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58大洪水

758大洪水

758大洪水
758大洪水

水墓:河南“75·8”特大洪水35周年祭

2010-08-19 09:55:44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跟贴 13995 条手机看新闻核心提示: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一个众说纷纭的巨大伤亡数字,一个鲜被提及的惨祸,35年就这样弹指一挥间,越来越少的人还记得这场灾难。

专题采写:南方都市报记者江华喻尘图片除署名外均自河南水利厅编《河南“75·8”特大洪水灾害》一书

南方都市报报道青纱帐里,汽车犹如一艘小船弯弯曲曲地破浪前行。路的尽头,是一个曾经在35年前消失的村庄。

准确地说,在驻马店平原地区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历史只有35年——35年前,几乎

所有的村庄在几个小时之内消失殆尽。洪水毫无商量地改写了这些,洪水是被人们构筑的大坝拦起来的,后来,成为人类的水墓。

一个众说纷纭的巨大伤亡数字,一个鲜被提及的惨祸。

1975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溃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

35年前的8月8日凌晨,从路尽头这个叫魏湾的村庄以上十多公里处,死神起步开始旅行:以下百多公里的华中平原,在数亿立方米的溃坝之水覆盖之下,数不清的人们瞬间毙命。

死神傲慢而坚定,在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杀戮所有的生物,人们被悉数淹没在高达十米的水舌之下——那是一个冰冷的夏天。

美国Discovery频道制作的“10 top 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in the world”专题片,将此次溃坝事件列于首位,居于其后的是印度博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他们披露说,溃坝造成的直接死亡,加上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共计24万多人。

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则披露说,超过2.6万人死难。

1975年7月31日,福建晋江。

3号台风在太平洋上空形成。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强烈低气压和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热低压从海洋携带的大量水汽,遭遇强冷空气,受到桐柏山、伏牛山组成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罕见的大暴雨形成。

那场雨有多大?后来的气象专家统计的数字显示,1975年8月5、6、7三日的降水量超过中国大陆以往的正式记录,最大的暴雨中心为河南泌阳林庄,8月7日一天降下1005.4毫米,其中6小时降雨为830.1毫米,超过了世界纪录。

林庄,一位当地农民式的水文工作者记录下的那三天的降水量为1606.1毫米,是当地正常年份两年的降水量。

方城县黄土岗

河南方城杨家庄,此次台风滞留的中心和暴雨中心地带,距离遂平近200公里。记者当年十岁。

8月5日中午,山谷里的村庄到处是巨大的雷声和闪电,小孩子们都胆小地躲在门后,在农村传言,雷电是天上的龙,要抓坏人,孩子们没有一个不偷过邻居的果树和玉米的。

一个球形闪电落在了院子里,火球钻进窗棂,引燃了才十七八岁的姑姑的闺房。一家老小几乎不用跑出去挑水救火,顺势在房檐地下接上水,浇灭了越来越大的火。

水把门前的小河灌满了。到8月6日清晨,里面的堰塘憋开了。山洪的速度极快,平时一跃可过的小河,已经成了十几丈宽的大河。洪水跳跃着窜向下游5公里左右的黄土岗水库。

水库溢洪道与另一个河谷交汇处的山脚,居住着记者姑奶奶一家。

6日凌晨,姑奶奶舍不得一袋粮食不肯离开家,儿子将牲口刚刚赶到高地,回来救母亲的时候,突然拐过山脚的巨浪将母亲卷起,在水头上一个鱼跃,就消失在咆哮而下的洪河谷中。

在距离驻马店200公里之外,这个几乎是淮河一个毛细支流的山村小河里,我的姑奶奶成了这场暴雨中漂出的第一具人类的尸体。与之相伴的,是徒劳挣扎的牛羊猪狗,或像纸片

一样被撕碎的鸡鸭。

山间巨石,在山洪中互相碰撞,发出巨大声响。河谷地带的粗大的树木,被巨石击为齑粉或碎片。

大水沿着淮河支流澧河,奔向孤石滩水库,之后,满溢的库水沿着平狭地带,直奔下游,向遂平等地快速移动。

此刻,距离板桥水库溃坝不到48小时。

宿鸭湖水库坝下十里铺

十里铺王梦琳家。

大队干部的父亲忙着和生产队的人在大堤上抢险。母亲在家陪着最小的女儿王梦琳。如注的暴雨,对一个刚刚五岁的孩子来说不是吸引人的事情。她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8月7日深夜,从宿鸭湖大坝上赶下来的父亲有些慌张,催促家人赶紧向宿鸭湖大坝跑。宿鸭湖的水位疯了一样,一会儿一个样子。

家距离大坝只有250米左右的距离,但对于这个庞大的村庄来说,坝体无疑是一座脆弱的山。随时可以倾倒淹没这个村庄。

母亲甚至来不及叫醒女儿,就背在背上,拉着大女儿和儿子们,向大坝上跑去———宿鸭湖平地起了一个大坝,对这里的居民来说,此刻不论生死,就系与这个人类的奇迹上。大坝是惟一一个可以活命的地方,即使大坝决口,也有生存的机会。

这位现在是资深新闻人的女士说,到处都是哭声,人们在哭叫。“我问妈妈:…我们这是去哪儿??母亲说:…不怕不怕,你睡觉吧你睡觉吧!?”

近80岁的父母回忆说,如果雨不是在那个时候突然停了,哪怕再下一会儿,宿鸭湖能不能保住?我们能不能和你说这些话呢?

此刻距离8日凌晨不到两个小时。

文城魏湾:魏成栓家族

8月7日,夜。

魏成栓刚刚结婚不久,21岁的媳妇赵姑娘过门3个月零三天。

大雨将一家人聚在了一起。这个家族大小28口人,5日上午10时,魏成栓时年31岁的哥哥魏栓从文城公社派出所涉水赶回老家魏湾村,执行乡里分派给他的防汛任务。

一对小夫妻趟着齐腰深的水,来到村子里一个地主留下的大青砖瓦房,这里的结实的地基和墙壁,给村子许多人保护,大屋里挤满了近百人。

“当时已经下了两天大雨,沟满河平,一些路段的积水差不多齐腰深了。”魏栓说,当时他的父母、妹妹、妻子和两个女儿(大的8岁,小的2岁)都躲在土坯屋里,接雨水煮饭。

8月6日魏栓本来要到公社汇报情况,雨越下越大,与公社的通讯联系彻底中断,水已经很深,已经无法赶到文城公社。

直到第二天大雨仍没有停歇的迹象,一家人无所事事地待在屋里,听任孩子不停哭闹。

魏湾,直线距离板桥水库大坝只有数公里之遥。在大沙河第十个河湾的北岸,地势低于河对岸人声可闻的沙河镇。

板桥水库渔业生产队

7 日下午,板桥水库渔业生产队发现有鱼从溢洪道流出,领导要人开着最好的机船,在溢洪道里挂上网挡雨,到处都是水,生产队职工陈志家就和一群工人去收拾渔网。到黄昏的时候,拖船上装满了渔网,但是许多人都跑掉了,只剩下七个人,于是陈志家也上了船,大

风大雨的,也没有什么事儿。

这七个人是:陈志家、孙苏玉、孙兴、曹士元、郭廖成、董正高、苏长保。

他们要把船开到坝南的溢洪道,拦网挂鱼。此刻,是晚上8点钟左右。在巨大的风浪中,大船摇摇摆摆地驶入浊浪之中。

4 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覆盖了整个台风滞留地带,达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暴雨的降水强度,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纪录———美国宾州密士港的782 毫米。

王梦琳的父母说的对———如果这样的雨再下一会儿。

8月7日,板桥水库管理局与上游龙王庙、桃花店等雨量站全部失去联系。与下游的遂平县,也是去了电话、电报、陆路联系。

遂平县城,水已经到了齐腰深。整个遂平境内,一望无际的天水,正在为近十亿立方米的水制造摩擦力极小的通道。

7日21时前,确山、泌阳已有7座小型水库溃坝,22时,中型水库竹沟水库溃坝。

从福建晋江,到河南方城,到几百平方公里的板桥水库容水区域。从8月5日开始的72小时时间里,所有的指针都向着一个方向:板桥水库,遂平,豫南驻马店平原,这里居住着1000万的人民,以及数不清的生灵。

被困水中的灾民。

汝南县灾民向高处转移。

医疗队向灾民宣读慰问电。

毫无准备的防守

台风带来的数以百亿吨水计算的云,一股脑地将数以百亿计立方米的水,汇拢在自伏牛山余脉直桐柏山脉之间狭长地带,进而在坡级递降的海拔高程中,加速向驻马店地区流动。然而淮河任何一个可以筑坝的地方,都已经构筑了拦水大坝,加上平原地带的积水顶抬,淮河上游,聚集了令人可怕的水能。

板桥水库设计最大库容为4.92亿立方米,从8月5日晨板桥水库水位开始上涨到8日凌晨1时,最高水位117.94米,设计最高蓄水位110.88米。暴雨已经让它承受的洪水总量为7.012亿立方米,而上游逐渐崩塌的小型水坝以及径流汇聚,致使洪峰流量达1.7万立方米每秒,是板桥水库设计最大泄量(1720立方米每秒)的100倍。

三次只有少量喘息的强降雨过程,终于酿成了弥天大祸。

8月5日14:00—8月6日00:00

第一场暴雨持续了10个小时。当日,板桥雨量站测得日降雨量为448 .1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142.8毫米。而按水库“千年一遇”校核标准,最大日降雨量是306毫米。板桥水库水位迅速上升到107.9米,已接近最高蓄水位。

8月6日12:00-7日04:00:

第二场降水历时16小时。6日23时,板桥水库主溢洪道闸门已经提出水面,输水道全部打开泄洪。库水位高达112.91米,而设计最高蓄水位110.88米。

8月7日16:00-8月8日0:40:

“75·8”暴雨的第三场降水、也是罕见到不到两秒钟就接满一脸盆水的最大降水降临,这场暴雨持续13个小时。

不详征兆在天地混沌的状态下陆续出现。8月4日,桥板镇,鸡不入舍,猪不吃食,一黄狗跳上屋顶,如狼狂啸;桥板水库下游几十里处的暴雨核心点林庄,村边聚满了黑压压的乌鸦,驱不走、赶不散,聒噪不已。上游泌阳县境内大路上蚂蚁密密麻麻地搬家。

上游泌阳境内在第一轮暴雨中,各水库、河道水位急剧上涨,大中小水库均达到蓄水极限。而悲剧率先在确山发生,近在咫尺的板桥和遂平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确山经过两轮暴雨袭击后,降雨达1100多毫米,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水库溃坝,塘堰坝溃决,几十吨重的钢筋水泥军用设施顺水漂走。军方的武器和装备被洪水卷走。8月7日,京广线上一列火车被洪水推出轨道,翻沉在马庄河下。

淮河另外两条支流西平县洪河、汝河洪水也再向驻马店平原滚动,5日至8日两次出现洪峰,河水越过多处堤坝。

8月5日17时,库区内电话中断。公路交通中断。板桥水库逐渐地变成了一座信息孤岛。驻马店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彬只好到部队用电台,辗转大坝两端、沙河店、接力联系。

8月6日子夜,板桥公社一名干部蹚着齐腰深的积水赶到水库管理局,转达了泌阳县委转来的省、地防汛指挥部指示:板桥水库开闸泄洪,最大泄量开到400立方米/秒———这是一个令台风和暴雨耻笑的决定。

7 日天刚蒙蒙亮,水库管理局动员保护国家财产,组织家属转移。中午,陈彬召集驻军、水库、板桥公社领导人会议,商讨应急措施。宣布水库处于紧急状态,通知下游群众转移。同时催促地委立即向驻军求援,派军队到水库抢险,抢修通讯线路,运送草袋、发电机组和其它防汛器材。

指挥部有争吵的声音,全部打开泄洪渠道或者等待上级命令,成为一个两难的选择。

在无法得到更高级别命令之前,指挥部尽力地做着抵御的准备。水利局的回答是:

麻袋:没有。

草袋:没有。

板桥水库和板桥镇防汛器材:没有。

木料:没有。

铅丝:没有。

应付意外的炸药:没有。

这是驻马店方面在8月6日、7日对板桥水库灾情作出的全部反应。

库水位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上涨,此时已达115.7米,离坝顶只有一米左右。

这是8月7日晚7时许到凌晨的几个细节:

陈志家正在收拾渔网上船;魏成栓夫妇正在寻找结实的房子躲避;宿鸭湖坝下村庄里,5岁女孩王梦琳即将进入梦乡;数万人已经拥挤在宿鸭湖大坝上。

河南省水利厅正在郑州召开紧急抗洪会议,商议死守薄山水库、保住宿鸭湖水库及石漫滩水库是否要炸副泄洪道的问题;水利工程师陈惺等人在担心板桥水库,陈惺建议:速炸板桥水库副泄洪道,以增大泄洪量!但这一建议已无法传到板桥。

原中共驻马店副书记魏世昌一直通过邮政局联系各县,能通话的地方都汇报雨大、水大,到处决口子。

溃坝前一刻:雨骤止,星闪烁

22:00,在水库方面的要求下,调集驰援水库防守的驻军在大坝南端升起了两颗红色信号弹,并举枪对空扫射报警———没有人弄清楚摇曳的红色信号弹以及隐隐约约的枪声,是什么意思。

22:10,水库管理局收到了驻军转来的地区防汛指挥部电报,指示打开闸门,以450立方米/秒的速度泄洪,不考虑其它影响,全力以赴保证大坝安全———距6日指示最大开闸400立方米秒,多出了50立方米秒的泄洪量。

接报后,陈斌、张群生、陈付安等人联名向中央、省委、地委发出的这份特告急电,通过军队发出,在历史档案残缺不全的材料中,河南日报记者于为民找到过这样一份电文,这是板桥水库历史上,最后一纸救命的莫尔斯电码:

“板桥水库处于特别危机状态库水位已过坝顶即将漫过防浪墙主副溢洪道已全部运用要通知沿河社队注意抢险转移水库防汛指挥部在大坝南头请求空军支援”。

从板桥水库下的魏湾、赵庄,到文城乡,诸市乡、诸堂乡、阳丰乡、直到遂平,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数百个自然村的十数万百姓,正在泽国中度过一个困苦却不乏快乐的一夜。

在魏湾一座拥挤的地主的大宅子里,人们湿漉漉地拥挤着,开着平时开的玩笑,讲着笑话。除了难熬的夜晚和天空裂缝一样倾灌而下的雨之外,没有什么两样———一些家庭,甚至在暴雨的天气,请来了无法干农活的亲戚来吃种植的瓜果。

此时的遂平县,也是少年儿童的欢乐家园,从襁褓婴儿到儿童到少年,他们的哭闹和嬉戏,装扮着深夜的活泼。

0:20,水库电站因形势危急,停止发电。大坝陷入黑暗。

此时,板桥水库大坝上大批水库职工、家属这时正被转移到附近的高地。库水一厘米一厘米地上涨,淹至脚面、脚踝、小腿、膝盖……

库水迅速平坝,坝体受水面,水舌舔着防浪墙,将防浪墙上的沙壳一块块掏空,一千多米的大坝,闪电之下发亮的水漫过来,形成了一块巨大的瀑布。

水库职工还在与近十亿立方米的库水做着抵抗。有人甚至搬来沉重的书柜,试图挡住防浪墙上不断扩大的缺口。

冷静的水文站职工在暴雨中用斧子凿树,以记录洪水水位……

一道闪电。一串雷之后,突然天地噤声———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暴雨骤止,夜幕中出现闪烁的星斗。

妇女儿童们惊喜地发现,埋没膝盖的水,落到了脚踝甚至脚面上。

惊喜的喊声响起:

“水落啦……”

陈斌突然觉得脚下一晃,他听到了天崩地陷般一声巨响,板桥大坝,像是打了个趔趄,

洪水已经翻过防浪墙,剥去沙土层,从大坝跨越汝河的地段推开了缺口。

板桥大坝在微弱的星光之下,瀑布般的水幕消失,积攒了几天的近亿立方米库水,在上游来水不断地推托之下,以撕裂一切的力量,推开了板桥大坝。

“出蛟啦……”

这是在惊喜之后又一声巨大悲恸的喊声。

在地球大坝历史上,迄今依然无能超越纪录的净高十几米的水墙,逃逸出人类构筑的大坝,所向,披靡一切,睥睨一切……

水声轰隆。即使是板桥大坝上所有这些为数不多的见证者,也无法想象几秒钟之后,将被彻底改变的世界,将被抹平的历史。

板桥水库水文站的职工们,几乎来不及想任何东西,他们的职责,是记录水落水涨的水位。他们默默地拿起石块,水下去,做个记号,下去,再做记号。他们跟了几个小时,直到水库,露出清晰的,原来叫“沙河”的河床。

水每下去一厘米,那就是巨大的水墓不知道向上堆了多少米;埋了多少人。没有人说话,没有一个声音,只有这种刻骨蚀髓的天籁之声。

京广铁路遂平段,50吨的火车车厢被冲走5公里,铁轨被扭成麻花形

灾难时刻:溃坝

时间:1975年8月8日,凌晨0:40

地点:板桥水库决口处。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泌阳、遂平、确山三县交界处,沙河进入驻马店平原峡口处。

1975 年8月8日凌晨零时40分,河南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因特大暴雨引发,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顿时一片汪洋。板桥水库大坝,位于河南驻马店地区,灾害发生时,17个泄洪闸只有5个能开启。水库管理人员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而上游石漫滩水库的大量洪水急骤流入板桥水库。

在溃坝6个小时前的8月7日19时30分,驻军向上级部门发出特急电称:“板桥水库水位急遽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水面离坝顶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溃坝危险!”8日零时20分,水库第二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急电,请求用飞机炸掉副溢洪道。同第一封急电一样,这封电报同样没能传到上级部门领导手中。

20分钟后,洪水漫坝。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告急电,并“擅自”开启尚能移动的五扇闸门,此时水库已经开始决口。

震惊世界的惨剧拉开了悲凉的序幕。据记载,溃决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立方米每秒,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泻7.01亿立方米洪水。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又以平均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距离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 9米、流宽12-15公里的水流。

水墓:那些正在被遗忘的残酷记忆

在35年后酷热的7月末,我们来到板桥水库。

在大坝复建纪念碑前,9岁的小姑娘王思念,手里拿着一本著名少儿文学作家马红鹰的书,旁边是自己家里摊在水泥路面上晒的小麦。

粉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安然地生活在大坝下面。复建的大坝依然连接着一南一北的两个山头,大坝显得结实而现代。

在大坝溃口处,一个当地警察在酷热的午后照例在村庄里巡逻,村子里除了老人,就是35年后的又一茬小孩。巡逻警察把没有空调的闷热汽车停在一片树荫下,打开门散热;在草丛里自在地小便之后,将脚伸到一个水管汩汩流水的小洞上,任哗哗的水流弄湿他的制服。

“你问…75.8?吗?我们这代人没有几个知道。”警察有些难为情,笑着说。

是的,忘记的不仅仅是年轻的一代。包括他们的爷爷和父母们,也在忘记———前辈刻意忘记的是痛苦;年青一代,不经意间忘记的却是历史。

不仅是年青一代对“75.8”记忆缺失,就连属正史记载的当地县志,关于“75.8”的记载,也只有短短一小段文字,寥寥数语。巨大灾难在这里是那么轻描淡写。

把死去的孩子从妻子怀里蹬掉

河南省遂平县文城乡魏湾村的魏成栓和新婚妻子赵英被巨浪打散了———所幸,他们后来生子生女,已经有了第三代。共有28口的家族瞬间失去14口老老小小,而今重新兴旺起来———在魏湾没有谁家的房子比他们家的漂亮;而当年21岁的姑娘,变成了56岁的慈祥大妈。

8 月8日凌晨,哥哥魏栓发现院子已经变成了大水坑,屋里的水也渐渐没过小腿肚。过了约半个小时,魏栓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紧接着老屋内墙上的土块一直往下掉。“房子要塌,得跑。”魏栓赶紧招呼父母先出去,他一手拉着妻子,一手抱着小女儿向外走。水很快漫过了胸口,妻子拖着哭腔对他说:“你会水,你先走吧,看来我活不成了。”魏栓瞪了

妻子一眼:“要死咱一块死。”刚出院子10多米远,魏栓回头看了一下,老屋已经坍塌了,很快消失在大水中。夫妻俩捞着一个东西死死地抱着。

“嫂子还抱着女儿,其实只有11个月大的女儿早就呛死了。嫂子依然死活不丢手,水大浪急,哥哥不敢松手啊,一松手也是死。哥哥只好把小女儿从妻子怀里蹬掉,任死去的孩子随波逐流”———三天后,魏栓和妻子回到家里,得知两个妹妹和两个孩子都没了。

赵英等人被困在了一座老房子里,那里聚集了近百人,大水已经向屋子里渗透了,“有人把被子往门上堵,想把水堵住。”当年的赵姑娘说,可是这时,房子塌了,房子是被水憋烂的,“百十口子,活下来的没有几个。”她和丈夫扒拉上了一个箔(河南农村高粱杆织成的席状物,很大,可以卷起来晒东西,也可以抹上泥巴当墙)。

57岁的陈志家,35年前是板桥水库水产队的职工,有幸赢得了那场“生死劫”,后调回薄山水库管理局灌区管理处,在那里,结婚,生子,在家庭困顿中提前退休。他大学毕业才30岁的女儿陈慧,身患尿毒症在床数年,已经花费了20多万的医疗费。

陈志家回忆起那个夜晚,他可能是幸存的板桥水库溃坝第一个亲历者,在巨大的水头上看到的一切:世界,就在他的面前眼睁睁地消失。“就这样飘着,这个时候能看见一些东西了,白花花的水啊。我在水头上,看到前面有村庄,有灯光,突然一下近了。人和哭喊声就在眼前,可一下子就什么都没有了,过去之后,身后的水面太安静了。什么都没有了。”

“当我能够抓着东西浮出水面的时候,我已经喝水喝得快撑死了。”他不知何时从船上落入了水里,另外六个同伴不知所踪。他拼命抓住了一件东西,似乎为船体的一块木板。“这个时候能听到周围的动静了,除了呜呜的水声,也听到了嘁哩喀喳的声音和人喊救命的声音,我不知道是在哪里。”

陈志家从水里冒出来有意识时,他回忆道:“雨一下子停了,天上有了星星。”这个景象在板桥水库水文站职工老黄那里得到印证,水冲下去了,雨住,天晴。

大水把一切连根拔起

35 年后,56岁的“赵姑娘”在自家新起的大房子里回忆那时的惨象:“几天后,我们七八个人回到了村里,是按着记忆找回来的。”他们只能按照模糊的记忆寻找村庄,因为大水所到之处,房屋、庄稼、树木,一切“有根”的全被连根拔起,“留下白花花的生地,一棵庄稼都没有了。”

这是几乎所有经历大洪水冲击幸存下来的人回到村庄的记忆。

魏成栓家14口遇难的亲属中,只有奶奶的尸体找了回来。这个村庄的历史就此“从零”开始。因为,就连祖坟都被连根拔去了。“过去的东西,哪怕是一张相片,都找不到了。”村民李志国说。魏湾在1975年洪水中死去的千把号人,基本都没有坟头。埋什么呢?啥都没了。照片?唉,洪水扫得可干净了,现在有点连面目都记不清了。

不知过了多久,陈志家终于遇到了活着的人。“有些距离很近,可是谁也帮不了谁,水太快。不过大家能够互相说着话了。也看到一些冲得没力气的人…出溜?一下子就落水里不见了。”

天快亮的时候,他问周边的人这是哪里,人们说这是阳丰乡。这个时候遇到了一棵树,树上已经有七八个人了,把他救上去了。

天亮时,赵英看到了一个大瓦房的房顶,喊上面的人,才知道冲到了铁路边的仁桥。魏湾村被冲得最远的一个人到了上蔡。

大部分从板桥水库被冲下来的人,未能活着翻越京广铁路,水浪形成的巨大落差,在翻

越铁路时下沉入路沟,那里成为许多人的坟墓。“基本是几十个回来一个。”水后,铁路路沟里沉积下的尸体不计其数。一位从武汉方向来的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后来回忆:“铁路两旁的树枝,都被黑压压的苍蝇压弯了”。

大水下去的时候,人们把陈志家放到门板上,他的腿受伤了,流了很多血,垂死的他被放在一个淤杂堆上。等他能歪斜着走路的时候,医疗队的人竟然从他睡过的淤杂堆里拉出来8个死人。“我就睡在这些肿胀得像牛一样的尸体堆上。”他蹒跚着走到阳丰公社卫生院,那短短的三里路上,成百具死尸散落在路旁。

魏湾村东面的赵庄,赵学正和媳妇、7岁的妮子坐在房顶上。大水先猛地灌进房子,接着房子被水往上一拱一提,就散架了。

他和女儿抱着房檩条,开始往下漂。碰到一棵树的时候,树把房架给撞散了。女儿就此失散了。他左右不了自己的生死了,心想妞这么小,肯定是回不来的了。

“我们在水头。从文城到阳丰,一路上,听到前面喊救命,接着没声音了。一路上都是这样,感觉很奇怪,所有的东西在眼前变没了,掏空了。心里说不出来的一个东西堵着。”他漂到了京广铁路边的张店村,女儿漂得更远,并经历了几次生死。“她这一辈子也没有想到能坐这样的船。”

赵学正的女儿失散后,又抓了一个箔,箔卡在了一棵树上,天亮的时候,树被水连根掘起来,女儿又漂下去。“漂到遂平莲花湖的时候,孩子在水里哭,嗨,一个晚上啊,7岁孩子坚持到天亮!”一个大麦秸垛上,上面趴了十几口子人,孩子一哭,上面赵庄一个叫春莲的看到了,救孩子上了麦秸垛。麦秸垛过铁路的时候,被大浪打散了,断了两截,赵的女儿坐在麦秸垛前面,冲出去活了。后面半截麦秸垛上的十几个人,就活两个。

赵英和丈夫等人活着回到了魏湾,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没有回来,最多的是10岁以下的孩子,这是魏湾人最不能提的伤痛记忆。“10岁以下的小孩就活了几个。”当年开学的时候,一年级学生只有三个,高年级的也就剩下五六个学生了。学校都开不起来了。魏湾断了一代人。

大水冲走了一切,包括那里一代人的生命接力。赵学正和女儿回来了,300多口人的村子,他们是活着的130来口人中的两个。

坠入旋流不复此生

板桥水库底部高程为120米,文城魏湾高程为100米,遂平县城的高程为65米,县城东部的高程为50米。这是一个洪水可以绝对控制一切的坡度。

板桥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62平方公里,水库纵长8公里,平均宽4.45公里。下游遂平西起文城公社魏湾,东至常庄公社任庄,长达55公里,宽15公里,有830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属于其扇面攻击范围。大坝被水头撕裂的缺口很快成为300多米的裂口。

巨量的库水,犹如一把切蛋糕的刀子,轻松地将裂口从坝顶向坝基切伸,从20多米高的坝顶,直到坝基根部,近十亿立方米的水,再也没有阻力。

奔涌而出的更大的水流,雷霆万钧,成扇面的水墙,向他们蓄谋已久的目标扑去:田野、树木、飞禽走兽,平原上大大小小小的村庄和人们。

板桥水库大坝高仅为25米,库容仅为5亿立方米,板桥水库最大溃坝流量达到78200立方米/秒。板桥水库的溃坝洪水冲到下游约四十公里处的遂平县城时,还有534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洪水波以立浪或涌波形式向下游急速推进,时速在30到50公里。

换句让人无法接受的话,这就是一架绞肉机和粉碎机。

按照溃水的速度,大约十分钟左右,第一个水头来到板桥水库下游沙河第十一道弯北岸洼地的魏湾。

又几分钟后,洪水来到毗邻魏湾的赵庄———这是一个更深的洼地,村子里最高的树的树梢,还没有周围的地面高。

接着是文城、阳丰、遂平县城、京广铁路……

死神邪恶地选择了黑夜。从凌晨一时到水势平稳的早晨,这5个小时是驻马店地区最漆黑的5个小时。5个小时后,驻马店迎来了新的一天的光明。

赵英对洪水以前,她初嫁的村庄的记忆是:夏日里青纱帐密密实实,瓜熟蒂落的季节里总能尝到瓜果的甘甜与清香。可这一切,已被洪水滚滚带走。

就在板桥水库溃坝之际,它北偏西的石漫滩水库亦溃坝,同时,河南中部两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相继溃决,近100亿立方米(注,加上此前暴雨已经滞留在平原地区的均一米左右的积水)的洪水肆意横流。驻马店地区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400多万群众被洪水围困。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跨越驻马店境内的京广线铁路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最惨烈的水库溃坝惨剧。

浑浊的水面上,是成千上万具漂浮的人的尸体,大人,小孩,老人,妇女,激烈的水流将他们的衣服剥碎,他们赤裸着,回归自然状态,而更多的,则被掩埋在水下。数不清的家禽走兽,野生的,家养的,甚至包括脆弱的昆虫,几乎被悉数格杀。

沿途的黑暗中,“呼通”、“呼通”的房倒塌声,“咔嚓”、“咔嚓”的树被击断声响成一片,撞击声中,那些呼救的声音,没有机会发出下半句的声音。

人们直接被水呛死,或被水中的物件击中死亡,或被电线、铁丝缠绕勒死,或被吸入涵洞窒息而死,更多的人在洪水翻越京广线铁路高坡时,坠入旋流不复此生。

没有人,也没有神能更准确地俯瞰这个被碾碎的大地。

当时间磨平伤痕走过35年后,人们逐渐听到、看到、“回忆”到那真实一幕的情景:

洪水“所到之处,建筑、树木一瞬间消失了踪影。干流(指溃水主要冲击扇面)水面上,人头攒动,拼命挣扎、呼救。遇难人的尸体和猪、羊、牛、马、鸡、鸭等动物尸体,顺水漂流。石磙碾盘被冲下沟河,链轨拖拉机、重型机械车床等随水翻滚。遂平火车站50吨的火车车厢被冲走5公里,铁轨被扭成麻花形……遂平县燃料公司五十吨级地下油罐被拔冲走八个,最远的冲到五十华里外的宿鸭湖水库。

洪水过后,只留下一片灰蒙蒙的大地。河沟里、淤泥里,人畜尸体,横七竖八。”

1975年8月8日3时左右,峰头高达7米到10米的洪水兵临45公里外的遂平县城城下。它轻松地越过遂平县城,在遂平县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记载:“全县23万人被冲走,18869人遇难。”

可是,对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是一直存疑的,因为,仅文城公社的记载官方数字是:全公社3.6万人口中,有1.8万余人遇难。该公社魏湾大队沿河五个村子李湾、魏湾、梁湾、吴湾、赵湾,一字排开:1700余人中有近千人丧生;该大队三小队256口人中仅存96口,有7家人绝户。

板桥水库溃坝最高水位铭石,掩映于荒草之中。溃决洪水就是从这个位置盖地而来。南都

记者江华摄

板桥水库复建纪念碑,碑文称“卷走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财产”。

百万生灵的炼狱

“我看到了水从西南方向冲过来。”文城南街,70来岁的邓玉成回忆35年前,他从遂平县城回到家看到的情景,35年后,这座曾经的古镇已无往昔的寨墙、古老的房屋,“所有这个地方的一切都是重建的。”

这位遂平县塑料厂的厂长兼支部书记,在漫天的大水就要冲来时,和家人、小孩儿来到

寨墙边。这时,他的邻居邓茂的媳妇刚刚在水里早产,人们搀扶着产妇也走向了两三米高的寨墙。

邓玉成刚爬到寨墙上,洪水已经排山倒海般扑过来了。“我突然感觉西南赵楼方向有一道亮的东西,一种奇怪的呜呜的声音。等黄色的发亮的线近了,突然拐弯,接着…呼咚?一声,赵楼就被水拍进去了,开始还听到赵楼的狗叫人哭,很乱,几秒钟,赵楼啥动静也没有了。哎呀,跟拍蚊子一样啊!”

寨墙上挤满了人,未来得及爬上的,已经被水卷走了。邓玉成让家人抱紧墙上的一棵树,等着天亮。“和等着刀落到脖子上头落地的感觉差不多。”那是寂静的等待,“文城安静得像是连蚊子都死了一样。鸦雀无声,怕人。”

大水顺着文城向东北方向奔去,沿着35年后的一条宽阔的公路,直扑遂平县城。大水过了上仓、罗李、阳丰……瞿阳镇、京广铁路、八里杨村……大水没有终点,它的终点是要汇入江河,汇入大海。

“水头过去了,水的声音也小了。水面上漂过来的人,还有零零星星哭喊。这些都是上游村子里的,说不定熟悉的朋友和亲戚,就从自个脚下的水里流过去了!”邓玉成和活着的人眼瞅着被大水冲走的人不能施救,这是洪水沿途所有逃生者的悲哀。

洪水过后的文城、诸市、阳丰等一带,所有残留的树木,趴在裸露的土地上,一律指着一个方向:西南到东北,这是板桥溃水惟一留下的证据。

8日凌晨2点,洪水已扑向了遂平县城。

洪水以每秒六米的速度滚滚东下,上游被冲断的水泥电线杆连着高压线,在洪水中直扑下游,拉直的电线犹如一把利剑,所到之处,房屋、树木、建筑物拦腰切断。有的人被电线切去了头,有的被斩断了腰,有的被击昏致残,几乎无一幸免。

遂平县招待所里停着一辆炮二师的军用吉普,几名战士把电台架在车顶上,轮流向外呼叫,但报话机里没有任何回声,洪水切断了县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中共驻马店地委第一书记在洪水来的前夜,还在郑州参加地市书记会议,在他心急如焚往驻马店赶时,大水已经冲断了路。他后来绕到周口、项城、新蔡、越过淮河、经淮滨、信阳,又转乘火车,100多公里的路却绕行上千公里才辗转回到驻马店。

中共驻马店地委、地革委在想到向上级报告时,电讯中断,电报由驻马店军分区发往武汉军区,转到安徽合肥,再上报中央。

就在驻马店的告急电报辗转到达北京时,洪水的巨浪继续东进,在扫荡了上蔡、汝南之后,于8月9日深夜,洪水淹没了平舆县城。至此,板桥水库溃水,完成了对驻马店地区生灵肆无忌惮的涂炭。

可以查询到的档案资料显示,在那几天里:汝南,10万人被淹(指尚漂浮在水中),已救4万,还有6万人困在树上,要求急救;全县20万人脸浮肿;新蔡,30 万人尚在堤上、房上、筏上,20个公社全被水围住,许多群众5昼夜没有饭吃;上蔡,60万人被水包围。华陂公社刘连玉大队4000人已把树叶吃光,黄铺公社张桥大队水闸上有300人6天7夜没有吃饭;平舆,40万人在水里……

新蔡、平舆东部水仍上涨,全区200万人在水中。

这是大水过后的怎样的一座炼狱?没有人见过这样一具棺材,见过这样的一座坟茔:几十亿立方米的水仅仅用了几个小时埋葬了这一切。

逐渐回归的人们却找不到家在何处,他们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找到自己的房舍依稀可

能的地方。失散的人们,夫找妻、妻找夫、父找子、子找父、兄觅妹、弟觅姐……互相询问,东奔西跑。

几乎每个村庄,都失去了很多孩童叽叽喳喳和哭闹的声音:几个小时前,还是家庭希望的孩子们,就如小鸟一样去了天堂。一些村庄,十岁以下的孩子很少再回来———水,比他们脆弱的生命更坚硬。

腐尸遍野,夺命瘟疫

滔天洪水过后留下的,是一群群体力不支的人,饥饿、疾病、甚至传染性疾病,在大量尸体未能清理之前,瘟疫随时可能爆发,将有一批人不能逃脱第二波的劫难。

灾后第21天,恢复运转的遂平县革命委员会发出了“遂革发75(30)”号文件“关于当前防病治病的通知”。“由于灾后环境污染严重,人群抵抗力下降,乙脑、伤寒、疟疾等传染病日趋上升。”文件说,要把各地的野战医院建立起来,加强疫情报告,就地隔离治疗传染病。

京广铁路以东,地势低洼,从西平到遂平、汝南、平舆、上蔡、新蔡洪水连成一片,在数百里的洪水中,人们被围困在房顶上、树杈上或河堤上,开始打捞些瓜果、玉米棒充饥,后来只能吃树叶、树皮。

中共驻马店地委组织了几艘机帆船,日夜不停地抢救群众,但数百万被浸泡的人怎能救完———

水坑里、田埂边、桥洞中、到处都是死尸,横七竖八惨不忍睹,有的死尸倒悬在树上。卡在柴草堆里。埋尸队员们开始小心翼翼地将尸体集中在一起,给赤裸的尸体裹上随手都可以拾到的破被子、烂床单和衣服,掩埋起来,在地上留起坟头。但尸体太多,有的已无法辨认,更无法挪动,只好在水坑里,路边上挖几锹土,就地掩埋。在车站,铁路两旁、车辆里,淤积了大量尸体,既无法挪动,又无法掩埋,只好浇上汽油点火烧掉。逐渐发臭变烂甚至产生毒素的人和动物的尸体,弥漫着人们说不清楚的雾气。

由于细菌的吞噬,天蒸地热,尸体正在可怕地威胁着无衣无食,体能消耗过大抵抗力越来越弱的存活者。大量蚊蝇滋生,树上的苍蝇结成辫,滚成团,压弯了树枝和高压线。

逃难而生的陈志家被阳丰公社卫生院收治,那里已经挤满了病人。他是板桥水库的人,因此受到了格外关照。卫生院里,开始是受伤发炎的,后来是传染病发作的,每天都有人在死亡。由于病人接收太多,一座两层小楼由于住人太多而倒塌,又有很多人被砸死砸伤。

遂平县档案馆的文件记载:“灾后的遂平县腐尸遍野,苍蝇成群,外伤、肠炎、红眼病等发病人数达24万,前来救灾的北京、广州、上海和解放军等11个医疗队,共计433人。9天时间里治疗12527人。”

如何去除瘟疫,消灭蚊蝇,治疗和预防疾病,遏制传染病和瘟疫的蔓延,遏制第二波可能比第一波更大的死亡悲剧,是摆在丧失部分机能的政府机器面前巨大的课题。

更为致命的是,在一片洪荒之中,本来就很薄弱的医疗系统陷入瘫痪:各县、公社大部分医院和诊所房倒屋塌,药品器械不是被洪水卷走就是霉锈变质。

由于交通依然不畅,上述各县的发病数据相当不完善、精确、详细。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疟疾、流行性乙脑、钩体病到处扩散。文件档案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病人有113.3万……

现驻马店市档案馆藏资料显示:8月18日,平舆、上蔡、新蔡三县尚有88万人被水围,群众生活极困难,华陂公社5.6万人仍有2.16万人泡在水里,已病死21人;汝南发病32万。

其中痢疾3.3万,伤寒892人,肝炎223人,感冒2.4万,疟疾3072人,肠炎8.1万,高烧1.8万,外伤5.5万,中毒160人,红眼病7.5万,其他2.7万。8月20日全地区尚有42万人在水中,病死者274人。

从8月9日至22日,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北京、湖北、河北、山西、武汉军区、广州军区、河南省军区及全国各地市的198个医疗卫生部门,派出三千多名医务工作者先后抵达灾区。空军从9月1日至6日连续出动飞机248架次,喷洒可湿性“六六六”粉248吨,覆盖了宿鸭湖以西250平方公里的地区。

炸开班台闸

魏成栓、赵英、李志国,那些活着的魏湾村民,在摸索着找到村庄遗骸时,已无一口可以充饥的粮食。

驻马店地委、地革委的求救电报最终到达了北京,8月9日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指示到达全国各地:河南地方的党政军民要集中力量抢险救灾,重点是救人;明天中午派慰问团到河南;要求各省向河南支援大批救援物资。

8月9日深夜,遂平县委召开了紧急的常委会,决定向全县发出安民通告。但广播没有了,电讯中断了,最后想到用大字报形式贴出去,可是,找遍整个县委机关却无一张纸墨,最后在招待所楼上翻到了红纸,洪水过后的第一份安民通告才发了出去。

灾后第四天,中共中央的慰问电到达河南,号召灾区人民向洪水灾害作顽强斗争。

灾后第五天,中央慰问团在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乌兰夫的率领下,到达驻马店,纪登奎等人乘坐两架米-8直升机作了空中视察。

解放军以最快的速度向驻马店推进,海陆空立体地向灾区数百万人进行着当年力所能及的施救。空投粮食,成了解决饥饿的幸存者口粮的唯一办法。那些从天而降的食物有了一个称谓:天馍。

“那时的省会郑州,简直成了大饼、馒头的世界,都是发往灾区的救济食品。”河南省委办公厅的一位同志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

原驻马店地区档案馆馆长朱玉福当时在地区救灾办公室工作,奉命到省委报送材料时,看到大街小巷扯起了绳子,晾满了不计其数的大饼,忍不住热泪盈眶。

从灾难发生到1975年9月5日,从北京、广州、南京、兰州、济南、成都、武汉7大军区,和北京铁道兵司令部、北海舰队、东海舰队、河南省军区等赶赴驻马店灾区抗洪抢险的部队,诸兵种已达42618人。

灾后短短的几十个小时里,炎热的太阳,将数万平方公里的水面加热,几百万具人和动物的尸体开始肿胀发烂。

安徽与河南交界处的班台水闸成了困住洪水东去的“拦路虎”,如果不打开班台水闸,洪水继续浸泡着数百万的民众,发病率将迅速上升。只有一个方案:炸掉班台闸。

陈惺,河南水利厅水利专家,参与了板桥水库的设计。南都记者试图寻找到这位历史的见证者,遗憾的是,河南省水利厅的人员传递出的消息说:陈惺已于去年辞世,带走了许多不能说的秘密。

史料记载,陪同纪登奎视察的正是陈惺,他们察看了京广线以东灾区,汝南、平舆、新蔡、上蔡和西平县的范围内见到的几乎是一片汪洋,5座县城和条条块块分布的高地如同散布在海中的岛屿。直升机飞行的高度仅50米,能清楚地看到每座“岛”上都密集着灾民。一些“岛”人多面积小,大量灾民不得不站在水里和爬在树上。

陈惺告诉视察的中央领导,必须炸开班台闸,加速行洪才能救百姓于洪水。8月14日凌晨,陈惺在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一再的嘱托下,与农林部长沙枫一起抵达北京,向李先念做了汇报。

李先念在与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邓小平通话后,邓同意派出武汉军区和南京军区舟桥部队,向陈惺在地图上指出的爆破位置进行炸坝任务。

随后,纪登奎做出决定,沙枫任指挥小组组长,陈惺、盖国英为成员,执行爆破任务。14日上午十点,沙枫、陈惺、盖国英等人已经几经辗转,从北京到达新蔡县,又换乘一艘柴油机船,驶向班台闸,与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汇合。

此时,安徽阜阳地委书记正在班台闸的另一方,他被带到沙枫等人的指挥船上,沙枫下令他接受中央指令,转移下游群众。可是,他说,群众不愿转移,不同意炸坝……要与班台闸共存亡。

沙枫再次强调,中央命令一点都不能变动,必须炸坝。当日10点20分,10吨炸药爆破了班台闸,被束缚的洪水立即向下游泄去,被淹没了7天之久的驻马店,渐渐露出了地面。

建坝反坝的危机

75 .8对大坝的反思一直在持续,“建坝”、“反坝”的双方意见难见高下,就在二者的争论中,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数完成了被分割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大坝筑起在江河上。

死亡数字模糊

地方志里、纪念碑的官方“墓志铭”里,这个数字一直是模糊的,各种说法在流传

“75.8”洪水到底死亡了多少人?是不是如Discovery所说:死亡24万人?

令人遗憾的是,确切的“75.8”洪水,确切的台风线路,确切的来水流量以及库存,却没有一个确切的伤亡数字。直至今天,在当地地方志里、在纪念碑的官方“墓志铭”里,这个数字一直是模糊的,各种说法在流传着。

1975年,人们对这场震惊中外的特大洪水讳莫如深,报纸、广播保持沉默。

板桥水库重新修建,原水利部长钱正英撰写的碑文是“卷走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财产”,异常简洁地概括了这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1980年代后,全国政协委员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家驹、王兴让、雷天觉、徐驰和陆钦侃在文章中披露,河南“75.8”死亡人数达23万人。

遂平县档案局2005年编的《砥柱》一书载,遂平全县被洪水冲走23万多人,淹死18869人,大部分死难者被冲积到京广线以下地区。

1994年,原水利部长江流域委员会主任、国务院长江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魏廷铮在马来西亚被国外媒体问及“75.8”水库溃坝事件,回答说:“不记得具体死亡人数,但不会超过一万人”。他的理由是,如果死亡人数超过万人,国际新闻界必然会有报道。

但这位部级官员的说法立即遭到了中国民间的批评,死亡不过万人显然过于保守。而民间关注“75.8”死亡人数,为死难者获得尊重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息。

孟昭华和彭传荣编的《中国灾荒史》中载录,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溃坝失事,1029万人遭受毁灭性的水灾,约有10万人当即“被洪水卷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则怡和赵思雄研究说,死亡近10万人;中国科学院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写到,死亡人数达“数万人”。

“75.8”洪水见证者、新华社随慰问团记者张广友先生在2003年的一篇回忆录中,详细地回忆了死亡数字变化的内情———

原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说:“两个大型水库和那么多的中小型水库溃坝,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相当于一颗小型原子弹!”他又对张广友、人民日报记者安子贞说,给毛主席、党中央的报告,由你们来起草,内容要丰富,文词要简练,以不超过两千为好。他一再强调“不要超过两千字”。这就意味着,除了阶级斗争为纲,人民群众不怕牺牲地“战洪图”的革命精神为主导的当时,笔墨将花费在此。

张广友和新华社国内内参组吴明华于8月下旬到9月中旬再次来到河南、安徽沿旧路,从陆路重访灾区,写了5篇国内动态清样。

国内动态清样,是主要提供给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情报性质的动态信息。

这篇内参在追寻这次河南水灾究竟死了多少人?内参认为,原来报的8 .5万人的数字显然是多了,估计3万多人,最多不会超过4万人。

1975年8月20日,河南省委有个初步统计数字,说全省死亡85600多人,连同外地在灾区死亡的人数在内,最多不超过10万人。当时省委说,这个数字比较准确。中央慰问团在给毛主席、党中央写的关于河南、安徽灾情报告中,引用了这个数字。

而当时驻马店地委的意见是,不主张再逐个核实。

由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披露,在这次被称为“75·8”大水的灾难中,河南省有29个县市、1700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100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2.6万,成了后来被沿用的一个“官方数字”。

原因总结

原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黄明栓说,即使泄洪水闸提起来,“肯定还是要溃坝”

对“75.8”灾难,当年的地方领导和水利专家各有总结。原驻马店地革委生产指挥部指挥长刘培诚总结道:“一是雨型恶劣,降水量大;而是水库缺乏准备,防汛措施不得力;三是水库标准太低,四是通讯中断,上下失去联系。”

许多人的总结中,包括舆论的质疑多将矛头对准“水闸”未能提起,导致行洪不畅,大坝被憋垮。对此,当年亲自参与测量了板桥水库水位,见证溃坝瞬间的原板桥水库水文站站长黄明栓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我后来反复做过三次试验,如果泄洪水闸提起来,会不会发生溃坝呢?”

“肯定还是要溃坝。”他说,其实,当时已经提起了一部分水闸,即便全部提起,泄洪量也不过为最大泄洪能力1742立方米每秒,而那3天的入库流量为13000立方米每秒。提闸泄洪已经是力所不能及,溃坝在所难免。

板桥,或许是原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陈惺一辈子的疼痛,是他永生的纠结。这位老人已离开,关于板桥以及河南平原上的诸多水库的历史争论却没有停止。他曾经回忆道:“这一年没有召开专门的防汛会议,防汛机构严重削弱,指挥不得力。”

1975年8月21-22日,中央慰问团在郑州召开了水电部和淮河规划领导小组参加的座谈会,后来,水电部组织了全国水利机构,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专家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三条教训:

一、水库设计标准偏低,对超标准洪水缺乏考虑;二、在管理工作中存在失误。由于大水前天起干旱,驻马店地委雨前通知各大水库,可能出现伏旱,不要轻易放水;三、防汛方面准备不足,指挥失当。当险情明显,下游组织群众撤退时,一位驻马店地区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指责“扰乱人心”。

1975 年9月19日,有关部门的“板桥水库《关于大坝漫决前后情况的报告》”形成,这份

报告写道:“水库垮坝的教训之一是: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不够,路线觉悟不高,管理和防汛工作做得不好。前一段班子不团结,形不成核心,精力分散,水库管理工作偏离了方向。”

1975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水电部在郑州召开全国防汛和水库安全会议,时任部长的钱正英说:“……责任在水电部,首先我应负主要责任。由于过去没有发生过大型水库溃坝,产生麻痹思想,认为大型水库问题不大,对大型水库的安全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三是对水库管理工作抓得不紧。在防汛中的指挥调度、通讯联络、备用电源、警报系统和必要的物资准备,也缺乏明确的规定。板桥、石漫滩水库,在防汛最紧张的时候,电讯中断,失去联系,指挥不灵,造成极大被动。”

幸存者心病

魏湾村的幸存者仍然害怕:“大坝加高了,如果再垮,那是不是淹死的人更多?”

“现在,我们就怕下大雨。”这是赵英等魏湾村那一代经历75.8洪灾幸存者共同的心态,“多少次了,只要暴雨一来,村里的大部分人都会开上车、拖拉机往外跑。”水,成了魏湾村人永远的“心病”。

1987年,板桥水库复建工程开工,魏湾村的幸存者也被征集到工地上出工,他们问工程师:“大坝加高了,如果再垮,那是不是淹死的人更多?”这些沙河右岸的受害者,对十余公里之外的水库,表现出抗拒和忌惮。

溃坝多年后,陈惺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

“应该全国贯彻治淮方针,实行统一治水和蓄水。河道上的上中下游是一个整体,75.8特大洪水的抢救工作是在下游承担损失的情况下完成的,当发生特大范围的洪水时,必须强调服从全局,当发生中小洪水和局部洪水时,应该尽量照顾局部,把自然灾害缩小到最低限度,发挥水利建设的最大效益。”

或许,亲临班台水闸的炸坝一线的经历,滔天洪水从河南进入安徽,是他难忘的记忆。对水的控制是水利专家的命题,当洪水从面前随意流淌却无能无力时,那是怎样的滋味?

如果不是当年陈惺对河南水利工作的“纠偏”,或许75.8的灾难将更大。

板桥水库兴建于1950年代“治淮”初期,指导思想为1950年夏天,国家出台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这个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具体制定了“上游应筹建水库,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和“低洼地区举办临时蓄洪工程,整理洪汝河河道”的战略部署。“治淮大战”由此拉开序幕。

到1960年代末,驻马店地区新增水库100多座———不知不觉中,驻马店扼住了自己的喉咙。包括板桥水库在内的部分水库为苏联专家设计。

1961年,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在信阳找到了发配在那里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陈惺。按照陈惺的建议,河南开始对水利工程进行“纠偏”,全省水库一部分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较差、存有隐患的水库,包括一些大型水库,予以废弃。

但是,陈的建议鲜有人理会,“以蓄为主”的治淮策略被大范围推广,很快便推及到安徽。在安徽境内,不仅丘陵地区涌现大批小水库,淮河流域的河道也被一道道“水坝”分割闸起,造成淮河流域在后来数十年间致命的“肠梗阻”。

75.8对大坝的反思一直在持续,“建坝”、“反坝”的双方意见难见高下,就在二者的争论中,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数完成了被分割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大坝筑起在江河上。

板桥水库溃坝后,河床赤裸了11年,驻马店地区依然遭受过几次重大的洪水灾害。经历了数不清的考证和结论,1986年板桥水库复建工程被列入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

洛河“11.9”洪水特性分析

洛河“11.9”洪水特性分析 摘要通过总结洛河洪水的形成过程,可以更好的了解洛河洪水形成的原因及洪水特性,为将来的洪水测验、河道下游防汛及保护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洛河;洪水;径流;黄河下游 1降雨过程 受冷暖空气共同作用,2011年9月黄河中游连续出现降水过程,出现了华西秋雨大面积降雨,其降水强度大、范围广、时间长,雨带长时间滞留于河南测区所在三花区间,形成洛河流域伏秋汛情。本次降雨过程在洛河流域有如下特点:1)雨区分布广;2)降水总量大;3)暴雨出现频次高;4)降水持续时间长。 2洪水概况 3洛河洪水水位流量关系分析 洪水期间河底冲淤变化不大的测站,水位流量关系稳定为单一线;洪水期间河底冲淤变化较大,或者下游雍水较严重的测站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会导致水位流量关系线散乱或成绳套。以白马寺、长水站为例说明洛河水位流量关系变化规律。 3.1白马寺 3.2长水站 4洛河洪水水量平衡分析计算 长水、宜阳和白马寺站水量从上游到下游逐级增大,原因主要是区间降雨产生的汇流增加的水量。在故县水库上游的卢氏站水量6.761亿m3,故县水库蓄水量2.470亿m3,长水站水量为4.710亿m3,水库上下游水量基本平衡。 5洪峰传播分析 本次洪水主要分布面积广、强度大,下面根据洛河流域主要测站分布的位置进行本次洪水传播规律的分析,以长水站、宜阳站和白马寺为例说明传播规律。 分析原因:第二次降雨形成的洪峰传播,上下游三站几乎同时到达峰顶,长水站的洪峰来自于故县水库,宜阳站和白马寺站洪水来源主要是上游来水和区域降水汇流以及区间的橡胶坝蓄水。宜阳与长水之间积水面积为:3496km2,较大的支流有:渡洋河、莲昌河、汪洋河等10条较大支流汇入,因此宜阳达到

洪水作文200字

洪水作文200字 篇一:我家发“洪水”了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听见哗哗得流水声,我便是以为妈妈在冲马桶,于是我没在意,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好像有人在踩水,我以为我在做梦,我被惊醒了,咦?地上积满了水。 怎么回事,哦!原来是我家的水管坏了,这时,爸爸也没在家,妈妈只好叫来爷爷、奶奶,我们四个开始舀水,妈妈立刻打电话叫人来修,我拿一个盆子去舀水,我把水到在桶里,桶一满,妈妈就去到,累的我们是汗流浃背,一直忙到8点,人来了,帮我们修好了。 从此事起,我知道我长大了,我懂事了,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啊!家里终于恢复了平静!篇二:郑州发“洪水”啦 早上,我和妈妈、舅妈和两个妹妹一起去逛超市。可是逛完超市,又发生了一件倒霉的事。 我们几个进了超市后,先上了二楼买吃的东西。你挑几个,我挑几个,不一会就买了一大堆。有肉、日本豆腐、素鸡、巧克力、酸奶、八宝粥什么的。我们结了帐,开开心心的下了楼。向外边一看,外边挤满了人,是下雨了!“真是的,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这时候下。到了家,我的巧克力就

成”巧克力泥”了!”我嘟囔着。趁着雨小了,我们赶紧回去了。在路上,我终于看到了什么是洪水了。地上的积水足足有一米多深,回到家时,我们都成了“落汤鸡”。 今天真倒霉啊!篇三:洪水事件刘彦孜 这个星期六我们正常上课,正当我们上早操时,有一位高年级的大哥哥跑过来告诉我们,二年级十一班出事了。大家着急的跑回教室一看,好家伙,到处都是水,墙上的一个大管子破了,水都流出来了,而且是脏水。好多同学的书包和饭盒都粘上了水,我的书包被我今天放在凳子上,逃过此劫难,真幸运! 贾思远跑的最快,立即报告给查老师。查老师和沈老师非常着急,楼上楼下跑了两趟,才找到工人叔叔给我们维修,还给我们大家找到了一个五楼休息的教室。等水管修好后,我们回到教室,同学们齐心协力摆好桌椅,开始了今天的上课,洪水事件结束。篇四:厕所发洪水了 前几天,我们家的厕所发了大洪水。 那天,我在玩电脑,忽然我听到厕所有声音,我就赶忙跑到厕所里一看,啊!厕所里的水都能养鱼了,我看水龙头竟然开到了最大,我突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下午停水了,弟弟可能不小心把水龙头开到了最大,出去的时候没有把水龙头关上,结果现在厕所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把水龙头关掉后,就拿起拖把拖了起来,幸亏我及时发现,要不

从远古传说看原始历史意识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作业 15110230 11级历史师范二班雷晓凡 从远古传说看原始历史意识 想要了解和探究上古时期的历史面貌,我们有两条可靠的途径可供选择,一是依靠科考出土的文物遗址,可谓少之又少。二是蔚为大观却破碎零落的神话传说,我们在此文中只把精力聚焦在后者,浅略分析探讨一番远古传说和历史间微妙的联系。读者贤明,自有心论。 将“神话传说”一同置于案前来窥探远古历史其实略显偏颇,我们知道,神话所叙述的是神或者半神的人及其所行之事。而传说主要的叙述对象则是人,是古代先辈的祖先或者古代英雄等及其所行之事。所以我们决不可马虎大意,将两者混为一谈,闹出笑话。 前面提到过,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最大的特点之一即是多而散。相比其他古代文明,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都是自成体系,无论神灵仙人,还是英雄人物,都有其谱系可追溯查寻。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也有个大致的关系网,但前后总是不那么系统那么连贯,常令人在阅读听闻时感到突兀。例如女娲为了造人类忙前忙后好不辛苦,人类出现后却“惨遭”雪藏,而人类遭到劫难,她老人家又挺身而出,待灾祸平息又功成身退,不知下落。 想要从这些纷乱的传说神话中得到些什么历史意识实属不易,前辈论述精辟完备,我不敢望其项背,但在下读史品史过程之中,发觉

世界各民族童年时期的神话传说不约而同地吐露了同一个已经湮没于历史长河的真相。 我们暂且把目光转移到遥远的西亚,看看这里的远古神话传说对我们研究远古历史能否带来什么启迪。 西亚是人类文明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考古人员在尼尼微的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最有代表性的是一部在19世纪出土的名为《吉尔伽美什》史诗。这部史诗是美索不达米亚文学的典型代表,是两河流域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史诗。它分别刻在12块泥板上面,总共有3500多行,详细讲述了超级英雄的故事,他们在文明与野蛮之间冒险和撕杀,挑战痛苦和死亡,同时又成为他们文化价值的最好示范。 《吉尔伽美什》故事迂回曲折,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生动地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这一自然规律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敢于跟神和命运抗争的悲剧色彩。这部史诗和中国古代后羿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的类似处,在这里我们囿于篇幅不在冗述。 尽管史诗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真实的历史过程。在巴比伦时期的泥版以及石刻中,许多是以吉尔伽美什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说明该史诗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也有重要的史学价值。透过这部史诗,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可以看到人类不屈的反抗精神,看到古代史诗优美流畅的语言,看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的人文,地理,信仰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重点,我所看到的最重要的信

中国洪水和洪水灾害分布及形成的特点

中国洪水和洪水灾害分布及形成的特点 1、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历史发展悠久,因而洪水、洪灾形成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由于受青藏高原隆起的影响,形成自西向东的三个阶梯的地形和东部季风气候的特点,因此暴雨洪水主要形成于三个阶梯的过度地带,特别集中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过渡地带迎风面,形成自医巫闾山、燕山、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东侧的强暴雨洪水集中带;同时在季风和热带气旋影响下,又有一条自辽东半岛至东南沿海以热带气旋和台风暴雨为主形成的洪水和强风暴潮集中带。 2、在长期地质演变、特别是第四纪地质演变的影响下,形成了自西向东流的中国主要江河,并在中国地形的第三阶梯各河流的中下游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以及各河流上中游的河谷平川、阶地及大小不等的盆地。这些冲积平原、河谷川地既是河川径流,不仅是洪水的宣泄、滞蓄场所,又是土地肥沃、热量充足,可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 3、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下,开垦冲积平原土地,发展生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这些土地的开发利用侵占了河川径流,特别是洪水的宣泄出路和滞蓄场所,人类进入了洪水风险区,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灾害。为了减少洪水风险,人类开始修建防洪设施,主要是堤防,这样就进一步限制了洪水的出路,于是洪水灾害逐步发展,不断增加了洪水对人类的危害。 4、中国自古以来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绝大部份的人口集中在主要江河的中下游广大冲积平原以及河谷川地、盆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与水争地愈演愈烈,不断修堤束水,河道愈来愈窄,堤防愈来愈高,主要江河中下游的河道行洪能力远远低于上中游的洪水来量,依靠堤防,高出地面行洪已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广大冲积平原和河川谷地,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在当代已经远远超过土地承载能力,与水争地仍然势不可挡,土地的开发利用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天然湖泊、湿地、洼地,这些自然滞蓄洪水的场所逐步缩小或消失,人的生存发展空间已很少回旋余地。人与洪水的矛盾日趋严重,即使不断修建防洪工程设施,在大洪水和特大洪水时也难于保证全部生活和生产空间的安全,必须主动和被迫放弃一部分土地增加洪水宣泄和调蓄场所,才能保证其余地区的安全。这一特点在中国特别突出,是考虑防洪减灾的基本出发点。 5、由于河谷平川、盆地和广大冲积平原人口稠密,无论是修建水库,或展宽河道扩大河道泄洪能力,或进行临时分蓄洪水,都必迁移安置大量人口,在可开发利用土地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投入巨大,社会环境影响长期难以解决,依靠工程措施提高防洪能力有一定限度。因此,主要靠加高堤防,高水位行洪,保护生产和财产安全,其结果是堤防越修越高,溃堤泛滥的风险越来越大。由于土地的稀缺,天然蓄滞洪湖泊、人工水库、行洪河道的洲滩、河床不断遭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设置行洪障碍,进一步减少河、湖、水库行蓄洪能力,在中小洪水时即有大量土地淹没,出现大量灾民,造成相当数量的经济损失。 6、在河流上中游山地丘陵区,由于土地过垦、林木过伐、草原过牧以及开矿、修路不同时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进入河道的泥沙不断增加,造成河道、湖泊、水库的大量淤积,特别是北方多泥沙河流,河床不断升高,地上“悬河”不断增加,成为平原河道中洪水威协极为严重的部分,黄河下游最为突出。 7、广大冲积平原由于筑堤高水行洪,一般洪水位均高出两侧耕地高程,排涝困难,经长期的洪涝治理,大部地区已形成排洪、除涝两套系统。滨海地区河道可直接入海,均已形成洪涝分开,洪涝分排的格局,如苏北地区、海河流域的平原地区;长江中下游以及其以南地区的封闭式圩垸,内部建立排水、蓄滞涝水系统,并建设强大的动力抽排工程,在汛期除利用河道低水行洪期间,开闸自流排水外,大部时间依靠泵站抽水排涝;在河道之间地区,也建立专门的排水河道和临时滞蓄涝水场所,利用主要河道低水行水时,抢排涝水。妥善处理主要江河与广大平原的排涝关系是防洪的主要课题,也是减少水灾损失的重要措施。在汛期高水行洪时,保证堤防不溃决,即可减少淹没面积、积水深度和淹没历史;同时为抽排提供阵地,为尽快排涝恢复生产提供了条件。几个大洪水年,涝水淹没耕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农业仍未大幅度减产,河道防洪堤防的安全和强大的排涝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还须看到高水行洪时,大量动力抽排涝水进入行洪河道,增加了河道的行洪负担和防汛抢险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8、当代大江大河沿岸,河口三角洲地带出现的城市集镇群,为防洪带来新的课题。在防洪措施上,不仅要保点,而且要保线或面。在建设防洪减灾体系方面,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措施。 根据上述中国洪灾和防洪的特点,中国防洪减灾的重点地区,即大江大河中下游广大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上中游河谷平川、盆地,防洪减灾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土地的科学利用和严格的管理。采取综

史前大洪水解谜

对大洪水事件的探讨 一溯史发现 从“史前”人的突然消失到紧接现代人在历史上的快速出现,使我们看到其中存在着一种混乱而怪异又不合乎常理的历史局面。两者在时间上显示出一种极快的新旧交替,甚至是前后交错现象,这是多么的不符合生物灭亡和诞生规律!基于这一天大的疑问,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就此我们发现,从一些古文中记载的很多相同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从世界上很广泛流传的同一传说中可以听到,以及从现实中近现代考古界对许多远古文明物考察研究的有关结果也可以了解到,都说明现代人历史上与“史前”人类有着前赴后继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根本不存在什么所谓“史前”史后人问题;从中还都显示出,在前后人之间有一段时间中,有一场巨大的灾变导致了前人的大量灭亡,并造成了后人的社会衰败倒退。那么,在历史上真正的发生过这种可怕的浩劫吗?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巨型灾变呢,竟能导致全球人类的大 灭亡? 就此,我们可以去翻阅一些极为古老的有关文书,从其叠篇累读的同一记闻中,也可以从世界上流传很广的有关口头传说中,都不难发现,为时并不甚远,只是在区区八九千年之前,在地球与人类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一场席卷全球的巨大恐怖事件,这就是全世界上人们代代耳口相传不息的“洪水灭世”大洪水事件。大洪水事件虽说至今传说不息,可是后人,尤其是近现代人,却远远没有认识到它所拥有的巨大残酷规模,所会给全球带来的几乎灭绝所有物 种的严重毁灭性。 通过较长时间的深入探讨,我们才知道那场大洪水在地球上是全面性的,它覆盖了全世界每个角落,并且以极其浩大而激烈的派势,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留给人类一秒钟逃命的期限,就淹没了全球每一处除较高山峰以外的地方,并且这种极为恶劣的大灾变越来越严重地持续了长达近半年时间。根据它所遗留在世界各地地理标志上,至今未除的许多水纹痕迹显示,当时由平地到山区不等,降水量都达到了最低几米、最高几千米之,除了山峰以外,无处不达其深的水位。严重的是,保持这种深水位的降水,连续持续了四十多个日夜,大洪水前后共泛滥了150多天时间。更严重的是,天上长期大降水,地上大洪水,导致了全球气候骤变,由原来全球四季如夏全年都保持在几十度以上的常温气候,灾后一下落变为全年大多数日期都在零下几十度犹多的低温天气。全球包括赤道区域都结了冰冻。其后全球大部分地区,除开太阳回归线以内的地区,全都常年处于一种低寒状态,四季冰雪很少融化。并且这种气候一直保持了很长年代。在大降水同时,还从空中降落下了许多山峰岩层。当时一切迹象都充分表明,那是一场空前未有的宇宙大灾变事件,并非是地球自我爆发形成的降水或地震或海浸事件。这是以往人们没有认识到的地方。 我们所看重的问题是:在大灾便突然降临人类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在长达半年全球除高山以外到处都是几到几千米深的大洪水这种气势下,在天上连续四十多天不停的大降暴雨及特大暴冰雪极度残酷自然环境中,在全世界所有房屋都被冲毁淹没情形下,在150多天洪水泛滥严冬又不见阳光的大灾患中,在洪水后半期即形成的冰封全球零下几十度的超低温气候下,我们身临其境想一下:那时全球人类乃至所有物种,还能剩余存活下来多少呢?在人们毫无衣食准备的情况下,在没有房子,没有火种,在长达接近半年时间冰封全球性极度严寒自然环境中,在突然受冻又长期严重饥饿冰天雪地野外大自然界中,即使能逃脱大洪水的人 们,又能幸存下来多少呢?

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1季节性。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南北则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最基本、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降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就基本决定了我国洪水发生的季节规律。春夏之交,我国华南地区暴雨开始增多,洪水发生机遇随之加大。受其影响的珠江流域的东江、北江,在5—6月易发生洪水,西江则迟至6月中旬至7月中旬。6—7月间主雨带北移,受其影响,长江流域易发生洪水。四川盆地各水系和汉江流域洪水发生期持续较长,一般自7月至10月。7月至8月为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主要洪水期。松花江流域洪水则迟至8月到9月。在季风活动影响下,我国江河洪水发生的季节变化规律大致如此。另外,浙江和福建由于受台风的影响,其雨期及易发生洪水期较长,为6月至9月。这是我国暴雨洪水的一般规律。在正常年份,暴雨进退有序,在同一地区停滞时间有限,不致形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但在气候异常年份,雨区在某区停滞,则将形成某一流域或某几条河流的大洪水。 2类似性。 近70年中,全国发生了多次特大洪水,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与其成因和分布极为相似的特大洪水。例如著名的1662年海河流域特大洪

水,由7天7夜的大暴雨所造成。暴雨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其中心位于滏阳河流域。这次暴雨的时空分布和1 963年海河南系大暴雨极为相似,都造成了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又如1801年海河北系特大洪水,是由淫雨和多次暴雨形成的。这又和1939年海河北系大洪水的雨情和灾情没有多大的差别。其他流域也有不同年份发生时空分布都极其相似的大洪水的情况,例如,著名的1931年和1954年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水等等。从全国来说,大洪水发生的年份也存在着相对集中的时期,30年代和50年代特别频繁,为丰水期。10年之中就分别发生大洪水8次和11次,平均1年左右就有一次大洪水发生。60年代至70年代的大洪水相对较少,20年中共发生大洪水4次。因此,进一步研究暴雨洪水的周期性规律,是防洪减灾的重要课题。 3普遍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具有产生多种类型洪水和严重洪水灾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除沙漠、极端干旱区和高寒区外,我国其余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水灾害。我国地貌组成中,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山区洪水分布很广,并且发生频率很高。平原约占总面积的20%,其中7大江河和滨海河流地区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防洪的重点地区。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当江河洪峰入海时,如与天文大潮遭遇,将形成大洪水。这种洪水对长江、钱塘江

场段水灾现场处置方案

1 编制目的 为提高车辆段、停车场应对水灾事件的处置能力,保障场段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水灾事件对设备设施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特编制本方案。 2 编制依据 (1)《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3)《防汛应急预案》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辆段、停车场出现水灾事件时的应急处置。 4 事故风险分析 4.1 事故类型 本方案针对以下几种情况发生时事件的处理: (1)汛期雨水倒灌导致地下停车场、出入段罩棚、综合楼、运用组合库、检修组合库、特种库等重点防汛部位发生水淹。 (2)由于洪水等情况导致场段设备、设施或房屋遭遇水淹。 4.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恶劣天气,房屋土建施工老化,局部密封不严,基础设施意外损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此类情况的发生将严重危及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及地下停车场行车安全。 5 场段水灾等级 Ⅰ级:场段防汛队无法处置的水灾。 Ⅱ级:水灾区域责任中心无法独立处置,需场段防汛队支援可以处置的水灾。 Ⅲ级:水灾区域责任中心可独立处置的水灾。 6 应急处置工作组 6.1 组织架构 6.1.1 场段防汛队 队长:车辆中心主任 成员:场段防汛队各中心副主任级以上各一名

6.1.2 综合协调组 组长:车辆中心副主任(分管安全) 组员:场段防汛队各中心专项联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6.1.3 车辆抢险组 组长:车辆中心主任或主任指定的负责人 成员:车辆中心各部门相关人员 6.1.4 机电抢险组 组长:机电中心主任或主任指定的负责人 成员:机电中心各部门相关人员 6.1.5 通号抢险组 组长:通号中心主任或主任指定的负责人 成员:通号中心各部门相关人员 6.1.6 工电抢险组 组长:工电中心主任或主任指定的负责人 成员:工电中心各部门相关人员 6.1.7 乘务抢险组 组长:乘务中心主任或主任指定的负责人 成员:乘务中心各部门相关人员 6.2 职责 6.2.1 场段防汛队 (1)负责场段防汛队各中心责任区域的划分。 (2)负责领导综合协调组开展各项工作。 6.2.2 综合协调组 (1)负责场段防汛队协调工作,建立通讯网络,紧急情况下人员统一调配。(2)负责协助场段防汛队队长向上级防汛领导小组汇报和接收汛情信息。 6.2.3 各中心抢险组 (1)负责本中心责任区域的防汛工作。对本中心重点部位的巡查,对园区内外路面积水情况的检查。 (2)现场抗洪救援抢险。洪水过后,确定现场安全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场进行恢复。

洪水基本知识分类讲解

洪水的类型 洪水是河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流量急剧增加、水位明显上升的水流现象。降水、融雪(融冰)通过地表经坡地、河网汇流和地下汇流,继而进入河槽下泄形成洪水。河流洪水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泥石流和溃坝洪水等多种类型。在河口区有潮汐洪水和由风暴潮、地震海啸引起的洪水等。但我国大部分地区以暴雨洪水和山洪为主。 一、暴雨洪水 由暴雨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并伴随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称暴雨洪水。暴雨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在同一流域内,或同一条河流,常年出现的暴雨洪水与偶尔出现的特大暴雨洪水,在量级上相差悬殊,洪水特征也不一样。 山洪指山区溪沟或干沟中突发性迅速涨落的洪水。由于山区坡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和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所以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 二、风暴潮 风和气压聚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三、冰凌洪水 冰凌洪水是河流中因冰凌阻塞和河槽蓄水量下泄而引起显著的涨水现象。冰凌洪水又称凌汛。它是热力、动力、河道形态等因数综合作用的结果。按洪水成因,可分为冰塞洪水、冰坝洪水和融冰洪水三种。 冰塞洪水是河流封冻后,冰盖下冰花碎冰大量堆积,阻塞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河道水位显著雍高。当冰塞融解时,蓄水下泄形成洪水过程。冰塞常发生在水面比降由陡变缓的河段。 冰坝洪水是大量流冰在河道内受阻,冰块上爬下插,堆积成横跨断面的坝状冰体,严重阻塞过水断面,使坝的上游水位显著壅高,当冰坝突然破坏时,河槽蓄水迅速下泄,形成冰峰向下游演进。冰坝洪水多发生在由南向北流向的河段内。 融冰洪水是封冻河流或河段主要因热力作用冰盖逐渐融解,河槽蓄水下泄而形成的洪水。开河前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日照时数增长,气温升至0℃以上,封冻冰盖上融下化,岸边、河心融冰相继出现,冰盖的温度显著降低,敞露水面上下游贯通,河槽蓄水量缓慢释放而产生洪水。融冰洪水水势平稳,凌峰流量较小。 四、融雪洪水 以积雪融水为主要来源而形成的洪水称为融雪洪水。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春季⒋5月份。冬季积雪较厚,随着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积雪融化,江河水位或流量突增形成融雪洪水。因受气温影响,融雪洪水年际变化较大。同一河流的同一断面,多数年份融雪洪水的峰量一

洪水沉积的特点

一、洪水沉积的特点 1.流体特征 1)高密度块状流 2)低密度河道 3)低密度片流 4)表层渗透流 2、沉积类型 1)泥石流沉积 2)泥流 3)河道(填充)沉积 4)筛状沉积 二、旱扇与湿扇的异同点 旱扇主要由泥石流沉积、筛状沉积、漫流沉积、辫状河道沉积组成。 湿扇自近端向远端的沉积特征具有明显变化,相带分异相对明显。 三、冲积扇的主要沉积类型及其特征 冲积扇上的沉积物按成因可分为水携沉积物和泥石流沉积物两种类型。前者可进一步按沉积的位置和沉积物特征划分为河道沉积、漫流沉积和筛状沉积 (1)河道沉积--河床充填沉积主要由砾、砂沉积物组成,粒度粗,分选也差。成层性不好,可见交错层理。常具明显的切割-充填构造 (2)漫流沉积--漫流沉积物主要由碎屑组成,可含有少量粘土和粉砂。常呈块状,亦可出现交错层理或细的纹层。形成席状或片状沉积体。 (3)筛状沉积--当源区供给冲积扇主要为砾石而无或极少其他粒级的物质时,在冲积扇的表层便堆积了舌状砾石层。扇体表层的砾石层就称为筛状沉积。筛状沉积主要由次棱角状的粗大砾石组成,分选较好,其间充填物较少。 (4)泥石流沉积--当水流携带的砾石和泥砂沉积物达到足够量时,就形成了密度大、粘度高、呈可塑性状态的流体,称为泥石流。大量碎屑物质在泥石流中呈块状整体搬运,在扇体上堆积后,形成泥石流沉积。(特点:泥石流经常发育在扇体的上部。其最大特点是砾、砂、泥混杂,分选极差。层理一般不发育。粘度大的泥石流,其粗粒碎屑分布均匀,呈块状层理构造,粘度不大者可具粒序层理,扁平状砾石呈水平或叠瓦状排列。)

四、冲积扇的亚相如何划分的? 冲积扇相的亚相划分为:扇根亚相,扇中亚相,扇缘亚相 扇根亚相:分布于邻近断崖处的冲积扇顶部地带。沉积坡度最大,长发育2-3个直而深的主河道。主要为河床充填沉积及泥石流沉积。沉积物分选差、大小混杂的砾岩或具叠瓦状的砾岩、砂砾岩组成。发育递变层理。 扇中亚相:分布于冲积扇的中部。构成冲积扇主体,沉积坡度角度小,辫状河道发育。辫状分支河道和漫流沉积为主,与扇根相比,砂/砾比值较大。辫状河流形成的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局部可见你姓沙丘交错层理,河道冲刷-充填构造。 扇缘亚相:也成扇端,分布于冲积扇的趾部。地形平缓、坡度角低,漫流沉积为主。沉积物较细,砂岩和含砂砾岩组成,其间夹杂粉砂岩和粘土岩,分选变好。平行层理、冲刷-充填构造,细粒的粉砂岩和粘土岩中可见块状层理、水平层理、干裂等。 五、古代冲积扇的鉴别标志 1.岩性 差别较大,以砾岩为主,也可由含砾的砂、粉砂岩组成。 2.结构 粒度粗、圆度不好,分选差,成熟度低。 3.构造 层理发育程度中等~较差,粗碎屑沉积中常见冲刷-充填构造。 4.颜色 一般带有红色,这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冲积扇的重要特征。 5.生物化石 几乎不含动植物化石,也很少含有机质。 6.垂向层序及沉积相组合 *当冲积扇向源区退积,形成下粗上细的退积正旋回层序。 *当冲积扇向沉积区进积,形成下细上粗的进积逆旋回层序。 横向上,向源区方向与残积、坡积相邻接,向沉积区常与冲积平原组合或风成-干盐湖相相接。 六、冲(洪)积扇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冲积扇在我国现代大陆沉积中及地史时期的古代沉积中都不乏例子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二叠系-三叠系砂砾岩沉积体是古代冲积扇的典型实例。它有七个冲积扇组成,沿老山山前古盆地边缘断裂带分布,彼此连接构成冲击裙带。其岩性以中-细砾岩为主。夹大量砾质砂及中-粗砂岩。砾岩占沉积总厚度的60%-90%、砾石成分的90%为紧邻母岩的变质砂、泥岩的碎块,粒径1-6mm,分选、圆度差,见洪积层理及冲刷面,无生物化石。在每个扇体的扇中部位发育砂砾岩体,厚度较大,向扇体两侧减薄;扇中砂砾岩粒度适中,分选稍好,胶结疏松。孔隙性和渗透性相对较好,为油气储集的有利地带。

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惠宝煤业生产安全事故水灾应急方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安全方针,规范惠宝煤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使之能在水灾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稳定。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事故扩大,为此特制定《惠宝煤业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业安全规程》、《煤业安全监察条例》、《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生产安全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2009002-2006)、《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7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陕西省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惠宝煤业2013年生产接续和生产实际涌、排水量,在经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本预案。 编制原则 应急预案体系 惠宝煤业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对井下水灾事故专项的综合性文件,作为井下水灾事故专项工作的基础、“底线”和总纲,对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可起到应急指导作用。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具有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的特点。通过应急演练,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惠宝煤业井下水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是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进行编制。 将矿井各工作面、主井、辅运大巷等地点发生水灾时避灾路线列出,方便出现水灾时第一时间做出响应,降低事故造成的伤亡与损失。

暴雨洪水_城市不可抗自然力的困扰_现代城市洪灾事件与灾害管理(精)

Storm and Flood: Troubles caused by Inexorable Natural Forces in Cities 暴雨洪水:城市不可抗自然力的困扰 文 \ 雨辰 \ Yu Chen 龚常 \ Gong Chang 导读:世界许多城市每年饱受暴雨洪水的侵扰,蒙受巨大损失。“防洪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城市的防汛抗洪要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相结合,要将修筑堤防、准备抢险物质与监测预报、保险法制制度建设相结合,使高标准的城市防涝工程体系与灾害预测预警系统、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完善城市应对暴雨洪水的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1.04.019 关键词:现代城市暴雨洪水科技减灾 ——现代城市洪灾事件与灾害管理

我国城市出现约有4000年的历史,人们为了生活交通的便利,往往“城非河不守,河非堤不安”,因此城市的发展与江河、湖海密切相关。但是,这在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洪水的频繁灾祸。我国几千年来水灾频频,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的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因水灾而毁灭或废弃城市的事件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的江苏省泗州城,十七世纪末因水灾陷入洪泽湖底;新疆的楼兰城、高昌城,陕北的统万城等,则因水源断绝或干旱而废弃。明代桃源诗人江盈科曾作诗描述了水灾发生后百姓生活的痛苦情形:“一雨淹旬月,河流处处通。危株栖鹳鹤,大陆走蛟龙。破屋三农泣,炊烟万灶空。江天望鱼艇,蓑笠倚孤蓬。”南宋隆兴元年主簿王梦雷《勘灾诗》则描写了当地农民因旱无收、老幼皆哭的情形:“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有常和无常的水,联通着人与地球的内部与外部,使得大禹治水变成人类关于水的恐惧与水的治理的最初记忆,使得水患灾害变成人类与世界息息相关的疼痛神经,永远警示着人类必须关注生存的种种危急时刻。 受东部季风的影响,每年的4-9月份,我 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许多城市由于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产开发等因素,饱受暴雨洪水的侵扰。此外东南沿海的台风风暴、北方沿海的温带风暴潮等海洋性因素造成的灾害,对沿海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社会经济和人员财产的损失都是巨大的。暴雨、洪涝、风暴潮都属于水文灾害,既有季风影响、泥沙淤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等自然因素,也有滥伐森林、围湖造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等人为因素,因此防汛抗洪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对城市的防灾保护,加强控制城市的灾害源头,做到未雨绸缪,才有可能真正消除“水来土掩、兵到将迎”的被动减灾的窘状,实现“未曾水来先垒坝”,使人类凿破鸿蒙,真正探寻到自然界那种无比单纯的美丽。 一、国内外现代城市的暴雨洪水概况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一目《上古》 总第三回 周灭夏商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一目《上古》总第三回周灭夏商 第三回周灭夏商 关于史前大洪水的传说的确世界各地都有,有一种说法是海侵造成的。当然海侵本身的确对中国的岸线造成了影响,我们现在的海岸线要比上古时期向外推了几十公里。但并没有对中国的地缘结构造成大的变化。网上看到一种说法是华北平原7000年前还是一片海洋,还配了图。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否则海水退去后的土壤那能这么快成为耕地(怀疑是7000万年前)。 史前大洪水形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气温升高,我们知道8000——3000年前这段时间是温度最高的时期。南北两极的冰融化后,造成海平面上升是很正常的,因此有些洪水是因为海侵和形成的也是正常的(象地中海沿岸的那些传说)。 不过世界上一共有三极,除却南北两极外还有一极是以高度见长的,那就是青藏高原。这三个极限之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冰多。而长江和黄河都是发源于青藏高原之上,最初的水源就是融化的冰川。因此华北平原的大洪水应该是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加快了融化速度而造成的。 换句话说就是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也对东亚的原始文明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没有直到关键作用。而地中海东岸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大家看看那个三教圣地的位置就知道了,海水真要倒灌几十公里,那可真是致命的打击。 所以问题的根源是一样的,就是气温上升,但结果却是不一样的。东亚无非是多了些淡水,靠人力就可以疏导入海;西亚的那些海水,除非象荷兰人那样筑坝,否则还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可惜上古的人力很难做到)。 夏朝是否存在,亦或能不能算一个王朝都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不过通过地缘的推算,占据了中原核心地区的西部族群,是完全有可能凭借治水而形成的影响力以及威慑力,而垄断东西部落联盟的领导权的。 对于上古时期的所谓“国家”并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更多的只是一个个城邦或者聚落区。所谓“共主”更多的也只是名义上的。有些类似于后世对边缘地区族群的“羁縻”统治。也就是名义上承认你的老大地位,逢年过节再送点礼就行了。真正的利益还是要从自己所控制的地区获得。 当“夏朝”首次将共主的位置按照血缘的关系传承下去后,也意味着东西两大族群之间数百年所达成的平衡被破坏了。中原这个位置虽然可以控制黄河下流所能幅射的广大地区,但也味着他有可能遇到来自四个方向的挑战。 最先提出挑战的是来自山东丘陵地带的族群。时间仅仅是在“启”垄断共主地位之后数十年,也就是“启”的儿子“太康”时期。在这里,其实并不想提及这么多上古名词。不过史书中的这部分记载的确符合地缘结构和历史规律,因此你可以认为是在为上古的这些“历史”找寻地缘根据。但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先研究地缘上的可能性,再去检索史书中有没有符合分析的记载(上古的所谓“历史”中有很多是自相矛盾的,但大的事件发生应该是可信的)。 挑战最先来自山东丘陵地带的东部族群是很自然的,基于山东丘陵在东部族群中的中心地位,如果最初的挑战不是来自这个方向倒会让人奇怪。来自山东丘陵的东部族群最初取得了胜利,并占据了中原核心地带长达四十年(史称太康失国),其后“夏”族又重新夺回来统治地位,并将这种优势保持了400多年。顺便说一下,这个族群的标签为“后羿”部。你没有看错,这就是那个嫦娥的前夫。在这里我们不必关心他身上的神话色彩,那些自有电视剧导演去发挥。我们所要关注的是这个标签后面所暗藏的地缘信息。

我国北方4ka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

我国北方4ka 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 初步研究 3 夏正楷 杨晓燕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史前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调查表明,4ka B.P.前后是我国北方异常洪水多发的时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在这一时期普遍出现不同形式的史前异常洪水事件。异常洪水事件的出现与当时的降温事件有密切的关系,气候变冷引发的相对湿度加大和降雨量增多可能是造成这次异常洪水事件的主要原因。出现于华夏文明诞生前夕的史前异常洪水事件对华夏文明的演进势必会产生重大影响,在黄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和下游的黄淮海平原,异常洪水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这些地区早期文明的衰落;而位于我国地貌大势二级阶梯与一级阶梯之间的中原地区,尽管洪水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但它并没有导致早期文明的衰落,恰恰相反,先民们利用有利的地貌条件,通过与洪水的争斗,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诞生。 主题词 4ka B.P.前后 我国北方 史前异常洪水事件 气候背景 华夏文明 异常洪水事件是给人类带来重要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减灾防灾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观测资料和历史文献的局限性,目前我们对史前异常洪水事件还缺乏系统的了解。通过对史前洪水的研究,可以揭示异常洪水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为正确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洪水对古人类文化和活动的影响备受关注,在西方有N oah 方舟,在东方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些发生在史前的传说一直是中外学者求证的对象。近年来,科学家相继报道在地中海、黑海和美国等地发现了史前异常洪水事件的记录[1~4],并开始探讨气候变化、史前异常洪水事件与人类文明演进之间的关系[5,6]。如对黑海与里海之间博斯普鲁斯海峡沉积物的分析发现,黑海在715ka B.P.发生了特大洪水,使黑海海平面以每天15cm 的速度升高,造成来自于西南亚的农业人口向欧洲中部及埃及、南美索不达米亚迁徙,促进了农业在欧洲的发展[2,4]。 我国的史书上有不少关于虞夏时期洪水肆虐的记载。由于史书记载的洪水事件发生在华夏文明诞生前夕,因此一直为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所关注[7~12]。近年来,我们进行的史前洪水调查表明,当时在我国北方确实发生过史前异常洪水事件,这些事件 第一作者简介:夏正楷 男 60岁 教授 第四纪环境学与环境考古学专业 E 2mail :xiaz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786190.html,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1096)资助项目和科学技术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批准号:2001BA805B05) 2003-06-10收稿,2003-08-28收修改稿 第23卷 第6期 2003年11月 第 四 纪 研 究QUATERNARY SCIENCES Vol.23,No.6,November ,2003

中国南方R河洪水特征研究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4, 3, 117-12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4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786190.html,/journal/jwr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786190.html,/10.12677/jwrr.2014.32017 Research on Characters of Flood of R River in South China Junxian Chen1,2, Lan Kong1*, Renfei Jiang1 1China Water Resources Pearl River Planning Surveying and Designing Co., Ltd., Guangzhou 2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Email: *konglan2006@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786190.html, Received: Nov. 27th, 2013; revised: Dec. 15th, 2013; accepted: Jan. 7th,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78619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measured data from 1957 to 2009 at a station and found flood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tion of R River in south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nnual maximum peak discharge in the drainage basin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floods occur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and cycles of floods are getting shorter and shorter; 2) There are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nnual runoff and flood; the correlation is more closely between flood and runoff than flood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3) The process of flood is becoming sharper and thinner because of different factors. Keywords Flood, The Shape of Flood Peak,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tion, Cascad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中国南方R河洪水特征研究 陈俊贤1,2,孔兰1*,蒋任飞1 1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 2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 Email: *konglan2006@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786190.html, 作者简介:陈俊贤(1965-),女,四川省万源市人,主要从事水利规划研究,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通讯作者。

我国的暴雨洪水的特点

我国的暴雨洪水的特点 (1)季节性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撤过程,夏季我国雨带也南北移动,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年份,4月至6月上旬,雨带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长江、淮河和太湖流域的梅雨期。7月中旬至8月,雨带从江淮北部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副热带高压南撤,随即雨带也相应南撤,部分年份也会造成洪水,如汉江等地的秋汛。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季节性明显。当台风登陆我国和深入内陆时,高强度的狂风暴雨,也可形成暴雨洪水。 据统计,4月~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70%以上,6月~8月降雨量可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0%左右。所以说,我国暴雨洪水多发生在春夏秋季节。 (2)洪水峰高量大,干支流易发生遭遇性洪水。我国地形的特点是东南低、西北高,有利于东南暖湿气流与西北冷空气交绥的加强,地面坡度大,植被条件差,造成汇流快,洪水量级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相同流域面积的河流,我国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量级接近最大记录。 我国几条主要河流面积较大,干支流洪水经常遭遇,区间来水多,洪峰叠加,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暴雨洪水。 (3)洪水年际变化大。我国七大流域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各年洪峰流量相差甚远,北方比南方更明显。如长江以南地区大水年的洪峰流量一般为小水年的2倍~3倍,而海河流域大水年和小水年的洪峰流量比可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4)大洪水的阶段性和重复性。根据大量的洪水调查研究,得出我国主要河流大洪水在时空上具有阶段性和重复性的特点。 从时间上讲,一个流域出现大洪水的时序分布虽然是不均匀的,但从较长时间观察看,在许多河流上,一个时期大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另一时期频率较低,频发期和低发期呈阶段性的交替变化。另外,在高频期内大洪水往往连年出现,有连续性。 从空间上讲,我国暴雨洪水的发生与当地的天气和地形条件有密切关系,凡是近期出现大洪水的流域和区域,历史上也都发生过类似的大洪水,重复出现暴雨洪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如'98长江大洪水即类似1954年长江大洪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