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透视芭蕾舞剧《吉赛尔》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透视芭蕾舞剧《吉赛尔》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透视芭蕾舞剧《吉赛尔》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透视芭蕾舞剧《吉赛尔》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透视芭蕾舞剧《吉赛尔》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摘要:《吉赛尔》是浪漫主义芭蕾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对世界芭蕾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历来有“浪漫芭蕾舞代表作”之称,是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本文就这部舞剧中的情节、舞蹈动作、服装及音乐几个方面简单透视了该剧的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情节,动作,服装,音乐,浪漫主义。

一、情节

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艺术进入浪漫主义时期。芭蕾舞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浪漫主义运动影响。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芭蕾的题材多用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舞剧《吉赛尔》取材自德国诗人海涅的《德国冬日的故事》,是西欧芭蕾史上的重要作品,代表着浪漫注意芭蕾的巅峰。其第一幕的终场(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的维丽丝女鬼的舞蹈,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的“交响芭蕾”的范例。

本剧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女在爱情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由人变鬼而痴情不变的故事:美丽善良的农家少女吉赛尔拒绝了山林守护人汉斯的求爱,而对乔装成普通农夫的贵族青年阿尔伯特伯爵一往情深并且两人沉浸在热恋中。突然柯特兰公爵带着女儿巴季尔德和家人们打猎路过吉赛尔家,并且受到吉赛尔家人的热情接待。当汉斯揭穿阿尔伯特的身份后,吉赛尔知道心上人是贵族身份并马上要与公爵女儿结婚,她顿时感到幸福的幻影已经破灭。这一意外的打击直接促使吉赛尔心碎发疯而死。在寂静的林中墓地,一群生前被负心男人遗弃的薄命女鬼(传说中的的维丽丝幽灵)在四处寻觅复仇的机会。她们会围住走进森林的男青年,强迫他们跳舞直到力竭而亡。无比痛悔的阿尔伯特也来到吉赛尔墓前倾诉心曲,幽灵们又欲将阿尔伯特置于死地,善良的吉赛尔挺身全力相护。黎明的钟声响起,吉赛尔和幽灵消逝了,只留下孤单悔恨的阿尔伯特。

这一种既有世俗性又有传奇性的爱情故事,正是浪漫主义芭蕾对超越尘世追求的反映。它用死亡来摆脱对人世间的失望和不满,借此来让自己从矛盾和痛苦

的挣扎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它体现了一种妄想的、虚幻的、忧郁的、迷茫的,却又追求主观感受并大力渲染的思想倾向,而事实上,这也正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芭蕾所体现的大体思想趋势。所以,在舞剧上它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人间,一个是神幻世界,再以夸张的戏剧性冲突使对比更加鲜明,更加动人心魄,从而很好地表现了浪漫主义芭蕾的情感基调。

而且这部舞剧的情节完全突破了以往的芭蕾舞剧情节,过去的芭蕾舞剧情节往往习惯以大团圆、狂欢舞蹈来结束,而它则以忧郁悲伤的场景结束,给人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这也是这部舞剧的成功之处。如果说《仙女》实现了浪漫主义舞剧的变革,那么《吉赛尔》无疑就是把浪漫主义舞剧推到了顶峰。

二、舞蹈动作

现实的残酷、欺骗与彼界的忧郁、宁静高度的对比,是浪漫主义的典型范本和情感基调。而这部舞剧中除了在情节上运用对比的手法外,剧中人物的舞蹈设计也采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正面人物吉赛尔跳的是严谨、轻盈、流畅、优美、典雅的古典芭蕾舞蹈动作;守林人汗斯的动作只有一些笨拙、难看的转、跳;阿尔贝特在第一幕作为反面人物时,主要是哑剧式的舞蹈动作,而在第二幕他得到吉赛尔的宽恕的时候,他的舞蹈变得精彩而复杂,出现大段的独舞,改用了纯古典芭蕾的形式,准确表达了伯爵的内心情感,加强了爱情悲剧的感染力。

此外,浪漫主义芭蕾“飞行”、“大跳”等优雅舞姿造型在当中也有重要体现。足尖技术的发展,更是使女演员的动作更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超凡脱尘、轻柔飘逸的感受。

第二幕开始时,我们看到舞台上是一片墓地。左侧是吉赛尔坟墓上的大十字架。蓝色的月光、银白色的雾以及闪烁在灌木丛中的萤火虫给人以阴森的感觉。到了午夜时分,身上穿着过膝白色纱裙的维丽丝鬼王像影子一样出现在空旷的舞台上。她跳的变奏非常形象地刻画了她那专横、冷酷的个性特征。她将手中那根具有魔力的树枝一挥,一群维丽丝幽灵相继上场,布满了整个舞台。其中的两个领舞先后在群舞的伴奏下各自跳起自己的变奏。然后群舞开始做飘逸的阿尔贝斯克动作。她们排成6个横排先是相互交叉,然后以分开,犹如大地上白色大雾在

缓慢飘动,又如一群怨魂在诉说她们的寂寞心情。接着鬼王又跳一段变奏,她沿着圆圈做大跳动作,像要打破维丽丝的寂寞,煽起她们的复仇情绪。最后鬼王、两个领舞和群舞一起跳结尾。《吉赛尔》第二幕的舞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是芭蕾开始向交响舞蹈转化最早的标志。

著名的吉赛尔与阿尔贝特的大型双人舞,包括慢板双人舞,阿尔贝特和吉赛尔的变奏以及结尾。这个双人舞已成为芭蕾艺术的经典之作,经常单独演出,并被定为各种国际芭蕾舞比赛的规定剧目之一。双人舞开始时吉赛尔非常缓慢地把右腿抬到旁边145°,然后腿保持不动,转向跪在旁边的阿尔贝特,变成阿尔贝斯克舞姿向前倾,好像在向他诉说着什么。然后又缓慢地从他后面绕过去。一方面表现了吉赛尔在拖延时间,因为当黎明到来时米尔达和维丽斯就要消失,这样阿尔贝特就可以得救了;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与第一幕中的那个天真、活泼、调皮的少女吉赛尔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对比。

三、服装

浪漫主义芭蕾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是《仙女》和《吉赛尔》。这两个舞剧都对原来的芭蕾服装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用过膝的、形似一口钟的白纱裙代替了原来极为笨重的旧服装。由于在这一时期,女演员首次穿上了脚尖鞋以表现轻盈欲飞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感觉。因此后人把这一时期的芭蕾舞剧形象称为“白色浪漫”。而《吉赛尔》更是使这种浪漫主义芭蕾象征的白纱舞裙得到了更好的展现。不论是第一幕中吉赛尔所穿着的农村少女的服装,还是第二幕中维丽斯女鬼的白纱裙,无不体现这服装的特色。且舞剧《吉赛尔》无论在它严谨的戏剧结构、深刻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编舞的创作手法与舞蹈精彩的处理等方面都达到了白色浪漫的顶峰,因而成为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四、音乐

音乐是一部舞剧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吉赛尔》的音乐风格典雅,格调新颖,充满诗意、旋律美和戏剧性,以流畅动听且色彩多变的美妙旋律,奏出跨越生死的爱情,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更为难得的是这部

舞剧的作曲家阿道夫·亚当为了在音乐中体现出浪漫主义的意境、表达特定人物的情绪变化,首次在舞剧音乐中使用了主题旋律贯穿的手法。运用“爱的主题”等几个固定动机贯穿全剧,使整个舞剧各部分的音乐织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用复调音乐来丰富舞剧音乐的创作手法,以克服原来舞剧音乐缺乏独立艺术价值的弊端。如第一幕中吉赛尔和阿尔伯特相恋的旋律,在吉赛尔发疯时回忆他们以前的甜蜜时光时,这个旋律反复再现,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吉赛尔的形象。并巧妙地引用了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主题”作为剧中人物的主题音乐,深刻地揭示了阿尔伯特这个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可以说,这部舞剧改变了历来舞剧音乐缺乏独立艺术价值的从属地位,为后来的舞剧音乐创作树立了典范,因此《吉赛尔》的音乐是舞剧音乐逐渐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

舞剧《吉赛尔》无论在它严谨的戏剧结构、深刻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编舞的创作手法与舞蹈精彩的处理等等,都达到了白色浪漫的顶峰,无疑是其中最完美最优秀的杰作,被称作“浪漫芭蕾舞的代表作”。因而成为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_西游降魔篇_的色彩与构图分析_颜伟娜

《西游降魔篇》的色彩与构图分析 颜伟娜 一直以来,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因为经典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了,是容不得半点改变和撼动的。所以一旦有导演想要对经典名著进行改变或者是翻拍,一定会处于风口浪尖之地。作品公映之日,一定会有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肯定或是否定,批评或是赞扬,舆论的声音不绝于耳。香港导演周星驰,在这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特别大胆的导演,《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六小龄童主演的86版的《西游记》成为我们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周星驰以《西游记》为原型,共拍摄完成了三部曲,分别是其1994年参演的《大话西游》、1995年参演的《月光宝盒》以及作为导演拍摄于2012年的力作《西游降魔篇》。《西游降魔篇》取得了12.45亿元的票房,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观众人群的庞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个电影的成功。影片无论从制作到主题都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学术界对于周星驰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电影中幽默的语言以及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和电影的后现代性等方面,本文以《西游降魔篇》为范本,旨在对电影进行色彩与构图分析,以此来观照周星驰电影的美学风格。 一、色彩与构图对电影情节的推动 构图原来是绘画领域的一个概念,后来衍生到摄影、影视等领域。电影构图是指运用镜头手段和造型手段,把所要表现的人、物、景以及相关的光影、线条等造型因素有组织、有条理fb安排在画面之中。以此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意境和情感等。其中包含一切可见的视觉元素的安排、配置、比例关系。常见的构图法则有对比(动静,色彩冷暖,光线明暗)、均衡(上留天、下留底,不能够顶天立地)。对称(左右分量形成对称,给人稳定、庄严、和谐的感觉)等几种。电影构图的意义就是通过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建立一个兴趣中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首先,电影《西游降魔篇》镜头开始时一个小女孩在水边戏水,小女孩的父亲为了逗自己的女儿开心,跳入水中表演,危险就在这个时候渐渐降临,父亲在 水中很用心地表演,小女孩被逗得哈哈大笑。这时候,父亲却被水里的妖怪咬伤在不断地挣扎。年幼的女儿 丝毫不明白降临在父亲身上的灾难。终于,水面恢复 了平静。绿色的水面渐渐被红色的鲜血染红,给人以 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仿佛厄运正在降临这个村子,妖怪还会兴风作浪伤人 性命。没过多久,红色的血迹又逐渐地消失,碧绿色 的水面炸起了巨大的白色水花,喷薄而出。屏幕很快 就被白色的水花填满。一切看似又恢复了平静。接下 来的一个情节是一个装有婴儿的摇篮漂荡在广阔的湖面,显得那样渺小,那样脆弱。一望无垠的水面与小 小的摇篮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觉到将要发生在 这个婴儿身上的不幸。接下来村里的乡亲和演员文章 扮演的驱魔人为营救这个婴儿展开了一系列冒险活动。随着色彩的不同的运用,影片的情感氛围也会随着变化,观众在观影的同时情感也会随着剧情发生显著的 变化。 其次,影片进入第二篇章,色彩由明转暗。场景 转换猪刚鬣所在的客栈。这不是一家普通的客栈,是 猪刚鬣杀人藏尸的地方。客栈的内部笼罩在一片昏黄 的氛围中。高高的用黄泥做成的台阶,仿佛每迈上一 个台阶就离死亡更近了一步。红色的蜡烛散发着昏黄 的烛光。猪刚鬣的客店里有类似一个大烤炉的工具,里面倒挂着许多头猪。燃烧的炭火焕发出红红的火光,所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阴森、神秘的气氛。预示 着一场激烈的争斗即将上演。影片的第三章将场景设 置在深山中的一片竹林里。影片的第四章陈玄奘来到 了五指山。不同于以往的几个场面,这是一片充满阳 光的圣土,整部屏幕被高耸连绵不绝的黄土山覆盖,但是在画面中间却出现一丝绿意。几株莲花正在怒放。镜头不断拉近,画面又逐渐被盛开的莲花充斥着。毫 无疑问表现出导演对色彩的高度敏感和对色彩语言的 驾驭能力。 二、色彩与构图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一部成功的电影一定会有一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 105 2015%短篇小说

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绘画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透视则是为了满足反映客观事物的绘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透视是视觉艺术从二度空间向三度空间推进的基本构架。人类艺术在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到路之后才找到这个科学的方法。透视的原理和法则属于自然科学,但透视的实际运用,却是为了实现画家的创作意图,更重要的是用它的规律来指引我们认识事物。一个法则的确立存在一个领域中产生一场深刻的革命。中世纪后期人类对真理的渴望被重新唤醒。虽然早期艺术家的想象力在总体上被束缚在二度平面是,然而他们在不断试图打破平面的吸引力,从古代文物看出人类长期不断探索表现客观物象的方法。通过画家,建筑家,数学家,手工业者的劳动又得到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透视学科学空间 “透视”一词的含义,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看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1)当我们观看景物时,由于我们站立的高低注视方向,距离的远近等等因素,景物的形象常常与原来的视觉状态有了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透视现象。透视学是在平面上研究如何把我们看到的物象投影成形的原理和法则的学科。即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2)透视学是从“形”这一方面研究平面上的图形表现景物的立体感,空间感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研究物象的色彩变化清晰情况等称为色彩透视,空气透视或视觉透视,是一种光学解决方法。色彩学即研究这方面的学科。透视学中投影成形的原理和法则属于自然学科,但透视学的实际运用却是为了实现画家的创作意图,建筑师和工业美术的设计意图服务的。透视学不仅是为了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景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用它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认识事物。透视原理是客观现象的理论总结,是科学的,严密的,唯一的。但在绘画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到如果完全按照透视原理作画,会有许多局限。在绘画中不能生硬搬用,根本之点是运用透视规律为塑造艺术形象,传达绘画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 “透视”这种方法并非首创于西欧,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已记载了中国人对小孔成像现象的观察。南北朝时,宋·宗炳(公元375~443年)在他著的《画山水序》中说:“且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尽,体百里之迥。”概括论述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透视原理的运用。晋·顾恺之(公元343~405年)《画云台山记》;“山有面则背有影。-----下有涧,物影皆倒。”谈倒阴影和水中倒影的透视规律。以后历代画家对透视现象及艺术的表现方法都不乏精辟的论述和创造性的运用。特别是北宋郭熙(公元11世纪)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取其质。-----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是如此,远十数里看又是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画面看也。-----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深远之意冲融而漂漂缈缈-----”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宋·韩拙(公元1121年以前)

从色彩与构图角度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从色彩与构图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106 江丹婷《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深刻揭示了20世纪初封建礼教对人性的磨灭和摧残,同时展现了男尊女卑社会下女性的悲哀。该片获得了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这部影片是张艺谋的早期作品,由于张艺谋导演早年学习摄影所以对色彩与构图情有独钟,而这部电影中这两点也尤为出色。 色彩方面: 本片中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庆与朝气蓬勃,但是本片中红色却是作为阴森恐怖的色彩元素出现,与原本所阐释的喜庆的感觉产生强烈反差。 在影片当中,最重要的红色符号是红灯笼。大红灯笼是电影故事的主线,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女人被宠幸或者被冷落与被废黜。如当颂莲的新婚之夜满屋挂满了大红的灯笼时,是一种喜庆的欢腾,更是一种与下面非喜庆相对应的不悦的对比——红色将她引进了一场妻妾之间无形的争斗之中。在颂莲假怀孕之时,全部红起来的灯笼有了一种讽刺的意味。不再是简单的“长明”,而是昭示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生命压抑的释放。除此之外影片中大多时候的陈家是笼罩在黑暗阴抑之下的灰色,而大红灯笼的出现与陈家宅院就形成了一种极端对称的构图上,看上去就如同一张血盆大嘴,也就寓意着封建家庭对美好人性的吞噬。 红色这一色彩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元素,不仅完美地演绎了它客观上渲染环境,进行视觉造型的作用,在更多时候也是象征着一种对于封建礼教的冲击。三太太梅珊是一个张扬的人物代表,大红的戏服,大红的棉衣,大红的妆面,都让人对这个妖艳的女人感到一种要突破大宅院种种规矩的疯狂。 除红色外白色也对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颂莲身着一身白色学生服出现在这个庭院的时候,表现出她本是学生的身份以及内心纯洁,进门后穿着红衣表现她心理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清纯慢慢走向堕落。当丫鬟雁儿被颂莲发现私自在

《菊豆》色彩与构图的叙事性

《菊豆色彩与构图的叙事性》 一、画面叙述了菊豆天青关系转折 (一)、天青和菊豆互生爱怜,红与黄的相溶 天青把红色染料倒入黄色染池中搅拌,红色在黄色中逐渐散开,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刺激。红,如鲜血。黄,清淡的暧昧。此刻的色彩正暗示着剧情将要走向反抗与乱伦。之前表现天青和菊豆的都是黄色调,而此刻红与黄的结合预示着天青和菊豆距离的拉近。是天青给正处于“淡黄忍受期”的菊豆添加了红色的诱因。而构图上,整个画面红黄逐渐相溶,刺眼的鲜红逐渐散开,暗示了反抗将会进行下去,而且是以他俩结合为基础的。剧情上,与前面菊豆得知天青不是金山的亲侄子对应,且暗示了后来剧情的发展,正所谓承上启下。(二)、菊豆立场改变,肉体上诱惑,黄色 菊豆在明亮的黄色调中走向另一个自己。天青刀砍楼梯后的早晨,菊豆去马圈堵上偷看她的洞又揭开。她出门时,明亮的亮色在阳光下,她的影子打在黄色的染布上,她逐渐走向影子。这个画面从色彩上说是有诱惑性的,从构图上说,菊豆走向影子,暗喻了走向另一个自己。这个画面使人预感到将来菊豆要采取措施的方向。 (三)、情感上拉拢,青与红 菊豆哭着向天青求助的镜头,她放下自己手里的红布,抓住天青抛垂下来的红布。这个镜头,色彩和构图共同表达了菊豆与天青关系的暗自转变。天青在屋顶,菊豆在地面。天青比菊豆更有忍受下去的理由,因为他受人养育之恩。而且他是个男人,更有维护男权制度的倾向。再做牛做马,也还能看不起天下的另一半人,女人。所以,天青在这个宗法制度的森严屋宇下,比菊豆的位置更高。菊豆是在向天青求助。这一刻菊豆身着青衣,已非忍气吞声,轻佻魅惑的黄,她抓住了这上面垂下来的红。也表示,是天青给了他反抗的机会。后面的二人结合正说明这一点。此刻的色彩正是天青搅拌染料时红黄相溶的发展。 (三)、走向野合,血红 天青与菊豆第一次野合,鲜红的布匹滚滚而下动作上表示二人鱼水之欢。而颜色上,正是继红黄相溶、红青结合后颜色的更浓更纯。标志着二人正式结盟。但是这个和画面具有更深的意义,因为在天青被儿子天白棒打淹在血红的染池里,画面与此类似。天青当时本来可以自救,他是被天白谋杀,簌簌而下的红布,层层叠在染池表层,将天青覆盖。天白是这座屋子的继承人,同时继承了所有的世俗偏见和规矩,森严的男权意识。天白对菊豆与天青的结合以及自己的身世都是彻底否定的,他几乎是无来由的承袭着祖宗的规矩,从小对天青抱着仇恨的态度。所以,他谋杀天青,使影片的批判意义更加深刻。所以,这个画面是男女结合的象征也是血的散漫。血是生命之本,天青的生命出现转折,有了灵光是这个画面,被杀

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

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 2009年11月03日中国美术家网 当摄影迈入了彩色摄影的世界后,摄影构图就不再单纯考虑影调、线条、光线、形状。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构图因素正愈来愈受到摄影者的重视。确实,观众对照片画面中所表现的事物的感受,色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情绪,色彩所形成的情调也左右着作品内容的表达程度。 首先,一幅作品,要做到引人入胜,常需要有一个趣味中心。但是在不少的场合,这种趣味中心的建立并非易事。而若巧妙地利用色彩的作用,譬如在一片色彩较为单纯的景色中加入一个色彩鲜艳物体(效果最好的事物体呈红、黄、橙等色),那明丽的色彩点即可以成为照片的趣味中心,有力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其次,色彩除了能赋予被摄主体以引人注目的特性外,还能在平面的照片画面上制造出纵深度。如黄、红、橙色又向前突出的特性,而绿、蓝、灰色则有向后退缩的倾向。并且,不同色彩的并制并存,可以相互强调对方,两色亮度差愈大,效果愈明显。因此,在摄影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安排色彩的存在,就能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成功地显现出三度空间的效果来。 第三,色彩所形成的基调,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像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烈火、太阳,故称“暖色”。他能给人以积极、跃动、温暖的感受。而蓝色、绿色与冰寒、暮夜相联系,称“冷色”,给人以冷峻、静谧、萧瑟的感受。暖色系色彩的饱和度愈高,其“暖”的特性愈明显;而冷色系色彩的亮度愈高,其“冷”的特性愈明显。 第四,色彩除了据有冷暖感之外,还具有重量感。浅淡的颜色给人以轻快、飘逸之感;而深浓的颜色则给人以沉重、稳妥之感。以色彩描绘物体,浅色密度小,有一种向外扩散的运动现象,使人觉得其重量很轻;深色密度大,给人一种内聚感,会让人觉得其份量很重。掌握了色彩的这一特性,在平衡画面构图时,常会有有益的作用。 第五,大小相同的物体,如果其表面的颜色呈不同深浅,能够赋予观者以不同的面积感。浅色的面积要大于深色的面积。而且这种膨胀与收缩的现象,与色彩的冷暖也有关,暖色属膨胀色,冷色属收缩色。 第六,色彩给人另一种感受就是艳丽与素雅。这种感受对于作品主题的阐述和内容的表达是具有很大作用的。一般而言,艳丽与动态、快活的感情关系密切;素雅则与静态、抑郁的感情紧密相联。在画面中,色彩是艳丽还是素雅,取决于色彩的饱和度与亮度。其中,亮度尤为关键。不管是什么颜色,亮度高时,即使饱和度低也能给人艳丽的感觉。画面中的色彩如果是单色,饱和度高,则色彩艳丽;饱和度低,则给人素雅的感觉。要是混合色,艳丽与素雅取决于混合色中每一单色本身具有特性及混合色各方面的对比效果。 来源:网络

浅谈相机摄影色彩与构图

浅谈相机、摄影、色彩、构图 方国政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摄影师) 数码相机按种类可大致分为小型数码相机(便携式相机)和数码单反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数码单反相机又派生出单电相机(单镜头电子照相机) 小型数码相机的特征 一般容易认为.真正拍摄图片时.数码单反相机比较好。实际上.小型数码相机也有很多优点。特别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构图:可以拍摄动画。这些优点在作品创作上也有很多有利条件。 小型数码相机的好处 小型数码相机的机身主体和镜头是一体的。机身轻,体积小,不用更换镜头,可以使用各种视角进行拍摄,非常适合外出旅行。和数码单反相机不同,小型数码相机的最大特征是可以通过背面的液晶显示屏取景拍摄。而且,装有可自由变换角度的液晶显示屏的相机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高角度或是低角度的拍摄。另外,可以拍摄动画也是数码单反相机所没有的优点之一。只用1台小型数码相机就可以享受图片和动画。 视差

视差指的是在观景器中显示的影像和实际记录的影像之间的误差。由于小型数码相机的光学观景器会产生视差。所以观景器中的影像和所记录的影像之间会有偏差。因此这方面需要注意。离被摄物的距离越近.视差就会越大.距离越远,所产生的视差就越难以察觉。解决方法 通过小型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屏取景的影像,和数码单反相机一样,不发生视差。由于小型数码相机的观景器和镜头位置不同,观景器中的影像和实际拍摄的图像之间有偏差。但如果使用液晶显示屏进行拍摄,就不会产生视差。 数码单反相机的构造所谓数码单反相机,就是可以更换镜头。并且可以从光学观景器确认通过镜头的光线的数码相机。无论业余还是专业,使用数码相机都有很多好处。这里,我们来说明一下数码相机的构造以及其所拥有的便捷特性。 数码单反相机的构造和特征 数码单反相机的基本构造和使用35mm胶卷的传统单反相机大体一样。 通过摄影用镜头的光在相机内部被45度倾斜的反光镜折射到对焦屏上。然后光线透过对焦屏,经过五棱镜的复杂反射,最后到达摄影者观看的观景器。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将光线导向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感应光线,并作为影像记录下来。它和传统单反相机最大的区别

构图与色彩

●论述构图的法则(方法,规律,举例)。 1、三分式构图:将画面左右或上下一分为比例2:1的两部分,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表现的空间比较宽阔。其中画面的一部分是主体,另一半是陪体。常用于表现人物、运动、风景、建筑等题材。 2、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3、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4、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5、X型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放大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例如罗中立的《父亲》。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例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拉斐尔的《基督显圣》 8、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如何拍好一张照片(人像,风景,景深)。 一、保持相机的稳定 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晃动。一般左手持机,将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让身体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使用长焦镜头,一定加用三脚架。按动快门的手法要稳定轻柔,整个人要放松,调整好呼吸后,屏息凝气进行拍摄。低视点拍摄时可采用坐姿或单膝跪姿持机,以增强稳定性。 二、使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身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偏移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体的质地和立体感。但应注意,取景时一般不要让自己的影子进入画面。 三、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竖拍或横拍),拍摄出来的图像效果也不相同。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度(比如拍摄森林),而横拍则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宽度(比如拍摄连绵的山脉)。但袖珍相机拍摄时应注意,别让手指遮挡了闪光灯。 四、变换拍摄风格 在拍摄中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拍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抓拍瞬间的时候,可以以静制动,让你的照片富有动感效果。在拍摄人像的时候可以让她尝试各种各样的动作,

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精美彩图教案 人美版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课标版 教学内容:小学美术课第九册第三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描绘五想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真实。 2、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对绘画的热爱、美术的热爱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欣赏几张图片,同学 们,这些图片漂亮吗? 喜欢吗?想不想把它画 下来啊?好,今天老师 就教大家这种类型的 景物。(幻灯片显示主 题) 2、同学们有没有观察到 刚才的景物都有些什 么特征?,我们再来看 些图片,分析这图片,看道路、树木、近处、远处 有什么变化,说说你的感受。 (总结:路面,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路两旁物象近长远短、近疏远 密、近大远小,天空近宽远窄大小等。) 3、生活中你还见过这种现象吗?你想用你的笔在纸上表现这些事 物吗?先我们先来讨论 (1)我们天天在校园中,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如果要同学们画出来,在纸上怎样表现呢?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分析:这些图片有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吗?(3)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讨论这个问题。 二、新授(10分钟) 这就是透视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 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 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 究和表示空间距离。(幻灯片13)这个我们了解一下就行。 透视在画面中,有消失点,视平线和视点。(幻灯片示图,并 对各名词作仔细的讲解)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 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霍贝尔是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这张画的构思独特,画中乡间小路旁的树木由近及远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远方的透视现象。作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甜美,洋溢着明朗而宁静的的乐观情绪。他的画是透视现象的典型代表对不对?好,哪我们来找找这幅画的视平线和视点。(幻灯片示图,稍作讲解) (3)大师们都用到了透视现象,我们来来欣赏一下世界名画,大家注意观察里面的透视现象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迪尔克*鲍茨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雅典学院》,梵高的《夜间咖啡馆》,乔治*德*基里科的《忧郁神秘的街道》 三、指导学生作画(5分钟) 好了,看完了大师的作品,感觉怎么样呢?是不是很想画了?那我们回到我们讨论的问题,来教大家画。(先点幻灯片,再在黑板上板书,粉笔教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 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10-15分钟)

最新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构图与色彩浅析资料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构图与色彩浅析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它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规模宏大的莫高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珍品,而且包涵了中国乃至西域的中世纪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被称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敦煌莫高窟具有珍贵的艺术、历史、科学价值。 敦煌莫高窟艺术灿烂辉煌,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包纳了巨大的容量,创造了独特的形象,从而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敦煌壁画来源于佛教,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它的题材、内容一般都是反映着佛教或者与佛教有关的,其艺术目的的实质是借助于宗教的题材,曲折隐晦地折射出世俗生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艰辛,以及对理想社会幸福生活的憧憬,因而从题材上来看,带有一种理想与完美的情怀。同时,壁画均绘于洞窟的四壁,大多没有画框因而其壁画的构图形式同样也是无拘无束,抒写出创作者的自由心灵 理想化的布局人物比例关系首先,敦煌壁画的构图是散点式的,是无焦点透视的。即:壁画的位置经营是“笔随心走”,画中的人物也是“象出意生”。敦煌壁画的题材内容一般都是反映着佛教或者与佛教有关的,大多数画面是依据绘画者丰富而自由的想象而创作出来,是绘制者理想化的主观境界的体现,在构图时能够完全根据作者的主观心理的需求和审美的需求,对所需要表达的形象的大小、布局进行主观的塑造、调整和变化,从而无须顾及客观现实的透视比例等等。例如:《萨埵那太子饲虎》,整个画是围绕故事的主人公——萨埵那太子展开的,因而作者不但把这个中心人物占据着整个画面的主要位置,而且其形体也表现的最大。至于其他的辅助人物与物象,都围绕着这个中心人物来进行协调配合与有机的穿插,其大小比例突破了客观的真实,但却让阅读者第一时间的了解到作者所传达的主旨意图。再比如:《九色鹿王本生》的故事,此画设置了两个主要的形象,即鹿王和王子。这两个艺术形象在画幅中心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鹿王的形象与人等大,这在客观的自然环境中是不存在的。而其他人物:如溺水人和侍卫等非主要的人物安排在画幅的次要的位置,而且形象也有着大小的不同。这种构图法则同样也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强调表达善恶因果报应的关系而采用的。在这些壁画作品中,人物的主要与次要、伟大与渺小,完全的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形态,丝毫不受到现实空间比例的束缚局限。 二、随意性构图与设计性构图并存 随意性构图是指:“作者从主观情感出发、在抒写胸臆、表达意趣、描绘想象和幻觉的同时,常常带有浓郁的感性特征和主观色彩。他们的构图方式并不经过理性的过滤,不需要深思熟虑的构思、谋划和经营,而更多的是依赖于直觉,甚至下意识的‘即兴’。就画面的特征来看,这类构图往往缺乏规律性,画面具有较强的运动感,显得自由、热烈、躁动和不安定。”①在敦煌莫高窟,随意性构图往往运用在具有故事情节的壁画中,使得整个故事具有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艺术效果。设计性的构图可以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出于对画面装饰功能的需求,或是出于创作者对于整个画面秩序感和规范感的追求;另一类是于对称中求不对称,追求一种不对称的美。a.绝对对称式构图一般而言,绝对对称式构图从画幅的外框到画面的框架和结构,以及画面的各个部分内容的安排,都经过缜密的计算与设计,有着规范严格的格律体、连续体以及适合的几何形状。在敦煌壁画的藻井、图案之类的均采

素描、色彩、透视课

素描浅谈 一、什么是素描? 1、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做素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国传统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以称之为素描。通常讲的素描多元化指铅笔画和炭笔画。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素描通常采用可于平面留下痕迹的方法:如蜡笔,炭笔,钢笔,画笔,墨水,及纸张等,其它还包括在湿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条,金属,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损。 轮廓和线条是素描的一般称谓。素描具备了自然律动感。不同的笔触营造出不同的线条及横切关系和节奏、主动与被动的周围环境、平面、体积、色调、及质感。 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带色彩的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彩色,而是着重结构和形式。 2、素描的地位 素描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素描是其它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另外对平面设计,也是画草图的必要基础。素描虽然被视为是两度空间的艺术,不需要颜色及第三度空间,却也同时暗示这两者。 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为复制或摹写的基础,但以它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特的。虽然各种艺术不一定都要先绘出素描稿,但素描却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在作画时往往预先勾出轮廓作

为草稿,然后用色彩渲染,当艺术作品完成时,素描稿常被掩没或销毁。因此,素描只是一种技术准备。到14世纪末,素描不再仅是附属品,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有着广泛的表现范畴:能表现体积、空间、深度、实质和动作。文艺复兴以后,素描已不仅只有实用地位,而是成为能代表人类创作能力的艺术品。 3、素描的工具 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石笔、炭笔、铁笔、粉笔、毛笔、铅笔和钢笔等;也有用钻子和金钢石作画的。工具的不同关系着素描的性质和构图,工具也能影响画家的情绪和技巧。 工具的选用取决于画家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一般认为,干笔适宜作清晰的线条,水笔宜于表现平面;精美的笔触可用毛笔挥洒,而广阔的田野则可用铅笔或粉笔去勾勒。炭笔是两者都可兼用的。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至于铅笔适合较小尺寸,很少大张的铅笔画,而钢笔画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素描的单色表达使工具变得十分随意,而且常常可以综合使用几种工具造成多种画面效果,所以是一个极广阔的天地。 (1)铅笔 铅笔是最简单而方便的工具,初学者素描常从铅笔开始,主要原因是铅笔在用线造型中可以十分精确而肯定,能较随意地修改,又能较为深入细致地刻划细部,有得于严谨的形体要求和深入反复地研究。同时铅笔的种类较多,有硬有软,有深有浅,比较俱全,可以画出较多

影调、色彩与构图

影调、色彩与构图 在摄影构图中,光线和色调拄往可以用来创造画面纵深感和戏剧性的效果。英国摄影家戴维·加兰特认为,在早晨和傍晚,光线来自低角度,此时的光线是最好的,要充分加以利用。它能自然而然地把各个特殊投影平面分开,突出画面中的某些重要方面,从而使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加兰特的体会是:强硬的光线能使物体产生细长的影子,因而往往可以创作出戏剧性效果,而柔和的光线则能办人创造一种静温安详和悠然轻松的气氛。光线当然是色调的同义语,但归根结蒂,照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的强弱程度和种类,决定着色调的性质和类型。 通过细微的色调变化,而不是强烈的色调对比,可以轻易取得纵深感并因此而产生真实感,反差太大往往产生一种图解式的和平面的效果。摄影大师们运用光线和色调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真实感,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如果拍摄的是肖像,则会给人以可以同被摄者交谈的感觉。 一般来说,彩色照片的画面构图不同于黑白照片,它的视觉效果有赖于暖色(红色)和冷色(蓝色)之间的关系,有赖于这些特定颜色的对比。因此,重要的画面因素在构图时往往退居第二位,所以说,彩色照片的画面构图,要比黑白照片难于掌握。 加兰特指出,在进行彩色照片构图时,要记住,较强的色彩往往比较弱的色彩显眼。这是因为,所有颜色都是由色素与灰色的某种百分比组成的,画家仍称之为色度比。具体地说,在一种颜色中,色素越多,这种颜色就越强,它的存在就越明显。例如,嫩红色在暗蓝色的背景中简直会跳出来。同使用光线一样,两种颜色配在一起时,其色素内容的生动对比,能够使本来沉闷的画面呈现生气,从而使照片成为一张成功的作品。 在摄影构图中,影调能对观众产生积极的情绪上的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在于长期形成的心理因素。黑色常使人联想起夜晚,联想起某种神秘的事物。因此,暗调的照片要比淡调的照片更富有戏剧性,且有粗豪、深邃的效果。白色与淡灰色调,常会激起人们愉快的情绪,使画面有雅洁、娴静、坦白或高贵的效果。绝大部分是中灰色调的话,还有一种平易亲切的印象。 色彩也同样会使画面形成特别的气氛或感情。红色是强力、温暖和进取的象征;蓝和绿是宁静、和平、寒冷的颜色;棕和黄则相当于黑白摄影的中色调,是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调和体。要注意运用恰当的颜色来衬托主体,对比性不宜太强,否则会有不调和之感。画家,尤其是一些经典的名画家都懂得,最有效地运用光线的技巧,是使画面中的最重要部分比其他任何部分都明亮些。摄影也是如此。美国摄影家约伯指出,在处理画面影调时,“一般是画面的边缘最暗,渐渐地往最亮部分过渡。任何一种用平面表现的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将观众的视线牢牢地吸引在画面上。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构图技巧,只要被摄体位于最亮部位,它总是比较容易吸引观众的”。· 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布斯在谈到色彩与构图的关系时指出:“色彩总是作为形式、线条和质感的附着物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色彩浓重的形状可以主宰整个画面,比如一大群彩色气球,布满白云的蓝天与鲜亮的金色麦穗相接等。一座建筑物,不管它是什么颜色,只要安排在适

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1课时)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的位置,在观者的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感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如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搜集相关资料等。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从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照片时,注意从三个方面分析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一是地面,近宽远窄;二是路两旁的物象,近长远短;三是天空,近宽远窄。用宽窄、长短来概括透视的缩形现象,会使学生感到直观好记。 在作业过程中,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周围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在头脑中留有印象,尽量在绘画中不形成错误透视的习惯。对透视现象有粗浅的认识 并能初步表现出透视效果,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的立体的艺术,其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规律可以把物象具有的高、宽、深的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来。 透视在绘画中的表现可分为形体透视(几何形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者位置呈平行位置时,这种透视称平行透视;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因为物象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叫“远近法”。把一样的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人 美版 (1课时)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的位置,在观者的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感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如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搜集相关资料等。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从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照片时,注意从三个方面分析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一是地面,近宽远窄;二是路两旁的物象,近长远短;三是天空,近宽远窄。用宽窄、长短来概括透视的缩形现象,会使学生感到直观好记。在作业过程中,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周围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在头脑中留有印象,尽量在绘画中不形成错误透视的习惯。对透视现象有粗浅的认识并能初步表现出透视效果,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

垫。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的立体的艺术,其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规律可以把物象具有的高、宽、深的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来。透视在绘画中的表现可分为形体透视(几何形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者位置呈平行位置时,这种透视称平行透视;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因为物象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叫“远近法”。把一样的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的理解的不深刻,所以在画作业时,表现物体的前后的尺寸不是很明显。五年级的学生对这个透视问题,理解的不到位,我们可以慢慢的引导,使他们对这一概念更好的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了解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空间感,使绘画作品更真实。 2、技能目标: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能力,能较正确地分析和画出场景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浅析电影《英雄》的色彩与构图

《英雄》色彩与构图分析 12广电 118522012007 刘海真 《英雄》是导演张艺谋2002年的作品,是其转型执导的首部武侠巨制。这部片子缔造了国产电影的全球票房神话。不仅占了当年内地票房的四分之一,首次在本土打败了好莱坞大片,而且同时在韩国、日本、北美等地的票房也登顶。不仅票房好,这部片子在国际上也享誉盛名,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得多个国内外电影奖项。 《英雄》讲述的是赵国四名刺客无名(李连杰饰)、长空(甄子丹饰)、一对儿情侣残剑(梁朝伟饰)飞雪(张曼玉饰)刺杀秦王(陈道明饰)的故事。影片以荆轲刺秦的故事为原型,但是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以刺客无名和秦王两人的讲述展开几段色彩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情节。《英雄》的色彩运用唯美创新艺术,让人看了赏心悦目,一直被人研究称赞。影片的色彩主要由黑,红,白,蓝,绿色各自占据不同情节,其中黑,红对比强烈,白,蓝,绿色也出现的恰到好处。 影片一开始的基调是黑色的冷色调。身穿黑色铠甲的秦军士兵,黑色的秦王宫殿,宫殿里众多身穿黑色官服的秦朝官吏,以及身穿黑色铠甲的秦王。这黑色给人一种压抑,威严的感觉,隐喻着连年的战争,局势紧张黑暗,危险随时存在,也象征着宫廷的威严,封建王权的至高无上。无名也是身穿黑色衣服,显示其神秘,隐喻其刺客身份。影片后面有出现秦士兵或秦宫殿都是运用黑色,黑色是影片的其中一个鲜明色彩。 无名给秦王讲述残剑飞雪的故事,影片运用了红色。这一部分不仅各人物身穿全红色衣服,连赵国的书馆也是红色的,红色的墙壁,地板,书桌,写字用的朱砂,甚至连书写的字也是红色的。整个红色的空间背景。红色在这里有几层象征意义。一方面红色隐喻着这几位侠客的国仇家恨,也象征着其内心的矢志抱负。红色赵国书馆也隐喻着危险,果然之后飘扬着红色旗帜的秦大军到来。飞雪身穿红色衣服,象征其内心爱的炽烈。红色也暗示无名讲述的是谎话。 当秦王讲述自己的猜测时,影片运用了蓝色。不仅残剑身穿蓝色衣服,影片画面也是蓝色的,这里的蓝色隐喻残剑飞雪牺牲自己助无名刺秦,现实是伤感

第2章 色彩设计与构图

第二章色彩设计与构图 1、色彩设计与应用的要点 内容结构 2、构图设计与应用的要点 能力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色彩设计和构图的一些基本概念,能够在信息商品采集过程中加以应用。 知识目标 学习和掌握色彩的构成基本原理、色彩混合以及色彩属 性对于商品展示的影响;了解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的作用以及在拍摄时注重色彩调和与对比来衬托主题;掌握拍摄中构图的概念与作用,以及在商品采集中常见构图的应用。 第一节色彩设计与应用的要点—知识正文 1、色彩构成基本原理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一是光源的照射,二是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三是环境与空间对物体 色彩的影响,简言之,物体色=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习惯上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总和称

为固有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形成不同的色光,叫 做光源色。简言之,光源色就是光源照射到白色光滑不 透明物体上所呈现出的颜色。环境色指在光源照射下, 环境所呈现的颜色。 2. 色彩的混合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混合起来,做出新色彩的方 法称为色彩混合。色彩混合的方式主要有加色混合、减色混合和空间混合等。(1)加色混合,被称为RGB色光三原色 的混合,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基本上可产生自然界中全部的色彩。由于加色混合是色光的混合,因此随着不同色光混合量的增加,色光的明亮度也逐渐加强,当全色光混合时,则可趋向于白色光,它较任何色光都明亮。摄影、影像电视等都是应用加色混合原理设计的。 (2)减色混合,被称为CMY色料三原色的混合,即把 不同色彩的色料混合在一起,生成新的颜色。有色颜料之所以能显色,是因为物体对色谱中的色光选择吸收和反射所致。“吸收”的部分光也就是“减去”的部分光。印刷、绘画等都是减色混合,当进行混合时,相对于在照在上面的白光中减去各种色料的吸收光,剩下的反射光混合的结果就是混合得到的颜色。随着混合越多,白光中被减去的也越多,剩下的反射光也就越少,最后趋向于黑色。

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学

题目:西方绘画中的透视学 摘要: 关键词: 参考文献: 1:透视学在西方传统绘画中的意义(李雅君) 2:浅论东西方绘画语言之比较(吴柠) 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的发展历程(张静) 透视学是绘画的舵轮。 透视学就其绘画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缩形透视,研究

物体在不同距离处的大小;第二部分是研究这些物体的颜色的淡褪;第三部分研究物体在不同距离处清晰度的减低。 绘画以透视学为基础,透视学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关于肉眼功能的彻底的知识。眼睛的功能很简单:在一个锥体中摄取一切摆在眼前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西方绘画十分讲究透视法, 所谓透视法, 简单地说,就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世界是立体的, 西方人没法不观察到这一点, 然后他们聪明的大脑指挥他们灵巧的双手在白纸、画布和墙壁上如实地记录下他们看到的一切, 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尤其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和还原生活的特性, 他们严格地按照物体在同一空间中的大小比例进行描绘, 也就是说, 是按照近大远小, 近高远矮的基本原理进行创作的。所以物体在平面上也能呈现出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感觉的立体效果, 生动、逼真,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达芬奇所述的透视学,与他之后的那些主要讲解几何透视法的画家们的透视研究重点不同,现在的画家们总希望以非常肯定,丝毫不差的方式来研究透视,非常强调几何透视的作用。而达芬奇不同,他同时强调透视的三个方面(几何透视、空气透视和隐没透视)的重要作用,并且将他的观察和经验详细的记录下来,这些内容是对单讲几何透视的那些书的最有力补充,对全面了解透视知识有很大帮助。 说到透视学,我们不得不提提有“绘画之父”之称的画家乔托。他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和中世纪的最后一位画家,在透视技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的代表作《逃亡埃及》的背景中对山峦树木的描述,使我们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画面景物近大远小的缩变,并且他大胆地使用透视的缩变来表现远处天空中飞翔的天使,摒弃禁欲主义,充满了生活的情趣。画中的玛利亚虽然是在向埃及逃亡,但神态震惊,就像是一位古希腊的女神,她的父亲慈祥、健壮,像一位诚实的劳动者。画中其他的侍者和天使的形象也十分生动。总之,在乔托的作品中看不到中世纪那种神灵的形象,人们能感觉到他对人间生活和自然的热爱。除了这些表现出舞台空间的效果之外,他又发现了光线在表现空间效果上的作用,如在《逃亡埃及》中,近山与远山都具有了光线的明暗变化。虽然这种对形体缩变(透视法)和光线明暗变化(光透视)的表现技艺略显笨拙和不自然,但仍可看出画家为“画其所见”而进行的孜孜不倦。正是乔托,为其后的数辈艺术家大致描绘出了传统绘画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