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马克思资料

整理马克思资料

目录

1.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指导英语学习

2.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看中国发展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

6.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7.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8.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9.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10.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12.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13.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性及其发展

14.资本主义发展史

15.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

16、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17、中国封建社会到底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

1. 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指导英语学习

内容摘要:在大学中,许多同学已经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性,然而在大学里,我们的学习却多要靠自己,因为我们已经不像中学生一样有老师的督促,想要在大学里真正的学到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学习的动力,学习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为本人是英语专业,所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后,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指导英语的学习。关键词:英语学习;意识;矛盾;联系;发展刚从紧张的高考结束后,我们似乎从地狱般的生活上升到了天堂,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后,就开始放松自己的生活,突然没有了老师天天的叮嘱,爸妈的唠叨,许多同学一时之间却忘记了该如何学习,然而大学是真正学习专业知道的地方,所以在大学的英语学习中,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指导英语的学习,首先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在英语学习时我们要找到重要性及特点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英语学习实践。第二是矛盾的特殊性,每种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要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才能有更好的效果。矛盾的两面性转化,当在英语学习中碰到困境后,不应气馁,而要善于在其中吸取经验教训。最后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英语学习中很多都需要有联系,当然也英语的学习也是和发展离不开的。利用马克思的原理来指导学习英语,将会让大学的英语学习中更加有趣。

一、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分析

(一)、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特点对学好英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有意识的去学习英语,对待英语才能够把英语学好。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

在大学的英语学习中,特别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对英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找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以及英语学习的特点,比如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中国要发展,要进步,

就必须向西方国家学习,只有学好了英语我们才能更好的让中国走向国际化。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认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的去学习英语。然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只有有了正确的认识英语的意识,才能对我们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才能更好的指导英语的学习实践。

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

(一)、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在大学的英语专业学习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学习英语和其他的学科不一样,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英语也一样,它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其他学科,和理科性学科相比,英语并不需要太多的逻辑思维,这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相对属于文科,所以要有适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来学习英语。

(二)、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英语学习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正确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因为不用与理科,英语学习需要背诵大量的单词来达到足以对话的要求,所以单词的背诵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既然要学会对话,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说和读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针对英语学习,我们应该多加练习口语以及课本的背诵和朗读。

(三)、矛盾的两面性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

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在大学的英语专业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不管什么学科都是会遇到许多难题,然而在英语这门学科中也会遇到特殊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不气馁,而要善于在其中吸取经验教训,针对学习中的不同问题,善于总结其观点和学习的方法,继续努力的学习。三、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

(一)、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

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都很清楚的明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单词是一个重点,大量的单词我们都必须去背诵,可是死记硬背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忘记。事实上单词与单词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我们可以归纳近义词与反义词一起记,同根词可以一起记,有前缀和后缀的词一起记,还可以把单词放入句子,结合句义来记,这样就会让学习记忆单词变的简单容易得多,马克思主义原理很好的指导了如何记忆单词。

(2)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然而学习英语也一样,英语学习不能一层不变,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来改变学习的方法,比如刚开始,我们只是一天背诵几个单词,但是根据专业知识不断的积累和需要,我们不能止停留在这个阶段,也应该每天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二)、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联系,坚持发展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所以在学习英语中我们应该发现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技巧,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而不是枯燥乏味。还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英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

四、结语

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学习英语,要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不要盲目和跟从别人,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多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学习别人一些好的方法,失败了要学会勇敢的面对,善于总结其不足之处,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每阶段的学习,我们应该要不断的寻求新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去学习。相信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们能学到自己想到学习的东西,在毕业的时候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PS:要强调的就是,一、二是一级标题,(一)(二)是二级标题,(1)(2)三级标题。整篇文章可以没有二三级标题,但一定要有一级标题,争取有二、三级标题,这样能够保持整篇文章思路和结构的清晰流畅。切忌整篇文章一大版,一个小标题都没有。非常混乱,看上去不知道写什么。

2.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看中国发展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发展战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发展战略,坚持马克思理论思想的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施科教兴国、“三步走”等战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探索来发现规律和真理。实现当代中国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发展

绪论

回顾历史,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当代的中国,也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对当代中国发展战略,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一个很中国的概念,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书》中就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名言,指做学问需要诚实的态度,后来明清之际又兴起了“实学”,即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探索来发现规律和真理。

1978年,邓小平明确地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中国的“实事求是”与欧洲启蒙运动提倡的“理性至上”有共通之处:双方都摆脱了僵化意识形态的束缚,突出了人的理性精神,并因此而推动了各自划时代的工业革命。但两者也有差异:“实事求是”毕竟是中国文化与现代文明互动的产物,摆脱了过去西方理性主义所包含的种族主义和唯我独尊等历史局限,强调了一切理性活动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而检验的标准是这些活动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整体利益。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同外国侵略者,和中国的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建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饿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跑响,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化为公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一、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发展战略。

所谓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

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它涉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

改革开放初,我国是工业化的落伍者,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对传统工业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总结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特殊性:

(一)特殊的体制转的背景,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比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推进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决策,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进入了真正的实施阶段。同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进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纠正了长期以来在实现现代化问题上脱离国情、急于求成的倾向,对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新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三步走”的战略构想重点在于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主要确立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分两步走”的基础上确定到建国100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即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之后,邓小平又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以及社会主义亦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在1995年提前完成了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之后,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确认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并在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如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当代发展战略与以往的发展战略的对比

一).毛泽东提出的把我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并全面实行现代化的战略可以认为

是“两步走”的战略,当代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以邓小平的“三步走”为基础,并根据当前国情不断丰富。

两者相比,其实有很多相同之处:

(1),两者都反映了中国人民改变落后面貌,将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愿望和要求,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2),都是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步骤完成以后,都会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实现现代化,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都是长期的跨世纪的发展战略,毛泽东的“两步走”长达50到100年,邓小平的“三步走”也是到21世纪的中叶;

(4),思路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先改变落后面貌,然后再继续前进,争取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二).从提出的理论依据上看,二者都是本着实事求是地精神,在认清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毛泽东曾经说过:“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实践证明,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不但是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也是正确认识中国建设和改革问题的基本

依据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胜利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获得成功的客观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对待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国情出发,不搞主观主义,不搞唯意志论。所以两个发展战略是一脉相形承的。

三、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无处不渗透着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思想。无论是在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都体现着邓小平理论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核心;民主和法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保证;科技和教育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指向。

党的十七报告,也特别强调了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我们国家当前在发展上依然存在困难和不足。例如高耗能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三高综合症”,以及医疗、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结合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不断地改进。党的十七大提出又快又好地发展经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增加人民的财产性资产。正是党在当代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制定出的新举措。特别是刚结束的政府财政会议,提出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将抑制通货膨胀定为明年的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正是切合了邓小平发展思想中医认为本的特点,符合发展思想中稳定发展的主旨。

中国在当代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过去改革开放的近30年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我们有理由相信,邓小平所提出的发展思想,在经过不断丰富完善后,能过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能带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可以说,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是世人所关注的,必需结合中国的国情,无论是“三步走”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必需符合中国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以及全球的战略格局。必需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的特征。总体和平,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中国不处在世界矛盾的焦点上,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成为中国进步实现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在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是必需结合此实际。

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目标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单向发展目标,而是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发展战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人民政府的宗旨。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的战略。过去,我国曾为了在短期内实现现代化,并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几度出现严重脱离我国的国情,超越了实际可能,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高产值,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大起大落,遭到巨大损失。欲速则不达,制定发展战略必须实事求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实情况,不断修正、调整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所以,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从实际出发的,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中国发展战略也必需屹立与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中。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当今的主流,中国的发展,如何才能不被洪流给淹没,相反的能在这股洪流中自由的航行。必需抓住属于中国的特色。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双刃剑的负面效应,一

些优秀传统的丢失。西方国家搞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战略阴谋,中国丢失了一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内核,青少年的品行堪忧。同时也不必全盘反对西化,西方不中国先进,优秀,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任何文明,文化都有其合理的内核。要发挥中国文化的软实力,要解决认识问题,解决心态问题,推行全球的人文战略,实行文化产业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载体和基础。

在国际政治中,西方奉行的就是领导者战略,要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西方标准”,为自己的战略利益服务,把别的国家弄得分崩离析,民不聊生,也不用道歉,因为他推动的是所谓“普世价值”,怎么会错?只是西方总体实力日渐下降,其政治影响力也大打折扣:伊拉克战争的困局实际上标志了西方民主原教旨主义的破产,而当前美欧金融危机则表明西方市场原教旨主义也已经失败。今天的世界面临这么多的挑战,需要各国的智慧,包括中国的智慧,特别是“实事求是”的理念,才能解决好。

结论

在世界政治标准的竞争中,中国将采取参与者和领导者战略,中国的崛起过程也将是一个“中国标准”形成的过程,这种标准也一定会影响世界秩序和话语的演变,也唯有这样,中国的崛起才会是真正的崛起,我们这个世界也才会变得更加公正、和平与美好.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科学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当代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按照社会的需要,时代要求来塑造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把个人成才目标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合格的大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面前的艰巨任务和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

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奠定了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为我们明确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1、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命运。

2、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4、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

5、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

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按照社会的需要,时代要求来塑造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把个人成材目标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合格的大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面前的艰巨任务和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学会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

此外我们还需要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符合时代要求。在校学习期间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1、合格的政治素质。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能淡化理想;要有较强的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不能满脑子西方政治模式;要有自尊自豪自信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是崇洋媚外,毫无骨气的民族虚无主义。最近20年,由于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80年代大学生的困惑,90年代潜在的精神失落;相反,每一次对政治理想的强调和政治教育的加强,都带来了大学生教育的加强,都带来了大学生精神的振奋和对改革的认同。

2、科学的思想素质。就是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弥漫在大学生思想中的急功近利,只想物质利益不讲精神支柱的倾向是不科学的。另外,针对大学生缺少深邃的历史眼光的现象特别需要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培养唯物史观。对历史的无知,是不可能培育起科学的思想素质的。

3、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要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共产主义者。只有具备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畸形片面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4、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要有坦诚待人的意识,摒弃过分为自己谋划的精明和奸诈;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增强集体意识,不封闭、怪异;努力做到先人后己,自重慎独的,保持自己道德品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要随波逐流,我行我素。

5、健康的身心素质。社会的发展进步,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增强了人民的体质,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坚强意识,谦和宽容的气质,达观的胸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控制个人情绪的抑制力。

6、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工作能力素质就是大学生与将来工作相关的能力素质,包括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办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的工作能力素质是当今社会快节奏、高频率、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需要。

21 世纪,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与这一伟大征程同并进的一代。我们将是这一进程的亲自实践者和这段历史的直接创造者。必须勇敢的承担这一时代的重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自觉把个人成材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努力把自己锻炼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为什么我要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我想有很多的同学像我一样问自己。学完了一个学期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后,我想我自己是稍微有些明白了。但在谈我对马克思主义之前,我想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

素质吧。

当代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按照社会的需要,时代要求来塑造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把个人成材目标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合格的大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面前的艰巨任务和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学会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

此外我们还需要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符合时代要求。在校学习期间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1、合格的政治素质。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能淡化理想;要有较强的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不能满脑子西方政治模式;要有自尊自豪自信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是崇洋媚外,毫无骨气的民族虚无主义。最近20年,由于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80年代大学生的困惑,90年代潜在的精神失落;相反,每一次对政治理想的强调和政治教育的加强,都带来了大学生教育的加强,都带来了大学生精神的振奋和对改革的认同。

2、科学的思想素质。就是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弥漫在大学生思想中的急功近利,只想物质利益不讲精神支柱的倾向是不科学的。另外,针对大学生缺少深邃的历史眼光的现象特别需要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培养唯物史观。对历史的无知,是不可能培育起科学的思想素质的。

3、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要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要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共产主义者。只有具备全面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大有作为,畸形片面的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4、良好的道德素质。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要有坦诚待人的意识,摒弃过分为自己谋划的精明和奸诈;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增强集体意识,不封闭、怪异;努力做到先人后己,自重慎独的,保持自己道德品质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要随波逐流,我行我素。

5、健康的身心素质。社会的发展进步,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增强了人民的体质,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坚强意识,谦和宽容的气质,达观的胸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控制个人情绪的抑制力。

6、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工作能力素质就是大学生与将来工作相关的能力素质,包括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办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的工作能力素质是当今社会快节奏、高频率、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需要。

21 世纪,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是与这一伟大征程同并进的一代。我们将是这一进程的亲自实践者和这段历史的直接创造者。必须勇敢的承担这一时代的重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自觉把个人成材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努力把自己锻炼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马克思主义又是什么?

它是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其内容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曲解,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其诞生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些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根据上述分析,马克思的实践观本身就是科学性和革命性、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作完整的把握,在我们今天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经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践第一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虽然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于本本主义的警惕,然而无论何种形态的错误思潮,都可能主要通过实践观形式表现出来。突出实践已经成为现今中国各种实际上很不相同观点的共同点,实践观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斗争的一个焦点。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直观的、实证的实践观有蔓延的趋势。崇拜自发的、个体的实践,缺乏激情和理想,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病”。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逐渐支配了西方国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表面上看,现代主义思潮似乎是资本主义的。它从资本主义的合理化主义,即人物化,科层化,职业化,走向了反文化,反理性,反传统,用一种否定现存一切的激进主义来恢复和表现自我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它却是资本主义传统的产物。“资本主义过程合理化了行为和观念,由于它这样做,它从我们心中赶走了形而上学的信仰,也赶走了各式各样神秘的和浪漫的观念。这样,它不仅改造了我们达到目的的方法,也改造了最终目的本身。”因此,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反英雄主义和立足于个人主义的,自我的膨胀和中心地位是其合乎逻辑的结果。(熊彼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第159—161页)丹尼尔·贝尔则更明白地指出:“‘不受束缚的自我’[untrammeled self ],正如我早些时候所指出的那样,是一味美化猖獗的个人主义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文化现代主义,虽然仍旧标榜自己的颠覆性质,却在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大致找到了归宿。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缺乏一种来自空洞信仰和干枯宗教的文化,便反过来把要求‘解放’的文化大众的生活方式当做自己的规范,然而,这种文化对所有实际经验都无法给予确定的道德或文化指导。”(《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95—196 页)连布热津斯基也看到,“美国显然需要花一段时间,在哲学上进行反省和文化上作自我批判。在这一时期内必须认真地认识到:以相对主义的享乐至上作为生活的基本指南,是构不成任何坚实社会支柱的;一个社会没有共同遵守的绝对确定的原则,相反却助长个人的自我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解体的危险。”(《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第12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然而事实表明,以自我为中心去涤荡形而上学的信仰,其结果必定使个人丧失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文化漂泊者。当代这种全球性的精神危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找不到出路的。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遇到了同样的挑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日益泛滥,向我们敲响了建设精神家园的警钟。应当说,社会主义制度使得我们在这方面具有优势。我们的制度决定了我们不把个人利益和个人意志摆在压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上,而是以人民的利益和广大群众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是为人民服务,并因而奠立了理想、情操和精神生活的基础。社会主义并不简单地排斥功利主义,但提倡的是革命功利主义;社会主义更没有取消一切理想和信仰,而是树立了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可以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精神生活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不同解释中,就不仅包含着政治制度上的选择,也包含了精神文化上的选择。大家都在思考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尽可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提供科学的理论装备。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讨论,就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从根本上说,它关系到中国发展道路,尤其是精神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信仰危机”问题在中国已提出多年。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削弱,不同社会价值体系并存,以及“官方语言”同“日常语言”的分裂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如何看待它。一种观点是把它看作历史的某种必然趋势,因而这样那样地去顺应它。这种观点的潜台词,是把建国以来我们曾经有过的那种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视为既无必要亦无可能去加以修复的“昔日黄花”。另一种观点则把它看作历史的暂时现象,因而这样那样地力图去克服和扭转它。这种观点的用意很明白,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那种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使之重新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这里不仅关系到如何克服“信仰危机”的不同选择,更关系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客气地说,前一种观点的最终结果(不管持此种观点者的主观愿望如何)只能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现实影响。布热津斯基对此看得很清楚,他把“官方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分裂现象称为“后共产主义”,并断言这是马克思主义最终消亡的前奏(《大失败》中译本第298—305页)。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种观点的立足点不同。前一种观点的立足点是个人的实践,亦即马克思所称的“市民社会”,其理论表现是直观或思辨的人性论和实践观;而后一种观点的立足点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实践,亦即马克思所称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其理论表现则是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实践观。因此,真正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就会既不轻视日常生活,又不沉溺于日常生活;既不命令群众,又不讨好群众;既不逃避现实,又不投机媚俗。这里有一个问题,取这样一种立场,是否隐含着某种“文化精英”的意识?换句话说,怎样才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毫无疑问,群众是现实的,他们总是从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去认识和判断事物;然而群众又是富于理想的,由于他们是一切社会灾难的实际承担者,因而对于消除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听凭个人利益的自发冲突和自发调整,吃亏的终究是群众,崇拜这种自发性的并不真正代表群众。只有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以消灭阶级差别的共同富裕为目标,自觉协调现实中的利益矛盾,才是真正和群众站在一起。这种自觉的协调,本身就包含了思想上的积极引导,包含着对群众日常活动的某种“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大众文化”其实并不大众,且不说它的商业文化性质使得其必然具有敌视人的特性,单就其“唯我独尊”文化底蕴而言,就很难散发出“大众”的气息。唯有精神上的升华,方能打破狭小封闭的自我,铸造健全丰满的人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应去顺应眼下的“多元化”和“大众化”,而要发扬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的革命本性,为重塑社会主义新人作出贡献。写到这里,有一个思想疙瘩似乎还需要解一下,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的统一问题。经过“文革”浩劫,人们对于学术的泛政治化所造成的严重恶果至今心有余悸,为学术而学术似乎成了一种时髦。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作理性思考时便不难发现,回避政治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无异于纸上谈兵。作为无产阶级解放条件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同无产阶级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问题不在于是否服务于政治,而在于服务于何种政治和如何服务。过去那种政策图解式的学术当然不应再有,但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学术则不但要有,而且要加强。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秩序的维持,都不仅依靠于经济、政治、法律等制度系统,也依靠于哲学、伦理、宗教等意义系统。诚如丹尼尔·贝尔所言:“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规定了一套目的,它们或像神话和仪式那样,解释了共同经验的特点,或通过人的魔法或技术力量来改造自然。”“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追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97 页)在不同的社会,会有不同的意义系统凸现,然而意义系统崩溃的社会肯定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因此,任何还有生命力的社会制度,必定拥有强有力的意义系统。特殊地说,在今天,为社会主义的存在作辩护,这决不是一件鹦鹉学舌般的易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说,我们在过去通过引证经典著作就可以取得共识的话,那么在今天,不要说政治说教行不通,就连任何稍稍缺乏独创性论证的意识形态作品也难以产生影响。如果说,在过去的某些时候,发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功能批判现实需要勇气的话,那么在今天,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为现实辩护同样需要勇气。事实上,批判功能和辩护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关键在你为谁辩护。当我们弘扬革命传统、努力认同实践中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时,无疑是对现在流行的一些时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一种科学的超越资产阶级狭隘眼界的实践精神,既非否定一切的“ 虚无”,亦非束缚于一己私利中的“务实”。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从自己的想象中超越现存不难,听任自发性的摆布认同现实更不难,难的是真正地超越现存。唯物主义和理想主义、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精髓,也是马克思所开辟的、唯一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的开创性事业的每一步都需要开创性的工作,我们应当为此而努力.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论文

大学大一第二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们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仅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还要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有将近百年奋斗历史的中国共

产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30年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社会主义能够充满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这又一次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仍然能够以自己的奋斗来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前途,并且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奋斗来代表这个伟大前途。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四、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

第五、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然而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 ,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 ,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 ,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 ,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 ,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 ,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而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6.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物质观;意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的精神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思想、知识、文化、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对物质的认识几乎等于物资。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物质概念的出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也就逐渐清晰。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精神的本原不在于自身,而是来自物质,物质对于精神和思想具有本原和决定意义。同样,人们也从对生活实践的表面和扭曲理解中,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精神和思想是物质的根据和本原。在长时期内,物质与精神的较量一直难分伯仲,与此相适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一直平行发展,谁也不能最终战胜谁。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列宁的经典论述中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依其固有规律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进同唯心主义相对立,也与旧唯物主义有着远的的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既千差万别又有共同本质、特性,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知的,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可认知的事物。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突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阐明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要依靠强大的经济背景,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表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以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求真理与求价值相统一的基本精神,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规律的基础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人类认识世界后利用和改造世界的表现。我们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同时必须依照自然本身的属性,遵循自然物的客观规律。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就是我们认识资源,利用资源的表现;发射人造卫星为人类提供科学研究交通、通讯、气象预测等便利就是人类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后,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改变世界的表现。人们不能用想象出来的不存在的物质的燃料来取暖,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类所有的实践都依赖着物质世界,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审理,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7.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辩证的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懂得找出矛盾,并分清主要矛盾及次要矛盾,切不可因小失大;万事万物皆有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善于找出并利用其中的联系,既要正确利用其肯定的一面,同时对其否定的一面也要予以重视,不可以偏概全,错失良机。

关键字:辩证法三大规律矛盾联系发展否定之否定肯定

楚人有鬻于与盾者,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难势》

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显然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

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马克思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不因有矛盾退缩,认真的分析,带着积极地心态去迎接,进而研究出事物的发展之理,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正是爱迪生的不畏矛盾,积极探索,才解决了灯芯的材质与温度的矛盾,进而有了电灯的发展。

要正确认识矛盾,就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任何科学的认识,一方面要排除逻辑矛盾,另一方面要研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就网络而言,本身网络是无害的,甚至可以说让我们受益无穷的,网络提供给我们丰富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交流的平台,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让我们卸下伪装,真诚的面对他人、适度的游戏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让我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能够在另外的世界里找回平稳的心态,但由于某些人的私心,使得网络变得凶险万分,网络诈骗经常在午夜惊醒熟睡的人们、网络色情毒害着茁壮成长的祖国的未来、沉迷网络游戏使得懵懂的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却不自知……正是这种矛盾,促进了网络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不断丰富网络内容的同时,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管理,譬如当你玩游戏时间过长时就会有温馨提示告知你该休息休息了、当你可能误入不良网站时会有弹框提示、当可能有诈骗时会提醒你三思而后行等等,这些举措在矛盾中被实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世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联系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联系,是指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联系。正如罗伦兹所说,一只在巴西丛林里扇动翅膀的蝴蝶会在大气中激起几个月后有可能改变伦敦天气的小旋风。细节决定成败,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现在所做的一些不起眼的事,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会对未来有什么影响。“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是西方的一首民谣,从一颗钉子的缺失进而导致一个国家的灭亡,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发人深省,继而联想到如今大学生的招聘,主考官可能无法在众多专业知识很硬的人中挑中你,但良好的面试表现、干净整洁的着装、得体的举止谈吐会给自己赢得机会,从而在众多优秀的人中脱颖而出。

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在于它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的联系及其运动,都在于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离开了联系便没有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正像割下来的手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一样。个别事物可能不具有某些特定的联系方式,却不能没有任何联系。再如人,人是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的,但却又不是完全的独立体,他需要进食,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提供基本的住所庇佑,需要与人交往,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进而获取最新的世界动态及更好的生活,《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流落荒岛,独自一人生活,没有人类的陪伴,甚至连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都散失,星期五的出现使其重新振作,有了同类的陪伴,通过交流减少压抑感从而找回信心,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已不罕见,近期的室友投毒事件,震惊了世人,回想起以前的马加爵等事件,警醒世人,良好的沟通与个人的素养宽容大度的气量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悲剧。

人类社会一直在进步,在发展,我们承认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但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不等于承认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生作用,并不是历史事件的重复发生。历史事件是历史活动中主客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它是不可重复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将历史铭记于心,细细评味历史,从中发掘出闪光的部分,牢记教训,带着伤痛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通过否定,即事物自身发展中否定方面对肯定方面的扬弃,事物改变了原来的存在形式和性质,由某物变成他物,从而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在否定阶段中,只是事物的否定方面获得了片面的发展,肯定和否定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事物的自身发展还未完成。由于内在矛盾的发展,作为否定事物的他物也必然被否定,否定者又被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否定,矛盾双方都得到了充分发展,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了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道路具有起伏性和曲折性。例如货币和资本之间的转变,经过上百次的转变后货币才真正成为资本。要想让事物更好的发展,我们就要正确的面对前进与曲折,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承认道路是曲折的,要有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正如革命中有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潮,建设中有发展与调整、速度的快与慢,战争中有进攻与防御、前进与后退……我们的一生都在否定中度过,在受教育阶段,中学否定了小学,大学又否定了中学…最终死亡否定了我们的出生,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首先经历的是肯定阶段,我们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然后是否定,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锻炼我们的各项才能,最后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我们要掌握的更加全面,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学懂,学以致用。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及其方法论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教会我们该如何生存,更是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生存的方法和方向。

8.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

人类在在很早以前就对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可能性、主体的认识能力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都对认识都有了一定的看法,并明确的表现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认识论问题,也表现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对于这样一个久经人类先哲人瞩目的问题,观点百花齐放,而直到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的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的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提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观点,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伟大变革之一在认识论中引入实践的观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之处,在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前,只有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认识论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最成熟的,而这二者是完全对立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要找到结合点。而实践作为这个结合点是最科学的。所谓实践,是指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引入,第一次科学的阐释了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问题,进而也说明把作为实践主体的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开辟了认识论的新境界,促进了认识论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伟大变革之一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

在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中,哲学家们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出发。把人的感觉、表象和思维看作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19世纪德国的L.费尔巴哈把认识看作是类似镜子映物那样的反映。这可以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前反映论的面貌。旧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机械性和被动直观性等缺陷。马克思主义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这一基本原则,而且对它作了改造和发展,使之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的反映对象的过程。辩证法的运用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认识的产生,提出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主观能动性等重要的理论创新。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伟大变革之一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

在马克思之前,无论是中国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都对认识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基础上,把朴素辩证法思想运用于认识论,批判、改造了佛学中的能、所关系,论述了认识对象"所"与主体认识能力"能"的区别与联系,指出"所不在内","能不在外";"以俟用者为所","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认识观。西方,G.W.F.黑格尔力图克服认识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的对立,在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比较好地解决了思维

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的相互关系问题,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制定了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的原理。他认为,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绝对精神是现实的基础,它是作为自己逐渐实现的客体的绝对主体,它的自我实现过程也就是自我认识过程。思维在现实世界中所认识的是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L.费尔巴哈对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并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但是,以往的观点并没有正真地完全地解决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引入实践的观点,运用了辩证法,科学地说明了认识的基础是实践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问题上,我们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上,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对形而上学的消极被动反映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的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因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变革,不仅解决了前人没能完全解决的关于认识的基本问题,而且凭借其科学性,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府奠定了思想路线和理论基础。

9.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

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兴起这一阶段的西方哲学,是哲学家们在对自我缺乏认识的情形下进入哲学领域的,因而必然带有自发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形态。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身(即纯粹客体)的问题。他们试图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由于他们还处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童年阶段,对人自身的认识极为贫乏,而且还受到各种宗教意识形态的侵蚀,因而,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范畴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反映了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而这恰恰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的直观开始的。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类的认识圆圈还比较狭小,哲学家们便易于发现,因而对存在问题表示乐观。

古代本体论哲学家们尚处于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学阶段。通俗地说就是:“我去思索世界”。随着人文哲学的兴起,“人”的地位逐渐从哲学中突出出来,特别是笛卡儿我思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二)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康德、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从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过渡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培根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宣告了这一时期的真正开始。对人类来说,纯粹客观的知识是无用的,只有那些使人类得以不断地从自然界的必然力量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的学说才是真正深刻的。这也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展新科学的要求。因而,哲学家们仅仅研究客观世界(即纯粹客体)是很不够的,而要努力地研究真理的主体--人。“我去思索我的世界。”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考察的核心内容。哲学家们充分研究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主体认识能力的考察,使人类在纯粹理性的层面上穷尽了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因而这一阶段的哲学是以对主客体之间内部关系的分析为主。对主客体之间的同一关系的自觉,是人类走向成熟思维方式的前兆。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醉心于建立关于存在的体系性学说--从主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寻找客观世界的最后根据。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必然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但从总的方面来说,这个时期却是人类认识领域不断开阔的时期。西方人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中心状态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中心状态),使自我意识的空间不断拓宽。否定宗教迷信,突出科学与理性的位置。在认识论哲学的最后阶段终于出现了人类认识领域里最优秀的成果--对一切独断论、决定论思维方式的全面否定。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易于把哲学视为一门真正的事业来追求,因而在这个阶段必然呈现出充满着理性的冷峻的精神特征。

(三)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马克思主义、唯意志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诞生宣告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终结。

康德之后的西方哲学界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各种学派风起云涌。大致说,现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路线、人本主义哲学路线。科学主义哲学路线。但殊途同归,它们都在各自的哲学领域里探讨着关于人的问题,处处隐藏着人类学的本质。

马克思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领域:“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无疑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不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在于为自觉的人们寻找一种在现实世界里站立起来的方法。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青、老年两个马克思的争论,其实所有这些争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青年马克思自发地研究人(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中老年马克思自觉地投身于对人的本质遭受异化的社会现实进行改造的革命洪流中。狂飙突进的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其根基就是马克思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同于一切以往时代的旧哲学的地方恰恰在于,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人作为整体--主要地把人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考察,人面对自然世界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方面,相反,人如何面对社会现实的问题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人类的自我解放的学说。据此,我们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存在着最为严重的问题仅仅在于: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离开人--主体来抽象谈论纯粹客观世界本身,从而形成本体论哲学与认识论哲学的争论。

人本主义哲学路线则醉心于从本体论到人生哲学的圆圈中寻找人的存在内在根据。人如何在世界中存在是这条路线的根本问题。应该说,叔本华等是西方哲学史上把人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第一批哲学家,他的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人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把握的时代精神已经降临。具体地说,所谓整体的“人”,一方面是指人与客观世界构成统一关系的整体(非常近似于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中的“人”;另一方面是指,人是理性与非理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中的整体的“人”。整体的人的出现,从而使哲学领域里的“人”达到了人类学意义上的人学范畴,“人”在人类学哲学阶段不再是纯粹抽象的。

科学主义哲科路线侧重于对人类知识经验的逻辑实证,具有一种纯粹的方法论化的倾向。如实证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等许多流

派,从实质上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形而上学。他们所论证的各种方法已深入到人类知识界的各个领域。科学主义哲学路线的基本理论仅仅充当了人类学哲学阶段的最高逻辑形式。

在现代西方学术界,哲学已前进到它的人类学哲学阶段。人类学即“关于人的科学,”在不同国家里有不同涵义。如美国认为,人类学可分为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两种。我们认为,人类学的定义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起源、进化和人类分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广义上的人类学就是指人类在各个科学领域里关于人的学说的综合体。所谓人类学哲学就是要把各个科学领域里关于人的学说从总体上整合起来,从而提供出关于人的最一般的理论阐说。在人类学哲学阶段,哲学的主要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而是对人类在几乎一切领域里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整体意义上的系统反思。哲学已经成为人类寻找其存在根源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进行整体意义上的系统反思。哲学已经成为人类寻找其存在根源的工具。如果说,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反思前的我思哲学,笛卡儿--康德这一阶段的哲学则是处于反思过程中我思哲学;那么当代西方哲学就是反思后的反思哲学--一种关于反思的我思哲学。现代西方的哲学家们都试图从不同领域里回答人的问题,寻找人的存在的种种根据。

我们稍稍归结一下,现代西方对人的探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人作为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人的本体论哲学式的探讨;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存在的根源,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从个体性的角度来寻觅人的存在的根源,把个体的人从庞大的社会必然之网中突出出来已经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倾向;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探讨。

在人类学哲学阶段,人类的精神事业已经趋于成熟,充满了各种要求自由发展的心理骚动。在纯粹哲学领域,哲学家们非常深入地研究了纯存在与人的存在的关系,突出人的非理性(主要是潜意识层次)行为的一面;人类学研究也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学者不惜花费毕生精力扎根于落后民族,了解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心理学已经独立地形成了一个学科,某些最重要的哲学难题是通过心理学的发现来解决的。弗洛伊德的著作所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并具有一种强烈的寻根意识,大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皮亚杰的研究是从儿童的行为活动开始的,并创立了心理学与哲学的结合体--发生认识论。他深刻地指出,人类几百万年的思维发展的历史被一个个体的人缩减在几年、几十年的人生旅程中,他从人类学的立场出发把人类发展的历史演绎为一个逻辑的过程;自然科学领域里最令人激动的发现是关于人的发现,生物化学的发展一反过去的缓慢不前的状态,有不少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信息科学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人们更容易参与社会、表达个人意志、感知个人的自由......

所有这些学说,如果不从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去考察它们,我们就无法能够真正理解它们是如何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关于人类,所有的伟大思想家们都不难获得共同一致的见解。

因此,当我们一旦把人类的整体存在作为现代哲学的出发点,我们就会解决许多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争论。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一名名言:所有大思想所阐述的都是同一个思想。“人”是一切学说的最终目的。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不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人,而是自为的在世中在的人,是理性的人与非理性的人的统一、社会性的人与个体性的人的统一(现代西方人学的诸多流派都充分地研究了人的非理性活动的一面,并把人的个体性从宠大的社会必然之网中突出出来)。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把意义和价值引入了人的存在。

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当然,现代西方哲学还处在分析的时代,在分析的时代里,哲学的工具化倾向将得到加强(这主要是由于哲学的思维方式泛化到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哲学的功能逐渐被其他文化形式所替代)。纯粹哲学(即对传统的本体论命题、认识论命题的研究)将不再对现代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旦我们自觉地认识到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就不难从那华而不实的形而上学迷梦中惊醒。

对人类来说,纯粹客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对一个整体的人来说,由纯粹理性所笼罩的世界也是没有意义的。

10.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

首先,了解一下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性或精神性活动,属于意识形式范畴;技术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等。总之,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辩证学告诉我们,事务都具有两面性。无例外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我们论古谈今,可以发现其引起的社会巨大进步。

一、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其二,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

的生产资料等。

其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二、科学技术是现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三次技术革命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例如: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三、科学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予人们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即人们能够更多地从事各项事业的创造性活动。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例如:科技发展使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农业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爱因斯坦曾分析指出: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却没有人性。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单说来,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与环境能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发展经济可以为保护环境提供物质保障,但若一味的发展经济,而不注意保护环境,又会破坏环境,反而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

1、科学、技术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的整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是关于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从研究对象、内容和认识职能看,科学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其中每一个领域又有许多分支学科,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科学体系。作为上述每一个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各个领域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或各个方面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或各方面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而思维科学则是以人类思维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相继出现了一些边缘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等。

科学具有意识功能。

科学活动本质上是社会的协作过程,体现着社会的一般劳动。

科学活动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创造性,不断创新是科学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

技术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和方法的知识、技能的总和。与科学相区别,技术不仅仅是知识形态的东西,而且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表现为生产工具、仪器、工艺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生产能力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是直接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是指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发生了质变,是传统知识、理论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危机,是一系列新发现导致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建立。技术革命则意味着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发生了质变,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方法、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现代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的技术群落:原子能技术、光导纤维技术、宇宙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等。而这一切又是与现代科技革命密切结合、合二为一的。因此,人们称之为科学技术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同以往的科技革命相比较,显示出以下基本特点:第一,现代科技革命是以多种技术组成的技术群出现的。

第二,现代科技革命加强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第三,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智能革命。

二、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

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1、科技革命推动劳动方式的变革

科技革命对劳动方式的影响,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的。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了质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2、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其次,科技革命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技术革命就是这样通过变革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形成的一股合力,有力地改造着社会活动主体——人,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其中劳动方式的变革具有决定的意义。3、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问题及应对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种种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科技的价值和伦理问题最为突出。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用机器运转全面取代人的躯体活动,用电脑代替人脑工作,用各种人造物取代自然物,人类不断用“技术物”来超越自身,使人类从劳动的“苦役”中解放出来。然而这种“技术化生存”在减轻人的负重之时也导致了人对技术和技术物的依赖,这种依赖性将无情地而又必然地上升为技术对人的控制,而人类受控的直接结果将是人类自由度的剧减。当现代生物技术能够让人类完全可以创造生命时,它也把人类进化推向骚乱的边缘。可见,现代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价值危机、伦理危机。因此,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受到一定的、合理的制约。

第一,做好科技评估工作。第二,建立道德约束体系。

第三,大力发展人文科学。总之,科学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后果是双重的,它让人类控制自然

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奴役和束缚。所以,必须将科技的物质奇迹与人的精神需求融合起来,重新建构起科技发展与人类发展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扬人文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批判功能,引导和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使其从“离人的发展”转向“为人的发展”。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

科技革命是现时代的世界性潮流。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已成为现时代的重大理论课题。其原因不仅在于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的综合性,而且还在于这个问题客观上所具有的迫切性。

1、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系

科技革命是对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总称。它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它表现为科学观念的变革,科学基础理论的突破,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而社会革命是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反动阶段的政治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从而解放生产力的社会变革。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

把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两个不同性质的过程联系起来的条件来自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革命所必需的物质前提。从现时代看,科学技术主要有四种社会功能:

一是认识功能,即科学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而且往往是人们思想解放的先导。

二是生产功能,即科学技术不仅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而且还是第一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着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是经济功能,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四是政治功能,即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革命以生产关系为中介,要求改变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制度。其中,生产功能对社会革命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化,首先是从生产过程开始的。

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系还取决于社会革命本身的特征。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必然受到社会条件,尤其是社会经济条件、政治制度的制约。同时,社会革命又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而现代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必须是建立在科技革命的基础之上。

在今天,科技革命本身已经纳入到了社会革命的总过程之中。科技革命是整个社会革命的起点,社会革命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结果。具体表现:

第一,科技革命不仅是改造自然的手段,而且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科技革命对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革命)往往具有先导作用。

第二,科学技术革命性的发展深深地植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之中。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虽然先后发生的次序不同,也表现了现代社会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但是无论在那一种社会发展格局下,科技革命都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物质前提的有机组成部分。

11.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理论宝库中的瑰宝。对于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学习、把握并推动这个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二是从社会学层面论述的社会发展理论。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前提,三大规律”和“一个思想”加以概括。

(一)一个前提。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他们的社会发展理论之前,必须解决这么一个理论前提:社会历史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 这个问题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是非常混乱的。绝大多数思想家和历史学家对此都持否定的态度。黑格尔等极少数思想家虽然也看到社会历史发展有规律,但把它神秘化即唯心化了。他把社会历史发展看作是“绝对观念”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外化。对社会历史领域认识如此混乱是有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客观原因,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界发展根本不同。前者有人参与其中,后者是自发力量起作用。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思想家要么只看到参与社会活动中的人的思想动机,而不去探究他们活动背后的动因。要么夸大人们的主观动机,要么拔高历史发展过程中偶然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虽然参与社会历史活动的是那些有意识、有目的和活生生的人,但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些目的都不能如愿以偿。这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既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又不取决某个阶级或集团的意志。因此,要去探究隐藏在人们(包括阶级、集团)意识和目的背后的动因,从中就可以看到经济和生产力起作用的深层次原因。从表面上看,社会历史发展似乎受偶然性支配,但实际上“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①。总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彻底澄清了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认识上的混乱。把唯心主义从最后一块阵地上即社会历史领域赶了出去。恩格斯高度评价唯物史观的创立,认为它和剩余价值学说一样是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它的意义如同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对自然界发展所具有的那样伟大的意义。

(二)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大规律 1、.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亦称自然历史过程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提出的命题。“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②这个命题也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从过程角度上看,就是人类社会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③从内容上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亦称趋向全面发展论)。如果说前面这个规律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横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那么这个规律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纵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类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抽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经济与人对人的依附关系;第二阶段是商品经济与人对物的依附关系;第三阶段是产品经济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第一阶段显然包括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第二阶段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第三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前两个阶段是人与社会呈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只有到了第三阶段人与社会才能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的代表作)一书中从人类学角度阐述人类社会从片面、低级向全面、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第二阶段是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第三阶段是未来人类文明时代。这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这里包含着否定之否定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思维是非常宏阔的。 3.社会历史发展结果是无数互相交错力量共同作用的产物。(亦称社会发展结果合力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恩格斯晚年(1890年)提出来的。是对唯物史观的补充和重大发展。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④社会历史发展结果合力论是人们克服单项思维,坚持立体思维即坚持辩证、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这就是说,参与社会历史活动的个人都是有自觉意志的自主活动。但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发展结果合力论是我们观察复杂社会历史现象的锐利武器。比如,导致苏东演变的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就说明了这一点。

(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要点有:1.人类千百年来所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理想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实现,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共产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达到的最高境界。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学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这方面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

(一)全面地评价了工业化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既是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现代化的首要内容。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超出他们同时代思想家的一个深刻见解。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到来。处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已经觉察到工业化将对现存社会产生史无前例的变革性的影响。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评价工业化带来的结果和发展前景上有两个代表性的流派。一是乐观派,他们认为工业化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人类社会可划分为“野蛮”与“文明”两个阶段。工业化是科学、民主和理性主义的胜利,也是文明战胜野蛮的胜利。工业化代表着西方的文明,而西方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明。二是悲观派,他们认为工业化的后果严重,前景并不美妙。工业化虽然带来了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和机械化、城市化,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森林消失、资源浪费等等。工业化社会危机四伏。这两个流派都不能全面评价工业化的历史作用。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化做了全面的评价。马克思恩格斯把工业化同社会化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又把社会化生产同最革命、最先进、纪律性最强和目光最远大的工人阶级的诞生和壮大以及社会历史进步联系在一起。恩格斯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⑤马克思还指出,工业化“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刻剖析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加重了资本对劳动的残酷剥削。《资本论》对此有大量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趋向上预言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必将摆脱资本主义的形式而造福于人类,并且最终为人类进人未来新社会创造着物质方面的条件。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景象。”⑥马克思这一名言被收人美国《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并作为该书阐释现代化含义的第一根据。

(二)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革命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尤其是推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的思想,不但在与马克思同时代的一些先进思想家中难以接受,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后也一度被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所忽略。充分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这方面的卓越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有句名言,“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推动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诸因素中,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只有从这个角度认识这个问题才容易理解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段话。“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⑧生产力观点、阶级观点和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最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观点中当然包括科学技术,这也是他们一以贯之的思想。(遗憾的是,一度被后人所忽略或排斥)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如此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他们对f9世纪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十分关注,对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或突破都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要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中的又一闪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把外部客观世界理解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有了这种发展才有人类社会。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保持人与白然界的和谐关系(以下简称“这对关系”),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又是人类到达美好的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前提。说“这对关系”是重要规律是指它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总结。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发展轨迹: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蒙昧和野蛮时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几乎同今天的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样,自然界完全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到了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文明时代,人类支配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强,出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突飞猛进,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成为自然界的主宰。由于人类未认识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个规律,在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要使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就必须彻底克服对自然界的破坏,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社会可以很好地实现“这对关系”。“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⑨由此可见,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今天我们人类社会仍处在“这对关系”的否定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看到并总结了“这对关系’。他们告诫人们违背这个规律是要遭到自然界报复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白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例举了非常生动和贴切的事实来说明“这对关系”是一个规律。他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居民为得到耕地而砍光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源而使耕地成为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把祖先保护并传下来的枞树林砍光,他们得到的是山泉的消失和来年洪水倾泻。恩格斯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绝不是征服者与异族的关系,而应该是保持和谐的关系。当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到了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和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对关系”。为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提升”的思想。第一个提升是指人类要从人与自然界关系上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他们认为,当

人类进人文明时代,劳动成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时,人类就实现了这个提升;第二个提升是指人类要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实现第二个提升只能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做到。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一个前提”、“二大规律”、“一个思想”和“三方面贡献”加以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例如,还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人类学》笔记中的重要思想、关于人类文明史的论述等等,对此本文不作展开。

三、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总结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已经而且必将继续获得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和我国理论工作者在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们党认为,实现社会真正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又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奋斗目标。是最高纲领与现阶段纲领的有机统一;现阶段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充满活力,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党还提出了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等等。这无疑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二)我们党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是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而我们党今天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本质要求;我们党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性质、功能和历史作用的认识大大地深化了。 I.对科学技术性质的认识。既看到了科学技术质的规定性,又注重把握科学技术量的规定性及其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把科学技术同革命、社会制度变迁联系在一起。我们今天则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这个转化率为10%左右,现在已达70一80% ) 2.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认识。既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变革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更新过程中的作用,又看到了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动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科学技术发展也有负面的影响。比如,在高科技发展过程中已出现了科技伦理道德问题。 3.对科学技术历史作用的认识。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并能客观评价科一学技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起的根本性的作用。以往这个问题是“禁区”,因此,造成研究不到位从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显得苍白无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必须调整其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阶级和社会的矛盾缓和了。此外,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西方国家可以把“蛋糕”做大,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有r 缓和社会矛盾的物质手段(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切出一块搞社会福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科技发展还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更加得心应手。比如,西方国家建立了监测经济运行的庞大信息网络系统。可以清楚地观察经济运行的“脉搏”并将这些指标汇总后供决策时参考。 (四)我们党对工业化与现代化相互关系的认识大大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是在工业革命时代论述两者关系的。其中有许多宝贵思想(如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首要内容)今天仍然要坚持。由于我们今天是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和西方发达国家已讲入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认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应该说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大大地深化了。十五大提出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的首要内容。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应该看到,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他们大肆渲染信息化,有些人甚至贬低工业化。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不强求别人认同我们的见解,但是我们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来考虑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问题。我们党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可以用两个“和”加以概括:对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靠武力扩张去掠夺别国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而不是靠拼消耗、靠掠夺式经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质就是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走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大学生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坚持和发展》

纵观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里的指导下,我国不仅取得革命的胜利,还成功的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将其不断发展和壮大,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大学生—国家的人力资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可厚非的。

首先,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首先,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大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只有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保证以后实践的正确性。

然后,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的总结过去,客观的分析现实,科学的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掌握理论知识后,要将它运用于实践。因此我们要先在思想上自觉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另外,还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应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明辨是非、为人行事的座右铭。并且还要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大学生应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

最后,如何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一起来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结合当代国际形势下,根据我国的国情不断与时俱进。总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不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2.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提纲

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

(二)唯物史观的作用

(三)关于唯物史观是否过时的讨论(四)为什么坚持唯物史观二. 论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2. 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基本问题(1)“科学发展观”科学性在于哪(2)如何学习“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变证法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前提(四)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价值目标的必然选择(五)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三.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一)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联

1.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初哲学基础。

2.科学发展观体现着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二)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三)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四)从历史唯物主义发杂观到科学发展观 1.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2.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3.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升华

一.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二.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主义观。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科

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与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作为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列宁说过:“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有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二)唯物史观的作用

唯物史观是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兼备理论认识和实践运行的双重品格,是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在理论认知的层次上,它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成为了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从而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运行层次上,它科学的回答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了唯一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从而为我们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选择和方案。在完成了社会历史观方面的革命变革前提下,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设定的。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观;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有表征和影响社会历史观。

(三)关于唯物史观是否过时的讨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随即在世界掀起,而作为马克思两大重要发现的唯物史论也没有逃脱被“咒骂”的命运。

然而,实践证明唯物史观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的主观意愿的选择。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不能与我们今天的21世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只要时代性质没有改变,只要资本的逻辑依旧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原理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就是有比要的。

(四)为什么坚持唯物史观第一,物质生产时社会意识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活方式制约着人类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离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基础,人类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第二,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的意思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似简单,但仔细考察一下也就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是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所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人们在发展生产力的时候,即在生活时,业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关系而改变”(马克思)。

第四,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学说,可将社会分为5种形式,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五,原始社会以后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第六,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第七,人是全部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21世纪的今天依旧要坚持唯物史观。二. 论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客观矛盾。(3)科学发展观着眼解决人与人之间最为本质的关系。

2.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基本问题(1)“科学发展观”科学性在于哪

“科学发展观”科学在于它必须坚持一切以实际出发,力求尊重、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来谋求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既能合理地解释历史,又能合理的预见未来。(2)如何学习“科学发展观”

一是牢固树立,全面落实,认真学习,广泛宣传。让理论变成巨大的物质能量。二是,对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研究,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三是,作为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避免片面化、简单化、庸俗化。(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历史变证法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了历史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历史辩证法所强调的基本规律之一是社会在辩证、矛盾地发展着。在这一规律的指导下,原有的社会矛盾不断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在继续产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前提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法论的原则。

(四)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价值目标的必然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在于它是充满发展和创造活力的社会,是诚信有爱的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趋势的明智选择,是科学发展观合乎逻辑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研究和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理论,吸取和超越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精华. 三.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一)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联

1.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初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

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体现着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

它遵循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决定性的作用,着眼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积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发展的成果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重大贡献

1.把群众观点和社会发展观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阐明了社会发展的目的、动力、关键和核心。

2.把系统观点运用于社会发展观,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系统性极其辩证关系。

3.那辩证观点贯穿于社会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辩证性质的认识,解释了带有规律性的三条经验。

4.把实践观点和社会发展观统一起来,增加了唯物史观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三)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2.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内在要求。

3.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四)从历史唯物主义发杂观到科学发展观 1.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恩格斯把历史唯物史观简要的定义,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为自己的学说确立了现实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人类历史发展基础上的,体现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研究人的发展基本路线。 2.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仅是时代发展理论的升华,而且代表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认识水平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当今世界以人为本历史潮流产物。 3.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升华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即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作为发展的重要任务,从注重物质资源开发到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发展注入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内涵。

目前,我国虽然还是处于社会注意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仍旧不发达,有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我们有一个清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举国同心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更加接近以人为本的真正境界。

13.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性及其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极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时间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马克思主义诞生历史背景

第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工业革命推动生产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机器生产本来可以用来减轻工人的繁重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它却成了更多榨取工人劳动血汗的工具。机器的使用,使劳动分工更为细致和专门化,工人掌握的技术日益简单。资本家常常用大批非熟练工人代替熟练工人,用女工、童工代替成年男工,以减少工资。工人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工人的处境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了。工人运动随之兴起。

第二,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已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在此以前,工人阶级有时也参加政治斗争,但在那些斗争中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反封建斗争。而现在,工人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斗争,并把矛头指

向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工人们从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处境,就必须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三,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来源。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急迫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至今已有150多年,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奠基时期,也就是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叶这一段时期,大概50年。这个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和战斗的50年,孜孜不倦地进行理论研究的50年。马克思恩格斯在这50年当中,做了很多事情,写了很多著作,参加了很多活动,归结起来,基本是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展开的。第二个时期,20世纪初叶,这是列宁活动的时期,是地球上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的时期,把书本上的理论变成社会主义的实际。列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从战时共产主义走向新经济政策,实现经济政策上的巨大变化。列宁果断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实行了商品生产、自由贸易、市场经济等等。第三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中叶,大概30多年时间。社会主义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相对立、相较量。社会主义成了许多国家追求的时髦。斯大林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社会主义的红旗不倒,而且影响不断扩大。从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戈尔巴乔夫使一个存在了70多年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顷刻瓦解。同一阶段的中国,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了创造性发挥,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这一点不能不说是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一个与时俱进的表现。在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上,中国是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的改造。第四个时期,就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这个时期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有伟大创新的时期。一个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同一阶段的中国,对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思想路线领先。他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两个凡是”,坚持实践标准,从实质上反对凝固化、僵化。邓小平抓住了这个实质性的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五个时期,20世纪末至今,马克思的主要发展在中国。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必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单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几个论断,也不单是这几个论断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精髓,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单是江泽民同志诸多思想理论观点中的一个观点,而是他诸多重要论述的本质概括,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概念。. 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创新。全面而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揭示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实现了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观认识的新飞跃。因为科学发展观创新了发展思路,破除了发展难题,因而能够让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得到协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出我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的发展更富有主动性与预见性马克思主义诞生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社会经济、阶级基础、思想来源、经济危机的爆发等方面的量变最终引起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质变。无产阶级的斗争从此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看出: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种不同的理论、设想的适用性经过无产阶级的不断实践体现出来;②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谬误,持真理者与持谬误者对立。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正确的观点取代了错误的观点。

14.资本主义发展史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使资本主义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造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一方面,产生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强制地使劳动者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全部过程的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既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又给它造成了商品市场。剥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历史在不同国家带有不同的特点,经历不同的阶段。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资本原始积累还包括对殖民地的侵占和掠夺,以及其他利用国家权力的暴力手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力量不断壮大,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荷兰在16世纪末,英国在17世纪中叶,法国在18世纪末,德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在19世纪中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变革了封建制度,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的生产方式扫清了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是经过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以后最终确立的。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地的开拓,使销售市场扩大了许多倍,加速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转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由于在工场内部实行劳动分工,比资本主义初期实行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到18世纪,在英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同工场手工业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生矛盾。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要求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诞生的机器大工业,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已经建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结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展到一切生产部门,同时也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各个国家具有共同的规律并带来类似的后果,但是各个国家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还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简单商品生产已经包含着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这种无政府状态推向极端。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资本家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也在竞争规律的支配下,竭力应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不断改进机器,加强自己企业中社会化生产所具有的组织性,其结果是不断加剧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大工业巨大的扩张遇到了资本主义占有所造成的市场相对狭小的限制,社会化生产所必需的客观比例遇到了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破坏,冲突便成为不可避免。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就是这种冲突的突出表现。在危机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机构在自己创造的生产力的压力下失灵了。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社会生产力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的这种反抗,迫使资本家阶级不得不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由资本集中而产生的股份公司、垄断组织以及国家占有就是这种趋势的表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它的最高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

三个阶段:自由竞争时期,垄断产生,国家干预。

自由竞争时期便是从手工工坊开始,经过商业资本到工业资本主义。手工工坊时便是那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时期,商业资本主义时期便是我们的血泪近代史,就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工业革命,对外输出工业产品。

垄断产生便是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几个大财团产生了,自由经济时期,胡佛之前都算。对外开始依靠资本输出。国家干预是罗斯福那个时期。

15.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

摘要:一切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而时代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便是各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状态。马克思主义是在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其内在的理论品质。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只能发展和丰富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不会过时的。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

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革命;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深刻地解释和把握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绝对性。自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两股最为活跃的力量,且二者之间联系非常密切。人类进入20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近几十年来,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把主要力量放在与政治活动有着直接关系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领域,在突出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和它的社会革命意义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当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而时代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便是各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状态。历史上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无不改变着时代的面貌,极大地影响着各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极为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把自然科学视为包括哲学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的基础。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马克思对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恩格斯对18世纪的自然科学都曾做过深入的研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写作的过程中,马克思不仅研究了科学技术对于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意义,而且还专门研究了数学,写下了著名的《数学手稿》。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走过了以经验分析方式为主导的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了以整理材料为标志的辩证综合阶段。近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三大发现,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和物质统一性。自然科学对辩证法的需要与在自然科学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先后撰写了《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蒸汽技术革命,大力发展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在研究资本与劳资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蒸汽技术革命造成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出发,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结论,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蒸汽技术革命中度过的。蒸汽技术革命的巨大社会功能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如果那时没有出现蒸汽技术革命,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产业革命,也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和蒸汽技术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领域的一系列新发现给哲学思想领域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等著作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和运动观。他在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全面、深刻地揭示帝国主义经济、政治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并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的新阶段。随着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在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科学思想上提出的一系列崭新见解,使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冲破了人们长期以来的传统教条主义的僵化思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确立奠定了时代基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海洋技术、空间技术、光导技术、激光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形成了当代科技革命潮流。这次科技革命,规模之大、发展之快、内容之丰富、来势之凶猛,在历史上是空前的,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巨大冲击。由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因此,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开展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主义各国都是一种挑战。在这场世界性的经济竞赛和科技竞争中,将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全球性大搏斗,其社会影响和后果将决定社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这场特殊形式的“世界大战”中败北。中国能否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迎头赶上并最终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摆在中国共产人面前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89年5月小平同志根据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现实指出,世界形势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用新的思想观点来继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促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成为第一生产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又是同以日趋激烈的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经济竞争在国际关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分不开的。因此,正是科技革命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前提和新的自然史基础。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的:“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在实际历史进程中所起的深刻的推动力量。

二、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如何看待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否资本主义能够借助新科技获得永生,这是关系马克思主义地位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生产力出现了新的质的飞跃,经济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第三,产业结构转向服务化、高科技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第四,随着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工人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劳动者的素质由于科学、教育和文化的普及而有很大提高。第五,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与管理”等改良主义措施。第六,随着产业结构向高科技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倾斜,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第七,虽然有短期的动荡和危机出现,但政治和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第八,生产、资本和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所有这一切,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发展,表现出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的这种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巨大推动。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普遍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性大大增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已由本世纪初的20%~30%增长为70%左右。新科技革命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它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的缓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西方国家可以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增加劳动者收入的绝对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资本主义的自身矛盾,延长了它的寿命。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恩格斯所论述的促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垄断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尽管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损害程度有所减弱。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显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国际化、社会化水平还会大大提高。这不仅使它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而且会在国际范围内积累并趋向尖锐化。因此,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资本主义制度的根基并没有被触动,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当然,这“两个必然”的实现将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实现的具体形式也会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国外有些人在新技术革命上大做文章,认为由于新技术革命出现,资本主义矛盾可以解决了,资本主义将来能趋同一体化了。他们幻想通过“科技发展就能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自然消失,而使人类生活在幸福和美妙之中”,并以不同的方式来非难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托夫勒说,他曾信任过马克思主义,现在不信了。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冲击下的产物,现在出现了第三次浪潮,情况变了,所以他也就不信马克思主义了。他用“过时论”来否定和反对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是共命运的,它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和发展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会过时的,它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指导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真理正是在同各种谬误的斗争中确立、发展起来和不断深入人心的。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速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

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的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列宁也曾经说“: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技术,掌握科学,并为更广大的群众运用它们”。[2]P784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科学技术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产力。革命取得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和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3]P16

进入21世纪,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决定和影响着国家社会和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能否不断提高和改善。科学技术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就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国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初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要改变科技教育文化的落后状况,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尽早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我国科技步伐,不仅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和未来,而且还关系到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命运与走向。因为,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采用新科技成果,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出现深刻变化。虽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不会逆转,但是,在当今世界的总体格局中,无论是科技水平,还是综合国力,当代资本主义都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并且,这一态势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即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还将共同存在,互相竞争。而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因此,中国只有通过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将社会主义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尽快提高社会生产力,才有可能后来居上,使社会主义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并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我国科技步伐,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论断,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改革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作出了精心的、具体的战略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集中表现在江泽民同志《论科学技术》的49篇文稿中。这些文稿准确把握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深刻分析了关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等重大科技决策,并对吸取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对科技本身的时代特征与内在规律,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高技术产业化之间的关系,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占领科技制高点、加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为新生产力重要开拓者的作用,对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等诸多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构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强调创新,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体制创新,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大实践与发展。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坚持科技进步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多渠道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相关政策中,正在努力把科教兴国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我国科技步伐,一定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任何自然科学,任何唯物主义,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哲学论据,是无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坚持斗争的。为了坚持这个斗争,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并取得完全胜利,自然科学家就应该作一个现代的唯物主义者,作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拥护者,也就是说应当作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4]科学的发展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真正使科学工作者正确认识科学的辩证本质。这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正确途径。

16、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他领导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文化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

习近平同志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但是,每个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都有其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基因。因为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完善自身过程中凝结成的一般经验和模式,包含着反映这种经验和模式的理念和价值观。人们不可能脱离这些物质和精神遗产的影响,更不会排斥其中有益的养分。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包含着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食粮,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与人为善的态度;“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等等。这些内容已经融入我们今天倡导的爱国、诚信、友善、公正等理念之中,以当代价值观的方式继承下来。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定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习近平同志的话告诉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珍稀资源,是我们确立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保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要在发展中坚持,维护好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学会扬弃,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传承和升华,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7、中国封建社会到底能不能产生资本主义

自李约瑟难题问世之后,东西方发展的差异性问题就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而由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唯物史观尚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对于历史的分析大多片面地从政治制度和文化领域进行,容易发掘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再加上西方文明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因此这一时段对于中国近代化问题的考察主要强调中国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的保守落后。马克思·韦伯认为,世界各国的宗教都包含着一种基本上属于神话的、神秘的、巫术的因素,简言之,包含着一种反理性的因素,因而“必然”阻碍它们的真诚信徒去理性地把握现实;而只有欧洲人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受益者。①他还认为,中国封建城市则依附于政府,并以政治作用为主;而西方封建城市是自治性的,并以经济作用为主,因此造成了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这一思想影响至近代,佩里·安德森提出封建的概念应该把封臣制、主权分割等政治、法律内容都包括在内,而这些特征,自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之后就逐步消亡了,同样的观点也见诸兰德斯的《国富国穷》和琼斯的《欧洲的奇迹》书中。②国内研究则主要侧重于文化领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陈立认为,中国宗族式的社会组织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没有物的思想,只有事的思想,人伦的思想”。③金观涛等人认为,近代科学技术结构由建构性自然观、受控实验体系、开放性技术体系构成,中国封建社会结构中的社会文化模式既阻止了原始科学结构种子的自我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原始科学结构种子的外部传入,成为了一个超稳定的系统。④

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中国开始以一种更加强势的姿态进入国际视野,并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却越来越表现出发展的乏力,促使一些西方学者打破旧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来考察中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美国加州学派由于以经济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因此更多地把握住了封建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发展的一般性。彭慕兰反驳了西方学者关于欧洲相对中国的差异论与优越论,认为在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农业与工业发展、要素市场等方面,中西方存在颇多相似之处。⑤安德鲁·贡德·弗兰克、丹尼斯·弗莱恩、阿瑟·杰拉尔德等则侧重世界经济体系的研究,要求以全球视角,而不是在地域上孤立地考察中世纪以来的中西方发展。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⑦而具体到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的条件,则需要考察一个生产力水平逐步积累、旧的生产关系中逐步衍生出新的特点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社会相比,有三个重要特征:(1)劳动关系的雇佣劳动化;(2)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代替了以消费为目的的生产;(3)生产领域急剧拓宽,机器的使用使得工业生产逐步取代粮食生产,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不应仅仅从其现存政权的阶级属性来考察,也不能以其现有的生产能力为衡量标准,而应该从这三个特征相对应的生产领域的变化来考察,即生产中的劳动关系变化、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经济作物及冶金采矿等早期工业的规模等。国内外经济史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中西方中世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史料,在本文中笔者即在这些史料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封建社会能否产生资本主义的问题,并对于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政治经济学观察

(一)劳动关系的变化——自由劳动者的产生

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雇佣劳动关系形成的一端要求出现自由劳动者。自由劳动者具备两个特征:第一,他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之外自由到一无所有,被剥夺了一切的生产资料,除非出卖自身的劳动力,否则就不能生产下去;第二,他具有基本的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出卖自身的劳动力。对应于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中,第一个特征即土地集中,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只能靠租佃维持生存;第二个特征即佃农人身自由化得到加强,退佃、承佃日益成为普遍的现象。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土地集中伴随土地买卖的自由化而更加迅速,这种自由化的限制自宋朝破除后,在明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尽管由于土地集中导致的地主阶级势力的强大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封建政权,但同时也塑造了大量的无产者。明朝后期,大量自耕农转化为佃农,开辟新的土地已经不再能调动小农的积极性了,因为即便在福建、安徽山区中,都有各自的地主、山主,已经达到了“没有一块土地没有主人”的局面。⑧相比于自耕农,佃农与流民尽管经济地位更加下降,但自由流动的能力却得到了提升,他们没有了土地的天然束缚,并自发地反抗地主的人身约束。他们同时可以为城市的手工业作坊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在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唤;锻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又有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粥后始散”。⑨明朝后期,尤其至正德以后,原来在宋代不准自行退佃搬迁的佃户,“盖因连岁灾伤,人民离散,外来军民,畏惧粮差,不肯尽数承佃,以致田地抛荒”;嘉靖之后,对佃农的人身自由的管理就更加放松,徭役征银,力差改为以银代役。⑩这样,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关系中的主奴成分就更加淡化了,而纯粹变成劳动力的买卖关系。

(二)资本的形成——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与商业发展

雇佣劳动关系形成的另一端,是生产资料在少数人手中累积,并成为以增值为目的的资本。各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流民,自由劳动者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也会存在,但是如果他们的生产仅仅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或者说他们仅仅进行使用价值的生产,那还不能构成雇佣劳动关系。要判断某种包含雇佣的劳动关系是否是雇佣劳动关系,很难从被雇用者的角度考察,因为他们通常都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保障,过着同样悲惨的生活;而应该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角度进行考察。因此,劳动关系雇佣化的实现也就与生产目的的转变天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具体地讲,没有广阔的交换市场,就不会产生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也就不能确立生产资料的资本性质,故而不能确立雇佣劳动关系。

中国在封建社会历史中体现了明显的市场不断扩大化的过程。封建社会早期,中国的城市以政治目的为主,因此有“城,所以自守也”与“市,买卖所之也”的分离。但到唐宋时期,大量商业城市即在沿海地区(如广州、泉州、宁波)与运河沿岸地区(如苏州、杭州、扬州、临清、淮安等)建立起来,至明清时期,甚至出现了景德镇、佛山镇这样的手工业中心城市。这些城市不但规模巨大,而且商业氛围已经逐步超过了政治氛围。尤其在江南地区,以明代万历年间的杭州为例,超过70万的总人口中,“杭民半商贾”,且“旦暮佣作”、“游手浮食”之民还有众多。此外,还产生了大量纯商业性质的农村市镇,人口可以达到万人以上。(11)长江沿岸的航运则是清朝以来才得到了大的发展,汉口这一贸易重镇在明初时还是一片荒洲,隶属汉阳县,而至乾隆年间,仅汉口人口已经超过明初汉阳县总人口近3倍,嘉庆时号称“九省通衢”。

(12)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对“纳贡”这一政治形式进行了商业解读,因为纳贡本身也包含着竞争、交换关系,并日益扩大,形成了围绕中国的一个网络,甚至中亚商人带着伪造的公文冒充“政治使团”,以从事平凡的商业活动,这些都组成了中国封建贸易的一部分。(13) (三)生产领域的拓宽——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近代矿冶业

然而,具备以交换为目的这一性质,还只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萌发出来。要彻底瓦解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还必须打破土地对于生产活动的天然限制,将更多的不依赖(或很少依赖)于农业生产而存在的需求创造出来,以工业品取代农业品,上升为生产的主要领域,以大机器代替手工业,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工业品取代农业品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过程首先表现在经济作物种植规模的提升。宋至明朝,农业生产的工艺研究得到了加强,集约化的种植方法得到了广泛推广,有机肥的施用和深耕细作的加强,保障了土地连作制的盛行,使得农业生产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之余,得以兼顾经济作物的生产。宋元时嘉兴、湖州地区即已经成为著名的丝织业原材料产地,至明朝,朱元璋还未正式称帝的龙凤十一年六月下令,凡农民有田五亩到十亩的,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的加倍,田多的照比例增加。明朝建立后,更将这一制度推行全国,并规定科征之数。明末至康熙年间,嘉兴地区桑树种植面积已经从水、旱田总面的9.97%增长到18.26%,而收益方面,经济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了与粮食作物相匹敌的程度。丰厚的收入又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生产的专业化。财政收入、借贷契券,甚至口粮和耕田资金的筹措,都越来越依赖经济作物的生产,“公私仰给,惟蚕是赖”。一旦蚕桑收成不好,“举家聚哭”,“揭债鬻子”。(15)不仅江南地区,长江沿岸的两湖、安徽甚至四川等省份,也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相关的手工业,如棉花、靛青、烟草、陶瓷和纸张。

大机器的出现以近代矿冶业发展为前提。冶铁技术在中国春秋末期便已发明,但到宋明时期又有了显著的发展。记载中的广东冶铁,在宋朝高炉的基础上无论是规模还是装填工艺,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以萤石为溶剂的冶铁技术也是明代的发明。由于政治原因,明代初期,矿冶业大多收归官营,以封建性质的生产为主,因此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所用的劳动力也大多是徭役或军役,生产积极性很差。因此,官矿逐步为民矿所排挤,“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的现象十分普遍。民营矿冶更加灵活多样,也推动了采矿业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张,自永乐三年到宣德九年的三十余年间,冶铁产量增加6倍以上,(16)嘉庆元年到嘉庆十年的十年之间,又增长了48%。(17) (四)新旧生产关系矛盾的物质承担者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催生了相应的政治诉求,尽管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发展起来,但它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并不是自然的过程,必须通过其物质承担者即资产阶级所领导的阶级斗争或革命来实现。

中国早期的封、资冲突是通过商人抗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8)尤其在手工业和商业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时期,政府的财富积累和政治基础仍主要来自于农业税赋,因此对于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横征暴敛更加肆无忌惮。到明代中后期,官商的矛盾更加剧烈,万历年间反抗税监的斗争十分普遍,其中较大规模的“民变”就有20余起,参与者史籍多称“商民”,主要是由士绅、商人领导的,手工业劳动者为中坚力量的抗暴斗争。矿冶业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为明显,因此矿监之祸也十分剧烈,“矿盗”、“矿徒”甚至形成了武装组织,与官军战斗,以至于到清初40年间,对矿山再次采取了严格的封禁政策,“惩前代矿税之害与矿徒之扰,每内外臣工奏请开采,中旨常慎重其事”。

民间的阶级斗争也会通过上层政治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要求废除强制性的劳役,改以“助役钱”代替,对自由劳动力的产生和手工业生产者的自由发展很有裨益;均输法强调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允许非生产地区可以税款代替实物,凶荒地区可以与丰收地区互相调剂,富商不再能囤积居奇,操纵市场,产品的流通与货币的作用被加强了。明朝的东林党人运动则影响更为广大,东林党的基础集中于江南地区,而“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场渡,莫不属之缙绅,相沿以为常事矣”,因此他们基本属于江南地区商业起家的士绅阶层。他们在政治上要求“政归六部”,实际上是反对借助封建统一的皇权打压新兴经济形式,“公论听科道”,以顺应当时规模日增的群众运动。(19)在选拔机制上,他们要求学以致用,“学问不贵空谈而贵实行”,废除传统的经院式的科举选拔。这一主张与启蒙运动对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批判是一致的,是对旧的僵化制度的思想上的冲击。

二、中西方差异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一)历史发展的量变与质变

尽管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出现了明显地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化的趋势,但毕竟未能独立地完成近代化任务,因此在认识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般性的同时,也有必要对其差异性进行解读。这一解读同样可以从经济领域着手,考察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关系变革进程的缓急,并进而确定导致历史发展转折的关键性事件。

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例,封建都铎王朝建立之后,历代的国王都对各种形式的圈地、土地买卖进行严格限制。1598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法令规定,凡在她即位以后围圈的牧场,一律恢复为耕地,同时禁止改耕地为牧场。(20)1603年开始的斯图亚特王朝更是变本加厉,加强对呢绒业和其他工业的管制,继续执行都铎时代关于管制各种手工业者和规定学徒年限的陈腐法令,滥发工商业专卖权。16世纪中叶之前,受到封建王朝政治上的制约,英国封建社会酝酿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只能缓慢地发展着,整个16世纪英国圈地面积仅占整个圈地运动的2%,(21)大量小土地所有者依靠公地上的土地共有权维持生存,不能形成大规模的雇佣劳动力。而即便在圈地之后,农场规模也相对较小,在英格兰东南部肯特郡,农场规模一般在5亩~25亩之间;在诺森伯兰和达勒姆郡,或库伯兰郡、威斯特摩兰郡、柴郡,尽管耕地面积较大,但或者土地贫瘠,农业耕作水平不高,或者远离商业中心,(22)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受到制约。

1640年之后,经过近百年的斗争与反复,两次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并挫败了法国封建反动势力支持的詹姆士二世及其子孙在1689~1746年期间先后策划的武装叛乱和政变阴谋后,英国资产阶级得以充分调用政治权力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铺路。圈地法案在1720~1750年间每年仅三四起,而1750~1760年之间就增长到年均15起以上,1800~1810年更是剧增到年均90起。经过这样大规模的围圈,全国土地被掠夺殆尽,至19世纪前叶,只有少数几个郡还留下了约3%左右的没有围圈的土地。一百多年的资产阶级议会主导下的圈地,极大地加速了土地的集中和自由劳动者的出现。(24)而同时,英国政府推行粮食出口补贴,鼓励投资农业和改良耕作技术,为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建立创造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畜牧业的复兴提供了可能,耕地转为牧场,纺织业的原料供应充沛起来,对先进纺织技术的需求也因之而来,珍妮纺织机得到推广,大工业的雏形开始显现。

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过程尽管不是一个抽象的骤变的过程,但运动当中确实包含着质变与量变的差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

越在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当力量对比达到一定程度时,资产阶级就将以革命(或要求改良)的方式向旧的统治阶级进行挑战,并夺取政治权力。这之后由于有了政治上的支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推广速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进而保障了近代科技更加广泛地运用,生产力得以加速发展,并反作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之更加稳固。因此,17、18世纪中西方发展的差异,其根本原因不是地域差别或文化差别的结果,而是先进所有制关系与落后所有制关系的差别的结果。(25)东方文明屈从于西方文明,其背后的实质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投降。

(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及对中国晚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两个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或许在全球交往比较松散的中古时代还存在比较的可能,但随着地理大发现开始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和交换发展的高级产物——金银货币的全球化,资本主义便逐渐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打破了一切国家孤立存在和独立发展的条件。因此,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站稳脚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就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26)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壮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球化的掠夺与贸易。从美洲掠夺的白银转化成巨大的内需,刺激了国内的商品生产,同时也刺激了商人们追求财富的热情。东印度公司的建立,使得欧洲在生产能力还不能在直接的对外贸易中取得出超的情况下,却可以作为亚洲各国贸易的中介,攫取财富。这一历史过程被重商主义者这样表述着:“我们可以用古吉拉特的布匹在苏门答腊沿海换取胡椒和黄金;用来自(科罗曼德尔)海岸的里亚尔(波斯和阿拉伯钱币)和棉花在班特姆换取胡椒;用檀香、胡椒和里亚尔换取中国商品和中国黄金;我们可以用中国商品换取日本的白银;用科罗曼德尔海岸的布匹换取中国的香料、物品和黄金;用苏拉特的布匹换取香料;用阿拉伯商品和里亚尔换取香料和其他各种奢侈品——用一种货物换取另一种货物。而且这一切都无须花费尼德兰的一文钱,只要有了船,我们就有了最重要的香料。那么会失去什么呢?毫无所失,只要有些船,再用一点水注入水泵引动。我指的是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建立豪华的亚洲贸易。因此,绅士们,高明的长官们,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东印度公司获得世界上最豪华的贸易。”

中国晚清社会则是被迫地卷入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中。晚清72年中,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入侵开辟道路。其中议定关税、通商口岸等条约,促进了中国和欧洲的商品生产和双向流通,(28)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定时期内,确实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江南地区是对外开放较早的区域,因此也受到最为明显的影响,商品生产得到扩展:(29)“苏南农民进行农桑副业的历史已很久。于清末开始发展,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三七年间为最盛时期,桑田最多时达一一八万亩,年产丝五万到八万担。”棉织品、工业品消费也占据全国重要份额。(30)然而,由于缺乏充足的原始积累,中国原始的手工业无力承担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任务。以棉纺织业为例,“广东的机器缫丝厂规模很小,资金很少,……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顺德的三十五家机器缫丝厂来看,合计只有资金一百零五万元”。(31)直到1891年,中国才出现第一个自建的机器棉纺织厂,(32)而这已无力改变棉纺织品从入超到出超的剧烈转折,1885年中国进口的纺织品还仅有388 000担,至1901年就已经增加了6倍以上。(33)同时,中国的矿冶业也基本被外资或官僚买办吞噬。直隶开平煤矿,即在明代以来所开的小型煤矿旧址之上重建;而由于小煤矿难以为继,“其煤井均系民也以弃旧井,无不乐意出售”。(34) 缓慢发展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资本主义入侵、所有制关系剧烈动荡的晚清时期,或者走向破产之路,或者遭到兼并,不但无力独立发展,甚至成为了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积累的垫脚石。尽管毛泽东断言,“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35)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扩张属性,使得这种设想的验证没有可能和必要性了。

(三)其他特殊性及偶然性因素

尽管政治经济学的描述着力于描述历史发展的一般性,但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并不排斥地域发展的特殊性与偶然性。尤其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中世纪,地理环境、天灾疫病等因素都可能通过显著地影响经济结构的演变速度来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

地理环境方面,欧洲差异较小的平原地理环境,导致疆域明晰的国家形成十分缓慢,差异性较小,使得各联邦发展比较均衡;平原地形,则不利于进行边疆的防御。因此,相互的征战是西欧中世纪的常态,军用品生产始终占据一定的生产地位。优厚的自然环境,(36)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要求较低;落后的农业生产地位,导致稳固的土地私有权只是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后期才建立起来。而相对普遍的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则使得羊毛贸易和毛纺织业在欧洲中世纪广泛存在,并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37)一直作为与封建因素相对立的重要力量。

天灾与疫病对于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偶然)事件。第一个发生在地理大发现后的殖民进程中。著名的“哥伦比亚”交流,使得美洲的征服速度大大加快了,瘟疫使得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的大约2 500万萎缩到150万;安第斯山脉的印加文明也遭遇类似的命运,人口从原来的大约900万减少到60万,(38)作为外部推动力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第二个发生在欧洲14世纪中叶,肆虐西欧的黑死病导致近1/3人口的死亡。根据马尔萨尔的人口理论,人口增长的速度要远超过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速度,因此一个突发的人口减员可以极大地减少生活资料的消费,使劳动产品有效转化为生产资料,进而向资本转化。这样,黑死病就作为一个内部推动力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39)

此外,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中带来的质变影响,因此影响革命成败的因素都间接地影响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当以唯生产力论来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即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封建中国何以未能首先完成制度的演进?但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尽管存在对应关系,却不是僵化的一一对应,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一原理被列宁首次提出,即革命将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40)并进而在一国之内首先建成社会主义,(41)革命条件的成熟与否并不唯一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取决于具体的阶级力量对比。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的过程正是一个薄弱环节突破的过程。而中国封建社会作为全球封建制度的最高峰,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在中世纪与几乎所有国家的贸易中都处于顺差状态。中国如一块磁石一般吸引着全世界的白银流入国内,也因此不同于西欧时常负债累累的国王,中国中央王朝的具有强大的控制力,甚至在清王朝时期豢养了八旗子弟以备军需,阶级力量的强弱对比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中国资产阶级取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必然是一条相对艰巨而漫长的道路了。

三、结语

通过对中国宋、明、清代劳动关系、生产目的、生产领域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基本确证,自由劳动力已经在封建社会中后期逐步产生并壮大,并开始进入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生产领域,而经济作物的推广和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也为商品生产和大工业储备着条件,因此从经济领域来看,中国封建时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内生性,并不存在中西方历史发展的绝对差异化。进而考察英国16、17世纪圈地情况及经济作物的生产状况,可以发现直接导致中国与西欧17、18世纪发展速度的显著差异的关键,在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进程中的质变,即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并进而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推广创造了条件。因此,17、18世纪中西方发展的差异,其直接原因不是地域差别或文化差别的结果,而是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关系的差别的结果,并不能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中西方差异来夸大西方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西欧确立并开始全球化进程之后,欧洲资本家先借助美洲及东方各国的贸易差额完成进一步的资本积累,并在工业革命之后运用廉价的商品冲击着中国封建社会还被土地所有制束缚着的商品经济。这一过程极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短暂繁荣之后加速衰落下去。

对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不同侧面的考察,也会影响今天对于东西方差异的认知,使之常常带有片面的、神秘的色彩。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切差异的根源需要从生产关系的差异上来寻找,生产什么(生产领域)、生产为了什么(生产目的)、怎样生产(劳动关系)决定着整个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一个具有较为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国,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正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制度差异的结果。影响近代化进程的确实存在一些偶然因素,如地理环境或天灾、疫病等因素,但在今天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其影响作用将日益弱化;而那些片面的、神秘的因素更是从来都居于附庸地位。因此,今天对于中国发展问题的研究必须牢牢把握住经济制度这条主线,才能有效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式的危机的重演,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推进我国经济继续健康地、持久地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