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广元市水资源现状的座谈(吕霄楠、卢明胜)

关于广元市水资源现状的座谈(吕霄楠、卢明胜)

关于广元市水资源现状的座谈(吕霄楠、卢明胜)
关于广元市水资源现状的座谈(吕霄楠、卢明胜)

关于广元市水资源现状的座谈

作者:吕霄楠、卢明胜

2012年7月9日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绿洲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广元市环境保护局,了解广元市水资源的一些情况。经过协调,有幸采访到了污控科标科的谢科长。

吕:谢科长您好,中国是个缺水现象比较严重的国家,但有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的水污染现象也不容乐观。据您了解,现阶段广元市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谢:是的,我国缺水现象的确比较严重。我国淡水资源占世界的6%,但是人均却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保护好水资源势在必行。总体来说,广元市的水质良好,符合国家标准。经过这些年的调查,发现广元市水污染源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等几个方面。居民的生活污水与乡镇的污水排放对于水污染有一定影响;而农业养殖和作物的农药对于水质的污染作用也不可忽视;而工业污染源则是最为主要的污染源,广元市的工业欠发达,对于污

水的处理

能力有待

提高,但

是现阶段

广元市工

厂污水排

放水平均

达标。

座谈过程中

吕:据您所言,广元市的水资源情况是较为可观的,这与贵环保局的努力和各方配合是分不开的。那么在保护居民水缸子方面,环保局开展了那些活动呢?谢:在学习精神,响应号召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工业污染源的监控和治理;对

于老污染源限期治理;对群众用水进行的监管,将“三同时”项目落到实处;我们设立了12个水源保护区,210个乡镇保护区;增设了标识标牌,达到宣传的效果。

吕:那么,未来广元市环保局对于保护水资源方面有何打算?

谢:我们将认真落实《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继续加强对企业和工业污染源的治理;落实“三同时”、“三举措”的项目;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作;加大对居民的环保宣传工作,让环保深入人心等等。

吕:感谢您的回答,最后希望您可以为节约用水方面提一些建议。

谢:当然可以。节约用水,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家中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衣水用来冲厕等等,从小事入手,时刻想到节约用水。其次呢,对于工业重水来说,要加强投入、研究和建设,提高工业重水的利用效率。

我队队员与谢科长合影留念

2012年7月9日

西南石油大学“绿洲”实践队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

甘肃水资源现状分析

1、甘肃省水资源现状分析 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包含黄河、长江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九大水系。水资源不足,人均和平均耕地占有量少,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286.21亿m3,人均占有量1119m3, 居全国第22位。西部河西走廊属内陆河流域,干旱多风,年降水量稀少,以灌溉农业为主,水地面积占全省水地面积的75%,人丁绿洲发展速度较快,水资源利用程度较高:中东部地区属黄河流域,年降水量250-550mm左右,地表水、地下水十分稀少,区内多为山区早地,农业生产完全依靠天然降雨,旱地面积占全省早地面积的80%。受特定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 土流失进一少加剧。在部分河谷沟道、黄河及其支流沟谷有一定量的地下水存在,但由于开采有一定难度,或由于资金原因,开发利用程度不高:长江流域多为山地(陇南山区),但降水量相对较大,水多地少,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 2、模型应用 应用任务1中所建模型,对甘肃省承载能力潜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基本资料见表3,结合甘肃地区水资源的有关资料确定矩阵A的 权重,。为了更好地反映各等级水资源承载能力情况,对 、 、 进行0~1之间的评分,取得 计算出水资源指标特征值见表4,推求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分值见表5 Partition Population (Million)Land area () Irrigated area () Water supply () Use of water () Water requirement () Total water resources () Inland River in Hexi Corridor 478.22270024901.447308180698930079550006591500 Longyangxia 3.57101800.056990289032002686400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浙江省为例,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 以下为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 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 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 “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仅以上海的洗车行业为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消费新热点,目前上海各类机动车数量已达15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300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洗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上海市水务局统计,上海有70%左右的加油站附设机动车清洗,约为550家至600家;持经营许可证的洗车站(点)为315家;无证经营的洗车摊点约有300家。洗车站(点)的年用水总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而在数以千计的洗车站(点)中,目前仅有8家安装使用了机动车污水循环净化系统。大型公交公司的洗车站虽然具备洗车水循环回用能力,但由于洗车设施不适应公交车结构、机械洗车成本高等原因,大都仍采用耗水量更高的人工清洗。 根据测算,清洗一辆车平均耗水70升至80升。如果使用洗车水循环回用设施,耗水量可降至15升至20升,按全市100万辆机动车每年清洗50次计算,全市洗车水可节约将近300万立方米/年。也就是说,目前仅洗车行业浪费的水,就可供100万上海人20天的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同样奇缺的北京,除了超过230万辆机动车所创造出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洗车行业外,城市管网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十分惊人。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管网漏失率近20%,有1/5的供水被白白浪费。北京每年跑冒滴漏所损失的水量,相当于13个北海。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今,全球都面临着缺水的挑战,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因缺水而死。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一.水资源现状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 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 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 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 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 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 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 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 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 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二.水污染问题 中国的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水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24.5亿t(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149.8万t。其中工业废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污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告,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较好,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水质较差,海河污染严重。411个地表水检测断面中,Ⅰ~Ⅲ类的断面仅占41%,Ⅳ~Ⅴ类的断面占32%,劣Ⅴ类水质的断面达27%,说明已有59%的河段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库的污染更加严重。2005年,28个国控重点湖泊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有2个,满足Ⅲ类水质的只有6个;Ⅳ~Ⅴ水质的8个,劣Ⅴ类的竟达12个,即72%的湖泊和水库已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43%的湖泊和水库失去了使用功能。目前全国有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35%的地下水源不合格;平原地区约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 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 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徐州市区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徐州市区供水工程系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功能区水质等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区域可供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尚未得到根本好转、再生水利用不足等问题,为徐州市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问题;对策;江苏徐州 徐州市区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共包括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铜山区、贾汪区5个市辖区,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市区东西长64.5 km,南北长61.5 km,总面积3 038 km2。废黄河横贯市区,成为独立的长条形高滩地,是徐州境内地表水系的分水岭。京杭大运河斜贯市区北部,始于蔺家坝,下至邳州市大王庙入中运河,全长71.7 km,具有灌溉、排涝、航运、行洪等综合功能[1]。 1 水资源现状 1.1 降水量 降水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降水量的分布特性一般能反映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性。降水量的分析统计采用3个站点连续57年的资料,1956—201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858.3 mm。降水量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南大于西北的特点;年内分配集中,连续最大4个月的降水量为595 mm,占全年的69.3%,7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的29.6%,12月降水量最小,仅占全年的1.67%;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的2.3倍;丰枯变化频繁,丰枯水年经常连续发生。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为丰水期;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为枯水期,尤其是1991—2002年,出现连续枯水年份,2003—2009年为丰平期。 1.2 现状供水工程系统 市区内现有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和蓄水塘坝达10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兴利库容约1.21亿m3;此外,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共开挖疏浚干支河道21条,开挖疏浚大沟195条、中沟977条;建成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9座、小型涵闸9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3万余座。骨干沟河年度可复蓄2~3次,成为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市区主汛期的水量大,而河道防洪标准低、蓄水工程的调蓄能力小,从而导致主汛期的绝大部分水量不能利用。非汛期来水量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增加河道防洪标准、兴建蓄水工程等方式来解决[2]。 1.3 现状及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情况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市水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一、我市水资源现状 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50.5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资源大量流失。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水位下降迅速。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六、七十眼。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 水质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

水资源现状调查

水资源现状调查 世界淡水资源极其有限。我们休养生息的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其中97.5%的水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 水资源现状调查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水与人体的关系 每天,一个人大约需要7升水来消化食物,3.5升水用于唾液,排出2升多水。 毛细血管每分钟润滑你的眼睛25次。没有水,人不可能看见东西,也不能哭泣。 人的一生中,喝下大约80吨水。 国家节水标志的含义 中国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也是今年“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 中国水周”的时间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

水资源现状分析

水资源现状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方节水投资会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

陇南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陇南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介绍和分析陇南市主要河流,探讨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措施,提出保护措施和方案,为陇南市合理配置地下水资源,提高地下水的承载能力,建设生态陇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陇南市;河流;地下水;利用与保护 【主要的河流及利用】 陇南市内有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大小河流3760条,年径流量279亿立方米,水利理论蕴藏量425万千瓦,可开发量223万千瓦,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水系】 区内属长江流域上游,有2个水系,主要为嘉陵江水系,其次有少量的汉江水系: 嘉陵江水系:有大小河流3760条,一级支流有白龙江、西汉水、永宁河、燕子河、杨店河、洛河、广坪河、托河、青泥河等48条;二级支流有白水江、岷江、让水河、大团鱼河、北峪河、拱坝河、洋汤河、漾水河、北燕河等715条。嘉陵江主流经陕西凤县进入我市两当县,后经徽县东部流出,进入陕西省略阳县,流域基本覆盖陇南全区,全区流域总面积32810平方公里。白龙江、西汉水是两个最大的一级支流。其中白龙江流域面积10988.5平方公里,西汉水流域面积9569平方公里。白龙江发源于甘肃和四川交界的朗木寺,从宕昌县两河口入境,经宕昌、武都、文县,在文县中庙乡的罐子沟出境,于四川昭化汇入嘉陵江。西汉水发源于天水县南部的齐寿山,在我市礼县的白关坡入境,经礼县城关至雷坝折东进入西和县南部,再沿成县、康县、两当县边界东去,于陕西省内注入嘉陵江。 汉江水系:只有在两汉县境内有两条,流域面积不足170平方公里,流程不足20平方公里,其中八庙河流域面积71.2平方公里,冷鱼河流域面积95平方公里。 【径流量】 年径流量144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水资源量75.6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6487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142亿立方米。 嘉陵江中上游年径流量143.485亿立方米,白龙江年径流量85.8亿立方米,西汉水年径流量15.1亿方米。汉江上游年径流量0.515亿立米,属自产水。 【河水的污染】 河水的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其次是生活用水污染,还有部分的由于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例如,在永宁河,以前这条河是非常干净的一条河。现在由于主要是在上游的柳林铅锌矿场的污水排放造成了这条河的污染非常严重。在河中大量鱼类死亡,并且是浑浊不堪,现在河里只有少量的鱼类。如果我们不能够现在很好的保护这条河,以后的结果不堪设想。【地下水资源】 区内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山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水。在川坝河谷区,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洪积、坡积和淤积层内有浅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是本区地下水最丰富的一种类型;基岩裂隙水泉水众多,但流量较小;浅层地下水分布于秦岭山地中的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长丰河等较大河流河谷第四系冲积层;碎屑岩孔隙水分布于徽成盆地、西礼盆地中,含水层泥质较多,富水性弱。 【地下水的储存、径流、补给和排泄】 河流主要属嘉陵江水系,仅汉江流域为171km2。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由于大气降水比较丰富,通过断层、裂隙及风化裂隙进入地下,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山前冲、洪积扇是地下水径流区,河网发育,表层土薄,河床切割深,河道坡度大,地下水以河道和沟谷排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地下水是通过潜水蒸发和山前侧渗的形式排泄。 境内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河谷川坝地区地下水埋深自北向南逐渐由深到浅,最大埋深

苏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摘要:通过对苏州水资源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多方面问题,提出苏州水资源利用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措施等。关键词:水资源、特点、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 苏州市地处长江、太湖下游,境内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有各级河道2万多条;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湖荡300多个。总水面积为3609.4Km2,占全市总面积8488.42 Km2的42.5%。 1、苏州水资源现状 1.1降水量:苏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6.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90多亿m3;其中降水量最多的1999年全市平均为1513.8毫米,其中平均梅雨量630毫米,是常年的3倍;其次1993年为1452.7毫米,最少的为1978年仅为598.2毫米,丰枯相差2.53倍。 1.2水资源总量:苏州市常年雨量丰沛,但由于蒸发量较大,降水量中只有很少的一部份(全市约为20%)形成地表径流。据水资源调查评价,全市平水年地表水资源量15亿m3,中等干旱年为8亿m3,特殊干旱年为-3.4亿m3,丰水年地表水资源量可达30亿m3以上。 1.3总水资源量:总水资源量是指水资源总量与境外来水之和。境外来水量总的趋势是:本地水资源量少,入境水量也少;本地水资源量多,入境水量也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市干旱少雨,上游地区也同样干旱少雨,上游地区的水资源除满足用水需求外,很少有下泄水量;而苏州市降水较丰时,上游地区同样较大,苏州市作为太湖流域的洪水走廊,上游地区的洪水需通过苏州市入江入海,这是苏州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1.4水质状况: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全市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2、2007年—2010年苏州水资源公报数据 2007年,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122.8mm,属平水年份;于6月23日入梅,7月24日出梅,梅雨期31天,较多年平均多了8天。全市水资源总量31.07亿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 摘要 在水利部《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供水水资源规划报告》中,将我省合肥、蚌埠、淮南、淮北、阜阳、亳州等城市列为重点缺水城市。供水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多样性需要,一旦发生干旱,合肥市城市供水保障难度更大。预计到2015年末,合肥市城市年需水总量约5.7亿立方米,现有水源可供水量与规划需水量之间缺口在2亿立方米左右。不仅如此,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和污染会导致合肥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随着六安市和周边城镇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争夺将更加激烈。纵观合肥市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环境质量恶化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水污染更为严重。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合肥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是巢湖和董铺水库,其中巢湖供水约占总量的2/3,董铺水库供水约占1/3。据统计,现在合肥市有50多万吨工业与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南淝河等河道,而最后到巢湖(离市区仅20多公里)。 关键词:合肥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 前言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世纪世界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早缺水、水环境恶化,这三大水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问。其中,干早缺水引起的问题在当前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阎。因此,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水资源,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 近些年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 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迅速成长为百万人口以上现代化大城市。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 合肥将迎来更为重大发展的机遇。借助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 按照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的城市规划, 合肥将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随着洛阳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水资源开发程度不断增加,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水资源的评价及其研究就显得愈加必要。 1合肥市概况 合肥市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代管县级巢湖市,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土地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7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6%。其中,城镇人口达486万人,乡村人口266万人,城镇化率达64.6%。合肥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面积4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3%;水面114万亩,占10.5%;林地37万亩,占3.4%;其他用地521万亩,占47.8%。合肥肥市气候湿润,水系发育分别源于江淮分水岭两侧,或南流注长江,或北流入淮河。属长江流域的河流主要有南淝河、店埠河、丰乐河、派河等;湖泊主要有巢湖。属淮河流域水系的河流主要有东淝河、高塘河、庄墓河等;湖泊主要有瓦埠湖、高塘湖。兴修的有跨流域的淠杭灌溉河总干渠、滁河干渠、瓦东干渠等工程以及几十座水库和数千口塘坝。这些水

水资源的现状调查报告

水资源的现状调查报告 水的现状调查报告一、我市水现状我市是国家商品粮主要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多,人均土地少,水贫乏。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毫米,水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量为亿立方米,地下水量为亿立方米,人均水占有量48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省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入全国300个缺水城市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水逐渐减少。 我市虽然中有洋河东西穿过,北有泷河,南有松、洪、赵等主要河道。 还有南北流向的新河、宁、宋及洋松、大观等二十多条大的输水河道,并有几十处涵闸。 但是由于拦蓄工程不配套,干旱少雨气候蒸发强烈,水大量流失。 使之大部分沟河蓄水量不多,大旱时甚至干涸,加之能用提水设施缺少、而不全,设备不配套,造成仅有的水利用率不高。 水位下降迅速。 目前我市机井管理不完善,淤积严重,布局混乱,全区虽有两万多眼机井,但有的百亩仍无一眼,有的百亩竟达三眼之多。 特别是靠近市区的地方机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密,平均

每平方公里达六、七十眼。 地下水日开采量达8万多立方米,年开采量约三千万立方米,而浅层地下水的年补给量仅为七百多万立方米,常期严重超采,引起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据有关资料获悉,深层水位70年代高出地面两米多(曾在政府院内、宋营、洋北等地打深井40余眼,当时成井后不用动力抽水,有的能自流,有的水头能喷出地面一人多高)。 现在抽水降深至地面下三十多米,并且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面积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其中心静水位埋深二十五米左右,动水位埋深六十多米。 将造成地面下沉,为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灾害。 水质污染严重。 据有关部门监测表明,一些地区不论是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甚优,耗氧有机物“三氧”铁、锰、氧等均超过标准值。 据今年二月中旬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对洋河铁路桥处的测试,其值为劣Ⅱ类水质,属于严重污染。 特别是市区人口和工厂迅猛增加,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及工业、生活废水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影响着我市绿色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畜饮水。 二、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水我市的水大致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外来客水及经使用后的

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分析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水污染,又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关键词]:水资源我国浪费污染 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们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据世界银行1998年对132个国家的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82位。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7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的起码要求。 那么,我们面临的水资源现状到底有哪些呢? 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46.5%河长受到污染;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河湖萎缩,黄河断流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到1998年的27年间,黄河利津站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频率已达四年五断,共计断流1050天,平均每个断流年份50天,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90%。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基本干涸,河口淤积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径流剧减,城镇排出的污水得不到稀释.形成不少污水河,被形象地称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 调查表明,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后果堪优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此外,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因同样原因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公顷。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赢水污染事故频发。近些年,全国各地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平均每年在1600起以上。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故,造成苏皖两省150万人饮水困难。1996年春节后,淮河再次发生污染事故,使蚌埠市70万人陷入水荒。近

苏州市吴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34苏州市吴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高晓平1,朱德龙2,徐 勇1 (1.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苏州分局,江苏 苏州 215000; 2.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利用水量、水质及用水量资料,对吴江区现状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苏州市吴江区本地及过境水资源量丰沛,能够满足区域用水量的需求;水环境 呈逐年好转趋势,用水结构中工农业用水占比呈下降趋势,生活用水占比呈上升趋势,水资 源开发利用尚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吴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39(2017)04-0034-05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Wujiang GAO Xiaoping 1,ZHU Delong 2,XU Yong 1 (1. Suzhou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 , Suzhou 215000,Jiangsu ; 2. Taihu Lake Region Hydraulic Project Management Division of Jiangsu Province , Suzhou 215000,Jiangsu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water quantity,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consump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 Wujiang district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l and cross-border water resources of Wujiang are abundant, 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regional water use; The water environment is improving year by year,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in water use structure is declining, the proportion of domestic water is increa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great potential. Key words:Wujiang District;water resourc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0 引言 苏州市吴江区位于江苏省南部,西滨太湖,南 接浙江,东邻上海,总面积1092.9 km 2,属典型的 平原水网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23.7 mm,水资 源丰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吴江区在 水资源供需关系、用水结构等方面也相应发生着 变化,摸清吴江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有利 于今后制订更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 水资源状况1.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1)区域水资源量 收稿日期:2016-11-30作者简介:高晓平(1988-),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相关工作。江 苏 水 利JIANGSU WATER RESOURCES 2017年4月Apr.2017 水文水资源 DOI:10.16310/https://www.wendangku.net/doc/462753701.html,ki.jssl.2017.04.009

六安市水资源

六安市水资源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2010年3月21日,我市与淮南市座谈交流了《六安市与淮南市加强饮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协议》进展情况。淮南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诚,六安市副市长钟园出席会议。我市地处皖西,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淮南市与我市地缘相接,为加强两地区域合作,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大别山优质水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2009年5月,我市与淮南市签订了《六安市与淮南市加强饮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协议》。 钟园指出,我市与淮南市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项互惠互利工程,各相关部门应加快工作推进步伐,科学测算,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保护水资源,做好前期规划,综合、系统考虑,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措施有步骤地分段实施好,争取尽快让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造福两市人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62753701.html,/simple/?t9506.html 皖西三大水库统一管理更好满足六安、合肥供水要求 记者昨天从省水利厅了解到,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白莲崖水库管理处,并纳入佛子岭(磨子潭)水库管理处管理。至此,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座大型水库正式实现统一管理。 佛子岭水库位于淮河重要支流东淠河上游,磨子潭、白莲崖水库分别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东、西支流上,是为提高佛子岭水库防洪标准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其中佛子岭、磨子潭水库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治理淮河的第一批骨干工程。三座水库均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城市供水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白莲崖水库于2005年动工,建成后,通过佛、磨、白三库的联合运用,可以将佛子岭水库防洪标准提高到5000年一遇,大大提高为淮河干流滞洪、错峰能力,满足淠史杭灌区灌溉用水和下游六安市、合肥市的供水要求。 据悉,批准新成立的白莲崖水库管理处实现了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座大型水库统一管理、联合调度,实现了统一调配水库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三大水库的调节作用,实现一水多用、一库多利,充分发挥了水库的整体综合效益。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62753701.html,/a/20080916/000569.htm 以水利规费征收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水利产业化。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水利法规,从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加大水利规费的征收力度,水费以及政策性规费、水资源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河道堤防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等。水利产业化在水利规费征收的推动下,加快进程,布局趋于合理。在水利规费的使用上力求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水,造

苏州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苏州可持续发展状况 学生姓名孙壮 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 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班级自然地理131 学号 13273438 指导教师王刚 苏州可持续发展状况 摘要:考察与回顾苏州人口发展的历史,对苏州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所形成的人口承载力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出发,探讨必须把保护水资源作为首要的决策因素之一,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人口与水资源的平衡关系,建立生态城市。 关键词:人口,水资源,承载力,苏州市,城市化,生态环境 引言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场所和活动中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1]。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苏州作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领军性城市,研究苏州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为苏州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区域概况 苏州坐落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由于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

南水乡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有宋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2]。苏州市共辖6个市辖区,2011年全市户籍总人口642.3万人,其中市区245.2万人;GDP1589.6亿元,位居中国大陆第五[3]。在苏州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人地关系等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苏州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义于1987年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 又不危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此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4]。大致归纳如下:(1)侧重自然方面的定义。“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1991 年 11 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 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2)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2]。(3)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爱德华-B·巴比尔(EdivardB.Barbier) 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皮尔斯(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