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1.经历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能够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重点)

2.能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站在离旗杆BE底部10米处的D点,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与水平线的夹角∠BAC为34°,并已知目高AD为1.5米.现在若按1∶500的比例将△ABC画在纸上,并记为△A′B′C′,用刻度直尺量出纸上B′C′的长度,便可以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实际上,我们利用图①中已知的数据就可以直接计算旗杆的高度,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涉及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我们已经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所满足的关系(即勾股定理),那么它的边与角又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本节要探究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类型一】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如图,在一次测量活动中,小华站在离旗杆底部B处6米的D处,仰望旗杆顶端A,测得仰角为60°,眼睛离地面的距离ED为1.5米.试帮助小华求出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

到0.1米,3≈1.732).

解析:由题意可得四边形BCED 是矩形,所以BC =DE ,然后在Rt △

ACE 中,根据tan ∠AEC =AC

EC ,即可

求出AC 的长.

解:∵BD =CE =6m ,∠AEC =60°,∴AC =CE ·tan60°=6×3≈6×1.732≈10.4(米),∴AB =AC +DE =10.4+1.5=11.9(米).

所以,旗杆AB 的高度约为11.9米.

方法总结:本题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直角三角形并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解题.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 第5题

【类型二】 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

物体的高度

如图,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

台灯的灯臂AB 长为30cm ,灯罩BC 长为20cm ,底座厚度为2cm ,灯臂与底座构成的∠BAD =60°.使用发现,光线最佳时灯罩BC 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为30°,此时灯罩顶端C 到桌面的高度CE 是多少厘米(结果精确到0.1cm ,参考数据:3≈1.732)?

解析:首先过点B 作BF ⊥CD 于点F ,作BG ⊥AD 于点G ,进而求出

FC 的长,再求出BG 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解:过点B 作BF ⊥CD 于点F ,作BG ⊥AD 于点G .∴四边形BFDG 矩形,∴BG =FD .在Rt △BCF 中,∠CBF =30°,∴CF =BC ·sin30°=20×12=

10(cm).在Rt △ABG 中,∠BAG =

60°,∴BG =AB ·sin60°=30×

32

=153(cm).∴CE =CF +FD +DE =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1.2 《30°, 45°, 60°角的三角函数值》导学案 华阳九年制学校:王利祥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学习课本第8至9页内容,然后开始做导学案; 2.用红色笔将重难疑点勾画岀来; 3?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疑惑 点,组内外“兵教兵”,相互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能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锐角度数。 2.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重难点】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熟练计算含有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 运算式 教学过程: 由此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均与 _________ 和 ____ 边有关,正切只与 ________ 边有关。 2.如图:P 是/ 的边OA 上一点,且P 点的坐标为(3,4), 贝U cos = ________ , sin = _________ ,tan = __________ . (二)、设问导读(自学课本第8至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 1、请阅读思考课本第 9页探究内容,会求并熟记30 °、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 正切值并填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总结记忆口诀。 0"-\^三角函数 锐角a 正弦sin a 余弦cos a 正切tan a 30° 45° 60° 2、记忆口诀: (一)温故互 查: 要求1. 认真复习旧知识 2 .课前用时 1 ?如图所示,在 Rt A ABC 中,/ C = 90° 5 sin A ― ) ,cos A -— ) 斜边 斜边 tan A ( ) ;sin B ( A 的邻边 斜边 cosB ( ) 斜边 tan B ( ) A 的邻边 3 科

初中数学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公开课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第 1 课时正弦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理解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事实; 2. 掌握正弦函数意义,能依据正弦函数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30°和45°与其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值之间关系的探讨,可以获得“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一定时,这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这一重要结论,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在探索正弦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由特殊到一般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正弦函数定义,理解当锐角一定时它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固定不变这一事实.【教学难点】加深直角三角形中,当它的某一锐角固定时这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个定值”的理解.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 为使水管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为35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管? 【教学说明】对所提示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一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结论.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获取结论的过程,即是否运用 30 的对边1 “ 斜边= 2 ” 这一结论。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 1 如果将上述问题中出水口到水平面的高度改为50m,那么需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 1 通过对前面问题和探究的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后,让他们相互交流各自体会,为掌握本节知 识积累感性认识.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道进行简要总结. 【归纳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为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 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1,是一个固定值. 2 ∠ C=90°,∠ A = 45°,计算∠ A的对边BC与斜思考 2 如图,在Rt△ACB中,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设计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活动课,活动一:测量倾斜角;活动二: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方案、步骤,能够说明测量的理由,能够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活动设计方案,自制仪器过程;通过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过程,培养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活动方案、自制仪器的过程及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教具准备 自制测倾器(或经纬仪、测角仪等)、皮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现实生活中测量物体的高度,特别像旗杆、高楼大厦、塔等较高的不可到达的物体的高度,需要我们自己去测量,自己去制作仪器,获得数据,然后 度时,用到了哪些仪器?有何用途?如何制作一个测角仪?它 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活动一:设计活动方案,自制仪器 首先我们来自制一个测倾器(或测角仪、经纬仪等).一般 的测倾器由底盘、铅锤和支杆组成.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分组制作如图所示的测倾器.制作测角仪时应注意什么? 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0刻度线要重合,否则测出的角度就不准确.度盘的顶线PQ 与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0刻度线要互相垂直,并且度盘有一个旋转中心是铅垂线与PQ 的交点.当度盘转动时,铅垂线始终垂直向下.

一个组制作测角仪,小组内总结,讨论测角仪的使用步骤) 活动二:测量倾斜角 (1)把测角仪的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水平位置M,记下此时铅垂线指的度数.那么这个度数就是较高目标M的仰角. 它的依据是什么? 如图,要测点M的仰角,我们将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水平位置.我们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此时铅垂线指向一个度数.即∠BCA的度数.根据图形我们不难发现 ∠BCA+∠ECB=90°,而∠MCE+∠ECB=90°,即∠BCA、∠MCE都是∠ECB的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BCA=∠MCE.因此读出∠BCA的度数,也就读出了仰角∠MCE的度数. 活动三: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要测旗杆MN的高度,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如下图)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即测角仪),测得M的仰角∠MCE=α. (2)量出测点A到物体底部N的水平距离AN=l. (3)量出测倾器(即测角仪)的高度AC=a(即顶线PQ成水平位置时,它与地面的距离).根据测量数据,就能求出物体MN的高度.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三角函数》单元复习测试题1及答案解析.docx

第一章三角函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60分) 1.将-300o 化为弧度为() A .- B .- C .- D .- 2.如果点位于第三象限,那么角所在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内角是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 B .锐角是第一象限的角 C .第二象限的角比第一象限的角大 D .终边不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不相等 4.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 B . C . D . 5已知函数的一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如果,则() . . 6.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43 π ; 53π;76π;74π;)cos 2,cos (sin θθθP θsin ||y x =2sin y x =sin y x =-sin 1y x =+sin()y A x B ω?=++0,0,||2 A π ω?>> < 4=A 1ω=6 π ?= 4=B 3sin(2)6 y x π =+

A B . C . D . 7.已知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则这个三角形(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C .不等腰的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8.等于() A .sin2-cos2 B .cos2-sin2 C .±(sin2-cos2) D .sin2+cos2 9.若角的终边落在直线 y =2x 上,则sin 的值为() A. B. C. D. 10.函数y=cos 2 x –3cosx+2的最小值是() A .2 B .0 C . D .6 11.如果在第三象限,则 必定在() A .第一或第二象限B .第一或第三象限 C .第三或第四象限D .第二或第四象 12.已知函数在同一周期内,当时有最大值2,当x=0时有最小值-2,那么函数 的解析式为()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20分) 13、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则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______ 14.、、的大小顺序是 5,12 12k k π πππ??- + ??? ?()k Z ∈511,1212k k ππππ??++???? ()k Z ∈,36k k ππππ??-+????()k Z ∈2,63k k ππππ??++???? ()k Z ∈α3 2 cos sin = +αα)2cos()2sin(21++-ππαα15±12 ±4 1 α2 α )sin(φ?+=x A y 3 π=x x y 23 sin 2=)23sin(2π+=x y )23sin(2π-=x y x y 3sin 2 1=31tan 2tan 3tan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1. 2. 3. 明同学填写的活动报告,请你根据有关测量数据, 求旗杆高AB(计算过程填在下表计算栏内,用计算器计算).

4.某市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计划修建跨河大桥,需要测出河的宽度AB, 在河边一座高度为300米的山顶观测点D 处测得点A,点B 的俯角分别为α=30°,β=60°, 求河的宽度(精确到0.1米) B D A C 5.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 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 实践一:根据《自然科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 设计如图(1)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 处,然后沿着直线BE 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 树AB 的高度(精确到0.1米) 实践二:提供选用的测量工具有:①皮尺一根;②教学用三角板一副;③长为2. 5米的标杆一根;④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一架,请根据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2)在图(2)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 (3)你需要测得示意图中哪些数据,并分别用a,b,c,α,β等表示测得的数据____. (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___________. (1) (2) 6.在1:50000的地图上,查得A 点在300m 的等高线上,B 点在400m 的等高线上, 在地图上量得AB 的长为2.5cm,若要在A 、B 之间建一条索道,那么缆索至少要多长? 它的倾斜角是多少? (说明:地图上量得的AB 的长,就是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AB′,由B 向过A 且平行于地面的平面作垂线,垂足为B′,连接AB′,则∠A 即是缆索的倾斜角.) 7、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 实践一: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右示意图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 )8.7米的点E 处,然后沿着直线BE 后退到点D ,这是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 ,再用皮尺量得DE =2.7米,观察者目高CD =1.6米,请你计算树(AB )的高度.(精确到0.1米)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docx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 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屮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纽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冇意义的、富冇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打交流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木节课的每个教学活动屮,教师努力做到: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面对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与指导,对学生在活动屮的各种表现,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白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牛的个性得以张扬,自我表现意识和团队精神得以增强。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及作用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笫28章第一节的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以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的,它的建立是对代数屮已初步涉及的函数概念的一次充实和进一步开阔视野,也将是高中阶段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基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又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Z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川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此内容乂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因此,学好本节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对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课时安排 本节教材共分三课时完成,:第-?课时是正弦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是余弦、正切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应用;笫三课时是综合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和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知识,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习题(超级详细)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初三下学期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习题 知识点: 1、本章三角函数源自于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勾股定理也叫毕达哥拉斯定理,在部分课外资料/习题当中会出现毕达哥拉斯定理) 2、如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 34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的增减性: 当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1、: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222(注意:2(1)(2)1:m 3OC 、OD 的方向向角。 所以,OA 、北偏东30南偏西60 例1:已知在Rt ABC △中,3 90sin 5 C A ∠==°,,则tan B 的值为( ) A .43 B .45 C .54 D . 34 【解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在RT ΔABC 中,∠C=90°,则sin a A c = ,tan b B a =和222a b c +=;由3s i n 5A =知,如果设3a x =,则5c x =,结合222a b c +=得4b x =;∴44 tan 33 b x B a x ===, 所以选A .

例2 :104cos30sin 60(2)2008)-??+--=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有关运算, 104cos30sin 60(2)2008)-??+-- =13412222 ??? ?+--= ???, 故填3 2. 1. A .8米 2. 一架5A .5sin 40° 3. 线,∠ABC 是( ) A C . 4. 铅直高度BC A . 米C .15米 D . 5.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EDC ∶∠EDA=1∶3,且AC=10,则DE 的长度是( ) A .3 B .5 C .25 D .2 2 5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题型

利用直角三角形测高 向阳校区 一、地位 近几年河北中考对于直角三角形的考察越来越趋于现实知识,将直角三角形求高的经常与三角函数应用联系,所以对于综合探究性题型起到敲门砖的重要作用,同时它是河北各市模拟考试的常见题型,每年都有体现,选择、填空及解答题都有涉及,对于学生有一定能力要求,所以学好这一模块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基础知识: 一、如何测量倾斜角 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 ----简单的侧倾器由度盘、铅锤和支杆组成 二、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如下: 1、把支架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架的中心线、铅锤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水平位置。 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读数 三、测量底部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四、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不可以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 五、测高方法总结 1、凡是求高(求线段的长)的问题往往可以借助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如果没有直角三角形可以设法去构造。 2、对于一些教复杂的问题,如果解一个直角三角形还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可考虑解两个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不能直接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处理问题,可以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借助解直角三角形建立方程,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六、反思与评价 1、充分体会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种常用方式:即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提出较为完整的测量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问题画图示意已知未知数学问题 2、解决这类测量问题往往是寻找或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使问题得于解决。 三、题型 1.要测一电视塔的高度,在距电视塔80米处测得电视塔顶部的仰角为60°,则电视塔的高度为米. 2.如图1—87所示,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为a,在A点测得C点的俯角为β,测得D点的俯角为a,则较低建筑物的高度为. 3.建筑物BC上有一旗杆AB,由距BC40m的D处观察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50o 观察底部B的仰角为45o,求旗杆的高度(精确到0.1m). 45o 50o A B C D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题型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题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利用直角三角形测高 向阳校区 一、地位 近几年河北中考对于直角三角形的考察越来越趋于现实知识,将直角三角形求高的经常与三角函数应用联系,所以对于综合探究性题型起到敲门砖的重要作用,同时它是河北各市模拟考试的常见题型,每年都有体现,选择、填空及解答题都有涉及,对于学生有一定能力要求,所以学好这一模块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基础知识: 一、如何测量倾斜角 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 ----简单的侧倾器由度盘、铅锤和支杆组成 二、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如下: 1、把支架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架的中心线、铅锤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水平位置。 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读数 三、测量底部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四、测量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不可以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 五、测高方法总结

1、凡是求高(求线段的长)的问题往往可以借助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如果没有直角三角形可以设法去构造。 2、对于一些教复杂的问题,如果解一个直角三角形还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可考虑解两个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不能直接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处理问题,可以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借助解直角三角形建立方程,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六、反思与评价 1、充分体会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种常用方式:即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提出较为完整的测量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问题 画图示意 已知未知 数学问题 2、解决这类测量问题往往是寻找或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解直角三角形使问题得于解决。 三、题型 1.要测一电视塔的高度,在距电视塔80米处测得电视塔顶部的仰角为60°,则电视塔的高度为 米. 2.如图1—87所示,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为a ,在A 点测得C 点的俯角为β,测得D 点的俯角为a ,则较低建筑物的高度为 . 3.建筑物BC 上有一旗杆AB ,由距BC 40m 的D 处观察旗杆顶部A 的仰角为50 观察底部B 的仰角为45,求旗杆的高度(精确到0.1m ). 4.如图1—88所示,在测量塔高AB 时,选择与塔底同一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的C ,D 两处,用测角仪测得塔顶A 的仰角分别是30°和60°,已知测角仪的高CE =米CD =30米,求塔高AB .(3≈ 4550 A B C D

北师大版三角函数知识点及例题

三角函数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23600π= ,180 π= 3.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 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S=r l .2 1 α----是圆心角且为弧度制。 r-----是扇形半径 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一点p (x,y ), r=22y x + (1)正弦sin α= r y 余弦cos α=r x 正切tan α=x y (2)各象限的符号: sin α cos α tan α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x y O — + + — + y O — + + —

(1)平方关系:s in 2α+ cos 2α=1。(2)商数关系: α α cos sin =tan α 6.诱导公式:记忆口诀:2 k παα±把的三角函数化为的三角函数,概括为: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1sin 2sin k παα+=,()cos 2cos k παα+=,()()tan 2tan k k παα+=∈Z . ()()2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3sin sin αα-=-,()cos cos αα-=,()tan tan αα-=-. ()()4sin sin παα-=,()cos cos παα-=-,()tan tan παα-=-. 口诀: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 ()5sin cos 2π αα??-= ???,cos sin 2παα?? -= ??? . ()6sin cos 2π αα??+= ???,cos sin 2παα?? +=- ??? . 口诀:正弦与余弦互换,符号看象限. 降幂公式: 1+cos α=2 cos 22α cos 2α2 2cos 1α += 1-cos α=2 sin 22α sin 2α2 2cos 1α -= 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课时检测

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课时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钓鱼竿AC 长6m ,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 长况,把鱼竿AC 转动到C A '的位置,此时露在水面上的鱼线C B ''为角度是( ). A.60 B.45 C.15 D. 90 2.如图,为了测楼房BC 的高,在距离楼房10米的A 处,测得楼顶B 的仰角为α,那么楼房BC 的高为( ). A.10tan α(米) C.10sin α(米) 3.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 看一栋高楼顶部B 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C 的俯角为60°,热气球A 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 ,这栋高楼BC 的高度为( ). 1)m D.1204.如图,已知楼高AB 为50m ,铁塔基与楼房房基间的水平距离BD 为50m ,塔高DC 为3 350150+m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由楼顶望塔顶仰角为60° B.由楼顶望塔基俯角为60° C.由楼顶望塔顶仰角为30° D.由楼顶望塔基俯角为30° 5.如图,修建抽水站时,沿着倾斜角为30°的斜坡铺设管道,若量得水管AB 的长度为80米,那么点B 离水平面的高度BC 的长为 ( ). A.40米 D.10米 6.小明去爬山,在山脚看山顶角度为30°,小明在坡比为5:12的山坡上走1300米,此时小明看山顶的角度为60°,求山高( ). A.5250-600 B.250-3600 C.3350503+ D.3500 7.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90°,AB=8,CD=4,DA=3,则sinB 的值是( ). 8.如图,某市进行城区规划,工程师需测某楼AB 的高度,工程师在D 得用高2m 的测角仪CD ,测得楼顶端A 的仰角为30°,然后向楼前进30m 到达E ,又测得楼顶端A 的仰角为60°,楼AB 的高为( ). A 二.填空题 9.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 处测得树顶B 的仰角为α度,AC =7米,则树高BC 为 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全章导学案

C B C B 锐角三角函数(1)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弦的意义,能够正确应用si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弦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理解正弦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一、预习案 1、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BC=10m ,?求AB 2、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AB=20m ,?求BC 3、归纳直角三角形中存在的边角关系: 二、探究案 1.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C B A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2.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当 ∠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1 2 ,是一个固定值;?当 ∠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2 ,也是一个固定值.这就引发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3.探究:任意画Rt △ABC 和Rt △A ′B ′C ′,使得∠C=∠C ′=90°, ∠A=∠A ′=a ,那么 '' '' BC B C AB A B 与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结论: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优质课)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授课人:和金平 编号: 48号 §28.1 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锐角正弦函数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2、掌握根据锐角的正弦值及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直角三角形其他边长的方法; 3、经历锐角正弦的意义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弦(sinA )概念,掌握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教学难点: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PPT 演示) 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座山,这座山有多高呢?这可难住了唐僧。大徒弟孙悟空目测山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然后从地面飞到山顶,路程是1000米。 你能帮孙悟空计算出山的高度吗? 1000米 B A C 情境探究: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在Rt△ABC 中,∠C =90°,∠A =30°,AB =1000m ,求BC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BC = AB =500m ,也就是说,这座山的高度是500m 思考1: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孙悟空从山底部飞到山顶1500米,那么山的高度是多少? 可得B ’C = AB ’ =750m 仍有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 ''1,'2 A B C AB ∠ ==的对边斜边1 2 12

B C A 30°A C B 45°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在Rt△ABC 中,∠C =90°,由于∠A =45°,所以 Rt△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 BC= ,由勾股定理得: A 因此 C B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等于45°时,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 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 当∠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2,是个固定值; 当∠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22,也是一个固定值. 2、【探究】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任意画Rt△ABC 和Rt△A’B’C ,使得∠C =∠C ’=90°,∠A =∠A’= , 那么 与 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由于∠C =∠C ’=90°, ∠A =∠A ’= 所以Rt△ABC ∽ Rt△A’B’C’ 【为了更直观地验证这一结论,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不变;当锐角A 的度数增大时,不管三∠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变大。】 【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体会锐角A 的度数的变化与∠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图形叙述正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定义: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sinA , B A C 指出:“si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强调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值是边的比值,没有单位,并且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边”和“斜边”】单独写出符号sin 是没有意义的。 当∠A =30°时, 当∠A=45°时, a 2222222AB AC BC BC a =+==a 22 αAB BC ''''B A C B α,'''' BC AB B C A B ∴=1sin 302=o

最新北师大版第一章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数学试卷 出题人:侯雪慧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括号内.) 1、 600sin 的值是( ) )(A ;21 )(B ;23 )(C ;23- )(D ; 21- 2、),3(y P 为α终边上一点, 53 cos = α,则=αtan ( ) )(A 43- )(B 34 )(C 43± )(D 34 ± 3、已知cos θ=cos30°,则θ等于( ) A. 30° B. k ·360°+30°(k ∈Z) C. k ·360°±30°(k ∈Z) D. k ·180°+30°(k ∈Z) 4、若θθθ则角且,02sin ,0cos <>的终边所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 5、函数 的递增区间是 6、函数) 62sin(5π +=x y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 (A ;12π - =x )(B ;0=x ) (C ;6π = x ) (D ; 3π = x 7、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 压缩为原来的,那么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8、函数|x tan |)x (f =的周期为( )

A. π2 B. π C. 2π D. 4π 9、锐角α,β满足 41sin sin - =-βα,43 cos cos = -βα,则=-)cos( βα( ) A.1611 - B.85 C.85- D.1611 10、已知tan(α+β)=2 5,tan(α+4π)=322, 那么tan(β-4π)的值是( ) A .15 B .1 4 C .1318 D .1322 11.sin1,cos1,tan1的大小关系是( ) A.tan1>sin1>cos1 B.tan1>cos1>sin1 C.cos1>sin1>tan1 D.sin1>cos1>tan1 12.已知函数f (x )=f (π-x ),且当)2 ,2(ππ-∈x 时,f (x )=x +sin x ,设a =f (1),b =f (2),c =f (3),则( ) A.a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度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一、教学目标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活动方案,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数学课上,我们用直尺测量长度,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测量长度和角度的呢? 测量长度可以用皮尺或卷尺,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 简单的测倾器由度盘、铅锤和支杆组成.(如图) 测倾器 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如下: 1、把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 线PQ在水平位置. 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 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目标M的仰角或俯角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探究活动: 【探究一】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例1,如图,某中学在主楼的顶部和大门的上方之间挂一些彩旗,经测量,得到大门的高度是5m,大门距主楼的距离是30m,在大门处测得主楼顶部的仰角是30o,而当时测倾器离地面1.4m,求学校主楼的高度. 【探究二】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例2,河对岸的高层建筑AB,为测量其高,在C处由D点用测量仪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30o,向高层建筑物前进50m到达C′处,由D′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45o,已知测量仪CD=C′D′=1.2m,求建筑物AB的高度 (三)学以致用 1.如图,某中学在主楼的顶部和大门的上方之间挂一些彩旗.经测量,得到大门的高度是5m, 大门距主楼的距离是30m,在大门处测得主楼顶部的仰角是30°,而当时侧倾器离地面1.4m,求学校主楼的高度. 2.如图所示,小明在家里楼顶上的点A处,测量建在与小明家楼房同一水平线上相邻的电梯楼 的高,在点A处看电梯楼顶部点B处的仰角为60°,在点A处看这栋电梯楼底部点C处的俯角为45°,两栋楼之间的距离为30m,则电梯楼的高BC为多少米. M A M 30o A D B C E C′ D′

三角函数教案(北师大版)

深圳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学案

教学过程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4,OA、OB、OC、OD的方向角分别是:北偏东30°(东北方向),南偏东45°(东南方向), 南偏西60°(西南方向),北偏西60°(西北方向)。 5、已知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值。 例: 2 sin,cos,tan,cot 5 A A A A =则 6、三角形面积公式: 11 cos 22 s ah ab C ==(C为a,b边的夹角) 基本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4 sin tan 5 ααα = 若为锐角,且,则为 ( ) 9334 25543 A B C D . . . . 2.在Rt△ABC中,∠C = 90°,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A.sinA = sinB B.cosA=sinB C.sinA=cosB D.∠A+∠B=90° 3.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8,则第三边的长为() A.10 B.22 C.10或27 D.无法确定 4.在Rt△ABC中,∠C=90°,当已知∠A和a时,求c,应选择的关系式是() A.c = sin a A B.c = cos a A C.c = a·tanA D.c = tan a A 5、 45 cos 45 sin+的值等于() A. 2 B. 2 1 3+ C. 3 D. 1 6.在Rt△ABC中,∠C=90°,tan A=3,AC等于10,则S△ABC等于( ) A. 3 B. 300 C. 50 3 D. 15 7.当锐角α>30°时,则cosα的值是() A.大于 1 2 B.小于 1 2 C.大于 3 2 D.小于 3 2 8.小明沿着坡角为30°的坡面向下走了2米,那么他下降()

锐角三角函数1北师大版

107A 图2A B C 图1C B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1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一.正切的定义,表示方法 问题1:(1)在图中,梯子AB 和EF 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问题1: 如图,小明想通过测 量B 1C 1及AC 1,算出它们的比, 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而 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B 2C 2 及AC 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吗? (1)直角三角形AB 1C 1和直角三角形AB 2C 2有什么关系? (2)1 11AC C B 和222AC C B 有什么关系? (3)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如果改变B 2在梯子上的位置 呢?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 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A 的正切(tan gent),记作: ,即ta n A = . 注意:1.tan 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2.tan A 表示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3.tan A 不表示“tan ”乘以“A ”. 4.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 练习: 1.判断正误:如图 (1), tan A =BC:AC 如图 (2), tanA =BC:AB 如图 (2), tanB =10:7

C D B A 如图 (2), tan A =AC:BC 2.填空: 1.tan =AC:BC tan =BC: 2.如图, ∠C=90°CD ⊥AB. tan ∠ACD= , tanB= 3.在△ABC 中,∠C =90°,BC =12cm ,AB =20cm ,求tan A 和tan B 的值. 思考:1. 思考:现在如果改变∠A 的大小,∠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改变吗? 2.∠B 的正切如何表示?它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3.前面我们讨论了梯子的倾斜程度,课本图1-3,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 A 有关系吗? 1.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都扩大原来的2倍,则锐角A 的正切值( ) A 、扩大2倍 B 、缩小2倍 C 、扩大4倍 D 、没有变化 2.在Rt △ABC 中,∠C=90o,AC=3,AB=5,则tanB=( ) A.54 B.53 C.34 D.4 3 3.在Rt △ABC 中,∠C=90o,tanA ·tanB 的值( ) A .等于1 B.大于1 C.小于1 D.不确定 4.如图所示:在坡度为1:2的 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m,斜坡上相 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 )米. 5. 在Rt △ABC 中,∠C=90°,AB=3,BC=1,求tanA. 6.在△ABC 中,AB=10,AC=8,BC=6,求 tanA.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实录能手公开课示范课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28.1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每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努力做到: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面对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与指导,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自我表现意识和团队精神得以增强。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及作用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第一节的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以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的,它的建立是对代数中已初步涉及的函数概念的一次充实和进一步开阔视野,也将是高中阶段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基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又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此内容又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因此,学好本节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对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课时安排 本节教材共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正弦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是余弦、正切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应用;第三课时是综合应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知识,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提供的研究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以前的合作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策略 1.利用课件,解释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促成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 2.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探索、发现新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式的设计 本节课采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锐角三角函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