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乡村价值生产能力及其对乡村文化构建的启示

乡村价值生产能力及其对乡村文化构建的启示

笫37卷笫1期 Vo]_37 H

长舂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liniversily

20】8年1月

Jan.2018

乡村价值生产能力及其对乡村文化构建的启示

冯蕾

(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M16)

[摘要]乡村不仅是农民“家”与‘‘业”之所在,更是一个价值生产单位。自然性价值、超越性价值、

社会性价值的获得使农民能够正确处理自然、自我、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世俗性事务中实现自己的

人生圆满。改革开放后,市场大潮涌人的经济理性和个人主义不断瓦解着农民的超越性价值,进而

加重了自然性价值的丧失和社会性价值的异化。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可能是消

灭了农村的城市化。要让乡村记得住乡愁,成为回得去的故乡,关键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为农民

提供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以及重塑乡村的公共道德秩序。

[关键词]乡村;价值生产;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 - 7602(2018)01-0014 - 06

乡村并不仅仅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地理存在。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来说,乡土社会既为其提供安身 立命之根本,也为其提供社会交往、升华人生价值之场所。因此,乡村不仅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农民的生活 单位,更是价值生产单位。

一、乡村价值生产能力及其意义

所谓乡村价值生产能力,是指乡村为农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提供意义说明,以及为农民生之条件、活之意义、交往之目的提供价值判断能力。具体说来,它包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乡村赋予 农民的自然性价值、超越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

自然性价值是乡村赋予农民基本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过程中,农民对这种物质条件所采取的价值判 断、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以及由此形成的对自然的回馈方式。这其实反映了在乡村中农民对自然及其与自然 关系的价值取向与判断。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给予农民衣食之源的同时,也赋予农民对土地、对自然资源 的敬畏与守护。人们对自然馈赠的感恩而不是掠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不是征服,是农民在祖祖辈辈的 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在传统乡村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

超越性价值是乡村赋予农民的生存生活之根本价值与意义,其源于生存条件但又超越生存条件,是农民 在对自我审视和思考过程中对有限人生转换为无限意义的精神诉求,是在个体有限生命极限之外的自我生命 价值的延续。这是一种超越性体验与转化,是农民在面对死亡拷问时所应具有的终极关怀。这种价值在乡村 文化所赋予的家庭伦理中实现,在祖先一子孙的绵延中彰显。这也正是贺雪峰先生所说的农民的“本体性价 值逝去祖先的生命价值会在一次次的祭祀中与现世子孙相连而不断获得延展,而每一个农民“只要完 成伦理责任都会获得文化生命而融入祖先一子孙脉络中获得不朽”(21,即每个农民通过完成家庭的繁衍与兴

[收稿日期]2017-09-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K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系统建构的动力机制研究’’(15YJCZH042);北京建筑 文化基地一般项目“北京城市化发展中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冲突与消解"(8R8AC2015006)。

[作者简介]冯蕾(丨982 -),女,讲师,博士,从事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研究。

? 14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