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罗玉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刍议

(罗玉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刍议

(罗玉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刍议
(罗玉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刍议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刍议

内容摘要: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德性品质养成教育,所谓德性,就是人在与外部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自我发生关系时的态度表现,教师必须通过学科教学发挥其德性影响力。学科教学本身就是学生道德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因为道德教育是弥漫在学校生活的全部时空中的。中央教科所朱小蔓教授指出“制定课程标准是第一次创造,编写教材是第二次创造,教师教学是第三次创造,学生学习是第四次创造,这是一个完整、开放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本人的学识、信念转化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潜在教育,它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也不仅仅是一种情绪调剂,而是通过教师对这种科学精神的内化、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的特定情景中很自然地传递给学生的一种人格品质,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智慧’。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应该是教师的知识、学问和教师道德人格的统一”。

所有的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都包含着学生的道德学习,比如课堂中的纪律、考试中的诚信、合作学习、倾听与发问,这些都隐含着一个人如何处理情境中的社会关系,养成习惯,发展道德品质的问题,现在仍然有很多老师通过抢时间去落实学科教学任务而忽视对学生的德性的影响和教育。课堂是训练学生德性品质的重要场所,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是很可惜的,因为这种教育是情境性的,容易被感知并获得体验。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教育素材,在学习内容中渗透

德育,既是体育教学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的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教师必须首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教育意识和道德教育的能力,要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去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并把这种意识和能力不失时机地渗透在教学中。体育锻炼运动量大,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常不愿参加,体育教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常能使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自觉刻苦地参加锻炼;体育教学的规范化要求高,操作必须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通过提示、示范、讲解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使用教具面广,在组织学生搬放,使用运动器材的过程中,能直观而自然地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体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通过团结互助的

课堂气氛的创设,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就能取得明显的团结互助、集体主义教育的教育作用;体育教材可以结合许多事物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身处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模仿练习和运动,达到身体锻炼和陶冶情操的目的等等。例如:1.在进行《奥运会简介》教学时,结合现代奥运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来分析讨论中国为何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如何才能举办成功的现代奥运会,以此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2.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应加强课堂常规纪律要求,如体操项目练习时的保护与帮助;球类项目练习时的听哨音停、迅速归队,练习时的团队协作;体育课必须穿球鞋、运动服,可防滑、防震、防伤害事故、提高成绩;爱护场地器材;测验时成绩如实登记等内容的学习渗透,使这些行为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就让学生养成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优化组织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渗透

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和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德育渗透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可以用形象的例子说明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从而引导学生逐渐改正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生的接受教育和改正错误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转变评价观念,在学习评价中渗透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动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有一学生,个儿大,体育运动能力较好,但纪律观念差,作为体育委员总是去管理别人,但自己不严格要求

自己,在集体活动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每节课都有同学来反映他欺侮同学或自己讲话等,致使整个班的组织纪律较松散,爱讲小话。在我通过观察后发现确实有同学反映的问题,我就以他为典型进行教育,我首先表扬他的长处和能为同学服务的优点之后,就说明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并且要能自己控制自己。学生听后,慢慢就有所收敛,课堂纪律有很大的改观。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的评价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教育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能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树立良好形象,用形象教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例如:要求学生要精神饱满,朝气蓬勃,而教师表现出的却是垂头丧气,精神不振;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而教师每次课都是西装革履;要求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遵守各种项目的比赛规则,动作规范有力,而教师却总不能准时到堂上课,动作软弱无力,拖泥带水。这样能让学生信服,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吗?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至关重要。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教育意识和道德教育的能力,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⑴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⑵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主题词:体育教学、德育、教学渗透健康成长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特点是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同其他学科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种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所谓适时就是电动机问题,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信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 1. 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2.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3. 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4. 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5. 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摘要:德育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德育的渗透,主要从教学的德育示范作用引领学生,注重德育内容的挖掘,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他们的德育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应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XX)05-0060-0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定义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德育也是体育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体育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形成高素质的身体,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就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教育,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德育不仅仅在所有的学科中渗透,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体育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体育教学的任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渗透德育。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一、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 示范是体育教师把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示范性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小学生对老师具有很强烈的崇拜心理,教师就是学生的权威。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所以,他们对老师的动作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模仿。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德育的渗透中,教师要运用好示范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不习惯穿运动服,或者上体育课的那一天忘记了穿运动服,而老师在体育课上一定不要忘记,要在体育课上时刻提醒学生,进行教育。再比如,在教学跳山羊动作时,有的学生不敢跳,老师一定要示范,而且鼓励学生勇敢大胆,敢于向困难挑战。此时,也要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练习,做好保护工作,等学生在做动作时不小心摔倒,其他同学和老师要及时把他扶起来,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关爱。这种示范中处处渗透着德育。 二、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挖掘德育素材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中,其中就有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既有身体健康的要求,也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要求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之外,还要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德育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在具体的小学体育教学内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 ,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 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 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 。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 ,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 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梁雁玲 摘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目标。 1、体态暗示法 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中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 2、实践体验法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品质。 3、激励竞争法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4、时机捕捉法 不良个性心理的发展,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以促进其转化。例如在篮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 5、情感感染法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去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形式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形式与方法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既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形式 1.了解体育课结构,进行全方位德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方面教育,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可以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与智力,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的结构,根据每堂课的特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 2.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内容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3.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无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学生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4.结合不同的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保护场地器材,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5.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事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是非判别的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6.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大方,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1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1.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2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体育是个大舞台,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神圣使命的。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渗透更为重要,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体育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下面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以严格的管理强化纪律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活动形式多样,活动范围广泛,体育活动必须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这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了条件。体育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它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听讲、刻苦锻炼、互相保护和帮助、爱护器材等;学生从集合整队、队列练习到队形变换都有严格的要求。把体育课堂常规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中,可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同时也更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如:在教学中,经常有布置场地、搬运器材、清扫运动场、整理器械和修理器材等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取得的成绩无效,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以艰苦的训练锻炼顽强的意志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要经过动作由生疏、僵硬、呆板到熟练、协调直至自动化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都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在体育活动中,很多的项目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过硬的体能,而体能训练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拼搏进取的思想进行训练的大好时机。同时,体育课基本上是在室外进行的,“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使好多同学存在着畏难的情绪,这时候就要使学生明白没有艰苦的训练就没有“苦尽甘来”的甜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每个优秀的运动员所必须要历练的过程,教育学生要正视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学校的体育活动几乎都是集体活动,这就为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创造了条件。这时抓住时机,加强教育,可以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体育竞赛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密切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项活动,学生在练习中常面临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抉择,这时,可教育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从大局出发,养成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执行集体决议,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竞赛中,参加竞赛的同学为了集体的荣誉,力争上游、努力拼搏,不参加竞赛的同学,为本班的同学呐喊助威,胜利后相互致意、互相庆贺,失败了也不气馁,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有效途径。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种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较强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教育因素,它处处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时机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所谓适时就是电动机问题,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一)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1)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3)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而实施德育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通过各学科教师把握好德育与教学的结合点,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去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是尤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认同接受,才能奏效。所以,在体育课渗透德育教育中,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协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求,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2、内化性原则。体育教师在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善于了解和启迪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他们去追求和探索,促使他们将奇偶碍于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 3、整体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及到小部分,而忽视绝大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将德育所包涵的各项素质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促使全体学生的德育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4、差异性原则。因为学生间存有着思想理解、所受教育水准的差异,因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依照自身条件得到他可能得到的最佳发展,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 5、系统性原则。从广义上讲,教师要有长远计划,讲德育教育的渗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从狭义上讲,教师应从课的开始至结束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课与课之间要注意紧密联系,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渗透信息牢固、深刻。 二、实施渗透的途径 (一)结合教学,介绍我国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国体育事业奋斗的运动员、教练员的事迹,对学生实行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祖国的教育。 1、我国具有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体育发展史。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中国体育的近现代史同我国近现代史一样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从旧中古乖哦的体育屈人胯下,被称为“东亚病夫”,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各种国际大赛中日益显示出中国这个东方巨人的崛起。利用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的体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3、用中国健儿为了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事迹去感染、激励学生。 (二)结合教材,对学生实行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纪律教育、挫折教育和审美情趣培养。 1、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度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实行集体观点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如果一个没有一个没有集体观点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会失去同伴创造的机会,也难以有所作为。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2、耐久跑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能够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很好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但要即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得的不易,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教育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会勇往直前,持续进步。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教师教育论文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文/庞丽娟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 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

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 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就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就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得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得健康得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得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得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得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得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得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得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与抑制不良影响得“免疫能力”。这种自育得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得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得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得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得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得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得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得鼓励与表扬,这样其她同学也会深受鼓舞与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得精神就是很有作用得。又如,体操中得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她人、团结协作得优良品质;队列队形得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与朝气蓬勃得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与整理场地,可以培养她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与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得行为负责得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得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得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得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得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她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得优美、行为得文雅、生活得朴实、衣着得整洁、态度得积极、思想得进步与作风得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得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得一些特有得良好品质(如尊重她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就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得“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得只能就是在言传身教中得教师得道德修养,而不就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得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得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得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得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得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得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就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得一方面就是让学生得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与学生得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得优势,大胆创新,有得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得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得探寻渗透得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得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毫无疑问得,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就是这样要求得,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就是这样做得,学校教育得目得就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得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就是学校教育得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得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得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得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得主体作用。教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体育教学思想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从体育教学方法到体育教学方法到体育教学的组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出现了春潮般的涌动,蓬勃出前所未有的生。在这涌动的体育教学变革春潮中,体育教学科学化的探索研究一浪高过一浪,而我的观点是我们的体育教学必须渗透德育内容,何谓德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政治方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形式优良的道德品质。由此能够看出教学和德育这两个概念几乎是一致的,两者缺一不可。相互渗透着,为了使我们孩子更加地聪明,更加地健康的活着并学习着,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着德育。那我们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有这几种方法能够参考: 1、讲解诱导,语言激励法 语言是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教师用生动形象、准确精练的的语言实行正面讲解、引导,溶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容易为学生接受。例如在实行体育目的教学任务时,可结合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实行教育。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生动自然,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持续提升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也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即时地实行语言激励,并以正面激励为主。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次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学生,注意观察每个学生身上的“发光点”,据此实行诱导鼓励,消除后进生心理上的压抑感。例如长跑练习中,因为学生耐力差别较大,但耐力较差的同学也尽力坚持到最后,这时教师应用语言对这些学生的顽强意志予以肯定和表扬,并相信他们有了这种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一定会取得进步。这种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表扬,既取得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效果,又激励了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2、寓情于趣,实际锻炼法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是身体活动,并且通过富有情趣的多样化组织来巩固技术技能。学生在积极的身体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困难,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教材都有一定的主题,包含很强的道德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争取胜利的集体主义精神;技术教学经常伴随着克服苦难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竞赛中的情绪氛围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裁判、遵守规则、互相学习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卢梭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与口训而在于实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优良品德的标志。体育教学中采用实际锻炼法有利于学生将思想品德理解付诸于思想品德行为,做到理论于实际的统一,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同时,因为品德形成具有多端性、同时性的特点,实际锻炼法本身对于形成学生品德观点、信念,增强品德意志,增长情绪体验都有特殊的作用。 3、无形感召,表率楷模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体育教师不但以言立教,而且以身立教,依靠自身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表率,激励和启迪青少年一代的健康生长。体育教学中,教师所展示的不但仅是一般教学共有的语言行为,而且表现出丰富的动作行为和组织工作行为。这个专业教学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旦暴露给学生,就会产生相对应的思想道德意义,成为影响学生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思想道德发展的无形感召力量。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