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成都医学院教案首页

教研室主任签名:2013 年月日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

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创新性实验 ---苹果中维C含量的测定

前言: 苹果,又名柰、频婆、天然子,苹果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的果实。苹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水果之一。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每100g鲜苹果肉中含糖类15g,蛋白质0.2g,脂肪0.1g,粗纤维0.1g,钾110mg,钙0.11mg,磷11mg,铁0.3mg,胡萝卜素0.08mg,维生素B1为0.01mg,维生素B2为0.01mg,尼克酸0.1mg,还含有锌及山梨醇、香橙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苹果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止泻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对高血压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欧洲人说:“一天吃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加拿大人研究表明,在试管中苹果汁有强大的杀灭传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的人得感冒的机会要低。所以,有的科学家和医师把苹果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医生”。 维生素是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食物摄入各种各样的维生素,维生素同我们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维生素C 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普遍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也是一种对人类而言至关重要的物质:人体缺乏维生素C 将导致坏血病,维生素C还能防止传染性疾病,甚至癌症。所以,食品饮料医药、医疗等行业都要测定食品、饮料、药品以及血液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

苹果中含有Vc,不过含量比较低,每100克苹果中Vc的平均含量为4毫克。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一般方法有碘量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较多。若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由于果汁具有一定的色泽,滴定终点不易辨认。二甲苯-二氯靛酚比色法虽然适用于测定深色样品还原型抗坏血酸,但由于萃取液二甲苯为有机溶剂,有很强的毒性,既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健康,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故不推荐此测试方法。 而碘滴定法仅需常规滴定设备,条件易于满足。因此,在满足测定范围和测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不需要昂贵仪器设备条件、简单易行的方法。pH控制在3-5比较适合。 本次实验用的是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在本次实验中,通过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操作实施,等过程,预期达到如下目的: 1、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维生素C的提取方法。 3、实践各种溶液的配制及其标定操作。 4、通过计算,了解同类但不同品种水果在微量物质的含量上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一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一、测定原理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烯醇式结构(HO —C═C—OH),因而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染料。 2,6—二氯酚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被还原后红色消失成为无色的衍生物,可作为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滴定剂和指示剂。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则呈红色。在测定过程中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表示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滴定消耗染料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被测定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组织捣碎机;水果刀; 托盘天平;精密天平;称量纸;卷纸;台式离心机;电炉;吸耳球;玻璃棒; 蒸馏水,蒸馏水洗瓶;记号笔、标签纸、定性滤纸; 20cm镊子;5ml、10ml移液管、(微量)酸式滴定管、漏斗;漏斗架; 50ml、250ml、 500ml 、1000ml烧杯; 10ml 、500 ml、1000 ml量筒;100ml具塞量筒(或普通量筒); 100mL、250mL棕色容量瓶;50ml或100ml三角烧瓶。 2.原料及试剂 本实验材料是,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度。

(1)2%草酸溶液:草酸20g溶于70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450ml,稀释至900ml。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称取抗坏血酸20mg,用适量1%草酸溶液溶解后,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并以1%草酸溶液定容,振摇混匀,备用。 (4)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称取碳酸氢钠52.2mg,溶解在200mL沸水中。再称取2,6-二氯酚靛酚49.2mg,溶于上述碳酸氢钠溶液中。冷后,过滤于2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临用前标定: 取2mL浓度为0.2mg/ml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于三角瓶中,加1%草酸5mL,摇匀,用配制的2,6-二氯酚靛酚染料溶液滴定至微红色,15s不褪色即为终点,并计算如下:每1mL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滴定度(T)=C×V1/V2。 式中:C----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 0.2 V1----抗坏血酸的量(ml)=2 V2----消耗染料溶液的量(ml)=31.84 得出T=0.2×2/31.84=1.26×10﹣2 三、实验步骤 1. 取200g新鲜橙子(去皮、去核),置于1000ml烧杯内,称重。 2.将样品倒入组织捣碎机,加入等量2%草酸(W∶V),加盖旋紧,匀浆5min。 3. 取出匀浆物质。 4.称取30g匀浆物质于50ml小烧杯中编号,记录。 5. 用少量1%草酸将称取的匀浆物质倒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1%草酸反复洗涤烧杯(3次),其洗涤液一并移入,并用1%草酸定容到100ml。 6.加塞后将匀浆物质与1%草酸充分混合,静置10min。 7.取上述溶液过滤或离心。 8. 用移液管吸取10ml滤液置于三角烧瓶内,加入10ml 1%草酸(2个平行样品,编号);用 移液管吸取10ml蒸馏水,加入10ml 1%草酸(空白对照)。 9. 加1ml氯仿,将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至终点(淡粉红色,15s不褪色或观察氯仿层 呈现淡红色。),记录染料消耗量。 10. 计算每100g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ml)及平行样品误差范围,公式如下: 维生素C含量(ml/100g)=[(V1-V2)×T/W]×100 式中:V1----滴定样品时耗去的染料溶液的量(ml) V2----滴定空白时耗去的染料溶液的量(ml) T ---- 1mL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 W ----滴定时所取的滤液中,含样品的量(g) 四、实验结果、数据计算与分析 组别耗去的染料溶液的量(ml) 分析数据(ml)

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Vc

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Vc 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Vc 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V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2,6-二氯酚靛酚(由玫瑰色至无色),所以可以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溶液中的Vc。 抗坏血酸+2,6-二氯酚靛酚→脱氢抗坏血酸+2,6-二氯酚靛酚 (还原型)(氧化型)玫瑰色(氧化型)(还原型)无色 滴定终点:出现浅玫瑰色时,表明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全部被氧化。 计算公式:维生素c毫克数/100g 样品=(Va-Vb)*s/w*100 Va:滴定样品中提取液所用的2,6-二氯酚靛酚的平均毫克数。 Vb:滴定空白对照所用的2,6-二氯酚靛酚的平均毫克数。 S:1ml2,6-二氯酚靛酚溶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毫克数。 W:10ml样品提取液中含样品的克数。 三.实验试剂与仪器: 菜花10%盐酸溶液偏磷酸-醋酸溶液2,6-二氯酚靛酚溶液 50ml容量瓶滤纸漏斗滴定管铁架台分析天平研钵 四.实验步骤: 1、30g菜花在研钵中研磨后,用滤纸过滤,滤液置50毫升容量瓶中,用偏磷酸溶液定容,至50毫升,备用。 2、量取10毫升滤液,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玫瑰色5s不退色为滴定终点(滴定过程不超过2分钟),记录2,6-二氯酚靛酚溶液用量。 3、空白取偏磷酸溶液10ml,滴定 4、侧S值。取5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加入5ml偏磷酸-醋酸溶液,然后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以生成微玫瑰红色持续15s不退为终点,计算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以每毫升2,6-二氯酚靛酚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S)来表示。 5、计算结果。 五.数据处理: m=30.07g; V A=2.0mL; V B=0.18mL; w=6.014g; s=0.171mg/ml 维生素C毫克数/100g样品=(2.0-0.18)*0.171*100/6.014=5.17 (mg/100g样品) 六、注意事项 ●提取时,滤液过度浑浊会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纱布过滤时,要尽可能滤干净抽提 液,以免有残留的Vc 。 ●终点时玫瑰色要持续15s. ●滴定速度要尽可能快一点,以免杂质干扰反应。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掌握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2CuSO4+4KI-------2CuI2+2K2SO4 2CuI2 ---------Cu2I2+I2 抗坏血酸(还原型)+I2→2HI+抗坏血酸(氧化型) 终点:声誉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三、仪器与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几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摘要:利用维生素C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大吸收波长为243nm,标准曲线方程为A=0.00537c,相关系数为R^2=0.99539。9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mg·(100g)-1]分别为:青尖椒111.8、上海青104.2、韭菜82.5、小白菜78.9、西芹59.70、胡萝卜49.8、西兰花28、茄子26.4、山药14.9。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1.前言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预防牙龈出血及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坏血病、动脉硬化、贫血等有一定疗效。天然存在的抗坏血酸有L型和D型2种,后者无生物活性。维生素C 是呈无色无臭的片状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由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氧化酶一般在蔬菜中含量较多,故蔬菜储存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流失。但在某些果实中含有的生物类黄酮,能保护其稳定性。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钼蓝比色法、原子吸收法、碘量法、电位滴定法、荧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2-12]等。其中原子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仪器相对昂贵;碘量法和电位滴定法操作步骤较繁琐,而且受其它还原性物质、样品色素颜色和测定时间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维生素C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于243nm处测定样品液与碱处理样品液两者吸光度之差,通过标准曲线方程,即可计算样品中维

实验三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实验三 维生素C 的定量测定(2,6-二氯靛酚滴定法) 一、原理 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其还原型能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靛酚成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因此可用2,6-二氯靛酚滴定样品中含有的维生素C ,当样品中的维生素C 被完全还原后,在滴加过量的2,6-二氯靛酚,溶液变为淡红色,即为终点。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样品液所还原的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有维生素C 的量成正比。 二、 实验仪器 新鲜水果、吸管、容量瓶、滴定装置、锥形瓶、研钵、漏斗 三、实验试剂 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50毫克纯抗坏血酸,溶于1%的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500毫升,即浓度为0.1mg/ml ,贮棕色瓶,冷藏保存,最好临用时配制。 2、2%草酸溶液:草酸2克,溶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3、1%草酸溶液:1克草酸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 4、0.01% 2,6-二氯酚靛溶液:溶50毫克2,6-二氯酚靛于300毫升含有104毫克 NaHCO 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 毫升,滤去不溶物,贮于棕色瓶内。(4℃约可保存1周)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四、实验步骤 (一)提取 水洗净新鲜的蔬菜(水果),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称取5克剪碎加2%的草酸5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100毫升的容量瓶内,用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 (二)滴定 1、标定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 量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l 和9ml 1%草酸于50ml 锥形瓶1中,同时量取10ml 1%草酸加入另一个50ml 锥形瓶2中作空白对照V 2,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记录所用的毫升数,计算每毫升2,6-二氯酚靛酚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毫克数(K )。 2、样品的测定: 取50ml 锥形瓶2个,分别加入滤液10ml (V 3),用已标定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以微红色能保持15秒不退色为止,整个滴定过程宜迅速,不宜超过2min ,记录两次滴定所得的结果,求平均值V 1。空白滴定方法同前(V 2), (三)结果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100g 样品的维生素C 含量: 维生素C (mg/100g 样品)=123()V V K V W V -???×100 式中:V 1为滴定样品液所用去染料体积(ml ); V 2为滴定空白所用去染料体积(ml ); V 3为样品测定时所用滤液体积(10ml ); V 为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100ml ); K 为1毫升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的质量(mg ); W 为称取样品重量(g )。 五、思考题 1、要测得准确的维生素C 值,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步骤,为什么? 2、在测定过程中,样品的草酸提取液为什么不能暴露在光下? 3、试简述维生素C 的生理意义。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一、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标定原理。 2、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的原理、方法及其操作。 二、实验原理 用I 2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测定维生素C 等一些还原性的物质。维生素C 分子中含有还原性的二烯醇基,能被I 2定量氧化成二酮基,反应式如下: C O C C C C CH 2OH O OH OH H OH H + I 2C O C C C C CH 2OH O OH H H O O + 2HI 由于反应速率较快,可以直接用I 2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消耗I 2溶液的体积及其浓度即可计算试样中维生素C 的含量。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 的含量。 等物质的量关系:n(Vc )==n(I 2) 即:3 10)(176 %(2 -?=?I C cV V m 试样) ∴ Vc %= 试样) ()(176.02 m cV I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分析天平,250ml 锥形瓶,100ml 量筒,10ml 量筒,酸式滴定管,滴定基管架,25ml 移液管。 (2)试剂 医药维生素C 药片,HAc(2 mol/L ),淀粉(0.5%),Na 2S 2O 3标准溶液(0.1 mol/L ),I 2标准溶液(0.1 mol/L )。

三、实验步骤 1. 0.05 mol·L -1 I 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将3.3g I 2与5g KI 置于研钵中,在通风柜中加入少量水(切不可多加!)研磨,待I 2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入棕色瓶中,加水稀释至250mL ,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Na 2S 2O 3 标准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水、5mL0.5%淀粉溶液,用I 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次。 2. 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约0.2g 维生素C 片(研成粉末即用),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过并冷却的蒸馏水100mL 、10mL 2mol·L-1 HAc 和5mL0.5%淀粉指定剂,立即用I 2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稳定的蓝色, 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计算维生素C 的含量。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试样1 试样2 试样3 维生素C 的质量/g 滴定前液面读数/ml 滴定后液面读数/ml 滴定消耗I 2溶液的体积/ml 维生素C 的含量% 维生素C 的平均含量% 计算公式: %1001000 )()()()(68668622??= O H C O H C I I W M V c C 维生素 式中c——I 2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所用I 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C6H8O6)——维生素C的摩尔质量(g/mol); W(C6H8O6)——称取维生素C的质量(g)。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为了解国内VC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方法以"维生素C 或抗坏血酸和测定"为检索词对1994~2002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理工A、B和医药卫生专辑进行篇名检索,对所得有关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文献数据分别以年代、作者区域、载刊等级、样品类型、测定方法等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核心期刊载刊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5.69%,电化法占18.63%,色谱法占12.75%;复杂被测样品文献占文献总量的45.06%,其中光度法占60.92%,色谱法占19.54%,电化法占10.34%.结论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 注意事项 3.1 大多数植物组织内含有一种能破坏抗坏血酸的氧化酶,因此,抗坏血酸的测定应采用新鲜样品并尽快用偏磷酸-醋酸提取液将样品制成匀浆以保存维生C。 3.2 某些果胶含量高的样品不易过滤,可采用抽滤的方法,也可先离心,再取上清液过滤。 3.3活性炭可将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但它也有吸附抗坏血酸的作用,故活性炭用量应适当与准确,所以,应用天平称量。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用2g活性炭能使测定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完全氧化为脱氢型,其吸附影响不明显。 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

130109132 杨玉敏 实验一、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一维生素C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姓名:杨玉敏学号:130109132 组号:4组 实验日期:2016年/4月/7日实验地点:逸夫楼食品营养实验室7D302 一、测定原理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分子中存在烯醇式结构(HO—C═C—OH),因而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染料。 2,6—二氯酚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被还原后红色消失成为无色的衍生物,可作为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滴定剂和指示剂。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后,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则呈红色。在测定过程中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表示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滴定消耗染料标准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被测定样品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液的量、与样品中所含抗坏血酸的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公用仪器 ①组织捣碎机;水果刀;②托盘天平;精密天平;称量纸;卷纸;③1000ml烧

杯;250ml烧杯;500ml、1000ml量筒;④20cm镊子;⑤蒸馏水,蒸馏水洗瓶; ⑥记号笔、标签纸、定性滤纸。 (2)分组及仪器:(12人一组,共4组) 每组仪器包括: ①100ml具塞量筒(或普通量筒);100mL棕色容量瓶,250mL棕色容量瓶;②10ml 量筒;③5ml、10ml移液管; ④(微量)酸式滴定管;⑤50ml、500ml烧杯;⑥50ml或100ml三角烧瓶;⑦漏斗;漏斗架; ⑧台式离心机;⑨电炉;⑩吸耳球;玻璃棒。 2.原料及试剂 本实验材料是橙子、草酸、抗坏血酸、2,6-二氯酚靛酚、碳酸氢钠,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原料:橙子。 (1)2%草酸溶液:草酸20g溶于700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450ml,稀释至900ml。(以上全班统一配制) (3)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精确称取抗坏血酸20mg,用适量1%草酸溶液溶解后,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中,并以1%草酸溶液定容,振摇混匀,最好临用前配制,冰箱中保存。1mL 含0.2mg抗坏血酸。 (4)0.02%2,6-二氯酚靛酚溶液: 称取碳酸氢钠52mg,溶解在200mL沸水中。再称取2,6-二氯酚靛酚50mg,溶于上述碳酸氢钠溶液中。冷后,过滤于2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按下法标定: 取2mL浓度为0.2mg/ml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于三角瓶中,加1%草酸5mL,摇匀,用配制的2,6-二氯酚靛酚染料溶液滴定至微红色,15s不褪色即为终点,并计算如下: 每1mL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毫克数=滴定度(T)=C×V 1/V 2 。 式中:C----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V 1----抗坏血酸的量(ml);V 2 ----消 耗染料溶液的量(ml)。 三、实验步骤

实验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的VC含量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的V C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及紫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与分析条件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体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影响胶元蛋白的形成,参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并且有解毒作用。人体不能自身制造Vc,所以人体必须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入Vc,通常还需储藏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Vc。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 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分子结构中具有二烯醇结构,其结构如下: 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或乙醚。分子中的二烯醇基具极强的还原性,性质活泼,易被氧化为二酮基而成为脱氢抗坏血酸。维生素 C分子结构中有共轭双键,固在紫外光区有较强的吸收。 根据维生素C 在稀盐酸溶液中,Vc吸收曲线比较稳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其吸收值A的大小与维生素C的浓度c的大小成正比,符合郎伯—比尔定律:

A=εbc 其中A为吸收度;c为试样中维生素C的浓度,mol·L-1;b为吸收池厚度,cm;ε为摩尔吸收系数,L·mol-1·cm-1。若在最大吸收波长下,首先绘制出维生素C 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标准曲线,然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出吸光度A,由测得的吸光度A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浓度,换算为药品中含量(mg/片)。。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TU181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1台,研钵1个,50mL容量瓶7只和500mL容量瓶1只 , 10mL移液管2支,100 mL、1000 mL烧杯2只。 2.试剂维生素C标准品(抗坏血酸),市售维生素C含片(100mg/片),冰醋酸,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 配制维生素C标准贮备液500mL(浓度约为1.5×10-4m ol/L): 称取约0.0132g维生素C标准品于100mL的烧杯中,用超声波助溶后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摇匀,配成贮备液。 2. 配制标准系列: 分别吸取上述贮备液1.00、2.00、4.00、8.00、16.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 3. 确定最大吸收 以蒸馏水为参比,在320~220nm范围内测出维生素C的吸收光谱,并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 绘制标准曲线 λ处分别测出吸光度,并绘制以蒸馏水为参比,用上述标准系列溶液在 max 标准曲线。 5.样品测定 取3片Vc片剂研细,准确称取0.02g于100mL烧杯中,以去离子水稀释至 λ处测吸光度。 500mL。移取样品溶液5.00mL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在 max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目的 1.学习定量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微量滴定技术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还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对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具有L-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基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它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桔类、草莓、山楂、辣椒等)的含量都很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维生素C易被氧化而破坏。在中性和微酸性环境中,维生素C能将染料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的2,6—二氯酚靛酚,同时将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氧化型的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兰色。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在维生素C尚未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但当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时溶液呈红色。所以,当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从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仪器、试剂 (一)仪器:研钵、天平、容量瓶(100ml)、量筒、移液管、锥形瓶(50ml)、微量滴定管、漏斗 (二)材料、试剂

1、新鲜蔬菜或新鲜水果 2、1%草酸溶液 1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3、2%草酸溶液 2g草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标准维生素C溶液 准确称取20mg纯维生素C 粉状结晶于1%草酸溶液中,稀释至100ml,再取其中10ml稀释至100ml,即得0.02mg/ml的维生素C溶液。在使用前临时配制。 5、0.02%2,6—二氯酚靛酚溶液 溶解50mg2,6—二氯酚靛酚于约200ml含有52mg的NaHCO3的热水中,冷后稀释至250ml,过滤,装于棕色瓶中,放入冰箱中保存。使用时用维生素C 标准液标定其浓度。 实验步骤 (一)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取5ml维生素C标准液及5ml1%草酸溶液于50ml的锥形瓶中,用配制好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于微量滴定管中滴定至粉红色出现,并保持15s不褪色,即滴定终点,此时所用染料的体积相当于0.1mg维生素C,由此可求出每ml2,6—二氯酚靛酚溶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 (二)称取新鲜蔬菜或水果(要有大、中、小各部分的代表,洗净,除去不可食部分,切碎,混匀)约10克,于研钵中,加入等体积的2%草酸溶液研磨成浆状,得匀浆液。将匀浆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可用1%草酸溶液帮助转移,加入30%Zn(AC)2和15%K4Fe(CN)6溶液各5ml,脱色,然后用1%的草酸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静止几分钟后过滤。(弃去最初流出的几毫升溶液)(三)用移液管吸取滤液5或10ml于50ml的锥形瓶中,立即用标定过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直至溶液呈浅粉红色15s不褪色为止。记录所用染料的ml数。为了避免其它物质的干扰,滴定过程不得超过2min。(此步骤平行作2—3次) (一)计算 维生素C含量(mg/100g样品)=(VT/W)×100 式中:V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ml数 T为1ml染料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 W为滴定时所用样品稀释液中含样品的g数 注意事项 1.整个滴定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的维生素C被氧化。滴定过程一般不超过2min。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少于1ml或多于4ml,若滴定结果不在此范围,则必须增减样品量或将提取液稀释; 2.本实验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在此条件下,干扰物反应进行很慢; 3.提取液中尚含有其它还原性的物质,均可与2,6—二氯酚靛酚反应,但反 应速度均较维生素C慢,因而,滴定开始时,染料要迅速加入,而后尽可能一滴一滴地加入,并要不断地摇动锥形瓶直至呈粉红色15s不褪色为终点; 4.若提取液中色素很多时,滴定不易看出颜色变化,需脱色,可用白陶土、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__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 验 报 告 姓名: 班级: 同组人: 自评成绩: 项目: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的含量 课程: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直接碘量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了解维生素C 的测定原理及条件。 二、实验原理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其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I 2定量氧化成二酮基,所以可用直接碘量法测定其含量。反应方程式如下: O HO OH O C H OH CH 2OH + I 2O O C H HO CH 2OH + 2HI O O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 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而产生误差,尤其在碱性条件下,误差更大。故该滴定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以减慢副反应的速度。 注意事项: 1. I 2具有挥发性,取完后应立即盖好瓶塞。 2. 维生素C 易被空气氧化而引入误差,所以不要3份同时移取。 3. 滴定近终点时应充分振摇,并放慢滴定速度。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25mL ,棕色),吸量管(2mL),量筒(15mL 、5mL),碘量瓶(250mL)。 试剂:维生素C 注射液(20mL : 2.5g),I 2标准溶液(0.05mol/L),醋酸(2mol/L ),丙酮,淀粉指示剂(1%)。 四、内容及步骤 精密量取维生素C 注射液1.6mL(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置于250mL 碘量瓶中,加新煮沸并放冷至室温的蒸馏水15mL 与丙酮2mL ,摇匀,放置5min ,加2mol/L 醋酸4mL 与淀粉指示剂1mL ,用I 2标准溶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的I 2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3次,以上平行测定3次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计算

实验三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精)

实验三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 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 Vc 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滴定” (titration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过程。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 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 KI 进行反应生成 CuI2 3.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 Cu2I2 和游离的碘 4. 生成的碘和维生素 C 反应 , 直到溶液里的 VC 被碘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三.实验试剂 (1 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 (2 30% KI 溶液; (3 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m/V (4偏磷酸 -醋酸溶液 四.实验操作步骤 1. 称取 40g 菜花(可分 2-3次研磨 ,加少量石英砂及少量偏磷酸 -醋酸研成匀浆,加偏磷酸 -醋酸定容到 100ml ,颠倒混匀(两个组

做一份 ; 2. 倒入 4个 10ml 离心管中,两两配平后, 8000rpm 离心 5min (每组两个离心管 ; 3. 将上清倒入干净的三角瓶中,待用(此为样品液 ; 4. 吸取 5ml 偏磷酸 -醋酸 , 加 10mL30%KI溶液。再加 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 (0.01mol/L进行滴定, 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 ,且稳定 3sec 不退,记录滴定量 V0(此为空白对照,注意:会很快变色,要逐滴加入 ; 5. 精确吸取 5mL 样品溶液于 100mL 三角瓶中,加 10mL30%KI溶液。再加 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 (0.01mol/L进行滴定。边滴定边振摇, 直至显示出蓝色 (或红棕色 , 且稳定 3sec 不退,记录滴定量 V1(此为样品值。 6 .计算: L-抗坏血酸含量 (mg/每份 =V ×c V:(V1-V0标准硫酸铜毫升数 c :0.88, 即 1ml0.01mol/l标准硫酸铜溶液相当于 0.88mg 抗坏血酸。五.实验结果 计算 L-抗坏血酸含量 =(mg/100g 实验数据:空白试验消耗的标准硫酸铜 V0=0.1ml 样品溶液消耗的标准硫酸铜 V1=1.2ml L-抗坏血酸含量 =(V1-V0 *C*20*100/40 =(1.2-0.1ml*0.88mg/ml*20*100/40 =48.4(mg/100mg 六.结果讨论

果蔬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学院 XXX 专业 XXXX 果蔬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实验设计题目 年级 XXXX 组员 XXXX 一、实验背景及目的: 维生素C 又称为抗坏血酸,常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某些水果中,尤其是在 橙子、枣、 辣椒、苦瓜中含量丰富。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 之一。维生素C 抗坏血酸在食品工业中常用做抗氧化剂,维生素 C 可促进胶原 蛋白抗体,具有抗癌的作用;它能参与神经介质、激素的生物合成;能将胆 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胆固醇下降;能将 Fe 抖还原为Fe, 使其易于吸收,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形成;还具有解毒的作用。橙子中防治坏 血病的主要物质为维生素C ,本文以橙子为检测对象,对其营养成分——维生素 C 的含量进行测定,正确了解营养价值。 目前国内测定维生素C 的常见方法有:DPPH 法、碘滴定法、紫外分光光 度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苯肼比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操作过程 复杂,较 慢,仪器昂贵。Vc 易被热、碱、氧和光破坏,根据实验室的条件, 本次实验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进行实验研究及分析测定。 参考国标法GB6195-1986直接测定橙子中维生素c 的含量,其方法简便、 快速、结果准确。 、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染料2 ,6 一二氯靛酚的颜色反应表现两种特性,一是取决于其氧化还原 状态, 氧化态为深蓝色,还原态变为无色,二是受其介质的酸度影响,在碱 性溶液中呈深蓝色,在酸性介质中呈浅红色。用蓝色的碱性染料标准溶液, 对含维生素C 的酸性浸出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染料被还原为无色,当到达滴 定终点时,多余的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则表现为浅红色,由染料用量计算样品中 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1) 在测定维生素C的国标方法中,荧光法为测定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第一标准方法,2、4-二硝基苯肼法作为第二法。 一、荧光法 1.原理 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 GB12392-90 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 3.仪器 3.1.实验室常用设备。 3.2.荧光分光光度计或具有350nm及430nm波长的荧光计。 3.3.打碎机。 4.试剂 本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均为分析纯试剂。 (1)偏磷酸-乙酸液:称取15g偏磷酸,加入40ml冰乙酸及250ml水,搅拌,放置过夜使之逐渐溶解,加水至500ml。4℃冰箱可保存7~10天。 (2)0.15 mol/L硫酸:取10ml硫酸,小心加入水中,再加水稀释至1200ml。 (3)偏磷酸-乙酸-硫酸液:以0.15mol/L硫酸液为稀释液,其余同4.1.配制。 (4)50%乙酸钠溶液:称取500g乙酸钠(CH3COONa·3H2O),加水至1000ml。 (5)硼酸-乙酸钠溶液:称取3g硼酸,溶于100ml乙酸钠溶液(4.4)中。临用前配制。(6)邻苯二胺溶液:称取20mg邻苯二胺,于临用前用水稀释至100ml。 (7) 0.04%百里酚蓝指示剂溶液:称取0.1g百里酚蓝,加0.02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玻璃研钵中研磨至溶解,氢氧化钠的用量约为10.75ml,磨溶后用水稀释至250ml。 变色范围:pH=1.2 红色 pH=2.8 黄色 pH>4.0 兰色 (8)活性炭的活化:加200g炭粉于1L 1+9盐酸中,加热回流1~2h,过滤,用水洗至滤液中无铁离子为止,置于110~120℃烘箱中干燥,备用。 (9)标准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准确称取50mg抗坏血酸,用溶液(4.1)溶于5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100μg/ml): 取10ml抗坏血酸标准液,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至100ml。定容前试pH值,如其pH>2.2时,则应用溶液(4.3)稀释。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下述"标准"溶液(抗坏血酸含量10μg/ml)0.5、1.0、1.5和2.0ml 标准系列,取双份分别置于10ml带盖试管中,再用水补充至2.0ml。 5.操作步骤 5.1 样品制备 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称取100g鲜样,加100g偏磷酸-乙酸溶液,倒入打碎机内打成匀浆,用百里酚蓝指示剂调试匀浆酸碱度。如呈红色,即可用偏磷酸-乙酸溶液稀释,若呈黄色或兰色,则用偏磷

2_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维生素C

实验五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是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今年来,发现它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对化学致癌物具有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己糖醛酸,属于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两种,它广泛分布在植物的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柿子叶、苹果、猕猴桃、芹菜等果蔬中含量较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受果树种类、品种、栽培条件、成熟度和贮藏条件有关。因此,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作为果蔬的营养品质和贮藏效果的评价之一。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 3. 了解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意义。 二、实验原理 维生素C (V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最初于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结晶物,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因此称为抗坏血酸。 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色。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Vc的酸性溶液时,在Vc 未全部氧化前,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被氧化完全,从滴定时2,6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Vc的含量。

三、操作步骤 1. 样液制备称取苹果和青椒各5g,分别加少量2%草酸(1%草酸因浓度太低而不能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作用)用研钵磨成浆,漏斗(+脱脂药棉)过滤,滤液转入25ml容量瓶后用2%草酸定容。 2. 标准液滴定准确吸取0.1mg/ml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各1.0ml,分置两个100ml锥形瓶中,加入1%草酸9.0ml,用微量滴定管以0.1%的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即为终点。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T值(平均值),即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的Vc。 3. 样液滴定准确吸取已制备的样品滤液各两份,每份10.0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 计算 m=VT/m0×100 式中m:100g样品中含Vc的质量(mg) V:滴定时所用去染料体积(ml) T:每毫升染料能氧化Vc质量数(mg/ml) m0:10ml样液相当于含样品之质量数(g) 试剂和器材 试剂 1.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2. 1%草酸溶液:溶1g草酸于100ml蒸馏水中。 3.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0.1mg/ml):准确称取50.0mg纯抗坏血酸,溶于1%草 酸溶液,并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最好临用时配置。 4. 1%HCl溶液。 5. 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溶500g 2,6-二氯酚靛酚于300ml含有104mg NaHCO3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500ml,滤去不溶物,贮棕色瓶内, 冷藏(4℃约可保存一星期)。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液标定。 器材 1. 新鲜蔬菜(辣椒、青菜、西红柿等)、新鲜水果(橘子、柑子、橙、苹果等) 2. 吸管1.0ml、10.0ml 3. 容量瓶25ml, 100ml 4. 微量滴定管5ml 5. 天平 6. 研钵 7. 漏斗Φ8cm. 注意事项 1. 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浆状物泡沫太多,可加数滴丁醇或辛醇。 2. 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被氧化。滴定过程一般不超过2分钟。因为在本滴定条件下,一些非维生素C的还原性物质也可与2,6-二氯酚靛酚发生反应,影响结

维生素C的鉴别试验

维生素C 的鉴别试验、含量测定 041410122王磊 实验目的: 分析维生素c 性质,并分析其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药物简介: 生素C 即L-抗坏血酸:一般动物都可以利用体内葡萄糖代谢途径来合成维生素C 。但人类、猿猴、天竺鼠及一些鸟类、鱼类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 ,需通过食物来供应身体所需。因此,维生素C 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C极易受到热、光和氧的破坏。 一、维生素C 的性状检测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为190~192℃,熔融时同时分解。 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10g 的溶液,在25℃时,依法测定,比旋度为+20.5°至+21.5°。 二、维生素C 的鉴别试验 (1)方法 取本品0.2g ,加水10ml 溶解后,取溶液5ml ,加硝酸银试液0.5ml ,即生成金属银的黑色沉淀。 (2)方法 取本品0.2g ,加水10ml 溶解后,取溶液5ml ,加二氯靛酚钠试液1~2滴,试液的颜色即消失。 实验原理: 1.与硝酸银反应的原理 维生素C 与硝酸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银沉淀。 3 3 2.与2,6-二氯靛酚反应的原理 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呈玫瑰红色,在碱性介质中显蓝色,与维生素C 反应后生成还原型无色的酚亚胺。反应式如下: 6 5 43 21 O OH HO O C OH H CH 2OH

O H Cl Cl N O O H Cl Cl H OH 三、维生素C 的杂质检查 杂质检查项目包括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炽灼残渣、铁、 铜、重金属、细菌内毒素。 1.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方法:取维生素C 供试品3.0g ,加水15ml ,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将溶液经4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取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03。 维生素C 及其制剂在贮存过程中易氧化变色,且颜色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中国药典》规定采用测定吸光度的办法控制有色杂质的限量。 2.铁盐、铜盐的检查 方法:(1)铁的检查(原子分光光度法)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本品5.0g 两份,分别置25ml 量瓶中,一份中加0.1mol/L 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B); 对照溶液的配制:另一份中加标准铁溶液(精密称取硫酸铁铵863mg ,置1000ml 量瓶中,加1mol/L 硫酸溶液25ml ,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 ,置1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0ml ,加0.1mol/L 硝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A)。测定方法及判定标准: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248.3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应符合规定[若对照溶液(A)和供试品溶液(B)测得吸光度分别为a 和b ,则要求b ﹤(a-b )]。 (2)铜的检测方法与铁相同。 由于微量的铁盐和铜盐会加速维生素C 的氧化、分解,《中国药典》规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铁盐和铜盐的检查。 四、维生素C 的含量测定(碘量法) 1.方法 取本品约0.2g ,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 与稀醋酸10ml 使溶解,加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