4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

I-4-1. Background

During the 1970s, ‘80s, and ‘90s, coastal engineering practice by the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USACE) and standard engineering for most coastal projects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been based, wholly or in part, on the Shore Protection Manual (SPM). Since the SPM was last updated in 1984,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field has witnessed many technical advances and increased emphasis on computer modeling,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and project maintenance applications. The BEB produced the first standardized guidance on coastal structure design in 1954, Shore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also known as TR-4. This w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SPM that was first published by CERC in 1973, and revised in 1975, 1977, and 1984. These documents present the methodology that guided coastal structure and beach fill design for most of the projects constructed to date. The USACE traditionally is responsible for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United States Federally authorized coastal civil works projects including harbor entrance channels, navigation channels and structures, coastal storm damage reduction and shore protection projects. Therefore, the USACE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the principles of coastal engineering as they are practi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hore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TR 4. The methodologies of TR-4 emphasized designing coastal structures for stability against wave forces. The technology available at that time provided little means to address the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s, nor provide any guidance for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or stability of a beach fill. Beach and dune design was only qualitatively addressed. Simple linear wave theory, static terrestri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trail-and-error experiential data were used to develop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and rules-of-thumb presented in TR-4. Beach fills of this era were not usually designed to perform a particular function, but were typically placed as an added feature to increase the sediment supply in the area of interest and to reduce wave energy striking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s (the primary project feature).

b.Shore Protection Manual, SPM. The SPM was a significant advancement over TR-4 in that it used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model tests to develop principles of wave-structure interaction, advancements in wave theory, and statistics and other data from various projects. The SPM provided significantly more guidance in the positioning and intent of groins and breakwaters, predicting the flood control benefits of seawalls, and predicting the stability of beach fills. At 1,160 pages,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SPM was almost three times the length of the 20-year-older TR-4 (Camfield 1988). The SPM and beach fill projects of the 1970s and early ‘80s were designed around the objective of beach erosion control and recreational use. The quantity of material to be placed was computed based on the long-term recession rates, and the amount of surface area desired to support recreational needs. The SPM presented guidance to assist in predicting maintenance nourishment quantities based on the grain size of the placed fill and its projected stability relative to the native material grain size. Neither the SPM nor the projects constructed during this time concerned themselves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each fill template during a particular storm. At that time, beach fills were not usually designed with a primary purpose of providing flood control benefits.

The SPM is commonly used as a university textbook and as a training aid for apprentice engineers. It is also a convenient reference for empirical procedures to compute a particular design parameter. Approximately 30,000 copies have been sold through the U.S. Government P rinting Office. Translations into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Chinese and Catalonnian (Spanish), further attest to the SPM’s role a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guidance for professional coastal engineers (Pope 1993, 1998). Even though the SPM is a general

EM 1110-2-1100 (Part I)

1 Aug 08 (Change 2)

coastal engineering reference, some aspects of navigation and harbor design are not included and its primary focus is shore protection.

c.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 CEM. The advent of numerical models, reliable field instrumentation techniques, and improved understandings of the physical relationships which influence coastal processes lead to more sophisticated approaches in shore protection design in the later 1980s and 90s. Numerous guidance and analytical tool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15 years to assist the coastal engineer in predicting not only the stability of a beach fill, but also its performance during extreme events. Cross-shore and alongshore change models, hydrodynamic hind cast data bases, and stochastic statistical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rovide the practicing coastal engineer with procedures for quantifying the flood control benefits of a proposed design. The functional interaction of beach erosion control structures (i.e., groins and breakwaters) can be analyz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Seawalls can be designed not only for stability, but also physically modeled to predict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wave-structure interaction including scour and overtopping. A “modern” technical document incorporating all the tools and procedures used to plan, design, construct, and maintain coastal projects was neede

d. The USACE tasked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and, later, the Coastal and Hydraulics Laboratory with producing a new reference incorporating established science and much of this new technology, to be called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 (CEM). Included in the CEM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astal processes, methods for computing planning and design parameters, and guidance on how to develop and conduct studies in support of coastal storm damage reduction, shore protection, and navigation projects. Broader coverage of all aspects of coastal engineering are provided, including new sections on navigation and harbor design, dredging and dredged material placement, structure repair and rehabilitation, wetland and low energy shore protection, cohesive shores, risk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ngineering process, and other topics.

I-4-2. Structure

The CEM contains two major subdivisions: science-based parts and engineering-based parts. The science-based parts include “P art II - Coastal Hydrodynamics,” “P art III – Coastal Sediment P rocesses,” and “Part IV – Coastal Geology.” These provide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n which the engineering-based parts rely.

a.Part II. “Coastal Hydrodynamics” is organized to lead the reader from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linear and other wave theories, including irregular waves and spectral analysis, to ocean wave generation an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s the wave approaches and reacts with the coastline. Analysis of water level variations including astronomical tides and storm surges are presented along with the hydrodynamics of coastal inlets and harbors are included in other chapters.

b.Part III. “Coastal Sediment Processes” includes chapters on sediment properties, along shore and cross-shore transport, as well as chapters on wind transport, cohesive sediment processes and shelf transport.

c.Part IV. “Coastal Geology” includes chapters on terminology, geomorphology, and morphodynamics.

The two engineering-based parts, Part V – “Coastal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Part VI – “Design of Coastal Project Elements” are oriented toward a project-type approach, rather than the individual structure design approach that characterized the SPM. The architecture and substance of the engineering-based parts is the result of an internationally-attended workshop in February 1994. A logical systems-based approach is used for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of the CEM. This mirrors the engineering process with guidance in

EM 1110-2-1100 (Part I)

1 Aug 08 (Change 2) selecting and using various planning and design tools as appropriate for the project at hand. The engineering tools are presented in a modular grouping to allow for future updates as th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advance.

d.Part V. “Coastal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starts with chapters discuss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and site characterization. Following these general chapters are ones discuss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hore protection projects (including coastal armoring, beach restoration, beach stabilization and coastal flood protection projects), beach fill, navigation projects (including defining the fleet, entrance channel, inner harbor elements, structures, sediment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enhancement projects (including laws, regulations, and authorities, issue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planning, and design). A final chapter outlines conditions and regulations unique to USACE projects in the United States.

e.Part VI. “Design of Coastal Project Elements” includes chapters discussing philosophy of coastal structure design, the various types and function of coastal structures, site conditions, materials, design fundamentals, reliability, and the design of specific project elements (including a sloping-front structure, vertical-front structure, beach fill, floating structure, pile structure, and a pipeline and outfall structure.

f.Appendix A. The “Glossary of Coastal Terminology” has been compiled from numerous sources and lists terms found throughout the CEM. Note that there is no single, comprehensive list of mathematical terms and symbols. Each CEM chapter has its own symbol list.

g.Updates. The CEM is intended to be a “living document” and to be updated periodically as advances in the field render the existing chapters obsolete or inadequat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the Coastal and Hydraulics Laboratory, CEERD-HN-CE. Corrected or modified chapters will be posted on the CHL web page.

I-4-3. References

Camfield 1988

Camfield, F. E. 1988. “Technology Transfer – The Shore Protection Manual,”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4(3), pp 335-338.

Pope 1993

Pope, J. 1993. “Replacing the SPM: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Beach Nourishment, Proceedings, 6th Annual National Conference on Beach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Florida Shore and Beach Preservation Association, Tallahassee, FL, pp 319-334.

Pope 1998

Pope, J. 1998. “Replacing the SPM: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 PIANC Bulletin, No. 97, pp 43-46. USACE 1954

USACE 1954. Shore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Technical Report No. 4, Beach Erosion Board,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

Shore Protection Manual 1984

Shore Protection Manual, 4th ed., 2 Vol., U.S. Army Engineer Waterways Experiment Stati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 1,088 p.

EM 1110-2-1100 (Part I)

1 Aug 08 (Change 2)

I-4-4. Acknowledgments

Authors of Chapter I-4, “The 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

Joan Pope, U.S. Army Engine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Vicksburg, Mississippi. John H. Lockhart, Jr., Headquarters,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Washington, DC, (retired). Reviewer:

Andrew Morang, Ph.D., CHL

环境影响评价中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的区别

环境影响评价中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的区别 ---------by水滴石穿999 在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的概念,大多数时候会混淆不清,这种情况一般就采取网上搜索,但得到结论一般是科学名词解释,这是百科名片中结果: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以及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海洋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3类。 但是这些解释在实际中会进一步导致概念上混淆,比如围填海、跨海桥梁、盐田感觉是海岸上的工程。进一步查询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思路逐级清晰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4月1日)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年6月25日公布,2007年9月25日修订)指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位于海岸或者与海岸连接,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陆一侧,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具体包括:(一)港口、码头、航道、滨海机场工程项目;(二)造船厂、修船厂;(三)滨海火电站、核电站、风电站;(四)滨海物资存储设施工程项目;(五)滨海矿山、化工、轻工、冶金等工业工程项目;(六)固体废弃物、污水等污染物处理处置排海工程项目;(七)滨海大型养殖场;(八)海岸防护工程、砂石场和入海河口处的水利设施;(九)滨海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岸工程项目。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宣传手册

环境保护宣传手册之一 环境与环境因素 经济运行部安全环保部 2010年11月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业,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且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船舶行业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种类多达10余种,其中废铜矿砂、生活垃圾等一般固废占98%,废油漆桶、废乳化液、含油废物、废焊料、废保温材料等危险废物占2%。 为切实加强公司船舶修造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履行公司“绿色造船”的方针,我们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环保宣传手册系列之一《环境与环境因素》供现场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阅读使用。 经济运行部安全环保部 2010年11月1日

目录 一、环境的基本解释 .......................................................................................................................... 二、环境因素的基本解释................................................................................................................... 三、环境问题...................................................................................................................................... 四、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国策............................................................................................................... 五、环境污染案例 .............................................................................................................................. 六、环境小常识..................................................................................................................................

海岸工程学复习资料(膨胀版)

绪论 一、海岸线、海岸带与海岸 1、海岸线:海洋与陆地的交界线称为海岸线。 2、海岸带:海岸线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形地带称为海岸带。海岸带的宽度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我国规定:一般岸段,自海岸线向陆地延伸10km左右;向海扩展到10-15m等深线。 海岸带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位于高潮位之上的区域为潮上带,位于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区域称为潮间带,位于低潮位以下的区域为潮下带。 3、海岸:由后滨、前滨、外滨组成。 后滨(或后滩)常位于高潮位之上,属于潮上带。前滨又称滩面,位于波浪冲击的上限与低潮海滨线之间的地区,也称潮间带,是受拍岸波浪作用强烈的地区。外滨又称滨面,属潮下带,从低潮海滨线向外延伸,经过宽度不等的破波区或破波带。这个区域是破碎的波浪强烈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区域。 二、海岸类型 根据海岸的形态、成因、物质组成和发展阶段等特征分为: 基岩海岸:一般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与海面相交,经过波浪作用形成的海岸。砂砾质海岸:又称堆积海岸,主要是平原的堆积物被搬运到海岸边,再经波浪或风的改造堆积形成。 淤泥质海岸:主要由江河携带入海的大量细颗粒泥沙,在波浪和潮流的作用下输运沉积形成。 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由红树植物与淤泥质潮滩组合而成;珊瑚礁海岸由热带造礁珊瑚虫遗骸聚积而成。 三、海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 1)河流影响:河流入海的泥沙在近海沉积和岸滩堆积,造成海岸线的推进。2)波浪作用:当波浪冲击海岸时,造成岸滩的侵蚀与后退,砂砾质海岸尤为严重。 3)潮汐作用:潮汐相伴产生潮流,潮流冲击岸滩,从而造成对海岸的冲蚀。4)人类在沿海生产活动的影响:在沿海兴建突堤、丁坝等海工建筑物时会破坏原有的沿岸输沙平衡,岸线必然会改变其轮廓以求达到新的平衡 第二章、潮汐 一、波浪 1.波型: 风浪:在风场中风直接作用下形成和传播的波浪。 涌浪:离开风场继续传播的波浪称为涌浪。 混合浪:涌浪在传播进入另一个风场后的波浪。 特征: 涌浪和风浪的频率比 风浪:波面粗糙,波长和周期短,波峰陡峭,波峰线短,常出现波浪溢浪(白帽)现象。 涌浪:波面光滑,波峰线长,波长和周期长于风浪。 2.波向: 常浪向:波浪出现频率最多的波向为常浪向。 强浪向:最大波高出现的波向为强浪向。 波浪玫瑰图:将波浪的出现频率、最大波高、平均波高分别标在16个方 位,得到波浪玫瑰图。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团队考核申请表-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学术团队 2016年度建设报告 基本信息

精品文档 周晶晶1981.04 博士讲师团队成员 潘毅1985.10 博士讲师团队成员 储塵1976.05 硕士讲师团队成员 李欢1983.05 博士副教授团队成员 、建设情况 团队的研究聚焦于海岸防灾减灾和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两方面。团队持续开展风暴潮、台风浪预警预报研究,实现了集天文潮、风暴潮和台风浪为一体的预报系统,提出了近岸风暴潮和台风浪的集合化预报技术,形成了一套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近岸风暴潮和台风浪集合化预报及海堤风险评估软件系统。团队 持续开展江苏近海海洋水沙运动和潮滩演变监测、模拟和预测研究,探寻江苏近海水沙动力特征和滩涂演变机制,创新大规模滩涂地形高效获取手段,提出总体匡围布局和大规模滩涂可持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深化了对江苏滩涂资源特性的认识。 本年度团队在国际合作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通过出国访学、交流和引进人才,团队发展态势良好。团队成员陈永平教授作为特邀访问教授于2016年6月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交流。团队成员周晶晶成功获得2016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拟于2017年2月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从事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团队约15人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团队新增青年骨干周曾、王韫玮副研究员,徐振山讲师,具有非常强的发展潜力。 人才建设方面,龚政获得江苏特聘教授;陈永平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获得欧盟Erasmus Mu ndus项目高级访问学者。 通过建设,本年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 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三、建设业绩 2016年度,学术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核心期刊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引进青年人才3人。

海岸工程(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海岸工程(复习资料)

海岸带的组成:潮上带,潮间带和朝下带三部分。 我国海岸的类型: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海岸带资源分类: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 影响海岸冲淤变化的因素分为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两类。总的有以下几种:1.海平面升降2.河流改道3.波浪作用4.沿岸流5.潮流作用6.风力搬运7.人类活动影响。 海堤断面按临水面外形特点来区分,可分为斜坡式,陡墙式(包括直立式)和混合式海堤三类。挖泥法顺流挖泥,逆流挖泥,分跳挖泥,分段挖泥,分层挖泥等方法。 复坡的平台高程一般在高潮位附近。 斜坡式海堤的外坡分为单坡,折坡和复坡。 在外坡设置消浪平台的作用:减小波浪爬高。 护坡的主要作用:保护堤身填土免受风浪,潮流的冲刷,同时也防止雨水的侵蚀。 浆砌块石护坡应设置变形缝和排水孔。 基脚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护坡体,防止其沿堤坡面发生滑移。基脚的结构型式有埋入式,抛石棱体和桩石基脚等。 埋入式用于滩面较高的情况,滩地较低时可采用抛石棱体。 一般平台位置或上、下坡转折点位置最好设置在静水面附近或略高于静水面,此时平台消能效果最好。 堵漏措施常有以下几种:1.粘土铺盖2.粘土截水墙3.压力灌砂4.减压井。

护岸工程的分类:按平面布置和抵御波流作用的方式分为直接护岸和间接护岸;按建筑物的类型非为斜坡式,陡墙式和混合式。 平顺护岸按其位置和施工条件不同分为护坡和护脚两部分。常见的护脚形式有抛石、沉辊和排沉。 丁坝由坝头、坝身和坝根三部分组成。 丁坝可分为透水,半透水和不透水丁坝。 顺坝根据顶高程不同可分为出水顺坝和潜顺坝两种。 潜顺坝(潜堤)的主要功能:1.消浪2.促淤。 滩涂是不断再生的资源,它是江河入海泥沙不断沉积塑造的结果。 围海工程按其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1.顺岸滩涂型2.海湾型3.河口型 转化口门线:围海工程龙口水利要素最大值等值线图中各等值线的转折点的连线。 堵口程序是指龙口从起始口门(大龙口)逐步压缩(缩窄、抬高)至最后合龙截流的过程。 堵口过程中压缩口门的方法有平堵、立堵和平立堵结合等三种。 截流堤是在堵口段用来截断潮流的戗堤。 水力稳定断面有两种形式:密集断面和扩展断面。 闭气分内闭气和外闭气两种。 设计水位计算方法:1.综合历时曲线法2.保证率频率法 入射波能的计算:E r(反射波能)+E t(传递波能)+E f(消散波能)=E i(入射波能) 岸坡上的破波分为:崩波型破波、卷波型破波、涌波型破波和坍波型破波。

美国海岸工程手册Part_I-Chap_1

Chapter 1EM 1110-2-1100 INTRODUCTION(Part I) 1 August 2008 (Change 2) Table of Contents Page I-1-1. Purpose and Scope.......................................................I-1-1 I-1-2. Applicability.............................................................I-1-1 I-1-3. Definitions...............................................................I-1-1 a. Coastal.................................................................I-1-1 b. Coastal engineering.......................................................I-1-1 c. Coastal science..........................................................I-1-2 I-1-4. Bibliography.............................................................I-1-2 I-1-5. References...............................................................I-1-2 I-1-6. Acknowledgments........................................................I-1-4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505) (Harbor,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河海大学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兼顾”的办学特色,在近六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完成了一批原创性成果、解决了一批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3项),是我国同类专业中设立最早、培养学生最多的学科之一。 本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方向)和“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讲师4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十一五”以来承担科研经费达1.8亿元,出版专著、教材25部,获4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300 多篇。 本学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面向水运、水利、海洋等部门和海军部队,主要从事港口、航道、海岸与海洋工程等相关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一、培养要求 本学科专业培养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领城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河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动力环境(Hydrodynamics of estuary,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2、海岸风暴灾害与防灾减灾(Coastal storm disaster and its mitigation) 3、港口航道工程泥沙与疏浚(Sedimentation in harbor and navigation engineering and dredging) 4、工程结构物及其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Engineering structur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urrounding medium) 5、水运工程经济、规划与管理(Econom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三、学分要求 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个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另设教学环节。 四、课程设置

同济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505) 学科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服务于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海洋工程等。我校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的特色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的传统优势,紧密结合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设以及上海市的其它重大工程。研究方向涉及港口建设、航道治理、海岸及近海工程以及海岸带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 我校在港口海岸工程、港工水工抗震与土动力特性、港口边坡稳定、软基沉降和渗流、河口海岸动力和泥沙运动、波浪潮流与结构相互作用、海洋环境、海岸带及海岸工程灾害与防治、城市防洪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获其他科研奖共 7 项。? 本学科是同济大学新增学科同时重点扶持的交叉学科,从事此学科的教员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500万元,出版教材14部,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SCI、 EI、ISTP检索文章60余篇。本专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在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具有应用第一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3、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二、研究方向 1、港口海岸工程 2、港工、水工抗震与土动力特性 3、港口边坡稳定、软基沉降和渗流 4、河口海岸动力和泥沙运动 5、波浪潮流与结构相互作用 6、海洋环境、海岸带及海岸工程灾害与防治 三、学制与修读年限

注册港航考试指南2020(上)

注册港航考试指南 0编写目的 本指南是虫子注港为了帮助那些计划和正在准备考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以下简称注港)的考友们了解注港考试而精心编写的资料。 1总篇 1.1相关文件和资料 (1)《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2)《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3)《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 (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19〕71号) (5)《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9〕26号) (6)《关于做好2019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建注〔2019〕19号) (7)《关于印发<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相关专业新旧名称对照表(2018)>的通知》(注工〔2018〕1号) (8)《2019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9)《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大纲(2019版)》 (10)《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下午段)大纲(2014版)》 (11)《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2014版)》 (12)《2019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考试标准、规范、规程、技术(设计)手册目录》 1.2基本知识 注港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 注港基础考试为非滚动管理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员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基础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国家发放的成绩合格通知单,作为报考专业考试审核的必备材料;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基础考试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性没有有效期限制。 一般来说,注港考试的考试时间为10月中下旬。2020年的考试时间已经发布,是10月17-18日。考试前两个月前开始报名(2019年为8月14日发布报名通知,8月17日开始报名),报名的同时会发布当年考试大纲,考试政策和成绩的发布、网上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均在中国人事考试网上进行(网址见1.5)。考试前一周打印准考证。成绩查询时间一般当年的年底(12月下旬)或次年年初(1月上旬),复审通知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学术团队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学术团队 年度建设报告 一、基本信息

二、建设情况 继续推进和完善课程建设,通过团队教学研讨,提高团队成员教学能力和讲课水平。陶爱峰获河海大学第十七届优秀主讲教师,薛米安获讲课竞赛提名奖,张弛获河海大学青年岗位标兵。本年度,陶爱峰和张弛晋升教授。 持续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获得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余人次研究生参加、、、年港口、航道、海岸与海洋工程中青年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海洋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等学术活动,获得年河海大学“海韵风华百佳学生”、第三届海洋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最佳海报奖”、港航院第七届“学海争锋”学术论坛一等奖等荣誉奖励,继续支持名博士研究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圣母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进修交流。 通过国内、国外学术交流,提升学术影响力。陶爱峰在自然资源部预报减灾司挂职一年。团队成员先后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预报减灾司、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江苏沿海开发集团、日照港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单位开展交流,扩大知名度,结识更多同行,寻找合作机会。先后主办了年港口、航道、海岸与海洋工程中青年学术研讨会、海岸动力与环境国际研讨会、海岛海岸侵蚀监测和生态减灾评价研讨会,促进了国际国内同行交流合作,增强了学术号召力。团队成员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郑金海应邀在“中国水利学会河口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做大会主题报告,张弛应邀在“”上做大会主题报告。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英国教授等国际国内同行人次来访交流讲座。 通过内部研讨和外部合作,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与江苏省沿海开发(东台)有限公司合作申报获得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连云港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合作申报获得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专项。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和长沙理工大学合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积极策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自然资源部提供“生态海堤建设”方面的建议。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申报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合作申报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三、建设业绩 年月至月,团队新增科研项目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子课题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项、江苏

海参文化手册

宴参坞——海参文化手册文案 封面: 尊享优质海珍尚品 ——北纬36 目录 关于海参的故事 至尊海珍——神奇的海参 海参的营养价值 海参的独特功效 “北纬36”宴参坞 海参的食疗范围 海参优劣鉴别方法 海参发制说明 文献记载 关于海参的故事 铁拐李与金刺海参的故事 烟台蓬莱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在成仙之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屡次谋取功名均遭失败,而且由于长期的寒窗苦读,身患重病,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为此动了轻生的念头。 一日,他来到蓬莱海边,想把自己淹没在海之中,以求解脱。就在他正要投入海中之中,突然有一股鲜美的香气扑鼻而来,他顺着香味回头张望,见有一老者在海边支着一口锅,不知在煮着什么东西,这香气正是从那口锅中飘出来的。这诱人的香味使他忘却了轻生的念头,并顺着香味来到了老者身边。老者精神卓越,仙风道骨,于是,“铁拐李”便向老者:“老人家,您这锅中所煮何物”?老者微微一笑,道:“此乃金刺海参”,乃海中珍品,食之可强身健体,常食可忘却人世间一切烦恼。年轻人,人生不得意之事十有八九,但为此枉断性命,就太不值了,人世间还有多少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你去体验呀,就像这“金刺海参”,你若是刚才投入了海,恐怕今天就没有福气享受这等美食了。年轻人,好自为之吧。”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就在“铁拐李”还在休味老者这番话的时候,老者忽然化做一股仙云,随风而去,只留下这一口锅,和锅里的“金刺海参”。四十天后,他觉得身体清爽,脑清明目;八十天后,他便参透禅机;第八十一天,他得道升天了。后经常菩萨点化,抛弃肉身,得成“八仙”之首“铁拐李”,为世人造福。 至尊海珍——神奇的海参 北纬36°的锋芒 海参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经历几次地球翻天覆地的灾难都得以生存下来,数度鉴证地球的变迁。 海参,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无脊椎动物的统称,是现今世界上少有的几种活化石之一。 全球有1100种,绝大多数海参无食用价值。我国可食用海参有20余种,主要海参品种有刺参、梅花参、大乌参、元参、黄参、茄参。其中以渤海、黄海海参最为名贵,被称为“海参之冠”。 海参,自古海参就被视为滋补佳品,为王侯贵胄所享用。海参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团队考核申请表-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学术团队建设申请表 一、基本信息 所在单位: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

二、组建基础(主要论文论著、授权发明专利和获奖目录) 2008年以来,郑金海教授在教学科研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团队建设,通过培育汇聚骨干、追踪研究前沿、服务国家需求,逐渐形成由10人组成的学术团队,2012年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学术团队聚焦河口海岸水沙运动特性及其对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响应机制,综合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模试验和现场观测等手段研究我国沿海的波浪、潮流和泥沙运动特性,为长江口、珠江口和东南沿海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研究提供波浪、潮流、盐度和泥沙模拟的先进计算方法。 2012年以来,学术团队成员合作发表学术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4篇、EI收录期刊论文8篇、其他期刊论文5篇、学术会议报告论文24篇;获全国行业科学技术奖3项;主讲本科课程“海岸动力学”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SCI收录论文 (1)Zheng Jinhai, Zhang Chi, Demirbilek Zeki and Lin Lihwa. Numerical study of sandbar migration under wave-undertow interaction. ASCE 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14, 140 (2): 146-159 (2)Zheng Jinhai, Wang Gang, Dong Guohai, Ma Xiaozhou, Ma Yuxiang. Numerical study on Fermi-Pasta-Ulam-Tsingou problem for 1D shallow-water waves. Wave Motion, 2014, 51(1): 157-167 (3)Zheng Jinhai, Zhang Wei, Zhang Peng, Zhu Yuliang. Understanding space-time patterns of long-term tidal fluctuation over the Pearl River Delta,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14, 30(3): 515-527 (4)Zhang Chi, Zheng Jinhai and Zhang Jisheng. Predictability of wave-induced net sediment transport using the conventional 1DV RANS diffusion model. Geo Marine Letter, 2014, 34(4): 353-364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实习实践课程虚拟仿真软件功能及服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实习实践课程虚拟仿真软件功能及服务要求 一、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1、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线虚拟仿真平台操作软件(1套),满足港航专业课实践操作使用,提供港航工程的规划、施工和管理、工程地质、海岸水文及港口营运功能展示、满足专业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在线操作需要,具体能够提供如下功能: 1.1提供展示三维港口整体工程功能,包含港口水域部分和陆域部分展示、能够显示港口水域和陆域部分的主要构筑物,并对各个部分作用进行展示和讲解。 1.2提供展示三维船闸工程功能,包含船闸工程总览、船闸运行实训、船闸施工实训、船闸输水系统展示。 1.3提供展示三维航道工程功能,包括航道工程总览、航道疏浚总览、航道疏浚设计、疏浚施工实训、航道整治总览、航道整治、丁坝施工等功能展示。 1.4提供展示三维海岸工程功能,包括海岸工程总览、港池水域工程展示、防波堤工程展示、防沙堤工程展示、导流堤工程展示、港区浮筒工程展示、灯塔工程展示、海堤堆场施工实训、海浪动态展示、海潮动态展示、海流动态展示。 1.5提供展示三维码头工程(至少包含重力式码头、板桩码头和高桩码头三种基本码头)功能,包括三维码头规划、三维码头施工、三维码头营运等功能,有集装箱码头布局规划、液货码头布局规划、客运码头布局规划、高桩码头施工实训、板桩码头施工实训、重力式码头施工实训、港区码头总览、集装箱码头营运展示、液货码头营运展示、客运码头营运等展示。 1.6提供展示三维港航模型结构功能,包括地质结构仿真、模型树分类查询、模型名模糊查询、码头结构展示、码头碰撞展示等功能。 1.7平台能够提供在线学习记录和考核功能,包括在线实训学时查询、实习实训题型维护、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日照港开敞式30万吨原油码头设计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班级:港航072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目的:本设计选题源自于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在综合考虑已有设计资料和设计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已有的设计个案,考虑到本项目设计的实际情况。待日照港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日照及周围地区的发展,对我省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和国际接轨的新通道。 意义: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研究设计,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项目的设计研究,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更为熟练自如的掌握知识。为以后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相应的经验和知识。 发展:日照港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港口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东临黄海,北与青岛港、南与连云港毗邻,隔海与日本、韩国、朝鲜相望。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淤,适合建设包括20~50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在内的各类专业性深水泊位100余个,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深水良港。 日照港位居鲁南临港产业带规划建设龙头。作为鲁南经济带唯一的出海口,日照港占据“一纵一横”的交汇处,拥有无与伦比的发展环境。在建的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2010年竣工,与京沪、京九线构成电气化铁路网,运输能力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09年底开工建设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以日照港为出海口,建成后将建立起直通重点新建煤炭基地的货运通道,日照港煤炭年吞吐量有望达到亿吨以上规模,将有力地促进日照港业务量的增长。日照港区位优势极其优越,因此日照港建设油码头即是发挥自身的优势,也是对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提升点,日照港发展为国际大港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近。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岸工程学:任务书

海岸工程学课程设计 任务书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XXXXX 大学 20xx年5月

海岸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九组 一、工程概况 1、工程位置 拟建电厂位于印度尼西亚国南部爪哇岛的西南海岸Palabuhan Ratu 湾内,面对印度洋。地理概位为:07°02′E,106°32′N。 2、工程内容 防波堤设计内容包括南防波堤和北防波堤,南防波堤总长1284.628m,北防波堤总长778.627m。 二、自然条件 1、气象 本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风小、湿度大,每年1~3月份为雨季,6~9月份为旱季,其它月份为旱湿转换期。 1)气温 工程点气温特征值表 2)降水 单位:mm 各月降水量统计表(1996年~2005年) 2、水文 1)设计水位(平均海平面为基准) 设计高水位: 0.84m 设计低水位: -0.77m 极端高水位: 1.07m 极端低水位: -1.01m

海啸增水考虑 2m~3m 2)波浪 注:阴影部分为极限波高 3)潮流 最大流速为0.24cm/s。 3、工程地质 1)地质分层 根据中交三航设计院勘察公司编制的地质报告,拟建场区50m以浅从上到下主要发育以下地层: Ⅰ细砂 浅褐~浅灰色,饱和,松散~稍密,土质较均匀,含铁质矿物。局部颗粒较粗,为中细砂。颗粒级配不良。该层主要分布在拟建码头区和拟建防波堤的近岸段,而防波堤的其他区域基本缺失。顶部的砂粒一般随海潮和海浪移动,一般直接出露于海底。层厚一般2.0~5.0m,F9~M7段较薄,仅为0.7m左右,M3处较厚,为8.7m左右。实测标贯击数5~12击。 Ⅱ粉砂 灰~浅灰褐色,饱和,松散~稍密(局部为中密状)。土质不匀。混少量粘性土;近岸的码头区和防波堤近岸区(是指防波堤靠岸钻孔F1和F9及其附近,以下所指相同)偶含少量中粗砂或小砾石,局部近中细砂;局部粉土含量高,为砂质粉土;在防波堤区局部为粉砂混淤泥质粉质粘土或为砂质粉土。该层分布较广,除在南防波堤F1处缺失外,一般均有分布,且在防波堤区除近岸段外分布一般都较厚。码头区和防波堤近岸区而厚度一般为3.0~6.0m,顶板标高一般为-4.0~-6.0m左右,局部(F9~M7)较高为-2.2m左右,局部(M3)较低为-10.0m左右;在防波堤远岸区域,厚度一般为5.0~10.0m,顶板标高一般为-8.0~-13.0m左右。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5~13击,总体呈现码头区和防波堤近岸区击数相对较大些,局部可达14~20击,而防波堤其他区域相对较为松散,击数小些,局部近3~5击。 Ⅱt 淤泥质粉质粘土混砂 灰~浅灰色,饱和,流塑(局部近粉质粘土混砂,呈软塑状)。局部混粉砂较少,近淤

项目策划工程管理手册文件

海南一卡通物业治理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E-CARD PROPERTY MGT.CO.,LTD.

1.0 目的 通过对岗位职责的明确,实施物业工程治理,保障设备、设施正常运行,为用户制造安全、文明、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2.0 适用范围黄金海岸花园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工程部。3.0 工程部工作职责 3. 1工程部的职责、范围 3.1.1 负责制定本部门的岗位职责治理制度及各项业务的服务质量标准。 3.1.2 负责维修记录单的监督检查、并做好标识治理工作。3.1.3 负责物业设备维护、保养治理工作。 3.1.4 负责小区日常设备、系统检验和物业验收。

3.1.5负责做好检验、测量设备的治理工作。 3.1.6 负责小区强弱电系统的运行治理,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故障。 3.1.7 负责小区电梯系统的运行治理,维护保养和检修故障。 3.1.8 负责小区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治理,设备维修保养和检修故障。 3.1.9 负责联系处理小区土建结构方面符合居住要求。 3.1.10 负责小区各系统设备的完善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小项增改工程施工。 3.1.11 确保工程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转,维修保养好小区的硬件系统。 3.2工程部主管岗位职责 【直接上级】:项目经理 【直接下级】:各专业 【工作范围】: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小区的房屋及供配电、

给排水系统等生活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保养设备设及治理工作反馈,安排综合维修专业正常工作保证小区的正常运营。 3.2.1 熟悉小区所有房屋、设备设施的自然状况,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小区的验收及接管工作。 3.2.2 负责小区供配电、给排水系统及其他相关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保养及工作反馈。 3.2.3 编制本专业年度检修、保养打算,并组织实施做好记录。 3.2.4 完善本专业基础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治理制度和图纸资料档案。 3.2.5 配合客户二次装修,做好质量把关及装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3.2.6 组织参与客户报修的处理,重大问题现场组织处理并做好工作日志。

海岸工程(复习资料)

海岸带的组成:潮上带,潮间带和朝下带三部分。 我国海岸的类型: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海岸带资源分类:空间资源,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 影响海岸冲淤变化的因素分为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两类。总的有以下几种:1.海平面升降2.河流改道3.波浪作用4.沿岸流5.潮流作用6.风力搬运7.人类活动影响。 海堤断面按临水面外形特点来区分,可分为斜坡式,陡墙式(包括直立式)和混合式海堤三类。挖泥法顺流挖泥,逆流挖泥,分跳挖泥,分段挖泥,分层挖泥等方法。 复坡的平台高程一般在高潮位附近。 斜坡式海堤的外坡分为单坡,折坡和复坡。 在外坡设置消浪平台的作用:减小波浪爬高。 护坡的主要作用:保护堤身填土免受风浪,潮流的冲刷,同时也防止雨水的侵蚀。 浆砌块石护坡应设置变形缝和排水孔。 基脚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护坡体,防止其沿堤坡面发生滑移。基脚的结构型式有埋入式,抛石棱体和桩石基脚等。 埋入式用于滩面较高的情况,滩地较低时可采用抛石棱体。 一般平台位置或上、下坡转折点位置最好设置在静水面附近或略高于静水面,此时平台消能效果最好。 堵漏措施常有以下几种:1.粘土铺盖2.粘土截水墙3.压力灌砂4.减压井。 护岸工程的分类:按平面布置和抵御波流作用的方式分为直接护岸和间接护岸;按建筑物的类型非为斜坡式,陡墙式和混合式。 平顺护岸按其位置和施工条件不同分为护坡和护脚两部分。常见的护脚形式有抛石、沉辊和排沉。 丁坝由坝头、坝身和坝根三部分组成。 丁坝可分为透水,半透水和不透水丁坝。 顺坝根据顶高程不同可分为出水顺坝和潜顺坝两种。 潜顺坝(潜堤)的主要功能:1.消浪2.促淤。 滩涂是不断再生的资源,它是江河入海泥沙不断沉积塑造的结果。 围海工程按其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1.顺岸滩涂型2.海湾型3.河口型 转化口门线:围海工程龙口水利要素最大值等值线图中各等值线的转折点的连线。 堵口程序是指龙口从起始口门(大龙口)逐步压缩(缩窄、抬高)至最后合龙截流的过程。堵口过程中压缩口门的方法有平堵、立堵和平立堵结合等三种。 截流堤是在堵口段用来截断潮流的戗堤。 水力稳定断面有两种形式:密集断面和扩展断面。 闭气分内闭气和外闭气两种。 设计水位计算方法:1.综合历时曲线法2.保证率频率法 入射波能的计算:E r(反射波能)+E t(传递波能)+E f(消散波能)=E i(入射波能) 岸坡上的破波分为:崩波型破波、卷波型破波、涌波型破波和坍波型破波。 直立堤前的波态通常可分为立波和破波两大类。 破波又分为远破波和近破波两类。 泄水口的形式:1.溢流埝式2.泄水闸式3.管式泄水口 填筑式人工岛周围护岸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斜坡式和直立式两大类 河口建闸的目的:1.挡潮蓄卤2.蓄淡灌溉3.抬高水位4.防风暴潮 闸下防於减淤措施:1.水力冲淤法2.机船拖淤法3.纳潮冲淤法

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大学专业解析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一、专业介绍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武汉大学为例,本学科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01 近海环境水动力学 02 近海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3 河口海岸泥沙运动 04 港口规划与管理 2、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培养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要求具有坚实的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及近海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3、专业特色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港口及海岸工程的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是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交融形成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分支。作为一门水利工程应用学科,主要研究海岸工程环境动力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相互作用、海岸工程新型结构等,该学科面向我国重大工程建设领域,为我国的港口建设、沿海城市防灾、近海石油开发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服务。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水力学或工程水文学或材料力学 (注:以武汉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等。 三、就业前景 港口是水运交通的主枢纽,经济建设、交通运输、海岸带和海洋的开发都离不开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港口建设和江河、海洋的开发利用将会有更大规模的发展。作为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交融形成的一门工科专业,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的毕业生凭借其较强的适应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各用人单位的“香饽饽”,并且随着港口建设和海洋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壮大,其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四、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全国交通、水利等部委、中交集团各大设计院、各大工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岸动力学:第一章至第五章 详尽知识点整理 复习备考资料

第一章 波浪理论 1.波浪分类(1)按波浪形态:分为规则波和不规则波(2)按波浪传播海域的水深:h/L ≥1/2 为深水波;1/2>h/L>1/20 为有限水深波;h/L ≤1/2 为浅水波(3)按波浪破碎与否:分为破碎波、未破碎波和破后波 2.波浪运动控制方程 (1)描述一般水流运动方法有两种:一种叫欧拉法,亦称局部法,另一种叫拉格朗日法,亦称全面法(2)描述简单波浪运动的理论: 一个是艾利(Airy )提出的为微幅波理论,另一个是斯托克斯(Stokes )提出的有限振幅波理论 3.参数(1)波高H :两个相邻波峰顶之间的水平距离(2)振幅a :波浪中心至波峰顶的垂直距离,H=2A (3)波周期T : 波浪推进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4)波面升高 )t , x (ηη= :波面至静水面的垂直位移(5)函数表达式: )t -kx (Acos ση=(6)圆频率:T 2πσ= (7)波速c : 波形传播速度,即同相位点传播速度,又称相速度 4.建立简单波理论的假设:流体是均质和不可压缩的,其密度为一常数;流体是无粘性的理想流体;自由水面的压力是均匀的且为常数;水流运动是无旋的;海底水平、不透水;流体上的质量力仅为重力,表面张力和柯氏力忽略不计;波浪属于平面运动,即在xz 平面内作二维运动。 5.速度φ的控制方程(拉普拉斯方程): 02 222=??+??z x φφ 就是势运动的控制方程。 6.拉普拉斯方程的边界条件:(1)海底表面边界条件:海底水平不透水 0z =??φ ,h z -= 处 (2)自由水面动力学边界条件: 0])()[(21t 22=+??+??+??==ηφφφ ηηg z x z z (3)自由水面的运动边界条件:自由水面上个点的运动速度等于位于水面上个水质点的运动速度0z x x t =??-????+??φφηη ,η=z 处(4)二维推进波,流场上、下两端面边界条件可写为:)z ,ct -x ()t ,z ,x (φφ= 7.微幅波理论假设:假设运动是缓慢的,波动的振幅A 远小于波长L 或水深h 7.微幅波波面方程:)t -kx (cos 2 σηH =弥散方程)kh (gktanh 2=σ 波长:)kh (tanh 2gT L 2π= 波速:)kh (tanh 2gT c π= 深水波长:π2gT L 2o = 深水波速:π 2gT c o = 浅水波长:gh T L s = 浅水波速gh c s = 8.色散(弥散)现象:不同波长(或周期)的波以不同速度进行传播最后导致波的分散现象称为波的色散现象。 9.微幅波的质点运动轨迹:封闭椭圆(深水情况下,轨迹为一个圆) 10.波浪压力:[]) t -kx (cos )kh (cosh )h z (k cosh 2g gz -p z σρρ++=H 第一项为静水压力部分,第二项为动水压力部分。 11.微幅波的总波能:2k p gH 81E E E ρ=+=2米/单位为焦 12.微幅波波能流:波浪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能量传递,通过单宽波峰线长度的平均的能量传递率称为波能流 13.辐射应力:辐射应力是作用在垂直于底面的单位水柱体四个侧面上的由于动量转换而产生的应力的时均值,其单位是N/m 。 14.斯托克斯波河微幅波的区别:1.波形上二阶斯洛克斯波波形与微幅波有较大的差别。在波峰处επη42H H += ,波面比微幅波抬高了επ4 H ,因而变为尖陡;波谷处επη42H H t +-=, 微幅波也抬高了 επ4H ,因而变得平坦。随着波陡增大,抬高值也愈大,峰谷不对称将加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