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要让“无心之过”成为孩子心中的“结”

不要让“无心之过”成为孩子心中的“结”

不要让“无心之过”成为孩子心中的“结”

我大为吃惊,女儿只是个5岁的孩子,“惩罚”这个词是从哪里学到的呢?是从我这里吗?记得女儿小时候比较任性,常常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耍赖哭闹。每当她闹得厉害时,我就将她关在小卧室里,由着她去闹,并告诉她,她可以哭闹,但那些无理的要求爸爸妈妈是不会答应的。可能这种情景在女儿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她现在很自然地认为,犯了错误就要被关禁闭,就要受惩罚,即使我们没要求,她也要自己惩罚自己。

女儿的这句“做错了事就得受惩罚”让我既感慨,又不安。感慨的是,女儿懂事了,她已经有了是非对错观念;令我不安的是,作为一个孩子,她的这种自责行为是不是太过了?仔细反省后,我发现问题出在我身上。主观上,我希望给女儿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不做一个苛刻的妈妈,可事实上我常会为她的一个小错误或一点小过失而吹毛求疵,甚至给予惩罚。在我的严厉要求下,女儿产生了恐惧心理,生怕自己犯一点点错误。看来,我对孩子的要求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力。

大人尚且不能避免犯错,何况一个5岁的孩子?我决定试着改变自己对待女儿犯错的态度。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女儿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她很慌乱,沮丧地说:“妈妈,对不起,我把碗弄碎了。唉,我总是给你添麻烦。”我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早上时间紧,宝贝是担心我上班迟到,想赶紧吃完饭去幼儿园,才着急碰掉了碗的吧!妈妈不会怪你的,再说,我早就不想用这几只碗了。这样吧,下午从幼儿园回来,你陪妈妈去超市买几只漂亮的碗,咱们换新碗用,好不好?”女儿一扫刚才的沮丧,兴奋地说:“妈妈,我们买画着绿色葡萄的碗吧,我上次看到了,特别漂亮!”

后来,女儿还是经常会犯一些小错。但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过失,我摆出一副豪不在意的样子,以减轻她的内疚。我对女儿说:“谁都会出错,大人也会,你不必为一件错事而责备自己,意识到错了,下次注意就可以了。”慢慢地,女儿变得豁达大度起来,如果因为疏忽犯了错,她就会主动对我说:“妈妈,对不起,下次我一定小心。”尽管语气里没有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但我相信她是诚恳的。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足够了,家长不要太过关注孩子犯的错误或过失本身,这才是家长对孩子无心犯错最恰当的处理态度。

孩子在我心中教师演讲稿

孩子在我心中教师演讲稿 孩子在我心中 ——用爱留住孩子的心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他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中这样写到:比陆地更大的海洋,比海洋更大的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我们便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 清晨,当花儿一样的孩子甜甜地叫一声:“老师早”时,我们便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得到了别人无法感受到的乐趣,我们的每一天充实而富有朝气。 孩子们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他们离开自己的亲人,和陌生的老师同伴在一起,这是生活的巨大变化,这时的孩子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只有用我们的爱改变他们的不安心理状态,才能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才能留住孩子的心。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留主孩子的心呢?我认为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时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孩子抱在怀里、挂在嘴上是每个老师都会做的事,但是要真正把孩子完完全全地放在心中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需要老师有所奉献和有所牺牲。奉献的是自己全身心的爱,牺牲的是自己的时间、精力,有时甚至是财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留

住孩子的心,就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用他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不断用亲切的语言与之交谈、沟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爱。我细心照顾每一位幼儿,不让任何一人有冷落、孤独感,对那些身患残疾的孩子,我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 记得我曾带过一个孩子叫王诗怡,小诗怡在妈妈肚子里时,手指被脐带缠绕,出生后,左手没有一个手指,吃饭、穿衣都很困难,我给予了她无微不至地关怀:小便后,帮她整理衣服;吃饭时,一口一口地喂她,不仅如此,我觉得,教会她吃饭穿衣比什么都重要,我要让她成为一个自立的孩子,在我的关心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小诗怡进步了,她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代表我们班参加了年级组的自我服务能力的比赛,获得了优胜奖,我真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 顾立恩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孩子。从开学初的家访中,我们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一个聋哑人,父亲的工作又很忙,平时与孩子的交流较少,刚入园时,顾立恩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差,性格内向、孤僻,整天只知道哭,还经常尿床。怎样才能使顾立恩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进行家访,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把顾立恩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尿床了,我就帮他换上干净的衣裤;每次午睡前,都要提

论文:把爱的种子种进你的心里

把爱的种子种进你的心里 案例背景 我是一个孩子王,可以每天和他们朝夕相处。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天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欣喜和快乐。和他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我都是快乐的,他们天真的笑脸总是感染着我的每一处细胞,但我也知道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她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我们的希望,艰巨的使命,使我做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慎重。对于不同个性的孩子,我要如何的做到平等对待,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如何做到关爱每一个孩子,我一直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她是我前行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也一直努力着。但往往那些不爱说话、内向的孩子总是容易被老师忽略,其实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更需要老师的爱。 案例描述及分析: 小班刚开学时,有的孩子又哭又闹的,有呆呆的望着门口的,有调皮的下位乱跑的,有不说话默默流眼泪的,也有开开心心大声讲话的……在老师这几天亲切的关怀下,孩子们的情绪越来越好,常规在逐渐建立。没过几天已经有许多孩子就笑着来幼儿园了。可是我发现有一个孩子名叫佳琪,那么内向从来不说话只知道流眼泪,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虽然不哭了,但话还是很少,目光呆滞,不愿意跟同伴多交流,就是老师主动跟她打招呼,她也难得说话,说得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到。胆小、内向、而又文静的她就这么引起了我的注意。 以后的日子我一直观察她。她确实不爱说话,最多也就跟同桌说说话,上课的时候从来不举手。偶尔在街上里看见她跟妈妈,妈妈要求她跟老师打招呼,而我也热情的招呼她,她还是不理睬我。怎么办呀?孩子怎么了?是她不喜欢吗?还是我不够有亲和力吗?不会呀,我性格开朗,表情夸张,孩子们都很喜欢我的呀。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凭这点,我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孩子爱说话,让孩子喜欢我、喜欢群居生活。 首先我找到了她爸爸,从她妈妈那里了解到,爸爸是船员,平时很少在家,妈妈的性格内向,佳琪又是长期由妈妈带着,其实孩子在家里还是挺顽皮的,话也说的,只是胆子特别小,到了外面就不说话了,所以性格也是比较内向的。 照这样说来,孩子骨子里还是个爱说话的,关键如何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教育和鼓励孩子多说话,我陷入了深思中,直到有一天…… 那次我要上一堂语言开放课,我请了一些爱说话,爱表现的孩子,可人数不够怎么办?我的眼睛在教室里看来看去,她怯怯的看着我,我看着她,头朝她一点,示意她愿意和我一起去上课吗?没想到她主动下位,站在队伍里了,她脸红了可我却笑了。我发现她听得很认真,当我问到“大象的鼻子像什么”?小朋友们没有人回答了,我看了看她,虽然她没举手,但是我从她的眼神中发现她似乎有话说,我感觉她能回答问题,就马上对她说:“佳琪,你来说好吗?老师知道你一定行的”。于是她站了起来,轻轻的说了一句:“手臂”。虽然很轻,虽然话也没有说完整,但我开心极了,夸张的表扬了她,她的脸又红了,从未有过的笑容从她脸

【孩子是我们心中的爱】孩子心中的爱是什么.doc

【孩子是我们心中的爱】孩子心中的爱是什么 领导,老师,你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孩子是我们心中的爱” 。有一首歌最感人,那就是《师德》。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是最有意义的,那就是老师的灵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有同样炽热的太阳,我们有同样广阔的天空。在同一个天空下,我们用爱传播希望……”我非常喜欢这首诗,“用爱实现理想,用心灵实现未来”已经成为我的教育座右铭。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们。”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他们。“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当你给予他人时,你倾向于给予得更少,但当你拥有一样东西时,你给予得更多。你可能会惊讶地问,“那是什么?”“那就是爱!“不管是父母的爱,爱人的爱,还是老师对孩子的爱...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坠入爱河!爱不是要求、交换或投资,但只要我们给予这个世界,它一定会洋溢着爱的芬芳。如果一个教育者给予他的孩子更多的爱,这种爱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闪耀。爱情是一个美丽的词。对孩子们来说,老师的爱是一种魔力和巨大的力量。老师的爱是理智和心灵的融合。它给孩子们一种亲密感、信任,孩子们会潜移默化地被老师的爱所滋养。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动与情、理与理、理与情、理与理相结合,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爱是阳光,能融化冰,爱是春雨,能让干草发芽,爱是魔法,能把石头变成金子,这足以让每个老师思考它。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她不仅要用母爱关心

每一个孩子,还要承担社会的委托,自觉体现爱孩子的历史使命。我们非常清楚我们有很大的责任,因为我们站在起跑线上,培养基础。孩子进幼儿园后,他们自然会把与父母互动中产生的情感、期望和爱的需求传递给我们,所以我们的老师不仅具备教育技能,而且像父母一样对孩子有爱心。因此,我的教育方法是:鼓励、欣赏、参与、期望。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是多么需要老师的爱!我记得我教过一个叫小超的孩子。他既可爱又不成熟,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他的手和脚不太灵活,而且他在自我照顾方面有很多困难。他有点害羞,不太活泼。他总是低着头四处张望。出于同情和责任,我献身于爱。每天早上当他走进教室时,我总是带着亲切的微笑迎接他。每次我自由活动时,我都会叫一群孩子和他一起玩。每次我玩游戏,我都会伸出温暖的手鼓励他一起参与。一天遇到几次尿裤子,我笑l 爱,可以拯救一个有身体缺陷的孩子;爱可以创造健全的人格。爱是我对学前教育的承诺。我将继续创新和探索,让我的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和进步。因为爱是老师最美丽的语言。我记得一个小男孩,他非常淘气,让每个老师都感到头痛!每次他遇到问题或发生什么事,他都会打自己。一天午饭前,我让所有的孩子安静下来,准备吃午饭。但他就是忍不住大声说话。我批评了他。他很生气,扇了自己两次耳光,还发了脾气。虽然我没理他,但我在偷偷观察他。突然,他跑过来抱住我说:“老师,你不爱我吗?”我也很震惊。啊,他这么年轻,我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关心他,以老师的爱去关心他!

幼儿教师优秀论文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论文摘要: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关键词:幼儿爱交流体验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柯柯跑来问我:“何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另一个小朋友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王婷婷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去,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走了过去,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孩子们的玩具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孩子们互相帮助,师生们谈笑风生,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让我惊讶的是在让他们感受爱时,他们也回赠给我真诚的爱。记得那次我感冒了,很严重。我嘶哑着嗓子去给小朋友上课,那天恰巧我穿了件新衣。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大呼小叫地说:“老师好!”我刚张开嘴让他们安静下来,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地说:“不要吵了!老师的嗓子哑了!老师的嗓子都哑了!”顿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静地看着我。当我张开嘴让他们跟着我念儿歌时又有小朋友举手提议:“老师,我们今天学唱歌吧!我们能自己跟着电视机学,那样你的嗓子会好得快些,妈妈说嗓子哑了要少说话!”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们平时爱

孩子初中不想上学怎么办

官方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2114376.html, 孩子初中不想上学怎么办 孩子初中不想上学怎么办?孩子不想上学总是让家长无可奈何,那么孩子初中不想上学怎么办呢?军培青少年素质特训营是一所针对孩子网瘾,厌学,叛逆,早恋,自卑自闭,亲情淡漠,离家出走等的一所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学校。今天小编搜集了孩子初中不想上学怎么办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让孩子摆脱厌学的魔咒? 1、父母首先要接纳和细致了解孩子厌学的情绪(挫败、焦虑、厌烦等)。他们特别要关注情绪背后的心理动因(以上四个心理功能)。并试着和孩子对话(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官方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2114376.html, 2、父母可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引导孩子进行放松训练,减少压力挫败带来的焦虑。同时,他们积极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通过奖赏鼓励强化孩子对求知、学习的兴趣,协助他们一点点进入压力环境并脱敏化。 3、但有时候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修正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有些父母对孩子有过度的期待,反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愿望。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孩子,而非让他们自己体验和收获成长。其实,孩子就像生长的一棵小草。他们在不同的土壤中生产,也具有独特的生命脾性。有些可能适应阳光和清风,有些可能有自己的敏感。明媚的阳光,可能让他们感到刺眼;清爽的微风,可能让他们感到虚弱。 这时,家长要做的,是认同孩子,认同认同孩子的愿望,认同孩子的困扰,进而认同孩子的自主能力。在这种认同与呵护中,孩子可以发展自我认同,修复自己的受挫,增强自己的韧性,也焕发对世界的渴望。 如果把孩子比作正在成长的小草。可能需要相信他们自己的生命力。如果缺少营养,他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汲取;如果弱不禁风,他们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扎根。这样,他们会一点点壮大,更充沛的享受阳光与雨露。 不管什么样的人生成长,都有关键的一点:让他们在自主的空间,充分发挥生命的能动性。这是成长的重要源泉,助他们成为自己蓝天下的大树。 军培青少年素质特训营一所全封闭军事化管理学校,通过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心理干预,青少年素质教育培养,文化补习,着重亲情培养和孝道感恩“等全方位一体培养孩

把爱种在孩子心里——读《爱的教育》有感

把爱种在孩子心里 ——读《爱的教育》有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乐乐跑来问我:“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点点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雯雯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地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地用手抓住了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

孩子厌学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正在上学的年龄,孩子不去学校了,该怎么办呢?现在孩子确实学习压力很大,很多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跟不上课,学习成绩差,被老师和同学歧视,或者因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差,上网玩,不去学校了,慧诺特教育告诉您怎么办。 1、控制情绪不打骂好好沟通: 孩子不想去学校了,作为家长肯定会生气,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愤怒情绪,要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谈谈,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学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没有提出什么条件和要求等。 2、理解孩子的压力: 孩子不去学校了,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尊严或者面子,认为孩子不去学校了,让自己感到丢人,其实应该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学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压力,不是遇到了特别大的事情,或者实在是

受不了了,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还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这样问题才容易解决。 3、不要急着解决问题: 孩子不去学校了,作为家长着急归着急,但不要急于解决孩子不去学校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在和孩子好好谈谈,问清楚孩子不学校的原因,根据原因再做出决定,切不可孩子不去学校,家长马上就责骂数落逼着孩子去学校,家长要保持冷静,先冷几天,也不过问孩子的事情,还是好好的关心孩子,让孩子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内疚,在处理会好一些。 4、根据原因解决孩子遇到的难题: 孩子不去学校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家长根据孩子提出不去学校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跟不上课了,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降低学习压力,在学校被欺负了,不敢去,也要去解决一下,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和担心,才是解决的方法。 5、和孩子老师沟通一下: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诉自己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家长可以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一下,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最近表现,不去学校的原因,配合老师一块解决孩子不去学校的问题。6、让孩子的好朋友做孩子工作: 孩子正是上学的年龄,不去学校了,也不是办法,家长没有办法了,可以让孩子的好朋友来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孩子和孩子之间还是有共

孩子在你眼中、口中、手中

孩子在你眼中、口中、手中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也许会对孩子说:”你这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2.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说”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3.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可不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妈妈觉得自己受了骗,大怒地骂道:”你答应妈妈的,怎么又不乖啦?”妈妈该知道,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中华勵志網]许诺和恐吓是一对难兄难弟,对孩子不会起积极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许诺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会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们应该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决不包办代替”当作座右铭。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动力和源泉。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和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正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在不断感受爱的基础上,培养爱的情感。 一、体验亲人的爱 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关怀、肯定、引导等方法,让孩子充分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与幸福,产生爱他人的心理需求。如:吃饭时,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把孩子最爱吃的菜夹到孩子的碗里,时间长了可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并知道长辈喜欢吃什么。父母工作了一天很辛苦,鼓励孩子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如:给父母拿拖鞋,拿水果等。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别人,并从中体验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二、体验老师和同伴的爱 当孩子在幼儿园接受集体形式的早期教育后,良好的集体生活为孩子初步体验友谊提供了机会。建立这种友谊的过程是孩子学习爱他人的重要过程,在集体生活中充分体验被老师、同伴爱和学会爱别人的情感。如:班里有小朋友生病了,教师可把全班小朋友的问候用录音机录下来,送给生病的小朋友听。在家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给生病的小朋友打电话进行问候。通过这些事情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体验集体的温暖。家长和教师应为孩子创设接纳、理解、共同参与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是能为集体做贡献的。 三、体验爱家乡 经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用美妙的语言、诗歌、歌曲等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山山水水的美。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看看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样鸣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生发出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带孩子去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从而培养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如:扭秧歌、踩高跷、听评剧等;了解家乡的工艺品和特产,如:参观陶瓷博览会,民间工艺馆和品尝京东板栗等,让孩子在体验周围自然环境、文化、艺术中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四、体验爱祖国

我眼中的孩子演讲稿

---------------------------------------------------------------范文最新推荐------------------------------------------------------ 我眼中的孩子演讲稿 1、吾家有儿初长成 张文宣妈妈 经历了小升初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我这个妈妈深了几许皱纹、添了几多白发。看我家小儿依然快乐无比,疯玩傻淘,我真为他能否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而担忧! 考入珠中,因为家校距离太远需要住宿。有感于小儿生活能力较差,经常丢三落四,我和他爸爸私下商定:开学第一个月只抓生活,不谈学习。攘外必先安内,生活不安定谈何学习? 9月1日,我忐忑、他盼望的初中生活如期而至。傍晚时分,宿舍群的一位家长因小孩身体不适,从放学接孩子、到宿舍用晚餐、洗漱,全程陪同,不时放上几张照片以解其他家长的思儿之苦。在照片中,我家小儿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没有半点儿想妈、想家的感觉!这位妈妈还配解说词:文宣很有想法,自理没有问题。我是应该高兴还是失望?鉴于开局还算顺利,爸爸决定:第一周不去看他,让他自由发挥,我和儿子都要从精神上“断奶”。这样煎熬了两天,星期三晚上,终于盼来了儿子的亲情电话,感受到他“有点儿想妈妈”的情绪。因为和爸爸的约定,我强忍住要冲去学校看儿子的冲动,问了他吃饭、休息的情况,告诉他再有两天,我们就见面了,让他“化思念为动力,安排好生活和学习。”小儿愉快地答应了。 1 / 13

就这样,初中生活的第一个星期,文宣成为宿舍八个同学中仅有的两个未获家长探视的同学之一(另一位同学的父母当时不在广州),成功地实现了按时吃饭、睡觉、学习、没丢东西、瘦身1.5公斤,并被评为“本宿舍脱口秀主持人”。 短短几个星期下来,小儿已基本适应了学校的作息安排,他不断告诫自己遵守学校的规定、牢记老师的要求,尽他所能地洗干净校服,从家里带了好吃的东西与舍友分享,每晚固定时间给我电话安慰妈妈牵挂的心。 吾家有儿初长成!虽然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很晚熟,偶尔还会犯错,但我看到了他的努力和进步。他喜欢老师和同学、孝顺父母、酷爱阅读和运动!他乐观开朗,对新学校、新知识充满热情!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未知的艰难和挑战在前面等着他,但我会多些祝福,少些担心。亲爱的儿子,加油!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愿你快乐成长!愿你长成参天大树! 2、爸爸妈妈眼中的耀先 李耀先的爸爸妈妈 从呱呱落地、牙牙学语的懵懂婴幼儿,到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一转眼,孩子今天已成长为一名中学生,迈入蓬勃向上、英姿飒爽的青少年时代。作为父母,陪着孩子一路走来,在近四千五百个日夜里,孩子在我们眼中无时不留下影像,更是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照片,有哭的,有笑的,有淘气的,有帅气的……如此林林总总,庞杂纷繁的记忆如何梳理成文字,对我们这些终日为三餐奔波,久疏文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发表时间:2009-07-09T09:45:56.59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冉丽文[导读]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笔者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冉丽文新疆焉耆县玛丽艳幼儿园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笔者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这样,教育才会成功。当孩子们上了中班后,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丽丽跑来问我:“冉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就是你们啊!”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滑梯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我不知如何完美的回答小朋友的问题时,张绪跑来拉住我的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用手抓住了扶手,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梯节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以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 二、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播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午睡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班的费忆便是如此。午睡时,孩子们都躺下了,只有费忆眼里含着泪默默坐在床边,我走过去问道:“宝贝,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没有说话,反而更加伤心的流着泪。我摸摸她的头,“没事啊”。于是我耐心的对她说道:“宝贝,是不是想妈妈了?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妈妈。让我当你的妈妈,看着你睡觉,好吗?” 费忆抬头看看我,用小小的声音说道:“我想妈妈,睡觉的时候我都搂着妈妈的胳膊,我要妈妈……”为费忆擦干眼泪,哄她躺下后,我在她耳边说:“老师就是忆忆的妈妈,你搂着我的胳膊睡好吗?”看着费忆搂着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时,我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时,费忆总是搂着我的胳膊缓缓睡去。一天,费忆高兴的跑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就是妈妈。”这使全班小朋友也都兴奋了,妈妈,妈妈地叫个不停,听到孩子们甜甜的叫声,我的眼角泛出了点点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三、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的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那么温暖、无私。当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当孩子困惑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为孩子做好了他们认为应该的一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结果事与愿违,遭到孩子的反对,造成关系紧张。我们应该信任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班制定的“值日生”制度,正是针对此而设的,即每天安排两个幼儿维持班级纪律、负责班级的简单事务,如:分发碗勺——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得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在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交流。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愿所有的教师心中都充满真爱,把不同的爱献给不同的孩子,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我在家长眼中、孩子在我心中

我在家长眼中、孩子在我心中 永安镇幼儿园教师郑光琴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要求始终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宗旨之一,自己虽然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从事的也是普通的幼教工作,但它却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起点和人生的第一堂课,工作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们未来的人生路途。因此,和家长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孩子的幼教工作,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成为我们幼教人和孩子家长的共同愿望。 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必须始终坚持“我在家长眼中、孩子在我心中”的工作理念;始终做到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责任去育人、为了群众的需要去服务;始终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时刻刻情系孩子,让家长满意,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工作质量。同时,我要牢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才能树立起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才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崇高赞誉。

首先,情为民所系,由于我们永安中心幼儿园是全镇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也是第一年开始教学活动,所以,我们面临的工作量比较繁复和琐碎。校园的布置、学生的管理、家长的咨询等各种工作都得一一去落实。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关乎着整个校园的形象。展现给家长群众的印象就代表着外界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我们每一位幼教人都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文明服务之花在每一个角落里绽放。通过对教学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逐一明确规定服务时限、服务标准和完成工作的质量,在规范服务中累积群众的信任。 其次,要弄明白我们的宗旨是一切服务群众,眼光是向下而非向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工作质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的满足。“孺子牛奖”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乡村老师刘让贤的所思、所想、所为,恰好是一个说明。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批孩子们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复一年的工作中获得 最后,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更要拿群众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以“孩子在我心中”来不断地要求自己,以“我在家长眼中”来时刻地警醒自己。假如说教师职业只有清苦,假如说教师只能做精神贵族,享受清贫的光荣,那么所谓师德就会低下得可怜,我们对“爱岗敬业”这一师德规范的诠释和论证也就变成了欺骗性的劝说或君子式的清高表白。如果我们走上三尺讲台只是出于利性的“谋取稻粮”,

教育随笔~用爱走进孩子的内心

用爱走进孩子的心 “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是由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是其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这是陶行知的人生信条。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多起由于幼儿教师缺乏爱心和责任心而造成的恶性事件。这些事情对幼儿教师的形象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严重伤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从事幼儿教师这份工作一个学期以来,虽然带班经验不多,但坚持尝试使用陶行知先生的的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对面对那些可爱的孩子,我深刻地知道爱心是多么重要。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面对的是3-6岁的孩子,他们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我们的爱护,似春阳般的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用语言来交流,用汗水来培育用爱来传递,让孩子感受爱、接受爱,正是因为爱仿佛给孩子绘画出了斑斓的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老师的爱心以及博大的胸怀,那张开的双臂给孩子的是温暖,是鼓励、是信心。使孩子觉得老师是可以信赖和依赖的,这样的教育才会为成功迈出第一步。记得又一次,高子辰小朋友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抹眼泪,老师和阿姨都问他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他只是一味地抹眼泪,并不讲话。我看到情况,走过去把他抱在腿上,拿纸巾帮他擦干眼泪,轻轻的问他:“宝贝,给白老师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好吗?”他这才拿开一直揉眼睛的小手,羞涩地看了我一眼,告诉了我他不开心的事。其实并没有的什么大事,只是高子辰小朋友是一个年龄小,语言发展相对较弱,又比较腼腆的小男孩,平时家里照顾的比较细致,在幼儿园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不过,孩子虽然年龄小,他仍然能感

孩子不愿上学心理疏导

孩子不愿上学心理疏导 正在上学的年龄,孩子不去学校了,该怎么办呢?现在孩子确实学习压力很大,很多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跟不上课,学习成绩差,被老师和同学歧视,或者因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差,上网玩,不去学校了,慧诺特教育告诉您怎么办。 1、控制情绪不打骂好好沟通: 孩子不想去学校了,作为家长肯定会生气,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愤怒情绪,要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谈谈,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学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没有提出什么条件和要求等。 2、理解孩子的压力:

孩子不去学校了,家长不能只顾自己的尊严或者面子,认为孩子不去学校了,让自己感到丢人,其实应该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学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压力,不是遇到了特别大的事情,或者实在是受不了了,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还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这样问题才容易解决。 3、不要急着解决问题: 孩子不去学校了,作为家长着急归着急,但不要急于解决孩子不去学校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在和孩子好好谈谈,问清楚孩子不学校的原因,根据原因再做出决定,切不可孩子不去学校,家长马上就责骂数落逼着孩子去学校,家长要保持冷静,先冷几天,也不过问孩子的事情,还是好好的关心孩子,让孩子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内疚,在处理会好一些。 4、根据原因解决孩子遇到的难题: 孩子不去学校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家长根据孩子提出不去学校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跟不上课了,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降低学习压力,在学校被欺负了,不敢去,也要去解决一下,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和担心,才是解决的方法。 5、和孩子老师沟通一下:

在每个孩子心中

把爱洒在每个孩子心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特别是像现在,班中的学生大都是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各方面都比本地学生差,父母对他们又是不闻不问,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把学生视作“另类生命”,随意“修剪”。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一棍子打死”。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为学生所接受。当然,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之先生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而这种结缘这是教育的基础。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关心着每一个孩子。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贴近童心,春风化雨。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东莞虎门爱德堡幼儿园梁洁灵讲述讲解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单位:爱德堡幼儿园 姓名:梁洁灵 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时间: 2015年1月28日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摘要】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爱的力量理解和尊重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上了大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菲菲跑来问我:“梁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婷婷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滑滑梯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胡宁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来到滑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走上滑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滑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的,我用我的爱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孩子的骄横,自私和冷漠少了。而我们师生的爱却越来越深厚了,最让我想不到的却是我给孩子的爱不曾想过孩子们回赠给我的。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挺严重的,我嘶哑着嗓子去给他们上课,我一进科室孩子们就围上来了热情的向我问好,而我开声回应他们的时候,孩子们都听到了我嘶哑的声音,突如其来的一句句关怀的声音一下子的感动,让我不知所措,这就是爱的体现,不管你给了孩子多少爱他们都能感受到

孩子不肯上学,家长怎么办(慧腾案例)

孩子不肯上学,家长怎么办(慧腾案例) 11岁的男孩小瑞,今年上七年级,已经两个月没上学了。小瑞的爸爸是一位普通技术工人,小瑞上四年级的时候,夫妻离了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是爸爸带他。他的爸爸是又当爹又当妈。小瑞爸爸觉得欠孩子母爱,对他的关爱照顾有增无减。原来喜欢玩麻将,为了孩子,不去了。小瑞的母亲也觉得亏欠孩子,所以很早的时候就帮儿子买好了保险,以确保孩子将来衣食无忧。小瑞有几个小伙伴,经常和他一起玩电脑游戏。小瑞有时也一起去网吧玩。两个月前,小瑞生病在家,基本上就是玩电脑。一天,爸爸气愤之极,把键盘摔了。谁知到了第二天早晨,小瑞就是不起床。小瑞身体养好之后,也照样不去上学了。这让父母伤透了心。 慧腾老师案例分析:有些孩子不去上学,是因为学习受挫,成绩不好,老挨批评,于是逃到家里躲避。小瑞似乎不属于这种情况,他学习不吃力,成绩也不错。有些孩子不去上学,是因为人际关系不好,在学校没有朋友,或者挨欺负,于是藏在家里“避难”。小瑞看来也不属于这种情况,他人际关系不错。那他为什么不去上学呢?从逻辑上说,应该是这样:1.他在家里比在学校舒服,所以赖在家里不去学校。2.他赖在家里,家长拿他没有办法,于是可以赖下去。这两条缺一不可。如果孩子在家里没有在学校过得快乐舒服,他肯定积极上学。如果有人能管住他,不任他的性,他虽然不情愿,也不得不去上学。恐怕目前许多孩子在家里都比在学校舒服,所以他们每天还背着书包去上学,除了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这主要指中学生)之外,就是因为有家长约束,有义务教育法约束,不得不去。我们来看小瑞。他在家好吃好喝,有人伺候,无微不至,还能玩电脑游戏。如此神仙般的日子,当然比在学校上课受苦受累强。而且,他妈妈还告诉他,已经给他买好了养老、大病保险,准备了一套房子,将来后顾无忧。那他还有什么必要奋斗呢?这位母亲的话把孩子上学的基本动力(为了将来的生存)给打消了。当然,很多学生都不真正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要求这么小的孩子能为自己的未来着想,为了未来的好日子而牺牲眼前的享受,那是不切实际的。他们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将来要靠自己打天下,这就够了。小瑞连这一点模糊想法都没有了,他是彻底地赖上家长了。 现在有依赖性的孩子也很多。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尚有一定的权威,许多事情即使孩子不明白其对未来的意义,他们也只能照家长说的去做。不幸的是,小瑞的父亲失去了起码的权威。他已经被孩子拿住了。小瑞熟练地利用父亲的亲子之爱来控制和指挥父亲。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来软的,什么时候该来硬的。他为什么不怕父亲“打折腿”、摔键盘?因为他已经摸准了父亲的脉,他很清楚,父亲发火之后,接着就是后悔和投降。只要自己稍微等待一下,阳光总在风雨后,照样可以过上“好日子”。当家长当到这个份上,不也太可悲了嘛!谈何家“长”?毫无领导作用了。这夫妻二人,从家庭教育角度看,没有一个明白人。所以孩子前途可忧。 如何帮助这位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父亲呢?当务之急并不是让孩子上学,而是转变家长的观念和做法。否则孩子即使上了学,随时都可能退回来。怎么办呢?无非是两条。第一,不要把家庭搞得那么舒服。第二,恢复家长权威。这位父亲心太软了。他老想讨好孩子,孩子就把他捏住了。我们给这位父亲出了一些具体的计策。如果家长能听我们的劝告(我们准备进行跟踪指导),弄得好,下学期开学孩子有可能恢复上学,并坚持下去。如果家长意志薄弱,始终控制不了自己的溺爱,那恐怕孩子要重读一年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