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职生就业心理准备

中职生就业心理准备

中职生就业心理准备
中职生就业心理准备

中职生就业,你准备好了吗?

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出现农民工和中职毕业生就业需求旺盛的现象,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及家长,你对走出社会就业准备好了吗?

一、中职生就业要克服几种心理误区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在薪资待遇方面:很多中职生初次就业月工资要求不低于1000元;在工作环境方面:很多学生希望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在行业选择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IT、通讯电子类企业;在公司规模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大型国企,大型跨国公司与行业内著名企业。这些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明显属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2、就业随意性心理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职业兴趣、跳槽(辞职)原因、职业选择等缺乏明确认识。

3、缺乏前瞻性就业意识

前瞻性就业意识就是能在就业中确立长远的眼光,善于发现在职业中隐藏的发展潜力。许多学生愿意选择已处成熟期的企业,愿意做大企业的员工,不愿意选择处于上升期的企业,不愿意做。实际上,上升期的企业的员工,中小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更有发展的机会。

4、就业被动性心理

在实现就业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中职生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表现了过多的不作为。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相反,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的,自己动手设计就业推荐材料的,自己在企业劳动实习被企业留用的占极少的比例。

5、就业自卑心理

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低学历,使自身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在外地就业的情况下,外劳与本地劳动力存在的事实差距易使外劳产生自卑心理。

6、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

主动融入心理差,特别是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圈的心理差,很多学生固守自己的生活圈,人际圈,而没有想到拓宽的必要性;妒忌心理作崇,特别妒忌与自己条件相当而比自己更突出的人;不知道和自己的直接上司融洽关系,很多学生认为(组长,线长)是绿豆大的官,自己凭什么要服从他,从而导致彼此关系紧张;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团队精神。

7、怕苦畏难心理

很多学生在学校就在校期间就缺乏吃苦精神,不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末来就业做好理论准备。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出差、加班,不能独自克服在外地工作时生活上的不方便等。

8、欠缺创业意识

中职生在谈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有效就业时,往往过多强调创业在资金、技

术、人才、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困难。有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创业对自己来说过于遥远。很少有学生表示出强烈的创业愿望,

二、中职生要从现在开始为就业作准备

1、转变择业观念,正确定位自己,“先就业,再择业,再深造学习”

从入学第一天起,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即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因学历较低,在人才市场上中职生很难与大学生争饭碗,这样,所谓热门专业的“含金量”也就显得不足。但是,中职生如果把观念换一换,突出自己拥有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的优势,“先就业,再择业,再深造学习”,那么当初自己选定的这个热门专业就应该能在人才市场上发挥作用,给自己就业找到一席之地。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和家长一提到就业,仍是非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去,到民营企业、服务行业或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似乎就不是就业。这是典型的非理性选择,是不现实的,从而影响就业。

2、抛弃专业对口的强烈愿望

中职生就业很难专业对口,因为中职生就业基本在生产一线,流水线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很难专业对口,何况中职呢?

3、树立一线意识

现在高职毕业生,一般的高专毕业生就业,都在生产服务一线,从普通工人干起,中职也就理所当然了。

4、树立发展意识(长远意识)

无论是岗位还是薪酬,企业给予中职毕业生的都是一个较低的起点。但是,谁能得到岗位调整或晋升,谁能得到加薪,并不取决于你是中职生还是高职、高专生,而取决于你在现实岗位的表现,因此,中职生一定要有长远意识,埋头干好本职工作,相信付出终有回报,天道酬勤。

5、坚持务实态度,不好高骛远

中职生求职时必须务实,踏踏实实地从低做起,千万不能眼高手低。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6、学好专业课,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要使中职生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与众多的大专生、本科生竞争,就必须突出中技生的特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中职生必须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考取其他专业的上岗证,为将来就业掌握多门技术,创造更多条件。如:数控专业要求学生一上岗就能操作数控机床,能简单编程,能基本看懂图纸。钳工专业能熟练操作普通机床,能看懂图纸,能设计简单的工艺流程。幼师专业要能唱歌,能跳舞,能讲故事,能书写美术字,能绘儿童画,能做手工,能授课。计算机专业要录入速度快,软件操作精,网页制作美。……

7、注重非职业技能即个人素养的的培养

中职生就业,需要一技之长,但更需要个人素养,如纪律观念、合作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礼仪举止等,这是中职生就业最需要的职业素养。一个中职生能否受用人单位欢迎,能否受同事欢迎,能否得到提升加薪,关键在于具备不具备这些个人素养。

8、要有浓厚的创业意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合格的士兵。中职生不要妄自尊大,但更不能妄自菲薄。现在正是中小企业、个私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年创业的黄金时期。中职生有实用技术,有市场意识,有务实踏实的精神,完全具备自主创业的条件。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 学生在树立自己理想设计未来时往往“趋高”,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的期望与现有水平能力有很大差距,问题是对自身认识不足,不能立足于现实,不知道自己在何种位置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欢迎阅读!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1: 我从定西农村一所初级中学毕业之后,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便选择了玉门石油机械中等专业学校。 在学校,我不用面对升学压力,不用面对让人头痛的数字和文字,而是每天接触自己感兴趣的电焊,学习自己喜欢的焊接技能。或许是因为对焊接专业非常热衷,我在学校的学习非常勤奋,而且乐在其中,初中学习时的枯燥在技能学习中并没有体会到。在学校,除了每天提高自己的技能外,我还经常参加各类技能比赛,并获得了不少荣誉。 两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被中国北车塔筒场玉门分公司招聘为焊接技师,开始了自己的焊接生涯。 在这家公司,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还担任了焊接小组组长一职。在工作岗位上,我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后来,通过师傅引荐,我

在北车塔筒场总部成功就业,先后到内蒙、甘肃瓜州等地从事焊接工作。在新环境,我依旧能很快适应工作,继续延续以往的努力和钻研,最终换来的是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迎来了我焊接事业的顶峰。 2013年,在外打拼4年的我不想一直在异乡拼搏,于是我辞掉了不错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家乡定西市安定区内官镇,我用在外打工的积蓄和家里的部分资金支持,开了一个铝合金钢门窗综合经营部,生意非常红火,收入也很可观。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当时的选择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上普高还是职校,都要看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职生成功就业的事例2: 来自烟台机械工程学校的温云飞荣膺本届全市职业学校学生商业计划书大赛冠军,他将带着他的“魔幻奇迹主题馆”的项目,代表烟台参加11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创业大赛决赛。 温云飞的项目主要是围绕着魔术运营进行的,而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与他丰富的魔术表演经验分不开。温云飞从2009年学习魔术,之后他跟随着老师参加了许多场商业演出,表演经验非常丰富。因为痴迷和热爱,温云飞对于魔术的钻研也日益加深,但是要成为像刘谦一样的魔术大家,温云飞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优势。于是他想到了开办一家魔术工作室,这样自己也就从打工者变成了创业者,而离个人的目标也就更接近了。很快,温云飞将想法变成了现实,他的“魔幻奇迹主题馆”诞生了。

现阶段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及应对措施

2012.No162 摘 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职毕业生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就业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才能使中职生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走出社会,迈向成功?本文就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粗浅地探讨。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就业 解决对策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就业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学生就业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此本人就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做一粗浅论述。 1 中职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类型 就业常见心理主要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本人认为中职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种: 1.1 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见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1.2 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1.3 攀比心理 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先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1.4 实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人在招聘会上,说不上三句话就问“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现阶段中职学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潘建中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1.5 自卑心理 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无能的、失败的,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导致他们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自信,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1.6 自负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的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踏两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产生心理失衡。 1.7 矛盾心理 这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总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定,风险较小,但又嫌收入不高;而创业收入较高,又觉得太辛苦。于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太多的时间与机遇。 2 解决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2.1 更新就业观念,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中职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但是,仍有许多中职生在就业观念上跟不上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他们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显然,持这种过时的就业观念,是不可能在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上被择优录用的。因此我们要帮助中职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认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首先要强调毕业生要树立大的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

中职生就业心理探究

中职生就业心理探究

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从而将焦虑的气氛传染给了学生。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中职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近几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上社会各种媒体的不断渲染,在客观上加重了中职生对就业前途的焦虑,社会大氛围对学生思想上造成的压力使学生发生分化,部分学生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学习知识技能,以求就业顺利;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随波逐流;部分学生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会出现情绪低落、整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等消极现象。 7、从众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8、依赖心理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9、攀比心理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时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10、实惠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非常多,他们往往在企业招聘时,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福利多少”。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宁要大企业一张床,不要小企业一套房。”孰不知大企业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并不是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所谓中职生即指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学校的毕业生。近几年来,在人才招聘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把学历定位在本科、大专以上,把中职生挡在就业大门之外,中职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经验,现将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一、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以上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上因素致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从而给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了较多不利因素。 (三)就业期望值过高 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 (四)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二、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 (一)学校要为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生存,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工作重点之一。一是学校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知识讲座等方式,使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有目的地实现教学和管理。三是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及毕业生情况,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建立多个毕业生就业基地。四是学校应通过定期举办就业知识咨询活动、模拟招聘活动,请在工作单位已取得突出成绩的毕业生来校作报告等活动,使毕业生树立自信心,掌握就业技巧。 (二)树立自信心 不少中职生在和大学生的竞争中认为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大学生比自己的理论知识深厚,各方面素质较高,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职生亦应看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 遍存在要求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劣势;应认识到无论哪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有层次之分,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有层次之分;要看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际动手能力上及工作务实程度上的优势,抓住机遇,抛开自卑,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要因一两次求职找不到工作就心灰意冷。 (三)要积累就业资本

中职生心理健康word版本

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 职业学校学习阶段是中职生处于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大多数人看待问题就比较肤浅片面,视野很狭窄,缺乏思考,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缺乏成功体验,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活动等都采用消极态度;缺乏与同伴沟通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在专业学习方面也缺乏动力,就业时依赖心理较重,所以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个人情感和求职择业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职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中职生心理现状 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本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中职生心理调查问卷》对我校2010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就业心理和不良心理障碍等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经统计分析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有: (一)人际交往困难 中职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正确的指导,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此本人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中职生人际交往的调查(表1)

表(1)说明中职生在与父母、教师和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交往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65%的学生与老师沟通少,对老师缺乏信任,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7%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比较困难,有明显的代沟;而70%的学生能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建立友谊。还有36%的职校生热衷于网络交友,沉溺于网络交往更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更为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二)厌学情绪加剧,学习焦虑现象普遍 1中职生学习心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调查(表2) 2、结论: 学习心理障碍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从调查情况分析,目前职业学校学习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再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职校学生的厌学情绪加剧,经常逃学;学习焦虑现象普遍。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加大,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约有50%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困难和学习压力,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引起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 (三)就业心理问题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中职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中职生进行心理调适,引导他们减轻就业压力、克服心理焦虑,尽快适应社会竞争形势,顺利实现就业。 标签:中职生;就业;心理 目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着经济放缓、就业劳动力总量不断增加,就业结构不合理等矛盾,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以第二产业为中心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处于相对弱势的中职毕业生,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至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调查显示,中职毕业生这些心理问题,以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形式表现出来。在这里,笔者对中职生就业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职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的产生主要是中职学生期望值过高和社会就业压力大造成的。一方面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过分看重就业的重要性,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条件达不到,挫折感就会导致就业焦虑。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专业等特点,硬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间接地强加于子女,从而将焦虑的气氛传染给了学生。当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部分学生会产生悲观、失望、愤世嫉妒的心理,这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对自己过分低估的消极心理。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没有高职学生、大学生文凭高,社会的认可度也低;再加上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价值不知道客观评价,导致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遇到挫折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在潜意识中产生压抑心理倾向。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地提高,也造成他们对未来前途比较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这些自卑心理使我们中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好好的表现自己,影响了他们的面试效果。最后,形成就业困难的局面。 3.依赖心理

第一节-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第一节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0%。《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 2006年,中职的就业率又达到了95.6%。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从毕业生数量看,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为88.4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29%;其次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为78.9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67%;毕业生数最少的是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专业,毕业生数分别为,4.54万人和5.51万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25%和1.51%。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的毕业生约19%。 《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同时也显示出中职生高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不高,只有三成。专业对口(包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去向做了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要求,指出了中职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分析;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毕业生就业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安置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执行者“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毕业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中职生如何客观的给自己正确定位,毕业后究竟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特点,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呢? 一、中职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态度现状 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就业风气和中职生入学经历等现实的影响,中职生在就业心态方面存在以下不足:(1)自卑心态。有的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失败的,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职生、大学生,因此,潜意识中存在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2)自负心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从学校出来不应在基层干,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任何职业都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个人才能真的有所发展。(3)盲目从众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4)攀比心理。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

中职生就业意向心理分析

中职生就业意向心理分析 就业是每个人认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有的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他们倔强、孤僻的性格和为人处事能力的欠缺。对就业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就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难。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目前的中职生对就业是怎样看的呢? (一)、中职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1、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的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的单位。 2、多数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强化专业技能,逐渐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已感到知识,学历等方面的不足,并有继续学习的愿望,部分已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电大,自考及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进行深造。 3、对多种经营体制并存的状况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大部分同学仍热衷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偏向于条件优越的企事业单位,不大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一线服务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成功,甚至对今后的工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述中职毕业生中的就业心理现状来看,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同时也存在“就业观念误区”,应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 (二)、中职生就业心理分析 面对就业,中专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中专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中专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1、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自身发展方向盲目,快毕业了,却没有特别的技能,似乎什么都会,又似乎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不甘心做太简单的事。现在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基于近几年中职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分析,总结当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存在着专业不对口、待遇不高、职业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但是。。。。。。。。。。。 。。。。。。。。。。。。。。。。。。。。。。。。。。。。。。。。。。。。。。。。。。。。。。。。。。。。。。。。。。。。。。。。 中职毕业生就业对策及建议 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局面,提高其就业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改善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长效机制。 1.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社会地位,形成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中,建立合理的技能人才薪酬标准是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以及改变目前用人价值取向的一个根本举措。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是要动员全社会改变长期形成的对技能型人才的偏见;其次是要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章程;再次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制定正确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和薪酬标准。 另外,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在全社会真正营造一个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从长远看,解决这一问题取决于社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只有当这种需求十分紧迫时,劳动力市场的价值取向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通过市场规律的调节,使技能型人才的经济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2.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通过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两类证书的融通有利于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地位,有利于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目前,由于学历证书由教育部门管理,职业资格证书主要由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在体制上还存在实现这一融通的障碍。建议引入“大职业教育”观念,对中职、高职和各类社会教育与培训实行统一管理,为两类证书的融通铺平道路。 3.要加快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步伐。 包括:(1)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在控制普职分流比例大体相当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收部分各省市优质生源和外地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中职校的学生比例。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国家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已逐步得到落实。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奖学政策体系方案”。政府要投入更多

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总结

中职学生就业指导总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对人才的需求条件有所提高,在我国出台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上岗”为主体的中职毕业生劳动就业制度的实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中职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其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个就业问题,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前途。然而,在市场就业的格局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实行自主择业,这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领域,另一方面也使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在职校教学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涉及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涉及到学校教育改革及其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为学生就业打好坚实的专业技术 首先,中职学校长期开设就业指导课。但在我校现实的职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对职业指导的功能重视不够现象。比如:学校仅仅把职业指导当作一门课程,在学生就业前为他们集中开设职业指导讲座,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没有充分的职业思想准备,没有足够的应岗、转岗能力,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很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学生能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在入学教育阶段中,首先向学生作专业介绍,组织学生到对口单位参观访问,亲身感受各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经常开展社会调查,在对本专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的同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届毕业生情况追踪调查。 其次,要由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任课。作为一线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充分运用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为求职者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而事实上,就业指导工作常由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专业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南平农校刘卫东 当前,企业用工荒情况日渐突出,就业市场由买方市场逐渐转变为卖方市场,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一改过去“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互动模式,转变为“企业走访学校争先恐后,学校接待企业应接不暇”的一种新的形势。在这种新形势下,追求高就业率已不在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而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真正做到“让社会满意、让企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已成为目前中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方向。但是目前要做到“四个满意”与学生的自身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存在许多亟待解决问题,表现如下: 一.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掌握得不扎实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划的中职教育"2+1"办学模式要求,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是2年,第3年顶岗实习。为了给学生更过更好的就业机会,许多中职学校在学生就读的第二学年下学期一开学便开始进行就业推荐,这导致许多中职生在没有掌握好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去寻找工作。加之很多中职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专业设置,而有些专业是在教师资源不充足、教学设备未完善的情形下仓促开设的,学生很难学好一技之长,致使就业竞争力差。 二.部分学生、家长依赖思想严重,以为进了学校就有好工作 有不少家长和学生把进职业学校的目的仅仅理解成混文凭,学不学无所谓,毕业时寄希望于学校帮助解决就业。殊不知,职校专业的开设和课程的设置是根

据市场调研而来的,任一种岗位都有一种目的性的标准要求。要想胜任岗位,就必须认真学习,达到就业的能力要求,否则即使现在工作好找,也难以达到你期望的待遇。“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难以找好工作”这一严峻的现实应该引起所有学生与家长的警醒。 三.在用工荒的新形势下,学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由于当前各地企业出现的用工荒,使学生就业感受不到压力,失去了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普遍提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其次,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一定要专业完全对口,不愿当普通员工。畜牧兽医专业不愿从饲养员做起,计算机专业同学,就一定要搞设计、做文员。薪资没有二、三千,没有包吃住,就抱怨。实际上,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岗位是很难立即胜任的。现在的大部分企业表示,学生能力有差距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肯扎扎实实地从基层做起,打好每一步的基础 四.转变角色的心理准备不足,抗压抗挫折的能力欠缺。 学生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轻松的学生生活,养成了依赖心理,自律不严的习惯。(学生——员工宽松的学校环境——制度严格的工作环境)而工作之后,身份转变了,环境改变了,那就必须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担负起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学生一开始可能很难适应角色的迅速转变。对企业的正常管理,精神压力很大,甚至管理人员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会让他崩溃。有的学生甚至

浅析影响中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影响中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近几年来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希望对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以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 一、中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造成中职生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历、心理因素、就业观念、企业用人制度等方面。 1、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以上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2、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上因素致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从而给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了较多不利因素。 3、就业期望值过高 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 4、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二、中职生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 1、加强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训练 经不起挫折,社交恐惧,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是中职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发现,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差距与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中职生恰好处于这样一个矛盾期。首先,中职生就业选择是人生一件大事。他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如自我与客我矛盾、社会需求与自身能力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所以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其次,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平衡、不健全的时期,主要表现在理想与实现矛盾、开放与封闭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等等。再次,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中职生有相当部分心理还不成熟,同时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加之个体生活体验不同,所以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近几年中职生大部分是“80后”,甚至“90后”的独生子女。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让这些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生活在父母的重点“保护”之下。他们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对于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来之不易,除了字面上的感知外,没有更深的体验和感觉。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和经历,他们一旦遇到困难,也不论困难是大是小,势必会在其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担和阴影。学校教育就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磨砺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2、加强中职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没有被重点高中录取,他们有的自卑情绪严重,缺乏求成勇气;有的畏惧课堂学习,把上课学习视同迫于无奈的“劳役”;有的生活目标迷失,认识混沌,几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待一切均取“混”的态度;就业后总觉得领导和老员工看不起自己,产生逃避思想。总之缺乏自信心是中职生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中职素质教育发展与中职生自身成长的主要瓶颈之一。重新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是中职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培植中职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其次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要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用表

中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中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6-10-21T16:59:45.28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作者:杨烔 [导读] 做好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构建起健康的就业心理已刻不容缓。 (达州经济贸易学校杨烔 635000) 【摘要】近年来中职毕业生持续增长,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按照GDP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中职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职学生所暴露出的就业心理问题已被专家及管理者所重视。因此做好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构建起健康的就业心理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类型对策 一、中职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认知心理类型 1、好高骛远心理。好高骛远心理是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视清高的心理状态。部分职校生不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择业上期望值过大,好高骛远。部分职校生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 2、自卑和悲观心理自卑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有的学生认为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是无能的、是失败的,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还有持悲观心态的学生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3、观望心理也叫矛盾心理,是中职生就业时瞻前顾后、左右彷徨的心理。这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于是他们总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了太多的时间与机遇。还有持悲观心态的学生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二)社会心理类型 1、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择业时的一种习惯性心理。由于中职毕业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尚未成熟,具有非常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 2、盲目从众心理有一部分学生在择业时,缺乏主见,盲目跟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的能力,比如操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等。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没有根据自身各方面条件,忽视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与自我创造性,随波逐流,采取了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到头来是一事无成。 3、相互攀比心理有一部分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一种攀比心理。,所以在求职过程中“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输给别人。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时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二、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职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并参与竞争。树立自信心,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树立自信心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及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了,才会有所行动。要树立自信心,1,注意外表形象和言谈举止。良好的外表形象和恰当的言谈举止更能带给你好的人缘,朋友多了,你的自信心也会慢慢树立并强大起来。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把自己从头到脚重新收拾一下,先从外表上改变一下自己,让自己去适应一个全新的自己。2、多与人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平时多和周围的同事、朋友沟通、交流,向你认为优秀的人请教,多向他们学习,观察他们为人处事及做事之法把你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拿来自己用。3、坚定自己的信念、信仰。做人要有自己的信念、信仰,并且要有忠贞不渝地为着自己的信念、信仰奋斗、拼搏一生的精神,从内心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样会更有利于树立自信心。 中职学生的就业自信是建立在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上的,即扎实的文化知识和对就业形势、就业目标的认识。这就首先要求中职毕业生一定要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文化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充分的自信走向招聘单位。其次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等,并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同时还要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当然中职毕业生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经常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准备等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中职毕业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二)帮助学生正视自我、准确定位。 常言道“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人不易,知己更难”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习惯、性格和气质类型、认识专业、认识社会、知足常乐。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客观寻找自身优势。中职生与大学生相比:工作态度比较踏实、动手能力强、对用人单位的薪酬要求不高。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好。

相关文档