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OD5的测定

BOD5的测定

BOD5的测定
BOD5的测定

BOD5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氧化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所

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分别测定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的含量和在20±1℃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的含量,二者之差即为五天生化过程所消耗的养量(BOD

5

)。

对于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因含较多的有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保证降解过程在有足够溶解氧的条件下进行。其具体水样稀释倍数可借助

于高锰酸钾指数或化学需氧量(COD

Cr

)推算。

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分解废水种有机物的微生物。当废水中存在难于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接种经过驯化的微生物。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BOD5范围:2mg/L< C BOD5 <6000mg/L,当>6000时,会因稀释带来误差。

(标准稀释测定法是生化需氧量传统的测定方法,但是其缺点尤其显著。首先,培养前、后溶解氧的确定多采用碘量法或其修正法,需两次滴定,方法操作繁琐,尤其在分析大批量样品时,时间消耗较长,对于含有活性污泥等样品,碘量法很难给出准确的结果,而且此测定方法的重现性较差,测定值的波动范围太大,测定的精度也不高。)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仪器

1、恒温培养箱

2、5—20L细口玻璃瓶

3、1000-2000ML量筒

4、玻璃搅棒:棒长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cm。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比直径比量筒直径略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5、溶解氧瓶:200-300ml,带有磨口玻璃塞并具有供水封口用的钟型口

6、虹吸管:供分取水样和添加稀释水用

试剂

1、磷酸盐缓冲溶液:将8.5g磷酸二氢钾(KH

2PO

4

),21.75g磷酸氢二钾(k

2

HPO

4

),33.4g

磷酸氢二钠(Na

2HPO

4

·7H

2

O)和1.7g氯化氨(NH

4

Cl)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

应为7.2

2、硫酸镁溶液:将22.5g硫酸镁(Mg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3、氯化钙溶液:将27.5g无水氯化钙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4、氯化铁溶液:将0.25g氯化铁(FeCl3·6H2O)·稀释至1000mL

5、盐酸溶液:(0.5mol/L):将40ml(ρ=1.18g/mL)盐酸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6、氢氧化钠溶液(0.5mol/L): 将2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7、亚硫酸钠溶液(C1/2 Na2SO3=0.025mol/L):将1.575g亚硫酸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不稳定,需每天配制。

8、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将葡萄糖(C6H12O6)和(HOOC-CH2-CH2-CHNH2-COOH)谷氨酸在103℃干燥1h后,各称取150mg溶于水,移入1000mL

9、稀释水:在5-20L玻璃瓶内装入一定量的的水,控制水温在20℃左右。然后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或薄膜茇,将此水曝气2-8h,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于饱和,也可以鼓入适量纯氧。瓶口盖以两层经洗涤晾干的纱布,置于20℃培养箱中放置数小时,使水中溶解氧含量达8mg/L 左右。临用前于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镁溶液、磷酸盐缓冲溶液各1mL,

0.2mg/L。

并混合均匀。稀释水的PH=7.2,C BOD

5<

10、接种液:可选用以下任一方法,以获得适用的接种液

(1)城市污水,一般采用生活污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昼夜,取上层清夜供用

(2)表层土壤浸出液,取100g 花园土壤或植物生长土壤,加入1L水,混合并静置10min,取上清夜供用

(3)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污水处理厂的出水

(5)当分析难于降解物质的废水时,在排污口下游3-8Km 处取水样作为废水的驯化接种业。如无此种水源,可取中和或经适当稀释后的废水进行连续暴气、每天加入少量该种废水,同时加入适量表层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适应该种废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当水中出现大量絮状物,或检查其化学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现突变时,表明适用的微生物已进行繁殖,可用做接种液。一般驯化过程需要3-8 d

11、接种稀释水:取适量接种液,加于稀释水中,混匀。每升稀释水中接种液加入量生活污水为1-10 mL;表层土壤浸出液为20-30mL;河水、湖水为10-100mL

值以在0.3-1.0mg/L之间为宜。接种稀释水配置后应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

5

立即使用。

三、实验步骤

1、水样的预处理

(1)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时,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至近于7,但用量不要超过水样体积的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太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液进行中和。

(2)水样中含有铜、铅、锌、铬、砷、氰等有毒物质时,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液的稀释水进行稀释或增大稀释倍数,以减小毒物的浓度

(3)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水样一般放置1-2h,游离氯即可消失对于游离氯在短时间不能消散的水样,可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计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样100ml,加入1+1乙酸10ml,10%(m/V)碘化钾溶液1ml,混匀。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及其浓度,计算水样中所需加亚硫酸钠溶液的量。

(4)从水温较低的水浴中采集的水样,可遇到含有过饱和溶解氧,此时应将水样迅速升温至20℃左右,充分振摇,以赶出过饱和的溶解氧。

从水温较高的水浴或废水排放取得的水样,则应迅速使其冷却至20℃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近平衡。

2.水样的测定

(1)不经稀释水样(C BOD5≤7mg/L)的测定:溶解氧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虹吸法将约20℃的混匀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注意不使其产生气泡。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加塞水封。

立即测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瓶放入培养箱中,在20±1℃培养5d后,测其溶解氧。

(2)经稀释水样的测定(C BOD5>10mg/L)

稀释倍数的确定:地面水可由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乘以适当的系数求出稀释倍数(见下表)

工业废水可由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确定。通常需作三个稀释比,即使用稀释水时,由COD值分别乘以系数0.075、0.15、0.225,即获得三个稀释倍数;使用接种稀释水时,则分别乘以0.075、0.15、0.25,获得三个稀释倍数。(稀释倍数>100时,预先再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再取适量进行稀释培养。)

稀释倍数确定后按下法之一测定水样。

①一般稀释法:按照确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于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匀水样,再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800ml,用带胶版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搅匀。搅拌时勿使胶棒的搅拌露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

按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步骤,进行装瓶,测定当天溶解氧和培养5d后的溶解氧含量。

另取两个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装满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作为空白,分别测定5d前、后的溶解氧含量。

②直接稀释法:直接稀释法是在溶解氧瓶内直接稀释。再已知两个容积相同(其差小于1ml)的溶解氧瓶内,用虹吸法吸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再加入根据瓶容积和稀释比例计算出的水样量,然后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刚好充满,加塞,勿留气泡于瓶内。其余操作与上述稀释法相同。

在BOD5测定中,一般采用叠氮化钠改良法测定溶解氧。如遇干扰物质,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它测定法。溶解氧的测定方法附后。

四、数据计算

1.不经稀释直接培养的水样

BOD 5(mg /l )=c 1 —c 2

式中:c 1 —-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

c 2 —-水样经5

d 培养后,剩余溶解氧浓度(mg/l )。

2.经稀释后培养的水样

BOD 5(mg /l )=121212

()()c c B B f f --- 式中:B 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浓度(mg/l );

B 2――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浓度(mg/l );

f 1――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f 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五、注意事项

1.测定一般水样的BOD 5时,硝化作用很不明显或根本不发生。但对于生物处理池出水,则含有大量消化细菌。因此,再测定BOD 5时也包括了部分含氮化合物的需氧量。对于这种水样,如只需测定有机物的需氧量,应加入硝化抑制剂,如(每升稀释水样中加入1mL ,500mL/L )丙烯基硫脲(ATU,C 4H 8N 2S )等。

2.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解氧大于2mg/l 和剩余溶解氧大于1mg/l 都有效,计算结果时,应取平均值。

3.为检查稀释水和接种液的质量,以及化验人员的操作技术,可将20ml 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用接种稀释水稀释至1000ml ,测其BOD 5,其结果应在180-230mg/l 之间。否则,应检查接种液、稀释水或操作技术是否存在问题。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 一、几种常见的水准测量方法 1.几何水准测量(简称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3.气压高程测量(物理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 就是利用水平视线来求得两点的高差。例如图2-1中,为了求出A 、B 两点的高差AB h ,在A 、B 两个点上竖立带有分划的标尺——水准尺,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可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当视线水平时,在A 、B 两个点的标尺上分别读得读数a 与b,则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两个标尺读数之差。即: b a h AB -= (2-1) 如果A 为已知高程的点,B 为待求高程的点,则B 点的高程为: AB A B h H H += (高差法) (2-2) 读数a 就是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后视读数”;b 就是在待求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前视读数”。高差必须就是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高差AB h 的值可能就是正,也可能就是负,正值表示待求点B 高于已知点A,负值表示待求点B 低于已知点A 。此外,高差的正负号又与测量进行的方向有关,例如图2-2中测量由A 向B 进行,高差用AB h 表示,其值为正;反之由B 向A 进行,则高差用BA h 表示,其值为负。所以说明高差时必须标明高差的正负号,同时要说明测量进行的方向。 图 2-1 由图2-1可以瞧出,B 点高程还可以通过仪器的视线高程H i 来计算,即 H i =H A +a (2-3) H B =H i -b (仪高法) (2-4) 三、转点、测站 当两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则可分段连续进行,从图2-2中可得: b a h h b a h b a h b a h AB n n n ∑-∑=∑=-=-=-=Λ Λ2 221 11 (2-5)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其实施

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其实施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测法是:在图2-1中,已知A点的高程为H A,只要能测出A点至B点的高程之差,简称高差h AB。,则B点的高程 H B就可用下式计算求得: H B=H A+h AB (2-1) 差h AB。的原理如图2-1所示, 在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 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 即水准仪,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截在尺上的位置分别为M、N,过A 点作一水平线与过B点的竖线相交于C。因为BC的高度就是A、B 两点之间的高差h AB。,所以由矩形MACH就可以得到计算h AB的式: h AB = a - b (2-2) 测量时,a、b的值是用水准仪瞄准水准尺时直接读取的读数值。 因为A点为已知高程的点,通常称为后视点,其读数a为后视读数,

而B点称为前视点,其读数b为前视读数。即 h AB =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视线高H i=H A+a (2-3)B点高程H B=H i-b (2-4)综上所述要测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或点的高程,所依据的就是一条水平视线,如果视线不水平,上述公式不成立,测算将发生错误。因此,视线必须水平,是水准测量中要牢牢记住的操作要领。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如图2-2所示,微倾式水准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组成。水准仪的望远镜能绕仪器竖轴在水平方向转动,为了能精确地提供水平视线,在仪器构造上安置了一个能使望远镜上下作微小运动的微倾螺旋,所以称微倾式水准仪。 1.望远镜 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能使我们看清远处的目标,并提供一条照准读数值用的视线。 十字丝是在玻璃片上刻线后,装在十字丝环上,用三个或四个可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教案)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高程测量常用的方法。 理解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掌握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高差法、仪高法及连续水准测量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难点: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采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复习、提问 1、高程的定义、高差的定义。

第一讲 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一、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要素之一,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不是直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而是测出两点间的高差。即在两个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准测量的仪器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瞄准并在水准尺上读数,求得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点高程。 如图1-1所示,设已知A 点高程为A H ,用水准测量方法求未知点B 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中间安置水准仪,并在A 、B 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根据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A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a ,在B 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为b ,则A 、B 两点间的高差为:b a h AB -= 图1-1 水准测量原理

设水准测量是由A 点向B 点进行,如图1-1中箭头所示,则规定 A 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 为后视读数; B 点为前视点,其水准 尺读数b 为前视读数。由此可见,两点之间的高差一定是“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如果a >b ,则高差AB h 为正,表示B 点比A 点高;如果 a < b ,则高差AB h 为负,表示B 点比A 点低。 在计算高差AB h 时,一定要注意AB h 的下标A B 的写法: AB h 表示A 点至B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B 点至A 点的高差,两个高差应该是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即:BA AB h h =- 测得A 、B 两点间高差AB h 后,则未知点B的高程B H 为: )(b a H h H H A AB A B -+=+= (1-1) 水准测量:水平视线(水准仪)+水准尺→待定点与已知点高差+已知点高程→未知点高程。 三、推导以下几种计算未知点高程的公式: 1、高差法(由一点求另一点):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 b a h AB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B A B h H H += 2、视线高法(仪高法,由一点求多点):由仪器视线高程H i 计算未知点B 点高程。H A 为A 点的高程,a 为水准尺读数,b 为待求高程点水准尺读数。 ?? ? -=+=b H H a H H i B A i 注意事项: ①区别仅在与计算方法不同;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 、几种常见的水准测量方法 1.几何水准测量(简称水准测量) ; 2.三角高程测量; 3.气压高程测量(物理高程测量) 。 二、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 是利用水平视线来求得两点的高差。例如图 2-1中,为了求出 A 、B 两点的 高差 h AB ,在 A 、B 两个点上竖立带有分划的标尺—— 水准尺 ,在 A 、B 两点之间安置可提 供水平视线的仪器—— 水准仪 。当视线水平时,在 A 、B 两个点的标尺上分别读得读数 a 和 b ,则 A 、 B 两点的高差等于两个标尺读数之差。即: (2-1) 如果 A 为已知高程的点, B 为待求高程的点,则 B 点的高程为: H B H A h AB (高差法) 读数 a 是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后视读数” 准尺读数,称为“前视读数” 。高差必须是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高差 hAB 的值可能是正, 也可能是负,正值表示待求点 B 高于已知点 A ,负值表示待求点 B 低于已知点 A 。此外, h BA 表示,其值为负。所以说明高差时必须 由图 2- 1可以看出, B 点高程还可以通过仪器的视线高程 H i 来计算,即 H i = H A + a (2- 3) H B = H i -b (仪高法) (2-4) 三、转点、测站 当两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则可分段连续进行,从图 2-2 中可得: h 1 a 1 b 1 h 2 a 2 b 2 h n a n b n h AB h a b (2-2) ; b 是在待求高程点上 高差的正负号又与测量进行的方向有关,例如图 2-2中测量由 A 向 B 进行,高差用 h AB 表 (2-5) 示,其值为正;反之 由 B 向 A 进行,则高差用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测量方法 内容:理解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特点、水准尺和尺垫;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及检校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观测、记录和检核)及内业数据处理(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了解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1 高程测量(Height Measurement )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 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1)水准测量(leveling) (2)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 (3)气压高程测量(air pressure leveling) (4)GPS 测量(GPS leveling) §2.2 水准测量原理 一、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a ——后视读数A ——后视点 b ——前视读数B ——前视点 1、A 、 B 两点间高差: 2、测得两点间高差后,若已知A 点高程,则可得B点的高程: 。 3、视线高程: 4、转点TP(turning point) 的概念:当地面上两点的距离较远,或两点的高差太大,放置一次仪器不能测定其高差时,就需增设若干个临时传递高程的立尺点,称为转点。 二、连续水准测量

如图所示,在实际水准测量中,A 、 B 两点间高差较大或相距较远,安置一次水准仪不能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此时有必要沿A 、 B 的水准路线增设若干个必要的临时立尺点,即转点(用作传递高程)。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依次连续地在两个立尺中间安置水准仪来测定相邻各点间高差,求和得到A 、 B 两点间的高差值,有: h 1 = a 1 - b 1 h 2 = a 2 - b 2 …… 则: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Σ b 结论:A 、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 2.3 水准仪和水准尺 一、水准仪(level) 如图所示,由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水准测量的原理说课讲解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 一、几种常见的水准测量方法 1.几何水准测量(简称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3.气压高程测量(物理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视线来求得两点的高差。例如图2-1中,为了求出 A 、 B 两点的高差AB h ,在A 、B 两个点上竖立带有分划的标尺——水准尺,在 A 、 B 两点之间安置可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当视线水平时,在A 、B 两个点的标尺上分别读得读数a 和b ,则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两个标尺读数之差。即: b a h AB -= (2-1) 如果A 为已知高程的点,B 为待求高程的点,则B 点的高程为: AB A B h H H += (高差法) (2-2) 读数a 是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后视读数”;b 是在待求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前视读数”。高差必须是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高差AB h 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正值表示待求点B 高于已知点A ,负值表示待求点B 低于已知点A 。此外,高差的正负号又与测量进行的方向有关,例如图2-2中测量由A 向B 进行,高差用AB h 表示,其值为正;反之由B 向A 进行,则高差用BA h 表示,其值为负。所以说明高差时必须标明高差的正负号,同时要说明测量进行的方向。 图 2-1 由图2-1可以看出,B 点高程还可以通过仪器的视线高程H i 来计算,即 H i =H A +a (2-3) H B =H i -b (仪高法) (2-4) 三、转点、测站 当两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则可分段连续进行,从图2-2中可得: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 1.高差法 如图2-1所示,若已知A 点的高程A H ,欲测定B 点的高程B H 。在A 、B 两点上竖立两根尺子,并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一架可以得到水平视线的仪器。假设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子上的位置读数分别为A 尺(后视)读数为a ,B 尺(前视)读数为b ,则A 、B 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简称高差AB h )为 b a h AB -= (2-1) 于是B 点的高程B H 为 AB A B h H H += (2-2) b a H h H H A AB A B -+=+= (2-3) 这种利用高差计算待测点高程的方法,称高差法。这种尺子称为水准尺,所用的仪器称为水准仪。 图2-1 水准测量原理

2.仪高法 由式2-3可以写为 b a H H A B -+=)( (2-4) 如图2-2所示,即 b H H i B -= 上式中i H 是仪器水平视线的高程,常称为仪器高程或视线高程。仪高法是,计算一次仪高,就可以测算出几个前视点的高程。即放置一次仪器,可以测出数个前视点的高程。 综上所述,高差法和仪高法都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点高程。必须注意 ①前视与后视的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误解为往前看或往后看所得的水准尺读数。 ②两点间高差AB h 是有正负的,计算高程时,高差应连其符号一并运算。在书写AB h 时,注意h 的下标,AB h 是表示B 点相对于A 点的高差;BA h 则表示是A 点相对于B 点的高差。AB h 与BA h 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图2-2 仪高法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 一、几种常见的水准测量方法 1.几何水准测量(简称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3.气压高程测量(物理高程测量)。 二、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视线来求得两点的高差。例如图2-1中,为了求出A 、B 两点的 高差AB h ,在A 、B 两个点上竖立带有分划的标尺——水准尺,在A 、B 两点之间安置可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当视线水平时,在A 、B 两个点的标尺上分别读得读数a 和b ,则A 、B 两点的高差等于两个标尺读数之差。即: b a h AB -= (2-1) 如果A 为已知高程的点,B 为待求高程的点,则B 点的高程为: AB A B h H H += (高差法) (2-2) 读数a 是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称为“后视读数”;b 是在待求高程点上的水 准尺读数,称为“前视读数”。高差必须是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高差AB h 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正值表示待求点B 高于已知点A ,负值表示待求点B 低于已知点A 。此外,高差的正负号又与测量进行的方向有关,例如图2-2中测量由A 向B 进行,高差用AB h 表示,其值为正;反之由B 向A 进行,则高差用BA h 表示,其值为负。所以说明高差时必须标明高差的正负号,同时要说明测量进行的方向。 图 2-1 由图2-1可以看出,B 点高程还可以通过仪器的视线高程H i 来计算,即 H i =H A +a (2-3) H B =H i -b (仪高法) (2-4)

三、转点、测站 当两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则可分段连续进行,从图2-2中可得: b a h h b a h b a h b a h AB n n n ∑-∑=∑=-=-=-=Λ Λ2 221 11 (2-5) 图 2-2 从公式2-5就可以看出来: 1.每一站的高差等于此站的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2.起点到闭点的高差等于各段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通常要同时用h ∑和()b a ∑-∑进行计算,用来检核计算是否有误。 图2-2中,我们把进行观测中每安置一次仪器观测两点间的高差,称为测站。立标尺 的点1、2、…称为转点,那转点的特点:一、传递高程,转点上产生的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到以后所有点的高程;二、既有前视读数又有后视读数,它们在前一测站先作为待求高程的点,然后在下一测站再作为已知高程的点。 当然水准测量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获得两点的高差,而是要求得一系列点的高程,例如 测量沿线的地面起伏情况。 §2-2 水准仪和水准尺 水准仪 水准仪是进行水准测量的主要仪器,它可以提供水准测量所必需的水平视线。目前通 用的水准仪从构造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利用水准管来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管水准仪,其主要形式称“微倾式水准仪”;另一类是利用补偿器来获得水平视线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此外,尚有一种新型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它配合条纹编码尺,利用数字化图像处理的方法,可自动显示高程和距离,使水准测量实现了自动化。 我国的水准仪系列标准分为DS 05、DS 1、DS 3和DS 20四个等级。D 是大地测量仪器的 代号,S 是水准仪的代号,均取大和水两个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角码的数字表示仪器的精度。其中DS 05和DS 1用于精密水准测量,DS 3用于一般水准测量,DS 20则用于简易水准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