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84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杨国华1,黄统琳1,姚忠亮3,刘明华1,2

(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40; 3.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福建 福清350300)

摘 要:利用吸附法进行废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主要对活性炭、吸附树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以及其他可吸收污染物质的药剂、物料等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概述。

关键词:吸附剂;吸附法;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23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801239)。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便回收或去除它们,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利用吸附法进行物质分离已有漫长的历史,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吸附法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在化工和环境保护方面,吸附法主要用于净化废气、回收溶剂(特别适用于腐蚀性的氯化烃类化合物、反应性溶剂和低沸点溶剂)和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后者的应用范围包括脱色、除臭味、脱除重金属、除去各种溶解性有机物和放射性元素等。在处理流程中,吸附法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胶体及余氯等,也可作为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手段,以便保证回用水质量。利用吸附法进行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吸附剂是决定高效能的吸附处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广义而言,一切固体都具有吸附能力,但是只有多孔物质或磨得极细的物质由于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才能作为吸附剂。工业吸附剂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吸附能力强; (2)吸附选择性好; (3)吸附平衡浓度低; (4)容易再生和再利用; (5)机械强度好; (6)化学性质稳定; (7)来源广; (8)价廉。

一般工业吸附剂很难同时满足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吸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吸附剂。目前,可用于水处理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吸附树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以及其他可吸收污染物质的药剂、物料等[1]

。本文主要对上述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概述。 1 活性炭

吸附剂中活性炭应用于水处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60年代后有很大发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已在活性炭的研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制作活性炭的原料种类多、来源丰富,包括动植物 (如木材、锯木屑、木炭、谷壳、椰子壳、

2009年第6期

2009年6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85杨国华: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稻麦杆、坚果壳、脱脂牛骨、鱼骨等)、煤(泥煤、褐煤、沥青煤、无烟煤等)、石油副产物(石油残渣、石油焦等)、纸浆废物、合成树脂以及其他有机物(如废轮胎)[2]等。但是,活性炭因生产工艺、原料的不同,性能悬殊非常大,用途也不一样,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活性炭有粒状和粉状两种,其中以粒状为主。与其他吸附剂相比,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微孔特别发达等特点,因此是目前废水处理中普遍采用的吸附剂。刘明华等[3]曾用自己研制成功的活性炭处理制革废液中的硫化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活性炭还可以用于炼油、含酚、印染、氯丁橡胶、腈纶、三硝基甲苯、重金属、含氟、含氯等废水的处理以及生活饮用水中有害物质的处理。活性炭的再生是活性炭能否广泛使用的关键问题,因此国内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活性炭的再生方法主要有加热再生法、药剂再生法、化学再生法、湿式氧化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等。用加热再生法处理活性炭时,炭的损失率高,而且再生成本也较高,而药剂再生法处理成本高并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化学再生法(如臭氧再生法)、生物再生法和湿式氧化再生法是今后活性炭再生方法的发展方向[4]。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活性炭存在产量少、质量差、使用寿命短、再生率低等缺点,因此如何改进活性炭生产工艺,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吸附树脂

吸附树脂按基本结构分类,可分类为非极性、中极性、极性和强极性四种类型。常见产品有美国Amberlite XAD系列,日本HP系列,法国Duolite A 系列等。此外,国内一些单位也研制出一些性能优良的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树脂具有适应性大、应用范围广、吸附选择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国内外对吸附树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吸附树脂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脂肪酸钠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酚类物质、稀土元素、对苯二甲酸、苯胺、氟离子等。但在水处理过程中,吸附树脂会受到氧化剂的氧化,铁、硅、油等物质的污染以及前级吸附树脂本身带有的分解产物和碎块的污染,而且还可能发生热降解,从而引起树脂性能劣化,使用效果下降[5,6]。因此,当前的趋势是开发高性能的新型树脂如磁性树脂、耐热树脂和特效吸附树脂等,便于提高再生效率、扩大应用范围,并能和其他技术联合使用以弥补树脂吸附法的不足。3 改性淀粉类吸附剂

淀粉分散在水介质中,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就具有较高的反应性能,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将其变性和转化;淀粉还极容易被酸或酶部分或全部水解成低聚糖或单糖,这些水解产物又可进一步衍生成更多的有机化合物。而且淀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淀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淀粉衍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重金属离子、CrO42-以及酚类物质的吸附剂,此外还可作为染料废液处理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的制备过程大体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交联和接枝。交联剂主要为甲醛、环氧氯丙烷、三氯氧磷和乙二酸二乙酸酐等[7]。刘明华等[8]以玉米淀粉为基体,通过优选交联工艺,按玉米淀粉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6.0:1投料,在常温、碱性条件下制备了交联淀粉,然后以Cr3+为吸附质,通过研究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来优化接枝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将交联淀粉:氯乙酸=1:1.5(摩尔比),在65℃下接枝反应60 min,可制得吸附性能好、水不溶性的羧甲基淀粉吸附剂。

在淀粉的接枝单体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接枝单体常为烯基化合物,其通式为CH2=CH2X,其中X 为-CN、-CO2R、-CONH2、-COOC2H4N+R3Cl-等。而淀粉能否发生接枝反应,除与单体的性质与结构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淀粉大分子上是否存在活化的自由基。自由基可用物理或化学激发方法产生。常用的物理方法是用同位素Co60的γ射线辐照,先活化淀粉,然后加入单体,在常温下反应。但最常用的还是化学引发方法,一般用过氧化苯酰、过硫酸钾、Ce4+离子、H2O2-Fe2+、K2S2O8-KHSO3、Mn3+离子等为引发剂[9,10]。

改性淀粉类吸附剂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吸附剂的抗生物降解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4 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以恢复的天然资源,具有价廉、可降解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等优点,因此对纤维素的改性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纤维素的化学改性研究大致可归结为三个主要方向:(1)利用一般酯化和醚化的方法;

(2)利用有机化学改性的方法;

(3)利用接枝共聚的方法。

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是改性纤维素产品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这类吸附剂所带基团的类型主要有磺酸型、羧酸型、磷酸型、伯胺

86 杨国华: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型、仲胺型、叔胺型、季胺盐型和两性型等。目前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的Cu2+、Mn2+、Co2+、Fe3+、Pb2+、Hg2+、Cd2+等重金属离子以及印染废液中的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等阴离子型染料,并均取得很好地处理效果,而且容易脱附再生[11]。黄金阳等[12]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纤维素上接枝丙烯腈,将共聚物先皂化后偕胺肟化,制备了一种含偕胺肟基和羧基的新型纤维素螯合吸附剂(AOSC),并对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此纤维素吸附剂对Cr6+的吸附容量达95.8 mg/g。

这类吸附剂既具有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又比其他吸附剂容易再生,而且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特殊,吸附成本远低于其他吸附剂,因此充分利用纤维素这种地球上最丰富的再生性资源,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出新型的纤维素类吸附剂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将是吸附剂的研究重点之一。

但是,纤维素吸附剂多为粉状或微粒状,孔结构不理想,限制了其使用。而球形纤维素吸附剂不仅具有疏松和亲水性网络结构的基体,可以控制孔度、粒度,并具有比表面积大、通透性好和水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易于处理并适合柱上操作,已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兴趣。因此,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已成为了纤维素类吸附剂研究的一个焦点。

郭学军等[13]将制备出的纤维素珠体固载氢氧化铁吸附剂(BCF)用于吸附地下水中砷酸盐和亚砷酸盐,此吸附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对砷酸盐和亚砷酸盐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刘明华等[14]以棉花为原料,经过碱化、老化、黄化和溶解等工序研制出粘胶液,再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将粘胶均匀分散在变压器油中,制得粒径为0.8-1.2 mm的球形纤维素珠体。并采用独特的工艺对纤维素珠体进行化学改性,研制出两种新型的球形纤维素金属吸附剂SCAM-1和SCAM-2,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SCAM-1和SCAM-2吸附剂对Cu2+、Co3+、Cr3+、Nd3+等金属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而且再生容易,回收率高,并可以重复使用。

林春香等[15]以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H2O溶液为原料,用NMMO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对水中Ni2+的吸附行为。研究发现,Ni2+的起始浓度越大,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其吸附量越高,但当 Ni2+的起始浓度达到 235 mg/L 左右时,吸附量趋于饱和。

目前,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方面,如血液中不良成分的去除和血液分析,各种酶的分离纯化,医药、生化工程材料以及普通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等。此外,它还被用作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的固定相,并可用于分离、鉴定、回收无机金属离子以及从海水中提取铀、金等贵金属等。

为了扩大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的应用范围,应不断开发出新型的特效纤维素类吸附剂,使其吸附性能、再生效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等方面优于一般的吸附树脂。而且除制成粉状、细微颗粒状或纤维状的吸附剂外,还应研制出织物状或球状的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这有助于改变或改进工业上原有的吸附操作设备,便于大大简化吸附操作步骤。

5 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

在植物界中,木质素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物质,是最为丰富的、能从可再生资源中取得的芳香族化合物,估算全世界每年约可产生600万亿t,并且无毒、价廉,是化学化工生产原料的丰富资源。但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天然聚合物之一,木质素的结构与纤维素和蛋白质相比缺少重复单元间的规则性和有序性。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联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甲氧基、羟基和羰基等多种功能基,还含有不饱和的双键。根据对木质素不同用途和不同要求,可对木质素进行不同的改性处理,通过木质素中的酚羟基引入各种化学基团以满足产品需要。改性方法主要有:酚化、羟甲基化、氧化、环氧化、酚醛化、脲醛化等。

木质素基吸附材料是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途径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木质素吸附性能的研究和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研制,包括木质素基离子交换树脂、木质素基碳质吸附剂、木质素基重金属吸附剂等[16,17]。

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一般以粉状和细微颗粒为主,孔结构不好,水力学性能差,难以在实际的废水处理中大规模使用。而球形木质素吸附剂不仅具有疏松和亲水性网络结构的基体,并具有表面积大、通透能力和水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很适合于床式吸附处理(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动床)的需要。因此,球形木质素吸附剂是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研究的一个趋势。

刘明华等[18]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然后利用此球

87杨国华: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形木质素吸附剂吸附L-赖氨酸。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 pH 值为 9.0 时,吸附剂的平衡吸附容量为60.0 mg/g,吸附剂可用1.5 mol/L的氨水解吸,解吸率可达93.3%。

郑福尔等[19]研究了此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对 L-天门冬氨酸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探讨了pH 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 pH 值为 3.0 时,吸附剂的平衡吸附容量为 518.0 mg/g。

刘明华等[20]以马尾松浆厂提供的碱木素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球形木质素吸附剂SLBA。然后以活性翠兰KN-G为吸附质研究其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翠兰KN-G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质溶液的pH值和吸附质的初始浓度。初始浓度的增大有利于提高平衡吸附容量。当溶液的pH值为10.0时,去除率达100%。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效果明显优于活性炭。吸附在SLBA吸附剂上的活性翠兰可用乙醇、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和盐酸混合物解析,解析率可达98.7%。

木质素来源于天然植物资源,具有许多潜在的反应活性,不仅可以用作合成高分子的原料,而且得到的合成高分子还具有环境友好的特征。随着石油化工原料的日益紧缺,利用木质素合成吸附分离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

6 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

壳聚糖是甲壳素经化学法处理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来源极其丰富。作为一种天然线形高分子碱性多糖,壳聚糖具有无毒无味,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壳聚糖分子链的糖残基上既有羟基也有氨基,易改性,而且与其他吸附剂相比,壳聚糖具有吸附容量大、净化效率高、用量少、使用寿命长、可再生和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越性,因此壳聚糖被认为是水处理领域中最具潜力的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

近年来,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材料,在水处理、药物吸附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改性壳聚糖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壳聚糖的改性主要利用分子中的多种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接枝共聚化反应、羧甲基化反应、酰化反应、N-烷基化反应、酯化反应、交联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反应,生成一系列壳聚糖衍生物,赋予壳聚糖新的性能。Keisuke Kurita[21]等研究了用乙二胺乙基氯化物制备二乙胺乙基甲壳素吸附剂,并对其分离有机染料的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仇立干等[22]用水杨醛对壳聚糖经双氧水降解得到的低分子量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得到相应的衍生物,并研究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锆(Ⅳ)离子的吸附。

壳聚糖磁粒微球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靶向性能,可用作药物、细胞和酶的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细胞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交联法、原位聚合法及反相微乳液聚合法等。近年来,有关壳聚糖磁粒微球应用与重金属吸附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

周利民等[23]用反相乳液分散-化学交联方法,制备了粒径为50~80μm的Fe3O4/壳聚糖磁性微球,经乙二胺改性,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考察了改性磁性壳糖微球(EMCS)对Cu2+、Cd2+和Ni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EMCS对Cu2+、Cd2+和Ni2+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54.3 mg/g、20.4 mg/g和12.4 mg/g。

壳聚糖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由于分子结构中的氨基能与羟基形成强的分子间氢键,壳聚糖存在着只能溶于酸性水溶液中,不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在酸性储存会发生分解,使分子量下降;在弱酸性介质中易发生沉淀等问题,妨碍了它的应用领域和范围。因此,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改善它的物理、化学特性势在必行,也是壳聚糖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7 其他吸附剂

除了上述六类吸附剂外,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者还利用花生皮、花生壳、玉米麸质、洋葱皮、茶叶等天然有机材料及其化学改性物作为吸附剂来吸附处理水中的Mg2+、Ca2+、重金属离子、砷化合物等无机物质以及染料等有机污染物。此外,粉煤灰、天然沸石、腐殖酸类物质、陶土、蒙托石、高岭石、膨润土、泥炭,褐煤、硅石、粘土及其改性物[104]等亦是很好的吸附剂,可有效地去除工业废水中的各种金属离子(如Cu2+、Zn2+、Ni2+、Cd2+、Hg2+等)、氨类物质、磷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吡啶和酚类物质等污染物。

参考文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化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123-125

[2] Phadnis N P. Activated carbons-carbonaceous

88 杨国华: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adsorbents i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Chem. Eng. World, 1995, 30(2): 69~71 [3] Liu Minghua, Zhang Xinshen, Jiang Xiaoping. Research on the Adsorption Treatment of Sulphide [J]. The 4th As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eath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21~26,1998,Beijing, China [4] Wang K, Do D D. Characterizing the micropore size distributing of activated carbon using equilibrium data of many adsorbate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J]. Langmuir,1997,13(23):6226~6233 [5] Ihara Y . Adsorption of anionic surfactants and related compounds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activated carbon and synthetic adsorbent [J].

J.Appl.Polym.Sci., 1992, 44:1837~1840

[6] 张政朴,钱庭宝,徐国勋,等.氨基膦酸树脂

的合成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J].离子交换与吸

附,1998;4(1);42-48

[7] (美)O.B. 沃兹堡主编,沈言行,周永元译.变

性淀粉的性能与应用[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出版,1989:140-160 [8] 刘明华,詹怀宇.羧甲基淀粉吸附剂的研制[J].精细石油化工,2000;(5):35-38 [9] 刘明华,张新申,邓贇.羧甲基淀粉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铬、铝离子的研究.水处理技术,2000;26(4):222-227 [10] 刘明华,詹怀宇,刘柏林,张新申,王峰.羧甲基淀粉吸附剂的研制.精细石油化工,2000;(5):35-38 [11] Hebeish A, beliakova M K, Bayazeed A. Improved synthesis of poly(MAA)-starch graft copolymers[J]. J.Appl.Polym.Sci., 1998,68:1709~1715 [12] 黄金阳,刘明华,黄统琳,等.一种新型纤维素螯合吸附剂的制备[J].中国造纸学报,2008;

23(4):44-47

[13] Xuejun Guo,Fuhua Chen.Removal of Arsenic by

Bead Cellulose Loaded with Iron Oxyhydroxide

from Groundwater[J].Environment Science Technology,2005,39(17):6808~6818

[14] 刘明华.两种新型球形纤维素金属吸附剂的研

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4):

[15] 林春香,刘明华,黄建辉,等.一种新型球形

纤维素吸附剂对水中Ni 2+的吸附行为[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6;14(4):22-26

[16] 范娟,詹怀宇,刘明华.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

研究进展[J].中国造纸学报,2004;19(2):181-187 [17] Minghua Liu, Huaiyu Zhang Qianjun Liu,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amphoteric granular lignin adsorbent. Emerging

Technologies of Pulpinh & Papermaking, 2nd ISETPP, Guangzhou, China. P 823-828 [18] 刘明华,陈国奋,姚梅宾,等.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吸附L-赖氨酸的性能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09;24(1):72-75

[19] 郑福尔,刘明华,黄金阳,等.一种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对L-天门冬氨酸的吸附行为研究

[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7;23(5);400-407

[20] Liu Ming-hua,Hong Shu-nan, Huang Jian-hui,

etal.Adsorption Behavior of Reactive Turquoise

Blue KN_G in Aqueous Solutions on a Novel

Spherical Lignin_based Adsorbent[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2005,44(2):1~5 [21] Keisuke Kurita,Yoshiyuki Koyama,Satoshi Inoue.

[(Diethy1amino)ethyl]chitins: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aminated chitin derivatives[J].

Macromolecules,1990,23(11):2865~2869 [22] 仇立干,王茂元.壳聚糖及其改性衍生物对锆(Ⅳ)离子的吸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7;23(6):546-552 [23] 周利民,王一平,黄群武,等.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Cu 2+、Cd 2+和Ni 2+的吸附性能[J].物

理化学学报,2007;23(12):1979-1984 [24] Dennett K E, turm T W, Amirtharajah A, et al. Effects of adsorbed natural organic matter on the erosion of kaolinite sedimets[J]. Water Environ.

Res., 1998, 70(3):268~275 [25] Mellah A and Chegrouche S.The removal of zinc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natural bentonite[J]. Wat.Res., 1997, 31(3):621~629 [26] Dentel S K, Bettero J Y , Khatib K, et al. Sorption

of tannic acid, phenol, and 2,4,5-trichlorophenol on organoclays[J]. Wat.Res., 1995,29(5):1273~1280 (下转第83页)

83徐远征:飞行模拟器自适应逆控制的研究

扰能力的严重缺陷,提出了一种具有离线逆建模的自适应逆控制系统(如图2)。这种自适应逆控制系统即使在对象扰动存在时,仍然能够保证快速自适应和良好控制。

该系统利用抖动方法形成对象P(z)的一个P(z)模型,用一个离线过程作自适应,使P(z)和C(z)级联输出成为参考模型M(z)输出的一个最优最小二乘匹配,从而由P k(z) 的数字复制和参考模型M(z)求得Ck(z)。因此,从理论上讲,这样设计的复制控制器Ck(z)是十分理想的,它不仅具有快速自适应能力,而且控制效果良好。

3 一种显示模型跟随逆控制系统 

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已得到实际应用,直升机空中飞行模拟器上使用的显示模型跟随逆控制系统就是一种很典型的结构(如图 3)。由于模型跟随控制系统性能和精度极大地取决于模拟器本机(直升机)的模拟动态性能的精度,从而使用了包括直升机动力学逆模型在内的补偿装置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精度。这种自适应逆控制系统设计需要完成如下几项主要工作:

(1)为空中飞行模拟器本机定义一种模型结构,包括复杂的旋翼状态等。 

(2)应用系统辨识确定上述定义模型的参数。 

(3)通过定义模型的正规化求逆,确定来自本机模型前馈。 

(4)定义主反馈,并通过飞行试验优化整个系统响应。

参考文献

[1] 吕辉.现代测控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

[2] 吴东苏,轻型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自适应模糊

反步控制.仪器仪表学报,2008;

[3] 田静.飞行模拟器运动系统的模糊变结构控制

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7;

(上接第88页)

Curr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 Adsorbent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endency

Yang Guo-Hua1,Huang Tong-Lin1,Yao Zhongliang3,Liu Ming-hua1,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ulp &

Paper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3. Dept.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Fuqing Branch University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qing 350300)

Abstract:As one of the comm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adsorption has such advantages as wide application, high efficiency, recovery of useful substances and repetitive-use of adsorbents etc.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dsorbents performances and preparation of new adsorbents endow the adsorption process a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is review, an extensive list of adsorbent literatures has been compiled to provide a summary of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adsorbent species, e.g.,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resin; modified starch adsorbent, modified cellulose adsorbent, modified lignin adsorbent, modified chitosan adsorbent and other adsorbents that could adsorb pollutants,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 studies.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ies of the adsorbents were also discussed here.

Keywords:Adsorbent; adsorption;research;review

扩张床吸附技术研究进展

扩张床吸附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兼有流化床和填充床层析的优点 ,不需预先除去料液中的颗粒而可以直接从料液中吸附目标产物。它是一种具有集成化优势的分离纯化技术 ,在生物工程产品的下游处理过程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出性能良好的吸附剂基质 ,是该项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的查阅及总结,从吸附剂基质及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扩张床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关键词:扩张床吸附技术、进展、吸附剂基质、应用 一般而言 ,生物工程产品下游处理过程可分为目标产物捕获、中期纯化和精制三个阶段 ,其中产物[1]捕获阶段最为关键 ,一般由细胞富集、产物释放、澄清、浓缩、初步纯化等操作步骤组成。目前 ,除去原料液中的固体颗粒最常用的方法是离心和微滤。但当处理含有微细固体颗粒的高粘度料液时 ,离心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而细胞和细胞碎片在膜表面的积累又会使微滤过程的膜通量急剧下降,如果对料液进行稀释 ,随后的浓缩过程将增加额外的能耗。 从发展趋势来看, 生化分离技术研究的目的是要缩短整个下游过程的流程和提高单项操作的效率,以前的那种零敲碎打的做法,研究要有一个质的转变,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研究者认同了这种转变,并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 继续研究和完善一些适用于生化工程的新型分离技术;其二,进行各种分离技术的高效集成化。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单元分离技术,如亲和法、双水相分配技术、逆胶束法、液膜法、各类高效层析法等,就是方向一的研究结果,作为方向二的高效集成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扩张床吸附技术,近10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流化床相比,它返混程度很小,因而分离效果较好;与固定床相比,它能处理含菌体的悬浮液,可省却困难的过滤操作。 扩张床吸附(Expanded Bed Adsorption , EBA)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能直接从发酵液或细胞匀浆中捕获目标产物。扩张床是吸附剂处于稳定状态的流化床[2]-[4]。与串通的填充床层析不同的是在扩张床吸附操作中吸附剂(或层析剂)层在原料液的流动下可产生适当程度的膨胀,其膨胀度取决于吸附剂的密度、流体速度。当吸附剂的沉降速度流

益生菌的筛选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cacy of MS -222and benzocaine as anaesthetics under simulated transport conditions of a tropical ornamental fish Puntius filamento -sus (Valenciennes [J].Aquaculture research, 2010,41(2:309-314 [17]刘长琳, 何力, 陈四清, 等. 鱼类麻醉研究综述[J].渔业现代化, 2007,34(5:21-25 [18]Kiessling A,Johansson D,Zahl I H, et al. Pharmacokinetics,plasma cortisol and effectiveness of benzocaine,MS -222and isoeugenol measured in individual dorsal aorta -cannulated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following bath administration[J].Aquaculture,2009, 286(3/4:301-308 [19]Tang S,Thorarensen H,Brauner C J,et al. Modeling the accumulation of CO 2during high density,re-circulating transport of adult 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from observations aboard a sea -going commer -cial live-haul vessel[J].Aquaculture,2009,296(1/2:288-292[20]Velisek J,Svobodova Z,Piackova V. Effects of clove oil anaesthesia o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Acta Veterinaria Brno, 2005(74:139-146 [21]Park M O,Im S Y,Seol D W,et al. Efficacy and physiological re - sponses of rock bream, Oplegnathus fasciatus to anesthetization with clove oil[J].Aquaculture, 2009,287(3/4:427-430 [22]Iversen M,Eliassen R A. The Effect of AQUI -S -(R Sedation on

企业在项目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企业在项目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项目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得到企业普遍关注和应用,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项目的运营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通过建立高效规范的项目管理体系,如何建立一支项目管理人才阶梯队伍,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既是企业领导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项目管理业内人士的共同选择和使命。然而我国绝大部分企业都普遍面临着以下制约项目管理快速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无面向业务特色的项目管理方法论? 二、现有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和企业现状不匹配、和其他体系不兼容? 三、项目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 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造成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浪费。 第一个问题,反映出企业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对关键核心流程的缺失: 1、企业为了增强自身能力和达到竞标门槛,认证了多项资质,比如: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体系、计算机集成资质等,但往往忽视了实际工作中要用到的项目管理方法论的建设,多数人对项目管理工作不了解,导致项目无流程可循、每个项目方法不一致,松散式管理,完全靠项目经理个人能力,企业缺失项目真实数据,丧失对项目的控制,领导不能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不能够对项目进行指导和有效决策,项目出现到处救火的现象,领导成了解决问题的消防队员,越陷越深,痛苦无比。 2、招投标中也因为只重视技术规格说明,缺乏对项目管理保障的阐述错失机会;或者拿别人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即使中标了,实际工作不一致,降低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甚至怀疑企业项目交付能力,导致客户关系紧张,项目岌岌可危。 3、重视技术,提拔技术专长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依赖其个人技术能力,项目命悬个人,企业实际不可控,长期导致企业缺乏项目的核心

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生物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黄娜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广州 510006) 摘要:用微生物体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是一项新兴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藻类、细菌、真菌等是生物吸附剂的来源,它们对多种重金属都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文章从细胞壁的结构特性概述了藻类、细菌、真菌等对重金属吸附的机理,介绍了它们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吸附剂重金属废水处理 现代工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含重金属废水,重金属进入生态环境后,不像有机物那样能被降解,而是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富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震惊世界的水俣病、骨痛病事件。人们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沉淀、离子交换、吸附、电解、膜分离、氧化还原等),当水中的重金属浓度较低时,不仅去除率不高,还存在运行费用高的问题[1]。目前新兴的去除技术———生物吸附技术,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体及其衍生物来吸附水中重金属的过程。重金属离子对生物体有很强的毒害作用,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抑制生物生长或使生物体死亡,有的微生物如某些藻类、细菌、真菌,本身或是经过驯化以后对重金属有一定的耐受性,能够除去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吸附具有以下优点[2]:(1)在低浓度下,金属可以被选择性的去除;(2)节能、处理效率高;(3)操作时的pH值和温度条件范围宽;(4)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5)吸附剂易再生利用。 1 藻类生物吸附剂 1.1来源。全球已知的藻类约4万种,在自然界中分布甚广,绝大多数为水生或生 长在阴暗的岩石、墙角、树杆和土壤等表面,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一种微生物,常常用来指示水体、生态系统及营养条件的变化。研究发现,藻类细胞具有吸附重金属的能力。因此,可选择吸附性能良好的藻类作为吸附剂的生产原料,如海藻,其数量大,容易收集,有一些地方还可人工培养,尤其在沿海地区,来源十分丰富。 1.2细胞壁结构特性。当微生物体暴露在金属溶液中时,金属离子直接接触的是 细胞壁,微生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决定着金属与它的相互作用特性。 藻类的细胞壁在多数情况下是由纤维素的微纤丝形成的网状结构构成,含有丰富的多糖,如果胶(含有少量己糖、鼠李糖的多聚半孔糖醛酸的高聚物)、木糖、甘露糖、藻酸或地衣酸。多糖带负电,可以通过静电引力与许多金属离子相结合。其中的海藻酸盐与硫酸多糖是吸附的主要载体[3]。 1.3藻类对重金属的吸附。藻类对大多数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如斜生栅藻 对UO22+吸附是一个快速而不需要能量的过程,最大吸附容量达75mg/g干物质,能够使铀浓度从5.0mg/L降至0.05mg/L, UO22+与Cu2+、Ni2+、Zn2+、Cd2+之间的竞争也很小[4],在吸附锌时,它的吸附容量、对锌毒性的耐受能力比另外一种栅藻高[5]。绿微藻在悬浮状态下,活细胞对Cr的最大吸附量为12.67mg/g干物质,干细胞为13.12mg/g干物质[6]。海草能积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院 (系)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班 级 生物科学12级 学 生 姓 名 陆金苗 指导教师(职称)王健(副教授) 提 交 时 间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益生菌及其制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陆金苗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012090095) 摘要:目前已经对益生菌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获得了许多 使用益生菌的经验。近些年来, 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将益生菌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益生菌菌株的鉴定、菌株的遗传学修饰、益生菌功能基因组学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益生菌的技术方法、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益生菌 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益生菌;益生菌制剂;益生菌的研发 1.益生菌 1.1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如常益生益生菌。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1.2益生菌与乳酸菌的区别 1)益生菌是从有益宿主健康出发给出的定义,目前研究较热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等,其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芽孢杆菌都属于乳酸菌类,因此益生菌包括了部分乳酸菌,而乳酸菌不全是益生菌。益生菌的四种菌种:目前常用的益生菌种类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 2)乳酸菌一般是指能发酵糖,主要生成乳酸的细菌的总称。乳酸菌是从发酵糖产生乳酸的机理方面考虑给出的概念,对人类生活有益的乳酸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链球菌、明串珠菌等。并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有益于人类健康,也有一些乳酸菌对人体是有害的,如有害的利斯特氏菌。在谈论乳酸菌时应该注意

投资完成及“四个一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分析(发改局)

2007年一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及“四个一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分析 广元市市中区发展和改革局 (2007年4月20日) 一、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全年目标任务:市政府下达全区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28亿元,其中:区本级15亿元,市直综13亿元。根据区委、区政府“开门红”要求,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完成5亿元。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全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9亿元(其中市直完成2.32亿元,区本级完成3.4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1.24%(2006年同期完成3.59亿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7.2%,高24个百分点,完成总量占全市30%。实现了区委、区政府“开门红”要求。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开高走态势。基本建设、其他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更新改造投资、农户投资成倍强势增长;投资中一、二、三次产业增长强劲,投资结构趋优,投资效益较好;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续建项目中有投资进度55个,完成投资29266万元,新开工项目达41个;500万元及以 -1-

上施工项目3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个,项目投资快速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6.41%,支撑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500万元以下投产项目13个,项目投资成倍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7.44%。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续建项目投资不足;二是规划的项目中由于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开工率低,上半年我区规划实施项目93个,实际开工35个,开工率不到40%,土地项目由于资金未筹集到位,规划的宝轮、龙潭开发项目450万元,大石土地整理项目1833万元,均未开工建设;劣质煤坑口电厂由于业主筹资未到位,一直未能正式开工建设;中核利原工程有限公司住宅楼1183万元项目至今未正式开工建设;区财税楼建设650万元项目也由于资金等原因未能上马;宝轮煤矿、杨家岩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由于国家投资未正式层层下达至我区,项目未能正式开工建设;由于用地手续办理等因素的影响,川陕甘农产品批发市场迟迟未能启动建设,皇泽彩塑、瑞峰模具、海天肠衣也由于国土建设手续时间过长延缓投资进度;川港汽车城由于规费减免审批时间过长,影响投资进程;直供电的电源及电价迟迟未能正式落实,影响了上碳整体搬迁项目进展;由于遗留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围绕伟华三期上马的障碍未能消除,伟华三期仍处于规划状态;宝轮云洞寺公园由于规划影响未能启动建设。个别项目也由于资金、政策等原因,如宝中拟建设的宝-2-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84 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杨国华1,黄统琳1,姚忠亮3,刘明华1,2 (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40; 3.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福建 福清350300) 摘 要:利用吸附法进行废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因此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主要对活性炭、吸附树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以及其他可吸收污染物质的药剂、物料等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概述。 关键词:吸附剂;吸附法;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23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0801239)。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某种或几种污染物,以便回收或去除它们,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利用吸附法进行物质分离已有漫长的历史,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吸附法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在化工和环境保护方面,吸附法主要用于净化废气、回收溶剂(特别适用于腐蚀性的氯化烃类化合物、反应性溶剂和低沸点溶剂)和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后者的应用范围包括脱色、除臭味、脱除重金属、除去各种溶解性有机物和放射性元素等。在处理流程中,吸附法可作为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的预处理,以去除有机物、胶体及余氯等,也可作为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手段,以便保证回用水质量。利用吸附法进行水处理,具有适应范围广、处理效果好、可回收有用物料以及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随着现有吸附剂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成功,吸附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吸附剂是决定高效能的吸附处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广义而言,一切固体都具有吸附能力,但是只有多孔物质或磨得极细的物质由于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才能作为吸附剂。工业吸附剂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吸附能力强; (2)吸附选择性好; (3)吸附平衡浓度低; (4)容易再生和再利用; (5)机械强度好; (6)化学性质稳定; (7)来源广; (8)价廉。 一般工业吸附剂很难同时满足这八个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吸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吸附剂。目前,可用于水处理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吸附树脂、改性淀粉类吸附剂、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改性木质素类吸附剂、改性壳聚糖类吸附剂以及其他可吸收污染物质的药剂、物料等[1] 。本文主要对上述吸附剂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概述。 1 活性炭 吸附剂中活性炭应用于水处理已有几十年的历史。60年代后有很大发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已在活性炭的研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制作活性炭的原料种类多、来源丰富,包括动植物 (如木材、锯木屑、木炭、谷壳、椰子壳、 2009年第6期 2009年6月 化学工程与装备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系别食品工程系 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 班级生物技术及应用二班 学生姓名白晓静 学号 2009040302014 指导教师姓名徐启红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河南漯河 2011年11月2日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毕业论文目录 摘要 (1 1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征 (1 2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 (1 2.1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1 2.2 提高乳糖利用率 (1

2.3 降低胆固醇含 (2 2.4 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2 2.5 其他生理功能 (2 3 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3 3.1 益生菌在酸奶中的应用 (3 3.2 益生菌在啤酒中的应用 (3 3.3 益生菌在酸酪中的应用 (3 4 益生菌的安全性 (3 5 展望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白晓静 摘要:益生菌是添加到食品中的活菌。益生菌包括了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也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益生菌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双歧杆菌在肠道中的数量已成为婴幼儿和成年人健康状况的标志。益生菌在医药食品和饲料工业中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益生菌的生物学特征,生理功能,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关键词:益生菌生物学特征生理功能安全性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毕业论文 1 益生菌的生物学特征 益生菌在肠道存在的机制是定植与粘附。定植是正常肠菌群在宿主的特异性定位定居与繁殖的微生态学现象。是正常菌群对宿主产生生态效应和发挥生理作用的前提条件。而它的粘附特性是指益生菌通过粘附多糖体与肠上皮细胞壁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特异性粘附形成亚优势菌群而定居下来,并且形成与肠壁密切联系的细菌生物膜。而它粘附在肠壁上这一特性被认为是益生菌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1]。 粘附的益生菌可在肠道停留更多的时间,这样可以有更好的代谢和免疫调节作,用粘附的益生菌与粘膜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刺激免疫反应,粘附也可以起竞争排斥作用,把病原菌从肠道上皮排除出去,体外实验证明粘附的嗜酸乳酸杆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原菌在肠道的粘附和生长体外实验表明不同的益生菌菌株有不同的粘附能力。另外从不同年龄组分离出的益生菌其粘附能力也是不同的,如从老年人肠道中分离出的双歧杆菌其粘附能力明显差于从儿童的肠道中分离出来的双歧杆菌。关于益生菌的粘附特性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益生菌的粘附作用仍然受到很大争论。如有些人认为强的粘附能力可能会增加在宿主中感染的机会;另外一些认为益生菌在体内和体外有很差的粘附能力,但是它们在宿主细胞中有很好的益生作用。 2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 2.1 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人的大肠内定居着种类繁多、代谢途径迥异的各种微生物,其主要功能是从消化道上部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中捞取能量、他们主要是通过发酵来吸收和利用糖类在小肠中的主要产物短链脂肪酸。益生菌可参与多种维生素代谢,产生维生素B、

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

第一章项目概述及现状分析 蟠桃居住区地处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中部,北临开发区主干道杨山路,东靠经六路、西至经五路。总规划用地面积约270亩(18ha)。该项目是开发区管委会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批试点项目,是开发区重点工程,安民工程。 居住区的服务定位是集中安置拆迁村民及企业产业工人,二者在工作,生活习惯上并不相同,设计中既要保证二者有一定联系,又要区别对待,因此蟠桃居住区不同与以往的居住区规划。其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通过合理的设想,完善的规划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如何能适应当代的农民生活需要,体现其地方特点,是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本设计以现代农村居住水准为目标,积极采用新方法和新观念,在兼顾居住环境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地方性居住环境”为主题力求创造舒适优美、方便的居住环境,促进该地区住宅建设和新型住宅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设计依据 一、徐州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发出的设计邀标文件。 二、徐州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蟠桃居住区地形图”及居住区相关资料; 三、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法规、标准、规范等。 第三章设计理念 如何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使之既具有现代化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底蕴是设计中面临的最大矛盾。蟠桃居住区整个用地达18公顷,势必要有一套完善的系统。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

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如居住区主要干道及商业街道路均由原有主干道发展而来,既节约了建设投资又有利于分期建设。 在设计中,规划布局不拘泥于传统模式,以现代的手法体现传统民居的内涵,力求神似。通过用现代建筑及空间形式,巧于因借的设计手法,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有着自己文化韵味居住区。 第四章总体规划 一、总平面布局: 如何合理利用原有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彻底抛弃原有的,而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创新。从原有主道路出发设计既可以保留居住区积极元素,又对居住区分期建设有利。 由于生活工作习惯的不同,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设计中把企业产业工人和拆迁安置居民分开安置,并在各自内部以组团形式存在,形成居住区--居住组团的结构.采取这种结构形式的优点是:最大限度的延续了原有村子中邻里之间的关系,而不同性质的企业产业工人也可以相对集中安置.有利于各自管理。各组团空间的开敞性和通透性方面体现着传统韵味,最大限度与自然亲和。组团间通过步行景观通道串联各个内庭,形成景观轴线和广场空间。组团封闭式管理,大区开放。 将原有部分居住区内部干道演变成商业步行街,并通过一条东西向绿化步行带连通了企业产业工人公寓和拆迁安置居民小区,使之即分离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公建则安置在满足其服务半径的位置。公建适当集中安置,形成商业步行街。辐射至绿化景观带上,为居住区中心聚集了足够的人气。

益生菌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益生菌研究进展 作者:金鹏 作者单位: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57 刊名: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英文刊名:AEM RODUCTS ROCESSING 年,卷(期):2009(11) 参考文献(13条) 1.潘宝海.李德发.谯仕彦益生菌、益生素及合生剂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 2000(15) 2.赵红霞.詹勇.许梓荣乳酸菌的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论文]-江西饲料 2003(1) 3.栾金水乳酸菌的研究应用进展[期刊论文]-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1) 4.沈通一.秦环龙益生菌对肠微生物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4) 5.M T Hamilton-Miller.S Shah Deficiencies in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and labeling of probiotic supplements 2002(1-2) 6.T Mattila-Sandholm.P Myllarinen.R Crittenden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for future probiotic foods 2002(2-3) 7.杨隽.潘喜华.郑勇英益生菌制剂的保健功能评价 2000(2) 8.金立明.刘忠军益生素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经济动物学报 2004(3) 9.王旭明.陈宗泽.袁毅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吉林农业科学 2002(1) 10.敬思群优质乳酸菌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乳业 2002(6) 11.赵玲艳.邓放明.杨抚林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发酵果蔬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4(5) 12.周长玉.王江滨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2004(3) 13.Femandez MF.Boris S.Barbes C Probiotic proper ties of human lactobacilli srtains to be us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20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2641376.html,/Periodical_ncpjg-cxb200911026.aspx

1项目背景及概况

1 项目背景及概况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3 前期研究与进展 1.4 项目概况 1.4.1 建设理由 1.4.2 建设条件 1.4.3 工程方案 1.4.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 1.4.5 经济评价 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2.1 发展规划分析 2.1.1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规划 2.1.2 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2.1.3 本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2.1 产业政策分析 2.2.2 行业准入分析 2.3 综合评价 3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3.1 资源利用方案

3.1.1 土地资源 3.1.2 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3.2 资源节约措施 4 节能方案分析 4.1 建设期耗能分析 4.2 运营期节能 4.2.1 项目运营管理耗能分析 4.2.2 项目使用者节能计算 4.2.3 燃油节约量的计算 4.3 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影响 4.4 主要节能措施 4.4.1 适用的节能规范及标准 4.4.2 主要的节能措施 4.5 节能分析结论 5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方案5.1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5.1.1 建设用地概况 5.1.2 建设用地压覆资源分析 5.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5.2.1建设用地的指导思想和外部环境 5.2.2 节约用地设计原则

5.2.3 符合国家土地供应政策分析 5.2.4 占用土地合理性分析 5.3 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5.3.1 项目所处区域基本情况 5.3.2 征地拆迁情况及拆迁补偿政策标准 5.3.3移民安置目标 5.3.4 征地工作的开展 5.3.5 拆迁人员就业培训及安置 5.3.6 被征用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6 环境和生态影响评价6.1 环境和生态评价对象及范围 6.1.1 调查评价范围 6.1.2 自然环境条件 6.1.3 社会经济环境现状 6.1.4 空气环境现状 6.2 工程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6.2.1 施工期环境影响 6.2.2 营运期环境影响 6.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6.3.1 设计阶段 6.3.2 施工阶段 6.3.3 运营阶段

纤维素基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基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Q U R J 曲荣君1,2*,孙向荣1,王春华1,孙昌梅1,成国祥1,2 (1.烟台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2.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70002) 摘 要: 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价廉易得、易被微生物降解、不会给环境带 来第二次污染等特点,长期以来对其开发利用一直是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纤维素 基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其作为金属离子吸附剂、特殊用途吸附剂等的结构性能特点,展望了其发 展前景。 关键词: 纤维素基吸附剂;吸附 中图分类号:T Q 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2004)03-0102-05 PROGRESS IN ST U DIES ON PREPARA T ION AN D PROPERT IES OF CELLU LO SE BASED ADSORBENT S QU Rong jun 1,2,SUN Xiang rong 1,WANG Chun hua 1,SU N Chang mei 1,CHENG Guo x iang 1,2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Yantai Norm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China; 2.School o 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 ing ,Tianj in University ,Tianj in 370002,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renewable natural polymers on earth,cellulose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inexpensive.Also it can be biodegraded easily w ithout pollution on environment.M any inv est igators have done w ork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ellulose for a long time.I n this paper,the preparation of adsorbents based on cellulose is review ed.T 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 he modified cellulose as metal ion adsorbents and special adsorbents are introduced.T he long term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cellulose based adsorbents is mentioned. Key words:cellulose based adsorbent;adsorption 纤维素是无水葡萄糖残基通过 -1,4糖苷键连接的立体规整性高分子,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分子内含有许多亲水性的羟基基团,是一种纤维状、多毛细管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多孔和比表面积大的特性,因此具有亲和吸附性,但天然纤维的吸附(如吸水、吸油、吸重金属等)能力并不很强,必须通过化学改性使其具有更强或更多的亲水基团,才能成为性能良好的吸附材料。 纤维素吸附剂的研究和应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已开始,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纯天然化工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纤维素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用来作吸附剂使用愈来愈广泛;同 收稿日期:2003-1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990600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Q99B1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 金(2003034330);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基金资助项目(无编号) 作者简介:曲荣君(1963-),男,山东荣城人,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功能高分子。 第24卷第3期 2004年9月林 产 化 学 与 工 业Chemistry and Industry of Forest Products Vol.24No.3 Sept.2004

功能性食品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天津科技大学 《功能性食品学》研究生课程论文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学院:食品学院

摘要 常见益生菌主要指两大类乳酸菌群:一类为双歧杆菌,常见的有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另一类为乳杆菌,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酵母菌等。从安全性角度考虑,目前工业用益生菌主要来源于健康人体、动物和传统食物(发酵乳制品、泡菜、纳豆等发酵食品)。国内外学者对益生菌进行了很多研究和介绍,但多数只局限于它的使用效果上,对其作用机理缺少系统而深入的总结。本文主要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为对象,综述了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和促进机体免疫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肠道菌群;益生菌;研究现状 1.肠道菌群概况 1.1胃肠道正常菌群 人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个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组成。其中专性厌氧菌占99%以上[ 1 ],而仅类杆菌及双歧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胃、十二指肠、空肠细菌的种类及数量极少,主要由于胃酸、胆汁作用及小肠液流量大,蠕动节奏快,细菌在繁殖前即被冲洗到远端回肠及结肠,细菌浓度<103 个/mL,主要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而回肠末端由于肠液流量少,蠕动减慢,细菌数逐渐增加到105 ~108 个/mL,主要含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 2 ]。至结肠,细菌数明显增加,浓度为109~1012 个/mL,主要为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而有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有少量。肠内菌群保持共生或拮抗关系,维持微生态平衡,与宿主健康及疾病有密切关系。 1.2 菌群失调 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肠道微生态系统被破坏,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异常变化,偏离正常的生理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这称为菌群失调。临床上以腹泻为最明显症状,其它如肠道菌群中潜在致病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和一些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当时的意思为“prolife”。Lilly等(1965)把它定义为微生物体所产生的能够促进生长的物质。Parker(1974)认为“益生菌”是能够影响肠道微生物并且对动物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 3 ]。Fuller(1989)把

游乐园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328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264137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3285←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aZhanQuShi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游乐园是指让儿童、市民自由自在玩耍的地方。通常会有跷跷板、旋转木马、秋千、单杠、双杠、滑梯、吊秋千、吊环、玩具小屋及迷宫。大型游乐场还会建造过山车、摩天轮、3D电影院等大型设施。这些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发展协作能力、使身体强健及学会处世技巧,而且又可提供娱乐及享受。 现代西方国家游乐业的发展主导着整个世界游乐业的发展走向。迪斯尼乐园是世界游乐园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此外,美国好莱坞影视城、奥兰多冒险岛乐园、韩国的乐天世界和爱宝乐园、日本东京的迪斯尼乐园和海上迪斯尼乐园,这些都处于世界游乐园的领先水平。中国的游乐业虽发展起步较晚。但也已经走上正轨,目前以深圳欢乐谷、北京石景山游乐园、苏州乐园等为行业代表。 我国游乐园的发展历程虽然不长,但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游乐园的核心吸引物是它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游艺项目,游客正是从这些体验活动中获取休闲娱乐的满足感。体验是一种参与经历,它能为参与者提供身心享受,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四个领域;娱乐体验是通过主动的感觉经历而得到愉悦;审美体验就是到达现场,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体验中得到真实的审美刺激,进而融于其中获得愉悦。当然,作为旅游休闲的一种方式,游乐园也少不了游览参观这一内容,游艺设备不可能像工厂里的机器一样简单的一字排开,而应该是错落有致地掩映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氛围之中,以此而形成的整体游乐环境可以带给游客美的享受、增添游玩时的愉悦感。由此可见,游乐园在建设时应该将参与性的游艺项目和游览性的景观氛围相结合,以参与性的游艺项目为其核心。 游乐是一种文化和幸福的产业,它的发展可以满足新形势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又好又多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纳米材料在吸附剂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纳米材料在吸附剂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本文研究了纳米材料被作为吸附剂在分离和富集中的研究进展及引用。纳米材料主要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富勒烯、碳纳米管等。 关键词:纳米材料;水处理;吸附剂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in Nanomaterials for Adsorbents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on of nancmaterials as adsorbents for separating and enriching in water pollution have been studied. Nanomaterials include metal,metal oxide,fullerene, carbon nanotubes and so on. Key words:nanomaterials ; water treatment ; adsorbents 一、引言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大,人均量少。水资源的不足,加上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又减少了可供利用水资源的数量,形成了所谓的污染性缺水,造成了水荒。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及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水在循环过程中,沿途挟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可通过水的稀释、扩散降低含量而实现无害化,这是水的自净作用。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动交换而迁移,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那么,我们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才能将其排放到环境中去。在各种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中,吸附法是广泛应用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硅藻土、纤维、天然蒙托土、煤渣以及混凝剂等。纳米材料是一种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吸附材料。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崛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科技。纳米材料指尺寸大小为1~100nm的物质材料,与普通的块体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多的表面原子,因而显示出较强的吸附特性。 二、纳米材料的吸附作用 对于纳米粒子的吸附作用,目前普遍认为:纳米粒子表面的表面羟基作用。纳米粒子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羟基作用。纳米粒子表面存在的羟基能够和某些阳离子键合,从而达到表观上对金属离子或有机物产生吸附作用;另外,纳米粒子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也是纳米粒子吸附作用的重要原因。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必须满足比表面积大,内部具有网络结构的微孔通道,吸附容量大等条件,而颗粒的比表面积与颗粒的直径成反比。粒子直径减小到纳米级,会引起比表面积的迅速增加。当粒径为10nm时,比表面积为90m2/g;粒径为5nm时,比表面积为180m2/g;粒径下降到2nm时,比表面积猛增到450m2/g。由于纳米粒子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使它具有优越的吸附性能,在制备高性能吸附剂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提供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应用的可能性。[1] 1.纳米金属的吸附作用 纳米金属的表面原子特别是处于边和角上的原子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这些原子正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也是吸附剂的活性位点。由于纳米金属原子簇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属于亚稳态,有团聚的倾向。目前主要有以下2种方法改变其稳定性:(1)用多孔的物质如Al2O3、SiO2、碳质材料和多聚物等作为载体,浸入金属盐溶液中,然后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零价纳米金属原子簇而固定在载体上。(2)纳米金属的表面修饰。用纳米金属作吸附剂的也有报道,Kanel等在N2保护下,用NaBH4还原FeCl3制得了纳米零价铁即纳米铁,他们用纳米铁作为吸附剂对地下水中As(Ⅲ)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Ⅲ)的初始浓度和溶液的pH值对吸附有影响,最大吸附容量为3.5ng As(Ⅲ)/g纳米铁,并发现HCO3-、H4SiO4

益生菌研究现状与进展

益生菌是由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经过特殊工艺复合而成的活体微生物,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乳酸发酵以及医疗保健和饲料工业等领域。 两岐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婴儿双岐杆菌 B. infantis 长双岐杆菌 B. longum 短双岐杆菌 B. breve 青春双岐杆菌 B. adolescentis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 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 Casei subsp. casei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 益生菌研究现状与进展 (论双歧杆菌与乳杆菌的研究)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锦玉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准不断的提高,医学科学也从治疗医学发展到预防医学,现在又从预防医学发展到保健医学。人们也开始渐渐形成已病要治疗,未病要预防,无病要保健的观念。这也是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保健医学在我国目前还是起步阶段,本世纪必将是保健医学大发展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看益生菌的作用不可忽视,要更好地研究、发展与应用,为民造福。 然而随着微生态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有益细菌的利用越来越重视。并从多方面研究结果表明有益细菌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以有益细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具有调整人体内微生态的平衡,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目前对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与研究在全世界已经形成热潮。我国于50年代开始微生态学的研究,尤其是在近年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微生态学的研究技术更趋于深入和提高,并已利用益生菌投入生产和应用。 1.微生态学概况所谓微生态学即是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寄主、微生物和寄主与外环境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学科。 微生态学作为一门生命学科分支,最初于1964年由前东德中央营养研究所Hacnal与lohmann提出来的。以后相继在多个国家(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召开了微生态学的讨论会,并成立了微生态学与疾病学会(SOMED)。学会集中讨论了对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复杂的生态学问题,近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