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

成因、影响及应对

———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

易宪容

内容提要由于当前石油基本上是一种金融品,其价格主要不是取决于实体性的供求关系变化,而是取决于市场对这种供求关系变化的预期。投资者预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再加上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操作,国际油价实际上一直处于“随机游走”状态。市场一旦预期未来石油可能供过于求,就容易导致油价暴跌,这就是当前国际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所在。投资者及企业应该从这个视角来理解油价的暴跌并寻求理性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国际石油价格金融品定价基础市场预期

从金融视角看国际油价的暴跌2014年国际市场的第一只黑天鹅非国际油

价暴跌莫属。国际油价由2014年中的每桶107美元暴跌到12月最低的每桶53美元,下跌幅度达53%以上。单从这一轮油价暴跌幅度来说,可以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油价跳水式暴跌相媲美(当时国际油价从每桶147美元暴跌到每桶33美元),而且国际油价这种暴跌的趋势在2015年还在继续。

国际油价暴跌不仅引发俄罗斯的卢布危机和不少产油国的经济衰退,也引发国际市场利益关系格局的重大调整以及油元资金流向的逆转等一系列重大的金融市场问题。这些影响严重冲击着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国际油价暴跌趋势在2015年继续发酵,它将给2015年国际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Kenneth Rogoff 一言中的:“油价将成为2015年的大事,它让一代人受到难得一遇的冲击。”①

对于2008年那次国际油价的暴跌,市场上的共识是国际投行等金融机构联手“做空”的结果,是一次纯粹的金融操作,也是当时国际金融机构之间一场重大的利益博弈,甚至还可能是这些国际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操作联手来“坑杀”客户,所以当时国际油价的暴跌及市场剧烈震荡主要与金融操作有关而非市场实体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

与2008年相比,这一轮国际油价暴跌,尽管剧烈程度及市场震荡的程度都要小,但它延续的时间更长,因此多数分析认为这次油价暴跌的原因不会如2008年那样简单。比如,颜至宏认为,这次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博弈;二是不同能源类别,如锂电池与页岩油跟传统石油能源之间的博弈;三是石油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②因此,这一轮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并不只是源于世界石油生产供给过剩、石油需求下降所导致的价格理性回归,

27

也不仅是国际金融机构对市场的操纵,而是一场错综复杂、牵扯面极广、多个大国卷入其中的多边博弈。

不过,尽管每次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往往是多重原因合力的结果,但核心问题只有一个。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够把握到每一次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原因的实质所在。比如,从1970年以来国际油价变化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重要的周期:1970~2003年为前一个周期,

2004年到现在为后一个周期。为何这样区分呢?主要看国际油价波动是以实体因素为主导,还是以金融因素为主导。这是把握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核心所在。

1970~2003年这一个周期的国际油价波动,尽管有金融因素起作用,但基本上是以实体因素为主导。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每桶首次突破10美元;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每桶突破20美元;1980年,每桶突破30美元;1981年初,每桶高达39美元,随后国际油价逐步回落。尽管1986年国际油价曾一度跌落至每桶10美元,1990年国际油价也曾瞬间暴涨至每桶40美元,但有长达20年的时间国际油价基本上徘徊在20美元上下。这个时期国际油价的波动基本上是由石油的实体因素的供求关系所决定,所以国际油价很容易被卡特尔式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垄断性的方式来操纵,使得油价上涨幅度达10倍。2004年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2004年每桶突破50美元;2005年突破70美元;2007年冲到100美元附近;2008年最高达147美元。在这个时期,尽管石油供求的实体因素对油价上升有影响,如有学者认为中国工业产出的增加引起石油价格上涨及石油产出增加③,但金融因素对油价波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卡特尔式垄断性定价,还是地缘政治及自然因素,都可能是形成油价上涨预期的重要因素。比如,2003~2011年,国际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相关金融工具的投资需求急剧膨胀,大宗商品相关资产价值从130亿美元增加到4500亿美元,远远超出了这些产品的实体性需求,从而使得国际油价的变化不取决于实体供应关系变化,而是取决于市场预期变化。④Manera等的研究发现,投资者的投机性行为对21世纪以来的油价波动有着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期货市场上的短期行为影响最为显著。⑤比如,2009年,国际油价从1月低位32.7美元涨至10月高位82美元,全球五大能源交易商,一面大手买入原油,另一方面出售期货合约,通过这种套利大赚40亿美元,国际油价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波动并被推高。⑥近年来,这种趋势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越演越烈,金融因素成了决定国际油价波动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只有从金融视角来分析当前国际油价的暴跌,才能把握问题之实质,才能揭示当前国际油价暴跌之谜,从而更好地了解国际油价未来之走势。本文试图从金融视角来研究当前国际油价剧烈波动之原因及影响,探讨国际油价未来走势及应对之策。

国际油价的金融化、期货化

改变了石油的定价基础

可以说,2014年以来的国际油价暴跌,给实体经济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影响。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不少国家的整体物价水平下行甚至出现通货紧缩,一些产油国经济陷入衰退等,同时也改变了市场对欧美货币政策的看法。当前已涌现了大量分析石油市场的文章与报告,比如,世界银行2015年的《全球经济展望》就有专章深入探讨当前国际油价暴跌之原因⑦,但这些讨论往往主要用现有的数据来分析石油市场的基本供求的实体因素以及这些实体因素对石油价格变化的影响。

不过,雷鼎鸣认为,和20世纪80年代国际油价升跌与真实商业周期密切相关不同,这次国际油价升跌与实际石油需求没有多少关系,主要是供应增加及可能的价格战所致。⑧颜至宏同样认为,这次国际油价暴跌已经不是石油价格回归那样简单了,而应从不同的利益博弈角度来理解。⑨陈大为则认为国际油价暴跌是为了挤垮美国页岩气产业。⑩不过,无论是从哪一个实体的角度来分析,都无法回答当前国际油价为何会如此剧烈波动,因为,当今的国际石油早就金融化、期货化了,

37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

早成了一种完全的投资产品。

徐家健认为,如果请计量经济学家预测油价升跌,肯定是不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的,因为通过对现有的数据进行严谨的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家得到的结论是,原油价格走势与资产价格

的“随机游走”没有多少差别。

○1香港信报社评也认为,油价作为一种资产价格,其变化是捉摸不定的。而且,与股市、债市相比,油市又多了地缘政治这个扑朔迷离的因素。产油国与耗油国错综复杂的利益盘算,不同产油国围绕着市场份额的角力与竞争,乃至油价高低背后的地缘势力争议,使得油价更易剧烈波动,而非供求变化表面上那样

简单。○12也就是说,国际石油作为一种投资品,其

价格的波动与股票价格的变化没有多少差别,如果加上地缘政治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国际油价的随机性会更严重,所以,国际油价暴跌主要与石油的金融属性有关。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实质性产品或消费品的价格可由实际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而投资品的价格则是“随机游走”的呢?实质性产品及投资品各自的定价基础是什么?两者的价格机制又是如何运作的?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了,把国际石油视为投资品,那么对当前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就容易理解了。

在此,我们先从“什么是金融”入手。一般来说,金融是指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特定媒介对资源的跨时空的配置,即资金的剩余者通过某种媒介把资金转移到付出一定成本的资金不足者手中使用。从金融的定义出发,金融交易与一般商品(或实质性商品)的市场交易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任何一种金融交易都是跨时空的资源交易,其支付更多地表现为未来性;金融交易的未来性,使其交易成本与收益无法事先确定,其表现为不确定性;而金融交易支付的未来性及不确定性,也就决定了金融交易必须通过一种特定媒介(合约)来完成与保证。可以说,任何金融交易都是通过合约来联结,而合约又是一种或企业、或组织、或个人、或国家的承诺或信用。在金融交易过程中,不同的信用所具有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因此,金融交易又可定义为对信用的风险定价,国际油价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就是对石油期货合约的信用风险定价。它既有市场价格一般性,也与实质性产品的定价有很大不同(即投资品与消费品

的定价机制很大差异性)。

○13尽管市场价格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比如时间、空间、主观、客观、不确定性、风险、交易成本、个人偏好、定价方式、社会心理等,但市场价格机制的三大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即传递市场信息、对分散化决策的当事人的行为激励与约束、促使

稀缺资源有效配置。○14不过,对于消费品与投资品

来说,或对于实质性产品与金融产品来说,两者的定价基础、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运作机制等是有很大差别的,而正是这种差别成了我们理解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重要切入口。

比如,对于消费品或实质性产品来说,其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效用或使用价值,购买是为了使用。而产品的效用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都是有限的并以当事人的可支付能力为基础的。由于交易当事人的效用及可支付能力不同,加上市场信息不对称及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产品的市场价格永远是买者与卖者对价的结果,但是通过市场的有效竞争最终可达到均衡价格,即使市场上常见的策略性定价也是如此。

可见,消费品定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任何市场价格都是买卖双方对价的结果,由于交易者出价策略、偏好、需求、所获得信息、产品的可替代与互补性等不同,所以市场价格不是唯一的,而是存在一个区间。二是卖者的边际成本、买者的需求及对产品的支付能力是消费品定价基础,也是商品价格形成的底线。在一般情况下,超过这种对价的上下限底线,交易无法实现,价格更是无法形成。三是交易者对价格的变化都十分敏感,它是交易者市场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条件。四是均衡价格在供求关系调整过程中得以实现。

对于投资品或金融产品来说,其定价基础、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运作机制与消费品有很大同。一般来说,任何投资品的交易目的都是为了预期收益,即买是预期以更高的价卖。只要投资品预期升值,投资者对其投资品的购买是多多益善,这时投资需求可无穷大。可见,投资品的定价基础

4

72015.3

是投资者的市场预期。而市场预期又由投资者心理因素及风险偏好、金融市场条件(包括融资成本的高低、融资获得性容易程度及杠杆率高低)等因素决定。而且从投资品的特性来看,投资品都是一份份标准化的信用合约,投资品就是金融机构对不同信用关系的风险定价。○15在这种条件下,投资者对资产价格并不敏感。投资者关注的不是具体投资品的价格高低,而是投资品未来价格如何变化或预期收益。如果预期价格上涨,投资者会继续买入,甚至放大杠杆率买入。如果预期价格下跌,投资者会纷纷退出这个市场,投资需求可以降低到零。所以,投资品的需求可以从零到无穷大。由此可见,投资品的定价基础、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运作机制与消费品有很大差别。如果有这样的分野,我们对石油的风险定价的内涵就容易理解了。

石油看上去是一种实质性的产品,有实质性的消费与生产,但当前石油交易早就金融化、期货化了,石油的价格完全来自期货市场的定价。如果石油仅是一种实质性产品,它的供求关系变化往往是缓慢的,是不会突然出现暴增或暴减的,其价格也不会暴跌或暴涨。比如说,2014年以来,全球石油的供应并没有显著增加,虽然全球经济不景气可能使得石油的需求有所下降,但也不至于使这种供求关系在短期内突变。但是,石油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而石油的价格却出现暴跌,这就说明2014年下半年石油价格暴跌与实体的供求没有多少关系。

还有人认为,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导致石油供给增加,而特斯拉电动车的普及导致石油需求预期下降。但是从页岩气开采历史来看,2007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就开始井喷式增长,而2014年产量增长并不像前几年那样显著,且页岩气未来产量增加同样也是缓慢的。并且,特斯拉2008年推出第一辆电动汽车,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12年逐步大量生产,假如特斯拉预计由于电动车的生产而导致石油需求减少及油价大跌,恐怕也不会大举生产电动车。也就是说,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的实体性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更不会由这种关系变化导致国际油价的暴跌。

但是,当石油产品金融化、期货化之后,石油完全是一种金融投资产品并与实质性产品的联系变少。国际石油的定价基础及价格运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不是由实质性产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而是由市场预期或对石油供求基本面的预期来决定。当市场预期油价上涨或预期未来石油供不应求时,大量资金涌入,油价会上涨再上涨,最后石油价格泡沫也就会在此过程中形成。当这种上涨预期逆转时,油价就会下跌,而且还可能出现油价下跌再下跌,并使以前形成的油价泡沫破灭,导致油价的暴跌。所以,当前国际油价暴跌更多的是投资者预期未来石油需求会减少或石油供给会增加,而不是当前实际石油供求关系发生了多少变化。比如,产油国地缘政治战火一起,油价立即上涨;看到美国页岩气开采的油井减少,油价也马上上涨;而看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及美国石油库存增加时,油价又马上下跌。国际油价就是在这种随机游走中波动。正因为油价是由市场预期来决定的,而市场预期一旦形成要想逆转并不容易,所以,当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暴跌或油价泡沫破灭之后,要让油价重新回到原有的高位并非易事,反而继续下跌的风险更高。再加上人为的金融操作,国际油价更是容易暴涨暴跌了。

同时,石油又是一种实质性的商品,石油的价格取决于对长期基本面的预期增长。当油价暴涨时,不仅会导致各国压缩对石油的需求,也会让各国及企业考虑转向用替代燃料。开发新能源,如增加对深海、极地、沙漠和传统油田深层等的开采,开发生物燃料、焦硫砂及页岩油等,及开采技术革命等,从长期来看都会从根本上改变未来能源的供求关系。而这些产品、技术、开采方式等一旦形成,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或退出市场的,再加上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及效率提高、规模扩大,这自然会影响对现有石油能源供求关系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这不仅会冲击石油供求的实质性关系,也会进一步强化石油市场价格下跌的预期,导致国际油价的下行压力比上涨压力更大。

可见,由于当前石油基本上是一种投资品,其价格不是取决于实体性的供应关系,而是取决于

57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

市场对这种供求关系的预期。投资者预期或市场预期是一种心理因素,既面对未来也是不确定的,再加上更多的金融操作,国际油价的变化永远处于“随机游走”状态。一旦预期未来石油市场可能供大于求,就容易导致油价暴跌。这就是当前国际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所在,而油价的上涨则有待于市场预期的逆转。

国际油价暴跌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2014年下半年以来,尽管国际油价暴跌没有

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但它对全球金融市场

的影响与冲击是巨大的。首先,从产油国来看,如中东石油输出国、俄罗斯、拉美产油国、加拿大等,油价暴跌让这些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而首当其冲的是俄罗斯。由于油气在俄罗斯出口中占比达

75%,俄罗斯的经济超过一半、上市公司超过

70%与石油能源有关○16,所以,国际油价暴跌,再

加上乌克兰危机、美元强势及欧美国家对俄罗斯

的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使得卢布迅速贬值,外债偿还能力日益减弱,国际资金逐渐撤出,在当时的俄罗斯随时都有可能触发金融危机。为了阻止卢布的下跌,俄罗斯央行不得不在

2014年12月的一个星期内两度加息,一下子把基准利率调高至17%。这无疑是让俄罗斯企业及经济服毒医病。还好,在俄罗斯央行大幅升息及干预汇率下,卢布终于在12月26日止跌回升了37个百分点至三个星期高位。这时,尽管卢布最为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国际油价暴跌所导致的俄罗斯经济衰退危机并没有结束,而且会延续一段较长时间。因为,油价暴跌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十分严重,它不仅导致货币严重贬值,企业债务负担全面上升,资金全面外逃,而且严重冲击着俄罗斯的产业结构,而这种冲击的后遗症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同时,新兴市场股市、汇市也由于油价暴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比如,2015年3月6日,土耳其里拉与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汇价都跌到历史最低水平,分别为2.63里拉与15.4比索。与此同时,巴西货币雷亚尔也跌到1美元兑换3.06雷亚尔的10年半最低水平。还有,当天南非货币兰特也跌到

12.06兰特兑换1美元,为2001年来历史低点。此外,印尼盾兑换美元汇价也跌到1998年以来最低,哥伦比亚比索则是6年来的谷底等。那些小

的产油国如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的货币,其下跌更是惨不忍睹。不过,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当前新兴国家的债务主要是以发行本币债券融资为主,而不是以外币债券融资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当本币汇率暴跌时,则可降低外币债券融资的汇率风险。

此外,油价暴跌也严重冲击着加拿大的经济(2008年金融危机对加拿大经济的冲击不是太大)。这不仅让加拿大的物价下跌,也让加拿大经济增长面临着下行的严重风险,使得加拿大央行不得不在2015年2月突然降息,以此来挽救可能会下跌的经济。尤其加拿大的石油城市卡尔加里,早几年由于油价暴涨,从而使得这个城市短期内富裕起来,房地产市场由此繁荣,房价飙升。但是2014年下半年油价暴跌,立即让这个城市的经济熄火,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严重危机。2015年

2月份房地产的销售下跌39%,面临着房地产泡沫破灭之风险。如果加拿大产油省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其风险将蔓延到整个加拿大的银行体

系甚至全球金融市场。

其次,国际油价的暴跌还将显露出“万亿美

元”利益博弈的问题。

○17而这种博弈又可分为产油国与石油进口国之间的财富转移问题及产油国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可以说,国际油价暴跌,对石油进口国或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据推算,如果国际油价下跌至40美元,印度

未来两年经济增长从6%增至6.7%,中国由6.2%升至7.1%。○18巴西、南非、土耳其、印尼和菲

律宾等新兴经济体同样受益。而美国的消费者则

一年可节省1000亿美元。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则可以从3.1%上调至3.5%,德国则从0.5%上升1.5%。也就是说,油价暴跌或通过价格机制的财富转移,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与复苏的动力,同时这种财富转移也会影响全球资金的流向,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因为,油价暴跌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最大冲击

6

72015.3

是流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油元将枯竭。过去十年,石油输出国从上涨的油价中赚取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以不同的方式流入国际市场。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是美国政府国债的第四大海外持有者,持有规模为2680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的需求支柱。○19油元的流入既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了流动性,刺激资产价格上涨,同时也压低了借贷成本。如果国际油价由高位下跌到每桶60美元左右,那么这些趋势将出现转变,因为产油国的利润将可能减少近5000亿美元。这样流入国际市场的油元将会减少甚至枯竭。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它将对2015年的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第三,近期油价暴跌对全球市场的最大影响是各国央行竞相采取量宽货币政策。比如,先是中国央行降息,接着有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土耳其等二十多个国家央行都在降息,或是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丹麦把官方存款利率降为负值。即使是最重视稳定的国家也采取了出人意料的动作,例如,瑞士央行除了降低利率,还突然宣布“脱欧”;新加坡也出人意料地改革汇率制度。随后,欧洲央行采取了规模庞大、限制相对更少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一句话,全球各国央行都在采取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因为,目前各国央行都在担心,或是通货膨胀率不能提升到正常水平(即通货膨胀率目标2%),或是出现通货紧缩。比如,美国过去12个月的通货膨胀年率为

-0.1%;而英国最近消费物价涨幅也仅为0.3%;欧元区的消费物价下降到0.6%;中国2015年1月份的消费物价下降到0.8%等。面对过低的通货膨胀率,各国央行或推迟退出量宽政策,或是加大量宽的力度。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德斯坦认为,当前全球物价处于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油价暴跌。各国央行以低通货膨胀率为借口,实际上担心的是经济实质增长和就业,担心的是政府债务负担过重。但是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过度扩张,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把资产价格全面推高,新一轮的金融危机爆发。○20

可见,油价暴跌不仅会对全球的利益格局造成重大调整,资金的流向发生变化,也会影响与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方面,给全球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这也是最近中国央行把油价暴跌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的原因所在。

中国政府如何来应对油价的暴跌2015年以来,油价暴涨暴跌已经成为一种常

态。1月13日,国际油价一度下挫达4%,纽约期油每桶44.2美元,再创近6年低位。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国际油价一跌再跌,可能成为2015年国际市场最大的风险。因为对于金融性石油产品来说,它的价格变化并不能仅用石油的供求关系变化来解释,更不能仅用原油的生产成本及市场竞争性来解释,而是主要由市场预期来决定。

那么,1月份纽约期油跌到每桶44美元,是不是已经到底了呢?这主要看油价的预期如何变化。如果预期逆转,市场投资者都预期油价会上涨,那么这个价就是见底了。如果油价的预期没有逆转,那么国际油价有可能会继续下跌。从1970年以来,油价曾经出现过6次跌幅达50%的大跌市,只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跌市与这次最接近,同样主要是受到预期长期供应过多的冲击。在1985~1986年间的油价大跌市中,油价在短短4个多月急挫67%。如果这次油价也与上次相若,那么当前油价距见底则还有不少差距,即当前油价可能跌到每桶40美元以下。

那么当前油价预期又是如何决定的呢?这既与国际原油长期基本供求的预期有关,也与主要计价货币美元强弱有关,因为作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如果美元走强,那意味着油价还会下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美元强势估计是一种趋势,并不会有多少改变。同时,油价预期也与金融市场条件如利率水平、杠杆率等有关。如果中国政府及投资者把握油价变化的这种特性,那么就能更好理解当前油价的一跌再跌及未来趋势了。

不过,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中国政府在处理这次油价一跌再跌问题上,往往只是把石油看做实质性产品在处理,而不是把石油看做一种金融投资品。比如,中国海关资料显示,2014年12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3.4%,达到破纪录的每天715万桶。再如,中石油旗下的贸易公司中国

77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

联合石油,2014年10月在普氏交易视窗破纪录地采购了47艘船货,相当于2400万桶。同时,中国于2014年11月20日罕见地发布声明,称已经完成战略石油储备第一阶段目标,计划于2020年之前完成第二阶段的战略储备计划,将再额外持有1.7亿桶原油。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的石油进口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所垄断,而中国又是一个石油进口依赖度达60%的国家,当油价下跌时,这些部门增加对原油的进口,看上去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在价格下跌后进口原油的价格肯定会比最高价格水平低许多。比如,假定中国2014年11月原油进口均价为每桶75美元,那么与6月每桶107美元相比,节省成本达30%。但是与当前每桶45美元相比,则每桶又高出了30美元,价差高达

66%。如果以每天多进口100万桶计算,那么多付出进口成本就高达9000万美元之多。

也就是说,我国因油价持续下跌而不断加大原油进口量,但这并没有引发国际油价反弹,反而国际油价还在持续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原油进口为何没有作出调整呢?可能最大问题还在于没有看明白当前石油产品早就金融化、期货化了,它的根本性质是金融投资品。而石油作为金融投资品,其价格根本上与实体石油的短期供求变化没有多少关系。价格上涨时,只要预期上涨,油价还会上涨;价格下跌时,只要预期下跌,油价还会下跌。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在进口原油上可以省下巨额的成本。

此外,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也是一次重大的利益关系调整。通过这种利益关系调整,既可促进国内居民消费,也有利于降低相关企业的运营成本,但关键的问题是政府要建立起一套普惠国民的利益机制。因为汽油作为居民一项重要的生活消费品,其价格下跌实质上可以看做对居民的一项税收减免。美国政府就认为,这次油价暴跌,可让美国居民一年节省加油成本1200美元,而这也成了当前美国居民增加消费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这套利益分享机制好像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内居民实际分享到的油价下跌好处远低于国际市场。可见,对中国政府来说,油价暴跌是一次减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天赐良机,关键是要制订一套好的应对机制。无论是原油进口价格谈判,还是国内利益分配,政府既要对作为金融品的石油的价格预期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又要制订一套普惠国民的分享机制,并以此来带动国民消费及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①○18许昌平:《油价跌,影响全球GDP 》,(台湾)《工商时报》2015年1月9日。

②⑨○16颜至宏:

《多层博弈牵动油价大战》,(香港)《信报》2014年12月30日。

③Ratti ,R.A.and Vespignani ,J.L.,“Liquidity and Crude Oil

Prices :China ’s Influence over 1996~2011”,Economic Model-ling ,2013,33(6),pp.517~525.

④Niahimura ,K.G.,Financial Factors in Commodity Markets ,

Speech at the Paris Europlac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orum ,To-kyo ,

28November ,2011. ⑤Manera ,M.,Nicolini ,M.and Vignati ,I.,Returns in Commodi-ties Futures Markets and Financial Speculation :A Multivariate

Garch Approach ,Fondazione Eni Enrica Mattei Working Papers ,

674,May ,2012. ⑥毕老林:

《交易商囤油博弈》,(香港)《信报》2015年1月12日。 ⑦World Bank ,“Understanding the Plunge in Oil Prices :Sources and Implications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Ch.4,pp.155~

168,2015,January.

⑧雷鼎鸣:《石油价格战的影响》,(香港)《信报》2014年12月19日。

⑩陈大为:《页岩气出手,石油价格战恐有排打》,(香港)《信

报》2014年12月30日。

○1徐家健:《油价升跌还看供求》,(香港)《信报》2015年1月22日。 ○12○1

7香港信报社评:《“黑水”再变“黑金”?阴谋论外一章》,(香港)《信报》2015年2月23日。

○13

卡尔·布鲁纳、艾伦·H.梅尔茨:《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第58、69页。 ○14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264页。

○15谢德宗:《货币银行学》,(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82~300页。 ○1

9林行止:《油价下挫通货紧缩掩至,经济转型内地尚佳》,(香港)《信报》2014年12月10日。

○2

0费尔德斯坦:《低通货膨胀很可怕吗?央行过犹不及》,(香港)《经济日报》2015年3月7日。作者简介:易宪容,195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

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 芸〕

8

72015.3

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基于金融视

角的分析

作者:易宪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刊名:

江海学刊

英文刊名: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15(3)

参考文献(16条)

1.许昌平油价跌,影响全球 GDP 2015

2.颜至宏多层博弈牵动油价大战 2014

3.Ratti,R.A;Vespignani,J.L Liquidity and Crude Oil Prices:China’s Influence over 1996 ~2011 2013(6)

4.Niahimura,K.G Financial Factors in Commodity Markets,Speech at the Paris Europlac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orum 2011

5.Manera,M;Nicolini,M;Vignati,I Returns in Commodi-ties Futures Markets and Financial Speculation:A Multivariate Garch Approach,Fondazione Eni Enrica Mattei Working Papers,674 2012

6.毕老林交易商囤油博弈 2015

7.World Bank Understanding the Plunge in Oil Prices:Sources and Implications 2015

8.雷鼎鸣石油价格战的影响 2014

9.陈大为页岩气出手,石油价格战恐有排打 2014

10.徐家健油价升跌还看供求 2015

11.香港信报社评“黑水”再变“黑金”?阴谋论外一章 2015

12.卡尔·布鲁纳;艾伦·H.梅尔茨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2010

13.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 2008

14.谢德宗货币银行学 1993

15.林行止油价下挫通货紧缩掩至,经济转型内地尚佳 2014

16.费尔德斯坦低通货膨胀很可怕吗?央行过犹不及 2015

引用本文格式:易宪容当前国际市场油价暴跌的成因、影响及应对--基于金融视角的分析[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15(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