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扩展”小句复合体的英汉对比研究

“扩展”小句复合体的英汉对比研究

“扩展”小句复合体的英汉对比研究
“扩展”小句复合体的英汉对比研究

i.小句与小句复合体

将小句(clause)视为语法单位,其结构层次是位于词组或短语之上(group/phrase);小句之间通过数种语义关系连

复句内的两个小句,一是基本句(primary),一是次要句(secondary),它们在并列与主从关系中各有自己的作用。并列关系中,基本句为起始句,次要句为后续句;主从关系中,基本句为主句、即支配句,次要句为从句、即依附句。

ii.详述类扩展复句的英汉对比

2.1并列详述(paratactic elaboration)

2.1.1 评注(exposition)

在评注关系中,次要句用其它表达手段从不同角度对基本句加以重新陈述,亦或仅仅是强调基本句的语义信息。

2.1.2 例释(exemplification)

在例释关系中,次要句通过引述一个具体实例,将基本句的内容说得更具体,从而发展基本句的语义信息。

英语在表达这一关系时常用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particular等。汉语中常用:譬如,例如,比如等。

2.1.3 阐发(clarification)

在阐发关系中,次要句对基本句做出解释或给予解释性评论,从而使基本句的语义信息更明确。

在阐发关系的复句中,英语常见的衔接成分有in fact, actually, indeed等;汉语表达这一语义关系的衔接成分有:其实,实则,实际上等。

复句内基本句和一个或多个次要句之间可能出现或不出现衔接成分,因而我们不能将衔接成分看作是判断句内逻辑语义关系的唯一依据。

2.2 主从详述 (hypotactic elaboration)

主从详述中的次要句是对基本句的描述性评注,分为限定性(finite)和非限定性(non-finite)两类。其中限定性次要句是一个完整的小句,它的功能是对基本句进一步添加某些特征或信息,其实质就是一个非限制性关系从句(non-defining relative clause).

iii.延伸类扩展复句的英汉对比

3.1 并列延伸 (paratactic extension)

3.1.1 添加(addition)

添加关系是指一个过程直接和另一个过程连在一起,二者之间无起因或时间关系。

在英语书面语中,肯定添加的两小句间要么用分号隔开,要么使用and等连接词,否则不合语法。而汉语中的肯定添加,有时出现衔接成分,有时不出现。

汉语中否定添加的表达法较多,如:“不仅不/没有……而且不/没有”,“即不……也不”,“没有……也没有”等等,相当于英语中的“neither……nor”。

在对照添加中,英语常用“but”,汉语常用“但、却、而、然而、可是”,不过汉语中对照关系的两小句之间也可能不出现明确的衔接成分,或使用非典型对照关系的连接词。

3.1.2 变异(variation)

这种复句内两个小句间的语义关系是:一个小句(次要句)在进行意义延伸时,部分或全部地替代另一个小句(基本句)。以下三个简单的例句分别体现了英语中的三种变异延伸关系:

1. don't ask your parents for help, but rely on yourself.

例1中的连词but并不表示对照关系,而是相当于instead,表达的是替代性延伸意义,整句的语义内容为:you shouldn't ask your parents for help, instead you should rely on yourself。例2中的only小句表达的是减少性延伸关系。而例3中的either...or结构显然是选择性延伸。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语用现象:

4. 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

5.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6.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 除了读报,他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8. 要么你奋起直追,要么你就做好被淘汰的准备。

9. 可以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在互联网上收集信息。

以上例句中4和5句均为替代性延伸,其中前者否定在前、肯定在后,而后者正好相反。这类结构相当于英语中的not a but b及rather a than b。例6和例7均为减少性延伸,相当于英语中由only或except引导次要句的复句。而例8和例9均为选择性延伸关系,相当于英语中的or或either...or结构。

3.2 主从延伸 (hypotactic extension)

主从延伸关系中延伸小句是依附性的而非相对独立。和主从详述一样,主从延伸中的次要句在英语中分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两种,而汉语中没有这一区分。

10. if you haven't lost it, then it's in that cupboard.

该例所体现的是主从延伸中的选择性关系,常由if not a, then b的形式体现,从句一般在前。

有时两小句间究竟是并列关系还是主从关系没有明确界限,只是作为一个临时原则,次要句可以前置于句首的,视为主从关系,否则可视为并列关系。

例6中only引导的小句被看作是并列延伸中表示变异的次要句,而同样的语义若换成连词except that来引导,通常被视为主从性延伸。但在汉语中,不论是连词only还是except that,其语义都相当于“只是”,体现的是并列延伸中的减少性关系,不是主从性的。

iv.增强类扩展复句的英汉对比

4.1 并列增强 (paratactic enhancement)

13. 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茹志鹃)

以上两例为英汉语中表示时间关系的并列增强复句,且两句中均有连接成分(见划线处)。但汉语中表示时间关系的复句内也可以不出现任何衔接成分,这在汉语的事件叙述中很常见(如例14);而英语中表示连续事件的小句之间如果仅用逗号隔开,没有任何衔接成分,就是一种语法错误(如例15)。

14. 我不由伸手到他的书包里去摸,捏到一个小布包,拽出来一看……

例15若处理为并列性复句,应在第三小句前加and或and then之类的衔接成分;亦或采用分词结构处理成主从性复句。

以上两例代表英语中表示方式和因果关系的并列增强复句。汉语中也有相应的语义关系,但有时不出现衔接成分。

18. 他们想这样子来设置包围圈,并由此来逐步证明... (徐迟)

19. 艾艾看见了戒指就要,他生怕艾艾再看见罗汉钱,赶快把戒指给了艾艾就把匣子锁起来了。 (赵树理)

4.2 主从增强 (hypotactic enhancement)

20. turn off the lights before leaving.

可以看出,例20中的非限定性小句表示时间,由介词短语充当;例21中的非限定性小句同样表示时间,但是由从属连词引导的;而例22中的非限定性小句表示原因,由分词短语充当。

汉语中不存在限定与非限定表述形式,但有时用不完整句表述有关的逻辑语义关系。

23. 如果她和一个她爱着的人结婚,一定会组织起一个有趣味的家庭。 (张洁)

24. 我缩在这样一套棉衣棉裤里,如同一只蛹没有成熟就死在茧里似的。 (张贤亮)

25. 即便不去,也该给人家回个话。

以上前两例中的次要句均为完整的小句,分别表示条件和方式的主从增强关系;而例25中的“即便不去”是一个省掉了主语的非完整句。在语体比较正式的汉语语篇中(如法律语篇),一般不主张使用非完整小句,以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含混;而英语的情况恰好相反,英语的非限定性小句一般在正式语体中出现。

v.小结

总之,本文以系统功能理论为依据,对英汉扩展类小句复合体的功能语义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与传统语法书将句子结构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相比,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小句和小句复合体的各种功能语义关系来分析句法关系具有语义促动的特点,因而其分析更具系统性、严密性和说服力,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英汉对比研究读书报告

英汉对比研究读书报告

摘要:英语和汉语的对比,通过对两这种语言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翻译技巧、思维方式等等方面的具体讲解,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加以对比分析讲解,清晰、不显枯燥的同时又具有说服力。众所周知,要想学好外语,对其特点的了解是必须的,而要了解其特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母语加以比较。思维方式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英语学习,尤其是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理解学习和练习,更多时候,了解英汉语言之间的不同以及中西方文化、思维上的的追根溯源也是必要的,因为学习一门语言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学习。Speaking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mparison,the language of the two rhetorical devices, translation skills, thinking mode and so on,they combine language with culture. As we all know, in order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o underst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best way is to compare with the mother tongu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ay of thinking. Learning English, especially translation, not overnight, it needs to understand the study and practice, more often, understand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different thinking on the back is necessary, because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思维方式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翻译技巧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英语注重形合,且注重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所以汉译英时往往要加入连词和对句子进行扩展和组合,形成复合句或长句;相反,由于汉语句子一般结构较为简化,无拖沓,所以在英译汉时也应当注意,常常需要将英语句子进行分解、拆散和重组。英语文章多为长短句交错使用,了解这一特点对平时汉译英和写作时也大有益处。又如,英语通常为物做主语,而汉语则为人,所以在英汉互译的时候要注意其人称、物称主语的转换。文化上的不同也是需要注意的,如在写作的时候,西方人喜欢引用专家学者,尤其是有科学依据的观点,而中国人则频繁使用领袖和伟人的话。思维方式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明显的,概括而言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受到儒、道和佛三家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的悟性,重人文,轻科学,而西方则讲求逻辑思维,以判断推理为主,提倡理性思辨和科学探索。英语学习,尤其是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理解学习和练习,更多时候,了解英汉语言之间的不同以及中西方文化、思维上的的追根溯源也是必要的,因为学习一门语言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其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学习。The way of thinking,Performance method, rhetorical device,translation skill,logical thinking,abstract think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interlocking, So the translation often join conjunctions and extens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sentence on the contrary, the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is simplified, without procrastination, so in English Chinese translation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the English sentence often needs to be decomposed and detached and reassembled. English articles for the length of sentence interla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ual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is also helpful. Cultural differences also need to be noted,

英语语言研究参考书目

1. 英语语言研究参考书目 语言学 牛津语言学入门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Linguistics H.G. Widdows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d Ellis Language and Culture Claire Kramsch Psychololinguistics Thomas Scovel Sociolinguistics Bernard Spolsky Pragmatics George Yule 程雨民《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程雨民《英语语体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桂诗春、宁春岩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何自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语篇分析概要》,黄国文,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语言学入门》,刘润清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戚雨村《语言学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秦秀白《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浅谈《英汉对比研究》绪论与第一章

浅谈《英汉对比研究》绪论与第一章 大三这一学期,我们学完了那些基础课程,迎来了许多重要的课程。其中英汉对比研究就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尽管很多学长学姐包括一些老师都认为这是一门复杂难懂的课程,而事实也确是如此,但是我认为这是一门很有意义的课程。读完课本的绪论和第一章之后,我想写写自己的一些感悟。 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我们谈到了如何做人。我想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谈到的话题。我们来到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为人处世,也就是做人。我个人认为学习如何做人比学习课本知识更加重要。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也是个失败的人。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而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弄明白该怎么样去做人。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光凭一身技艺是不行的,就算你工作经验丰富,如果你和同事相处不和谐,你还是无法在这个职位工作很久,那就更不可能谈升职等等。可以这么说,做人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学问,单从任何一个方面入手研究,都不可能窥其全貌。所以上课前老师给我们讲的有关做人方面的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书本上能够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而我们从这些理论知识中学到的有用的部分更是微乎其微。 再来,老师谈到了思维方式。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这不是一个很好理解的词。通常来说,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学术上的说法是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方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思维方式与我们学习英汉对比研究这门课程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反过来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英汉对比研究所要解读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另外,西方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而中国汉民族重具象思维。西方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恰恰相反,崇尚天人合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具象代表概念,喜欢进行类比推理的思维定式,更习惯于运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然后就是课本,英汉对比语言学。绪论部分写的是语言与文化。语言是什么?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是由关系联系起来的共存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是由行异两级构成的象征系统。那么文化又是什么呢?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绪论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2020年英语专业考研参考攻略——参考书目

2020年英语专业考研参考攻略——参考书目 2020年考研的同学们应该已经把参考书目大致浏览了一遍。有的同学已经购买了大量的参考复习资料,大部分学校已经不给参考书目,只列出了考试科目或者大纲。这么多参考书目,如何选择最适合的一本,哪本书对我们的考试最有帮助,下面小编一一为你解答。 我们先看看“英语专业考研”的概念。它是针对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考生而进行的考试,具体考核科目为:政治(100分)、二外(100分)、基础英语(150分)以及综合英语(150分)。部分学校的两门专业课名称会有出入,但基本上都考察学生对英语各个方面的掌握,包括最基本的语法、写作、阅读以及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英语语言国家文化、英美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包括理论)等。 我们首先盘点有哪些复习用书: 一、基础英语复习用书 1.张汉熙的《高级英语》1、2册(最热门的英专考研用书,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将其列入。大部分学校都把张汉熙先生的书作为大三大四的授课教材) 2.邹申《写作教程》(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3.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第5~8册 4.蒋显璟《英美散文选读》1、2册(第二版)(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考研特色书籍,值得推荐) 二、英语语言学的复习用书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最热门、最经典的英专语言学考研用书,高校英语系授课经典用书)最好配上一套《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中国石化出版社 2.刘润清、文旭《新编语言学教程》 3.桂诗春《应用语言学》 4.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也有一本《语言学教程学习指南》,高校英语系授课经典用书,备考经典书目) 5.蓝纯《语言导论》 6.杨信彰《语言学概论》

医学生物学 简答题重点整理

【细胞器标志酶】 内质网:葡萄糖-6-磷酸酶 高尔基体:糖基转移酶 溶酶体: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氢酶 【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高尔基体呈网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膜性细胞器,由扁平囊、小囊泡、大囊泡构成,内含多种酶,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扁平囊,高尔基体的主体部分,由3-10层平行排列,相邻囊间距20-30nm,每个囊腔宽6-15nm,其凸面称顺面或形成面,凹面称反面或成熟面;小囊泡,为直径30-80nm的球形小泡,膜厚6nm,多集中分布于扁平囊形成面与内质网间,由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载有糙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成分转运至扁平囊中,又称运输小泡;大囊泡,直径100-500nm,膜厚8nm,多见于扁平囊周边或局部呈球状膨突而后脱落形成,带有扁平囊所含分泌物,有继续浓缩的作用,又称浓缩泡或分泌泡。 主要功能:参与细胞的分泌活动;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加工,如糖蛋白的合成修饰和蛋白质的改造;对蛋白质进行分选运输,如分泌蛋白、膜嵌蛋白、溶酶体蛋白的分选;形成溶酶体;参与膜的转变。【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溶酶体是单层膜包裹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状细胞器,膜厚6nm,是直径0.25-0.5nm的圆形、卵圆形小体,可视为细胞内消化系统。

其标志酶为酸性水解酶。溶酶体膜上有氢离子泵,可保持内部酸性环境;膜内存在特殊的转运蛋白,可将消化水解的产物运出溶酶体;溶酶体膜的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被自身的水解酶消化。 主要功能:消化作用,对外源性异物的消化称异噬作用,消化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器碎片称自噬作用;自溶作用,指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消化酶释放入细胞质使细胞本身被消化;对细胞外物质的消化作用,指溶酶体通过胞吐作用将溶酶体酶释放到细胞外,消化分解细胞外物质。 【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中含有mtDNA,多为双链的环状分子,和细菌DNA相似,裸露而不与组蛋白结合,分散在线粒体基质不同区域。线粒体DNA具有遗传功能。线粒体含有自身特有的mRNA、tRNA和rRNA及其蛋白质合成的其他组分,可自主合成蛋白质。但mtDNA的基因数量不多,编码合成的蛋白质有限。mtDNA所用的遗传密码表与通用的遗传密码表也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依靠两套遗传系统。而实现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表达所需的许多酶,又是由核基因编码的,所以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细胞氧化】 细胞氧化是指依靠酶的催化,氧将细胞内各种供能物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基本过程为: 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反应过程无需氧,故称为无氧酵解。葡萄糖等物质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丙酮酸。

北大英语公开课程

北大英语公开课程—大学英语 <课程介绍>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 从1987年至今,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分课型教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北京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基础课分为大学英语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综合、阅读和听说三种课型授课。新生入学后,参加分级考试,按成绩分别编入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未达到北京大学大学英语入学要求的学生,编入预备级。大学英语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每学期2学分,每周2学时。第二部分为选修课,选修课每周2学时,每学期2学分。选修课分为专题课和通选课。专题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通选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专题课包括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应用性与创造性英语写作,高级英语听力技巧,美国英语语音,实用英语词汇学,英汉对译理论与技巧、英汉对比研究、社科英语文献选读、大学英语口语,英语名著与电影,英语词汇与英美文化,英语听说,职场英语,文艺复兴艺术作品与圣经故事,英语传统诗歌精华,美国短篇小说与电影等,通选课包括西方学术精华概况,中西文化比较,莎士比亚戏剧名篇赏析等。每位学生必须至少修满大学英语8学分方可毕业。

教学方法及特点 我们的教学特点是,建立多媒体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以教师面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并配设教师答疑与辅导。为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研室的教师坚持集体备课,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如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方便教学,我们自己开发建设了“北京大学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面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信息量增大,趣味性、多样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主要依托“北京大学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出版社提供的多媒体光盘课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和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建设多媒体英语教学体系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教师面对面授课仍在整体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英语语言好,而且能通过英语学习,广泛涉猎西方文化及人文思想,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我们坚持英语语言和英语思维同时培训的做法,克服了应试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点,忽略英语语言的整体性的缺点,使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并进,从而大大提高了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名词解释

Chapter 1 绪论 1、细胞(cell):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是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体。 2、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从显微、亚显微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3、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按照人们的意志设计改造细胞的某些性状,从而培育出新的生物改良品种或通过细胞培养获得自然界中难以获得的珍贵产品的新兴生物技术。 Chapter 2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 仁,一般只有拟核。 2、真核细胞(eucaryotic cell):是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和核基质。 3、中膜体(mesosome):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是细菌细胞质膜向细胞质 内陷折皱形成的,每个细胞有一个或数个;其中含有细胞色素和琥珀酸脱氢酶等呼吸酶;具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故称为拟线粒体。 4、细胞器(organelle):存在于细胞中,用光镜、电镜或其他工具能够分辨出的, 具有一定特点并执行特定机能的结构。 Chapter 3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分辨率(resolution):是指能清楚的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光镜下所见到的物体结构。 3、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又称为亚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是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构。 Chapter 4 细胞质膜 1、血影(Ghost):将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质膜破裂,同时释放出血红蛋白

2015年青岛大学翻译硕士(MTI)考研参考书,考研报录比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5年青岛大学考研 青岛大 学1:3 1-《(英语版)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ark Shuttleworth&Moira Cowie》200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2-(中文版)《翻译研究词典》谭载喜 主译,2005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 3-《高级汉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 南,第二版,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 社; 4-《名作精译—<中国翻译>英译汉— 汉译英选萃》(各一册),杨平,2006 年,青岛出版社; 5-《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汉英), 汪福祥、伏力,(修订版)2008年, 外文出版社; 6-《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 李国正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7-《应用文写作》,夏晓鸣,第二版, 201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口译8人,笔译12人。同等 学力加试: 1、基础口译 2、英汉互译。 加试用书: 《实用文本汉译英》方梦之, 2004年,青岛出版社; 《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 199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最近两年的《中国翻译》期刊。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Cell Biology:广泛采用现代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应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将细胞的整体活动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的观点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期最终阐明生命的基本规律。 脂筏(lipid raft)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microdomain)。大小约70nm 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叶。 质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主要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skeleton 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疏水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的热运动可以使分子从膜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另一侧,其结果是分子沿着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转运。因无需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故名。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小分子物质沿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运动,是由膜转运蛋白“协助”完成的。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侧到高浓度侧转运,需要供给能量。ATP直接供能、间接供能、光能。 协同运输(cotransport):由离子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利用跨膜的离子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使特定离子的顺梯度运动与被转运分子或离子的逆梯度运输相偶联。直接动力是膜两侧的离子浓度梯度。 胞吞作用:质膜内陷形成囊泡将外界大分子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胞吐作用:与胞吞作用的顺序相反,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它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外膜(outer membrane):单位膜结构,厚约6nm。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直径2-3nm的亲水通道,10KD以下的分子包括小型蛋白质可自由通过。内膜(inner membrane):厚约6-8nm。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到嵴的轴心部。宽约6-8nm。其中含有许多可溶性酶类,底物和辅助因子。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基质(matrix):内膜之内侧,类似胶状物,含有很多Pr.和脂类。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都在其中。另外还有线粒体DNA、核糖体、tRNA、rRNA、DNA聚合酶、AA活化酶等。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外被(outerenvelop):双层膜,每层厚6~8nm,膜间隙为10~20nm。外膜通透性大,细胞质中大多数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内膜对物质透过的选择性比外膜强,其上有特殊载体称为转运体,可运载物质过膜。 类囊体(Thylakoid):在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所形成的封闭扁平小囊。 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 TP的过程,称为photophosphorylation 细胞质膜系统(cytoplasmic membrane system):是指细胞内那些在生物发生上与质膜相关的细

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及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学位论文 内容和格式要求 一、论文内容与文本格式 论文文本按照封面(Front cover)、扉页(Title page)、致谢(Acknowledgements)、中英文摘要(Abstract)以及关键词(Key words)、目录(Contents)、正文(Body)、注释(Notes)、参考文献(References)、附录(Appendix)的顺序排列。正文部分的长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得少于70页;同等学历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班学生不得少于60页,学科教育(英语)硕士学位班学生用中文撰写的不得少于50页。上述“正文”指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在内的论文主体部分。 论文文本按照A4开本,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参数为:页面大小为A4,即210×297mm;上下页边距2.54cm,左右页边距为3.17cm;页眉1.5cm;页脚1.75cm。英文部分基本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汉语部分基本字体为宋体。要求字号:正文小4,成段引文、注释、参考书目为5号。行距设置为1.5倍窄式行距。 封面和扉页的内容和格式按学校及学院要求的规格制作。最后正式提交的论文定稿必须经导师审查合格签字后方可提交。 二、论文选题与目录结构 鉴于英语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和学术传统,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不宜过大,应注意兼顾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注意选题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性。提倡小题大做,反对抄袭模仿、大而无当的论文选题。 论文的结构应符合论证的逻辑性。论证某一个论题时,应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全文,结构最好以假设、论证和总结的模式。 论文的章节根据内容来设定,一般分为5-7章,包括导论(Introduction)、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理论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理论推演(Theorization)或案例分析(Empirical Study)和结语(Conclusion)。理论推演或案例分析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分为1-3章。 目录设置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论文各章节按以下格式标示: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 细胞株:通过纯系化或选择法从原代培养细胞或细胞系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特异性或标记的细胞群体。细胞系:原代细胞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 细胞学说: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 Schleiden)和德国动物学家施万(T. Schwann)提出的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 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者引起基因活动,尔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 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整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作出综合反应。 接触抑制:将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分散贴壁生长的细胞一旦相互汇合接触,即停止移动和生长的现象。 分子伴侣:分子伴侣是指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共转移:蛋白质在游离核糖体起始合成并在膜旁核糖体继续合成同时向内质网膜转移的方式。后转移:蛋白质在细胞基质中合成后,转移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经加工后,再转移到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酶体等细胞器中称为后转移。 核纤层:位于细胞核内核膜下与染色质之间的、由中间纤维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层高电子密度的蛋白质网络片层结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核被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 核孔复合体:核被膜上沟通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隧道的内、外口和中央有由核糖核蛋白组成的颗粒,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 多线染色体:果蝇等双翅目昆虫幼虫的唾液腺、消化道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核中的一种像电缆样的、具有染色带纹的巨大染色体,由核内DNA多次复制的染色质线平行排列而成。 灯刷染色体:某些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某些鸟类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中的巨大染色体,由一条纤细的脱氧核糖核酸中轴和许多成对的脱氧核糖核酸侧袢组成,因形状似灯刷而得名。 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的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的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端)。 第二信使:由细胞表面受体接受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通常把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息)。 多聚核糖体:是指合成蛋白质时,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附着在一条mRNA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状结构。在合成多蛋白质时,核糖体并不是单独工作的,常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存在。一般来说,mRNA的长度越长,上面可附着的核糖体数量也就越多。 G0期细胞:休眠细胞暂不分裂,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称G0期细胞,如淋巴细胞、肝、肾细胞、休眠的种子细胞等。 红细胞影:是将分离的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中,水渗入到红细胞内部,红细胞膨胀、破裂,从而释放出血红蛋白,所得到的红细胞质膜具有很大的变形性、柔韧性和可塑性,当红细胞的内容物渗漏之后、质膜可以重新封闭起来称为红细胞血影。 受体: 能与细胞外专一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引起细胞反应的蛋白质。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受体与配体结合即发生分子构象变化,从而引起细胞反应,如介导细胞间信号转导、细胞间黏合、细胞胞吞等细胞过程。 Hayflick界限: 1961年,Leonard Hayflick利用来自胚胎和成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现:胚胎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50次后开始衰退和死亡,相反,来自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培养15~30代就开始死亡。Hayflick等还发现,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

第九章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第九章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主要内容: 1、细胞骨架的概念 2、MT、MF、ZF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3、核骨架及染色体骨架的结构组成 概述: cytoskeleton-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细胞质骨架:MT、MF、IF 狭义 微梁 广义 功能 形态观察→分子水平 1928年,kiotzoff最初提出,1963年采用戌二醛固定后,才发现其存在。 第一节细胞质骨架 一、微丝(micorfilament MF) 又称激动蛋白纤维,真核cell中由肌动蛋白组成,d为7nm的骨架纤维。(一)成份: 肌动蛋白:43KD 哑铃状,存在于所有真核cell 中 (哺孔类、鸟类)6种

?、r肌动蛋白在肌肉及非肌cell中 基因由同一祖先基因进化而来 (二)装配 球形肌动蛋白(G-actTon)头→尾相接纤维形肌动蛋白CF-) 有极性(+极较-极快) 微丝是由一条肌动蛋白单体链形成的右手螺旋 踏车行为(tread miwing) 体外装配 F-action G-acton 体内装配:装配取决于(1)单体的浓度;(2)成束,成网的程度;(3)微丝结合蛋白的调节 (三)MF结合蛋白(naicrofilament associated pvotein) 不同的MF含有不同的MF结合蛋白→独特结构 1、肌肉收缩中的有关蛋白 肌球蛋白:(myosin):450KD ——4条多肽链 ——分子结构 HMM HMM-S1 头部20nm ATPase 活性,构成 组份的横桥与肌动蛋白分子结合 360KD HMM-S2 LMM 尾部130nm φ=2nm 150KD 分子排列方式:平行交错排列→粗肌体 尾一尾相对 4000个分子/粗 肌体 H band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Tm) 5-10% 64KD 长40nm

读书报告---《英汉对比研究》

读书报告- -《英汉对比研究》 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 本章主要是关于综合语与分析语,在文章开头作者就介绍了综合语和分析语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定义。此外,作者通过形态变化、词序、虚词和语调声调方面对英语和汉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首先,英语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则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形态变化主要体现在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上。在构词方面,英语的词缀灵活多变,有大量的前缀、后缀,而汉语则不多见。在构形方面,英语常常是将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结合起来表示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而汉语同一个词就可以表示主格、宾格,单数、复数,或者现在、过去等行为。 其次,英语词序较灵活,汉语则较固定。英语词序倒置的现象比较多,汉语主要表现为功能性倒装。汉语的定语一般在名词前,英语定语位置较灵活。 再次,虚词方面,英语经常使用定冠词、不定冠词、介词和连接词,汉语则没有冠词,表并列和从属关系的连接词的使用率也较低,较常使用的是丰富多彩的助词,如动态助词、语气助词等。 最后,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语调和重音的变化是英语语音的主要表意手段,两者的密切配合可以表达意义的差别,而汉语的语音手段主要是声调。汉语语音音节匀称,具有均衡美和节奏美。 第二章聚集与流散 本章主要是关于英汉句式句型的对比研究。英语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有严谨的主谓结构,句型重形合,句式为“聚集型”,而汉语则不受形态的约束,没有主谓协调一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句型重意合,句式呈“流散型”。 英语的主谓结构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V, SVP,SVO,SV oO,SVOC,而上述句型和变式可以通过增加修饰语,扩展基本句型的成分,基本句型的组合、省略、倒装等方式来扩展。英语注重句子结构完整,通过形态标志、连接词和填补词的使用来保持其完整性。此外,句子成分、词语之间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也是英语句子呈“聚集型”的重要因素。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中英同声传译》参考书目_北外考研网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中英同声传译》参考书目 中英同声传译 翻译写作类 说明:以下书目旨在帮助考生掌握翻译的理念、方法、技巧,考题并不从书中选取。其中的英文写作类书籍,提供汉译英时应当遵循的语言风格。 1、Joan Pinkham、姜桂华著:《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2、Joseph M.Williams著:Style: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Eleventh Edition),Pearson出版社,2014年;或该书的历史版本:Style:towards Clarity and Grace;Style:Toward Clarity and Grace;以及Ten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 3、李长栓著:《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年。或同一作者的《非文学翻译》(外研社,2009),《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外文社,2012),《联合国文件翻译教程》(中译公司,2014),《理解与表达:英汉口译案例讲评》(外研社,2013)。 4、庄绎传著:《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5、叶子南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6、连淑能著:《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7、彭萍编著:《英汉对比与翻译(英汉双向)》,中译出版社,2015年,或同一作者主编:《实用语篇翻译(英汉双向)》。中国宇航出版社,2015年。 百科类 说明:以下资料包含翻译工作者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是英汉互译试卷中可能涉及的内容和知识领域。 1、国家重大改革举措。可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以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的文件。请上网检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历次会议”。 2、联合国概况。可参考UN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编写的The United Nations Today或者Basic Facts about the United Nations。可上网下载。 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可参考联合国The Divi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SD)网站: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2373347.html,/sdgs 4、欧盟概况。可参考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Communication编写的The European Union explained—How the European Union works。可上网下载。 5、政治学。可阅读一本政治学入门教材,如Politics,the Basics,作者Nigel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三、名词解释 1.常/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 2. 细胞融合: 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 3. 膜泡(囊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 4. 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共性,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细胞核多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5.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6. 胞间连丝: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7. 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8. 天线色素:天线色素是能够吸收光的色素,又称捕光色素或光吸收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只具有吸收聚集光能的作用,而无化学活性。 9、第二信使:细胞可通过两个途径将细胞外的激素类信号转换成细胞内信号,然后通过级联放大作用引起细胞的应答。这种由细胞表面受体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通常称为第二信使。 10、蛋白质分选: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被转运至细胞特定部位的过程。 11、半自主性细胞器: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12、蛋白质寻靶: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是由前体蛋白本身具有的导向信号决定,故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合成释放后需要寻找自己的目的地称为蛋白质寻靶。 13、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而形成不同细胞类型的过程。

英汉对比研究

2011届民生英语师范3班李真 《英汉对比研究》读书笔记 【摘要】本文就《英汉对比研究》中下篇中西思维方式做出了观后感,其中包括对从十个方面比较中西思维方式,及中西思维方式十对特征之间的互相联系等对翻译课程的影响。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what the author learned after reading the book Contras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article consist of ten aspects of the mode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how the mode of thinking influence the translating course. 【关键词】汉英思维中西对比翻译影响 【书籍简介】《英汉对比研究》就英汉的语法特征、表现方法、修辞手段、英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某些文化因素等方面论述了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作者选择了十个带有普遍性的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语体风格与翻译技巧进行了对比分析。作者,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正文 思维,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思考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的工具是语言。人借助于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露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反应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它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倘若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正其实。反之,若没有思维,语言也就不具备其多功能性和丰富性”。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观察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翻译实践中,因为没有认清英汉思维之间的差异,我们很容易犯错误,出现“汉语欧化,英语汉化”的现象。人有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是人类的思维活动。

翻译类参考书目

1.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3.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陈延佑《英文汉译技巧》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5.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6.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7.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8.杜成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9.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0.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12.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13.黄龙《翻译技巧指导》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4.黄龙《翻译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15.姜治文,文军编著《翻译批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16.金堤《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17.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8.孔惠怡,扬承淑《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孔惠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0.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1.林相周《英语理解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2.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23.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25.刘玉珍《文化交流英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6.刘重德《浑金璞玉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27.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 28.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9.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0.穆雷编著《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