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1.依据一

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后才得以正确回答。

在大革命失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党内普遍认为:中国革命应以城市为中心。中共中央要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因为,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看,俄国十月革命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成功的典型。从中国实践来看,辛亥革命是从大城市开始的。大革命也是以大城市为中心而波及全国的。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

年6月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6月的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明确指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的信,认为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封锁城市,用广大农村的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取得胜利。这进一步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2.依据二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及时地将进攻的方向转向农村,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中,根据客观历史所提出的要求与条件,逐步充实、发展和完善的。1927年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提出了“上山”的思想。“上山”就是指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农村发起暴动和起义。八七会议上又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瞿秋白曾提出让他留在中央工作,但他主动提出要到乡村、到山里去结交几个绿林朋友。是大量革命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理论的进一步概括奠定了基础。随着农村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

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930年1月他又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理论。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的第二个《土地法》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3.依据三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根据,在于“中国革命是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长期性这两个基本特点”。

前一特点规定,其一,在中国,农民仍然是主要群众。中国革命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广大的农村,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广大农村理所当然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其二,国民党反动派相当牢固地控制着若干近代工商业都市,而广大农村却是它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半殖民地中国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革命可以在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首先开始并取得胜利。其三,半殖民地的中国城乡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问题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半殖民地的城市虽带有领导性质,但不能完全统治乡村。因为,广大的人力、物力在乡村,而不在城市,所以,把广大的乡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就可以给以反革命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其四,半殖民地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分散的地方性农业经济,而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形成了军阀割据和统治集团的不统一的局面。这就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得到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巨大缝隙。

后一特点规定,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的长期性”,使得共产党人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革命的根据地问题也就发生了。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

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的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4.依据四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对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成就,就在于:第一,他始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善于进行理论的思考与概括,从而得出创造性的结论。第二,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他认为,正确路线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要有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否则,就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因此,他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国情和经验教训。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批判了教条主义,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经验教条化和神圣化,表现了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第三,毛泽东非常善于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新的对策,表现了一个领袖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1)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答: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東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也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的经济成分相联系,我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我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増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被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当时,对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有过一种通俗的解释:“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历史表明,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第三套试卷及参考答案教案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依据一: 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才选择此道路。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

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6月的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明确指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的信,认为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封锁城市,用广大农村的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取得胜利。这进一步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三答案备课讲稿

试卷代号:3957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开卷) 一、试论述如何理解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80分) 答:集体主义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解决经济利益分享的基本原则,以劳动者为社会所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给相应的物质利益,既保证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又鼓励个人勤奋劳动为社会多创造财富,保证社会集体利益的稳定发展,体现了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公平合理。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就在于它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而不是绝对对立起来。 与此同时,也有于它把每一个人的利益在集体利益中的实现,建立在付出了同等的劳动,获得同等报酬的原则基础上。更主要的在于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决反对任何特权利益,力求实现利益的公平,因而依据集体主义原则能够在总体上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2、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精神。

民主就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民主政治建设就是实现公民的政治平等,让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力来保证自己的权利。社会主义的公民只有具备集体主义精神,才能真正使自己进入主人角色,行使主人权力。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社会形成了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体,社会不仅不可能离开每个人而存在。 同时,个人也离不开社会而存在。因此,社会主义民主依赖于每个公民都有自主选择的民主权利,包含着对个人权利、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尊重的保障,它反对只顾个人不顾集体的个人主义。 3、集体主义植根于经济生活的公平要求,它也是公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形式。 社会主义创造的公平合理的经济发展道路,就是在不断为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地施展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创造条件,就是不断培养和造就新人,在全社会弘扬集体主义道德文化。反对把任何个人看做目的,反对把社会和他人看做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的不道德行为。我们主张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要把这种追求建立在不得损害集体、国家和他人的基础上,也就是建立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 因此,必须反对把个人利益任意无限夸大,搞极端个人主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实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公民必须有集体主义精神。因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没有集体主义精神,不可能有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 考试三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 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答: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东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也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的经济成分相联系,我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

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我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増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被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当时,对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有过一种通俗的解释:“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历史表明,中共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终结性考试试卷 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试卷三 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 分) 答: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同志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

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他的历史功绩永远是第一位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想先导。 (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根据和理论基础,其思想成果的基本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 及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独立自主精神,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所形成的一系列积极的思想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结性考试二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B(开卷) 一、论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80分) 答:“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的内涵深刻,它的意义深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国精神”的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心得体会。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从“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到各项深化经济制度改革举措的出台,以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指示,在经济上、制度上、环境上给予了“中国梦”多层次全方位的诠释,她

的温度也将普遍的温暖我们每一个人。梦想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诚然我们难易有别,目标各异,但我们都充分享有追逐梦想带来的惊喜与感动,最精彩的或许不是手捧奖杯的那一刻,而追逐的这一路风景似乎格外有色彩。同时,变革也意味着更多机遇。当代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大学教育普遍与社会脱轨严重,作为学生自身要头脑清醒,不能拿一纸证书来标榜能力素质,忽视环境需求,高不成低不就最是可惜。多元化锻炼自身能力,学业与社交技能、工作能力、心态素质并重。正确理解和分析时下大政方针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不盲从不扎堆,做到脑中有谱,心中有路。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以一名当代知识分子的觉悟,一同呵护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实现。 二、简述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20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 七个法律部门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终结性考试三答案

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 论述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性作用,而无数的历史事实也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请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100分)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懂了很多道理,这次我就说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中的作用。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些内容。 (1)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①人民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无论任何人,要从事精神活动,都要有物质前提,即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手段,而它们都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如果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精神产品的生产活动就无法进行。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第一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和依赖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总结了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特别是药物经验,而由李时珍经过27 年艰苦劳动,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完成的药物学巨著。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个问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第一点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自然资源是一种天然财富,只有经过劳动群众使用一定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以自己体力和智力投入到生产中,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终结性考试

试卷一 土质愈软,覆盖层愈厚,建筑物震害愈严重。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以下关于多肢墙及其内力与位移计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选择一项: A. 具有多于一排且洞口排列整齐的墙 B. 多肢墙可以采用连续杆法求解 C. 在每个连系梁切口处建立一个变形协调方程 D. 其基本假定与双肢墙不同 反馈 正确答案是:其基本假定与双肢墙不同 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时,框架支座一般设计成()支座。选择一项: A. 铰接 B. 刚接 C. 半铰接 D. 焊接 反馈 正确答案是:刚接

剪力墙斜截面破坏主要有三种破坏形态不包括()。选择一项: A. 斜拉破坏 B. 剪压破坏 C. 剪拉破坏 D. 斜压破坏 反馈 正确答案是:斜拉破坏 框架-剪力墙结构兼具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结构所承受的风荷载与形状无关。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筒体结构的平面形状以()形为最好。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星形 B. 椭圆形 C. 正方形

D. 六边形 E. 圆形 反馈 正确答案是:圆形, 正方形, 六边形 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三种构件偏心,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上柱齐下柱一边或两边变截面造成上、下柱偏心 B. 楼板荷载不均造成的偏心 C. 楼面梁布置与柱形心不重合造成梁柱偏心 D. 剪力墙上、下形状不同或变截面造成的偏心 反馈 正确答案是:楼板荷载不均造成的偏心 我国现行《高规》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关于高层建筑按空间整体工作计算的说法正确的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力学模型建立应对应建筑,受力情况复杂的高层建筑一个分析软件计算即可 B. 对软件计算结构应进行分析判断,确认其有效性 C. 对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力应适当增大 D. 对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宜按应力分析的结果校核配筋设计

终结性考试一,(1)

终结性考试一,(1) 试卷代号:3957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开卷)一、材料分析题(80分)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国家的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回报,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如今是给社会带来较多物质价值的是科研人员、医生、

军人、工程师等,他们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给社会创造精神价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致使如今难出思想大家。不要说什么存在即合理,这明明就很不合理。” 请回答: 1.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简要分析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别?(20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终结性考试三答案

试卷代号:3957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开卷) 一、试论述如何理解为集体主义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80分) 答:集体主义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就是解决经济利益分享的基本原则,以劳动者为社会所付出的劳动数量与质量为尺度,分配给相应的物质利益,既保证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又鼓励个人勤奋劳动为社会多创造财富,保证社会集体利益的稳定发展,体现了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公平合理。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就在于它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而不就是绝对对立起来。 与此同时,也有于它把每一个人的利益在集体利益中的实现,建立在付出了同等的劳动,获得同等报酬的原则基础上。更主要的在于把人民的利益瞧得高于一切,坚决反对任何特权利益,力求实现利益的公平,因而依据集体主义原则能够在总体上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2、集体主义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精神。 民主就就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民主政治建设就就是实现公民的政治平等,让人民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力来保证自己的权利。社会主义的公民只有具备集体主义精神,才能真正使自己进入主人角色,行使主人权力。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体现了

个人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社会形成了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体,社会不仅不可能离开每个人而存在。 同时,个人也离不开社会而存在。因此,社会主义民主依赖于每个公民都有自主选择的民主权利,包含着对个人权利、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尊重的保障,它反对只顾个人不顾集体的个人主义。 3、集体主义植根于经济生活的公平要求,它也就是公民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形式。 社会主义创造的公平合理的经济发展道路,就就是在不断为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地施展个人的个性与才能创造条件,就就是不断培养与造就新人,在全社会弘扬集体主义道德文化。反对把任何个人瞧做目的,反对把社会与她人瞧做就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的不道德行为。我们主张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要把这种追求建立在不得损害集体、国家与她人的基础上,也就就是建立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 因此,必须反对把个人利益任意无限夸大,搞极端个人主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实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公民必须有集体主义精神。因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没有集体主义精神,不可能有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二、简述法治思维的含义、要求与主要内容?(20分) 答:法治思维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解读。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与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就是指个人如何瞧待与对待法律,规则意识就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瞧待与对待自己。一般来讲,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1)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就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就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现代国家会有很多规范,如宗教规范、道德规范、团体规范与行业规范等。法律至上要求这些规范都不得超越法律规范,都不得与法律规范相抵触,都必须遵守与服从法律规范。这里的法律,既包括宪法,也包括其她一般法律。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就是其

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 三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1.依据一 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后才得以正确回答。 在大革命失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党内普遍认为:中国革命应以城市为中心。中共中央要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因为,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看,俄国十月革命是以城市为中心革命成功的典型。从中国实践来看,辛亥革命是从大城市开始的。大革命也是以大城市为中心而波及全国的。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

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6月的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明确指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的信,认为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封锁城市,用广大农村的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取得胜利。这进一步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终结性考试一

试卷代号:1394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 试题:1949年10月1日,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年迎来了她的70岁生日。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请试述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0分)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同时还包括同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为此,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有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 中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的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终结性考试一 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9年春季学期 “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A(开卷) 一、结合个人实际,论述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80分)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试述如何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0分) 答: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就是通过规定国家权力的界限和组织方式,来实现对人民权利的制度化保障。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宪法存在的必要。约束政府权力,保护个人权利,乃是宪法的核心问题。 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宪法是国家颁布的法律中的一种,它和普通法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宪法和普通法律又有所不同,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指宪法在法律方面的特有属性。也就是它同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而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体现出了宪法是根本法的特性的。 第一,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所规定的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权的组织形式,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体系及组织活动原则等等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制度。其他普通法律所涉及的内容仅是国家和社会中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属于局部性的社会现象和法律关系,如教育法只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刑法解决犯罪与刑罚的问题,由此可见,在宪法的内容上看,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它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的地位。 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无效。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

2019年反洗钱阶段、终结性考试

判断题 l、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对通过交易监测标准筛选出的交易进行人工分析,不作为可疑交易报告的,可直接排除,无需记录分析排除的合理理由。(错) A 对 B 错 2、金融机构反冼钱合规管理部门可以承担部审计监督的职责(错)。 A 对 B 错 3、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环节包括了贷前调查、贷后定期识别及贷后检查等(对)。 A 对 B 错 4.根据《反冼钱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应当配合反冼钱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对)。 A 对 B 错 5、《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国境依法设互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对) A 对 B 错

6、要求开互匿名账户不属于银行害户冼钱风险分类的参考指标(错)。 A 对 B 错 7、反冼钱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冼钱风险,因此在建互部控制时必须以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各个业务环节潜在的风险,通过适当的程序、措施避免和减少风险(对)。 A 对 B 错 8.反冼钱检查现场作业结束时,检查组应退还全部借阅材料,并与被查单位举行离场会谈(对)。 A 对 B 错 9.联合理会1267委员会是负责制裁“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专门委员会(对)。 A 对 B 错 10、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解散时,可将害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自行处置(错)。 A 对 B 错 二、单选题

1、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报连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致使冼钱后果发生的,国务院反冼钱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B)罚款。 A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 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 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 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2、选项易的发生额都在200万元以上,哪一种属于大额交易报告的围。(D) A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转贷业务项下的交易 B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下的情务掉期交易 c 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发起的税收、错账冲正、利息支付交易 D 非自然人银行账户与其他银行账户之间转账交易 3、中国人民银行设互(B),负责接收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A 反冼钱局 B 中国反冼钱监测分析中心 c 保卫局 D 分支机构

终结性考试答案 (2)

试题为随机生成,没有顺序,使用查找功能(Ctrl+F)搜索题目关键词查找答案 "题目:最初实行分封制的朝代是()。答案:周朝 "题目:齐桓公时期的一位著名宰相是()。答案:管仲 "题目:道家的创始人是()。答案:老子 "题目:孔子著名的弟子有()。答案:72 "题目:墨子从其“兼爱”的立场引申出来的一个观点是()。答案:“非攻” "题目:提倡“大丈夫”精神的一位先秦思想家是()。答案:孟子 "题目:“大九州说”的创始人是()。答案:邹衍 "题目:“隆中对”中,诸葛亮建议刘备首先要占领的地方是()。答案:荆州 "题目:鲁班的发明很多,被誉之为()。答案:巧人 "题目: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答案:七字句 "题目:《元嘉历》的创立者是()。答案:何承天 "题目:《齐民要术》一书总计()。答案:92篇 "题目:“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这两句诗见于左思的()。答案:《咏史》其五 "题目:李清照词作中,描写自然风光的一首是()。答案:《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题目:辛弃疾下列词作中,对主和派进行嘲讽与抨击的一首是()。答案:《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题目:孔尚任的《桃花扇》共有()。答案:四十出 "题目:中国古代书法家中被称为“书圣”的一位是()。答案:王羲之 "题目:龙山文化中最知名的陶器是()。答案:黑陶 "题目:孟庙的主体建筑是()。答案:亚圣殿 "题目:山东省被称为“鸢都”的一个城市是()。答案:潍坊 题目:在政治上,鲁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答案:错 题目:在经济政策上,齐国重视发展农业。答案:错 题目:齐文化、鲁文化大范围、大规模的交流融合是在春秋时期。答案:错 题目:孔子的父亲臂力过人,是当时著名武士。答案:对 题目:孟子主张“性善论”。答案:对 题目:姜尚又名吕尚。答案:对 题目:伍子胥竭力推荐孙武,吴王阖闾便任命孙武为将军。答案:对 题目:扁鹊因为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被蔡桓公杀害。答案:错 题目:何承天制定的《元嘉历》,第一次采用定朔来安排历日。答案:对 题目:左思现存作品数量不多,仅有赋两篇,诗十四首。答案:对 题目:辛弃疾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答案:对 题目: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见于李攀龙的诗作《与转运诸公登华不注绝顶》。答案:错 题目: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多宝塔感应碑》。答案:错 题目:李成以画山水画为主,是宋代山水画的一代宗师。答案:对 题目:龙山文化时期手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尤以制陶业最为发达。答案:对 题目:孔庙始建于孔子死后100多年。答案:错 题目:自然神,指的是自然现象被人格化之后升格的神。答案:对 题目:《山海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是一部上古神话总集。答案:错 题目:潍坊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其中的“糊”最能体现其美之所在。答案:错 题目:在伴奏上,吕剧的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答案:对 "题目: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答案: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

终结性考试三-考试必备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100分) 答: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要生产剩余价值则必须生产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当者。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了新商品中。剩余价值考察的是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显然,此“增殖”非彼“增值”,但决定了经济现象领域中的价格和利润增长运动。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给出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因为劳动力的价值有特殊性,它不但能创造出新...剩余价值是指剥削自劳动者劳动价值中的利润,即“劳动者创造的被资产

阶级无偿占有的劳动”。关于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剩余价值应该归无产阶级所有。剩余价值的含义并不统一,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是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剩余价值”是与“自用价值”相对的概念,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如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不够或仅够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没有一点剩余,那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如工人创造的价值若还不抵其工资,他便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只有创造的价值比工资多,他才创造了剩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因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的培养、教育费用和维持其家庭成员生活的费用,而这恰恰就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 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 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100分) 答: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

2020春期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2)

试卷代号:1394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 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分) 参考答案: 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战经验的积累,オ能加以回答。 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一部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农村,在那里开始探索上山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的新的途径,后来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网山;另一部分

则从广州西北郊转入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客观环境迫使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革命者深入到农村区域去坚持革命斗争。 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同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更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信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这些事实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辞,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